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命运的抉择作者:黑色柳丁》-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了孙露这话原本吵闹着的武将们又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反而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义勇军的待遇他们是知道的。这对有二年多没发军饷的将士们来讲可是个天大的诱惑。而义勇军军官的高薪高福利待遇这些武将们也是略有耳闻的。起先他们还为那些土匪出身的泥腿子竟然比他们这些朝廷命官拿的薪水还要高而愤愤不平。但若真象孙露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吗。

        就在大家欢呼雀跃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大人,属下认为此事不妥。”

        刚刚还在为自己的“银弹攻势”得手而暗暗高兴的孙露一听又有人反对不禁皱起了眉头。难道是闲待遇不高吗。她放眼看去表示反对的正是刚才一直没出声的陈奇策。

        “啊呀,陈将军。大人不是说了吗。要给我们粮饷才要整编的。陈将军还担心什么。”一旁的孙千户说道。

        “大人,下官并不反对整编。而是反对大人私自给士兵发粮饷。”没理会孙千户的话陈奇策对着孙露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陈奇策的建议马上引来了其他将领们的唏嘘声。大家对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大加指责。而孙露则饶有兴趣的看着陈奇策。心想这家伙还真有意思啊。

        “陈将军,说说你的理由吧。”孙露好奇的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禀大人,大人这种做【创建和谐家园】被人说大人养私兵的。”陈奇策解释道。

        陈奇策这么一说其他的将领们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陈奇策虽然只是说了养私兵。但后面的话大家都清楚养私兵是会被人参谋反的。于是一瞬间大厅里又是一片沉没了。

        孙露当然也知道陈奇策指的是什么。可她并没在意而是站起来对着下面的众将领说道:“本官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本官只知道决不能让下面的兄弟饿着肚子上战场。事情就这么决定了。陈将军后天我要到你的水师视察。你做好准备吧。”

        “是,大人。”此时的陈奇策和其他的将领一样已经被孙露朴实的话深深感动了。既然这位孙大人如此的关心下面的兄弟。这些将领都是些粗人他们也知道知图报的道理。

        对于报纸的出现柳丁觉得一方面这是一种进步。不过另一方面各位大大也别把媒体想得太纯洁了。至于明朝竟然能在全国只有一半官员情况下还能挨这么多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啊!

      第二章 第二十一节

        金秋十月的阳光暖阳阳的,可孙露的心情却沉重得很。今天她在陈奇策的陪同下参观了在下川的水师基地。当陈奇策告诉孙露广东水师还有500条战船时孙露高兴得差点没当着陈奇策的面跳起来。可一到下川孙露才知道所谓的500战船是这么回事。原来由于明朝政府长期的海禁政策。广东的水师战船都是些小型海船。三五百吨的战船都是很难得了。而且大多年久失修。不论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已经无法达到当年宋人的水平,他们的船上甚至只能有2到4门火炮。看着眼前这些只有自己“杭州号”水平的战船孙露不禁苦笑起来。这难道就是当年横扫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明水师吗。

        “陈将军,那些小舢板也算是军舰吗?”指着面前的百来条小船孙露不满的说道。充数也要有个限度。这些船这么看都不过是普通渔船的规格嘛。

        “禀大人,这些是纵火船。”陈奇策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纵火船?这么小的船能成功吗?”看着这些袖珍战船孙露满脸的不可思议表情。

        “大人可别小看这些小船啊。就连那些红毛夷那它们都没办法。”陈奇策见孙露看不起这些小船便得意洋洋的向孙露介绍起这些纵火船的功效了。

        原来在明朝末年,福建的郑芝龙在于荷兰人的多次交锋后发明了自成一套对付西洋人的水战战法。因此郑芝龙也是历史上能够从海上抵御西洋人大船大炮的少数中国战将之一。特别是1633年10月他在对付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舰队的那场海战中,把自己的全部战船都准备成火船,一钩住敌船就放火,霎时间火焰冲天而起,连荷兰人都觉得难以置信。由于这个方法很有效所以沿海的各个水师也照他们的样子来配备了大量的纵火船进行训练。

