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重生空间守则作者:寒武纪》-第9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贺宁馨回到致远阁,又挥笔写了一篇奏章。她一腔义愤,笔走龙蛇,写得如同行云流水,很快就写满了三大张熟宣。

      等奏章上的墨迹干了,贺宁馨才将奏章卷起来带在身上,又同扶风和扶柳一起,坐着镇国公府的御制马车,趁着天还没黑,回贺家去了。

      回到贺家,许夫人乍一看见贺宁馨,犹如喜从天降一般,拉了她过来摩索不停。

      贺宁馨跟贺家的人也有了真心,看见许夫人这样自然流露的慈母情怀,也很是感动。便跟许夫人絮絮叨叨叙起别情。

      这一次,是贺宁馨自新婚三日归宁后第一次回娘家。

      许夫人急切地问起镇国公府的家事来,担心地道:“你那婆母,没有给你添堵吧?”

      贺宁馨笑着摇摇头,一只手握着许夫人的衣角绕来绕去,道:“我婆母如今日日担心她中风的遗缺,哪有心思找我的碴儿?”

      许夫人将贺宁馨拥在怀里,感慨地道:“有句俗话,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你可要记住了。你行事太直,失于圆润,终不可长久。”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贺宁馨前世,就是刚极易折。

      贺宁馨听了,却半晌才幽幽地道:“明知道世上的君子那么少,还要对君子可欺之以方。宁可放过小人,也要为难君子。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做君子?——女儿宁得罪小人,也不得罪君子。”

      许夫人故意做出生气的样子,道:“哟,出息了。连娘的话都不听。”

      贺宁馨笑着哄了许夫人半天,许夫人才转嗔为喜,拉着她去后园的耕读堂见贺老太太。

      贺老太太见最疼的孙女儿回娘家了,也十分高兴,亲自去自己的玻璃大棚里摘了最新鲜的小黄瓜和丝瓜,让厨房上的人给做贺宁馨最爱吃的拍黄瓜和丝瓜黄花鸡蛋汤。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贺宁馨看见桌上都是自己爱吃的小菜,觉得近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无论外人怎样欺她辱她,她还有爱自己的家人,可以做她坚强的后盾。

      这顿晚饭,贺家的人济济一堂,吃得十分开心。

      唯独贺大老爷知道贺宁馨突然回娘家,肯定是有了大事,又想起近日来在都察院听到的传闻,心里有了几分谱。便耐着性子陪着一家人吃完晚饭,还说了几个都察院里的笑话,将晚饭桌上的气氛炒得热热闹闹的。

      吃完晚饭,贺宁馨同许夫人一起将贺老太太送回了耕读堂。

      贺老太太拉着贺宁馨的手,语重心长地道:“馨儿,奶奶知道你回来,定是有了什么解不开的大事。——你别急,天底下的事,都逃不过一个‘理’字。若是这里吃亏了,那里就会补偿过来。千万别憋在心里面,想不开就不好了。有话跟你爹、你娘,好好说道说道。就是我老婆子,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可是听你说说心里话,排揎排揎那些烦难的事儿,也是做得到的。”

      贺宁馨十分感动。她以为自己掩饰得十分之好,谁知却连贺老太太都看出来,她心里有事。

      贺宁馨此时也不再掩饰自己,对贺老太太郑重地点头道:“馨儿知道了。奶奶放心,有爹和娘,还有奶奶帮着馨儿,馨儿一定没事的。”

      贺老太太感慨地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和许夫人赶紧回去。

      回到许夫人正院里,贺大老爷果然已经等了许久。

      看见许夫人和贺宁馨从耕读堂回来了,贺大老爷便起身问道:“去书房,还是内室?”

      贺宁馨看了看许夫人。

      许夫人想了想,道:“就去内室吧。书房在外院,天晚了,不太方便。”

      贺大老爷忍不住对着贺宁馨抱怨了一句,道:“我一直说在内院给我整个书房,你娘就是不同意。”

      贺宁馨心里虽然有事,也被贺大老爷逗乐了。

      三人笑着来到内室,丫鬟婆子们知道主子有正事要谈,都远远地避开了。

      许夫人这才对贺宁馨问道:“怎么啦?看你满面愁容的样子?”

