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花月笑清风作者:景青眸》-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甄氏知道如月的来历一笑而已,说了几句淘气的话便揭过了,倒是其他人都夸大姑娘有心。粤菜清淡重原始的鲜香,连胃口不怎么好的如意都多吃了几口,旁的人更是觉得鲜美无比,皆赞不绝口。快过子时,如月便抽空溜出去,到大厨房包饺子去了。这饺子面是她自己活的,韭菜大肉虾皮馅儿也是她拌的,厨房那些婆子哪敢让主子亲自动手再去包,再三阻止下如月也只好示范的包了几个,其余的都交给她们做了。等做好了头一拨,她便捧着盘子亲自拿到屋里去了,众人见那些饺子不过比鹌鹑蛋略大些,个个如同元宝,甄氏在现世也曾吃过却也觉得不如如月做的,便搂着她夸了一番。济兰雪竹也说好吃,如意胃不好不宜多吃韭菜,只吃了几个,郑嬷嬷居然欢喜流泪道:“姑娘真是大了,多懂事乖巧呀,真真是老天爷保佑!”这一哭只把如月弄得颇为不好意思。

      守岁是件辛苦活儿,只有到第二日才体会的到。如月只睡了两个时辰,天还未大亮便睡不着了,因为一大早开门炮仗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满城的人似乎都不曾入睡。困到不行的如月洗了把冷水脸,被宝络拖着换了新衣,梳了头,在镜中,她看到宝络竟是精神焕发,便问:“你怎一点都不困。”

      宝络今日亦换了新衣,珊瑚红的褂子,绣着折枝梅花,天冷褂子里夹着棉,人显的圆润了些。她戴着水滴型的翠玉耳坠,涂了唇描了眉,配着头上的水红绢花甚是美丽。如月不禁看呆了,她揉揉困顿的眼睛又道:“姐姐今日好美呢。”

      宝络脸一红道:“姑娘浑说什么。”

      Áâɴʰ¶Þ×Å´²´òȤµÀ£º¡°Òª¼ÞÈËÁË£¬×ÔÊÇÃÀµÄ¡£¡±

      宝络啐道:“一起来话就这么多,还不快点把姑娘的衣物整好。”见她羞恼,如月和菱纱都窃窃偷笑。

      之后如月去甄氏兄长姨娘那里请安拜年,她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诸人,大年初一本该是长辈送小辈的,他们没想着居然还收到如月的东西,礼轻情义重,众人无不欢喜,均夸她乖顺。如月自然也收了回赠,真金白银可是没少赚,平日最爱的清供文玩也没少得,直她喜得眉开眼笑。暗思这回赚大发了。

      吃了早饭,济兰雪竹就都出门去拜年了,陈家谢师是要去的,曹家说不准也要去的。想到曹家,如月便开始头疼送什么礼物给曹蕤才好。请教了宝络,知道按着惯例多送首饰字画,关系好的送小玩意也可以,她左思右想,终于有了定夺。精选了一对芙蓉玉镯子又手工折了盆栽海棠花。这时代没有那么多绚丽的彩色卡纸,她只好折好后用笔上了色,青绿方盆,绿叶红花,含苞的盛开的,娇艳无匹,如真的一般,如月在方盆上题唐寅诗:舞罢霓裳月色低,满身春倦眼迷离。她又请甄氏定做了红纱罩子,紫檀座,这么一配显得正式了许多。全部做完正好是初九。菱纱一向对主子的折纸技术甚是仰慕,这回见了海棠折花,眼都挪不开了,如月见了就笑说待到菱纱出嫁时便也送她。

