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楼]黛玉后妈不好当》-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修改~

        沈氏的戏份应该差不多没有了~

        其实古代妾的地位真的很低的,妾通买卖,其实就是能给生孩子的下人,以妾当妻是犯法的。一般来说家里的主母都掌有妾室的生杀大权,看赵姨娘孩子都生了两个,还是得在王夫人面前恭恭敬敬打帘子,说起王夫人嘴里必称“太太是好太太。”

        沈氏的问题是在于有点身份认知不对,她也不是想干什么。因为以前贾敏招她进来就是让她生孩子的,所以对她也比较宽容,经常让林海过去。导致她有一种就是觉得觉得主母有义务抬举妾室的心理。

      ¡¡¡¡¶øÕý³£µÄÂß¼­ÊÇÎÄð¨ÊÇÖ÷ĸ£¬ÎÄð¨Ö»¶ÔÁÖº£ºÍ÷ìÓñÓÐÒåÎñ£¬¶ÔæªÊÒûÓÐÒåÎñ¡£·´¶øÊÇæªÊÒÓзþÊÌÎÄð¨µÄÒåÎñ¡£

        所以沈氏觉得她给文皎送了东西,文皎收下了,就应该抬举她让她服侍林海。等了一个多月还没消息,林海过生日也没让她们一起去正院凑热闹,只是赐下席面,见不到林海,沈氏心态就有点崩。加上以前自己哭哭啼啼的贾敏就让林海来看她了,所以以为哭没有啥。

        总结一下还是因为她自我认知不正确哈哈哈。

        这本书我是想让黛玉一直甜甜蜜蜜开开心心的,但是一本书不能只有甜一种滋味,那就太齁了,总要有些酸苦辣调和一下,这个重任就交给别人好了:D。

        最后说一句还是现代好呀=w=

      第25章 除夕(第二更)

        沈氏的事不过是文皎忙碌管家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水花。马上就是各庄头铺面都送这一年的出息来。因林海早就把前院账册也交到文皎手上, 文皎比着前几年的例,见东西并不少,现在也不是查账的关头, 就挑了些细处问问, 见答话都没什么错漏,也就罢了。

        下面的管事庄头也几年没被这么盘问过了,虽不心虚,但也小心谨慎的回过话, 见文皎无话, 才恭恭敬敬的退下。

        一出了门,都各自抹抹额头上的汗, 明白新夫人也是个厉害的,糊弄不得。有门道的还听说了一言半语沈氏的事,个个回去之后只有更精心的。

        因林家人口少, 所以大部分地里的出息都换了银子, 只留了尖儿送到林府。文皎看每年林府算上放月钱,一共一百来号人,日常花销只要三五千两, 有时还不到这个数儿。但是今年光庄头铺面送来的出息却有五万多辆,真真是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

        每年光自家的出息就能攒五万,这还不算林家开国时发的财, 并林海做官人家给林海送的礼, 冰炭孝敬,并巡盐任上皇帝默许的抽成, 还有现在林家的田地铺面房屋和各样的摆设家具等能等价换的银子呢。开国到现在也有了七八十年,林家一直几代单传, 开销不高,又没没落过,可想而知林家现在到底多有钱了。

        怪不得随手就是五万的聘金,文皎心里吐槽,人家一年就赚出来了,自己有个五万的嫁妆还暗地开心了小一个月呢,现在一对比显得自己像个土包子。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是个富婆了,谁知道自己那点嫁妆银子根本不够看的。

        如此富贵,家风还这么低调,真比那内囊都尽上来还死撑面子的贾家强多了。果然黛玉还是回自己家好啊。

        还是保佑林海顺顺当当的过了这一关罢,不然就算有皇后护着,她也不敢保证能把这么巨大的一笔财产保护下来。嘴上虽然说着自己的嫁妆银子也够娘儿两个衣食无忧一辈子了,但是几百万银子的家产就在这放着,谁能不心动?保不住,谁不可惜?