      贺宁馨看向贺大老爷,道:“又要麻烦爹爹了。”说着,先将今日在宫里的遭遇说了一遍,又补充了一遍皇贵妃托辉国公府的人给她带的话,最后总结道:“本来我还在观望长公主的态度,可是今日大内一行,也不用观望了,已经坐实了。——只是女儿不明白,长公主为何就看上了飞扬?”

      简飞扬虽然位高权重,可是到底有了妻室。而和简飞扬一样身份的勋贵子弟,大齐朝还是有一些的,而且都是未婚之人,都排着队想尚主呢。

      贺大老爷听见女儿今日在宫里的遭遇,已是气炸了肺,怒道:“长公主如此倒行逆施,她以为她比庞太后还要厉害不成?!”说着,贺大老爷已经挽了袖子,对许夫人沉声道:“墨来,铺纸!”

      “你又要做什么?”许夫人看不得贺大老爷听风就是雨的性子,“总得听女儿把话说完吧?”

      贺大老爷吹胡子瞪眼睛,怒道:“还有什么话?——早说完了。我跟你说,这几日,我在都察院早已听了不少风言风语。都让我一一挡回去了。谁知道这些人还不死心?!等我给圣上上表,弹劾长公主为夺人夫婿,妄图加害我女儿!”

      贺宁馨听了贺大老爷的话,反倒笑了,道:“爹爹要是这一道奏章上去,那长公主就是不想嫁,也得嫁给飞扬了。——爹爹倒是帮女儿呢,还是帮那长公主呢?”

      贺大老爷也醒悟过来,这样可不是主动授人以柄?——若是由他们来戳破这层窗户纸,岂不是正中那长公主的下怀?而圣上为了天家的面子,说不定就真的让那长公主得逞了。

      “那要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贺大老爷扔了笔,有些心灰意冷。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官,看够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的事情。他性子直,也曾经尽自己的力量帮了不少人。可是如今轮到自己头上,却有些说不出的意兴阑珊。

      贺宁馨看在眼里,抿嘴笑了笑,道:“爹、娘,你们先别丧气。——看看我这个奏章如何?”说着,将她先前在镇国公府里写就的奏章拿了出来。

      贺大老爷展开一看,原来是一份有关尚公主的驸马准则。简单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成为驸马。

      首先,以后尚了公主的驸马都尉,都将改为虚衔,且不许在朝堂担任任何别的职位。原因便是,驸马同后妃一样,最大的职责便是照顾公主的起居,跟公主好好过日子,才是驸马一职的重要意义。

      Æä´Î£¬æâÂí²»ÐíÄÉæª£¬Ò»ÉúÖ»ÄÜÓй«Ö÷Ò»ÈË¡£Èç¹û¹«Ö÷ÏÈÓÚæâÂíÈ¥ÊÀ£¬æâÂíҪΪ¹«Ö÷ÊØ½Ú¡¢ÉõÖÁ³ö¼Ò¡¢ÖÕÉí²»ÄÜÔÙÈ¢¡£

      最后提议将此准则写到大齐律例里面。以后的公主择婿,凡是尚主的驸马,都要做到以上两条。若是做不到,便是犯法,可以由宗人府锁拿。

      贺大老爷看得目瞪口呆,连声道:“胡闹!真是胡闹!”

      贺宁馨笑着道:“我这是漫天要价,就等着他们坐地还钱了。再说,我们主动将公主的地位捧得高高地,哪里有人敢反对?——明日早朝的时候,爹爹将此奏章呈了上去,再拉上宗人府的人在一旁敲边鼓。长公主到时候就等着择佳婿吧!”

      这一道奏章,算计的其实是圣心,并不是为了公主的福利。

      困了,没有时间一一答谢粉红票。明天再答谢。有虫以后再抓。上一章修改过了,大家可以回去看看。

      第三十六章漫天要价

      宗人府的人受安郡王管辖。如今安郡王虽然办差在外,安郡王妃还是说得上话的。

      贺宁馨同爹娘商议妥当,连夜让人给辉国公府送了封信给宋七姑娘宋良玉。

      宋良玉不敢耽搁,连夜去了安郡王府,对安郡王妃告知此事。

      安郡王妃听得简要的驸马准则,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对宋良玉道:“你这位密友,真是能指东打西,围魏救赵。”

      想了想,安郡王妃又对宋良玉道:“这件事,牵扯太大,大概不会那么容易如意的。”

      宋良玉也笑,道:“本来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买卖。宁馨估计也没有想过会一蹴而就吧。”

