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肖恒大步赶到木艾近前,抱歉的拱手施礼,嘴里诚恳的说道:“小兄弟,十分抱歉,刚才是在下失礼了,小兄弟千万不要见怪啊。”
木艾这么多年,无论读书还是旅行在异乡,一直都是待人冷淡又不爱惹事的脾气,平日又不会因为缺钱而在小事上多计较,所以,也很少招惹到什么闲气,今日这样上门推销东西,却被人晾着还真是第一次。她本性又是个极倔强的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算了呢。
木艾甚至都没有转身,直接抬腿往外走。
肖恒一看这样,知道木艾是真生气了,连忙赶到她前面,再次弯腰施礼,“小兄弟,肖某是真心道歉的,从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到过小兄弟这样的人物,又听掌柜说,小兄弟有些出奇之处,就动了较量的心思。是肖某唐突了,小兄弟千万别在意啊。”
木艾抬眼见他一脸诚恳,心里也就散了一些怒气,另外她也担心二牛等着心急,皱眉考虑了一下,扭头回了花厅,肖恒松了口气,连忙跟了上去。等两人坐好了,肖恒亲自给木艾斟了杯茶,说道:“小兄弟,刚才听掌柜的说,你中午还没吃饭吧,我这就吩咐下去,相见就是有缘,咱们喝杯酒,好好谈谈,你看怎么样?”说完也不等木艾拒绝,高声喊了老掌柜安排下去。这才,又笑着跟木艾寒暄。
“小兄弟贵姓啊?”
“免贵姓木,肖老板叫我木公子就好。天也不早了,我还有事要办,肖老板,抛开那些客套,咱们不要客套了,直接谈买卖吧,今天我做的那香米饭,肖老板已经尝过了吧,至于味道如何,相信你心里也有数了,我不是商人,也没那个心力玩儿勾心斗角,这香米是百花国独一份儿,只有我这里有,如果不缺钱用,我也不会拿出来。肖老板是否有意要买?如果买,开个实惠价钱来。”木艾实在耐不住听这些客套,直接挑开了买卖。
肖恒忍不住苦笑了一下,这小家伙还真是没有耐心。于是,也抛开了虚套,仔细想了想,才道:“木公子,我想知道你手里有多少这种米。”木艾估量一下空间里的存量,稻子是不能给他的,要准备出实验用的种子,只能给他原来磨好的米。又要留出够四五个人食用三个月的数量。最后,得出一个数字,刚要说出口,心里一动,物以稀为贵,马上又把数量减了一半。
“我也没称过,大概估量能有四佰斤左右。”木艾淡淡说道。
“那好,木公子这么痛快,肖某也不能让人说我小气,这样吧,一斤按十两银算,哪怕多出几十斤也不怕,我都要了,木公子,你看怎样?”肖恒给出价格。
这个价格和木艾预计的价格倒是一致,她也大致了解过这里的物价,十两银=一两金,一两银=一千文铜钱=一百斤粗面=十五只鸡=一只羊=二十斤猪肉,一千两可以在这城里买个中等的房子,按这样换算,一斤米等于一头猪了,不知道李奶奶听了,会不会吓得头晕。
木艾慢慢抿了口茶水,脸上不带半点波澜的说道:“好,成交。”语气里同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兴奋,这让肖恒甚至有种羞愧的感觉,突然就想起了,当年第一次经手的生意赚了二百两时,那种兴奋得不知天高地厚的骄傲,今日见到这木公子,他不得不承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且不管他在心里感慨,木艾见买卖谈成了,也不耽误时间,继续说道:“麻烦肖老板叫人把我兄长请来,我立刻让他去把米取来,肖老板也把银钱准备好,我不要银票,只要银锭,另外其中最好有一百两碎银。多谢。”
