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楼]黛玉后妈不好当》-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文皎不意她连出身都说出来了,心内也有些叹息,便对黛玉笑道:“玉儿,你先去找葛娘子玩罢。”

        黛玉虽然好奇,但也知道太太这是给杨夫人留面子,便笑着告退,找葛娘子陆清玩去了。想着晚上问问太太不就全知道了,此时也不用着急,去找葛娘子和清儿还自在些呢。

        于是文皎见黛玉出了门,便起身扶起杨氏,屏退下人,叹道:“夫人私事,咱们还是到屋里头说去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是一章双更6000字啊小可爱们呜呜呜呜,为啥感觉看得人还没有单更的时候多了呜呜呜呜呜。

        所以今天还是拆成两章了呜呜呜。

        感谢在2020-05-01 12:00:06~2020-05-02 12:00: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KING、太南了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甜妞09 2个;啦啦啦 1个;

      ¡¡¡¡¸Ðл¹à¸ÈÓªÑøÒºµÄСÌìʹ£ºÔ°ëéä 5Æ¿£»Ìðæ¤09¡¢¼«±±³¤Äþ 1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英莲

        转过屏风, 文皎杨氏娇杏二人分主宾坐了,杨氏便从头说起陈年旧事来。

        “那一年,我还在姑苏甄家, 做夫人的贴身丫鬟。说起来, 虽然甄家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之家,但是老爷从前也做过几任县令,只是不以功名为念,早早回乡了。家中也颇有薄产, 所以附近的人也推甄家为望族了。”

        “只可惜老爷和夫人虽然积德行善, 却命中无子,只有一个姑娘, 名唤英莲。那年上元节,姑娘才五岁,一个家里人, 好像是姓霍的, 带着姑娘去看烟火。谁知他带着姑娘出去了一整夜,竟再没回来。”

        “老爷和太太都急坏了。我们全府上下,加上老爷夫人又请人帮忙, 直找了一整个月,也没找见姑娘的踪影。老爷和太太都忧思成疾,先后病倒,我们正是忙着给请医熬药, 一家忙乱的时候……”

        说到此处, 杨氏不禁落下泪来,文皎叹息一声, 也并不催促,看杨氏擦了擦泪, 哽咽着继续说道:“谁知那旁边葫芦庙……那时甄府就在从前苏州葫芦巷里,紧挨着葫芦庙。那葫芦庙里头油锅炸了,直烧了一整条街。府里头虽然人员不曾伤亡,只是一应房屋财产,全都烧成了瓦砾灰烬了。”

        “这事谁也想不到,老爷太太无法,只得带着我们都暂到田庄上安身。只是那几年连年干旱,盗贼四起,田庄上也过不得,又只得把田庄都变卖了,投奔太太的娘家封家。”

        杨氏欲继续往下说,又停了停,终究是叹道:“不是我说旧主的不是,只是甄老爷是不惯务农的,支撑了一二年,收成都不好,日子越发艰难了。太太的父亲又……哎,没有两年,老爷的身子就越来越不好,竟渐渐露出了下世的光景。”

        “那时家中不过勉强支撑度日罢了,旧时奴仆,只剩下我和春杏两个。虽还找过几回姑娘,只是时日已久,再也找不回来了。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到底老爷太太两个人,也算是个家。可谁知那日老爷出去散心也没回来,竟听人说,是和一个跛足道人走了。苏夫人,您说,这是不是一桩奇事?”

        文皎听了只是叹息罢了。杨氏也不过心中难平,才问的这么一句,并不是想要文皎回答,又说道:“我们太太听说了,几乎哭死过去。家中又没什么银钱,但日子总要过的,我们主仆三个日夜只能做些针线,补贴家用。”

        “后来我便到了我们老爷府上,本还是和太太同在苏州,还能照应照应太太。只是后来老爷辞官,我们四处云游,和太太也久不通信,不知现在如何了。”

        文皎虽然知道甄家这些事的前因后情,但是听杨氏亲口说起,还是觉得心有戚戚。甄士隐家破人亡,虽然主要原因是因着房屋被烧,没了财产。但若是英莲在身边,想来就算有再多烦难,夫妻两个总能一起齐心度过的。

