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荷花知道这是方氏的好意,就也不再推辞,笑眯眯的都吃了个干净。午饭过后依旧是往山上跟齐锦棠的老地方去,传纸条几乎成了二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本农书也已经都讲解的七七八八,他时不时的会掺杂一些游记或者奇闻异事。
中午吃得太饱,所以荷花一路溜达着绕了个大圈子才往山上去,却意外地瞧见齐锦棠已经在树下,正捧着本书看得出神儿,直到荷花走进了才听到脚步声。
“怎么,你母亲又回你外祖家了?”荷花歪头问道。
齐锦棠往旁边挪挪身子让荷花坐下道:“是,明个儿是我大舅的生辰,我娘提前一天回去帮着张罗张罗。”
“那你明天是不是也能出来?”荷花闻言眼镜亮晶晶地问,“我想找你借几本浅显的书看看。”
齐锦棠心里先是一喜,听到后面的话笑容中不免多了两分无奈,歪着头问:“你就没啥别的想跟我说?”
荷花眨巴着眼睛,很迷茫地看着他问:“说啥?”然后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双手一拍道,“对了,上回送给你母亲的东西她喜欢吗?”
“喜欢,那甸果弄得我也很喜欢吃。”齐锦棠觉得自个儿拿荷花实在没了法子,只能含蓄提醒地问道,“你给我娘买东西的钱哪里来的?”
荷花这才明白过来他要问的是什么,伸手推他一把道:“你这人,要问啥还不直说,咋也学会拐弯抹角的?”
“我也是听我爹说起才知道的,那起人在各地都经常犯案,上回抓到的那些人都已经处死了,虽说现在看见你好端端的,但是我一想到你当初被抢走了,就还是觉得后怕。”
“都过去的事儿了,提来干啥”荷花不当回事儿地摆摆手道,“我福大命大,没那么容易出事的。”
“我看你心里除了庄稼就没别的东西了吧?”齐锦棠笑着打趣她道。
“谁说的,当然有别的,有爹,娘,大哥,大姐,博宁,栓子,还有好多人呢”荷花一边板着手指头数给他听,一边偷偷用余光去瞄他的神色,见他越听脸儿越垮下来,不禁哈哈笑出来道,“自然还有你。”
齐锦棠脸上装作不在意,但还是偏头说:“还算你有良心。”
他那种小孩子耍脾气的模样,把荷花逗得笑个不停,好不容易抹去眼角笑出来的泪花道:“你喜欢吃那甸枣子,我家里还有后来自家做的呢,我明个儿给你带来一罐。”
齐锦棠闻言忙道:“不用了,家里的还没吃光呢,我娘见我爱吃,就都搁在我那边了,我每日当个玩意儿吃,哪里吃得多少,再盛来还不浪费了。”
“那倒也是,你若是吃没了就写条子找我要。”荷花没听出他那么急急地拒绝有什么不妥,却也没再坚持要给他带一罐来。
手打txt 第六十章 入秋
第六十章 入秋
每每回到天津似乎都会例行的感冒,这次回来一周无事正偷着乐呢,但是事实证明,乐极生悲的事儿常常发生……到底还是感冒了~
=======》《===== 分割线 =====》《=======
立秋一过,北方的天气就开始凉爽了下来,虽说中午的秋老虎还有些毒辣,但是早晚已经开始有了些许的寒意。荷花自来就怕冷,所以早晚进出都早早地套上了夹衣,只不过她身量纤瘦,倒是也瞧不出臃肿。