      正月初十如月一早起来,睁眼就看到窗外明亮,问了菱纱方知又下雪了。她披着衣服,推窗去看,窗外银装素裹,气息清朗。这次雪下得极大,浅处都能没过脚踝,屋里炉火将熄,如月觉着冷,又舍不得美景,便忍着冻抄手观看。只见绸儿飞羽流苏镶玉一干小的正在打扫庭院,扫了小小一片空地,这几个就玩闹起来,皮嬷嬷看见了就和福瑞家的一起说他们,没说两句就被雪球砸中,两个老的气的追过去要打又哪里追得上少年人,加上路上积了冰雪,还不时的打个趔趄,形容好笑,引的一片笑声。

      如月也咯咯笑了,宝络过来冲楼下喝骂了几句,这才都消停了。她关上窗,握着如月的手道:“姑娘也不仔细点,着了凉怎生是好。”说着就给她系好衣物,又给她净面,“今儿还要外出,可得多穿些,这雪如此大,路上不好走怕是会耽误,还是早些去吧。”

      菱纱重新多加了些碳,火旺了些,她搓着手道:“姑娘昨儿还说穿那件斗篷太过了,赶巧了今儿就下雪了,穿上最是应景。您也别总说里子面子穷装样子的,太太说的最是,去曹府能【创建和谐家园】的体面点?”

      如月叹气道:“我省得。”她的思绪又转到甄氏对自己的嘱咐上去了。收到帖子后她并没把此事太放在心上,想着就是过个生日party而已,可未料甄氏倒是比她还上心,暗里早就准备了礼物,也给她准备了出席宴会的衣物,其中那件红倭罗绸貂里方胜纹地斗篷价格甚贵,原是甄氏自己用的,没穿过几回,事发突然又赶上过年一时也做不出来,甄氏便把这件改了送给如月了。相处数月,近日又数次深谈,如月清楚甄氏极好面子的性格,否则以琅家的家世断不该穿的如此奢华,可这位主母却语重心长的教导女儿说:

      “曹府嫡小姐过生日你以为受邀能去的都是什么人?你们这些小姑娘在一起,嘴里不说心里怎能不比着,除了穿戴,保不准还得比琴棋书画,姑娘家的名声就是在这样的聚会里传出去的,贤惠聪颖才能觅得好夫君,你可得有所准备。另外,我本该去曹家拜年的,可他家逢年过节人多眼杂,李容那里去的多是官家夫人,应对都应对不过来,我也不想添那个麻烦了,你这回去定要替我去拜见下她,礼物我也备好了,我看李容对你颇有好感,她人脉多说不准能给你说个好姻缘。去了少说多看,可得藏着点心思。”

      第七十七章 生日

      听甄氏三句不离成亲夫君的如月黑线,她忍不住翻着白眼嚷道:“苏锦,你好歹是民国民主派进步女青年,来这里才几年怎么就落后到封建层面上去了,我这么小成哪门子亲啊。要成亲也该是您老人家,听说上门介绍的你不都推了,怎么又要让我嫁?”

      甄氏也翻了个白眼道:“我是过来人,知道女人的苦处,这时代怎么还是男人的天下,你也总归要成亲的,不早点下手好的都挑没了。像珍珠那样铁了心不嫁的,看似洒脱年纪大了就好过吗?你以为我不想嫁吗?哼,那些男人且不说是不是为了我的财产,就说家里那些妻啊妾啊的,看着就想吐,若是有个能只守着我一个人的男人向我求婚,我立马嫁他。”

      想到这里如月又长叹一声,见时辰不早忙收拾了心情准备出发。两个丫鬟将她完全拾掇好已是巳时。如月带了宝络菱纱,坐着一驾马车便向曹府去了。

      初十还在年中,路上人来人往,虽雪厚路滑也不妨碍人们的出行,男童和未留头的女娃儿蹲在路边放炮仗,噼啪之声不断。待来到织造府前,只见府门披红,石狮系彩,灯笼高挂。台阶之前的路面全都打扫干净,角门处另有数辆马车停在门口,由小厮牵引着往后去。看来真是门庭若市呢,也不知是谁来拜访谁的。