肖恒也干脆,冲门外喊了一声,不大一会儿,二牛就赶来了,一见到木艾好好坐在椅子上喝茶就明显的松了口气,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
木艾见他额头上都是汗珠,知道他刚才恐怕是等急了,心里为他的憨厚实在微微暖了一下。几步走到他眼前,掏出手帕,示意他擦一下汗珠,二牛随手用袖子抹了两把,憨厚笑着说道:“木公子,你事情办完了。”
木艾收回手帕,淡淡的摇摇头,拉他稍微弯下腰,在他耳边嘱咐了几句,二牛明显不懂,她为什么让他这么做,但是,看了木艾的神色,又把话咽了下去,点点头就转身出去了。
肖恒也吩咐了老掌柜张罗银钱去了。回身请木艾坐下,抿了口茶,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木公子,我对你今天那四样菜品里的调料和配菜也很感兴趣,不知公子能否割爱,也让我们先客楼多几样新菜色。”
既然买卖做成了,木艾心里也舒坦了一些,听他这么问,就坦言相告,“肖老板,不是我有意隐瞒,这几样菜色里调料,是我无意间在别处得来的,所获不多,今天如果不是为了制造个热闹引您出面,我也不会拿出来。不过,我最近正想试种一些,如果一切顺利,几个月后,相信就会有结果,那时,再来找肖老板商谈吧。”
肖恒听说这调料不能买来,心下有些失望,但又听说木艾要试种,几个月后也许就能大量收获,又觉希望很大,绝对要拉拢好木艾才行。
想到这里,他又笑着说道,“今日木公子能在这花王城众多酒楼里选中我们仙客楼,实在是我们的荣幸。想来,木公子也有耳闻,我们这仙客楼最重信誉,以后,如果木公子再有什么好生意,可不要忘了照顾我们才好。”
“当然,肖老板也能看得出,我是个懒人,最不喜与生人打交道,只要仙客来能守住信誉,以后但凡我种出了什么新奇东西,都会优先与仙客楼合作。”木艾看着肖恒如此低姿态,也爽快承诺。
肖恒听她这句承诺,眼里立刻就亮了起来。
“木公子,看年纪,肖某应该是痴长几岁,托大叫你一声,木兄弟,可好?”
木艾也从善如流,“肖兄不必客气。”
“今日能交木兄弟如此出色人物,实是肖某之幸,以后但凡木兄弟来这花王城,还请务必到为兄这里一聚才好。”
“谢谢肖兄盛情。”木艾见他如此客气,低头想了想,以后自己要做的事,还是说了句,“肖兄,今日实在有事要办,不能长谈,他日闲暇定会前来和兄长一叙。另外,还请肖兄保密卖米之事,小弟不想被人纠缠。”
肖恒心里明白自己这一番诚恳做派,终于把今日的过节揭过去了,以后和他的买卖也有了初步保证。至于香米是从木艾之处所买,他当然不会傻得告诉任何人,香米饭一旦在酒楼卖出,会如何疯狂,可想而知,他又怎么会给自己找对手。
当下就满口答应了,笑呵呵又和木艾谈了些花王城里的闲话。
没过一柱香功夫,就有小二来报,说后门外,有人赶了辆牛车在敲门。
木艾和肖恒了然一笑,一前一后去了后门。远远就看二牛站在牛车旁,车上装了两排八个编制细密的带盖竹筐。木艾转身对着肖恒打个千儿,“肖兄请稍候后,容我先和兄长说句话。”
肖恒立刻止步,等在原地。木艾走到车边,和二牛简单说了几句,手下似乎不经意的挨个竹筐摸了一遍。然后,就示意肖恒可以找人过来搬筐过称了。
二牛睁大眼睛看着几个小二儿吃力的从车上搬下那八个竹筐,然后打开露出里面的白米,心里暗暗吃惊,明明是自己刚刚买的空竹筐,什么时候里面装满了东西。难道,木姑娘会仙术不成!