        看着陈奇策得意的样子孙露不由的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关于【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电影。其中有一段说的是中国水师与英国舰队对攻。当时清军水师好象使用的也是这样的方法啊。不过最后那些纵火船没有一条能靠近英国军舰。不是被火炮击中就是在近距离被英军射杀了船上的所有水手。靠!三百多年前用这招,三百年多后还是这几招。还真当那些西洋人是猪啊。看来不但要更新装备。更要在作战思想上改变这些将领的传统思路。不过就现在这样直接和他们说是没用的。只有通过现实的例子才能说服他们。看来有必要让他们与义勇军的舰队来次演习了。

        打定了主意的孙露随着陈奇策来到了校场。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海但却站得笔挺的水军兵丁们。孙露不禁佩服起陈奇策治军有方。站在台上的孙露对着下面的军士们大声说道:“将士们,我知道你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也知道你们的父母妻儿正在挨饿。我孙露今天就在这里向各位保证了。从现在起你们会得到本该属于你们的一切包括荣誉、粮饷。你们的父母妻儿从此就不再挨饿。他们将会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你们是在为他们而战!”

        一瞬间下面爆发出了强烈的欢呼声。看着这些衣衫褴褛但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孙露在心底发誓总有一天世界会在他们的脚下颤抖。

        *******************************************************************************

        就在孙露忙着对广东地区的部队进行整编时香江商会就遇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十月十一日《广州报》爆出猛料。声称香江商会中饱私囊将朝廷的救灾粮饷私自贩卖到南洋。此篇文章有理有据。并声称有内部知情人事提供消息。此时,五月时饥荒的影响还没完全的消除。且今年秋天的收成也不容乐观。这篇文章无疑时给原本已经平静了许久的广东地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可这只是开始罢了。第二天《广州报》又刊登了一篇措辞更为激烈的文章。这次不仅提到了香江商会。矛头更是直指孙露。一时间关于孙露的各种流言蜚语在广州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大街小巷中传播着。

        乃至在许多年后当广东的老百姓提起崇祯十五年的十月仍不得不承认那真是段黑色的日子。在《广州报》爆出香江商会中饱私囊的事件后不久。广州城存粮不足的流言传遍了大街小巷。于是在10月旺季到来的时候,投机商们便以粮食为突破口,掀起了猛烈的被后世称为“十月涨风”的涨价风潮。以粮食和棉花为主,形成全面暴涨之势,范围遍及全广东地区,时间持续达10天,这是在《广州协议》签定以后最严重的一次物价波动,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初,大米上涨3.8倍;棉花上涨3.3倍。起先老百姓还以为《广州报》的文章一出。《岭南早报》立马就会进行犀利的反驳。可是这次《岭南早报》反应显得要软弱得多。再加上“十月涨风”的兴起使老百姓不禁认为香江商会确实是理亏了。于是香江商会和桃源山庄原本在百姓中的良好名声更是一落千丈。

        面对《广州报》的指责现在的杨开泰可以说已经是暴跳如雷了。在香江商会的内部会议上他不禁破口大骂道:“污蔑!简直就是污蔑。《岭南早报》怎么不反击啊!那些编辑和记者们是吃白饭的啊!”

        杨开泰的情绪也影响着其他香江商会的股东们。姑且不论《广州报》的污蔑对于香江商会名誉的损害。就是目前的粮价飞涨的情况都是不容乐观的。要想解决这次的粮荒眼下也只有等从南洋来的船队带来大量的粮食了。这次损失较大的还有那些纺织厂厂主们。原本纺织业的发展势头很快。但现在由于棉花价格的上涨对与纺织厂的影响也不小。虽然陈文豹没有象杨开泰那样的反应激烈。但他也知道现在香江商会处于十分恶劣的形势当中。此时的陈文豹不禁看了一眼孙露。孙露作为这次《广州报》的重点攻击对象。现在的名声已经跌到了谷底。一个女孩子家的名誉算得上是都被毁了。但让陈文豹感到佩服的是。就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孙露依然能保持着冷静的态度。要知道不少股东已经开始要求孙露辞去副会长的职务了。

        这样吵吵闹闹的股东大会持续了大约有两个小时了。就在大家争执不下时,孙露忽然起身宣布道:“今天的会议就此结束。我会在一个星期之内解决这些问题的。”说完便抛下目瞪口呆的股东们独自一人退席了。在她出去后的一瞬间,会场内爆发起了更为激烈的【创建和谐家园】声。看着孙露远去的背影。陈文豹不禁摇了摇头心道:“一个星期吗?眼前的情势可没那么简单啊!”

