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重生之童养媳作者:明夏轻歌》-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沈寄笑道:“你是觉得我忙活了一个月,没挣到多少吧。哼,我告诉你,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魏楹挥挥手,让收拾好东西的阿玲赶紧出去,“我只是看着店里生意挺红火的嘛。再说这行不是听说利润很高么。”

      “我这才第一个月呢,跟卖吃的不一样。你怎么又洗澡了?”这都深秋了,魏楹是爱干净,可是也不至于三两天就要洗一次吧。这年头可没有浴霸啊。

      魏楹坐到她身边,“这不是怕夫人嫌弃嘛。不过天儿是越来越冷了,要不我以后专门洗那里就是。”

      看他两眼亮晶晶的,沈寄哪有不明白的。自从她第一次帮了他之后,他就食髓知味起来。时不时的就要拉着沈寄教学相长一番。也不再满足于隔靴搔痒,不过事后都会打热水帮沈寄洗手。

      ËýÍÆÁËκéºÒ»°Ñ£¬ºóÕß´Õµ½Ëý¶ú±ßµÀ£º¡°Ï´Ï´Ë¯°É¡£¡±

      “我还不困,你自己先睡吧。”沈寄说道。

      “那我们躺在枕头上说说话也好啊。”

      “你把阿玲赶出去了,谁来帮我取钗环,卸妆?”沈寄望着他。

      “我来吧。今儿我亲自伺候夫人洗漱。”魏楹想着他一个大男人,梳妆是不会的了。可是就把那些东西从头上拿下来难道还能不会。

      “哎哎哎,停手,痛啊!我自己来。”沈寄一下子叫了起来。魏楹毛手毛脚的,把她的头发扯痛了。

      “知道了,我轻点。不过你叫小声点,不然人家还以为我们在做什么呢。”

      沈寄赶紧闭嘴,“我自己来啦,你坐着就好。”

      “嗯,那你快点,我等你。”魏楹笑着拉开被子上床躺下,看沈寄对镜取钗环,卸妆,然后到耳房洗漱。

      沈寄慢条斯理洗脸洗脚然后再用柳叶青盐刷牙,外头传来魏楹的声音:“小寄,好了没有?”

      猴急!

      她吐出口里的水,“还没有。”

      外头传来脚步声,魏楹站到耳房门口,等沈寄刷好牙他大步过来,直接把人打横抱起抱到了床上放下。近来,他那个被窝已经形同虚设,用他的话说,两个人挤一个被窝暖和。

      “不是说话么?”沈寄用手挡住他凑过来的嘴,笑嘻嘻的问。

      魏楹抓下她的手拿到嘴边亲了两口,用了在沈寄那里听来的新名词回答:“肢体语言。”一边抱住沈寄便亲吻起来。

      到后来,沈寄有些晕晕乎乎的,他们现在也真的是只差临门一脚了,其他该做了都做完了。

      “小寄,我们过年回淮阳吧。”

      听到淮阳勉强拉回沈寄神智一点清明,“你又告假不好吧?”中进士之后就告了两月的假回去,现在又告假。

      “我想带你回去拜祠堂,让你的名字写上族谱。”

      “我们不是有婚书的么,那个不算?”

      “算,可是还是得族里承认,你才是真的成了魏家的媳妇。”

      沈寄不太想去淮阳,那些人对她都没有什么善意。她好容易现在日子才好过一点。

      “迟早都可以的吧,反正就有婚书就好了嘛。你也不好总是告假的。我们过一年再回去吧。”

      “还是趁着祖父还在,把这事办了我才心安。再拖的话,他老人家不一定能等到。”

      沈寄睁开眼,这么严重。

      “好,你去告假吧。请到假我们就做回去的准备。”既然是这样,再不情愿也得回去了。沈寄对族权还没有什么概念,她觉得只要有婚书就受法律保护了。不过看魏楹这么上心,便也就依他了。不就是去给那些木牌牌叩头,再被那些老家伙刁难一番么。大不了就是新婚夜的升级版。

