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熙凤喜道:“这是哪来的?”贾琏见王熙凤喜欢,得意的笑道:“这是那西洋来的,叫什么波斯猫儿,听卖的人说从小和人一起长大的,十分亲人,所以我买来给你解闷。”
王熙凤把手搭在身上虚做一礼,笑道:“多谢二爷。”心内感动不已,竟笑着笑着掉下泪来。
贾琏忙给她拭泪,心道果然太医说得对,孕中女子真是奇奇怪怪的,又打开笼子门,那小猫还是一动不动,只一双眼睛看着王熙凤。
王熙凤试探着伸手进了笼子,小猫闻闻王熙凤的手,喵了一声,把头蹭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黛玉和宝玉的感情是小时候共四五六七年建立起来的。在我的设定里面,现在黛玉刚来到贾府半年,感情还没那么深,处于宝玉剃头挑子一头热对妹妹好,妹妹还没特别对宝玉那啥啥的阶段,紫鹃也不是很懂林妹妹。
发现有小可爱给我灌溉营养液啦!感谢!感谢在2020-04-02 17:10:36~2020-04-04 16:35: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晨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章 林府
就算是急报从京中传到地方,也向来是晚上几天,更何况赐婚圣旨并非什么急事,于是还没等林海接到赐婚的圣旨,南来北往走货的商人就先把这个消息带到了扬州。
扬州林府,管家林平急步行至林海书房,在书房外躬身禀报:“老爷,有急事禀报。”
屋内林海道:“进来吧。”林平打开门,回身关上,再急步悄声行至林海身边回话。
林海听完,先是皱眉,后笑道:“莫要浑说!你一向稳重,怎么也听见些闲言闲语就以为是真的。若是年轻二十岁,我倒信这消息。”
“只是莫说皇后娘娘并未有妹妹,便是真的有,皇后娘娘的妹妹是何等身份,我已年过不惑,赐婚过来又是继室,难不成天上真会掉馅饼,还掉到我这老头子身上?”
林平回到:“老爷,千真万确是真的。小的开始听了也不信,但是打听了四五个有人马船只从京城回来的商号,都说是真的。”
“说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才孝贤淑,服侍皇后娘娘多年。皇后娘娘仁德,想给她找一门好亲事,所以才认为义妹,指婚给老爷。”
说完,林平觑着林海的脸色还好,又笑道:“老爷刚过四十,正是年富力强,若是老爷都自认老迈,那扬州的官员岂不是大部分都要告老了?”
林海听了笑而不语,心道原来是义妹,那就不奇怪了。先让林平退下,便细细琢磨起来此桩婚事皇上的深意。
并非林海自得,自贾敏去后,想将家中女儿给林海做继室的家族不少。
林海年刚不惑,又是探花出身,官至从二品右都御史,又兼着巡盐御史的肥差,前途无量,就算是继室也不少人争相去抢。
但因林海和贾敏夫妻情深义重,又已年过四十还未有子,已经信了自己命中无子,再娶一个女子,既不能全心相待,又不能生儿育女,何必耽误人家一生?于是决意不再续弦。
只是这样黛玉便无人教养,世人皆道“丧母长女不娶”,便将黛玉送去京都贾府。
由超品的荣国公夫人抚养,黛玉的教养也可得到保障。便将那有意许配女儿的人家具都推去了。
没想到不愿再娶,却不得不再娶,自己这老树也不得不开花了。
一成婚,自己入官场来十余年从未站队,本以为能平安熬过权力交替的这段时间,现在恐怕也不得不和光同尘。林海不由叹道:“世事难料啊……”