不提二牛在那里傻住了,单说,木艾和肖恒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手下人忙碌的先是过秤,然后装进木箱。片刻过后,斤数出来了,四百一十二斤。肖恒打发了院子里的多余之人,看着老掌柜领着两个心腹小二搬过一口中等大小的木箱,“木兄弟,这箱子底下一层是二十锭金子,每锭十两,共是两千两银子,上面两层是四十锭银子,每锭五十两,也是两千两,加在一处就是四千两。”然后又从老掌柜手里拿了个布包,递到木艾手里,“这是剩下的一百二十两,木兄弟请点收一下。”
木艾伸手接过布包,也不清点数目,回身喊了刚从仙术中清醒过来,就又被成箱的金银惊呆的二牛,让他把箱子搬上车,然后对着肖恒郑重施了一礼,“肖兄,清点银钱数目就不必了,小弟相信肖兄的信义,且不说半路截杀小弟,把银钱抢回去,就是此刻,在这后院,肖兄如果想神不知,鬼不觉的留下我们俩,也是很容易的。就冲着肖兄如此光明磊落,小弟我以后但凡有了好买卖,也会第一个想到肖兄这里。”
肖恒连忙扶他起来,“木兄弟不必如此,想来木兄弟也不常在外面行走,我们这百花国律历极严,偷只鸡都是要判罚十年监禁。先不说你我二人今日的交情,单是考虑到为兄的妻儿,也是不敢犯下如此恶行的。木兄弟多虑了。”
木艾听他如此说,微微有点脸红,自己确实不知道这些。心里暗自嘀咕,一会儿定要找个书店,多买些史书、律法、风俗之类的书籍回去。
当下收了心思,从布包里拿出一半碎银,放到老掌柜手里,不顾他的推辞,说道,“老掌柜,今日为了做成买卖,给您添了麻烦,而且厨房里的几个伙计也很是帮忙,木某心里十分感激,这些银钱,是请您和几位伙计喝杯茶的,还望您不要推辞才好。”
“这…这怎么可以呢,木公子太客气了。”老掌柜一脸为难。
倒是肖恒很是豪爽,哈哈笑着,“木兄弟真是仗义之人,老于你就收下吧,也告诉底下人,今日之事都嘴严些就是了。”
木艾看老掌柜接了银子,这才再次行礼告辞。拉着二牛坐上牛车,晃晃当当走远了。
肖恒一直目送着牛车拐出了胡同,再也看不见了,才回身看了看老掌柜,说了句,“这人恐怕不简单啊。”老掌柜也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正文 第八章 带着巨款去逛街
不提两人如何评论木艾其人,单说木艾刚刚出了胡同,就马上挥手收了车上的银箱,不着痕迹的观察身后是否有人跟踪,让二牛尽量挑繁华的大街走,找了间高档的成衣铺子,拉着他进去买了一男一女两套衣服,分别换上,又扔给小伙计一锭银子,要他先去车行帮忙雇了辆马车到后门,并且约定把牛车明日辰时赶到城南门门口。这才和二牛上了马车,随口叫车夫找了家背街的客栈要了两间客房。
进了房间喝了几杯茶,歇了足足半个时辰,二牛额头还在冒冷汗,他活了快二十年,所有经历过的事情,加在一起都没有今日这几个时辰来得惊心。
木艾再次趴在窗口悄悄向外面探看,似乎真没有可疑的人,心里就忍不住骂自己胆子太小。恐怕她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想到这里,她直起腰,长长吐出口气,还是小心些好,自己一个弱女子,真碰到歹人,还是没有余力反抗的。等这件事了了,晚上闲暇之时,要好好研究一下戒指,看能不能琢磨出什么攻击功能,以前旅游时,也买过几把长刀,还有防狼电棍,可是,刀她并不会用,电棍这里也没有充电的地方,只好想其他办法了。