      天色已经很晚,如果大晚上出门,反而着相。

      安郡王妃便嘱咐了心腹下人,第二日天刚放白,便赶去了宗人府,找了宗人府的宗正,大致吩咐了一下。

      如今也正是长公主要择婿的时节,宗人府也一直在忙着这事,所以这驸马准则一事,倒是他们的份内之事。虽然严苛,可是事出有因,又是安郡王妃亲嘱,自然应之不迭。

      到了早朝的时候,宏宣帝跟臣下商议了几件大事,便打算要退朝。

      结果左督察御史贺思平紧着几步出列,对宏宣帝道:“启禀陛下,臣有奏要禀。”

      宏宣帝一下子就想起了昨日镇国公夫人,也就是这位贺御史的嫡亲女儿,在长公主那里受的委屈,心里微觉不虞。想着自己已经用黄门监抬得轿子安抚了镇国公夫人,还要怎样?长公主再离谱,也是皇室中人,总不能纠着不放,不顾皇家体面吧?

      想到此,宏宣帝踌躇了一下,看了贺思平半天,缓缓地道:“早朝乃是为我大齐朝君臣商议国之大事所立,爱卿有何大事要奏?”警告贺思平,别拿那些女人家争风吃醋的小事到朝堂上来呱噪。

      贺思平顿了顿,想起昨日自己曾想写奏章,直接弹劾长公主辱【创建和谐家园】女,意欲夺人夫婿之事,看来真的是很不妥当。——自己的女儿,怎么会如此了解圣上的心思?

      “爱卿可真的有本要奏?”宏宣帝又不高不低地问了一声,已经打算要起身退朝了。

      贺思平忙低头送上奏折,道:“臣所奏一事,正是为了我大齐朝的万年基业。”

      宏宣帝倒是有些好奇起来,不知道这贺思平有何能耐,能把女人之间争风吃醋的小事,提高到国之基业的地步。

      “呈上来。”宏宣帝对旁边的秉笔内侍偏了偏头。

      那内侍忙小跑着下去,从贺思平手里接过奏折,又小跑着送上宏宣帝的案头。

      宏宣帝展开奏折,笑着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脸上的笑容平复了下来。

      ãØÉÏ×àÕÛ£¬ºêÐûµÛÏëÁËÏ룬µÝ¸øÒ»ÅԵıü±ÊÄÚÊÌ£¬µÀ£º¡°Äî¡£¡±

      那内侍低着头双手捧过奏折,小心翼翼地打开,大声念了出来。

      ÕâÑóÑóÈ÷È÷µÄÈýÒ³æâÂí×¼Ôò£¬Á¢Ê±Èý×ÌÝϵij¯³¼É§¶¯ÆðÀ´¡£

      æâÂí²»ÐíÄÉæªÒ²¾ÍËãÁË¡£ÉÐÖ÷µÄæâÂíÄÉæªµÄ±¾À´¾Í¼«ÉÙ£¬¿ÉÊǹ«Ö÷ËÀºó£¬æâÂí²»ÐíÔÙÈ¢£¬ÒªÊؽÚÒ»±²×Ó£¬È´ÊÇÎÅËùδÎÅ¡£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第一条。驸马都尉从此成为虚职,驸马不许再在朝堂担任任何职位。以前有职司的,尚主之后就要辞去职务,离开朝堂。

      一直以来,大齐朝的勋贵高门热心尚主,就是因为尚主的驸马机会多,在朝堂里大多都是担任的有实权的肥差。等到皇子长大,开始夺嫡的时候,驸马府更是各位皇子争夺的对象。由于公主的超然地位,就算驸马府支持的一方夺嫡失败,也对驸马不会有实际性的损伤。如果夺嫡成功,那更是满门荣耀,恩泽几代的大功劳。

      所以尚主,在大齐朝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是这驸马准则一出,若是真的入了大齐律,乖乖隆得东,以后驸马一职就成了烫手山芋了。从此再也不会有人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

      Ïëµ½´Ë£¬ÓÐЩÏûÏ¢ÁéͨµÄÈËÊ¿£¬ÖªµÀ³¤¹«Ö÷êéêìºØË¼Æ½Ëû

      ,便都相互一笑,心里一片了然,知道这是贺家人开始反击了。

      不过人家既没有去撞天钟叫屈,也没有去圣上那里哭求公道。人家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你不是眼光高,谁都看不上,一定要抢人的饭碗吗?那就将你的地位抬得更高,高到无人可及的地步。

