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命运的抉择作者:黑色柳丁》-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错?你那里错了?”孙露反问道。

        王兴想了老半天楞是没想出个原由来。部队的纪律很好啊。这一点从周围百姓的反应上就可以看出来嘛。至于训练嘛。一师驻扎杭州后就一刻都没放松过训练啊。还有什么呢?于是苦着脸的王兴又问道:“是啊,我那里错了?哦,难道是不该打那些龟孙子?”

        “咳,你总算明白过来了。”孙露放下茶杯道。

        “可是,司令他们欺压乡里难道我们就不闻不问吗?”王兴理直气壮道。

        “是。他们进入杭州地界搜刮百姓。我们现在驻扎在杭州那就要管。可是你让人抄了人家的老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王师长你要记住我们这次来是来北上勤王的。不是做救世主的。要注意我们同友军的关系。”孙露教训道。

        “可是司令到时候打起来这些人更本靠不住啊。”对于孙露如此在乎那些“友军”王兴很不以为然。

        “王师长,你要清楚虽然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不强。可是他们毕竟是这里的地头蛇。他们或许不敢明的和你来。暗地里在你的背后使扳子。到时候我们可是要吃亏的。”

        “他敢,看我不收拾他。”王兴愤愤道。要是真有人敢这么做相信王兴一定会拧下他的脑袋。

        “收拾?实话对你说。以后到了南京象现在这样的军队多如牛毛。江北四镇的那些人比土匪还土匪。你收拾得了一两个。你还能收拾后面的那一大群吗?到时候清军还没南下呢。我们自己倒先窝里斗起来了。”孙露斥责道。确实现在的这些南明军队就象是鸡肋。孙露觉得自己与南明军队就象是后世德军与意大利军一样。敌对的话,用一个师就可以消灭他们;中立的话,要用两个师防着他们;结盟的话,得用五个师保护他们。但现实的情况却让他们成为了义勇军的“友军”。

        被孙露这么一说王兴的立刻觉得脸烧烧的:“司令,这次我真的知道错了。要不我带人赔礼去?”

        看着王兴的样子孙露觉得又好气来又好笑。于是缓了缓口气道:“我看不必了。既然已经翻脸了就要做出样子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让他们不敢在后面耍花招。”

        “是,司令。我一定照办。”王兴见孙露不再生气也稍稍缓了口气。

        “不过,以后决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了。否则的话军法处置。至于底下的战士这方面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作好。我们虽然是百姓的军队。可是也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孙露正色道。

        “是,司令!”王兴敬了个军礼转身出了房间。

        训完了王兴孙露叹了口气翻弄着眼前的几份材料。这是特课前天送来的最新情报。由于前段时间义勇军行走于闽浙地区通讯十分不方便。直到义勇军进驻杭州之后孙露才收到特课传来的情报。不过其中不少内容已经是一两个月之前的事了。孙露连夜看完了所有的资料。说实话当看完这些东西后她的心久久的不能平复。有惊讶、有懊恼、有失望、有愤怒、有无奈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一般。

        按照材料上所说的清军在十月中旬兵分两路。镶白旗一路西进追击李自成部;正白旗一路南下打算攻明。总兵力达十万余人其中大部分的兵力都是前明的降兵。清军真正的主力不过五万余人其中还包括吴三桂等部。孙露很难相信多尔衮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布置。用三万人马追击李自成;用两万人马南下对付南明。清军现在面对着的可是总数达百万余人的大顺军和南明军队啊。就算除去水分也有几十万人马啊。多尔衮对于两白旗的战斗力难道就这么自信吗。

        在孙露看来这样的战略部署无疑糟糕的。事实也证明这么做让清军吃了个不小的亏。李自成不愧是李自成。孙露原本以为他经过山海关一战就再也没翻身机会了。可谁知大顺军在河南怀庆连打了数个漂亮的胜仗。使得多尔衮不得不急忙调集南下的多铎部转向支援西线部队。这么做的后果当然是使得清军南线的左翼完全暴露给了南明。不知现在张家玉进行得怎样了。要是早知道多尔衮会这么干。孙露就会让二军提前行动了。那样她就能趁机从侧面给清军狠狠的一击。很可惜错过了这次机会。可是南明呢?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南京竟然没有一点举动。