      ¡¡¡¡ÎÄð¨×ÔÈϲ»ÊÇÕâÑùµÄÊ¥ÈË¡£

        这日终于到了除夕,万事齐备,终于能歇下来好好过个年了。

        晨起一家三口吃了早饭,便在一处写对联。就算只有正门、二门和林海的书房、文皎的正院和黛玉的院子能得林海亲自写的对联,每个门都贴上,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因此一个上午都在写对联。

        林海写对联,文皎写福字,黛玉便在旁边磨墨。这一个月来黛玉的身子又好了不少,因此忙碌了一整日,上午帮着磨墨,下午一起出去贴对联,都没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下午将门神对联桃符等都换过新的,晚上去祭拜过祖宗牌位,又祭过一回贾敏,文皎见黛玉眼圈儿红红的,只是强忍着没落下泪来,除了心疼,心头还涌上了一丝丝复杂的情绪。

        只是到了正院进了屋,还是把黛玉拉到怀里抱着,轻声哄道:“好孩子,今日并不是初一,咱们悄悄儿的哭一回,没人知道,不妨事的。”

        黛玉本来怕今日过年忌讳,又怕文皎心中不快,强忍着没哭,听了此话,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忍不住落了一回泪。文皎抬头看了一眼林海,见林海也正往她这看呢,两人对视一眼,林海也上前摸摸黛玉的头。

        一时黛玉止了泪,不好意思道:“让太太担心了。”

        文皎叫人拿水来给黛玉洗脸,笑道:“这叫做把一年的霉运都哭没了,来年就一切顺顺当当的。”于是便把此事揭过不提。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郑氏领着周氏曹氏都来磕头拜年。三个姨娘都规规矩矩的,连曹氏也低眉顺眼,一点儿不出挑,但是文皎心头的那一点不舒服又出来了,还加了另一种不舒服。幸而十来年的养气功夫不是白学,面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都笑着叫起,赏了压岁钱。

        林海在另一边坐着,不知怎地,刚刚和文皎对视一眼时自己的那点不自在又涌现在心头。但是姨娘们很快拜完年退下,这点不自在就消失无踪了,因是过年,他也就不再想这点不自在到底是哪来的了。

        文皎见姨娘们都退下了,吩咐给她们的席上再赏四道菜,也强迫自己把姨娘的事抛在脑后。反正两三个月也不见姨娘一面,自己早就知道有这么几个人在,也不知瞎吃的什么醋。

        因此一家三口到底还是和乐融融的一起守了岁。一家子的下人也几年没这么放开了热闹过了,因此林府今日真是各个喜气洋洋,笑容满面。

        除夕各家各户都聚在一起吃饭守岁,宫中自然也不例外。按着惯例,应该是皇上在前朝给诸位大臣赐宴,等众位大人都玩的尽兴,或者说看起来都玩的很尽兴,高兴地回家了,皇上还要赶去后宫,和太后皇后妃嫔们一同守岁。

        只是现在宫里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太上皇还在呢,太上皇总不能和儿子的小妾们一起过年守岁罢。

        因此除夕后宫守岁是分开两宴,上皇、太后、皇上皇后和皇子公主们,并忠顺亲王和王妃都在宁寿宫守岁,而合宫妃嫔们则由皇后宫中的女官嬷嬷们主持,吴妃周妃带领着,在长乐宫偏殿开宴守岁。

        于是皇上先服侍上皇去前朝接受大臣们的朝拜,回了后宫,还要到宁寿宫继续服侍上皇守岁。所以说今上这个皇帝当得不得不说是十分憋屈。在前朝服侍老子也就算了,到后宫还不能在小妾们面前当大爷去,得继续服侍他老子。

        皇后也是如此,正殿给诰命们赐完宴,还要马不停蹄的跑宁寿宫孝顺去。她比皇上好一点的就是太后不跟着她一起见诰命夫人们,好歹有一半儿是自己当家做主的。

        然而皇上皇后彩衣娱亲时面上一点看不出来不情愿,反而一言一行都孝顺极了。虽然规矩是一团乱,但宁寿宫内还是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长乐宫偏殿内,虽说是吴妃周妃领着嫔妃们守岁,但她们二人也不过是应个名儿,一应的事体自有长乐宫的女官负责,只不过皇上皇后都不在,妃嫔们没了争奇斗艳的对象,也能稍稍松快些,不爱惹事的的稍稍自在些,憋得很了想说话的也能放开了些。