      和前一次一样,按着规矩递了拜帖,换了小轿,到了地儿见到了上回见过的张嬷嬷。本说是要先拜见李氏的,但张嬷嬷说太太正在见贵客不方便。如月示意,宝络上前递过去一个荷包,张嬷嬷捏了捏脸上见笑,悄声道:“姑娘真是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按着贵府太太和我家太太的情分,这银子……”

      如月笑道:“您是长辈,我母亲说了平日都承您的照应,大过年的不是图个喜气儿嘛,您才别见外呢,往后还要多靠您指点呢。”

      张嬷嬷道:“指点哪里敢当。姑娘,不是老奴不引见,我家太太真是在见客。来客是新上任的两江总督大人的夫人,确实不方便。姑娘不是来给我家二姑娘祝生的嘛,要不先去那里,待得了空老奴再给我家太太说,礼呢,老奴先送过去,也是给我家太太点个话儿,姑娘看怎么样?”

      如月见此法最好,称了谢便将礼留下,张嬷嬷又让两个丫鬟带她去曹蕤的闺阁。一路上积的雪大都扫开了,几个仆妇正在铺木屑,饶是如此众人也走得小心翼翼。宝络菱纱紧跟着如月,一个提着礼盒,一个虚扶着,如月倒是不以为意,她捧着手炉悠然行走,风雪迎面,但见园中万物皆白,青色的琉璃飞檐上结了一溜细冰柱,南方的天气难得如此,就连张嬷嬷也忍不住道:“这等好雪,也就在老奴幼时在苏州府见过罢了。也不知是个什么预兆。”

      走了一会儿便见到刻着“海棠春坞”的假山了,溪水结了层薄冰,这厢枯荷衰草那边小楼却是披红挂绿颇有节气。楼外几个小丫鬟正在扫雪,上回见过的素心正立在廊前同另几个大丫鬟讲话,这丫鬟眼尖第一时便见到了如月,立时上前向如月行礼。

      素心脸上带笑道:“姑娘可来了,我家姑娘念叨了好几回,见您还没到就让奴婢在外侯着了。外面雪大冷的紧,姑娘快进屋里。”

      如月微笑道:“有劳姐姐了。”

      说完便随她向前走去,身后的宝络解释道:“我家姑娘也急呢,谁料到会下这么大的雪,路上难走便耽搁了些时辰。”

      如月到了门前,那几位丫鬟都向她行礼,素心道:“他们都是各随主子来的。”

      如月扫了那几人一眼又看向宝络,宝络会意点头。这时素心挑开大红硬板夹帘,向里大声道:“琅府大姑娘来了。”

      如月低头进去,一股暖意袭来,里外温差甚大,一时间有些不适应。此时就见从里屋疾步走出一名小姑娘,身后还跟着人,如月也没注意只定睛去看先前那人。她梳着条辫子,头顶挽了个偏髻,插了朵绢做的红色海棠花,穿着白狐狸里水红妆缎的夹袄,外罩了件松花色琵琶襟小紧身,腰里系着湖色绦子,珊瑚红的细褶棉裙下是一双麂皮小靴。粉面含笑,顾盼神飞,来者正是曹蕤。

      曹蕤见了如月便上前握着她的手道:“好姐姐,可是来了。就等你了,一会儿午间咱们在这里摆暖锅吃呢。对了,我和姐姐已经摘了两株梅供在瓶中了。”

      “暖锅?那我可有口福了。不是说要去会芳园,独赏孤梅岂不冷清了些?”

      “雪太大,那边的屋子也没安置地龙,太冷了呢。对了,我听母亲说你改了名儿了,是叫如月吧?日后是称你如月还是豆儿?”

