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命运的抉择作者:黑色柳丁》-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可能,不可能。500多人的火枪队怎么会这么快的就被消灭。你能肯定吗?不是误传!”苗南实叮还心存侥幸的问。

        “大人,那些明军已经来到了城下了。不信的大人可以现在到城头上看看。”那个侍卫肯定道。

        听他这么一说苗南实叮连忙跑到了城头。只见赤嵌城下已经汇集了大量的明军,为首的几个明军标枪上还挂着几个荷兰士兵的人头。通过望远镜苗南实叮发现竟然是阿尔多普上尉和贝德尔上尉的人头。“野蛮人,真是野蛮人。上帝啊,我该怎么办!”口中嘟囔了几句的苗南实叮眼前一黑就这么晕了过去。

        而至此一战义勇军也名声大振,郑军上下再也没人敢小窥义勇军。为了减少以后的伤亡郑芝龙也不得不做出让步让义勇军作为先头部队参加北线尾的登陆战。

        五月二十日,王兴带领一旅的两个团开始在北线尾登陆。问讯赶来的台湾城荷军妄图凭借火枪和夹板船阻止义勇军的登陆行动。由于荷军人数较少才300人,在装备上也远远劣于义勇军。所以并没给王兴带来多大的困难。经过一阵激战义勇军轻松的消灭了这300荷军并击沉了对方的两艘夹板船。在义勇军一艘战舰的掩护下一旅于当天晌午就顺利的占领了北线尾并架起了2门榴弹炮和6门12磅炮直指对岸的台湾城。至此明军完成了事先的战略部署顺利的分割赤嵌城和台湾城使之成为孤立的城堡。并完全包围了赤嵌城。

        面由于明军事先在外围消灭了赤嵌城大部分的守军。再加上明军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于五月二十二日将赤嵌城的水源切断。在断水断粮又没援军的情况下苗南实叮被迫率部向明军投降。明军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台湾百姓。于是不少台湾百姓自发的武装起来协助明军打击荷兰人。一时间往日旨高气昂的侵略者转眼间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五月二十四日,明军除留一部兵力扫清其他地方的残敌外。孙露和郑芝龙等人则亲自督师围攻台湾城。沈游龙还亲自给台湾总督揆一写了劝降信希望他放弃抵抗投降。但揆一傲慢的拒绝了明军的劝降。他在得知赤嵌城失陷后,紧缩防御。并派出船只向巴达维亚当局求援。妄图凭借船坚炮利和城堡坚固坚守台湾城等待巴达维亚来的援军。而此时龟缩在台湾城做着“海上大返攻美梦”的揆一并不知道二个月后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海战即将在南中国海上拉开序幕。

        PS:其实所谓的铁人阵也能解决荷兰人。不过是麻烦些伤亡大些而已。哈哈,明天柳丁就能发书评了。上次输错了用户名那100分不知便宜了哪个家伙。柳丁郁闷中ing。

      第三章 第九节

        崇祯十六年八月十一,一支由15 艘战舰组成的荷兰舰队正浩浩荡荡行驶在南中国海上。七月初十当跌跌撞撞的通信船玛利亚号逃回巴达维亚报告了台湾战败的消息以及鹿耳门海战的情况之后。整个巴达维亚议会沸腾了。有想议和的,有要好好的教训中国人的。于是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巴达维亚政府决定派出700名士兵,15艘战舰,赶赴台湾增援。由樊特朗出任荷兰舰队司令。

        船长室里樊特朗提督正在详细的研究着他面前的这张地图。在了解鹿耳门海战的整个过程后结合巴达维亚总督迪曼对于那次义勇军舰队造访事件的描述。樊特朗觉得现在绝对不能小看这些中国人。很明显他们在海上的实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那个义勇军简直就可以同欧洲正规海军相媲美。所以在和迪曼商量过后樊特朗决定放弃原有救援台湾的计划。绕开义勇军的主力舰队。转而奇袭防守较弱的福建重镇厦门。迫使明军从台湾撤退。想到这里樊特朗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来到了甲板上。新鲜的海风让他清醒了不少。每次遇到重大战役前樊特朗都会来到甲板上吹吹海风看看他心爱的大海。对于这个老水手来说没有什么比大海更能给他安慰的了。作为一个荷兰海军将领他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骄傲。是的,海洋是荷兰人的海洋。虽然这些年英国海军的迅速崛起似乎威胁到了荷兰在海上的霸主地位。但是樊特朗坚信没有什么能挡住勇敢的荷兰水手!无论是英国人还是那个义勇军!