        皇上皇后虽不在,但两个主位还是摆着,桌上酒菜俱全。下首左右吴妃周妃分坐,吴妃的下首就是贾元春——现在她已经是正四品贾昭仪了。

        贾元春的气色与八个月前相比,已经大有不同了。皇上的宠爱,玉粒金莼的滋养,下人的精心侍奉让她现在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加之元春本就生得很美,心内一满足,容貌自然更上一层楼。今日又是除夕守岁,按品装饰起来,虽华丽不能与吴妃周妃相比拟,但是因着苏皇后不在,论起颜色来也能拔得妃嫔中的头筹了。

        吴妃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就算坐了诸嫔妃之首的位置,也不多言,祝完三遍酒后并不与人多交谈,只偶尔与元春说个一两句话。元春听了都恭敬回话,神色上并没有一丝不敬。

        倒是周妃和身边的何昭容(原来的何梅露何嫔)说笑个没完。何昭容也是从潜邸就开始侍奉皇上的老人,家世虽然不高,但也是正经大选选出来,赐给当时的皇上做侍妾的。因此容貌才行自不必说,也是拔尖儿的,只是运气不好,没有子嗣罢了。入宫后一直住在周妃的偏殿里。

        周妃看了看元春,眼珠子一转,说话的声音便大了些:“何妹妹好歹也侍奉皇上三四年了,怎地如今还比不上人家后来的了?”

        何昭容笑道:“娘娘说笑了,嫔妾家世低微,服侍皇上几年寸功未建,能得今日的位分已经三生有幸,不敢有所不满。”

        周妃便笑道:“所以说有个好祖宗是好。人家也是寸功未建,没有一儿半女,才侍奉半年就成了九嫔之首,倒把你个先来的排在后头,你可是我宫里的人,好歹也给我争气些。往后人家说起咱们昭阳宫,我也好面上有光啊。”

        何昭容只得答道:“是妾身不争气。”

        吴妃这时抬头道:“周妹妹,好歹也是在长乐宫里,你安生些罢。除夕守岁,大家和和乐乐的,岂不好?何必又说这些。”

        周妃站起来,转过吴妃这里,亲亲热热拉着吴妃的胳膊笑道:“好姐姐,咱们两个一同服侍皇上也七八年了,姐姐怎么宫里得了新的妹妹,转头就把我这旧妹妹抛到后头去了呢?”

        吴妃无奈道:“你如今是正二品妃位,一言一行都要做诸位妹妹的表率,别和小孩子似的了。”

        周妃撒开吴妃的胳膊,笑道:“现在还是姐姐和我做表率,只是我也没那么好的祖宗,不能到娘娘们面前为我破例的,也不知过得两年还是不是咱们两个做这表率了。姐姐还不许我过个嘴瘾么。”

        吴妃只得道:“随你,随你。”

        元春听得满脸通红,但是因周妃并没指名道姓的,也不好站起来辩驳。辩驳也无法可辩,不管是自己入宫做女官还是成为妃嫔,确实都是看着祖父的面子。

        就算元春觉得皇上是真心宠爱她,她总不能当着大庭广众说自己得宠不是因为祖父,而是因为皇上真心喜欢吧?这才是真的缺心眼呢,因此也只能沉默不言。

        周妃说完这几句也就不说了,竟回到坐上安心吃起酒菜来,一时又与人说笑。她是宫中仅次于皇后和吴妃的高位妃嫔,底下的宫嫔就算不奉承她,也不敢得罪她,所以过不了一会宴上又是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见周妃找人说笑,不提这事,众人也都把此事掀开不提。只元春终究是心情难以平复,一晚上不过强打精神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我就是要让林妹妹有一个特别有钱的娘家!哈哈哈哈!(叉腰狂笑)

      第26章 妒意(第三更)

