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命运的抉择作者:黑色柳丁》-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户部尚书:陈邦彦;左侍郎:罗 胜;右侍郎:黄宗羲

        礼部尚书:钱谦益;左侍郎:陈子龙;右侍郎:朱舜水

        兵部尚书:孙 露;左侍郎:张煌言;右侍郎:萧 云

      ¡¡¡¡Ð̲¿ÉÐÊ飺ÉòÓÌÁú£»×óÊÌÀÉ£ºÒ¦ÆæØ·£»ÓÒÊÌÀÉ£ºÉòå·Üõ

        工部尚书:沈廷扬;左侍郎:方以智;右侍郎:李启新

        司【创建和谐家园】左督御史:张慎言;右督御史:汤来贺

        隆武政府成立后极力推行新政。对原有的中央和地方制度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原有的督察院同大理寺合并为司【创建和谐家园】不再受内阁控制。由于历代封建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经常派出中央监察官巡视地方。因此负责监察用的御史言官往往比负责日常行政的官员多出几倍。对于这种情况隆武政府以“议会就是朝廷最大的言官”为理由。果断的将六科等监察系统一同并入司【创建和谐家园】下属的督察司。极大的精简了政府机构,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由此也使得政府官员的职责变得更加的明确。在地方将行政区划分为省、州、县三级。各级都设有行政、司法、议会三个机构。将地方的行政与司法一分为二。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政法合一的局面。利用议会与法律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利膨胀。虽然议会制度,税收制度等政策是在隆武帝正式登基前就已经开始执行了。但后世依然将1645年农历八月三十日视为“隆武新政”正式开始的日子。

        不可否认隆武政府在改进政府机构;制定税法;确立身份制度上为日后种种改革跨出了坚实的一步。特别是国民概念的引入。这在当时看起来并没多大的用处。老百姓和官员们根本分不清“国民”同“百姓”的区别。其对后世的影响却远大于《乙酉宪诰》。但孙露特殊的身份却将兵部至于了内阁的控制之外。政府实际上被分成了内阁、国会与兵部三部分。由于隆武时期的国会不能监督皇帝。充其量只能在预算上,对内阁产生制衡作用。内阁的首相负责总理政务,但内阁是对皇帝(首相?)负责,而不是对国会负责。所有军令都由军方领袖直接奏告首相,然后奉赦令行动。军方在殖民地又有一套自己的生财之道。这一切无疑让隆武政府蒙上了浓重的军政色彩。

        *******************************************************************************

        另外附上书中新的政府结构:

        内阁:吏部:内政司\文教司\詹士府\翰林院

        户部:财政司\工商司\农林司\矿务司

      ¡¡¡¡Àñ²¿£ºÍâÎñ˾\º£Îñ˾\Ì«³£ËÂ\¹â»ËÂ\ºèëÍËÂ\Ì«ÆÍËÂ

        兵部:都督府\总参府\监军府

        刑部:警务司\科道司(反贪局)

        工部:水利司\卫生司\交通司\研发司\工程司

        司【创建和谐家园】:大理寺(最高【创建和谐家园】)\督察司(最高检察院)

        内阁: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司长(正三品)、主事(从四品)。

        司【创建和谐家园】:左督御史(从一品)兼任大理寺卿(总审判长);右督御史(从一品)兼任督察司卿(总检察长)。

        地方:省、州、县三级。

        省级行政长官——知府(从三品);省级司法长官兼法官——布政御史(从二品);省级检察官——监察御史(正三品)

        州级行政长官——知州(正五品);州级法官——布政使(从六品);州级检察官——按察使(正五品)

        县级行政长官——知县(正七品);县级司法长官——通判(从七品);县级由知县提起公诉。

        注:其中不少官职的同明朝原有官职的职能有所出入。总的来说是简化了许多。柳丁查了查资料发现明清两代言官和御史的机构很多。所谓的巡抚、巡安其实都是中央下放来抓小辫子的。咳~~~~打小报告的比做正事的还要多。外加谢谢,浪石大大提供的建议。

      第六章 第一节 私掠舰队

        摇晃着的船舱中一个衣着褴褛的水手正虔诚的向一个黑衣神甫做忏悔。水手那黝黑而又粗糙的脸上充满了卑微以及对神的敬畏。在他身旁坐着的是一个五十来岁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神甫。虽然这样的忏悔神甫已经不知听过多少遍了。但他依然聚精会神的倾听着,满是皱纹的脸上不时的露出怜悯的表情。