        桌上的另一份材料解答了孙露的疑问。也使得她觉得异常的愤怒。这是上面写的是关于这段时期南京朝廷的种种活动。除此之外还附带了史可法等人的几份奏折以及两份重要的信件。从奏折上来看目前的南京内阁正忙着定从李自成诸臣的罪。以此来大力打压从北京南归的大臣。为此阮大铖入朝后还借作“顺案”之名,恢复了【创建和谐家园】东厂一时间南京又陷入了恐慌之中。明朝在北京和南京各有一个内阁。如今北京的内阁已经破坏殆尽南京内阁却完好无损。那些南下的北方大臣势必会威胁到南京内阁。也难怪马士英等人要忙着网罗罪名打击异己了。

        而在军事方面南京方面可以说是毫无作为。整个内阁沉浸在求和的氛围之中。以至于使得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满清往往只要派一个官员在当地前明降军的帮助下就能收复一个州府。南明对此的反应竟然是承认了这些地区是满清的领土。连史可法都要求朝廷放弃这些地区来换取同满清的“良好关系”。若不是看了史可法的奏折以及后面的两封信孙露是怎么都不会相信这些话竟然出自史可法之口。也应为如此孙露终于看清了目前的局势。现在的南京内阁除了少数下级官员外没有“主战派”。可以说都是“主和派”。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最让孙露感到无奈的是那两封信。一封是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书信。另一封则是史可法回复多尔衮的书信。多尔衮在信中可以说是傲慢无比。多次的威胁史可法说要南下问罪。并表示决不承认南明的合法地位。认为南明是伪朝。更可笑的是他还威胁说要联合李自成南下。这摆明的就是色厉内荏。说明他多尔衮没这个实力。若是他真的那么厉害干嘛要拉上还在和自己死战的李自成一起来吓南明。可是史可法竟然将这点当真了。他的这封回信彻底粉碎了史可法在孙露心中的地位。她很难相信自己敬仰的史督师竟然会用这样的口气安抚多尔衮。他不但认为吴三桂的做法是真确的。还打算用“同仇之谊”来感动满清。

        孙露忽然觉得自己很累。原本以为史可【创建和谐家园】对自己有所帮助。可是没想到竟然是这种情况。现在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同她所知道的那段历史相差甚远。难道自己所处的并不是自己那个时空的明朝。还是后世的那些教科书对于这段历史没有真确的还原呢?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各方的军事行动还不至于影响孙露先前大的作战部署。至于以后会发生什么变故也只有让张家玉等人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做出判断了。作为主帅的孙露只能做出整体的战略部署。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她不可能一一做出反应。局部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战法只能由各军的指挥官自己判断了。不过李虎那边还是要知会一声的。由于满清的作战部署出乎孙露先前的意料。(过高估计满清了。)所以考虑再三后孙露决定扩大做战目标。相对应的战略部署上也要稍加调整。现在李虎的游击队正在太行山附近活动。看来有必要通知李虎改变作战计划。

        通过南京的种种现象孙露进一步深切的感到现在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兵权才是在乱世中生存的真正王牌。孙露已经不再关心谁是“主战派”、谁是“主和派”了。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任何挡在自己面前的人都是敌人。

        就在此时门外,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孙露收起了资料道:“什么事?”

        “大人,程掌柜说是有要事求见。”门外的侍女道。

        “程掌柜?”孙露皱着眉头道。香江商会杭州分号的程大掌柜现在找自己会有什么事呢?孙露已经通知过了香江商会的干部只要没有重要的事就尽量少来找自己。既然他急着找自己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孙露想了一下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程掌柜便被带了进来。他一脸恭敬的行礼道:“属下程贵福,见过会长。”

        “程掌柜,请坐。有什么事情吗?”孙露抬头问道。

        “这?”程贵福四下张望了一下在孙露的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

        孙露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问道:“你能肯定是他?”

        “是的,属下等人已经认真确认过了。”程贵福肯定道。

        孙露起身渡了两步回头道:“通知他们。我同意和他们见面。”

        由于1644年底到1645年四月间会有许多重大的事件。所以以后的几节柳丁会分几条线同时进行描写。时间上会有些出入。

      第四章 第十四节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首诗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当年南宋朝廷“偏安”的思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江南地区的富庶。就算是在天下大乱之时苏杭地区仍能接受大量的南下难民以及供养庞大的官僚系统。在此基础上竟然还能让身处此地的百姓产生出安乐惬意的感觉。眼前热闹的场景就生动的证明了这点。此刻的杭州比起孙露四年前来的那次更加繁华了。大量从北方南逃的难民涌入了这个城市。他们中有农民、有地主、有书生、有前明的官员给杭州带来了异样的活力。