自那次被抢走的事儿之后,方氏对荷花似乎又比以往更多了一分怜爱,见她怕冷就早早地开始拢了个火盆儿,每晚端到炕上给荷花暖了炕席和被褥才拿下去。饶是这样,荷花早晨也都要比夏日里多赖一小会儿,等到露水差不多下去了才肯起来,茉莉笑话她就是个窝冬的猫儿,干脆给她寻个雪窝子冬眠算了。
刚刚入秋,荷花家提前育苗的几亩蜀黍就已经基本都开过花,进入了最关键的灌浆期,原本都支棱朝天的穗儿也渐渐低下了高昂的头。
因为灌浆期间需要许多的营养和光照,所以荷花早早就准备了积好的肥让祝永鑫都上到了地里,最近的天气艳阳高照的,光合作用不成问题。但是荷花扳着指头算算,似乎已经好多天没下过雨了,趴在炕沿儿上道:“爹,今个儿开渠放点儿水湿湿地吧,我算着好久没下雨了。”
“嗯,知道了”祝永鑫应着,然后回头对方氏道,“我昨个儿听老四说,方庄子那家想让梅子秋后就嫁过去,你这几日抽空去问问娘,有啥要咱置办的,或者直接出钱也行。”
“你放心吧,这样大的事儿还用得着你嘱咐,我自然会去跟娘和大姐商议的。”方氏在围裙上擦擦手上的水,找个干净的包布裹了两个饼子,出去塞给祝永鑫道,“秋后的活儿忙,我去娘那边看看,商议个条条框框的出来以后就去地里帮你,咱家这回两批蜀黍间隔了不少时日,还算能稍微错开些。你干活悠着点儿,如今也都是快奔四十的人,一口气儿干得狠了当心累着。”
“你今个儿这是咋了,平常也没见你说这些”祝永鑫被方氏突然间溢于言表的关心弄得有些抹不开。
“你这人真矫情,关系你一句还不成了?”方氏白他一眼道,“赶紧下地去吧”
荷花这会儿也从被窝里钻出来,手脚麻利地收拾好被褥,跳下炕道:“娘,我跟你去奶那边。”
¡°ÉÌÁ¿ÄãС¹ÃµÄʶùÄãÈ¥¸Éɶ¡±·½ÊϰѸéÔÚ¹øÀïÎÂ×ŵÄÖàºÍâÄâĶ˳öÀ´£¬¡°ÏȹýÀ´³Ô·¹¡£¡±
“我跟去听个热闹呗,大姑嫁人我都没赶上呢”荷花接过还温热的早饭,搁在桌上然后回身儿搂住方氏的脖子道,“娘,你最疼我了”
方氏轻捏她的腮帮子道:“天天就会给我灌迷魂汤,你乐意去就去,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我先去了,你自个儿吃好了来寻我。”
ºÉ»¨ÀÇÍÌ»¢ÑʵسÔÁËÔç·¹£¬°ÑÍëÍù×ÀÉÏÒ»ÍÆ£¬Å¬Á¦ÑÊ×Å×îºóµÄÒ»¿ÚâÄâÄ£¬¶Ô¿»ÉÏ×öÕëÏßµÄÜÔÀòº¬º¬ºýºýµØËµ£º¡°½ã£¬Äã°ïÎÒÊÕʰÁË£¬ÎҸϽô×ßÁË¡£¡±
¡°»ðÉÕÆ¨¹É°¡£¿¡±ÜÔÀòàÁµÀ¡£
“我去听个明白,等你要嫁人的时候说给你……”荷花话没说完,就觉得脑后劲风将近,忙一矮身子,绣花的鞋垫儿越过她的头顶砸在墙上,她朝后面做了个鬼脸儿,然后头也不回地朝老祝头那边院儿里跑去。
一进院儿就见芍药在厢房门口,手扶门框满眼羡艳地看着自己道:“荷花,看你跑的飞快真好。”
荷花的眼睛朝下一扫,见芍药已经穿上了小脚的弓鞋儿,不由得觉得自己双脚一阵发紧,又觉得她着实可怜,便开口安慰道:“只有乡下人才是我这般大脚满处乱跑呢,三婶儿盼着你以后享福,才给你裹脚咧”
屋里传来刘氏的大嗓门:“刚过年的时候就说给我们盖房,到如今还是住在这院儿里,没地儿做饭只能自个儿在院儿里搭灶,我跟孩子爹商议着,既然爹妈指望不上了,还不如自家攒钱盖房,这会儿手里紧巴着呢,哪里有钱拿出来?”