        “我是一个有罪之人,望天主保佑。”末了那水手划了个十字虔诚的说道。

        “上帝拯救苍生,我会替你虔诚祈祷,为你进行忏悔,不过孩子你得清楚,能否获得救赎,最主要的还是得依靠你自己。”神甫的声音慈祥而又平静。

        “是的,杜·洛瓦神甫。我一定天天向主祷告。愿主原谅我的罪孽。”水手再次划了个十字后连忙起身退出了船舱。今天是忏悔日,船上又只有神甫因此水手们的忏悔时间都被做了限定。以免影响其他水手做忏悔。

        “主会保佑你的,我的孩子。”杜·洛瓦神甫边说边合上了圣经起身在船舱里走了一圈。海上颠簸的旅程使得他浑身酸痛。杜·洛瓦神甫今年已经54岁了。以他的年纪本该留在法国做个乡下的本堂神甫。而不是远渡重洋的来到东方传教。但杜·洛瓦还是搭上了这艘法国商船“幸运号”,带着自己好友汤若望妻子的死讯以及对宗教的狂热踏上了东行之旅。在他离开法国时战争还如火如荼的在欧洲大陆进行着。虽然杜·洛瓦是个耶酥会士。但他并不认为这场继续了二十多年的同新【创建和谐家园】的战争有什么意义。如今的欧洲大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民众流离失所。这难道就是上帝想看见的东西吗?此时敲门声打断了杜·洛瓦的思绪。一个瘦弱的少年端着盘子走了进来:“神甫吃饭了。”

        “谢谢你,华伦。外面还有人要做忏悔吗?”杜·洛瓦神甫指了指门外问道。

        “我想没了神甫,船长说我们今天进入的海域很危险。大多数水手这几天都要值班。所以大概没几个人会来做忏悔吧。”华伦撇着嘴回答道。

        “你们的布沙尼船长也不来了吗?”杜·洛瓦神甫略带不满的问道。

        “布沙尼船长说要我对您说愿上帝原谅他。”华伦摆好了餐具对着神甫耸了耸肩一脸无辜的回答道。

        “哦,愿上帝原谅他。但愿如此吧。我的孩子。你知道布沙尼船长现在在哪儿吗?”

        “就在甲板上,不过船长好象心情不大好。”一想起布沙尼船长铁青的脸华伦不由的大了个寒颤。

        “心情不好?那愿上帝保佑他心情好起来吧。”杜·洛瓦神甫拿起了自己的圣经便打算去找布沙尼船长算帐。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这一路过来杜·洛瓦神甫发现海上的杀戮比远陆地上还要肆无忌惮。无论是在北海还是在印度洋残酷、混乱的战斗到处泛滥,只有武装良好的船舰或者不起眼的小船,才有点信心敢于驶行。也正因为如此杜·洛瓦神甫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人更需要上帝的引导。于是他很快的就找到了在甲板上的布沙尼船长提出了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布沙尼船长,今天是忏悔日。”

        “哦,是吗,神甫。我不是让华伦给您带话了吗。”留着络腮胡子的布沙尼船长敷衍着说到。他一边拍手一边对着对面的水手大声喊道:“喂!杰恩你那是干嘛。绑你婆娘的裤带吗!给我把帆固定好,否则今晚我把你绑在桅杆上!”

        “船长,我是说忏悔。”杜·洛瓦神甫指着圣经重复道。

        “我知道,忏悔很重要。可是神甫,我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您还是回船舱去的比较好。如果有空的话可以为船上的所有人祈祷让我们躲过这一劫。或是祈祷上帝惩罚那些个贪婪的荷兰人。”布沙尼船长指着对面的荷兰舰队骂骂咧咧道。

        “出什么事了船长?”这下就连杜·洛瓦神甫也感到了气氛不对劲。他发现周围的几艘商船正在忙着升帆。

        “神甫,我们大概是碰上武装民船了。这些该死的荷兰人竟然在这时候要加钱!”一提到武装民船和荷兰人布沙尼船长的脸色就变得异常的严酷起来。“幸运号”虽然是法国的商船但和其他十几艘欧洲商船一样需要荷兰的舰队来护航。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1643年去世后。继位的是只有5岁的路易十四。由于国王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因此一切均由王太后安娜摄政。更本没有精力建立舰队来保【创建和谐家园】国的商船。布沙尼船长想要在印度洋上做生意也只有任由荷兰人或英国人漫天要价了。

        “上帝啊,该不会就是海盗吧。”杜·洛瓦神甫划着十字叫道。经过一年多的航行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了所谓的武装民船是怎么回事。

        “是啊,神甫你猜对了,还是快回船舱去为我们祷告吧。”布沙尼船长挥着手想将杜·洛瓦神甫赶回船舱。此时却听了望台上有人大声喊到:“船长,在西北方向上发现了一只舰队约莫有十几艘战舰。好象是英国人的舰队!”