        *******************************************************************************

        就在香江商会的股东们急得团团转时在新宁陈府的密室里陈王道整与广东各地的【创建和谐家园】地主们庆祝着自己的胜利。席间六村大地主陈式摇头晃脑的读着手中的《广州报》。而旁边的地主们则得意举杯畅饮。其中一个醉意朦胧的家伙说道:“孙露那女人怎么都不会想到我们会用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可不是嘛。想她一小女子还想跟我们斗!现在她可是全广东名声最臭的女人啦。”另一个地主想起了报纸上那些粗秽不堪的文章不禁淫笑起来。

        “你们可别太大意了啊。听说那女人放出话来说用一个星期解决现在这个烂摊子啊。”

        “你听她瞎吹呢!眼下这种情况谁还会听那女人的话啊。”

        “不过,听说香江商会已经紧急从南洋调来了一披粮食和棉花啊。”

        听这人这么一说其他的地主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可别被那女人咸鱼翻身啊。他们都不禁在心中暗暗担心。看着其他人的样子陈王道微微一笑道:“不就是那五船在马六甲的粮食嘛。放心相信这五船粮食是没机会来广东了。”说完他得意的抚了抚胡须。看来这次自己是胜券在握了。

        此时远在马六甲的海港里。香江商会的五艘商船正静静的躺在码头里。上面装载着整仓整仓的粮食。这都是为了安定广东的粮价由香江商会紧急从南洋各地收购来的。负责这次押运的福隆号船长林翔荣最后一次将几艘船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边。明天一早这支船队就要出发了。到时候会有义勇军的军舰一起帮助押运。相信现在还没有谁会与义勇军的舰队对着干的。所以林翔荣早早的就让伙计们把粮食运上船了。在最后看了一眼自己心爱的福隆号后林翔荣满意的上了马车准备回香江商会驻马六甲的会馆。他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可就在林翔荣上马车的一瞬间,一声巨响从码头传了过来。紧接着是连锁反应式的剧烈爆炸。强烈的气浪使坐在马车上的林翔荣感到了一阵剧烈的摇晃。当他跌跌撞撞的跑下马车时只见码头上已经是火光冲天了。不时还有零星的爆炸声响起而林翔荣的那五艘船则早已被炸沉到海港里。看着眼前的惨相林翔荣不禁喉咙口一甜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

        一大早杨开泰就接到了在马六甲的粮船出事的消息。说实在的到现在他都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对方这么做也太狠毒了。相信现在香江商会出事的消息应该已经传遍广州的大街小巷了。于是杨开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找孙露。

        当杨开泰急匆匆的来到孙露的住所时,他惊讶的发现来这的人还真不少呢。有香江商会的几个股东、有桃源山庄的主要骨干甚至连很少到广东来的詹母斯这次也出现在了孙露家的餐厅里。而此时的孙露正津津有味的享受着一份西式的早餐。她还不断的夸奖着詹母斯带来的奶酪实在是太好吃了。看见杨开泰也进来了孙露连忙招呼他坐下并关心的问到:“杨伯伯这么早就光临寒舍。不知吃饭了没有?我这里可有詹母斯带来的正宗的法国奶酪。伯伯要不要尝尝?”

        杨开泰被孙露这么一问气得差点儿吐血。都什么时候了这丫头还有心思在这吃这种臭烘烘的洋玩意。就在杨开泰要发作时陈文豹和陈家明也来了。孙露见他们来了便放下了手中的刀叉用餐巾抹了抹嘴。身边的侍从马上将餐具给收拾下去了。孙露示意大家都坐近些然后打着哈哈道:“看来该来的都来齐了吧。这么早就让各位叔叔伯伯大老远的过来。侄女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见孙露这时候还在东拉西扯杨开泰不满道:“孙露啊,都什么时候了你就别在这打哈哈了。你知道吗?出大事了!”

        没等杨开泰说完孙露接口道:“杨伯伯是想说我们的粮船在马六甲被人炸沉的事情吧。”

        孙露这话一出口下面的几个股东连忙脸色大变。这可是件大事啊!弄不好香江商会是要垮台的啊。杨开泰见孙露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便说道:“那侄女怎么还有这份闲和我们开玩笑啊。”

        “那里。侄女这不是找各位来商量对策了吗?”说着孙露冷不丁的对着旁边的两个股东说道:“田掌柜的、程掌柜的翠仙楼的姑娘可爱吗?”