      如月笑道:“随你了。”她解开斗篷带子,放下风帽,素心从后接了过去,菱纱将手炉接了。跟出来的两人一直站在碧纱橱下,此时其中一人才唤了声:“豆儿妹妹。”

      这二人竟是张府的两位小姐,张茜娘和张萝娘,说话的人正是萝娘。见如月惊异,曹蕤在旁小声极快说道:“原来你们认识,那也省得我介绍,茜娘姐姐颇有诗才,小妹也是很佩服的。如今我们两家带着亲,这些日子常有过走动的。萝娘姐姐我是头一次见。”

      她方一说完,那二人袅袅而来,如月笑着道:“两位姐姐。人生何处不相逢,转了一个弯又遇到了。”她面上欣喜,心里却还在想曹蕤的话,这里面好几层意思呢。

      如月看张氏姐妹,那二人也在看她,萝娘艳羡之色显于言表,茜娘倒是稳重,微笑道:“豆儿妹妹有些时日未见了。往后我得叫你如月妹子了。”

      如月见她仍是守孝打扮,素装清丽,眉眼温柔,心里暗道:这女子真是可惜了。她笑道:“叫什么都行。姐姐近来可好?”

      正说着话只见又一个姑娘从楼上走了下来,她身材娇小,梳着双髻,圆圆一张苹果脸,长睫大眼,眼角微向下垂,琼鼻檀口,估摸着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她戴着赤金盘螭璎珞项圈,穿着瑰丽,红色暗花大镶边的貂里短夹袄,领口和袖口皆出风毛,同如月一样她也穿着条月华裙,只是那款式不是常见的内家样子。一见她张氏姐妹都微有改色,存了恭敬之意,眼光也不敢直视。唯有曹蕤还是笑意盈盈,她指着那少女道:

      “你没见过她,她叫张采薇,小字无邪。年前才从京师来江宁府,这一回怕是要住上几年了。”

      张采薇道:“我听贵姐儿提过你的,今儿方才见了真人,果然不俗。”

      如月听她京腔里带着点外音,想来不是正宗北京人。又见这姑娘平和的神气里有些许清傲,名字和小字皆从《诗经》,定是生于大家,不知是什么来头。

      想到此处如月神色不变微福礼道:“初次见面,甚幸。小妹琅如月见过张姐姐。”

      张采薇道:“你也和她们一样叫我采薇好了。不必那么见外。会芳园梅开,贵姐儿一早折了两株梅。样子讨喜的紧,不如一同去看看?”

      “正是。方才我们正在作诗,结果又让姐姐赢了头筹。”曹蕤一脸不甘的握着拳头。如月一听作诗心里便哀叹起来,又感念甄氏的先见之明,面上仍是淡笑着。

      “既然来了,可是逃不了作诗的,这回便要看姐姐的大才了!”

      “贵儿说笑了。既有大家在,我这不识几个字的还是不要出丑了。”

      “何须谦虚,”曹蕤挽着她的胳膊道,“看你也不是藏着掖着的小气人。”

      如月无奈摇头,她回身对宝络道:“贵儿,这是我送你的庆生礼。且看看。”

      “姐姐真是见外,人来了就行了还带什么礼。”说着曹蕤笑呵呵的接过礼盒,她对镯子珠钗只是看了一眼,目光便移到海棠折纸上了。她捧着座子仔细辨认了一会儿才犹豫的问道:“这是什么稀罕物件?看着像绸绢做的又不太像?”

      第七十八章 诸女

      张采薇和张氏姐妹也凑过来看,居然有曹家姑娘没见过的东西,真是奇了!如月见茜娘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心里便是一紧,刚想说是从一间铺子里淘的西洋玩意,萝娘已经拍手喊出了声儿:“我知道这是什么,豆儿妹妹,这不就是我在你家见过的折纸花儿吗?你这回折得海棠要比上回我见过的郁金香繁复多了,怕是很费心力吧。”

      萝娘这么说也是好意,如月可高兴不起来!早知道在这里会遇到他们,自己决不会送这东西的!曹蕤露出讶色连连称赞,爱不释手的观看又问她怎么做的,张采薇仔细欣赏了一番,赞道:“妹妹好巧的心,好俊的字!”弄得如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说些谦虚的话来。

