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楼]黛玉后妈不好当》-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文皎笑道:“自来宣人入宫,被宣之人在家中都不敢多食早饭,怕入宫不雅。我也不知你在家中吃了多少,现在离昼食还有一个时辰呢,黛玉,你若是饿了,就多吃一些,别饿坏了自己。”

        又道:“这酥酪热着吃下去一碗,最是养人的,克化得也快,你快尝尝味道如何。”一边说,一边又将奶糕的盘子放在黛玉跟前。

        贾母和黛玉早起入宫,果真是没敢吃喝,只是一人用了半碗燕窝粥罢了。

        这一路上,文皎又是给她系披风,又是拉着她的手柔声细语的和她说话,戒心早已去了大半,又听见文皎如此说,又闻到酥酪香甜,只觉得腹中饥饿难耐。

        黛玉端起酥酪吃得一口,果真又香又甜,吃得一口又来一口,再吃一块香香甜甜的奶糕,不知不觉一碗酥酪就吃尽了。

        从黛玉开始吃第一口起到黛玉吃尽,文皎的内心活动十分丰富。

        啊黛玉吃了吃了,吃得真好看呀哎呀吃了好几口了,哎?黛玉怎么还在吃?黛玉小仙女吃完了?

        果然还是个小孩子呀哈哈,还是早上没吃饱饿着了吧。可是我只是想见见黛玉呀又不能跑到贾府去见,不过黛玉吃的真是太好看了,以后多叫黛玉吃点东西就能多看几回了嘻嘻。

        黛玉咽下最后一口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都吃完了,心中一窘,白瓷般的小脸上显出两团红晕,又一面有些担心文皎认为自己家教不好。

        文皎心中偷笑,面上还是端得住,笑道:“吃了这些,可不担心把你饿坏了,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说着又吩咐白露,说再挑几样点心,吩咐膳房做了包上,到时候给林姑娘带家去吃。

        转头文皎又对黛玉道:“黛玉,我刚见了你,总觉着你长得太单薄了些,但是见你胃口到还好。”

        “只是,现在也不可吃太多了,恐怕中午吃多了积食。不过说来宫中做点心的手艺真是不错,我叫他们多做几样给你带去,你自己吃也好,分给姐妹们也好,到底也是来了一趟。”

        见文皎全然一副长辈口吻,并无嬉笑之意,黛玉便又安下心来,只是到底有些不好意思。

        然听见文皎又吩咐宫女道:“白霜,你带着黛玉去走走吧。”黛玉先还愣神,接着脸更红了,却还是站起来跟着那叫白霜的宫女去了净房。

        待净手回来时,看见文皎坐在炕上笑着招手,黛玉心中紧张之情,已然一丝也不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女神也是要吃喝拉撒的!

      第4章 元春

        长宁宫的一处厢房内,元春哽咽的叫出一声“老祖宗”,便欲跪下请安行礼,贾母忙颤巍巍的扶住,早也老泪纵横,祖孙二人相拥哭泣不止。

        出了长乐宫后,贾母一路来到太后太妃所居长宁宫内,先在正殿外给太后请安,太后只推说身子不爽,并未接见。

        宫人便将贾母引至元春所居厢房处,元春今早朝食后才知贾母要来,听到这个消息时先是愣住,心中悲喜交加,缓过神来后忙拿出体己银子找膳房要了好点心好茶水来。

        元春本是端庄持重,又兼在太后宫中侍奉几年,早就练就一身不动声色的本事,但是这一早她手中的丝帕却被揉的不成样子。

        见到贾母,元春一腔思念之情再也忍不住,滚滚热泪留个不住。

        跟随元春入宫的丫鬟抱琴忙劝解道:“小姐快别哭了,老太太好容易入宫一次,难道就这么哭过去了不成?再者,入宫一路行来想必老太太也累得很了,不如快叫老太太歇歇罢。”

        元春红着眼眶道:“是我糊涂了。”忙拭泪搀扶着贾母坐下。贾母将元春拉至身边,细细打量。

        四五年未见,元春身量又高了几分,看着清减了些,在家时原是面若银盆,如今下巴却有些尖了。

        她着一身珊瑚色锦缎宫装,梳宫中最常见的垂挂髻,连发饰亦是中规中矩,不过一根金簪,几朵绢花罢了,只手上一枚玉镯,还是在家时的爱物。

        贾母不由又落下泪来,搂着元春的肩膀,道:“元春,是家里……”只是话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又欲说什么,只是恐宫中人多耳杂,满腔疼爱竟说不出一句。