转头看看二牛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猜测他是误认为自己卖给肖老板的香米有问题。所以出声安慰他,“李二哥,你不要担心,我卖给肖老板的香米是真的,不是用幻术骗人,所以,他们不会来抓我们的,我这样躲着人,是因为咱们得了这么多银钱,防备着有人起歹意。现在,你换了华贵的衣衫,我也换回了女装,更是不容易被认出,你就放心好了。今日真的要谢谢你才行,连累你跟着我担惊受怕了。”
二牛从小跟着爷爷生活,平日里见到的也大多是村妇,高门大嗓的呼喝孩子,哪有像木艾这样柔声细语跟自己说话的,这让他觉得很不好意思,连忙挥手,“木姑娘,我不是担心你卖假东西,我只是好奇,你是怎么把那粮食放在筐里的。啊,木…木姑娘,你不告诉我也行,我知道这是秘密,我…我真的没有恶意。”二牛越说越乱,他实在是怕木艾误会他也有什么坏心思。
木艾看他急得头上汗珠子又要淌下来了,笑着掏帕子递给她,二牛也没心思推拒顺手接了,紧紧握在手里,木艾穿越以来这么久,今日却是第一次跟二牛见面打交道,除了知道他是自己的半个救命恩人以外,还有李奶奶前晚郑重跟她说过,二牛是个可信的人。如今在他的通力配合下,米顺利的卖出去了,也能看出他人品确实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天下第一老实人。所以,也不介意他问这件事,直接把对李奶奶说的那套说辞讲给他听,听他一阵惊呼一阵唏嘘的,想要安慰自己又十分害羞的窘迫摸样,心里无比庆幸她能遇到李奶奶和二牛这么淳朴善良的人。
肚子咕噜噜响了几声,木艾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饭呢,于是,开门叫了伙计,点了几个菜,就在屋里吃了起来,二牛虽然刚才吃了一些,但是心里实在不踏实,也没吃饱。此时放了心,就放开肚皮吃了起来,木艾给他夹了一筷子五花肉,“我还留了好些香米,以后要李二哥常来李奶奶家,我再下厨做给你吃。”二牛想起那香米饭的味道,当然连声说好。
饭后,木艾再次确认客栈周围没有可疑之人,这才叮嘱了二牛几句,然后出门去随便逛逛,隔了半个时辰之后,二牛也出来了,学着木艾刚刚传授的“经验”,小心的左右看了看,然后才去采买乡亲们求他代买的东西。
正是未时末,日头毒辣晒得街上闲逛之人少了很多,木艾得了银子,以后衣食又了保障,心情就格外的好,一路游游逛逛,凡是于民生有关的店铺,都会进去溜达一圈儿。
粮油铺子里很单调,只有几个木箱子,装着包谷面、粗面、细面三种主粮,外加黄豆、绿豆、红小豆三种杂粮,旁边还有几个大陶瓮,看着外圈儿油乎乎的痕迹,不难猜测里面装的应该是豆油了,问了问价钱,居然要一百文一斤,而榨油所用的黄豆却只有二十文,比例是五比一,实在不知是这里的榨油技术不行,还是因为是官方作坊出品,有卖“霸王油”的嫌疑。但是想起每次菜汤上面那一层薄薄的油花,她毫不犹豫的买了二十斤的一大坛。