        “真是不可思议的恢复力啊!”坐在轿子里的孙露在心中感叹道。可惜的历代南方的统治者们都没将这种恢复力用在军事上就是现在也一样。想到这里孙露放下了一旁的帘子靠在后面的软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迎着若有若无的细雨轿子穿过了江南特有的长街和小桥在南门牌坊旁的一条小巷的尽头停下了。轿子外程掌柜恭敬的提醒道:“会长,我们到了。”可是过了半晌里面没有反应。于是程掌柜有稍稍提高了声音道:“会长?会长,我们到了。”

        “哦,到了吗?”孙露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跨出了轿门。真是的,刚才只是想打个盹而已。没想到竟然就这么睡着了。时值深秋,虽然是在江南但孙露已经能隐约感觉到南方特有的湿冷气了。整了整披风孙露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程掌柜的指引下走进了里面一间不起眼的小院落。

        同那残破的院门不同,进了门之后有另一番天地了。这个小院子虽然不大但却被布置得很有韵味。绿竹白墙青瓦典型的江南园林。院子里早有一个家丁等候多久了。孙露一行人跟着那家丁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来到了一间厢房前。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略微发福的老人站在门口迎接道:“啊,程老板,欢迎,欢迎啊。”这个老人的声音尖锐而刺儿。

        “张总管好。”程掌柜恭敬的行了个礼。

        “程老板客气了。这位想必就是孙总兵吧。”这个张总管一边行礼一边仔细的打量着孙露。眼神中透露着些许的不信任,些须的惊讶。

        “孙露见过张总管。”已经习惯了这种眼神的孙露不卑不亢的回礼道。

        张总管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转而微微一笑道:“我家主子已经在里头等候多时了,孙大人请。”说完便要将孙露和程掌柜引进了屋。孙露的两个侍卫刚要跟上却被张总管给挡住了。他回头问道:“孙大人不介意吧。”

        “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在外面守着吧。”孙露点头示意到。于是那两个侍卫便也不再向前只是坚持守在了门口看着孙露和程掌柜进了厢房。

        出乎孙露意料的是房里并没有人。那个张总管却也没吱声。只见他径直走到书架前将一只青瓷花瓶转动了一下。看了他的举动孙露不禁在心中叫了一句“芝麻开门”。果然书架移动了露出了后面的一扇暗门。张总管微笑着做了一下请的姿势。孙露也不管一旁已经惊讶得张大嘴巴的程掌柜自顾自的大步走进了密室。

        此刻密室里正站着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他的身型略微显得削瘦。苍白的脸颊上一双明亮的眼睛给人以略带神经质的感觉。但总的来说从这个男子身上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这与孙露先前所遇到的那些官员、大儒、枭雄们的感觉十分的不同。意识到眼前这个男子身份的孙露上前行礼道:“广东总兵孙露。参见唐王千岁。”

        “孙总兵平身。看座。”唐王朱聿键极有风度道。

        “谢王爷。”和程掌柜唯唯诺诺的态度不同孙露并没有因为眼前的这个男人是皇族而显示出任何的拘谨。也难怪这个时代的人无论爬得多高对于这些皇族总有些与生俱来的畏惧。这种奴性是上千年的封建统治的结果。从21世纪回来的孙露身上当然没有这种奴性。这也使得孙露往往显得气度不凡。

        “早就听说,孙将军是广东的巾帼女英雄。孤王早想一睹芳容。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 朱聿键爽朗的大笑道。

        “王爷,过奖了。孙露只是尽一个臣子该尽的本分。哪里敢言什么巾帼英雄啊。”孙露打着哈哈道。

        “孙将军居功不傲真是难得。哎~~如今国破家亡、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孙将军一介女流尚知忠心报国。我朱聿键堂堂七尺男儿,又是王室宗亲却是报国无门啊。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啊。”说完朱聿键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了。而一旁的张总管和程掌柜已经感动的痛哭起来。看着这三人痛哭流涕的模样孙露觉得作为密室里的唯一一个女性自己怎么着也要表示一下吧。于是酝酿了许久的孙露终于挤出了几滴眼泪。幸好她带了手巾一边抹一边哭的样子还真象那么回事儿。在伤感的气氛下朱聿键又回忆了先皇的音容笑貌痛斥了李闯流寇们的残忍【创建和谐家园】。最后才抽泣着说道:“如今人心纷乱、群龙无首。天下所需正是一杆大旗将各路人才网罗起来。共同对付流寇和靼虏。”