        祖孙二人又相对无言落泪一会。

        最后还是元春先擦了泪,笑道:“早上知道祖母要来,一时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祖母的,祖母不如尝尝这玫瑰糕,是宫中膳房的秘方,也不知他是怎么做的,入口即化,香甜不腻呢。”

        贾母依言吃了一口,元春又递上茶水,挑得两三件自己在宫中的趣事,又言宫中主子皆是待下和善云云。

        又问起家中父母宝玉,贾母也只说都好,又说些家中诸事。说起前年家中贾琏亲上做亲,娶了王夫人的内侄女凤哥儿,现今凤哥儿帮着王夫人管事呢,到是样样都来得。

        又说起去岁冬日黛玉来京,和宝玉两个人处得倒好;又说起一些宝玉平日的笑话,倒是把哀伤之意冲淡了些。

        若说长宁宫内,贾母元春祖孙二人颇有些愁云惨淡,长乐宫春晖殿中倒是一派春意融融。

        吃了点心喝了茶水,文皎又问起黛玉身上的衣裳料子,继而问起黛玉喜欢的衣料花样。

        又说起御花园中景致,引得黛玉说起贾府内有一院梅花,昨岁冬日赏了几回白雪红梅,甚是好看,扬州不曾下得这样大的雪。

        又谈论些黛玉的功课,绣的花样等。

        黛玉虽说是个七岁女童,但心思敏感处不亚于一个成人,又因为女神的光环加成,所以文皎和黛玉说话时并不是如同哄孩子,而是将黛玉当做一个平等的成年人来交谈,同时又注意着只谈天,不越界,慢慢了解黛玉。

        一个时辰下来,虽然察言观色是文皎多年的本事,却也不能说不累,但是看着黛玉越发真心的笑意,文皎又觉得一切都没有白费。

        能面对面的和小女神聊天,小女神还对着你笑得那么好看,偷着乐吧,累点就累点,在现代要是能和你偶像在一起说话吃点心,你还嫌累?要什么自行车!

        转眼已到饭时,文皎昨日便将今日的菜单子给了膳房,又加些赏钱令他们细细做来,半是京城口味,半是淮扬口味,十余道菜,什么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摆在桌上色香味俱全。

        想来贾母再怎么疼爱黛玉,也不会专门弄个扬州厨子给黛玉做饭吃。乡音尚且难改,口味更是如此了。

        所以文皎特意令膳房做的扬州特色,只为教黛玉吃得舒心,也解一解思乡之情。

        苏皇后在宫中一向颇有威信,膳房大厨都使了些真手段,闻着便叫人腹中饥饿。

        又加上饭前便见文皎嘱咐给贾母送去六样菜品,黛玉担心贾母之意也去了大半,便安安心心享用了一餐家乡风味,不免心中更加亲近文皎几分。

        这厢黛玉美美的用了一餐午饭,那厢贾母和元春也用餐已毕。

        贾母毕竟年岁高了,胃口不如从前,更兼入宫劳累,见到元春一喜一悲,不过草草吃得几口便罢了,元春也并未多食,但还是劝着贾母用了几口。

        草草饭毕,想到再过一时贾母便要归去,二人都有些沉默。贾母犹豫再三,见抱琴在门口立着,终于开口道:“元春,你入宫也已经四年多了,往后可有什么打算吗?”