        杨氏见文皎不言语,又想起英莲来,有些急道:“今日见了夫人院子中的那位姑娘,虽只看了一眼,却觉着实在是和旧日小姐的模样像极了。我们姑娘就是有眉心一点朱砂痣,我看院子里那位姑娘也是有的。所以才冒昧相问。”

        “请夫人莫怪我唐突,能不能让我见一面这位姑娘,说几句话,也好知道是不是当年的小姐。”杨氏说完,心中忐忑,抬起头的看苏夫人的反应。

        文皎站起来,笑道:“这有什么,我本来也想着,若是有缘,就给她找到父母亲人,也是功德一件。今日你来了,若真能找到她的家乡父母,真正是她的福运来了。”说完,文皎便命:“白露,去把六儿带来罢。”

        见杨氏欲言又止的样子,文皎便笑道:“因我并不知她的名字,她说那拐子叫她小六儿。若她真是你从前的姑娘,自然就能恢复本名的。”

        文皎想想又叹道:“只是我昨儿也问过她来历、家乡、姓名等,她都说不记得了。想来小小年纪就被拐离了家乡,也七八年过去,都忘了也是正常。就看一会见了旧人,她能不能想起什么罢。”又问:“那你可还记得,她是几岁了,什么时候的生日?”

        杨氏略算一算道:“若是我记得没错,想来今年该是十一岁了,二月十二的生日,正是花神节呢。”

        文皎一听便笑道:“真是巧了,我们家大姑娘也是二月十二的生辰。”

        说话间,白露已经把英莲带到了。英莲行了礼,文皎便笑道:“你抬起头来,给这位夫人看看,你还认不认得她。”

        杨氏从英莲进门起,眼神就没离开过她。见英莲抬起了头,杨氏不禁扶着榻慢慢站了起来,她见了英莲正脸的相貌,便知定是当日的小姐了,心内激动,便试探着问道:“姑娘,你还记得我吗?”

        英莲也正纳罕,这位夫人怎地有些眼熟?因此一时也愣住了。她虽总是推说不记得小时候诸事,其实总还记得一些,不过是希望自己不记得罢了。

        试想一个从小金玉一般养大的女孩子,一朝被拐,又被朝打暮骂,若是再记得前世,岂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因此英莲挨过几回打,便不再去想往日的事了。

        现在到了林府,夫人和姐姐们都极和善,因此英莲也放松了些。她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又听见如此问,便回道:“我见夫人有些面善,只是不记得从哪见过夫人了。”

        原来当日甄士隐封氏二人最是积德行善之人,从不苛待家中下人。就算是家中败落了,封氏也不曾苛待过杨氏。因此杨氏心中是感念封氏的恩德的。

        英莲小时候又长得玉雪可爱,从上到下人人都喜欢。所以杨氏今日得见英莲,又听了这话,眼泪就收不住了,一时支撑不住,又坐回塌上。

        英莲见杨氏如此,有些不知所措,便有些求助的看向文皎。文皎心中一软,招手叫英莲过来,拉着她的手,对杨氏笑道:“看这样子,她便是你说的那位姑娘了?”

      ¡¡¡¡ËäÈ»ÑîÊÏ×Ô¼ºËµÁËÊÇѾ÷ß³öÉí£¬µ«ÊÇÎÄð¨È´²»ÄÜÑÔÓï¼ä×ÜÊÇÌá¼°ÑîÊÏÍùÈÕµÄѾͷÉí·Ý¡£ÎÄð¨ÒÔǰҲÊÇ×öѾͷµÄ£¬µ«¹Ç×ÓÀﻹÊǸöÏÖ´úÈË£¬²»½éÒâÈ˼ÒÖªµÀËýµÄÉí·Ý¡£

        但是文皎现在毕竟是上了族谱的苏二小姐,杨氏的出身一直未改。人心隔肚皮,保不准杨氏现在能说起往日出身,日后富贵起来,想起今日之事,再怨上文皎。

        杨氏擦擦眼泪,强笑道:“是了,虽然隔了这么多年,姑娘长开了好些。只是往日我们熟悉姑娘的人,是尽知道的,一见,便认出来了。”

        见英莲一脸迷惑不解,文皎便柔声说道:“真正是缘分。这位夫人见了你,说知道你的父母家乡都在哪里。你本名叫做甄英莲,家乡在姑苏,也是个大家小姐。个中细节,请这位夫人说给你,好不好?”