        此时樊特朗并不知道一支同样由15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正在他们的前方。而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正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义勇军海军提督——李海。

        其实这次攻台行动原计划是由托马斯来指挥这支舰队阻击巴达维亚来的援军。李海则随孙露等人入台作战。但当孙露看了李海的作战计划之后她毫不犹豫的便将阻击巴达维亚援军的任务交给了在多数人看来还没什么经验的李海。

        究竟是什么样的计划让孙露做出了如此冒险的决定呢。原来李海的计划是:把全部舰队分成二支队,另以一支作预备队。一队由他亲自率领突击敌舰队中央,切断其前后联系,打乱敌人队形,使其首尾不能相应;另外一支由陈奇策率领攻击敌人后卫;预备队在发现敌人的旗舰后,才发起进攻,一举打乱其指挥机关,迫使敌舰陷入混乱状态,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敌军军舰。这是一个在许多人看来有违常规的计划。但孙露和托马斯都觉得这个计划的可行信很高。既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孙露便将指挥权交给了李海。由他全权负责此次海战。对于司令能这么信任自己李海很是感动。特别是当众人反对这个部署时自己的老师托马斯站出来给自己做保。既然司令和老师都那么的支持自己那他李海就一定要打出个名堂来!

        不止是李海发誓要打出个名堂。身在广州号上的陈奇策也对这次的行动跃跃欲试。自从接受整编之后。陈奇策的广东水师不但得到了新的战舰。更见识了一套全新的作战理论。起先陈奇策对于这些东西并不在意。但在同义勇军舰队进行过那次演习之后陈奇策才意识到从今以后海战将会有彻底的改变。海战不再以单舰格斗为主。而以炮战为主的纵队攻击。对于李海的这次计划陈奇策也觉得很有道理。他的计划充分发挥了义勇军在火炮的优势。“海上的勇士们!让世界在你们的脚下颤抖吧!”陈奇策想起了出战前孙露对全体官兵所说的这句话。不禁热血沸腾起来。

        八月初十,当得知敌军已经进入伶仃洋的信号之后,李海立即发出了“全面出击”、“敌舰已在海上”等信号。但李海并没命令舰队去台湾而是决定就在台湾海峡上直接阻击荷兰人的援军。

        八月十二天明时分,正在台湾海峡附近的义勇军舰队发现了正向台湾海峡驶来的荷军舰队。在敌舰队距义勇军舰队只有12哩时李海发出了“成两个纵队前进”、“备战”的信号。此时的樊特朗也已经发现了义勇军舰队。自知奇袭厦门计划已经泡汤的樊特朗也命令全体舰队摆出了战斗队型。至此厦门海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当荷军战舰调整队型时,义勇军舰队迅速分为两个纵队,在满帆之下赶了过来。上风的纵队由李海指挥,下风的则由陈奇策指挥。按照计划李海向荷军前卫的中央冲去。陈奇策则向敌人后卫部分前段进攻。

        待到上午午时,陈奇策已经接近荷兰舰队的后段。荷军提督樊特朗发出了“开火!”的命令。荷军舰“布鲁克威号”率先向陈奇策的旗舰“广州号”射出了第一炮。此时,双方都升起他们的国旗。

        就当“布鲁克威号”向“广州号”开炮时,“广州号”仍保持航向不变,直接切进了“布鲁克威号”与另一艘荷兰军舰“马尼拉号”之间。“广州号”用左舷炮轰击“马尼拉号”的船尾,使之遭受重创。接着又对着“布鲁克威号”发射右舷的火炮,此后又驶近“马尼拉号”的右后段,再向它射击。不过陈奇策很快的就发现自己周围都是敌舰。不得不同多艘敌舰陷入了苦战之中。

        与此同时义勇军的“飞虎号”也从“布鲁克威号”的后面切入敌线。同“广州号”一样,它也立即为几艘敌舰所包围。当下“飞虎号”号主桅就被炸断,有段时间连一炮都发射不出来。“飞虎号”的船长张蟒在被飞溅的碎片击伤额头后只是用块破布草草的包扎了一下。然后这个海盗出身的船长便亲自将军旗钉到后桅杆上,叫一边骂着一边继续奋战。最后当“飞虎号”被另外三艘义勇军军舰救出时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控制的船壳。

        在“飞虎号”号攻击之后一刻钟,义勇军“新宁号”也投入了战斗。以后其它每一艘义勇军军舰都是以这种方式分别地切入敌线,向首尾两端的敌舰用两侧的舷炮猛击,使每艘敌舰都受到了连续的集中火力。等到陈奇策的最后一艘战舰投入攻击时,已经是下午未时。以“马尼拉号”为首的三艘荷战舰被击沉。另有敌舰“布鲁克威号”等多艘战舰受重创。