        元春听了此话,面上神情一下淡了下来,欲要说什么,终究还是垂眸道:“祖母,禁宫大内,元春唯有好好服侍太后娘娘罢了,不敢有何打算。”

        贾母落泪道:“只是一直如此,终究不是办法,你心中若有什么打算,祖母再去求求太后娘娘。一直在这宫中蹉跎年华,好孩子,不是把你给耽误了吗。”

        原来元春十六岁秋日时入宫,到得今日已整整四年半多了,元春只比文皎小一岁,已经二十一岁。

        本来元春选秀,贾母凭着当年贾代善的情分入宫去求了先皇后,将元春选入宫中做了女史,本是想叫皇后赐婚,也好指一门身份尊贵的婚事。

        贾府自贾代善死后,竟无一人能支撑起门楣的,元春的婚事便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

        大家女子虽说十七八岁出嫁的不少,疼爱女儿的都要多留女儿两年,只是婚事都是早早开始相看。

        元春的身份说高了是国公亲孙,但是其父贾政不过是个五品的员外郎罢了,有来打听相看的,贾府皆不中意,元春的婚事便不高不低的耽误了两年,到了十六岁还未定亲。

        正巧那一年宫中要选秀,皇上年事已高,此次选秀不过是为了选些女官陪读等,选中着皆是些小官之女。

        贾府踱着皇上几位皇子中,正妃之位已全,尚余侧妃之位,四位异性王爷和皇家偏枝中也有未娶正妃的,加之元春着实是生得温柔娇俏,又兼才德俱全,贾府便起了攀龙附凤之心。

        若是能求得佳婿,贾府的荣华岂不是又有了几分保障?加之贾代善在皇上心中还确有些情分,贾母一求,元春便就此入宫。

        本来事事顺利,谁知第二年春日义忠亲王坏了事,皇上生了一场大病,养到第二年春日才回复些元气,谁还有心思管元春这事?

        又过得一年,皇上退位成了太上皇,先皇后身死,柳妃成了皇太后,今上又封苏皇后。宫换新主,大家又适应一段时间。又是一年半过去,元春就蹉跎到如今了。

        所以听贾母提起未来打算,元春难免心中有怨,家中父兄不争气,要她一个女儿以终身大事谋求家族荣耀也就罢了,自己从小被祖母爹娘如珠似宝的养大,为家里做些贡献也是应当。

        只是谁知在宫中白白蹉跎了这些年,身份尴尬,既不是宫女,又不是主子,说是女官,又不是真的为了做女官来的宫中。

        宫中是非之事最多,又因开始她是服侍的那位主子,即便她是国公之女,也少不了被明嘲暗讽,深夜偷偷饮泣也不知几回。

        却无可奈何,只得真将自己当做侍奉女官,尽心服侍太后,办好差事,谨言慎行,不给家族抹黑,尽量与人为善,但也有不得不做些阴暗之事的时候。如此才算在宫中勉强有了立足之地。

        想起宫中几年,元春又落下泪来,只想说已经耽误了这些年,不怕再耽误两年。

        只是对着愈发年迈的祖母,不忍再说什么叫祖母伤心,只道:“孙女在宫中,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都甚是慈爱,孙女很好。再说终身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孙女依命便是。”

        贾母听了此言,想想如今天下已定,山河康泰,若是有机会,便舍了老脸再求求太后娘娘,便不提此事,又说些家常之事,元春也有意把此事岔过去。

        再过得一时,有宫女来报说时候到了,贾母和元春皆是不舍,但不敢误了宫中时辰,连忙去了。

        长宁宫正殿内,太后闻得贾母已去,和身旁服侍的姑姑道:“到底是宫里对不住她了,好好地姑娘,耽误了这么些年。”

        姑姑笑道:“娘娘说笑了,哪有天家对不住人家的?再说那贾府当日只求叫贾姑娘入宫侍奉,旁的可一概没说,况且……求的也不是娘娘您呀。”

        太后看那姑姑一眼,姑姑不敢再言。

        太后才一笑道:“说是这么说罢了,到底蹉跎了四五年,还是这么如花似玉的年纪。不过这元春倒还真是个知事的,平日里当差也算勤谨,我看着为人也可疼,怎么他家的男人一个比一个不成器?”

        说罢摇了摇头,道:“男子不争气,倒叫女子来搏出身,我一向看不上这样的人,只是世上这样人不少。”

        姑姑笑道:“奴婢也觉得顺风路好走,为何游逆水河呢?”