        英莲听见文皎如此说,又见文皎将她往前推了推,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的一些片段,便不由自主的走到杨氏身边。杨氏试探着拉了英莲的手,见英莲不抵触,便拉着英莲坐到身边,一五一十说起这几年的情况。

        英莲低着头,沉默的听完了杨氏说起前因后果,心内倒是信了八/九分。又听见家宅被烧,父亲不知所踪,心内也十分悲伤。再抬头时,她已经是泪流满面。

        文皎见杨氏已经说完,二人相对而泣,终究不成样子。便笑道:“好了,这是喜事,咱们该开开心心的,怎么都哭起来了?”又叫人打水,给杨氏英莲洗脸,又叫人去唤黛玉。

        见【创建和谐家园】都好了,文皎又对英莲笑道:“你昨儿才被我带回来,今儿就知道家乡父母都在何处了,可见是你我有缘分。我有心认你做个干女儿,你可愿意不愿意呢?”

        英莲就算洗了脸,眼圈儿也还红着,心中还没缓过神来。听见文皎这么说,先是愣了一下,仰头不知道说什么。文皎心中叹息,又笑着问了一遍:“英莲,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干女儿呢?”

        英莲回过神来,便立时跪下,哽咽道:“我的命都是夫人救的,夫人又替我找到父母,家乡,大恩大德,本来就无以为报。做夫人的女儿,我只怕自己当不起。”

        文皎把英莲拉起来,笑道:“我要认你,你就当得起。你只说你愿不愿意。”

        英莲笑道:“我愿意的。”

        这时黛玉也已经到了,进门行礼,笑道:“太太找我?”

        文皎把黛玉往身边一拉,笑道:“你说可巧不巧。杨夫人恰好和英莲从前见过,因此今日一见了,就说出了英莲的出身来历。她本是苏州城一位姓甄的乡宦家的姑娘,若是没被拐,现在也算是闺秀了。正好她与我们同乡,又恰好和你是同一日的生日,真是缘分,我便想着打算把英莲认个干女儿,玉儿也多个姐姐,你觉得如何?”

      第43章 姐妹

        黛玉听文皎说“英莲”, 再看文皎拉着昨儿带回来的姑娘,便知道端底了。因英莲生得花容月貌,身世却又如此曲折, 黛玉本就有些可怜她。

        并且虽只见过几面, 黛玉也看得出来英莲为人不是那等轻狂的,笑道:“那家里又多了伴儿了,真真是喜事一桩。”

        文皎见黛玉是真心喜欢,便立时吩咐人给找些缎子给英莲裁衣裳。又对杨氏笑道:“今儿都是亏了你, 让我得了这么个好女儿。我可要多谢你了。”

        杨氏忙笑道:“都是夫人善心慈悲, 我不过说些陈年旧事罢了。”

        文皎又对黛玉笑道:“我和杨夫人说说话儿,烦请玉儿先替我带着英莲逛逛看看, 或是去葛师傅那。你们也好熟悉熟悉。”

        黛玉笑着应了,下榻伸手去拉英莲,笑道:“英莲姐姐, 我带你去玩, 咱们走罢。”英莲忙看着黛玉的样儿,照着也行了个礼,跟着黛玉走了。

        文皎想起英莲由此遭遇, 终究是因为拐子猖獗的缘故。这拐子现在既然出现在金陵城,说不定他是有同伙的。林海虽然已经是刑部尚书,但毕竟还没走马上任,手底下没人。

        再说整治拐子这种事, 都是地方官员的职责。就算是林海上任了, 也不能从京城遥遥指挥地方官整治拐子。就不说这时候交通信息不便。真这么做了,说得小些是越权, 说得大些就是勾结地方官员,万万不能如此行事。

        所以想要揪出这一伙拐子团伙, 竟只能靠那贾雨村自觉自愿了,但文皎又不想和贾雨村扯上什么关系。

        思虑再三,文皎终究还是觉得若能清掉这一批拐子,不知能救拯救多少好姑娘呢。便半是故意,半是真心的对杨氏叹道:“其实都是这拐子可恨。若不是英莲被拐走了,想来就算是家宅被烧,有个孩子在身边,英莲的父亲总不至于就跟个道士走了罢。他们家想来也不会散了。”

        后面文皎杨氏说起拐子可恨来,前边林海贾雨村也正巧谈了这事。贾雨村说那拐子已经没什么生命危险了,现下关在大牢里头。

        林海却想起来昨日两人好了之后闲谈,文皎言语中流露出对英莲的可惜和对拐子的厌恶:“老爷想想,若是咱们家出了这样事,咱们为人父母,可不是心疼死呢!”