        “啊!”田、程两个股东听孙露这么一问头上都渗出了点点汗珠。

        孙露并没管二人又拿出了几本东西对着另一个股东问道:“童老板,你搬了新家怎么不通知侄女一声啊。侄女也好来祝贺祝贺啊。哦,还后韩老板和金老板。你们的事我也不用提了吧!”

        几个股东一下子都默不作声了。有几个人现在都已经瑟瑟发抖了。孙露厌恶的示意旁边的战士将这些内奸拖了下去。相信萧云会有更好的办法来惩戒他们的。

        到了现在杨开泰才明白孙露今天早上让他们来是为了捉内奸的。可是现在就算抓到了内奸也于是无补了。毕竟粮食已经被毁掉了啊。大概是看出了杨开泰的心思。孙露转身对杨开泰说道:“杨伯伯不必担心。那被炸毁的五艘船上装的并不是粮食。真正的粮船几个星期前就已经到广东了。”说完孙露并没理会杨开泰惊讶的样子而是又向陈家明问道:“家明,你那边情况怎样?”

        “放心吧。大伙都憋了好久了就等你一声令下了!”陈家明兴奋的说道。

        “好!”忽然孙露站起身对着大家宣布道:“我宣布‘精卫行动’正式开始!”

      第二章 第二十二节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初三,香江商会终于在沉寂了10多天后在《岭南早报》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该声明中香江商会坦承自己的内部却有问题。公布了香江商会中的参与这次“十月涨风”的股东名单。而作为香江商会副会长的孙露则公开对广东百姓表示道歉并承诺在一个星期内平息广东各地的物价风波。就在香江商会发表声明的当天广东官府就介入了此事并逮捕了部分的投机商人。香江商会的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有人对香江商会敢作敢当的表现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香江商会这是在弃车保帅。但广东的物价并没有因为香江商会的这份声明而有所下降。相反由于香江商会在马六甲的粮船被炸毁的消息传来。十一月初四各地的粮价又上涨了一倍。创了当年广东粮价的最高记录。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有农民攻击人民委员会的情况发生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十一月初五在孙露的接指挥以及广东官府的协助下,包括广州在内的广东各大城市统一行动,大量抛售粮食,并且边抛售边降价。同时在广州的粮食、煤、食盐等主要商品市场上,同样与投机商进行了物资吞吐斗争。与此同时《香江评论》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暗示此次的“十月涨风”与南洋运粮船被炸事件都是有幕后黑手的要求广东官府彻底撤查此事。当然《广州报》面对这样的指责也不会闲着。除了继续污蔑香江商会外它还提出香江商会这么做是为了转移视线。并声称香江商会不久就会因为资金问题续而倒闭。不过这次这些言论并没对广东的百姓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岭南早报》后来又揭发了当地【创建和谐家园】地主参与这次“十月涨风”确凿证据。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香江商会的实力远远超出了对方的想象。这些投机商们怎么都没想到香江商会在这个时候竟然仍然有如此充足的粮食储备。于是在十一月初七,广东全省的物价终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香江商会雷厉风行的手段使投机商失去还手之力,“两面挨了耳光”(一面借的钱要付高利息,一面物价下跌赔了本),稳住了市场物价。这次“精卫行动”的成功不仅稳定了广东地区的物价更挽回了香江商会的名声。

        但是投机商和广东的【创建和谐家园】地主们并没有因此就放弃。他们认为农历新年春节后粮、纱价格必定上涨。于是在春节前拚命抢购粮食和纱布,准备在春节后大干一场。但由于香江商会和广东官府早有准备,以充沛物资为后盾在节后保持原价大量供应市场,不到3天,投机商与地主们又败下阵来。当然这次的广东官府可不会再客气了。凭着香江商会提供的确凿证据广东官府在义勇军的协助下逮捕了主要的投机商和地主。可以说这次广东【创建和谐家园】地主破坏市场次序妄图借此打击香江商会的阴谋完全失败了。不仅如此不少的投机商与地主们因为大量囤积的粮食和纱布买不出去而破产了。香江商会则借此机会疯狂的吞并了这些地主们的产业。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香江商会的规模又大了一倍。而这次阴谋的主要策划者陈王道不仅破了产更在得知官府要缉拿他的前一天晚上悬梁自尽了。