      过年封印有二十天可以不上衙门,可是此去淮阳路上来回都不只二十天了,所以必须得告假。结果,果真跟沈寄想得一样,虽然理由正当,但翰林院那么多人,不可能对魏楹特殊。他一个新人,总告长假怎么成。不过他平时会做人,逢年过节孝敬的东西又合上官心意。于是在封印前请到五天假,开印后又请到五天假。这已经是掌院学士格外开恩了。过年想休息的人本来就多,魏楹又是几个月前才告假两月的主。

      魏楹回来对沈寄一说,她问道:“三十天,那只有我提前几天坐马车走,然后你休假了骑马追上来,我们一起到淮阳。这样可以节约几天。嗯,回来的时候也是你骑马,我随后赶上好了。”

      魏楹点头,“嗯,我骑马大概八天可以到,这样就还有十四天可以呆在淮阳,够了。”

      “可是,八天都在马背上,太辛苦了。”沈寄心疼的道。别说连着骑八天马了,就是坐八天长途卧铺也够人受的了,而且还是来回。

      ¡°ËùÒÔ·òÈËÐëºÃºÃêûÀÍÎÒÒ»·¬²ÅÊÇ¡£¡±

      沈寄嗔道:“成天就知道想这个。今天累不累?”

      ÎºéºµãÍ·£¬¡°ÀÛ°¡¡£¡±

      “我帮你捏捏。”沈寄站到他身后去,用她学到的中医【创建和谐家园】手法替他敲打按捏。

      ÎºéºÊæ·þµÄ±ÕÉÏÑÛ¡£

      沈寄力气不是很够,到后来汗都出来了,“不然你趴床上去,我帮你踩踩好了。瞧你这肩背,成天坐着不动,是的好好按按。”

      ¡°²È£¿¡±Îºéº²ïÒìµÄÌôü£¬Á³É«ÓÐЩ¹Å¹Ö¡£

      “是啊,我力气又不够,要不然让小厮来帮你捏。”沈寄说完反应过来,这里是没有踩这种【创建和谐家园】方式的,而且,把自家男人踩在脚下又耸人听闻了一点。

      “我就是这么一说,没想到那么多,你别多心啊。”哼,这个服务你是没福气享受了。难得我今儿这么贤惠。

      ÎºéºµãµãÍ·£¬±íʾ²»ÔÚÒâ¡£

      沈寄忽然想着,他虽然不算古板,但是也还是挺大男人主义的。不知道日后能不能接受女上男下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啊?仔细想想,好像每次,虽然没做到最后一步,魏楹也一直是掌控主动权的那一方啊。

      Îºéº±»ËýÆæÆæ¹Ö¹ÖµÄ´òÁ¿£¬Óе㲻×ÔÔÚ£¬¡°ÔõôÁË£¿¡±

      “没什么,没什么。”沈寄笑着道,她才不会说呢。这家伙现在还是死脑筋,除非以后调*教到家了,否则她这么讲他岂不是要认为她轻佻。要知道,如今沈寄的形象还是很青涩害羞的。当然,她本来也就是思想活跃行动保守的主。不怪魏楹误会。

      “我回来的时候,看到下人聚在一处喝热气腾腾的汤,是你让人弄的?”

      “嗯,这天越来越冷了。我们倒是每日里什么都不用做,他们却还要碰冷水灌冷风。我想着那猪大骨不是不贵么,干脆让采买的人每天多提一些回来,也就几十百来文,然后让厨房从上工到下工一直不停的炖着。谁冷了饿了都可以去舀来喝。也就是费点柴禾,炖汤也不需要人一直看着,只要隔断时间去加水就可以了。”

      魏楹想着方才看到的那些下人喝着热汤的场景,点了点头:“确实不费什么,冷了饿了了有碗大骨汤喝是很好。我那个时候冬天看书最想的也就是有口热汤喝,可是一开始家里很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只能蹦跳着取暖。自从你到了家里每天卖小吃火上总是炖着汤,还盛了给我端来,我才过上好日子啊。反正家里的事你做主就是了。只要不是太过标新立异都无妨的。”冬天里一碗骨头汤,的确不花什么银子,关键是有人能想着。这些细节上就可以看出小寄对这个家的用心了。难怪家里下人对她信服了许多。

