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重生于康熙末年作者:雁九》-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文起摇了摇头:"王爷府上这几位同仁定是精通内症的高手,对这外症却不算是擅长。"

        讷尔苏面带焦急:"王大人的意思?"

        "若是按照眼下的接续方式,王爷内弟的左臂怕是废了!"同行相嫉,连活了大半辈子的王老太医也不例外。想想看,既然皇帝已经亲口让太医院的人来给病人瞧病,你们王府的人就应该好好歇着,还横插一棒子进来,这算什么。因此,王文起发现之前的纰漏后,毫不犹豫地指了出来。

        "啊!"讷尔苏问道:"那可怎么办,太医院哪位大人精通外症,还请王大人速速告之,本王立即派人去请。"

        王文起指了指随行而来的一个中年太医,讷尔苏大喜,两人又转回内间给曹颙接骨。

        外间,几个太医都皱起眉。

        "面色不华,精神疲惫,自汗盗汗,脉虚细无力,此正是邪气充盛、阳气虚衰之表象。"王文起面色沉重道。

        其他几位太医都应着,大家都上前去诊了脉,得出结论都差不多。"阳气虚衰",到了"衰竭"之时,便是命关,因此几个太医都觉得棘手。

        "怨不得王府的大夫说是尽人事,听天命!"一位太医道。

        王文起瞪了那太医一眼:"那些庸医岂能同我等相提并论,且不说我等身负皇命,就是偶然遇之,医心使然,也应尽力诊治才是。"

        说话间,讷尔苏已经与方才那太医出来:"几位大人,可有了良方?"

        王文起拿起桌子上已经备好的纸笔,开了道安神的方子,递给讷尔苏,同时吩咐道:"王爷内弟身上并无显著伤痛,只是因'外邪入侵',使得'阳气虚衰',这几日却是难关。请王爷下令,这处十丈内禁声,此处除了身边侍候的人和我等外,外人勿扰。熬过了三日,若是病患无恙,就算是无大碍了!"

        讷尔苏一边点头应着,一边叫人出去传令,叫府里的护卫长带了一队护卫将王府西南的客院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出,任何人不得发声。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曹颙病休。德特黑与纳兰富森都感到诧异,昨儿看着还好好的,今儿怎么就病了,两人商议着要不要当完值去探望。只有纳兰承平,到底心里有鬼,神色间难掩惶恐。

        刚轮到德特黑这组当值不久,昨儿来传召曹颙的那个小太监魏珠又来到太和门,脸上却不如昨日那般和蔼,冷着脸道:"传万岁爷口谕,召三等侍卫纳兰承平觐见!"

        "见驾"若是放在往日,纳兰承平估计会高兴地跳起来,眼下却是心里忐忑,脸色苍白地跟在那魏珠身后。他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半两碎银,塞给魏珠:"这是请公公喝茶的,公公不要推辞!"

        魏珠掂了掂那轻飘飘的半两碎银,看着纳兰承平一副打赏的表情,越发觉得昨天的那个曹侍卫可亲可敬。哪里有心思提点纳兰承平,很没诚意地道了谢。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坐在御案后,听王文起详细禀告曹颙的病情,领侍卫内大臣傅尔丹在旁边恭候。曹颙虽然眼下仍凶险,但今早诊视时,状况以有所好转。

        康熙听了,略感放心:"不管如何,曹颙的性命一定要保住,各种药材,若是王府没有的,可以动用内库!"

        王文起应命,下去返回平郡王府。

        "启禀万岁爷,三等侍卫纳兰承平【创建和谐家园】见驾。"梁九功进来奏道。

        "传!"康熙的声音中透着几分威严。

        不一会儿,纳兰承平躬身走了进来,不敢抬头,甩了甩袖子,跪下:"奴才见过万岁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没有开口,而是向傅尔丹点了点头。

        傅尔丹上前一步,高声道:"纳兰承平,本官代天问话,尔不可有半分欺瞒。"

        纳兰承平忙叩首:"奴才遵旨!"

        "万岁爷问你,昨儿申时二刻,尔在东华门侍卫营车马房外等曹颙,可有此事?"傅尔丹问道。

        纳兰承平俯首应道:"奴才回万岁爷的话,确有此事!"