        在陈奇策纵队开始作战不久之后,李海纵队也投入战斗。与前者不同,它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鱼贯形队形。李海亲帅以旗舰“致远号”为首的3艘主力战舰向荷军舰队的前卫中央挺进。就在陈奇策纵队同荷军交火的同时“致远号”的左舷炮开始射击荷军“布鲁克威号”。交火不久,李海便开始寻找起樊特朗的旗舰。就在此时李海发现了有一艘战舰的前桅上挂着总司令的将旗,它就是“因克号”。于是“致远号”冒着敌火,不久即钻到了“因克号”的后方,用其船头上的短炮和侧舷的火炮,向“因克号”的舷窗中猛射,使它受到了极大的损毁。

        当“致远号”正在与“因克号”交战时,义勇军战舰“新宁号”号驶向前去,向荷军的“白鲨号”开炮,接着又向“因克号”号射击。不久以后,荷军的“白鲨号”在同“新宁号”交战之后,又转过来协助“因克号”。

        此时在一旁的“致远号”瞅准机会全速前进拦腰撞在了“白鲨号”上。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着实让荷兰人吃了一惊。正当他们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义勇军的水手们举起枪开始向甲板疯狂射击。瞬间荷兰官兵死伤惨重,李海拔出指挥刀亲自带着60多名水手冲上了对方的甲板。很快的“白鲨号”也落入了义勇军手中。

        而身在“因克号”上的樊特朗则绝望的看着远处的“布鲁克威号”等三艘战舰降旗投降。而另一边的几艘敌舰大概也发现了自己着艘旗舰于是也朝着“因克号”。由于荷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再加上对方犀利的作战方式。现在海面上已经是几艘明军战舰围攻一艘荷军战舰了。看样子自己这次是要全军覆没了。身后的大副谨慎的向樊特朗问道:“提督,我们是否也降旗?”

        降旗?那就是投降咯。想到这里樊特朗不禁苦笑了一下。看着海面上片片残骸樊特朗沉没了一会忽然挺直了腰板对着大副命令道:“不,升圣•乔治旗!”

        樊特朗的声音坚定而沉着。大副和周围的水手先是楞了一下。转而向他们的这位提督敬起了军礼。船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樊特朗的这一抉择决定了“因克号”的命运。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或许这原本就是作为一个水手的宿命。

        “致远号”上的李海很快的就从望远镜中看见了“因克号”上升起的那面血红的三角旗。李海知道那是圣•乔治旗。托马斯曾经告诉过他圣•乔治是【创建和谐家园】教传说中的屠龙勇士,他的勇敢与虔诚在中世纪被传教士们传颂了近一千年,一度成为骑士精神的象征,圣•乔治旗是一面血红的三角旗,升起它即是告诉对手自己将死战到底,决不退缩。但它也多少带着一丝悲凉,因为当一条船升起“鲜红的圣•乔治”时,它往往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再也没有退路了。

        于是李海放下望远镜对着身后的副官命令道:“传我的命令。全体战舰升圣•乔治旗!”李海知道对方是要保持作为军人的最后尊严。对于这样的对手李海也很是钦佩。

        当站在“因克号”船头的樊特朗看见对方的战舰上都升起圣•乔治旗时,欣慰的闭上了双眼或许败给这样的对手并不是件憾事。于是在下午申时随着一阵猛烈的炮轰“因克号”被打得粉碎。舰上的樊特朗提督以及200多名水手无一幸免。而为时四个多小时的厦门海战正式结束了。在战斗结束后义勇军舰队围绕着“因克号”残骸的周围转了一圈后。便带着俘虏的三艘荷兰军舰向台湾驶去。

        此次海战荷军以旗舰“因克号”为首的五艘战舰被击沉,三艘战舰被俘。另有“安妮号”等二艘战舰受重创后逃逸。而义勇军舰队除“飞虎号”受伤较重外没有一条战舰损失。义勇军以完美的队型以及默契的配合再次震撼了整个亚洲海域。由于义勇军的这种战术是在旗舰的指挥下通过海军信号系统实施的机动作战。十分类似于草原上狼群在头狼带领下的进攻方式。这也为义勇军海军博得了“海狼”的称号。而李海“东亚狼”的绰号更是传遍了各个大洋。

        至于那两艘逃逸的战舰。其中一艘在回巴达维亚的途中遭遇暴风雨沉没了。另一艘“安尼号”则在穿过暴风雨之后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巴达维亚。并将整场海战的过程告诉了巴达维亚当局。荷兰殖民者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惊恐万分。生怕明军会趁势攻打巴达维亚。便有人提出要屠杀当地华人以防到时候当地华人与明军勾结。不过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否决了。以现在这种情况屠杀当地华人必将引起明军疯狂的报复。想到这些就让荷兰殖民者异常的恐慌。于是巴达维亚决定封锁海域,禁止华人船只出港以防明军的攻击。至于台湾嘛。此时的荷兰人已经没这个精力去管台湾了。