      “嗯。”

      魏楹想了想又道:“对了,你怎么一直都很爱吃别人不怎么吃的东西?”从前做肥肠就是,那个时候都没什么人会吃那个东西,都嫌脏。可是沈寄偏偏能把它变成美食。前些天,又让厨房给她熬粥,里头居然配上蛤蜊。厨娘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做,还是阿玲去示范了一次才知道的。可是除了沈寄,其他人也不吃,他就没见人这么吃过。

      沈寄心道,那都是后世很普遍的菜色啊。她还想吃海鲜砂锅粥呢,只是这里没条件而已。

      “那些东西做出来你敢说不好吃么?”

      ÎºéºÏëÁËÏ룬¡°ºÃ³Ô¡£¡±¸òòÛÖàËûÒ²ÊÇ·ÖÏíÁ˵쬷´Õý³ÔÕâʸú×ÅС¼Ä¾øÃ»ÓдíµÄ¡£

      “只是你怎么知道那些东西能做出这么好吃的口味呢?”

      “试呗,反正那些东西旁人都不吃,便宜得多。试着不对就不吃了。”沈寄胡诌道。

      说起吃的,魏楹又有些馋了,“你不知道,我那些同僚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的,现在外头都说我们家的私房菜好吃又有特色呢。我特有面子。”

      沈寄等着他的下文,这人绝对不会突然想起来就说这句的。果然,魏楹下一句立即就跟着来了,“小寄,这几日你好像也不忙了啊?”

      “嗯。”铺子渐渐上了正轨,内宅的事现在也理顺了。至于之前说要绣坊的事,一是没有找好合适的地方,二是现在天冷了,最好还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开张比较好。暂时就让几个绣娘在做家里人的冬衣。所以,现在除了日常事务,就没什么多的事了。

      “你看我也很久没有吃过你亲手做的东西了。上次你做了些点心,我兴头头的等着,结果全进了外人肚子。”

      魏楹口里的外人是徐五,柳氏,之前沈寄下帖子邀了她们过府来做客。就亲自做了些点心来待客,很受欢迎,被吃完了。尤其是徐五,还把方子抄走了。于是魏楹就没轮到。不过沈寄还真不知道他惦记着,还兴头头的等着。之前也没见他对她做的点心多上心,所以压根就没做他那份来着。

      “你不是说点心都是给女人和孩子吃的么?”

      魏楹一副有些委屈的样子,“你之前天天做好吃的,我当然可以挑肥拣瘦一下。可现在,一个月也不一定会下一次厨房。当然什么都好吃了。”

      沈寄心头狂笑,这人在外头整天的装少年老成,从前在她面前也装的,现在装不下去了吧。

      “行,夫君想吃什么,今晚为妻都亲自下厨做来。”

      ÎºéºµÀ£º¡°àÅ£¬ÎÒÏëÏë°¡¡£¡±

      沈寄捏他一把,“你还真的要点菜啊,叫人去厨房看看,有什么现成的菜我挑了拿手的做给你吃呗。”

      “嗯,也行。”

      ÓÚÊǵ±Íí£¬Îºéº±ã³Ôµ½Á˾ÃÎ¥µÄÉò¼ÄÇ×ÊÖ×öµÄÂýÂýÒ»×À²Ë¡£

      “来,你也吃。”他吃得心满意足的,不忘给沈寄也夹一筷子。

      “嗯,其实我倒是喜欢吃家里厨子做的。自己做,忙了一场也没有什么细细品尝的心思了。不过,看在你吃得这么捧场,我也很开心就是了。”沈寄的确是这个心思,她其实不是爱做菜。她爱的是美食,从前都是为了谋生不得已。如今家里几个厨子各有拿手菜,现在都在拼命讨好她的胃,她都长胖了。自然就淡了自己做菜的心思。不过,倒是真没想到魏楹会这么惦着她亲手做的菜,也真的很高兴就是了。