        才开朝没一个月, 宫城里的皇上却是下了朝,一得空儿就往长乐宫跑。虽说以前就跑得很频繁,但是最近比从前频繁两倍。原因无他, 苏皇后又有喜了。

        当今圣上共有三子两女, 其中皇后有一子一女,虽说不缺孩子,也有嫡子,嫡子还是嫡长子, 但能多一个嫡子, 还是让皇上非常欣喜。

        须知国朝三代,开国皇后只有一个嫡子, 就是当今上皇。获了罪的先皇后也不过只有义忠亲王一个孩子罢了。皇后能生有两位嫡子,还是从未有过的大喜事。

        时人重嫡轻庶,对皇家而言, 更是十个庶子也没有一个嫡子的分量重。且皇上登基后第一位怀孕的妻妾就是嫡妻, 更是彰显皇上重规矩重礼法的典型事件。说明皇上不宠妾灭妻,是个十分有道德的明君。再加上这一层意思,也就怨不得皇上见天儿的往皇后宫里跑了。

        长乐宫内, 苏皇后卧在炕上,一头秀发只挽了个攥儿,除了戴个昭君套外再无装饰,面上也不施粉黛。虽说苏皇后天然美貌, 但如此的不装饰, 还是令人觉着较往日的盛装丽饰黯淡了些。

        皇上却不在乎什么黯淡不黯淡的,孝子贤孙般的吹了勺子里的汤药, 在把药匙送到苏皇后跟前。

        苏皇后就着药匙尝了一口,两条斜飞入鬓的长眉都皱成八字眉了, 一把接过药碗,仰脖一饮而尽,皇上措手不及,目瞪口呆。

        苏皇后来不及管皇上,忙忙的漱口擦嘴,才笑道:“都不知道谁作兴的样子,吃药必要一口一口吃的,也不嫌苦。本来人家就动不了难过着呢,临郎可别学他们,再把妾给苦死了,可怎么是好呢。”

        皇上才把神色收收,赔罪道:“是朕错了,是朕错了,下次再也不敢苦着娘娘了。”

        苏皇后收了收笑,说道:“罢呦!我可受不住。年还没过完呢就躺了一个月,宫里事体都乱糟糟的,还要劳动母后帮我管宫,还要劳动临郎日日看我,苦一苦我,也算是该当的。”

        皇上见苏皇后面色愧疚,忙哄道:“这话从何说起!你怀着朕的孩子,母后的亲孙子,只要你顺顺当当的生下来这一胎,朕和母后别说劳动这几个月,哪怕再劳动几年,也都是心甘情愿的。”

        见苏皇后眼圈儿红了一会,皇上又劝到:“可别哭,太医说太伤身对身子不好。”又换了方向坐着,轻轻拍哄苏皇后。

        一时苏皇后便收了泪珠儿,笑道:“我又瞎想了,临郎可别笑话我。只是终究不能让母后天天替我们小辈们操心,让人知道,又说我们不孝顺。吴妃周妃以前虽没管过宫,但是看也看了这么多年,身居妃位也不能白吃饭呐,是不是?”苏皇后说着眨眨眼。

        皇上心里冷哼一声,不孝顺?今日起朕就日日去宁寿宫,看谁还敢说朕不孝顺!烦不死你个老头子!又思量一会,突然笑道:“贾元春不是出身国公府吗?国公府的嫡出小姐,想来什么都学过。”

        说着就吩咐道:“传朕的口谕,皇后养胎,精神不济,宫妃宫嫔都理应为皇后分忧,令吴妃周妃协理六宫,贾昭仪也跟着学习学习罢。”

        苏皇后一听便知皇上打的什么主意,笑道:“临郎真是坏透了。”

        昭阳宫中,周妃先听见口谕说令她协理六宫,先还是满面的喜意。后又听见带上了贾昭仪,虽然对着皇上身边的太监,不敢立时作色,到底脸上的喜意少了两三分。

        亲自谢了夏太监,又封了厚厚的赏,周妃这才撂下脸儿来,恨道:“皇上怎么就能这么宠爱她!”