        事后“安尼号”船长奥波托在给荷兰当局的报告中这样评价厦门海战:“这些东方人发明了新的海上战术理论、海战实践和一套新的信号系统,促使海战从‘战列线’向‘机动战术’的转变。可以预见从此海战将由单舰格斗(炮击和接舷战)发展为以炮战为主的纵队攻击;夺取制海权已成为海军的主要战略任务。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海军发展方面走到了欧洲各国的前面……”不过奥波托的这份报告并没引起荷兰军方的重视。在他们看来奥波托船长是被这些中国人给吓傻了。确实中国人在建造战舰和火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说中国人海军的发展超过了欧洲各国。对荷兰军方来说这无疑是个天方夜谈。直到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英国大胜荷兰之后。荷兰人才意识到当年奥波托这份报告的重要性。续而也开始着手建立了一套新的海军制度。确立了海战中,舰队、分舰队和总队三级体制的形成。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厦门海战结束后不久义勇军趁势攻占了荷兰人在硫球群岛的基地。硫球王向义勇军递交了国书。并发誓永为大明的藩国。同意义勇军在硫球建立军事基地。至此荷兰人在亚洲地区的主力舰队尽失。丧失了对于东亚地区的殖民统治。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中国正式拿回了亚洲海域的【创建和谐家园】。整个东亚海域也就此并入了中国的势力范围。

        呵呵,“纳尔逊战法”给偶YY过来了。这种战术是由英国名将纳尔逊发明的。经典战例就是特拉法尔加海战。还有当年甲午战争小日本其实用的也是这种战术。(T_T)

      第三章 第十节

        台湾城城高墙厚,守备完善,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20尊;南北各置巨炮10尊。荷军火炮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每条道路,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接近,都会受到堡上炮火的轰击。自从明军占领赤嵌城之后孙露便与郑芝龙具体讨论过对台湾城的作战方案。在权衡得失之后决定还是采取正面进攻和翼侧迂回、水陆配合的战法。于是明军在郑芝龙的率领下于五月二十八日从左翼逼近台湾城。在击溃了前来阻击的荷军后明军又于五月三十日渡海从南端【创建和谐家园】城。并与荷军在市区中展开激烈的巷战。一度曾攻到台湾城中心的城堡下。但由于总督揆一将所有的火炮集中与城墙上对明军猛轰。迫使明军不得不后撤。六月初二,孙露率领明军第二梯队抵达台湾,从台湾城南面逼近该城城堡。由于兵力得到加强,供给得到补充,遂从六月初五开始,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都筑起防栅,并挖了一条很宽的壕沟,围困荷军。同时准备了攻城器械和炮具。也就是从这时起明军停止了对台湾城的攻击。并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断绝了荷军的水源。

        明军的这种围而不攻的做法不但让台湾城里的揆一很难理解就连巡抚沈犹龙也对这种做法颇有微词。起先他还以为孙露他们是想给荷兰发再次发劝降信劝其投降。但孙露很快的就否定了这种做法。她的理由是明军还没积够足够的筹码同荷兰人谈判。沈犹龙不明白都已经兵临城下了这还不够吗?于是沈犹龙又去找郑芝龙商量但郑芝龙对此也只是无奈的笑笑告诉沈犹龙再等等。沈犹龙不知道还需要等什么。但兵权在他们手里自己这个巡抚虽然是督师但也插不上手。

        于是在等待了十多日之后沈犹龙终于明白郑芝龙和孙露等的是什么了。现在沈犹龙手里拿的正是关于厦门海战大捷的报告。从报告上看义勇军舰队全歼了荷兰人的增援舰队。现在台湾城的荷兰人正可谓是没粮没援了。当年的料罗湾大捷也不过是俘虏了一艘敌舰84名荷兰人。可是这次厦门海战义勇军竟然一次俘获了三艘敌舰200多名荷兰人包括两个船长。若不是外面的港口里停着那三艘被俘的舰船以及刚才见了被俘的红毛夷将领。沈犹龙怎么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恩,李将军辛苦了。这次的功劳本官会上奏朝廷嘉奖的。”看着眼前这个英气逼人的将领沈犹龙点头道。

        “多谢大人,这是我们该做的!”对于沈犹龙的保证李海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冷冷的道谢后李海敬了个军礼便转身出去了。