        “哦,该死。又遇上他们了。”布沙尼船长拿起单筒望远镜朝着西北方向看了一眼后立刻收起了望远镜命令道:“掉头,找机会准备撤退。”

        “怎么船长,我们遇上英国人了吗?为什么要跑。不是有荷兰舰队在吗?”杜·洛瓦神甫疑惑的问道。

        却听布沙尼船长带着一丝少有的恐惧回答道:“要是真遇上英国人就好了。那艘旗舰上的船首像化成灰我都认得。那是狼,是海狼!”

        在布沙尼船长等人发现武装民船的同时,对方也已经将这批猎物锁定在了自己的攻击范围之内。甲板上水手们忙着操纵庞大如云的帆具,以推动宽横梁让舰船在令人满意的速度下航行。更多的水手则在搬动笨重的火炮及炮弹。此刻在舰桥上一个年轻提督正冷冷的看着对面荷兰舰队迅速集结。虽然他头顶的桅杆上迎风飘扬的是英国的米字旗。但这个年轻的提督同他的水手清一色都是黄皮肤的东方人。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带着深蓝色的水手帽。而那提督左脸上的刀疤更是犹如招牌般向人揭示了他的身份。义勇军第二舰队提督——李海。

        不错,眼前的这支舰队正是义勇军的第二舰队。当义勇军还在两淮同清军苦战时,第二舰队早已蛮声印度洋了。说他们是武装民船显然有些不恰当。真正的武装民船应该是指跟在第二舰队【创建和谐家园】后面的那十艘商船。至于那英国国旗嘛。只要李海愿意他还可以挂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荷兰的国旗。这年头在海上打劫有谁会挂自己国家的国旗呢。

        “报告,舰队已经集结完毕。等待下一步的指示。”一个更为年轻的军官跑来报告道。

        “传令全体进入‘备战’状态。”李海收回了思绪果断的命令道。

        “是,”年轻的军官脚下啪的一下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连忙跑下了舰桥。李海点了点头拿起望远镜继续观察着对面的荷兰舰队。他知道远距离开火是徒劳的。只有使舰队努力抵近敌舰600码以内再射击才能给予对方最致命的攻击。此时就风向上来看对面的荷兰舰队并不占优势。在同义勇军多次交手后荷兰人也开始使用纵队攻击。为此他们必须调整风帆的方向将自己至于有利的上风向上。此时底下的义勇军水兵已经做好了开炮的准备。白色的风帆被海风吹得“啪,啪”直响,船上的水兵能清楚的感受到海浪的颠簸起伏就象是大海的呼吸。他们和致远号也一起配合着这海的呼吸上下晃动着。在这一刻船、人、海仿佛是溶为了一体。

        很快对面的荷兰舰队也已经根据统一信号转舵成雁形队阵快速的朝义勇军冲击。就那一瞬间荷舰队的舰首突然面向了义勇军纵队。李海的嘴角终于挂起了一丝得意的微笑。而致远号也象是通了人性一般在这关键的时刻船舷向上幌动。训练有速的水兵们立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瞄准敌人的桅杆、帆桁和索具一阵射击。刹时海面上水柱四起硝烟弥漫。几艘冲在前面的荷兰战舰桅杆、帆桁均被义勇军的炮弹击中。整个荷兰舰队的速度顿时慢了下来。而义勇军则趁此机会鼓足风帆象把尖刀一般快速的朝荷兰舰队直插过去。当荷兰舰队进入火炮射程之后,致远号上升起了数面小旗。于是第二舰队立即一齐转向,再次成一路纵队与敌舰平行。配合着海浪起伏的呼吸舰船的船舷向下幌动时,瞄准敌舰的侧舷又是一阵猛烈的齐射。这次的齐射对于荷兰舰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几艘体形较小的战舰来不及反击便被直接击沉了。

        但义勇军并没有就此放松攻击。甲板上水兵们熟练的操作着火炮进行瞄准。训练有素的义勇军炮手们能每隔2-3分钟就发射1次舷炮炮弹。在体力疲惫速度减慢之前,他们往往可以实施3-4次舷炮齐射。作为旗舰致远号上的炮手,更是能在5分钟内实施5次舷炮齐射。虽然这样一来,保持不了火力的连续性,但是实践证明,在逼近敌人的几分钟内实施这样猛烈的火力压制,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当义勇军军舰攻击荷兰的护航舰的同时,那些个欧洲商船早就四散逃开了。此刻躲在义勇军舰队身后的武装民船趁机对这些商船展开了攻击。但比起义勇军舰队这些武装民船的表现简直就象个棒槌。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攻击力上他们都差了一大截。武装民船5分钟内只能实施一次齐射。命中率也不尽人意。原本占有上风向的武装民船没能有效的将商船分割开逐一包围。而是傻傻的追着那些个商船不放。那些欧洲商船当然不是省油灯。他们一旦占有上风向就立即对香江商会的武装民船展开了反击。不一会儿便有数艘武装民船中弹燃烧了。