而肉铺里案板上面摆放的,多是羊肉、猪肉,却似少有牛肉出售,想起古代里牛是重要农用物资,不是轻易可以宰杀的,也许这里也一样吧。羊肉除了两个羊腿单卖,剩下都是不分部位,逮哪割哪。猪肉却是和现代一样按后鞧、腰盘之类分开卖,只是这里人不知道骨头也是好东西,全当添头儿搭给熟客,熟客还要嚷着要换成小块肥油。木艾和老板闲谈了两句,爽快的买下了二十斤羊肉、一整块后鞧和二十斤腰盘儿,总共是三两一钱银子。这可真是遇到了大主顾,老板见木艾一副妇人装扮,就把她当成了哪个高门大户的管事娘子,忙前忙后,热情极了,正愁怎么拉好关系呢,听说她还要买几十斤大骨棒,当即把案板上的所有骨头一股脑儿的包好,却死活不要一文钱,然后又喊了小伙计帮着送回去,木艾笑着说了客栈名字,也不理老板失望的脸色,递给小伙计一小块二钱左右的碎银,算做辛苦钱,让他一起把油坛子也送过去,小伙计儿接了银子,立刻笑开了花,一溜烟儿的跑走了。
相比之下药铺里的药材种类实在不少,除了正门一侧,其它三面墙都立着高高的木柜,柜子上隔了一个个小方格子,看上去品种很多,因为李奶奶和栓栓身体都不错,二牛的爷爷又是大夫,木艾只在门外打量几眼,也就走过去了。
刚才匆忙间为了换衣衫,木艾只拉了二牛胡乱买了两套衣衫,此时有了空闲就找家大布庄详细看看。布庄老板是个和气的胖老头,也不嫌麻烦,她问什么都细细解答。这个时空的织造业是很发达的,普通的麻布,柔软的棉布,还有昂贵的锦缎,雪白的棉花,简直应有尽有,这也让木艾对老板口中的布料原产地—蓉城,更是好奇,想来那也是个跟中国古代的苏杭相似的地方吧。最后要老板包了两匹颜色素淡的上等棉布和各色绣线两盒,付了三两三钱银子,打算拿回去送给老太太。
出了布庄大门左拐不远处有一个卖菜的小胡同,木艾想要进去看看,又嫌拿着布匹不方便,于是找了个拐角,迅速扔到空间里,这才轻手轻脚的逛起来,胡同两侧大都是些青布包头的农家妇人用筐子装了新鲜的青菜售卖,种类也都和家里常吃的没什么分别,角落里还有些卖活鸡活鸭的,却没发现有卖鱼虾的。但是,她刚刚在酒楼时用鱼虾做菜,并没见那些食客有什么惊奇啊,也许是自己没找对地方,或者酒楼有自己的进货渠道吧。
突然木艾在胡同最里面发现有人卖豆腐,这让她很高兴,豆腐有营养不说,还容易配菜,可以做出很多家常菜色。她穿来这半个月也没见老太太做过一次,恐怕是村里没有豆腐坊吧。木艾考虑着把整板儿豆腐都买下来,但是又不能明目张胆放进空间里。只好问明了小贩的住处,给了二百文的定钱,说好明日一早儿去他家拉走两板儿豆腐,结果,那小贩儿激动的再三确认。
木艾并不认为这是什么能使人如此激动的大生意,心里疑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因,这做豆腐的手艺还是小贩儿的祖辈们传下来的,但是吃法却没有跟着传下来,平日里,酒楼和富人家偶尔会买两块用肉汤炖着吃,而贫民百姓又嫌八文一块太贵,只在冬天没有青菜,又需要待客时才会买上一块,捣碎浇上酱油吃。所以,他们一家卖了多少年豆腐,也从没有接过一次两板儿七十二块豆腐的大生意。
木艾简直要对这个时空在吃食方面的笨拙,大叹三声了。如果李奶奶讲的那个传说是真的,那么天神就不只拿去了大部分物种,也拿去了百姓们脑子里对于吃食的创造力,怪不得刚才在酒楼只一个现场浇汁儿鱼,就把那么多人唬住了。以后如果她也开个酒楼,把现代那些家常菜摆出来,就绝对会被食客把门槛踩烂。木艾收回这些心思,笑着对小贩点点头,说定明早去取豆腐,也就转身走了。她还记得今日要办的一个重要事情—买书。
正文 第九章 亲人
PS:因为一会儿有事外出,所以今日早更新版小时,来看书的朋友们如果有闲暇,给红酒留句话啊,红酒有些没信心发下去了,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朋友们亮亮嗓子啊!