        在在座的其他郑军将领们看来李海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种嚣张的表现。虽然孙露知道李海就是这个脾气。但对于义勇军同郑芝龙部队现在这种微妙的关系还是颇为无奈的。一方面他们是友军关系,而在另一方面义勇军现在的优异表现却【创建和谐家园】了不少郑军将领的神经。确实这个时代的不少将领对报所谓的知遇之恩往往要高于对国家的忠诚。山头主义还很严重。这一思想也促成了军阀的大量产生以及后来大量的部队投降满清。甚至连曾经与满清奋战过的关宁铁骑也一样。怎样将这些旧军队拉拢过来改造过来是孙露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

        “孙将军,既然李将军已经消灭了荷兰人的援军。你看我们是否可以攻城了呢?”一旁的沈犹龙见孙露神色凝重以为孙露正在考虑攻城的事情于是问道。

        “这个啊。”被沈犹龙这么一问孙露才发现自己走神了。她端起了眼前的咖啡缀了一口对着旁边的郑芝龙请教道:“郑大人你觉得呢?”

        见孙露请教自己郑芝龙饶有兴趣的看了孙露一眼。在座的众位将领中只有孙露喝的是咖啡。虽然郑芝龙也曾尝过这种西洋人的饮料但在他看来这东西比药还苦。也只有那些红毛鬼才会去喝。但见孙露却对这种东西情有独中甚至喝的时候还不放糖。看来外面关于这女人是从西洋来的说法还是真的咯。郑芝龙沉吟了一下宣布道:“既然万事具备了。那就照计划进行吧。”

        *******************************************************************************

        八月二十日在沉寂了十多天之后明军开始向台湾城发起了总攻。以王兴一旅为先头部队在激战了一夜之后终于攻占了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特利支堡。续而孙露调集炮兵连在此地居高临下,向台湾城猛烈轰击。八月二十一日得知援军已被消灭的揆一见大势已去。遂派人向明军表示要求停火。

        于是八月二十二日,双方达成了停火。台湾总督揆一随同一名翻译、一个教士、和两个士兵带着一箱黄金来到了明军在乌特利支堡的临时指挥部。当穿过明军营地时一支装束特殊的部队引起了揆一的注意。这些士兵穿着奇怪的绿色军装。和其他明军不同他们打着红色的军旗。揆一知道这就是让他们吃大亏的义勇军。想到对方的背景后揆一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支部队。让他大感吃惊的是这支部队竟然是全由火枪装备的。而且人数多达几千人。要知道就算是在欧洲这样规模的火枪部队也是很少见的。而在另一边停放着的那些火炮更是让揆一胆战心惊。这些火炮的威力前天揆一在台湾城里已经领教过了。原本揆一以为火力这么猛的火炮应该很大很不易搬动才是。但现在从近距离看来这些火炮并不大。且都配有轮子看样子移动起来并不是很麻烦的。而在远处的港湾里则停泊着义勇军的12艘战舰。看到这些装备的揆一不禁划起了十字。“上帝啊,我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魔鬼呢?”在心里嘟囔着的揆一被两个士兵引进了会议室。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那所谓的魔鬼。

        西式长桌一头坐着的是明朝广东福建巡抚沈犹龙,而在他左边坐的是揆一的老对手郑芝龙。至于右边的这个东方女子揆一不用猜都知道。那是被他们称为“魔女”的义勇军司令孙露。孙露的年轻很让揆一感到吃惊不过这更坚信了他对孙露是魔女的评价。“这女人一定是和魔鬼签下了契约。”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揆一仍然很有礼貌的向孙露他们献上了那一箱黄金并说道:“荷兰国总督揆一,敬祝大明国皇帝圣躬安康。”

        面对揆一如此恭顺的态度沈犹龙觉得大为受用。心想看来这些红毛夷还是畏惧天朝的。于是点头示意周围的士兵收下了那一箱黄金。不过一旁的孙露对着揆一问道:“总督大人,就这些吗?”

        “小姐,若是觉得不够的话。我马上叫人再去筹集。”以为孙露嫌钱少的揆一连忙保证道。

        “总督大人误会了。我是说投降书呢?还有台湾岛的地图。若是阁下没带投降书。我这里倒准备了一份。”孙露看也没看那箱黄金直接将一份由中荷两国文字书写的投降书丢给了揆一。

        “是小姐误会了吧。我们是来和谈的不是来投降的。”揆一狡辩道。

        “哦,听到了吧。郑大人,他说他是来和谈的。本官记今天是来接受投降的啊。难道本官记错了?”孙露拉长着声音对着对面的郑芝龙问道。

        “是啊,不过既然不是投降的话。那我就让部队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进攻吧。”郑芝龙起身装作要走的样子。