      ¡î¡¢¾í¶þ V 30 ¼Ñ¾³£¨2£©

      魏楹想着回家过年,一是给沈寄正名,二呢也是看望一下祖父。祖父当年瘫痪在床,能保下自己一条命已经很不错。他不能要求太多了。由此,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小寄,我们上京之前也没有能力,所以一直是把岳父的遗骸寄在庙里地藏堂。如今,你记不住旧事,我虽然一直在派人去查,可是也没能查出你到底故乡何处。你看,是不是咱们买块地让岳父先入土为安。如果将来查出来了你故乡是哪里,再行扶灵回乡,让他老人家可以落叶归根。”

      往年清明、中元、重阳这样的日子,沈寄也学着旁人到庙里去给那个名义上的父亲烧过纸钱。要不然也太露痕迹。地藏殿本来就是庙里辟出来专门存放无力购置土地下葬或是无力运回故乡的亡者的棺木的。后人有能力的便有将先人棺木运走的。

      沈寄点点头,“魏大哥,难为你想着。就先买地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吧。”如今手里有了银子的确是可以做这件事了。

      魏楹定定了看来沈寄两眼,然后便叫了个外院得力的管事叫庞元的进来,吩咐了这件事,让他到账房支一千两银子。用于购买一副好的棺木以及找一块风水宝地,并起棺时的道场还有委托人四时祭祀的费用。

      沈寄却没留意到魏楹看她的那一眼,心头盘算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沈寄很清楚,此时公中有四千两银子,支走一千两倒不会伤筋动骨。因为如今已经是十一月,还有一个月就是各处产业结算的时间。淮阳老宅的产业里魏楹也能分到一份。估计到时候至少会有三千两左右的进益。

      再者说,她的铺子从这个月开始,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也大致掌握了京城贵妇的好尚,进货摆货促销各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如今也见了成效,生意慢慢的上了正轨。不靠打折,一天也有十两以上的利润。如此一来,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收益来源了。开年后她还准备要把另两家铺子也接手过来,自己盯着,想必收益也会有所增长。

      而且,给‘她爹’买棺木并风水宝地,的确也不能出手小气了。不然,魏楹这个女婿的一片心意就显得有些敷衍了。

      府里上下如今都知道奶奶是爷心头上的人,对沈寄的态度恭顺得很。尤其如今要千里还乡替岳父重新操办身后事,更可见他对沈寄的重视。之前沈寄开宝月斋,虽然动用了两千多两银子,但毕竟那是以她嫁妆的名义,没有从公中走账。这次魏楹一吩咐,直接支出一千两,庞元便知道爷是有多重视奶奶了,当然会卖力办事。当即拍着胸口说一定会把事情办妥当,还问沈寄可有什么要求。

      沈寄想起当年二两银子【创建和谐家园】,一副薄棺让‘父亲’安身在地藏殿的往事,不由得唏嘘不已。魏楹拍拍她的肩,“咱们有今日,岳父岳母在天有灵也会欢喜的。莫难过了!”

      沈寄倒不是在难过,她只是觉得人生的际遇,峰回路转,有所感概而已。她摇了摇头,对庞元说道:“魏大哥已经想得很周到了,一应事宜庞管事斟酌着办就是了。不过既然要回去,自然不好空手,你且等两日,待我置办些东西,到时你往各处送去。”

      庞管事躬身应了。他也要将手里的事与人交接,如此正好。

      魏楹又道:“到了那里,可先去寻我同窗胡耀祖,他是本地人,有他出面帮衬事情会好办许多。”胡耀祖是胡胖子的大名。他见沈寄这里生意上了正轨,又去拜访了一些商家,便启程回乡了。

      “是。”庞管事应了一声,自行下去准备。

      沈寄依着平日做事的习惯,拿出纸笔来,在上头一一列下众人名字,先是裴先生裴师母,然后胡家老太爷老夫人胡胖子夫妻,还有村里里正家、二狗子家等各家,后面还特地列出曾经赞助过魏楹的两家富户。然后列出要采买的京城特产,数量品种,各家根据关系不一有所差别。譬如裴先生家自然就是最厚的。还有村里一些有往来的人家,也各有亲疏。里正家,隔壁的王大叔家,二狗子家也比旁人丰厚些。然后村里家计营生困难的,又添补了些现银。