再过得几日,扬州大小官员消息灵通些的也都知道皇后义妹指婚林海的消息,只是因圣旨还未下,观林海每日面上也看不出是喜是忧。所以都各自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谈此事。
所以五月初一日,当传旨的太监说得最后一句“特指婚右都御史兼巡盐御史林如海,于本年九月二十一日完婚”时,见林海笑得如沐春风,众官员终于能纷纷恭喜林海,云办喜事时一定到等等,林海一一都应了。
其中也有前段时间欲要将女儿或家中亲戚许配给林海但被林海婉拒的官员,笑道:“今日得了贵妻,恭贺林大人得偿所愿了。”
林海笑道:“皇上体恤下臣,真乃天恩浩荡,蒋大人若是勤勉为公,皇上必会看在眼里。想必到时蒋大人想要满足什么心愿,都不是难事。”众官员听了,相视一笑了之。
因圣旨赐婚已将六礼中“纳采”“问名”与“纳吉”三步走完。
还有“请期”,就是挑选吉日择定婚期告知女方家,圣旨中也已经写明了今年九月二十一完婚。所以林海现要做的就是“纳币”,即给女方家送去聘礼。
林家祖上也是世袭侯爵,家产丰厚,因娶的是续弦,聘礼本该比贾敏那时低一等。
只是新夫人是国公之女,皇后之妹,林海现又已是官至正二品,林家家主,此婚事又是圣上赐婚,所以聘礼算下来反比求娶贾敏那时还要高上不少。
于是五月下旬,大管家林平带上林府预备的价值足足有五万金的聘礼,往京城去了。
林府后院一处厢房内,一穿着蔷薇色娟罗衣裳,头上插金坠玉的二十余岁美妇,正扯着手上的帕子,险没把帕子扯烂,旁边的丫头想劝又不敢劝。
正在为难之时,那丫头听得脚步声,抬头一看,是沈姨娘往这边来了,忙提醒自己的主子。
主仆二人听得一声笑:“曹妹妹怎么一个人在房中,也不去园子里逛逛。我看那池子里莲花开得甚好,本想多赏一会子,只是日头太热,禁不住就回来了。”
曹姨娘直起身略让一让,叫丫头上茶,自己又往塌上一歪,冷笑道:“我倒不知道沈姐姐什么时候心胸这么宽大了。火烧眉毛,还能来去逛园子,来看我的笑话。”
“姐姐若是闲着无事,不如好好打扮打扮,再去逛逛,也好引得老爷常来。到时候新夫人进了门,沈姐姐长久见不着老爷一面,可别再偷偷躲着哭了。”
“也不知新夫人有没有先夫人那么宽宏大量,可怜姐姐,劝老爷来看看姐姐呢。”
沈姨娘见曹姨娘并不起来,又说得这样一番话,提起旧事,面上挂不住,也冷笑道:“好心来看看妹妹,妹妹倒这么说,也没意思得很。”
“我是不如妹妹有能耐,能说会道,老爷也时常来看望。只是妹妹这么厉害,什么时候妹妹生下个一儿半女,我才真服了妹妹呢。”
曹姨娘气得柳眉倒竖,只是沈姨娘并不等她再说什么,转身就去了。
曹姨娘举起茶杯欲要砸,只是恐叫林海知道,又不敢砸。气得一会,拿住小丫头的错,拧她的胳膊出气。
那边沈姨娘回到房中,到底掉下几滴泪来,思量半日,叫丫头拿针线,开始日日紧着做活不提。
长乐宫内,文皎并不知自己已被林府几个姨娘早早记挂上了,她现在每日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晨起用过早点,要先读一个时辰的诗词歌赋,养些才气,本还要再试做几句拿给苏皇后看。
只是每次做的自己都没脸拿给人看,苏皇后读了也摇头不已,所以一个月后文皎终于不用每日死去活来的作诗了,只是书还要照读。
午后起来,要分批给苏皇后身边的宫人和自己将带去陪嫁的丫鬟上课,一个下过得飞快。
晚上用过晚膳也不得闲,皇上不来时要和苏皇后一起看宫中账本,商议日后管理后宫的章程。皇上若是来,便回至自己屋中做些针线。