找了一个门面最大的书铺,她进去好似随意的拿起一本书,实际上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细细摩挲手里的纸张,虽然外表有点微微发黄,但是柔韧性、光滑度都很好,待打开书页扫了两眼,木艾悬着的心落了地,还好,是繁体字,她不必经受从头儿学认字的痛苦了。
她当年考取的艺术大学,分数高,学费高,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除了本专业的绘画之外,还可以选修很多科目加学分,她当时选中的就有一门是书法,古贴临摹多了,繁体字也认识个大概。
去了最大的烦恼,木艾就开始悠闲的在店铺里随意翻看,进门处显眼的位置摆放着的书籍大部分和中国古代差不多,多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但是瞄了两眼诗词集子,却是类似于汉朝时期的赋的格式,完全没有唐宋时期的七言、五言那样的简洁。她只略略看了几篇就觉得冗长啰嗦,反正又不打算考科举,也就放下了。抬头喊了一声“老板”,却发现老板似乎不在,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伙计坐在柜台边上打瞌睡,勉强睁眼看见有客上门,连忙小跑儿过来招呼。木艾请他帮忙挑了十几本历史、游记、律法和识字启蒙这些方面的书,又选了两套文房四宝共装了一大包,算完帐一共付了快三十两银,这让木艾想起了以前在现代时,社会上关于教育费用的问题,越讨论费用反倒越高,供一个孩子读完大学,普通人家就已经被掏光了家底儿,底子稍微薄些的,还要负债几万,可谓望而生畏,她旅游路上就曾碰到一个从大学里自动退学去外地打工的,原因就是为了赚钱还外债,赚钱给操劳累倒的母亲治病,让人又是心酸又是无奈。如今看起来,穷人读不起书,这个现实在哪里都存在啊。如果自己不是卖了天价香米,只靠着和李奶奶、栓栓一起种田,恐怕一辈子都攒不出这些书钱。摇摇头,撇开心里的嘲讽,出门再次找个人少无人注意的角落,瞬间把东西都扔进戒指里。
粗略算算,东西也都添置的差不多了,木艾就回了客栈,让趴在窗前望眼欲穿的二牛实实在在放下了心。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两个人雇了辆马车,去那卖豆腐的小贩家,多付了二百文,连木板儿一起买下拉走,左拐右拐的胡同里木艾顺手收了豆腐,等出了南城门,换了牛车,一路向家里赶去。路上并没有像木艾担心的那样出现抢劫之类,顺顺利利的在午后赶到了村头儿。远远就瞧见栓栓在那棵大柳树底下伸头张望,木艾心里突然就很酸涩,自从奶奶去世后,多少年了,她从来就没再奢望过,会有人盼望她回家,会有人在门口张望等她。
挥手开心的喊着,“栓栓,姐姐回来了,给你买好吃的了。”
小丫头兴奋的迎头跑过来,腿脚也利索,没用二牛停车,就一蹦高儿跳到车上,腻在木艾怀里,小脸儿上一副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样子,让木艾很想逗逗她,就是抱着她不开口说,也不动手给她拿吃的。栓栓偷眼看她脸上笑的开心,知道木姐姐是拿她玩笑,不依的在她怀里扭来扭去,可爱的样子逗得木艾忍不住笑出声来,转身拿了一大包在街边买的炸面鱼,递到她手里,小丫头立刻就跳下车,去找她的小伙伴们分享了。惹得木艾在后面喊她,“栓栓,早点回家来。”
不一会儿,到了家门口,刚一停下车,老太太就迎了出来,显然心里也是十分惦记,一起说笑着搬了东西进屋。老太太是个热心人,也不急着问木艾的事情,反倒拿着替乡亲们捎带的东西,挨家去送了,木艾无奈,想着家里这一老一小肯定都没吃过东西,就叮嘱二牛随意,或者喝茶或者回家,一会儿记得来吃饭就好。
然后转身进了厨房,前晚太谨慎了,只给李奶奶和栓栓做了米饭,如今去城里转了一圈,她也弄明白这时空的缺失,心里有了底,想着好好做几个菜,给家里人尝尝,也犒劳一下二牛,这一次出门多亏他帮忙。