        *******************************************************************************

        崇祯十六年的春天对于整个明王朝来说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春天。时年正月,李自成克承天(今湖北钟祥)﹐打出“剿兵安民”旗号﹐散发“三年不征”【创建和谐家园】。寻移檄黄州,揭露朱明暴政,宣传自己兴仁义之师、拯民于水火的作战宗旨。两年多席卷河南五府数十州县、及湖广荆、襄诸府。同年二月,改襄阳(今湖北襄樊)为襄京,成立新顺政府,自成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辖区西起潼关,东至归德、汝宁,北滨黄河,南至松滋、枝江、澧州,派遣地方官吏者凡七十多州县。一时间,“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的歌谣穿遍了大江南北。各地官府的大小官员都变得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但在崇祯十六年的广东,官府的那些大老爷们却悠闲得很。虽然,刚刚过去的“十月涨风”着实让他们捏了把冷汗。但事情总算在香江商会的帮助下给摆平了。现在在广东官府与百姓的关系还真不是一般的融洽呢。

        此时在广州一家新开的酒楼里,广东的几个主要官员正和香江商会的首脑们把酒言欢呢。在坐的有广东布政使汤来贺、广东监察御史姚奇胤、香江商会会长陈文豹、副会长杨开泰、孙露、以及陈邦彦、陈家明和王兴等人。至于广东巡抚沈犹龙此时正在福建故并没有应邀。虽然新年已过但大家好象还没从新年的兴奋中恢复过来各个都喜气洋洋的。也难怪过去的那一年中发生了实在太多的事情了。以至于监察御史姚奇胤到现在都不相信自己现在能这么安稳的过年。要不是汤来贺一再的向自己保证香江商会的声誉。姚奇胤这次并不会一起帮着香江商会解决那“十月涨风”之事。不过现在看来自己的决定是真确的。这个香江商会确实可靠。姚奇胤不禁看了旁边的孙露一眼。其实姚奇胤到现在都很难相信这么个女子竟会有如此的手段。

        有这样的想法的不止有姚奇胤。陈文豹也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身边的孙露。其实不只孙露就连陈家明这次的表现都让陈文豹大吃一惊。陈文豹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能有这般的能耐。现在陈家明在整个广东商界也算是颇有名气了。俨然一副商业新星的模样。看着孙露和陈家明陈文豹忽然觉得自己确实是老了。咳,长江后浪推前浪。或许自己真的该歇歇了。以后的天下将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

        就在陈文豹在心中长吁短叹时孙露和陈家明举杯向大家敬酒道:“孙露这次能够如此顺利的度过难关。全仰仗各位叔伯的帮助。孙露在此敬各位了。”说完将杯中的水酒一饮而尽。

        “孙庄主太客气了。若不是孙庄主智勇双全又怎能如此顺利的平息民乱,稳定物价呢。说到这儿我和有仆(姚奇胤的字)还要敬孙庄主一杯呢。”说着汤来贺也将酒一饮而尽。现在的汤来贺越发的相信孙露的做法实为一种良政。若是全国都能象广东现在这样那也就天下太平了。

        “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孙露谦逊的说道。

        “听说香江商会这次还从番邦引进了不少奇花异草。可有此事啊?”想起这些天从报纸上看到的农作物专栏姚奇胤好奇的问道。

        “啊,大人可是在说那些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这大人可就要问我们的陈大总理了。”

        原本在旁边一声不吭的陈邦彦见孙露将自己推了出来。也就不好意思再保持沉默了。于是对着姚奇胤侃侃而谈道:“禀大人,这些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而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农作物。它们大多耐旱抗寒能在各种条件下种植。而且产量也颇高。其实象玉米这样的农作物早在洪武年间就有种植了。所以这玉米也叫观音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广泛的推广。这次商会从荷兰人那里收购了大量的种子。免费提供给广东各地的农民并派专人教导他们如何播种。”