        于是林海言语之中,也不由得暗示,说什么今上最是最重孝道,见不得人父子母女分离。若是端掉这这批拐子,想来天下父母都会感念贾雨村的等等。

        贾雨村听了深觉有理,兼之回家听杨氏说了今日之事,说到苏夫人也觉得拐子甚是可恶,皇后娘娘最见不得这样事等等。又想起苏夫人以前的身份,加上今日林海的暗示,决定马上就把整治拐卖儿童作为他今年的第一要务。

        却说林府这边留贾雨村和杨氏吃过午饭,送走他们夫妻二人,林海便回到文皎房内。文皎便说起英莲的身世,又笑道:“对了,还没和老爷说呢,我又私自决定认英莲为干女儿了。话都已经放出去了,想来老爷堂堂刑部尚书,不介意家里多养一个闺女吧?”

        林海听了虽是一愣,倒也没反对,只是笑道:“夫人喜欢她,留下来给夫人做个伴,也是好的。”

        文皎听了却叹道:“我虽想把她留下来,只是听杨氏说,现在虽不知生死,她毕竟还有亲娘在姑苏呢。她既是我们同乡,又认了女儿,我想着总要派人苏州去找找,好人做到底。若是找到了,也算是全了她的劫数了。”

        林海听了也觉得有理,况也不是什么大事。世人认亲是有两种,一种是上族谱的,比如文皎上了苏家族谱,就是在谱上的嫡出二小姐,无人敢置喙她的身份。还有一种便是这种干亲,不过拜拜父母,是不上谱的,不过名头上好听,也可以略提提身份。

        原书里头贾母为了让薛家承情,提一提宝琴的身份,不让梅家退婚,立逼着王夫人认了宝琴为干女儿。可见这种事常有。所以文皎自己便能决定,也想到了林海不会反对。

        于是文皎想去叫人时,却想到陆清这孩子也来了家中半年,品行性格儿都是极好的。平时也极上进,一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就牢牢抓住,日常说起来,一有时间,抓住书本子就不离手的。

        况且如无意外,陆清眼见还要在家中呆到出嫁。若是只认刚见一面的英莲,难免小姑娘家心里多想,府里下人也有想法。

      ¡¡¡¡ÓÚÊÇÎÄð¨°Ñ¹ËÂǺÍÁÖº£Ò»Ëµ£¬ÁÖº£±ãµãµãÎÄð¨µÄ¶îÍ·£¬Ð¦µÀ£º¡°Îª·òÎÒÌÃÌÃÐ̲¿ÉÐÊ飬ÄѵÀÑø²»Æð¼ÒÀï¶àÁ½¸ö¸É¹ëÅ®£¿¡±

        文皎嗔了林海一眼,便叫人把葛娘子陆清并英莲黛玉都请来。为着避嫌,林海就坐在东屋,文皎请葛娘子她们去了西屋,如此这般一说。

      ¡¡¡¡¸ðÄï×ÓÐÄÖÐÒ²ÖªÎÄð¨Ö®Òâ¡£°ëÄêÏà´¦ÏÂÀ´£¬ÎÄð¨×ÅʵÊǸöÈ«ºõÈË£¬´ýÈËÓÖÊÇÕæÐijÏÒ⣬ÐÄÖÐÒ²×ðÖØÎÄð¨ÎªÈË£¬ÖªµÀÎÄð¨´Ë¾ÙºÎÒâ¡£¿öÇÒ³ÉÁ˶þÆ··òÈ˵ĸÉÅ®¶ù£¬ÈÕºó³öÁËÃÅ×Ó¸üÓÐµ×ÆøÐ©¡£±ãЦµÀ£º¡°ÄÇÇå¶ùÑ¾Í·ÕæÊÇÓи£ÆøÁË¡£¡±

        于是英莲和陆清拜过林海文皎,从此林府从上到下都改口称“莲姑娘”和“清姑娘”。因英莲已经十一岁,算是大姑娘了,文皎又先在体己首饰里头找出些适合小姑娘戴的簪钗等,给英莲打扮上。

        认完了爹娘,文皎又对葛娘子笑道:“我认了闺女,现在却还是要劳烦娘子替我带着,娘子便再做一次师傅如何?”