祝老四似乎只要一跟刘氏说话,言语里就都带着火气:“三嫂你这话说得,两个月前爹娘说给你们起房子,是谁说天太热不好劳动乡亲们,这才商议着说挪到秋收忙完之后,趁着上冻之前就起来了,你如今这话说给谁听呢?你要是不信就问大姐,爹娘早把给你们盖房子的钱单独的搁着呢”
听扯到了祝大姐身上,刘氏登时闭上了嘴,跟祝大姐一个院儿住着,她可是没少吃苦头。虽说祝大姐一门心思都扑在留哥儿身上,但是有大女儿的撑腰,杨氏比以前也硬气了几分,所以她也讨不去什么好处。
李氏见她碰了钉子,抿嘴一笑这才开口道:“娘,小妹的婚事就是咱全家的事儿,不管是出钱、出人还是出力,孩子爹又是老大,我家都绝不含糊的。不过咱家好久没办喜事儿,我也不知道最近外头各样事物的行情如何,所以娘且说个数儿出来咱们听听。”
杨氏见还没说道钱,两个媳妇就开始话中有话的,心里就有些个不太乐意,一样一样的数着道:“咱家也不跟外头谁家的有钱人比,只跟着俗令儿走,比照着当年给大姐儿置办的,再稍微添些个也就是了。拿多了咱家没那个钱,拿少了梅子嫁过去也寒酸,到时候丢的还不是老祝家的脸。”
方氏给杨氏满上杯中的水,柔声道:“娘,都需要啥你说就是了,都是自家的兄弟姊妹,谁也不会亏待梅子的。”
“夜净、子孙盆、长明灯自然是少不得的,合欢被褥、炕琴、炕柜、桌椅也都得置办,另外还有杯碗盆碟什么的也得备一套才好……”杨氏就把自个儿这些日子心里盘算着的一一给媳妇们念叨着。
还没说完就被李氏打断道:“娘,你就估摸个价儿,咱各家拿银子就是了,至于弄个啥样的,咱肯定都得可着梅子喜欢不是?要说如今这东西,那价儿可是一天一个样儿,想当初我嫁过来的时候,那嫁妆也算是体面了,可也不过才五吊钱,可是前几日听我娘说,她娘家那边一个远房的侄孙女儿出嫁,家世就跟咱家相仿的,只按照乡例置办的,就花了足足十吊钱,可当真是没法比喽”
杨氏原本是想说除了摆酒一共用十五吊,因为祝大姐说她也出一份,所以每家不过三吊钱,但是被李氏这话一堵,若是再说十五吊,肯定就会显得自己说的太高,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祝大姐坐在炕上逗弄着留哥儿,见状开口道:“那方家后生好歹是个读书人,若不是因为守孝,今年早就去考了秀才回来,人家不嫌弃咱家这实打实的庄户人家,咱家也不能太拿不上台面儿。我昨晚跟娘商议了,你们三家每家出三吊钱,娘说要拿出五吊钱给梅子做体己,这样就是十四吊,我寻思着大喜的事儿凑个整数比较好,所以我拿出六吊钱,正好是二十吊,你们觉得如何?”
李氏听说一共要二十吊钱,脸色顿时就有些阴沉,但是还算识趣没有开口说话,毕竟大头都是杨氏和祝大姐出的。
刘氏却已经“嗷”地一声跳起来嚷道:“娘,你十里八乡的去打听,谁家嫁闺女拿这许多的钱?咱家就是个普通种地的,图那么大的脸面做啥?”
“许多钱?哪里的许多钱?”祝大姐不悦道,“若是你们三家和娘每家拿三吊钱,那也不过才十二吊,嫁妆加上摆酒,你以为还宽裕不成?多出来的钱是娘和我给小妹的体己,如今已经分家也轮不到你管,我们若是私下偷着给你以为你会知道?不过是看在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办事儿也不喜欢藏着掖着,我给多少就是多少,你若是有意见,那咱们就二十吊钱,算上我一个五份儿平摊,怎么样啊?”
刘氏一听这样自个儿更要多拿钱出来,立刻死死地闭上了嘴。
“大姐说得有理,每家拿三吊钱的确不多,若是有啥要帮着做的,娘和大姐一定跟我们开口才是。”如今分家后地里庄稼长得好,荷花上回得了二十两赏银还剩十余两在家藏着,另外卖甸枣子的钱也足够家里买粮吃到秋收,所以方氏说话也比以往多了几分底气,上炕去跟祝大姐研究家具的样式。
李氏见如今方氏也不似以往的低眉顺目,祝大姐更是硬气,祝老四还没娶亲所以心里也偏向老娘和妹妹,自个儿就也懒得多话,毕竟三吊钱对她来说也不过就是个妆粉钱儿,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刘氏两口子本来就不是个会过日子的,大半年没攒下半个铜板不说,当初分家时候得的那些也基本都被祝老三输了个干净,所以脸上的神色就有些难看。
李氏见状故意挤兑她道:“呦,弟妹这是怎么了,沉着一张脸,是不舍得梅子嫁出去,还是不舍得出那三吊钱啊?若是手里不富裕,那我先借给你也没啥不行的。”
手打txt 第六十一章 下霜了
第六十一章 下霜了
这几天随着感冒的加重,小无只能放慢了更新的速度,主要是怕自己在鼻塞头晕的情况下写歪了东西,希望亲们能够体谅两天。查资料查入神了,一抬头居然都过了12点了,泪
=======》《===== 分割线 =====》《=======
祝大姐也知道几个兄弟们家里的情况,也没急着催钱,只说自己先拿六吊钱出来用着,其余人的等秋收后再拿来就是了。
刘氏眼巴巴地瞧着祝大姐回了一趟屋,不大一会儿就拎着六吊钱回来,心里就跟猫爪子在挠似的,出门后跟方氏念闲秧地说:“你说大姐那箱子里,得有多少的银钱,拿几吊钱出来都不当回事儿似的,果然不是咱们能比得。”
方氏装作没有听到,直接就领着荷花往地里去帮祝永鑫干活。到了地头方氏一把扯住抬脚就要往水沟里踩进去的荷花,“想啥咧?一路上都魂不守舍的。”
“我在想,小姑嫁人一共拿二十吊钱做嫁妆和摆酒,咱家得多赚钱,等大姐嫁人的时候,怎么也得比小姑的多一倍才好。”荷花骨碌着眼睛道。
“噗”方氏闻言笑出声来,戳戳荷花的脑门子说,“那你说说,等你出嫁的时候,娘得给你陪送多少?”