        “恩,如此一来确实是在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啊。” 汤来贺含笑赞赏道。想到明年广东他与姚奇胤对望了一下忽然宣布道:“本官这里有一份礼物哦。”说完汤来贺象变魔术般拿出了一份文书。听汤来贺这么一说大家不禁好奇的凑了上来。汤来贺神秘的笑了一下直接将文书递给了旁边的陈文豹道:“陈员外啊,这可是给你的。”

        陈文豹颤颤巍巍的接过了文书。打开一看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原来文书上讲竟让自己出任广州市舶一职。不仅是陈文豹对此颇敢惊讶。就连一旁的杨开泰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少年了作为地位低下的商人他们何时拥有过如此的殊荣。当下这两个快年欲古稀的老人眼眶都不禁湿润起来。其实关于广州市舶一职孙露早就对汤来贺提起过。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答复。当然这其中除了汤来贺的帮助之外复兴党特科在京城中的积极活动也是功不可末的。

        ***************************************************************************

        就在九州大地的农民起义进行得风风火火时,崇祯十六年正月广东的老百姓迎来了广东的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孙露参照了后世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此次的选举并没有实行普选。选举采取三三制。饶是如此在广东的百姓仍被调动起了最大的积极性。通过一个多月的选举从各地选出的2000多名人民代表齐聚广州城。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讨论。最终在广东官府的许可下建立了广东地方议会。并选举出了这一届的常任议员200名。根据规定议员的任期为四年。按照这次的统计孙露发现复兴党员们在人民代表中占了大约2/3的人数。而在200名议员中甚至占有了135个席位。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执政大党。当然现在也只有复兴党这一个党。孙露也想过要建立反对党的。不过转念一想与其象摆设那样弄个反对党还不如等以后让别人建立反对党来得更有意义。

        在选举出常任议员后又从10名后选人当中选举出了广东地方议会的首任议长。这次包括陈子壮在内的10个后选人都是当地的名流。由于广东商界的代表人物陈文豹和杨开泰并没有加入选举的行列。其他的商人也就不好意思出头了。而孙露则以军人不便参政为由也拒绝参加选举。至于广东地方上那些农民领袖呢。他们大多都加入了义勇军于是也不能参加选举了。其他9个后选人哪有陈子壮名声响资历深啊。陈子壮当然毫无悬念的出任了广东地方议会的第一任议长。任期也是四年。接着议会又在以不与大明律法起冲突的基础上通过了以商法和土地法为主的广东地方民法。并规定在广东地区实行西历和农历两种历法。按照商人们的说法这是为方便与西洋各国通商。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广东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足足开了一个多月。当然广东地方议会的成立也对周遍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福建、湖广、广西等地的农民和商人们都积极响应希望也能成立地方议会。但这些地区的官府和当地大地主则采取观望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广东地方议会的成立。也有不少官员以此举有违常伦、欺君枉上等等理由参了广东官府。不过毕竟山高皇帝远再加上香江商会的“银弹攻势”。这些个奏折当然都石沉大海了。

        崇祯十六年二月十九是大会的最后一天,也是议员与议长宣誓正式就职的日子。就职仪式先是由广东官府的代表和香江商会的代表致祝贺辞。然后就是孙露代表广东军方致祝贺辞。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一上台就引来了下面百姓的一片欢呼声。自从“十月涨风”的事件过后孙露的声誉反而比以前更好了。在老百姓眼里她完全是因为为民【创建和谐家园】才回被那些地主诬陷的。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仍然在为百姓做事。看见自己的风头盖过了当天的主角。孙露只好匆匆念完稿子然后把主席台让给了今天真正的主角们。当下陈子壮代表全体议员发表了就职演说。

        看着在陈子壮带领下宣誓就职的议员们孙露不禁心潮澎湃起来。看着吧!这只是开始而已。总有一天这样的情景会在整个华夏大地上演!