        葛娘子笑道:“嗨,多大的事儿,夫人放心,过不了半年,包英莲姑娘也健健康康的了。”

        于是英莲又拜了葛娘子做师傅。文皎照着陆清的例子,拨了身边两个丫头给英莲。这下子文皎身边人事空缺又多了两个。又再派两个男丁两个女人去苏州打听封氏。

        全都安排完,送走了人,文皎不禁对林海抱怨道:“早知道有这回事,就在扬州采买些人【创建和谐家园】起来,现在也能用得上了。”

        林海笑叹道:“我从前也不知夫人出了门,竟然能发生这么多事儿的。”话音未落,文皎就伸出手指轻轻拧了一下林海的腰,哼了一声。林海忙把手中书放在一边,亲自给文皎倒了杯茶赔罪。

        本以为这样事情就过去了,剩下的不过就是金陵城歇息几日,吃喝玩乐,随心逛逛。林海现今名声在外,金陵一地的官员中也没有旧相识,所以应该没什么工作了。

        谁知第二日出去玩乐回来,门子上却报有两张帖子。一张是皇商薛家,另一家是一小户冯家。

        文皎看了帖子扶额。薛家这张帖子是以薛王氏的名义写的,也就是薛姨妈。帖子上表达了对家中不成器的儿子冲撞夫人的歉意,若是夫人有时间,希望能够上门致歉。

        薛家这封帖子中规中矩,虽然敬意歉意一个不缺,但是就感觉少了点味道。想来王家王子腾现在位高权重,贾家也还未倒。薛家靠山尚在,又没真的和文皎怎么,自然也不是很怕。

        但是文皎还是决定见一见薛姨妈。毕竟宝钗可是和黛玉并列的,什么鬼的薄命司十二钗正册之首的女孩子,想来也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孩子。最关键的是能多见一见原书里的人,才不枉穿过来一场嘛。

        冯家的帖子却是冯渊说感谢林尚书和夫人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只是自己有事想冒昧求见夫人。说那日街上的姑娘,不知现在情况如何,自己第一次见到那个姑娘,就立志今生只她一个,希望夫人可以给个机会见她一面。

        冯渊此帖言辞虽然没有多么华美,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是字字情真意切,倒是让文皎有些动容。因为原着里面冯渊是被薛蟠打死,以后再也没有他的戏份,所以其实文皎早都把这冯渊忘了。

        见了冯渊的帖子,文皎觉得虽然这辈子冯渊捡回一条命,已经是自己积德行善了。不管是英莲自己还是文皎,都不愿意再让英莲嫁给冯渊。

        英莲是自己不愿意。文皎却是觉得,冯渊以前只好男风,虽然见到英莲,立志只娶她一个,但是难保以后故态重萌。若是如此,英莲的一辈子岂不是毁了?

        而且冯家毕竟小门小户,此次得罪了薛家,日后薛家有那小肚鸡肠的报复起来,英莲也会被连累。那时文皎身在京城,天高皇帝远,也伸不出手来。

        再说英莲今年才十一岁。按照本朝律法,和十二岁以下【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的,无论是不是女子自愿,男子都要被判刑。若是按照风俗,姑娘都得留到十七八岁再出嫁呢。文皎是绝对不可能现在就让英莲去嫁人的。

        但是毕竟于情于理,都是冯渊先从拐子手里买下的英莲。他现在又情深义重,再从林家名声考虑,这冯渊还是要见他一面说个清楚。于是文皎又给自己排了两天的工作。

        后天见薛姨妈,大后天见冯渊。

        作者有话要说:

        黛玉现在虽然没有亲兄弟姐妹,但是也有了真正自己家里的姐妹啦嘻嘻=w=

        我觉得妙玉英莲晴雯红玉全都有黛玉的影子,私心也想让本书里面黛玉再教英莲学诗,就把英莲留下啦~

      第44章 薛家

        给自己安排完工作后, 文皎只想哀嚎。为什么救个英莲还有这么多后续啊,明明还是在假期散心路上呢。但是文皎并没有放任这样的情绪持续多久,就调整好了心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