“我……”荷花嘟起嘴,“我自个儿赚就是了,不用爹娘陪送。”
“好,你自己赚来的钱娘都给你攒着,上回卖甸枣子还花剩下两吊钱,给你单独收着呢”方氏这回倒不是在玩笑,说着又叹了口气道,“其实官府的那二十两赏银,按说也应该分毫不动的给你留着的。”
荷花一看自己的话让方氏心里不得劲儿,赶紧道:“刚才是我说错话,一家人还分什么你的我的,我这会儿还小,攒啥个钱?”
“现在看着小,其实一转眼儿就变成大姑娘了。”方氏伸手摸着女儿的头顶道,“当初我嫁过来的时候,梅子也不过才两三岁的年纪,如今这么一晃眼儿,就也到了要出嫁的时候,再晃这么几眼,茉莉和你也就都大了。”
荷花这会儿着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虽然知道方氏不过是一时的感慨,但也觉得她话里有着许多的伤感。
ÐÒºÃ×£ÓÀöÎÞ¶µØ¹ýÀ´¸ø½âÁËΧ£¬¡°ÄãĸÇ×Á©Õ¾ÔÚµØÍ·¸ÉɶßÖ£¿¡±
荷花叫了声爹,跳下田埂去看蜀黍,最先种下的几亩蜀黍已经变得饱满结实,在秋日的阳光下一天天羞红了脸,含羞带怯地低下了头,看着一个个沉甸甸的穗子,荷花眉开眼笑地说:“爹,咱家这几亩的蜀黍,趁着这几日天儿好,就赶紧的收了打出来吧”
祝永鑫吧嗒了两口烟道:“嗯,我也是这么寻思的,不过当初若是都听你的,把所有的苗儿都提前育出来,这会儿怕是就都成了。”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想法也不过是书上看来的,行不行谁也不知道,爹这么做也算是双重保险起见,没啥好后悔的,而且我当初选种的时候,选的都是大而饱满的,所以这一半儿地的蜀黍,待打了粮食出来,估计是能占收成的六七分呢”
荷花转身又去看另外几亩地的蜀黍,这会儿刚刚抽穗开花,有个别的已经开始进入灌浆期,她在心里掐算了一下天气,有些担心地说:“爹,我怕这庄稼还没成,就得先让霜打了。”
“所以我说当初真不如都育苗了。”祝永鑫显然也有这样的顾虑,皱着眉头下意识地看看天,“就看老天爷给不给庄户人活路了,今年除了开春儿晚,好歹还算是风调雨顺,但秋后这会儿是一天冷过一天,怕是当真要提早下霜,这些个还没成的庄稼,可就彻底的完了,只能撑过一日算一日了。”
荷花心里却并不赞同祝永鑫的话,作物灌浆的时候,那可当真是一天一个样儿,能多撑一日就能多打不少粮食,自家的地也不大,想要防霜冻并不是没有法子的,但是最麻烦的问题就是,自家没有温度计,她也不会人家那种老农民的经验,能看出天气的变化,只能日日都警醒地瞧着。
她让祝永鑫把开渠放水的时间改在了晚上,提高地里土壤的适度,也能很好的在降温时保护作物的根系。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要下霜的时候用烟熏发驱霜,所以荷花每日都半夜爬起来,偷偷溜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温度,生怕哪天就不声不响地偷偷降霜,弄得个措手不及。
祝永鑫和方氏这两天忙着在地里收蜀黍,茉莉在家做饭,中午送到地头上去吃饭,所以几个人晚上都累得不轻,谁也没发现荷花的小动作。
基本把所有的庄稼都收割干净,祝永鑫蹲在门口一边抽烟一边说:“明个儿让荷花和博宁去地里翻捡翻捡,看有没有落下的穗儿,我跟爹说好了咱家要用牲口,趁着天好赶紧的给打出来。”
“嗯,你说了算就是了。”方氏在炕上缝棉衣,把针在发鬓处抿两下问,“我这两天看着,咱家今年这个蜀黍穗儿可是比去年的沉甸,估计打出来应该不少。”
“还不都是荷花的功劳”祝永鑫笑着看向女儿,见她在炕梢歪着昏昏欲睡的模样,有些担心地说,“我这几天怎么瞧着荷花一直都没精打采的,是不是病了?”