        看着郑芝龙和孙露一唱一和的样子揆一气得牙痒痒。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揆一只能低声下气的说道:“是的。我是代表台湾议会签署投降书。”

        于是郑芝龙又会道了原来的座位上说道:“既然如此,就请总督签字。签完字就请阁下带领手下出来举行投降仪式吧。”

        当垂头丧气的揆一签完投降书之后。翌日早晨巳时台湾城全体守军在总督揆一的带领下向明军正式投降了。总督揆一还向沈犹龙献上了他的军刀和台湾岛的地图。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19年之久的台湾回归中国。

        之后孙露让李海押解着台湾城的荷军回他们在巴达维亚的基地。不过在赤嵌城和厦门海战中被俘的荷军官兵孙露要求巴达维亚政府得出钱赎。若是巴达维亚政府不肯出钱的话那他们则要留在台湾做苦力直到还清这笔钱才行。虽然对于孙露这种类似强盗的做法沈犹龙觉得有失体统。但在孙露和郑芝龙告诉他这是那些西洋人的传统之后。沈犹龙觉得确实需要尊重别人的这项“传统”。

        当然明军在【创建和谐家园】后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台湾由谁管理的问题。照理说台湾隶属福建省理应由福建总兵郑芝龙管理。并由福建出兵固守。但在这次【创建和谐家园】的战役中义勇军也是出了很大力的。可以说若是没有义勇军台湾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就被收复。再加上沈犹龙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从这次台湾战役的全过程看来义勇军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沈犹龙的预计。他从没想到过一支纯火器的部队竟然有如此大的攻击力。并且能不靠其他兵种的配合独立作战。倨他所知大明虽然曾经也有过这样的部队。但实战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现在的火器营还只是做为辅助部队使用的。而义勇军的水军则更是沈犹龙的心病。所以现在沈犹龙所考虑的不再是怎样利用义勇军来抑制郑芝龙的发展。而是怎样让郑芝龙来抑制义勇军的发展。两者能相互抑制而又不被对方消灭这是沈犹龙最想看到的结果。于是他考虑再三决定将台湾分为两部分。台湾北部地区由郑芝龙管辖,而台湾南部地区由广东的孙露管辖。

        对于沈犹龙的这一决定郑芝龙多多少少还是能接受的。毕竟义勇军也是出过力的。再说攻【创建和谐家园】的建议也是他们出的。没理由不给对方一块“肉”吧。不过孙露的反应却让他们都大跌了眼镜。原来孙露坚决反对了沈犹龙的这个部署。她以台湾原来就属福建管辖以及义勇军兵力不够为原由坚决不同意义勇军在台湾驻军。只是要求郑芝龙能同意让香江商会能在台湾设立分部进行商业活动以及让出淡水地区给义勇军舰队做为补给基地用。对孙露的这些要求郑芝龙当然都爽快的答应了。在郑芝龙看来香江商会在台湾设立分部只是经商并没什么不妥。而义勇军要淡水作为补给基地这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不过让郑芝龙想不通的是孙露花了那么大的力气难道就只是为了通商和要这么一个补给基地吗?

        于是在义勇军准备撤退的前一天,郑芝龙想找孙露将这个心中的疑问问个明白。当郑芝龙找到孙露时她正在台湾城外看着远处的大海。夕阳下孙露长发随着海风飘动着。

        “这夕阳可真美。孙将军,好雅兴啊。”来到孙露身边的郑芝龙插着腰说道。

        “是啊,就要离开这儿了。现在才发现原来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拂了拂遮在额头上的长发孙露同样感叹道。

        “孙将军,老夫能问你个问题吗?”

        “郑大人,请问吧。孙露知无不答。”

        “爽快!那老夫就开门见山了。孙将军这次出兵为得究竟是什么?难道就只是为了淡水的这个基地吗?”郑芝龙眼睛直时着孙露。想要看孙露究竟会有何反应。

        “不,不是。”

        “那孙将军为的是?”

        面对郑芝龙的问题孙露忽然弯下了腰拾起了什么。起身对着郑芝龙摊开手掌说道:“为的是这个!”