        致远号上的李海铁青着脸看着武装民船笨拙的表现不由狠狠的骂道:“一群废物!”他这边第二舰队已经顺利解决了荷兰护航舰队。几艘主力舰开始调头帮助武装民船围歼欧洲商船了。只见义勇军军舰驾轻就熟的将商船驱赶开后再逐一包围,登船占领整艘商船。整个过程就象草原上狼群捕食一般。为了扩展香江商会在印度洋的业务打破欧洲人对印度洋市场的垄断。香江商会从1644年八月开始正式成立了所谓的“顺昌航运公司”。主要由商会以及南洋地区的海商提供金钱,组成所谓的“武装民船”。按照计划这些武装民船同义勇军舰队紧密合作。由义勇军舰队攻击欧洲国家的护航舰,迫使他们商船四散逃开,再由那些武装民船猎取、捕食。以打击欧洲国家在印度洋的商业势力。但这些武装民船大多是由以前的商船改装成的。中国的商船几乎没什么远洋的经验,更缺少对火炮的使用经验。因此在李海看来这些家伙简直就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棒槌。

        “报告提督,西南方向上发现三艘脱逃的商船。是否追击?”

        “不用追了。传令收队。记得把俘获的商船拖回新加坡登记。”李海看都没看那几艘船抛下了命令就回自己的船长室去了。对于跑掉几艘商船李海并没放在心上。劫掠一方面是为了以战养战供养舰队;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贯彻司令“捕捉敌方商船打击敌方势力”的政策。只要任务完成就行。况且长时间留在作案地点可不是件好事。荷兰人同西班牙人的联合舰队早就放出话要找自己算帐了。虽然李海并不介意接受挑战。

        此刻幸运号上的杜·洛瓦神甫和布沙尼船长正战战兢兢的看着义勇军的舰队打扫完战场后有秩序的撤退。整个过程显异常的训练有速。惊魂未定的杜·洛瓦神甫回头向布沙尼船长问道:“上帝啊,这究竟是些什么人?”

        “这是中国人的舰队。也就是马可波罗所说的东方帝国。传说中充满香料与黄金的梦幻国度。”布沙尼船长以嘲弄的口吻回答道。

        “上帝啊,”杜·洛瓦神甫虔诚的划了个十字。这就是利玛竇所说的那个对于地球大小一无所知,对自己又是自吹自夸的无知国度吗?自己所要去拯救的将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啊。

      第六章 第二节 贸易与私掠

        海面上漂浮着几块残破的木板,沾染着火药的灰的帆布被海水泡得鼓鼓的。这一切都在向联合舰队的凯塞尔提督昭示着曾经发生在这片海域上的激烈战斗。此刻凯塞尔脸色苍白两只手紧紧的握着单筒望远镜。一旁的副官担心的看着自己的上司生怕他一怒之下就此砸了那望远镜。过了半晌凯塞尔才狠狠的吐出了一句:“这只该死的黄皮肤狼。总有一天我会把他涂满柏油吊死在巴达维亚的码头上!”

        面对怒气冲冲的上司副官不禁缩了缩脑袋。这些日子以来凯塞尔提督的心情一直很糟糕。其实整个巴达维亚议会都是愁容满面的。中国人在印度洋海域越来越猖狂了。仅仅1645年的五月便有80多艘商船被劫持。矛头指向这一地区的“最大的掠夺者”荷兰货船。荷兰人掠夺香料群岛的财富,而中国的私掠者们掠夺荷兰的财富。议会中不少人叫嚷着要教训中国人,要将那只“东亚狼”给绞死。到处都贴着捉拿李海和他同伙的通缉令。作为回报中国沿海各个城市也帖着捉拿凯塞尔等人的通缉领。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海军将领往往就是其他国家的头号通缉犯。本就没什么好惊讶的。大概是觉得这么做也没意思荷兰人很快就撤消了通缉令。但对方神出鬼没的作风让荷兰人不禁联想起了大西洋上的那个岛国。为此了不让西印度群岛的情况在东印度群岛再度重演。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很快就抛弃了宗教上的敌视组成了联合舰队来抑制中国的私掠行为。毕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黄皮肤塌鼻梁的东方人都是异【创建和谐家园】。眼前这个凯塞尔提督就是在樊特朗提督死后两年多才从本土被调来的出任联合舰队提督的军官。不过情况并没有因为联合舰队的成立而得到很大的改观。凯塞尔提督也因为多次围捕不利而遭受议会的质疑。