      曹蕤拉着如月的手上了楼,宝络等丫鬟留在一楼随时候命。如月一进正屋只感眼前一亮:除了丫鬟们,明畅的屋内或坐或立了八个少女,皆是锦衣华服,珠光宝气,颇有视觉冲击力。如月首先看到一个穿藕荷色暗八仙地云肩对襟褂子的少女,她坐在靠窗的罗汉床上,手里拿着一张诗笺正在看,十二三的年纪,生的冷峭,眉宇淡漠,眼神清澈,仪态端庄,见她进来礼貌的浅笑一下微微颔首。曹蕤见了她,便大声道:“姐姐,她便是玉姨家的大姑娘,如月,这是家姐曹葳,姐,你看,这是如月送我的,你看好不好?是她自己做的呢。”

      曹葳接过海棠折花看了看又放在桌案上,目光在如月的腰间停了停,那里挂着的正是李容送的莲花玉腰饰,她微笑着起身道:“百闻不如一见,总听连生提起你,也难怪母亲和贵儿喜欢你。往后要多走动,来,请坐。”

      如月听了这话觉得奇怪,这档子提曹颙做什么,忽然她想起曹葳就是那个王妃了,是曹家将来嫁给平郡王的那个女儿,也就是元妃的原型!于是再看曹葳,她的感觉变的不一样了,这么一分神未来的及接话,忽有人笑道:

      “谁说不是呢。我看这位如月妹妹真是生的心疼人,宛如,你一向自诩艳冠江宁,较之她又感如何?呵呵,再看如月妹妹这一身贵重竟和采薇姐姐相若。不愧是琅府新贵陶朱女,啧啧,果然了不起。”

      如月心里一动,居然有人如此出言不逊,不知用意她回头去看,说话之人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样貌娇俏,削肩长腰,脸上亲和的笑着,眼里的鄙视却是不加掩饰的。如月皱眉正猜度这人是谁,又听另一人道:“表姐,莫要失礼。”

      说话的声音娇娇弱弱,却意外的有着笃定感,如月循着声音看去,说话的是坐在曹家长女下首的一位【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小姑娘,较之前者她颜色稍差,可以说有些平淡,但神色端和气度淡然。她穿着蓝缎盘金彩绣团花的出风毛夹袄,领口的纽扣是枚金花,下穿了条水红绣折枝梅的半新棉裙,也许是冬装的缘故身量显得有些圆,她起身来到如月近前,这姑娘抬头道:

      “如月姐姐,早听人说姐姐的诗才,小妹心生仰慕,今日见了方知这世上真有生的如此干净的女儿呢。我表姐心直口快,没有恶意。你莫恼,是了,我叫宝珠,旁人都叫我珠儿。”

      如月听了便笑了,称了声“珠儿妹妹”。曹蕤在一旁冷眼看着,她狠狠盯了宝珠的表姐一眼,后者回避了她的目光,曹蕤心中冷笑,又来到如月身旁,介绍道:“她是马宝珠,她家和我家一贯交好,那位是马九娘,宝珠的表姐。这位是孙宛如。亦算得上是我的表姐。”

      孙宛如嗔道:“什么是算得上。我本就是你和福金儿的表姐。”如月对她见礼,这少女十三四的年纪,梳着桃心髻,戴花插钗,略施薄粉,形容妍丽,穿着红地三黄的窄褃小袖缺襟银鼠短袄,下着大红盘金绣棉裙,果然是个美人。见如月赞赏的目光,孙宛如对她自得一笑。

      曹蕤指着始终在观花的十四五岁穿紫白衫大褂的女孩儿道:“这位是赵雅。是姐姐的好友,她家可是三代出进士的书香门第,雅姐姐写的一手好字呢,琴棋书画皆不在话下,是江宁有名的才女,不知多少人慕她的风采上门求亲,据说呀门槛都被踏破了呢。”