        "万岁爷问你,昨儿候到曹颙后,与他在禄米胡同被贵山等人袭击,可有此事?"傅尔丹继续问着。

        纳兰承平回话:"奴才回万岁爷的话,确有此事!"

        傅尔丹道:"万岁爷还问你,既然贵山等人为尔而来,为何曹颙生死不知,尔却毫发未伤?"

        纳兰承平汗如雨下,哆哆嗦嗦道:"奴才回万岁爷的话,奴才不知!"

        傅尔丹轻蔑地瞥了纳兰承平一眼:"万岁爷问你,'只需引起混乱,让贵山攻击曹颙,生死不论,而后奉上百两纹银为酬谢',可是尔昨日所说?"

      第三卷 京都行 第四十四章 余波

        平郡王府,西南客房。

        距离曹颙晕倒在王府门口,已经过去了整整三日。经过几位太医的看护,曹颙终于悠悠地醒过来。

        三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日,北京的茶馆里又添了几件杂闻趣事。像什么纳兰家的小子御前失仪,被打了几十板子;郭络罗家的大少纵奴行凶,被革了二等骑都尉的爵;平郡王府的宝格格带着镶红旗的少爷们将镶黄旗的给堵了,差点就引起大混战,等等。

        曹颙醒过来,几位太医都松了口气,命关既过,接下来只需好好调理就好。

        曹颙昏迷这三日,曹佳氏、讷尔苏与紫晶都悬着心,只是每个人担心各不相同。

        曹佳氏与讷尔苏知道曹颙昏迷真相,并不为他身体担心,而是怕几位太医朝夕间发现什么不妥。紫晶不明真相,却是实实在在的担心,三日来衣不解带地在曹颙房间照料。曹佳氏看了很是不忍,想要悄悄告诉她真相,却被讷尔苏拦下,此事多少担些欺君的干系,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直到曹颙醒来,再三确认了无性命之碍,疲劳不堪的紫晶才肯下去休息。

      ¡¡¡¡´ýµ½·¿¼äÀïûÓÐÆäËûÈË£¬Ú«¶ûËÕÅå·þµØ¿´ÁË¿´²ÜïJ£¬µÀ£º"ïJµÜ¾¹Áϵò»²î£¬È·ÊµÊÇÄÉÀ¼³Ðƽ¸ã¹í£¡"

        曹颙半坐起身,沉睡了三日,浑身骨头都酸了,扭了扭脖子,说:"那日见他等我就觉得意外,干巴巴的又实在没有什么话,遇到贵山他们时,又不似意外的样子,就觉得有些蹊跷。"

        "这几日,那几个太医可没少在你身上折腾,每天几碗安神补身的药,每隔六个时辰,金针扎穴,颙弟,不会留什么后遗症吧?"讷尔苏有些不放心,面带忧色地问道:"别只为收拾几个杂碎,倒伤了你的身子,那就太不值个儿!"

        曹颙回答:"几位太医扎得都是安神的穴,并不碍事!"

        讷尔苏点了点头:"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你一定想不到,纳兰承平背后的人是谁!"

      ¡¡¡¡²ÜïJ¶¯Á˶¯×Ô¼ºÔøÍѾʵÄ×ó±Û£¬¼ûÐж¯Èç¾É£¬°²ÏÂÐÄÀ´£º"²»»áÊÇÄÄλ»Ê×Ó°É£¿"

      ¡¡¡¡Ú«¶ûËÕЦµÀ£º"ÈôÊÇÄÄλ»Ê×Ó£¬ÍòËêүŻ¹ÆøµÃÇáЩ£¬¾¹ÊÇλ»ÊËì¼Ç칬µÄºë𪱴ÀÕ£¡"

      ¡¡¡¡"ºë𪱴ÀÕ£¡"²ÜïJ»¹ÕæÓÐЩÒâÍâ¡£

        弘皙贝勒,太子的次子,生于康熙三十三年,生母是太子的侧福晋李佳氏。虽然是庶出,但是因太子长子很小就病故,又自幼由没有嫡子的太子妃石氏抚育,弘皙贝勒身份尤为贵重。康熙皇帝对自己这位长孙,也疼爱有加。