        第二章到此就算结束了。柳丁觉得既然是以商业起家商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么做很险啊。嘻嘻,至之死地而后生嘛。时间不多了啊,再过一年清军就要入关了。要是再搞不定广东的话后面就没得玩了。呵呵,第一次写商战。写得好象流水帐啊。:( 柳丁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在写。许多地方都没好好检查过。第二章写的还是比较粗的。许多细节只好放在第三章再来说明了。至于党派问题柳丁觉得执政党确实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不过现在的复兴党还是带有一些帮会性质色彩的。不能将他单单的看作现在的政党。复兴党的这一特征也将成为将来国家的不稳定因素之一。请各位大大耐心的看下去吧,多提意见。你们的意见就是以后的情节啊。

      第三章 第一节

        崇德八年四月的盛京乍暖还寒一副冰天雪地的模样。虽然屋里炉火烧得旺旺的。可祖大寿还是忍不住披上了件外套。和以前一样刚才的他又做梦了。这梦总是那么的相似有时是在大凌河城有时是在锦州城。案牍上摆放着一封信。那是祖大寿写给自己外甥吴三桂的劝降信。看着烛光下的信笺祖大寿的思绪又回到了十一年前。

        那是崇祯四年的八月,当时的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可城池才修了一半。皇太极便以倾国之师,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住。突围是突围不得了,援军又被击退,于是祖大寿只能选择闭城坚守。期间皇太极不断地送信劝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就这样坚守了三个月。对于祖大寿以及当时的将士们来说那是不堪回首的三个月。城里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便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就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等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了。这是何等惨烈的人间地狱啊。至今那些百姓临死前的眼生都会不断的出现在祖大寿的梦里。

        于是祖大寿在长叹一声:“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叁者并重。今既尽忠报国,惟惜此身命。”之后杀了誓死不从的副将何可纲,与皇太极在城外设坛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然后他又向皇太极献策。说他愿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皇太极听了当然是满心欢喜。于是便答应了他的建议。但祖大寿进锦州城后就转而开始抵抗清军。这让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就这样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祯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倾国而来包围锦州城。

        这一围就整整围了一年,崇祯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副将夏成德等缚洪承畴,以城降清。清军入城,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被杀。祖大寿守锦州一年多锦州城内粮尽援绝,城中又开始人吃人了。面对着与当年大凌河城相似的惨象祖大寿不得不做出了再次投降的决定。报着必死决心投降的祖大寿。并没想到皇太极会仍没有杀他。只是没给他部队,没再重用他了。对于这个异族皇帝的胸襟祖大寿还非常佩服的。作为回报他同意给固守山海关的外甥吴三桂写劝降信。其实祖大寿也知道此次松山失陷对大明影响极大,可以说从此大明在关外已不能再战,完全无力应付辽东局面。自己这外甥现在所面对局面之艰难、承受的压力只有比当年的袁督师更大。三万关宁铁骑在无粮无援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多久呢。祖大寿不敢去想也不想去想。对于一个早该死了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或许松山之战对于祖大寿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但对义勇军的将领们来说则一次难得了解满清作战方式的机会。通过从各个方面传来的关于这次战役的信息。孙露和她的部下们一次又一次的在沙盘上反复演练着当时的情况。讨论着明军与清军在战略上以及战术上的得失。并结合义勇军的特点想出克制满清骑兵的办法。虽然松山之战已经结束有一年了。但这丝毫没有减退义勇军将领们对这场战役的兴趣。特别是对于象王兴这样的广东农民军出身的将领。满清的作战方式是他们从没见识过的。

        这天象往常一样,孙露以及义勇军的将领们又聚集在了广州义勇军的指挥所里讨论起了这次的松山之战。

        “依我看还是那些老爷兵太没用了。十几万人马打不过人家几万人。要是换上我们义勇军看看那些靼子还敢猖狂嘛!”讨论了半天王兴把指挥棒一扔嚷嚷道。

        “其实关宁铁骑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是洪督师没注意靼子会绕道后面攻击。才会让靼子有机可趁。”听到王兴对边军大加批评。卫所军出身的欧怀昊连忙反驳道。

        “不,洪督师本来的部署并没有什么错。稳扎稳打确实让清军在一开始连连失利。不过朝廷竟然派了八个总兵来指挥这可是个败招啊。想这八个总兵各持异议,互不相让再加上王朴怯懦无能﹐首先逃走。而明军的补给线也拉得太长了。这些都是明军的死穴啊。”张家玉在一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恩,家玉说得没错。职权不明,贸然挺进都是明军失败的原因。不过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补给问题。不仅是这次的松山之战包括之前的广宁之和宁远之战等战役都暴露出了这个问题。打仗打得就是补给啊。说实话战争就是烧钱的玩意儿。”孙露补充道。