      赵雅转过脸来也不看如月,对曹蕤道:“才女我可当不起,不过是有兴趣读两本书罢了。什么求不求亲的,你说这些话儿我可不爱听。倒是妹妹该多读些圣贤书,多做正经事,以诗会友无妨,论古品画,谈经说典也是可以的,却不要再和些不读书的俗人胡闹,免得令堂令尊又生气。”曹蕤一向不甚喜欢她的性子,见在如月面前如此不给面子也有些恼,正想反驳瞥见曹葳对她摇头,便硬忍住了脾气。如月心里暗道这个俗人怕指的就是自己了,这女孩儿还真不会说话,一句俗人打翻了一条船,果然张氏姐妹和马氏姐妹脸上都有些不好看。不论怎样话该说的还是要说,她微笑着道:“小妹见过雅姐姐。”

      赵雅这才看了她一眼,冷淡道:“琅姑娘。”说完又扭头去看插在郎红花觚里的白梅了。

      曹蕤不再理她,展了笑脸给如月介绍起其他人:“这是我叔父家的三个姐妹。这位是我堂姐曹萍。”年长些的穿着件石青色哆罗尼的夹袄,头上勒着昭君套,梳着妇人发髻,容颜有些憔悴,见到说她了才起身对如月笑了笑,如月向她见了礼。“这是我的两个堂妹,曹蘅和曹芷。”两个【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姑娘都穿着红衣绿裙,他们挨着坐在一处,正凑头往这里看。一听曹蕤提到他们,便起身行礼,甜甜的叫了声:“如月姐姐。”

      引见完了众人,曹蕤从案桌上取了一张诗笺道:“这是我姐姐的大作,状元诗,妹妹你看看。”她这样一说四周的目光都聚在了如月身上,如月腹诽不已,唉,这就是要把咱往火坑里推啊,好不好你们不是都有定论了吗?她不得已拿起诗笺看了起来。字写的相当好,不过十来岁的年纪居然可以写的这么好,如月有点小不平,忽想起曹蕤还等着回话便看起了那诗。雪白的笺上工整的用簪花小楷写了首七律,标题是;戊寅年正月初十辰于妹会芳园碧落斋赏白梅。全诗为:“百花散尽独自开,疏叶新白碧落斋。半树玉英留疏影,斜枝将探茜窗台。世人多爱觅奇异,余慕自然风雅来。空榭静寒琴瑟断,春坞茶暖述情怀。”

      “很好。”如月很干的赞了句,她实在是说不出什么好坏,但听在其他人耳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还以为她故作姿态。旁人到没什么,赵雅嗤笑一声,这嘲弄意味十足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那么突兀。曹蕤皱眉正要说话,只见如月看向赵雅疑惑道:“赵姑娘何故发笑,难道认为曹大姑娘此诗当不得这个‘很好’?”

      孙宛如扑哧一笑,张采薇微笑着拿起茶盏,曹葳和马宝珠一直看着如月,前者审视后者好奇。赵雅扬眉冷冷道:“若不好怎会评为第一,我只是笑有人不懂装懂,还有人偏偏当杂草为兰芝,真是好笑。”

      第七十九章 借诗

      曹蕤也不理她,对如月道:“上回那首咏菊的《采桑子》做的真好。姐姐不妨再做首咏梅的诗,算是送我的吧。我姐姐从的是白梅‘开’字,如月就从红梅‘落’字吧。”说着曹蕤拉着如月来到另一个檀木高几上,上面摆着一个青花釉里红的梅瓶,插着一枝红梅,形态优雅,香味馥郁,瓶旁还放着几张诗笺。这位显然对赵雅是动了气,不好指责对方,是要拿事实说话呢!