        “葡萄牙人的舰队还没到马德拉斯海域巡逻吗?”凯塞尔提督铁青着脸问道。

        “提督,好象还没葡萄牙舰队的消息。”副官耸了耸肩回答道。

        “那不用说费尔南的西班牙舰队应该还在马六甲的海港里睡觉吧。他们干脆把联合舰队改成荷兰舰队算了!”凯塞尔提督忿忿不平的将望远镜丢给了自己的副官命令道:“收队!回卡利库特。”

        “提督,不追击中国人了吗?”副官怯声声的问道。

        “追?怎么追。估计他们已经跑了20海里左右了。现在的风向对我们很不利。如果费尔南的舰队能在马六甲守候的话,应该可以截击那些中国人。当然这是如果。”凯塞尔以嘲弄的口吻说道。联合舰队已经成立快半年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联合舰队都要强于中国人的舰队。按照凯塞尔的标准就凭中国人的那几条破船更本算不上是私掠舰队。如果几支舰队真的能精诚合作的话,事情早就解决了。自己也不用整天带着这支二流舰队漫无目的的游荡于广阔的印度洋和复杂的东印度群岛。可事情没那么容易。要知道现在在欧洲荷兰正同法国合作,与驻西属尼德兰的西班牙军队和帝国军队作战。也就是说实际上荷兰同西班牙还是属于战争状态的。虽说这里的舰队是受雇于各家公司的雇佣军。可若说各自心里没有间隙那是不可能的。光是荷兰的舰队就经常在海上袭击西班牙的货船。怎么可能就这么简单的一笑抿恩仇。况且受损失最大的并不是这两家。因此这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舰队当然是出工不出力。搞得凯塞尔只能带着自己的舰队转战于印度洋和东印度群岛寻觅中国舰队的踪迹。

        不过经过这些日子的较量凯塞尔也不敢再轻易的小看这些东方人的实力了。毕竟对方也有让人头痛的角色。就是那个被成为“东亚狼”的李海。据说当年就是他率领着一支20艘战舰的舰队伏击樊特朗舰队。使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的主力舰队全军覆没的。这场战斗在荷兰海军看来简直就是场耻辱。凯塞尔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他一直寻找着机会想要一举解决这批该死的“海狼”。是的,海狼。一群游历于东印度群岛神出鬼没的海狼。这是凯塞尔和他的同僚一致的评价。厦门海战幸存的“安尼号”船长奥波托曾不止一次的提醒凯塞尔要小心那支舰队。按照奥波托说法这些东方人不但有一套自己的信号系统,而且还精通“战列线”向“机动战术”。对此凯塞尔不敢妄加评论。因为他到现在都没同对方真正交过手。虽然他已经追击“海狼”半年多了。但对方好象总是故意避开自己不与自己的主力决战。为了能抓住“海狼”凯塞尔认真研究了对方的航线及活动规律。有几次他甚至已经能感觉到对方就在附近了。可是每次还是会被那只狡猾的狼溜走。东印度群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地形无疑是“海狼”最好的掩护。由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到处捣毁佛塔,抢劫佛寺,刮下佛像上的金箔,掠走寺庙铜钱用以熔铸大炮,强迫当地人改信天主教。因此而这里的土著对欧洲人异常的排斥。着使得凯塞尔的某些行动更加的困难。“海狼”在香料群岛游弋就象是在自家的后花园中玩耍一般。倒是自己的舰队经常被耍得团团转。

        这让凯塞尔想起了当年在西印度群岛同英国海盗周旋的经历。唯一不同的是“海狼”的行动每次都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绝不会象英国人那样漫无目的的游弋在大西洋上,任意向碰上的船只开火抢劫。“海狼”的每次行动在凯塞尔看来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因此他们每次都能顺利的全身而退。而且也不会随意的扩大杀戮。如果一击不中的话他们就会立即离开,绝不恋战。策划这一切的应该就是那个香江商会。亦可以说是香江商会背后的那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帝国。不过“海狼”虽然狡猾但凯塞尔也有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来解决。那就是直接攻击香江商会在新加坡、丹那沙林(缅甸港口)、墨吉(泰国港口)、安汶岛(印尼港口)、帝多利岛(印尼港口)、西加里曼丹(印尼港口)等地的基地。特别是新加坡。那里是中国人在整个东印度群岛的大本营,控制着整个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中国人要南下东印度群岛必须等到北季风期才行。否则的话一来一回没有几个月是不成的。所以这些基地既是他们控制东印度群岛的关键。更是他们进军印度洋的桥头堡。为此凯塞尔曾经认真详细的写过一份作战计划书递交给巴达维亚总督迪曼。可却被迪曼严词驳回了。理由是不能影响贸易。又是贸易!算了,战与不战还不是商人们说了算。反正一切都是为了贸易。想到这儿郁闷的凯塞尔叹了口气走进了自己的船长室。