        身边的嬷嬷也是侍奉周妃多年的了,还是皇上亲自给挑选的,为人敦厚稳重,又能说会道,为的就是规劝周妃的脾气。嬷嬷听了此言,便扶了周妃回殿内,笑劝道:“依老奴看,皇上就算再宠爱贾昭仪,也越不过您的次序去啊。夏太监不是说,也就跟着两位娘娘学着嘛。”

        周妃脾气是急,嘴也快,但是心里并不糊涂,冷笑道:“我也就是协理六宫名头好听,实际上也是跟着太后皇后身边的嬷嬷学宫务。她入侍不过几个月,连一宫主位都不是,也能学着管宫,天长日久的,早晚不是越过我了!”

        周妃在王府里就自来是受宠的,不然上头还有正妃和侧妃,正妃又是一等一好家世、好样貌,她也不能以庶妃的身份连着生下两个孩子,都快和正妃比着生了。

        按照周妃在潜邸时的庶妃位分,若无子女,也不过得个嫔位或者九嫔。有了子女的按例是封贵嫔,一般是不封妃的,毕竟也要与侧妃尊卑有别。而侧妃封贵嫔的也有,封贵妃的也有,不过看皇上喜欢。

        宫里最受宠的是皇后娘娘,这周妃打心眼里承认。皇后娘娘是何等样人,还是主母,她是万万不敢相比的。但皇上一登基就把周妃封了妃位,连侧妃吴氏也不过是妃位。虽说两人之间还是以吴妃为尊,只是到底名位上是一样的。

        所以周妃心里一直觉得,后宫这些妃嫔里头,皇上心中是最属意于她的,是偏爱她的,她也一直心安理得享受这份偏爱。

        然而一个贾元春不知从哪儿杀了出来。入侍都二十一了,就因着好祖宗一下得了嫔位,几个月就升了昭仪,恩宠不断。本以为是独享皇上偏爱的人,发现现在有别人也开始分走皇上的偏爱,这心里的滋味,能好受吗?因此早就看贾元春有些酸里酸气的,除夕那晚不过是小小发作一下。

        但周妃并不是糊涂人,知道宠爱不过是虚的,皇上因宠爱你给你的位分、孩子还有权力才是实打实的。元春现在既不是主位,也还没孩子,真正能和周妃相提并论还有的等呢。

        可现在皇上竟然要让她也一起学协理六宫了……周妃攥紧了帕子,但神情突然就放松下来了。这宫里看贾氏不舒服的,也不止她一个,走着瞧罢。

        宫里妃嫔们心思各异,林府林海也觉得最近他的小夫人不对劲。

        但是想到不对劲的地方......他不由得老脸一红。

        这个时候的大家闺秀,大半在床事上头都扭扭捏捏,若是新婚第一夜,做丈夫的能让她们叫出个一两声儿,就算是十分能耐了。

        然而新婚第一夜林海便知道新夫人不是那等扭扭捏捏过于矜持的,难得第一夜便得了趣儿。后面的日子也都十分和谐,两个人配合默契,需求也很匹配,每次都十分得趣。

        但是这几日,小夫人的需求突然猛增,让他这老腰老腿的,有点应付不来了……

        小夫人有需求,林海这个做丈夫的总不能说自己来不动了吧。一则,满足不了小夫人,他心中总有些愧疚,二则,男人可不能说不行啊!

        我的小夫人这是怎么了?

      ¡¡¡¡ÁÖº£ÄÚÐĺÜã°âê¡£

        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忙了好几个月的过年并不是只为着除夕这一天的松快,而是为了接下来半个多月的继续忙碌。

        幸而林府在扬州一地故交、亲戚都不多,所以请吃年酒也不过出去了两三次。

        大过年的,既不出去玩,也不能做针线,府里也没人闹出事来,所以文皎的生活突然的清闲了下来。林海就算有心快些办完差事,但是过年底下人不休息吗?就算是私盐贩子也要歇着呀,所以也日日呆在府里。

        就这样,每天林海文皎两人有大把的时间呆在一起。或是看书,或是画画,或是下棋,或是指点一下黛玉读书习字,与管家理事看账本相比,都是很轻松的活动。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三个人一起吃饭说笑的时候,文皎会想是不是贾敏在的时候,他们三个也是这么一家和乐?

        林海温柔的给她簪上一朵珠花的时候,她会想只怕林海也没少给贾敏画眉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