        太后摇摇头,思量得一回,道:“如今也算是腾出空来了,给她找个好女婿,也算她没白勤谨这些年。”

        姑姑笑道:“能得太后指婚,真是那贾元春的福气了。”

      第5章 太医

        见黛玉吃得香甜,文皎心中露出姨母笑,但还记得看着黛玉,防着黛玉吃得太多不消化。

        记得原书中说过,黛玉脾胃弱,吃个螃蟹就吃一口夹子肉,大家雪中吃鹿肉吃得开心,黛玉却一口也不能尝。

        思及此处,文皎更下定决心今日就找个太医给黛玉好好看看。

        不仅是因着贾府中常看的世交王太医,在宫中太医院虽也算得是中等的太医了,只是不如儿科圣手姜太医,且大皇子二公主也全赖这位太医,医术了得,和长乐宫又亲近。

        还是因着正好借此给自己使用金手指找一个发挥的空间(金手指的大概作用见文案),便悄悄吩咐去请姜太医来。

        一时饭毕,漱了口上茶,文皎道:“饭后过一时再吃茶,不伤脾胃。黛玉你年纪尚幼,更该打好底子,过一时再吃也罢了。”

        黛玉欣然听命,笑道:“在家中时,父亲也这样说的。”说罢自悔失言。但见文皎面上微微一愣,笑道:“既然这样,那这话更该听了,惜福养身比什么都重要。”

        我是不是应该害羞一下但是我又不是实心的古代人这种程度实在是害羞不起来呀,但是不害羞黛玉会不会认为我脸皮厚啊QAQ。

        一番内心纠结之后,文皎略嗽一声,微微转头垂眸,复又转回笑道:“黛玉,你别怪我唐突。”

        “我见你身上似是有些不足之症,正巧今日儿科圣手姜太医在宫中当值,我已请了他过会来替你把脉,也好早早调养起来,你觉得好不好呢?再者你如今常吃什么药?宫中药材也是应有尽有的,挑些好的给你配了带走。”

        黛玉本还自悔失言,不该在苏小姐面前提起父亲。

        却又听见文皎字字句句还是为自己打算。不由感动道:“苏小姐这样为我着想,我再怪您,那就是我太不懂事了。”

        “只是从小也不知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药,也不见效,如今吃着人参养荣丸调养。”

        以前读到“吃人参养荣丸”处时,文皎还特意查了什么是人参养荣丸。

      ¡¡¡¡È˲ÎÑøÈÙÍèÓÃÈ˲Ρ¢µ±¹é¡¢ÜòÜß¡¢Èâ¹ðµÈÊ®¶þζҩ²ÄÖÆ³É´óÃÛÍ裬β¹ÆøÑª£¬ÓÃÓÚÐÄÆ¢²»×ã£¬ÆøÑªÁ½¿÷£¬ÐÎÊÝÉñÆ££¬Ê³ÉÙ±ãä磬²¡ºóÐéÈõµÈ£¨À´×Ô°Ù¶È£©£¬¾ÍÊÇÒ»¸öÈÕ³£³Ô×Åβ¹µÄÒ©Íè¡£

        虽然名字听上去很高贵,但是价格却十分的亲民,十几二十几块就能买个十丸八丸的。这样一想还是现代社会好,从前贵族吃的药,老百姓也能吃得起了。

        只不过这个药方后来宝钗说觉得人参肉桂太多,补得太热,又给黛玉推荐了冰糖炖燕窝。

        虽然文皎受自己现代老妈的影响,再加上在古代也生活了这么多年,承认中药是有一定的疗效的,也自成体系。

        但是燕窝不过就是燕子的口水嘛,里面最多富含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还不如多吃点牛奶鸡蛋,银耳山药的。

        不过这也是古代人认知的局限性,也可以理解。宝钗也是把自己认为最有用的推荐给黛玉,虽然东西错了,但是理论没错。打好身体基础还是应该从养好肠胃开始,再谈其他。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把十二钗都见见,文皎想道,既然都快成林妹妹后妈了,以后说不定也有机会去贾府交际一下。

        黛玉说到“人参养荣丸”,只听见宫女道“姜太医到了”,又闻一老者道:“谁又吃什么人参养荣丸了?”便忙向门口看去,只见一花甲之年的老者走来,后面小太监紧步跟着提着药箱。

        文皎忙站起来笑到:“姜爷爷,您怎么又这么大火气。我这里可有如花似玉的小姑娘,禁不得您吓唬。”

        那姜太医站定,看黛玉两眼,吹胡子瞪眼道:“这就禁不得,都是瞎吃药吃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5: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