        在凯塞尔正为海上的私掠事件头痛不已时,远在巴达维亚的总督府。主宰香料群岛生意的几大总督及商务代表正围坐在长桌前也在讨论着这事。他们是荷属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督迪曼、英属东印度公司驻大城商官代表杰克·福克斯、西属马尼拉商务代表盖略特、葡属阿果商务代表西尔维拉。

        只见大厅中西班牙的代表盖略特挥舞着拳头抱怨道:“这两年来东印度群岛海盗船既多又猖狂,他们就像是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从海上入港的每一条船只都躲不开它们,出港的船只也一样。再这样下去东印度群岛都快和西印度群岛一样危险了。”

        “不知道当初是谁兴奋的在马六甲劫掠异【创建和谐家园】的商船。怎么现在也头痛了吗?”葡萄牙代表西尔维拉略带酸溜溜的说道。西班牙人在中国商船大量进入印度洋贸易后就一直打劫中国的商船。其实这里的所有人都这么做过。一来是因为中国是东方国家。东方国家在海上势力的大多不强。事实也证明了他们一开始的想法是正确的。中国商船的战斗力确实很糟糕。二来是中国商船上总有许多值钱的货物。丝绸,瓷器,茶叶,镜子每一样都是难得的奢侈品。如此“肥羊”不抢弃不是辜负了上帝对他们的指引。当然最后这种乐极生悲的结果也是他们当初没想到的。

        “被一个女人吓出澳门的家伙好象没资格在这里开口说话吧。葡萄牙国王手下没人了吗?”盖略特冷笑着反驳道。

        “好了,先生们。我们今天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斗嘴的,”巴达维亚总督迪曼打断了两人没营养的争执。愚蠢的家伙,迪曼在心里这样评价着两人。在荷兰人看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才是海上贸易。他们不善于做生意。这些“征服者”来到美洲和亚洲,在那里定居下来,改变当地人的宗教信仰,进行统治,为避免异教的海上闯入者入侵的干扰,他们多把领地置于内地。当然,他们不会忘记探寻财富最高尚的源泉——黄金。然后在自己的殖民地修筑越来越坚不可摧的要塞群用来相互拼命。这次也是中国人的船刚开始出现在印度洋。他们就急切的下手了。结果这次中国人没搞海禁。而是以牙还牙的闹到现在。不过迪曼并没表现出他的蔑视。只听他诚恳的说道:“正如盖略特先生所说的现在东印度群岛的情况很糟糕。我想在坐的各位不想看着东印度群岛变成第二个西印度群岛;变成下一个加勒比吧。这次找诸位来就是想让诸位抛弃前嫌共同维护东印度群岛的贸易秩序。”

        “迪曼,你这话应该和中国人去说吧。谁都知道是这些异【创建和谐家园】破坏了东印度群岛原有的秩序。而且还总是有些人喜欢浑水摸鱼。”盖略特边说边瞥了一眼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杰克·福克斯。那表情仿佛是在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星期的那次抢劫是你们做的。

        对于盖略特可以杀人的目光,福克斯早就习以为常了。英国的私掠舰队是全世界都闻名的。这次香江商会在印度洋和东印度群岛大肆袭击欧洲的商船。英国海盗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浑水摸鱼的事时有发生。但这些日子有些事情也很难在东印度公司的控制范围内了。各式各样的海盗越来越多。英国人自己的商船也被劫了好几次。而且英国本土的内战越打越激烈。最新传来的消息说国王陛下已经逃出伦敦了。受到内战影响的东印度公司对东方的控制也有些力不从心了。看来也要表示一下啦。想到这儿福克斯很有风度的说道:“英国会尽最大的努力维持香料群岛的秩序的。”