本朝的女子若是定亲得早,离成婚还有几年,又对自己的绣工有信心,大多都会自己绣嫁衣。
虽文皎的绣工几可以和宫中的绣娘相媲美,只是婚期将近,所以她的嫁衣是苏皇后吩咐内造精心制作,只是文皎还要自己绣些荷包扇套等,预备婚后送给林海。
还因为文皎名义上已经是苏府的二小姐,所以不管苏尚书和夫人内心认不认同她这个义女,文皎都要遵从这个时代的礼教,尊重他们,侍奉双亲。
就算人在宫中,也会时常给苏夫人送些自己做的袜子抹额等物,以表孝心。
再有,上次给黛玉送了个自己绣的荷包,这次还想给黛玉绣几个香袋儿,好等下次黛玉来了送给黛玉。
所以每晚灯下苦做针线,不说日日做到三更,但是每日做到二更还是有的。
等到这时,文皎才觉出些要嫁给林海的好处来。一日与苏皇后闲话时,苏皇后玩笑道:“哎,做了我的妹妹,你现在反而比以前还忙了。连我想再得个你做的荷包,都不忍心劳烦你,总觉得你这腰又细了两寸。”
¡¡¡¡ÎÄð¨Ò²Ð¦µÀ£º¡°ÐÒ¶øÁÖ¼ÒÈËÉÙ£¬Èô²»È»ÉôÄïæ¨æ²Ò»´ó¶Ñ£¬ÎÒµÃ×ö¶àÉÙ¶«Î÷È¥£¬¾ÍÊÇÏÖÔÚÈËÈ˼ûÁËÎÒ¶¼ËµÎÒÓÖÊÝÁË£¬º¦µÃÏÖÔÚÁ¬Ñü´øÎÒ¶¼²»¸Òϵ½ôÁË¡£¡±
苏皇后贴近文皎,笑着悄声道:“我替你打听了,那林海院子里,只有四房姨娘,两个已经四十多岁,还有两个年轻些,但是一个已经二十有八,另一个二十有五。”
“他虽不是好色之人,但是年轻漂亮的女子哪个男子不喜欢?嫁了人,抓住管家权重要,这方面我一点都不担心你,但是抓住男人的心更重要。”
“我看你现在腰肢就正好。我这里还有好方子,叫她们弄了给你用,叫那林海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从此眼里再也看不见别个才好呢。”
文皎脸红了,在古代大白天的就说到夫/妻之事,还教她怎么勾/引未来丈夫,真的大丈夫吗?
苏皇后见文皎这样,忍不住捏了一把她的脸,又教她道:“你看譬如宫里,再说宫妃人少,也有十余个人。为何皇上能每月半数时间都来我这?”
“就算我是皇后,宫规也不过是让皇上初一十五来。你在我身边也不是一年两年,我怎么行事,你也没少见了。你稳重是好,只是有时候不稳重,娇一些,更让人疼惜呢。”
文皎想想皇上和苏皇后日常相处苏皇后那股子撒娇的劲,再往自己和林海(请自行想象文皎心中林海的形象:四五十岁长胡子老头)身上一套,感觉画面太美。
她赶紧把这个念头从脑海中赶出去,嘴上说了句:“知道了。”心中却想,反正离大婚还有好几个月,撒娇什么的到时候再说吧!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大家明天见=w=
第8章 宫人
宫城西侧的宁寿宫,本只是宫里十数个宫殿中平凡的三所。
但是自三年前上皇下旨将三所宫殿修建在一起,作为他日后养老之所后,宁寿宫便一跃成为除紫宸殿外整个后宫中最大的宫殿。
再加之宁寿宫西侧出得宫门,便是皇家花园西苑。于是宁寿宫便俨然与西苑融为一体,成了京城的第二个中心。
太上皇今年已经六十有三,须发皆白,穿一身宽大的袍子,随意靠在炕上。
榻的另一边坐着的太后,虽不做鲜亮的打扮,穿一身宝石蓝色的宫装,却与上皇看起来像是两辈的人。实际上也是如此,太后要等到冬日才过四十五岁的生日。
太上皇慢慢地喝了口茶,随意把茶碗放在炕桌上,看着太后道:“这么说,这贾家的姑娘在宫里耽误了青春,现在你是想给她找一个好女婿?”