木艾足足洗了四碗米,估计好水量,一起装进陶盆里上大锅蒸起来。然后从戒指里拿出一块五花肉、一把菠菜、两根儿黄瓜、一块豆腐,还有一些葱姜蒜等调料。五花肉放热水里煮上几分钟,切成小肉块,锅里放上两勺糖,一点点水,熬到起白泡,把肉倒进去炒成红色,浇上两勺酱油,葱姜片花椒大料盐,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炖。另起一只小锅把菠菜烫软用笊篱捞出来,颠几下甩出大部分水分,整齐码在盘子里,肉末用油炒熟加上十三香、酱油还有蒜末爆香,然后倒上加了盐的半碗淀粉水,勾成浓稠的欠汁儿,倒在菠菜上。黄瓜拍成小段,加了蒜末盐味素香菜醋和糖拌好装盘,最后把小锅烧干倒进豆油,把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再用切成菱形的黄瓜片和胡萝卜片,配了蒜片溜下。不到半个时辰,红烧肉、肉末菠菜、素拍黄光和溜豆腐,四个菜就做好了,有凉有热,有荤有素,搭配正好。
李奶奶牵着栓栓的手进了院子,二牛早就帮忙端了饭菜上桌儿,木艾害怕突然有来窜门儿的,这些饭菜不好解释,就把饭桌摆在了老太太屋里。老太太对着这些从没见过的新菜色,虽然也很惊奇,但是想起木艾凭空变东西的本事,也就不觉得多稀奇了。而栓栓和二牛两人根本就没说话,只顾着埋头大吃了。
饭后,木艾收拾了碗筷,沏了茶水,原原本本把这次卖米的事情讲给老太太听。栓栓太小,还不懂银子的价值,只是腻在奶奶怀里“咔嚓咔嚓”啃着木艾随手拿给她的小黄瓜。老太太却被四千两的巨款结结实实的吓到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挺了好一会儿,才冒出一句,“天神保佑。”木艾也不笑她,抱着老太太一只手臂,慢慢说着,“李奶奶,现在咱们有了银子,趁着地里不忙,咱找些乡亲们,把房子修葺一下吧,我前两日看见两边山墙都有裂缝了,恐怕到了冬天要受冻呢。”
老太太听她这么说,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微微皱了下眉,说道:“木姑娘,不是老婆子跟你客气,实在是你一个妇道人家,夫君和爹娘都失散了,以后还要自己过日子,身边多点银钱傍身才是正经。不要把银子花在这些不必要的事情上了,等秋天地里粮食卖了银子,再修房子也不晚。”
木艾抬起头看着老太太,确定她不是虚应客套,而是在真真正正为她着想,心里突然很温暖,如此贫困的家庭,听说她得到一笔巨款,不但没生出半点贪心之意,反倒拒绝花上一文。这需要有多善良的心地,多高尚的品格啊,如果在现代,恐怕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
这一刻的直觉里,木艾更是肯定,她带着种满水果蔬菜和稻米的空间戒指来到这个时空,冥冥中一定是有神灵的安排。
让她这样一个冷心冷性,一心避世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到这样无私的关爱,又怎么会忍心漠视这些善良的人们继续受苦。
心里这么想着,手里更是抱紧了老太太的胳膊,开始委婉的劝说,“李奶奶,我以后恐怕要在咱们村里住下来了。虽然我还不是太了解咱们这里的礼法,但是,我也知道些避讳,我是嫁过人的,虽然夫君现在下落不明,但是也要注意些口舌闲话。李奶奶对我好,我知道,可万一哪天咱家大叔回来了,就会有些不方便。所以,我就想着盖栋房子,也有个安身之处。”
“嗯,也是这么个道理。”老太太果然忘了替她修葺房子之事,一心一意的替木艾打算起来。
木艾脑子里又过了一遍,回来时坐在牛车上计划好的事情。
“李奶奶,如果盖房子,我想就在咱家旁边盖最好,这样我和您也互相有个照应。但是,我忘记了很多事情,也没有户籍什么的,怕是…”
木艾似乎很苦恼,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二牛不知心里是怎么了,就是见不得她如此愁苦,冲口说道,“要不然,我认木姑娘做妹子吧,然后求村长给上个户籍。”
老太太听他一说,眼睛一亮,但却横了他一眼,“傻小子,木姑娘看着面相嫩,实际上比你可大上好几岁呢,怎么去趟城里装人家哥哥,还当上瘾了,再说族老们也不能卖你个毛小子的面子啊。换做是王老头认孙女还差不多。”