        一听朱聿键这么一说孙露不禁在心中暗叫:终于谈道正题上了。表面上孙露依然显得不动声色只是讪讪的问道:“王爷此话差已。何谓群龙无首?今年五月福王殿下不是已经在南京登基称帝了吗?如今可是众望所归啊。我等这次也是受当今圣上之命北上勤王的。”

        “哼!朱由崧他有何德何能继承皇位。贪、淫、酗酒、不孝、虞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可谓五毒俱全。而其重用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更是贪赃枉法、私设刑堂、陷害忠良。先皇殉国并没有留下遗诏。而几位皇子也没能幸免遇难。还不是靠着马士英等人早一步将他迎进南京城…”朱聿键滔滔不绝的数落着弘光政权种种弊病。

        不明就里的人听了朱聿键忧国忧民、声泪俱下说辞或许会被他所打动。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孙露。由于早就知道崇祯皇帝活不长所以孙露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几个藩王的动向。其中包括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瑞王朱常浩、潞王朱常芳、鲁王朱以海、桂王朱由榔以及眼前的这位唐王在内的大小藩王。在此之前孙露也是认真分析过各个藩王的情况。制定了所谓的“寻龙计划”。在考虑再三后孙露决定还是把宝压在福王朱由崧身上。理由很简单这样的皇帝容易控制而且他也是离南京最近的一个藩王。下定决心的孙露让香江商会极力配合想方设法让朱由崧登基。让孙露没想到的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也选中了朱由崧。虽然以前知道马士英不是个好东西。但为了以后的计划孙露还是决定和马士英合作。两人一拍即和如此这般朱由崧便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了。

        既然朱由崧已经登基了那就不能让其他的几个藩王在后面扯后腿。于是孙露让特科密切关注着其他的藩王。不过到目前为止特科已经失去了桂王的消息。瑞王由于处在张献忠的地盘里所以也没什么消息。但有确切情报表示瑞王朱常浩已经被杀。这个唐王也从几个月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若不是他自己找来孙露或许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是,是。”孙露虽然在嘴上附和道。不过她心里却明白这个唐王可真不地道。朱聿键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父亲早死。崇祯五年被立为唐王。崇祯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而获罪。直到朱由崧登基后才被赦释。可是他前脚被赦免后脚便开始挖起朱由崧的墙角了。可见他是个志大才疏,野心和才能不相配的人。那就更不能让他称帝。

        “从古至近,这天下都是能者居之。孤王若是能得到象孙将军这样的能臣辅佐。犹如汉高祖得韩信啊。”朱聿键极力鼓动着孙露。

        其实朱聿键一到江南就开始四处走动了。让他感到失望的是无论是江北四镇还是江南的各地驻军都已经受南京节制了。而他前段日子的活动也引起了阮大铖的注意。发现已经被锦衣卫盯上的朱聿键立刻决定转移到地下。原本他的活动还是有些成效的。至少福建的郑鸿逵已经和自己联系过了。可是没过多久郑家就断绝了与他的联系。朱聿键当然不知道这也是孙露搞的鬼。在福州的时候孙露已经和郑家达成协议了。郑家答应听候南京的调遣并保证不与其他的藩王发生干系。出现在杭州的义勇军对于朱聿键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在暗中观察许久的朱聿键觉得义勇军正是自己所希望拥有的那种军队。既有战斗力又有良好的名声堪称仁义之师。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一段。

        “这?王爷,宽恕下官直言。这么做不好吧。下官就这么点人马。南京那边可是拥有百万雄兵啊。”孙露假装吓了一跳的样子一边擦汗一边犹豫道。

        看着孙露的样子朱聿键与张总管不禁对视了一下。心想毕竟是个女流啊。胆子就是小。不过这也好以后可以趁机夺了她的兵权。想到这里朱聿键趁热打铁道:“孙将军不必多虑。将军不是广东总兵吗?只要孤王到了广东到时候有将军的保护。还怕马士英把孤王怎么着?”

        呵呵,这建议可是你自己提的哦。孙露在心里偷笑起来。不过表面上她还是显出为难的样子道:“这?”