太后笑道:“妾想着贾女史也是功臣之后,白白在宫里蹉跎,也寒了下面人的心。妾身已经挑好了几家好人家,想请您把把关,过过目。”
谁知上皇忽然笑道:“梓潼,你说这世上难道还有什么好人家能比天家更好?”
听闻此言,太后心里咯噔一声,又听上皇道:“小四登基时就封了那么两个妃子,到现在还是那么两个,宫中人不多,怎么给天家绵延子嗣?
“这贾女史也是国公之后,听你所言又才孝贤德,这么好的姑娘,想来给他做个妃嫔也当得起。”
太后心中百千个念头转过,面上却笑得格外温柔动人,道:“还是皇爷思虑周全,妾就想不到这些。”
“只不过既然要给皇儿挑人,那就从宫中女官里多挑几个好的,一并给皇儿充入后宫,您觉得如何?”
太上皇点头不语,闭上了眼睛。太后见此,便笑道:“那妾身就去安排此事,先告退了。”
等回到长宁宫后,太后先换了一身衣裳,慢慢的喝了一盏茶,吐出一口气,才笑道:“找皇后来吧,宫中要进新人,这是喜事。她这做皇后的可别像躲懒儿。”
听得吩咐,自有人去长乐宫传话。太后身边莫秋姑姑道:“太后,这……”
太后莫秋姑姑一眼,笑道:“我还没说愁,你这老货愁什么。”
莫秋姑姑叹道:“奴婢只是感叹,才安生了多久,怎么又要出新闻了。”
太后笑道:“宫中新进几个嫔妃,皇上白得几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又不是皇上吃亏。莫秋,这么多年,你还没学会往好处想想?”
莫秋道:“奴婢愚钝,只知道后宫若进了什么乌七八糟的人,若是在宫中胡作非为,或是外面的亲戚得了意,弄出事来,烦心的还是太后娘娘和皇上皇后娘娘。”
此时太后已经心情平复,点拨莫秋道:“咱们皇上的后宫,皇后一向把持得住,贾元春这几年看下来,还算老实。就我看走了眼,她是个心内藏奸的,成了妃嫔,也要从低位妃嫔做起,能掀得起什么风浪?”
“再说她娘家,除了一个国公夫人还能说得上话,现在当家的男子不说都是草包也差不多了。若真是能弄出事来,皇上正好一并收拾了,也不是什么难事。”太后淡淡笑道。
莫秋听了,若有所思,又轻声道:“只是这事终究是恶心人呐……”
太后听了不语。
过得一会,苏皇后已到,请安行礼后,便道:“儿知母后从父皇那里回来就找我,一定是有什么急事,所以不敢耽搁,立时便来了。敢问是父皇有了什么吩咐?”
太后先赐了座,苏皇后坐下,又屏退自己带来的人,听太后笑道:“你倒是聪明,我说了,你可慢慢地听。”
苏皇后听太后将此事说完,先是眉眼间浮现出一层薄薄的怒气。
只是太后跟前,到底按住性子,细细思量得一会,方开口笑道:“果然是喜事。父皇说得对,皇上登基将近两年,宫中是该近些新人,填填喜气。”
“只是国库空虚,就不大选这么大动干戈了。母后放心,儿这就去安排,择些宫中好的女官宫人,充实后宫。”
太后满意笑道:“这便是了,只是定要好好挑选。虽然女官入宫时都查过一遍,都是身家清白的好孩子,但难防时事变化。”
“再有也要看个人心愿,正好宫中几年没放人了,有年纪到了愿意归家备嫁的,先记了档,下回中选进了人,就把她们放出去罢。”
原来本朝选秀,分为大选,中选和小选。
大选是为皇室挑选淑女,充实后宫或给皇室子弟挑选妻妾,参选女子必得是七品以上出身,十二到十七岁都可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