      ¡¡¡¡"ºë𪱴ÀÕ£¬»¹ÊǸöº¢×Ó°¡£¬ÎÒÄÄÀïÕÐÈǹýËû£¿"²ÜïJÂÔ´ø²»½â¡£

        "不过比你小半个月,哪里还是孩子?皇家的人,都跟人精似的。太子欲召你为弘皙伴读,这事算不上什么机密。你这边不声不响的,扫了他们的颜面,想要给你个教训,估计也是为了杀鸡骇猴,让人知道太子势力尤存!只是既然牵着到他,怕是你难讨回公道了!"讷尔苏说到后来,很是惆怅。

        曹颙知道讷尔苏是想起去年被太子鞭打之事,看样子至今怨恨未消。

        平郡王府,西北角,碧桐轩。

        这里是平郡王胞妹宝雅格格的闺房,如今宝雅在正房西侧的暖阁里见客。客人是宝雅格格的闺中密友,镶红旗副都统万吉哈的嫡长女永佳。因永佳的母亲是康亲王府出来的格格,算起来永佳与宝雅还是远房表姐妹。

        虽来也奇怪,宝雅虽是个爱动的性子,但却偏偏喜欢下棋,下棋时也肯安静下来。

        永佳自幼被额娘按大家闺秀的规矩教养,琴棋书画虽算不上样样精通,却都拿得出手。她来了,宝雅自然是摆开棋局,缠着她下棋。

        两人坐在暖阁的炕上,你一步我一步地下了起来。永佳却是有些心不在焉,连着被宝雅吃了几条大龙,最后还是宝雅觉得实在无趣,叫人撤下棋盘。

        "姐姐身体不适?为何这般没精神气?"宝雅面带关切问道。

        永佳摇了摇头:"没事,或许是昨儿睡得晚些,身子有些乏!"

        宝雅忙叫小丫鬟送来两个枕:"既然身子乏,咱们就倒着说话,这样侧身坐着实在累得慌!"

        等到两人躺好,永佳开口问道:"他,身子可好些了?"

        宝雅一愣:"他,哪个他?"说完,才恍然大悟:"姐姐是问曹颙啊,早上就醒过来了。我还去那院子看过,虽然憔悴了些,但太医说是无大碍了!"

        "佛祖保佑!"永佳的声音低不可闻。

        提到曹颙,宝雅愤愤难平:"那贵山算什么东西,竟敢这般欺负人。那些镶黄旗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没个好东西,二三十人打一个,他们真不算男人,丢尽咱们满洲勇士的脸面!"

        "贵山不是断了一条腿吗,参与打架的也都在顺天府挨了板子,你就消消气。昨日那般,若是没有王爷及时赶到,两旗的子弟发生械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永佳想起昨天前门大街,两旗子弟一触即发的情形,虽然她只是做着轿子远远看着,但仍是觉得后怕不已。

        宝雅瞥了永佳一眼:"姐姐越大胆子越小了,莫不是成了大姑娘,就要学做贤良!"

        永佳听出宝雅语气中的不满,伸手去咯吱宝雅:"好呀,我一心为你,你倒嫌了!堂堂一个多罗格格,带着帮小子去打架,你就不怕传到太后老佛爷的耳朵里,将你拘进宫里学规矩!"

        宝雅最是怕痒,边笑边躲,笑得花枝乱颤,嘴里求饶道:"好姐姐,都是宝雅的错,就饶了宝雅吧!"

        永佳见宝雅都要笑出泪来,才住了手,平躺着,用帕子遮住脸,声音有些落寞:"就算你嫌我啰嗦,又能嫌几日呢!"

        宝雅止住笑:"姐姐虚岁十六,要参加今年的选秀吗?"

        "嗯!"永佳意兴阑珊地应着。

        "伯爵府是大族,姐姐又是康王府的外孙女,身份高贵,应该能够指个好人家,姐姐不必担心!"宝雅劝慰道。

        "哪里有什么好人家,不过是大笼子、小笼子罢了!若是不幸,做了侧室,要看正室夫人的脸色,即便不至于有打骂,勾心斗角是难免的;若是正室,不过是个体面的摆设,应付丈夫的妾室,还要装大度。"永佳说着,有些不耐烦起来:"仔细想想,嫁人真真是要不得的,实在不行,我就绞了头发,做姑子去,倒也清净!"