二牛听了一脸苦相,他是个孤儿,几个月大时被村里唯一的大夫王老爷子从官道边捡回来,认作了孙子,一口羊奶,一口面汤,好不容易才养大的。王老爷子医术高明,但是为人方正、刻板,从小教他认字识草药,十分严厉。平日里也不愿意他跟村里人多接触,这一个月如果不是老爷子去远处寻一味什么药材,他也不会这么容易的陪着木艾去城里,要老爷子认仙仙当孙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老太太看他懊恼的挠挠头,想起平日老王头的倔强孤僻,心里好笑。
“行了,你就别为难了,老王头想认木姑娘当孙女,我还舍不得呢。要认当然是我认了,我家老头子活着时,没少替村里人帮忙,我出面去说,想来也不会有人反对才是。”
木艾听了连忙站起身子,理好衣裙,然后直直跪在老太太面前,“奶奶在上,请受孙女一拜。”说完,任凭老太太如何扶她,又坚持磕下了三个响头。这是为了老太太的救命之恩,为她在自己伤病时的收留之恩,更是为了这份真心替她着想的慈爱之心。
磕完了头,老太太也终于把她扶了起来,一边替她拍着裙上的灰尘,一边埋怨她,“做个样子就好了,还真磕那么多头,衣裙都弄脏了。”说完,又想起什么似的。犹豫了下,把手腕上唯一一只银镯子退了下来,套在木艾手上。
“木姑娘,老婆子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这只银镯子还是我嫁过来那年栓栓他爷爷给买的,虽然样子旧了些,但是好歹是个首饰,你别嫌弃。”
正文 第十章 预备落户
木艾听说这镯子对老太太如此有纪念意义,怎么肯收,毕竟还有栓栓这个亲孙女在,这镯子也算家传了,从哪方面讲都应该传给她才是。可是,转念一想,以老太太的脾气又一定不会收回去,反倒会以为自己嫌弃镯子寒酸。
思虑再三,只得收了,心里暗下决心,以后栓栓的嫁妆自己一定要多备些。她把头偎在老太太身边,撒娇说道,“奶奶,你偏心啊,栓栓有乳名,您是要把她栓在身边,现在我也是您孙女了,不但没有乳名不说,您还叫我木姑娘,这也太不公平了。”
老太太被她逗笑了,说,“好,好,奶奶给你也起个乳名,叫什么好呢,嗯,就叫仙仙吧,天上掉下的小仙女,怎么样?”
“好啊,奶奶起的什么名字,我都喜欢。”木艾一口答应下来。
栓栓也凑热闹跑到老太太怀里,老太太一手一个搂着,笑得很是开心,二牛也跟着在旁边傻笑。
没过两天,老太太就挑了个晚上,提着木艾上次在城里买回的两匹布料和一块四五斤沉的五花肉,借着夜色遮掩去了村长家,也就是上次曾来窜门儿的李大奶奶家里。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才一脸喜气的回来了,木艾和栓栓一人拿着一只毛笔,正趴在桌子上临字帖,这是木艾从城里买回文房四宝后,每天晚上都会带着栓栓做的事。原本小丫头性子有些活泼、不耐烦枯坐写字,木艾就哄她说,她学会了可以教给她的几个小伙伴,又适时的加上了糖果诱惑,这才勉强让她习惯了每晚写上几篇。小孩子都贪玩没耐性,木艾也不在意,等到养成习惯就好了。反倒是她,一时兴致勃勃得急于把毕业后就没有摸过的毛笔字捡起来,这几日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笔墨打交道,桌上的大字攒了足有三寸高。
老太太进屋看见两个孙女都是一脸墨迹,像个小花猫一样,笑骂着给她们打了水来。木艾吐了吐舌头,做了个俏皮的鬼脸儿,逗得栓栓咯咯笑起来,这才胡乱洗了两把。
老太太一边看着她们洗脸,一边把事情说给木艾听。总之,事情还是很顺利的,家里早几年去世的老爷子还算有几分薄面,加上木艾送的礼也算贵重,又是个嫁了人的女子,百花国的律法对于女子还算宽仁,守寡女子立个女户也不太难。所以,村长轻易的应下了,说是这几日就会去城里给木艾立个女户,挂在村子名下。当然,立户需要的银钱是要木艾自己出的,而且就算立了户,也不能像其他村民那样分到土地。
本来老太太还为没有田地一事失望,但是,转念一想,木艾有四千两银在手,就是在花王城外买两个百亩小庄儿都绰绰有余,没有这村里的一二亩地也无妨。于是,就高兴的同意了。木艾当然更是没有意见,她有秘密种植空间,哪怕半分儿地没有也饿不到。就算明年真要试种水稻,可以用奶奶家的田地或者花钱高价租村里人的啊。
不过,房子的问题,木艾扭头问老太太,“奶奶,那你跟村长商量,我要盖房子的事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