方氏忙也回头去看荷花,她这几日下地忙的回来一挨炕就睡了,还真没注意荷花是怎么回事,凑过去跟她贴贴额头道:“感觉也不烫啊”
荷花被她的举动惊醒,忙道:“我没事,不过昨晚没睡好而已。”这会儿也没有个闹钟什么的,她生怕自己晚上起不来,只好强撑着直到半夜出去看过天气才睡,自然就是睡眠不足,白天能有精神才是奇怪。
她既然被吵醒了,就扭头问祝永鑫道:“爹,爷说没说啥时候下霜?”
“没说,不过我估摸着,也就这几日了”一说起下霜,祝永鑫就又皱起了眉头,家里怕霜打的菜都已经收了,唯有那几亩地的蜀黍,让人心里揪着难受,虽然嘴上说熬一天算一天,被霜打了也没办法,但是那毕竟是辛苦了大半年的收成,哪里有动动嘴皮子那么容易。
“爹,我知道个法儿可能能驱霜,要不咱家试试?”荷花心道自己这么熬着也不是办法,还是让祝永鑫也知道,提前准备着总比到时候来不及要强。
“啥法子?”祝永鑫立刻就精神起来,烟锅子丢在一旁就过来问,“你咋不早说,害我着急上火了好几天。”
“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反正就是要下霜的日子,每晚子时过后,把干柴草或者是秸秆垛在上风处,点燃之后盖上湿草,这样就会烧出很多的烟,每亩地得堆五六个柴草堆,这样烧出来的烟就能把整片地都笼起来,霜就落不下来了,差不多得烧到天蒙蒙亮才行,虽说这法子不费什么钱,但是着实牵扯精力,大半夜都没得睡了。”荷花把自己记忆中的法子说出来给祝永鑫听。
“少睡几晚算个啥,那打出来的庄稼可都是银钱。”祝永鑫闻言心情大好,伸手刮了刮荷花的小鼻子道,“我去跟你爷他们商议一下,到时候若当真管用,爹给你扯花布做新衣裳。”说罢就一阵风儿似的跑了出去。
方氏咬断线头笑着说:“多久没见你爹这样了,愁了好几日总算是放下了心事,倒跟个孩子似的。”说罢见荷花那边没有动静,回头一瞧孩子已经又歪着睡着了,她轻手轻脚地铺开了卷在炕里的被褥,把荷花抱过来让她睡得舒服点儿,这才又开始继续做自己手里的活计。
老祝头也是个万事等不及的性子,听了荷花的法子觉得可行,立刻就指使几个儿子按照各家的亩数堆好了柴草垛,并且分配了任务,几个儿子每晚轮换盯着,一旦下霜就赶紧把全家叫起来去熏烟。
祝永鑫和祝老四还把消息说给村儿里的乡邻,至于有人信有人不当回事儿的,他们觉得自己尽心了就也不再去管。
柴草堆堆上的第三日,正赶上祝老三晚上去看着,他灌了几口黄汤子就窝在一个草垛子后头睡得香甜。荷花前些天一直晚睡,一下子不用自己管了,反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大半夜的还是披着衣裳起来出门看看,一开门就觉得外头寒气逼人,心里就暗叫不好,蹲下往草叶子上一摸,更是凉沁沁地冰手,赶紧回屋叫醒祝永鑫道:“爹,你出去看看是不是要下霜了?”
祝永鑫睡得迷迷糊糊,一听下霜腾地就翻身起来,衣裳都没套就往外跑,他对于天气的经验比荷花丰富,也顾不得管祝老三怎么没来报信儿,回屋叫醒了几个孩子,让方氏给穿好衣裳,自个儿套上衣裤就赶紧往另外两个院子去叫人。
到地头寻了上风处点起早就堆好的柴草,又盖上了淋湿的干草,待烟雾笼罩了几亩地之后,荷花这颗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老祝头那边也忙活好了,让梅子和杨氏看着,他气哼哼的要打老三,祝永鑫哥几个都在拉架,荷花窝在方氏怀里,撇撇嘴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手打txt 第六十二章 恶人须得用狠
第六十二章 恶人须得用狠
这话被身后的芍药听了个正着,扭头扯着刘氏的衣襟问道:“娘,啥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