        "姐姐又没嫁过人,哪里就有这样不看?实在不行的话,宝雅就求太后,让她老人家将你指给我哥哥做侧福晋!嫂子是个脾气好的,你们定能合得来!"宝雅道。

        永佳听着不像话,忙从炕上坐起,见门口没人,才放下心来,嗔怪宝雅道:"竟说孩子话,这话可要就此打住,若是传到福晋耳朵里,我可就没脸再来找你玩儿了!"

        "为什么不能让嫂子知道?"宝雅仍是懵懂不懂。

        永佳无奈:"哪里有女子愿意与人共夫的!自古以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嫡妻欺凌妾室,寻个由头打死了也是有的;妾室得了宠,谋害嫡妻的也常见。"

        "怎么会这样,嫂子对哥哥的几房妾就很好!"宝雅眼睛瞪得滚圆,还是不太相信。

        永佳见宝雅胸前掉出个玉环,正是她自幼不离身的,开口问道:"若是有人想要你的玉环,你舍得给吗?"

        宝雅摇摇头:"当然不给,这是额娘留给宝雅的念想儿,谁要也不给。"

        "那要是有人不拿走你的玉环,只是想和你换着戴,或者拿起赏玩呢?"永佳接着问道。

        宝雅皱着眉道:"既然是宝雅的,怎么还会有人这般不知好歹,实在没有道理。"

        丫鬟们上来送茶点,永佳看了看仍是孩子心性的宝雅,不知该不该羡慕她的无忧无虑,又想起客院那人,暗暗叹了口气。

        乾清宫,东暖阁。

        领侍卫内大臣傅尔丹觐见,带来太医院与平郡王府那边的消息。康熙知道曹颙已经醒过来,性命是无碍了,心里松了口气。

        傅尔丹见康熙心情好些,开口替跪在乾清宫门口的弘皙贝勒求情:"万岁爷,还是饶了二贝勒吧!二贝勒不过是个孩子,已经跪了两个时辰!"

      ¡¡¡¡¿µÎõÖå×Åü£º"ºëðªÊǺ¢×Ó£¬²ÜïJÖ»´óËû°ëÔ£¬ÊDz»ÊǺ¢×Ó£¿"

        傅尔丹听康熙提到曹颙,想起他前几日去探病时见过的奄奄一息的少年,暗暗为自己方才的心软羞愧。

        康熙看了看窗外,对门口侍候的梁九功道:"让他进来吧!"

      ¡¡¡¡²»Ò»»á¶ù£¬ºëðª×ßÁ˽øÀ´£¬Òò¹òµÃÌ«¾Ã£¬ÍȽÅÓÐЩ²»±ã¡£

        康熙站在御案后,冷着脸看着自己最疼爱的这个长孙。

        弘皙先是给康熙请安:"孙儿给皇玛法请安!"随后才抬起头来,红着眼圈望着康熙,眼里尽是委屈。

      ¡¡¡¡"ºß£¡"¿µÎõÀäÑÛ¿´×źë𪣺"Ôõô£¬»¹Î¯ÇüÄãÁË£¬ÄѵÀ²»ÊÇÄã½ÐÄÉÀ¼³ÐƽÉè¾Ö¶Ô¸¶²ÜïJ£¿"

        "皇玛法,孙儿并没有半点害人的意思啊!只是听说皇玛法赞过他,阿玛又要他来做孙儿的伴读,孙儿想试试他的身手,只是少年意气,谁会想事情会闹大!"弘皙满脸委屈地辩道:"孙儿是皇玛法教导大的,怎么敢去胡作为非?"

        康熙心中苦笑,少年意气,那就能够找上郭络罗家的傻子,行这一箭双雕之计;就能够下令,对曹颙生死不论。孙儿,真是好孙儿,只是如今这孙儿也长大了。

        +++

        正在努力打榜,请大家多多支持,感谢

      第三卷 京都行 第四十五章 投机

        在曹家,孙氏老太君对曹颙的溺爱是众所周知的。作为嫡长孙,又是被老太君自幼亲自抚养,偏疼些也是有的。在曹颙来到昌平的庄子后,再次感受到这偏爱绝不是一星半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