        对于福克斯这种态度。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骂了一句:墙头草!确实,英国在欧洲近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中一直保持着孤立态度。在东亚也一样。对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同香江商会暧昧的关系也不是什么新闻了。英国人的见缝插针的本事连荷兰人都自叹不如。幸好,他们现在国内议会同国王征战多年。否则以英国人的习惯这次铁定会趁机扩展自己势力。于是众人又抱起了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着福克斯。却听迪曼接口道:“福克斯先生能这么说,我们也很是欣慰啊。不过各位也知道联合舰队这半年来成绩并不理想。中国人的舰队依然经常袭击我们的商船。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意义。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和中国人谈一谈吧。大家不远千里来这里还不都是为了赚钱?没理由搞得太僵。”

        听迪曼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起来。中国人的情况和其他国家不同。他们拥有上好的丝绸、瓷器、茶叶。能做出比威尼斯还要精致的玻璃制品和镜子。能制造精巧的时钟,喷香的肥皂,色彩鲜艳而又结实的布匹。甚至还能自行生产火枪和大炮。中国有着令人嫉妒的熟练工匠而不是象美洲非洲那样只是欧洲的原料采集地。迪曼他们在东方的贸易离不开中国的商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们不惜去抢,去骗。甚至化装成他们鄙视的暹罗土著来混入中国进行贸易。如今中国人自己愿意出来贸易了。迪曼他们当然求之不得,生怕中国人再次搞海禁。所以对于凯塞尔的那个袭击新加坡的计划迪曼是绝对反对的。因为这么做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不过西尔维拉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中国人这次真的会同意和我们谈吗?”

        却见迪曼自信的回答道:“会的。为了贸易。”

        *******************************************************************************

        有书友问为什么明明能搞自由贸易还要去打劫?关于这点柳丁只能说不是偶们想劫别人。而是当时的海洋上,你不打劫别人,别人就会来打劫你。这是游戏规则。

      第六章 第三节 新加坡总督

        阳光下数十艘战舰雄赳赳,气昂昂的驶进了海港。鲜红的金龙旗子映着白色的风帆显得奕奕生辉。随着数条作为战利品的商船被拖入海港。码头上的人们疯狂的吹着口哨,抛着帽子迎接着海上归来的勇士。舰队的每次胜利都代表着商会实力的加强,代表着这里的人们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去损害我们敌人的商业与航海吧!让他们今后无法同我们在贸易上进行有利可图的竞争。”这是任何一个想要在海上分一杯羹的国家都要接受的游戏规则。当然也包括刚刚走向大海的中国。

        此刻在海港西侧的总督府中一个身着白色的儒袍头带方巾年轻人正背着手静静的看着第二舰队满载而归的进入海港。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温文而雅的儒生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将整个东印度群岛乃至整个印度洋搞得翻天覆地,鸡犬不宁。他便是新加坡总督陈家明。这些私掠活动的策划者。欧洲人眼中的“马六甲之狐狸”。

        仅仅在一年多前中国的商船还要向荷兰人、西班牙人摇尾祈怜以求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由于海禁中国航海业已经停滞倒退了数十年了。偶尔一些胆大的走私商船大多都在东亚沿海一带活动最多不过下下南洋。但随着香江商会的向外扩张,大量的中国商船开始满载着瓷器和绸缎来到印度洋沿海换取宝石象牙、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以及粮食等农作物。结果这些商队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欧洲私掠舰队眼中的“肥羊”。在这个时代欧洲王侯都发行“特许证”,特许私人船只攻击敌人,获得奖赏,国家从中抽肥。私掠船同只有枪炮、没有特许证、任意向碰上的船只开火抢劫的海盗之间的界限是很单薄的。于是乎“掠夺”成了光明正大的行业。在欧洲人眼中“宗教、狂热、财富、掠夺、爱国”都是同意词。

        那些红夷海盗海盗既要财也要命。他们四处劫掠过往的商船,并将中国水手吊死在桅杆上。抢劫绑架、杀人放火无所不为。刚刚才起步的中国海商哪儿见过这样的架势。在最初的一年中许多海商吓得几乎都不敢进入印度洋。为此香江商会急调义勇军舰队来保护商船。但这么做无形当中大大提高了贸易成本。毕竟维持舰队的开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当时义勇军正和清军开战。大量的战略物质优先供给给陆军。而义勇军两支舰队的兵力在茫茫的印度洋和东亚海域显得异常的捉襟见肘。

        于是香江商会很快就顺应“国际潮流”也开始向海商发行“特许证”,想要建立自己的私掠舰队。无奈中国海船的体型本来就小,火炮配置的也少。又缺乏远洋经验和熟练的水手。在近海小打小闹还行。真要他们进入印度洋劫掠经验丰富的欧洲商船简直是妄想。而荷兰人更是为了报复当年在台湾的失利几乎抓着中国的商船不放。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势香江商会的股东们决定同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媾和。以求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