        “孙将军,看在王爷如此王爷如此忧国忧民。您就不要再犹豫了。老奴求您了。”说完那张总管“啪的”一下就跪下磕起头来。

        孙露见状连忙扶起了张总管道:“张总管这么做真是折杀孙露了。”

        “不,将军要是不答应。老奴就长跪不起。”张总管哭哭啼啼起来。

        “张颧,你这成什么体统!快起来。我们不能这么为难孙将军。”朱聿键厉声道。

        见俩人一搭一唱的表演完之后孙露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抱拳道:“唐王的仁义领下官佩服。这样吧,不久之后义勇军就会有一支补给舰队来杭州到时候可护送王爷到广东。只不过要委屈王爷一下。希望王爷能以商人的身份登船。”

        “好,好。孙将军果然没让孤王失望。就照将军说的去办。什么委屈不委屈的都是为了大明江山嘛。孤王不在乎那些虚礼。”朱聿键兴奋的说道。看来自己的大业又有希望了。

        “还有请王爷到时候还是和程掌柜的单线联系。在上船之前千万不要直接去找我们。此地耳、目众多啊。”孙露告戒道。

        “是,是。孙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当小心为妙。”一旁的张总管附和道。

        “恩,”朱聿键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让后起身对着孙露正色道:“孙将军仗义相助。日后孤王继承大统将军定是开国之臣。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如击掌为誓。”

        “好,就击掌为誓!”说完孙露毫不犹豫的和朱聿键击了三掌。

        见大事已定在场的人都轻松了不少。在大体的谈了一下现今的局势之后孙露便起身以公务繁忙为由告辞了。朱聿键客气了一番后让张总管送孙露等人出了院子。不过这次的轿子却是停在了后门。起轿之后孙露深深的舒了口气。只要朱聿键上了船那这件事就好办了。到了广东还不是她说了算?想到这里孙露扳指算了算其他几个藩王。惠王在张献忠攻陷长沙后便逃入衡州投靠桂王。后来衡州失陷。义勇军在解围永州后找到了惠王并将其迎入广东。桂王和吉王却就此了无英迅。孙露知道对于这些明朝宗室必须要小心处理。但只要义勇军在湖广进展顺利那么自己心目中的那张网才算真正拉开了。至少自己能掌握一半的局势。可此时的孙露并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一个惊人的事件几乎打破了她所有的布置。

      第四章 第十五节

        在与朱聿键会面后的第二天,孙露终于等来了久违的补给舰队。舰队不但带来了大量的军需物品同时还从广东运来了一师配备的火炮。由于福建多山地,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孙露并没将火炮带在身上。而是让补给舰队直接从海路运到了杭州。补给舰队的到来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虽然杭州也是重要的海运港口之一。可如此大型的军舰驶入杭州湾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许多百姓都争相跑到码头观看这难得的盛景。当看见大量的火炮从船上被卸下时,还以为这是用来防守杭州城的老百姓们不禁欢呼雀跃起来。

        不过现实情况却要让他们失望了。义勇军在得到补给与火炮之后立即表示要继续北上。虽然当地的官府以及乡绅代表们再三挽留义勇军但孙露还是以圣命难违等诸多理由婉言谢绝了。不过义勇军也给当地的民团留下了五百支前装火枪以及两门6磅火炮来加强实力守护杭州城。同时孙露还命人贴出榜文表示现在在杭州的难民只要愿意就可以随舰队一起去广东。并承诺广东政府会无偿提供食品、住房和工作。孙露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难民着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快速发展着的两广地区急需大量的劳工。榜文一经贴出就立即引起了轰动。不少难民拖家带口的到码头登记要求南下。由于人数众多到最后义勇军不得不派兵维持现场秩序。在忙活了四天之后补给舰队满载着一千多难民离开了杭州。其中当然也包括乔装成商人的朱聿键等人。

        送走了唐王朱聿键孙露觉得自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算落地了。于是整装待发的一师离开了杭州城并于农历十二月初二日抵达了六朝古都南京。当年朱元璋在此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却仍保留着皇宫,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机构。而位于南京城东部的皇宫更是宏伟壮丽。据说明成祖迁都北京,建造北京皇宫时,就是以南京皇宫为蓝图的。

        当然现在的孙露还没有机会见识那宏伟的皇宫。没有皇帝的允许军队是不能擅自进城的。于是由沈犹龙独自一人先入城复命。而孙露则率领义勇军在离南京30里地开外的一个废弃的村庄中驻扎了下来。并将附近的一座破庙整理成了临时指挥部。也就是在这座破庙中孙露与马士英进行了第一次会晤。