        “土!”看着孙露手中的那一把土郑芝龙疑惑的看着孙露。

        “是的,孙露这次出兵为的就是这土。这是大明的国土。这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这是我们的根。无论我们漂泊到那里都不能忘记的土。”孙露以坚定的眼神看着郑芝龙回答道。

        郑芝龙没想道孙露的答案竟会是这个。他抬起头看着孙露的眼睛却发现孙露的眼神是那么的清澈。没有半点做作。就在此时孙露拉起了郑芝龙的手将这把土交给了郑芝龙并正色说道:“我现在将这片土地交给大人了。希望大人能好好的守护她。请别让她再受人欺凌。请别让她再离开身后的那片大陆。拜托大人了。”

        说完孙露向郑芝龙深深的鞠了一躬。转身便回身后的台湾城了。

        呼~~终于结束了。想了半天决定还是这么解决吧。不满意?没办法拉。哈哈,别飞偶板砖啊。

      第三章 第十一节

        “砰、砰、砰”抄豆般的枪声在山谷中久久的回荡着。一个战士迅速的将刚才打靶的成绩交给了在一旁观看的孙露。

        八月底当义勇军从台湾得胜而归时整个广东都为之沸腾了。百姓们舞龙舞狮夹道欢迎着凯旋的英雄们。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了整个广州城。台湾的收复极大鼓舞了人们的士气。并且使得香江商会真正的控制了整个亚洲地区的商业。九月初,巴达维亚政府派出了一支由十六人组成的代表团同广东政府商议停战协议。不过这次广东政府一反常态一方面摆出了高姿态对于自己提出的条件寸步不让。另一方面则也默许了荷兰人以及欧洲人在东亚做生意。并对他们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毕竟水清则无鱼。广东的轻工业还是以对外出口为主的。没了这些西方商人广东的损失也会很大。

        作为交换条件香江商会也同样占得了从东南亚到东印度洋的大部份商业分额。并在马来半岛对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上效仿欧洲人的体制建立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殖民政府——新加坡。当然此时的新加坡还是一片荒芜。不过凭借着义勇军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香江商会的财力为后盾。很快的新加坡就显示出了它在地理上的优势。香江商会也得以钳制了马六甲海峡的多条航道。因为新加坡的迅速崛起很快的就威胁到了马六甲城在东南亚的地位。虽然荷兰人对此很是不满。但就目前自己的军事实力还不能同义勇军抗衡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选择了隐忍的态度。这也让其他的欧洲列强们看到了某种希望。看似平静安定的“香料群岛”一时间又开始暗潮汹涌起来。

        现在只要是中国的商船便能畅通无阻的往来于亚洲的各个港口。华商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许多的特权。至于象亚齐、柔佛这样原本依附于荷兰人的东南亚的小国。也在荷兰人战败后转而投靠起了香江商会。柔佛的苏丹甚至还表示要永为大明的藩属国。恢复对明朝的进贡。虽然孙露并不怎么相信这些“墙头草”。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将东南亚变为中国开拓殖民地的“桥头堡”的良好开始。可就在广州的富商们准备了豪华的宴席等着给孙露他们接风时。孙露却在下船后没多久便随着王兴日夜兼程的赶到了这个位于平远县偏远的基地。

        “王旅长,对于这种43式新步枪你有什么想法吗?”孙露看完刚才的射击成绩后回头问道。

        “想法?我能有什么想法。这枪简直太棒了!”一旁的王兴正兴奋得象个小孩似的摆弄着手里的那支步枪。“没想到真的能有从后面装弹的火枪。”

        “游师长,你呢?你们二师是最先配备了这种43式后装火枪的。在同土匪的做战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吗?”孙露将靶子交给了身边的游沛龙问道。自从孙露顺利接管广东军务后。她将广东原有驻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乘机扩大了义勇军的原有编制。现在原来的二旅和三旅都已经升级为师一级了。游沛龙和张家玉等人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升为了师长。义勇军陆军也有原有的一万多人扩充到了五万多人。

        “恩,这后装单发枪比前装枪装填子弹方便,发射过程也大大简化,它的射击速度也比前装枪提高了四五倍。同时战士们还能在跑动或卧、跪射击中重新装填子弹。”作为第一支使用这种后装火枪的部队。游沛龙的二师充分领略到了这种枪的好处。后装枪不象前装枪那样容易暴露目标。如此一来二师就算同土匪在山地地区作战仍然能发挥出义勇军在火力上的优势。

        听了几人的看法孙露点了点头。看来这种枪发射时靠击针穿破纸弹壳底部打击底火发射的【创建和谐家园】发火枪效果还算不错。当然研究院也给过孙露一份关于43式步枪的报告。从这份报告上来看这种后装针发枪其实还是有不少缺点的。象是燃烧的火药气体从枪管尾端跑出来,没有压力也就无法推动弹头向前运动的问题。说实话研究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的。直到最近才研制出了可靠的闭锁装置。但只要使用纸壳定装式枪弹就不能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使用金属弹壳枪弹才行。虽然研究院也研制出了金属弹壳枪弹但由于现在工艺水平太低。金属弹壳枪弹不能大量的生产。所以孙露也只好推而求其次使用纸壳定装式枪弹了。不过不管怎样这都要比现在使用的前装枪强多了。于是她对着旁边的陈邦彦问到:“陈总理,这43式步枪的生产跟得上吗?接下来部队可是要大量配置这种43式步枪了。”