        但这一切都在陈家明出任新加坡总督后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按照孙露“以战止战”的指示陈家明当着商会股东以及荷兰使者面撕毁了媾和条约。驳斥了部分商会股东软弱的作风。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世界。软弱与退让只能换来对手的鄙视以及变本加厉的掠夺。当然陈家明并不是一个只会唱高调的书生。他知道只有用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才能挽回目前的颓势。于是他将原先零散的武装民船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了“顺昌航运公司”。由商人出资,义勇军提供专业的战船以及武器弹药,并帮助训练水手。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陈家明同詹姆斯和李海等人策划了一系列的私掠行动。按照詹姆斯提供的航线。他们去红海口拦截荷兰东印度公司同莫卧尔帝国的商船;去马里亚纳群岛拦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货船。第二舰队甚至还打劫过香江商会名义上的合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理由是一支英国海盗打劫了三艘贩运茶叶的中国商船。香江商会这种计划周到、装备精良的“冒险”活动使得欧洲的“冒险者”们头痛不已。为此他们的联合舰队日以继夜的在海上巡逻想要抓住让他们头痛的“海狼”。不过他们至今连第二舰队的衣角都没碰着过。

        这些私掠行动一方面是为了报复及打击以荷兰为首的欧洲殖民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海上力量。供养一支海军比供养一支陆军更费钱。陆军可以雇用或特别征召,在战役结束后付钱或解散。普通水手也可以到时候雇用或因某种原因解雇,但是,不管有没有战争,舰只总要建造,总要保养的。投资是很大的。要求有一套基础设施:船坞,造船木工,领港员,制图员,军械专家。这些实际上是一支付工资的、永久性的专业队伍。私掠行动除了可以以战养战外。私掠船的炮火更是为商人的商站和货栈廓清了基地。私掠不是抢劫一两艘船这么简单。这是一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但是要想成为海上的霸者光靠有一两支强大的舰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提高民船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的向外扩展。陈家明不指望现在中国的武装民船能达到欧洲私掠舰队的水平。但至少要能保护自己才行。能在印度洋上大胆航行才行。想到这儿陈家明瞥了一眼停泊在船坞中的几艘受重创的武装民船,不由的在心中一阵叹息。舰船、枪炮只要有钱就可以造。但熟练的水手以及航海经验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得到的。义勇军发展到现在至少也花了五年的时间况且还吸收了大量的海盗。看来还真象孙首相所说的那样:“通往大海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忽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陈家明的思绪。他回头一看只见身着白色军装的李海正站门边冲着他笑道:“我的总督大人,发什么楞呢。还在心疼你的那几艘破船?”

        “怎么不心疼。这可都是花钱打造的。损失太大的话,那些股东可要天天找我麻烦了。”陈家明一边叹着气一边给自己和李海倒了杯酒道:“我说你就不能照顾点武装民船吗。他们都是些新手啊!”

        李海耸了耸肩接过酒杯找了张最舒适的椅子坐下后说道:“新手?我看他们连学徒都不配。我又不是保姆。完成任务就行。”

        “那你也不能就这么把他们丢给葡萄牙舰队和西班牙舰队。这两个月武装民船伤亡不小啊。”陈家明努着嘴说道。这些日子武装民船船长们不断的向他抱怨义勇军将他们弃置不顾。搞得陈家明头都大了。

        “哪个混球说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每次护卫舰队不都是我们解决的。交给武装民船处理的都是商船。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那你干脆让他们回家抱孩子去吧。”李海白了一眼后将酒一饮。

        陈家明无奈的笑了笑。李海的性格就是这样直来直去。但他说的也有道理,不经过真正的历练武装民船永远都不能成长起来。于是他将话题一转问道:“我的提督大人,这次收获怎样?”

        “还不是老样子。说实话,那些红毛夷的船劫起来没意思。我更喜欢劫印度人的船。莫卧尔帝国的富庶不是那些个红毛夷可以比拟的。而且印度人懦弱而又无能。劫他们的船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李海坏坏的一笑道。他当然知道私掠行动不单单是为了劫掠财富。但就以一个海盗的思维来说劫印度人是首选,接下来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打劫荷兰人和英国人比较不合算。

        李海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劫掠莫卧尔宝船的情景。当水兵砸开其中其中一艘船上的宝箱时,所有人不禁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呈现在面前的是大把大把的珠宝和钻石,整箱的金条。这可比抢劫十艘普通商船所得还要多。为此香江商会特地嘉奖了参加那次行动的所有海员。就连最下等的见习水手也分到了五百两白银。当然这次的行动更是被当作了一个传奇在沿海各地广为流传。年青人纷纷辞掉工作,跑到船上来要求加入武装民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2: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