        “首辅大人请。”一身绿色戎装的孙露将马士英引进了临时指挥所。

        “孙总兵请。”马士英客气的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大步跨进了门槛。这次他亲自接待孙露一方面是因为香江商会同福王的关系非同寻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马士英急需一个能巩固他地位的伙伴。虽然他帮助朱由崧登上了皇位也得到了兵部尚书和大学士的头衔。可都是有名无实的职位,实际上他仍只是凤阳总督。一个掌握兵权的盟友在此刻无疑是宝贵的。

        “马首辅请坐。这地方确实寒酸了些。下官并不想骚扰乡里啊。也只好找了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真是委屈了大人。”孙露解释道。和她想象中的不同马士英并不是那种尖嘴猴腮的“奸臣”相。相反他给人以一种儒雅洒脱的感觉。

        “哦,孙将军都不介意,本官怎么会介意呢。将军所率领的不愧是传言中的仁义之师啊。”马士英微笑着坐下了。

        “大人过奖了。下官现在才到达京城。这件事还没向大人请罪呢。”孙露施礼道。

        “不妨,不妨。广东离京城路途遥远。期间的原由沈大人已经向万岁解释过了。万岁并没有怪罪。倒是孙将军你辛苦了。”马士英客气的摆了摆手。

        “那里,这是下官该做的。”

        “孙将军还真是谦虚啊。听闻将军这次带来的都是火铳兵。可有此事啊?”早就听说这次从广东来的兵丁都装备了火铳。起先马士英还不相信。但先前这么一路巡视过来他发现这里的兵丁确实都带了火铳。而且无论官、兵都没有穿戴盔甲。

        “是的,大人。义勇军确实是全都配备了火枪。我们是纯火器的部队。”孙露直言不讳道。

        “这个?孙将军,恕本官愚钝。你们没有枪兵或刀牌手做掩护吗?本官以前也检阅过火器营。要知道火器营不能单独行事的。”马士英担心的问道。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吧。这些日子他和阮大铖没少安抚过江北四镇的那些人。对于军队也是有一些常识的。

        “回大人。我们不同于普通的火器营。义勇军所使用的火枪已经经过改进了。在没有其他兵种的保护下也能单独作战。这点请大人放心。”孙露保证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不知孙将军这次带来多少人马啊?”看孙露如此自信的保证马士英不再怀疑而是关心起这次义勇军的人数来。毕竟前些日子义勇军在杭州附近的表现已经证明他们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回大人,义勇军到达南京为一个整编师。共一万余人。”孙露如实报告道。

        “一万人?”马士英楞了一下。才一万人吗?是不是太少了一些。刘良佐、高杰等江北四镇哪个不是一上来就十几万、几十万的那样报。她怎么才报这点儿?按照江北四镇的“缩水率”来换算的话。这才多少人啊。

        “大人放心,下官说有一万人就有一万人。绝不打诳语。这一万人都是训练有速的军人。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就能立即上战场。孙露不喜欢拿什么大妈大婶、厨子家丁之类的来凑数。”对于当时明军大肆虚报人数的做法孙露有着另一种理解方式。打仗是要虚虚实实自己现在可不也是以实为虚啊。

        “好!孙将军真是爽快。本官会立即奏明万岁。相信过不了多久粮饷就会发下来。”马士英慷慨的保证。

        孙露却摆出高姿态道:“如今国家危难。还是不要麻烦朝廷了。义勇军的粮饷我们自己解决吧。”

        “孙将军如此替朝廷着想。真是让本官感动。不过将军若是有什么要求就尽管提出来吧。本官一定尽力而为。”孙露的话让马士英不禁感到感激万分。

        看着马士英不自然的样子孙露微微一笑:“大人,其实下官还有一事想请大人帮忙。”

        “哦,但说无妨。”马士英脱口道。

        “大人先看看这个。”孙露拿出了早上从湖广传来的最新战报。

        马士英结果那份战报扫了一眼后脸色不禁红润起来双手也不由的有些颤抖了。他激动的问到:“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下官可不敢拿国事开玩笑。我这是最新的战报。不久湖广那里就会来正式的公文。”孙露笑了笑道。

        “那襄阳确实给夺回来啦。”到现在马士英还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好,好,好。孙将军可真是公德无量啊。哈哈,将军快说有什么请求老夫一定全力帮你。”

        孙露微微一笑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而马士英的眼睛也渐渐亮了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8: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