      张萝娘插话道:“豆儿妹妹,原来你会作诗,以前倒是不晓得,怪不得大家都说你是被神仙点化过的,我虽不懂诗词可还是想见识一下呢,谁说商家不会出才女呢。”这位商家女看来是没被少轻视。

      曹蘅问道:“神仙指点,哦,我也听说过的,原来是真的!当时是怎样的状况呢?”八卦的。

      ²ÜÜÆµÀ£º¡°ºÃ½ã½ã×÷Ò»Ê×°É¡£¡±ÆðºåµÄ¡£

      乱了套了!如月的额上见汗,又听马九娘道:“妹妹会作诗啊,真是想不到,以前听了还以为是讹传呢,看来指点妹妹的是诗仙呢,这才好了多久连诗都会做了!”

      赵雅接话道:“诗仙?这世上哪有这么多诗仙,多是欺世盗名之徒,抄录也未可知。”

      这可是【创建和谐家园】裸的挑衅,如月自问没见过这两人也未曾做过得罪他们的事儿,怎么就这么不待见自己,难道仅因为自己是商家女儿,和他们差了一个层次,配不起同处一室?

      她心里嗔念渐起,又想到自己比这些人大了那么多,和小孩儿生气太失身份,暗叹了口气,问道:“有笔墨吗?”

      纸是银地金绘海棠花的笺纸;墨是天一氏的‘苍龙液’。如月抿了抿嘴,小意的在斗彩的笔筒里挑了枝笔,青花罗汉图京笔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她在雕竹节澄泥砚上润了润笔,如月不由自主的盯着朱彝尊的铭款发呆。眼晕!太奢侈了!见她怔忪,赵雅又是一声冷笑,曹蕤这回是明着瞪了回去,其余的人都围观过来。

      这让她想起现世过年时自己写春联的场景,也是一堆人围着,只不过那时都是满满的善意,如今不论捧的还是激的,多少都藏着点暗坑儿,甚至还有不怀好意的。敲山震虎,一击毙命,不留后手。如月想起济兰谈到搏杀技巧时讲过的话,她笑了。整理好诗路的如月伏案提笔,笔不停留的也写下一首七律,临文徵明的行草,潇洒之极。

      一旁的曹蕤随字而念:“天公应自嫌寥落,人间随意著幽花。风雪严寒百丈冰,报春无畏在歧路。惊雷一声万物苏,耻乞东君留芳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待她念完,四下皆静。那株红梅似有感应,悠悠然落下一朵跌落在笺上,银纸红花,分外妖娆。

      曹葳似在品尝似的慢慢吟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看着如月微红的脸动容道:“有此两句,如月妹妹在江宁闺阁之中便是第一人了。”

      张采薇颔首道:“虽律格有失,但胜在风骨卓然,坦荡高格,实乃上品佳作。只是可惜妹妹不是男子,若是男子,此诗必将流传后世。”

      孙宛如道:“谁说不能流传后世,你我难道不能也著书立传,偏我闲着没事儿,已经在收录闺阁姐妹的诗词了呢。如月妹妹,今后若无事,还请妹妹来我家小坐,我家可是经常起诗社的呢。”

      曹蕤喜笑颜开的道:“我看这首诗可定为今日的第一,各位可有异议?”

      众人皆赞成,张萝娘羡慕的看了看如月又瞥了眼没有一丝表情的赵雅暗道:“原来读书并非无用。要不然今日定被这个姓赵的小蹄子压的死死的,叫你看不起我,嘿嘿,真是报应,管你家出了几代进士,又不是你爹你爷爷,得意什么,穷清高!这回琅豆儿可是出了大风头了!要是换做是我一定要姓赵的没脸出门!且看她如何行事。”

      如月心虚的接受着众人的赞扬,后背的汗还没干呢!她庆幸自己猜到了会做关于梅的诗词,更庆幸现世应试教育里关于名家名句的死记硬背,而临阵磨枪用几个晚上翻了唐诗宋词也算没白费,古今组合诗估计着历史上只此一首了……可是,会不会影响到龚自珍王国维呢?汗……如月忧思着将来,完全忽视了赵雅和马九娘。