      村里的私塾先生虽然学问不如裴先生,但是他是魏楹的启蒙老师。沈寄也以魏楹的名义执【创建和谐家园】礼备了礼。又拿出一百两银子,申明是给私塾的经费。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但有向学之心的都可以到私塾里读书,供给饭食书本笔墨。言明以后每年都会送上这笔银子,希望村里能再出几个光宗耀祖的读书人。即便不能,能读书识字也是好的。另拿出一百两,资助村里贫寒人家的女子做妆奁。再有一百两,奉养村里的鳏寡孤独老人,也是交由里正管理分配。这两笔银子也是每年都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都交由里正管理和分配。

      一年三百两银子,如今对他们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可以让村里很多人得到实惠。而且,凭良心说,村里人待他们还算不薄。如今有了能力,照顾一些也是该当的。何况这还能挣个好名声。

      沈寄把草稿写完,拿去给魏楹看。这些事情,是该内宅打理的,但是也要给一家之主过个目。

      魏楹一目十行浏览了一遍,赞赏的道:“嗯,你想的比我周到。就按你说的办就是了。”有沈寄这么个贤内助在,他可以放心的把这些事都交给她去办。自己全力以赴在仕途上打拼,不用再分心

      沈寄便把单子交给挽翠,让她拿出去。采办处自然是依着单子采买礼物,账房也记下这几笔每本都有的开支,并且把银子拨给庞管事。

      魏楹之前看沈寄那一眼,是因为他觉得有些奇怪,沈寄对于乃父似乎情分上淡了一些。虽然她从前也按着四时八节的去烧纸钱,可是她刚醒的时候表现的就不是那么悲痛欲绝,后来那些作为也像是交差而已。

      这是不是亲爹,再是做戏做得像,还是不会真的感同身受。所以,那个时候芝麻包子才会产生了怀疑。后来沈寄的种种表现,也在在说明她不是简单庄户人家能教养出来的。他一直都认为沈寄应该是有来历的人。可是她只推说什么前事都忘了。

      倒不是说魏楹看不起沈寄的出身,而是疑点太多了。别人只以为沈寄读书认字这些都是他教的,他自己却是很清楚的。

      今日他也是因为想着要回老宅过年才想起岳父的遗骸还寄存在庙里的。可沈寄却是也没提过这件事。这就有些古怪了。要是说一下子动用上千两银子她不便开口也不对。之前开铺子,她直接就花出去两千多。

      这些年,魏楹一直在等着沈寄什么时候能完全信任自己,把她的身世来历告诉他。此刻看起来她是一点也往那上头想去。算了,自己提出这件事本是真心,也不是为了刺探。小寄如果真的没有来历没有靠山也没有关系,还有他嘛。这样子她才会全心全意的依赖自己。她没有父兄可以倚仗,自己更是要好好的对待她才是。日久见人心,相信总有一日,她会肯把那些都告诉自己的。这么一想,魏楹也就不在心头再纠结这件事了。

      三日后,一应事务准备齐全,庞管事便带着两个小厮和满车的礼物出发了。府里下人对沈寄愈发的恭敬。沈寄知道这是因为魏楹这个表态的缘由。人性里就有见风使舵这一项本能的。如今,魏府世仆的气焰不像以前那么高涨,府里又进了许多新人,沈寄在内宅主管的位置上安置了另一个较为本分的世仆忠叔,他就是魏楹乳母李嬷嬷的男人。做事的能力也是尽有的,只是之前一直因为同魏楹的关系被二夫人压制。一开始人还有些放不开,不过如今经的事渐渐多了,他也逐渐有了一府内宅主管的气势。李嬷嬷一家对沈寄是感恩戴德,忠叔也尽心办事。沈寄做事更加的顺手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8: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