      想嫁给镇国公?——看看圣上舍不舍得让镇国公这员猛将从此赋闲吧。

      众人想到西北夷人的蠢蠢欲动,还有西南羌人的零星反扑,不用说,长公主这一次,肯定是失算了。不仅失算,而是失得很惨。

      若是此律能成,从此以后,对于公主来说,不管嫁与不嫁,都只有完全看圣上的脸色了。实在这样的准则出来,没人愿意心甘情愿地娶公主,除非圣上强势赐婚,公主们才嫁得出去。

      “众位爱卿觉得这个驸马准则怎样?”宏宣帝扫了一眼下面群臣的脸色,笑盈盈地问道。

      宗人府的宗正还没来得及发话,刑部尚书已经出列拜首道:“陛下明鉴。这一道驸马准则,实乃我大齐之福,臣附议。”

      吏部尚书也出列,道:“驸马不能干政,确实是大齐之福。”吏部尚书最恨裙带关系。当年他还是吏部侍郎的时候,虽然资历到了,能力也到了,却是在要升吏部尚书的时候,被一位得到驸马府支持的侍郎顶了下去。

      所幸那位侍郎只做了一年的尚书,就因病去世了,才轮到如今的这位吏部尚书。

      这时宗人府的宗正才出来道:“此事乃对宗室有大利。”又列举了以前的几位驸马对公主不忠,让公主郁郁而终的往事,极力赞同纳入大齐律,并且要求由宗人府监察执行。

      ³¯ÌÃÉÏæâÂí¸®µÄÈ˵±È»ÆøµÃÆßÇÏÉúÑÌ£¬³öÁбíʾ·´¶Ô¡£

      贺思平就等着这些人出来反对,见状冷哼一声,直言不讳地道:“你们反对,不过是这一准则,损害了你们的利益而已。你们有没有想过,靠着尚主就能做大官,让天底下众多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情何以堪!——再说,你们都捞了这么多年好处,如今收手也来得及!”

      大齐朝如今的成年公主,只有隆庆帝唯一的女儿,如今的长公主。另外就只有皇后和皇贵妃各出的两位小公主。所以现在的驸马府,还是尚的隆庆帝时代的公主,都是隆庆帝的姐妹,如今都早已不在了。驸马府虽然还在,可是在朝里势力大不如前,正摩掌擦拳,要再尚主,以振家威。

      ÕâæâÂí×¼ÔòÒ»³ö£¬¾Í³¹µ×¶ÏÁËÕâÌõÉÐÖ÷µÄÇàÔÆÖ®Â·ÁË¡£

      翰林院大学士裴书仁也出列附议,并且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地阐述了一番此举的大好之处,将贺思平想说而未来得及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贺思平听了十分惊讶,因为裴书仁说得话,正跟贺宁馨跟他说得理由一模一样。——所差的地方,不过措词有所不同而已。贺宁馨到底是女人,更加婉转柔和一些。裴书仁却说得更直白一些。

      朝堂之上立时分作两派,赞同的和反对的。

      赞同的朝臣说出的理由都十分正大光明,反对的却连私心都难以掩盖。说对公主们不公平吧,赞同的人便道,尚主的驸马不能纳妾,且用律法规定对公主要一心一意,试问还要怎么做才叫对公主们公平?难道要让驸马们纳妾,才能算是公平?

      说对驸马们不公平吧,立时就被人指出是有人想借尚主攀爬青云之路,完全违背了尚主的初衷,更是要大力打击才是。

      很快朝堂上就见了分晓,居然是赞同的占了绝大多数。

      宏宣帝微笑着听完朝臣们的辩论,总结道:“都有道理。先把折子送到宗人府,要不要纳入律法,容后再议。——退朝。”居然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但是将折子也没有留中不发,而是转到宗人府,这是要宗人府拿个章程出来?

      眼看宏宣帝的背影消失在大殿深处,朝堂上的朝臣才三三两两地离去。

      贺思平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一半下来,也转身要离开大殿。

      “贺御史!——贺御史,等一等!”裴书仁在后面叫住贺思平。

      贺思平回身,满面含笑地拱了拱手,道:“裴大学士有礼!”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5 0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