      曹蕤捧着笺纸仔细看着,赞道:“真不知妹妹的心是怎么生的,看这字,大妙!”如月的脸更红了,曹蕤既然胜了便不再气恼也不寻赵雅的事儿,又见饭时已近,便让丫鬟摆好桌子,端上铜锅,点上炭炉,招呼众人入座,准备开涮。如月费了半天脑细胞又提心吊胆了好一会,早就饿了,她见那暖锅就是火锅,只是选材做工上不如现世,样式倒是和京式火锅差不多,锅下架着炭盆,乳白色的汤翻滚着,锅周围摆了数个食碟,盛着各类肉食,也有蔬菜,如月满是好奇,跃跃欲试的想吃。

      曹蕤得意道:“我这个生日宴可是过的不同寻常?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是否有古风?”

      孙宛如掩鼻皱眉道:“好脏,还古风呢。膻死了,谁要吃这个。”

      曹葳摇头道:“就你怪主意多,怎么好好的饭不吃,尽吃这些,吃的不熟又要闹肚子,上回去舅舅家你不是就闹了两天的肚子,还不长记性!”

      ²ÜÞ¨µÀ£º¡°Õâ¿ÉÊÇÉϺõÄÑòÈâºÍáó×ÓÈ⣬¶¬ÈÕ³ÔÕâ¸ö×îºÃ²»¹ýÁË¡£±ð˵ÎÒÁË£¬½ã£¬¿ì³Ô°É¡£¡±

      张采薇笑道:“你们这倒是错怪贵姐儿了,现今宫里都流行吃这个呢,无妨。”说着她动起了筷子,首先涮了一块,在佐料碗里蘸了蘸,吃了下去。

      曹蕤笑嘻嘻的对所有人道:“还不吃?这可是从扬州专门请的人做的骨董汤,美味的很。对了,素心去开窗,碳味儿可是不好闻。”

      这样众人才动了筷子,如月尝了,觉得怪怪的,除了肉汤的鲜香居然有些甜和奶味儿,料碗只是姜醋。现世她最爱吃火锅,特别是麻辣的,可是这个……正嚼着狍子肉的如月有些失望,此时又见张采薇停下筷子。“汤底是不错,但还缺了些料,在老家的时候我们也吃这个,没这么淡,会放花椒,除非是上等的肉,否则就压不住腥味。”

      如月见她说的有见地便接话道:“采薇姐姐是哪里人?”

      众人有些诧异的看她,仿佛如月该知道似地,弄得她怪不好意思的,曹蕤解围道:“她老家是四川的。”

      如月点头:“果然。”

      ²ÜÞ¨ÎʵÀ£º¡°Ôõô˵£¿¡±ÕŲÉÞ±Ò²ºÃÆæµÄ¿´¹ýÀ´£¬ÌýËý˵ʲô¡£

      如月道:“我家的厨子年中也曾做过火,呃,暖锅。做法和这个是不太相同。后来又按着我们的口味改进了做法,倒是更适合在冬日里吃。”

      ²ÜÞ¨ºÃÆæµÀ£º¡°Ôõô¸ö×ö·¨£¿¡±

      如月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因人而异,有人爱味重的有人喜清淡的,一味难调众口。于是我家那厨子就把锅子隔做了两半,阴阳鱼式。分清汤和红汤,美其名曰鸳鸯火锅。清汤以牛羊肉、牛油、和棒骨熬制,也可用猪蹄,鱼肉熬制,用的都是老汤。再说这红汤,除了类同清锅的料,还要放腌制的豆瓣酱和豆豉酱、花椒,酒,冰糖,川盐,在油炒过后放入原汤中熬制,味道特别浓香。最近我家有仆人从贵州进货回来,带了一味奇料,叫做番椒。”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1: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