        “司令放心,以现在的进度在十月底将义勇军所有主力部队换装成43式步枪是没问题的。不过那些替换下来的41式前装枪该怎么处置呢?”陈邦彦问道。

        “这个嘛。我们不是要成立预备役部队吗。我看这些41式前装枪配给他们。负责负责当地的治安。毕竟我们现在发展的很快许多地区还很不安定。”说完孙露起身向身后的会议室走去。

        “是,司令。”陈邦彦一边点着头一边将孙露刚才的话认真的记了下来。而一行人也随着孙露来到了会议室。只见会议室的中央已经布置好了一张硕大的地图。当孙露坐下后其他的将领们也按照各自的军衔坐下了。由于现在游沛龙和张家玉已经升任师长而王兴还是个旅长。所以这次王兴的座次明显靠后了许多。这让王兴感觉很不是滋味。虽说这次能跟司令一起去台湾打红毛鬼子王兴感到很自豪。特别是当部队回到广州时广州百姓在码头上迎接义勇军的场面让王兴觉得当时的自己还真是不比霍去病等古代的英雄差。

        不过到了基地后王兴才知道别部队都已经通过整编升级了。非但部队增加了不少,连装备都已经换了。看看游沛龙三师配备的43式步枪、看看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张家玉的骑三师。再看看自己的一旅。简直连讨饭的都不如。想到这里王兴觉得自己这次去【创建和谐家园】是亏了。早知如此就该迅速的解决那些红毛鬼子然后飞快的赶回来分一杯羹。怎么着也能喝到点汤吧。哪象现在连骨头渣子都没分到。

        就在王兴胡思乱想时孙露清了清嗓子说道:“想必诸位都已经清楚了。巡抚沈大人已经同意义勇军进驻广西地区了。而湖广巡抚何大人也要求义勇军能进入湖广地区平乱。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吧。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我想听听在座的诸位对于此次义勇军大规模出击的想法。”

        孙露的话一说完下面的军官们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对于能在台湾战役后不久义勇军就有如此大的行动这让义勇军的军官们不禁摩拳擦掌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二师的政委陈谷子率先发言道:“我认为,对于广西地区乃至琼州地区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兵力。毕竟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蛮荒无比当地以土人为主。哦,也就是少数民族为主。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我们可以参照现在在广东实施的民族政策。以安抚为主。必要时也要对于那些强硬的地主采取军事措施。”

        “恩,我同意陈政委的说法。”三师参谋长甄旭升接口道:“不过,广西接壤湖广地区这一地区又是左良玉的势力范围。怎样处理好义勇军同当地官军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哼,怕那些老爷兵做什么。他们要是不配合打得他们配合!”二师一团长梁权可叫嚷道。这个农民军出身的将领打心眼里看不起官军。

        “不过,湖广的左良玉可不能小窥。”参谋长萧云拿出一份报告念道:“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初官辽东车石营都司,后隶昌平部督侍郎侯恂麾下。大凌河被民变队伍包围,擢副将率兵往援,战于松山、杏山下,有功。民变队伍入河南、山西,良玉奉命征剿,数战有功,擢援剿总兵官。崇祯十二年督师杨嗣昌荐良玉有大将才,拜平贼将军。明年,大败张献忠于玛瑙山。十五年,李自成复围开封,良玉往救,与虎大威等四镇兵溃于朱仙镇。从这上面的资料看来左良玉的部队经历过不少大战,在加上他在湖广地区经营已久。所以左良玉的部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同与广东的官军。因此我们绝不能小窥左良玉的实力。”

        “恩,我同意萧参谋的看法。我认为义勇军在湖广还是应以稳扎稳打为主。湘人恋土,我们的土地政策应该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可以以此为依据逐步的向湖广江西内陆地区蚕食。”张家玉补充道。

        “不过,各位将军还有注意。湖广和江西地区由于长期战乱使得当地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这些地区又以农业为主。所以要想象广东这样让地主投资工商业还是有些难度。还望各位将军在实行土改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切不可卤莽行事。”作为政务院在军方的唯一代表陈邦彦对于日后这些地区的发展更为关心。

        孙露满意的看着底下属下们激烈的讨论。其实在去台湾之前孙露就向几个师长透露了义勇军这次的计划。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些将领们事先都做足了功课。于是孙露示意底下安静后命令道:“二师师长游沛龙。”

        “到!”

        “命你速帅二师在八月初进驻广西地区。”

        “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3: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