        “可那些靼子的国力怎么也比不上咱大明啊?” 欧怀昊不解的问到。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的道理。想想吧。从萨尔浒之战到现在的松山之战。哪次明军不是给清军带去丰盛的礼物啊。满清这叫以战养战。这也是游牧民族做战的一大特点。各位以后可要好好学学。这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啊。”孙露一直觉得满【创建和谐家园】的应该封明朝的军队为补给大队。不过说起补给孙露仿佛又想起了什么回过头对着还在与陈邦彦下棋的陈子壮问道:“老师,你不是说大明曾经和朝鲜联手经济封锁过当时的后金么?”自从孙露与陈子壮会面后不久孙露便拜陈子壮为师投于他门下。

        “恩,确实有过这事。不过在崇祯九年十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侵入朝鲜,围朝鲜国王李宗于南汉城。次年正月,突袭江华岛。当时,朝鲜王妃、两个王子,以及很多大臣及其眷属都转移在此岛避难。朝鲜国王因妻子、儿子及很多大臣已被俘虏,各路援军又被清军打败,于是只好向皇太极献上明朝给的敕印,投降满清了。据说朝鲜王虽然臣服与满清。但李朝上下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陈子壮解释道。

        “哦,看来中朝人民的友谊还真的是牢不可破的啊。”虽然孙露在嘴里感叹着中朝人民的友谊。心里却是另一番打算。朝鲜仍然能和明朝联手那是最好。如若不行的话那就在海上连同朝鲜和满清一同封锁他们的粮道。不过前提是义勇军得要能控制整个东亚海域才行。要想控制整个东亚海域那就必须先收回中国被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占领的土地。于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整在孙露的心中暗暗的规划着。

        *******************************************************************************

        “父亲,我们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吗?”在巴达维亚(雅加达)一间简陋的小木屋里一个十几岁的华人青年向着做在自己面前的老人【创建和谐家园】道。

        “福仔你能不能静一静啊。那是荷兰人同马达拉姆人的事同我们华人何干。再说荷兰人封锁海港我们又能到哪儿去呢?”老人皱着眉头安慰着自己的儿子。

        “父亲你也该知道一旦荷兰人解除了这次的包围。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岛上的土人的。当然也不会放过我们这些华人。”福仔拽着拳头说道。多年来在南洋生活的经验让福仔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对红毛夷还这里的土人来说他们这些华人都是不受欢迎的。

        “好了福仔,你就乖乖的给我待在这里。哪儿都不许去。”老人也知道自己儿子说的是事实。可是知道又能怎样呢?他们这些人在荷兰人与当地土著的眼里是外来人。在大明朝廷的眼里是他们是天朝的弃民。没人会在乎他们的死活。唯一能做的就是企求上天能保佑他们这些背井离乡出来讨生活的人。

        面对父亲的软弱福仔只能无奈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里。待到父亲出去之后他便利索的从窗口爬了出去。径直的跑到了码头。此时在码头上已经有六七个象福仔差不多大的华人小伙子等在那里了。

        “阿苏,现在情况怎样了?荷兰人还不让船出港吗?”一见到这些伙伴福仔就迫不及待的问起情况来。

        “怎么出去?就算没有荷兰人。港口外面还有马达拉姆的军舰呢。”阿苏夸张的说道。原来自从1596年,郝德曼所率领的荷兰船队出现在爪哇海上。荷兰就开始进行东南亚势力的扩张。荷兰人巧妙的利用了【创建和谐家园】势力对葡萄牙的反感,与邦胜王国、阿契王国等缔结了友好关系。然而,爪哇中部的马达拉姆•【创建和谐家园】王国抵抗了荷兰的势力扩张。在与荷兰人多次交锋后,这次马达拉姆海军又包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都巴达维亚。于是这些日子巴达维亚总督迪曼紧守海港不许任何船只出港等待着从印度洋来的荷兰海军的救援。一时间城里可谓是人心惶惶。而福仔他们几个则打算搞条船偷偷的出海逃出巴达维亚。

        “这我都知道。那船准备得怎样了?”福仔不耐烦的问到。

        “船和粮食都准备好了。不过这几天荷兰人看得紧。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另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担心的回答。

        “放心吧,没是的。我已经在刘掌柜的船上干了三年了。我们一定会成功的。”福仔拍着胸脯保证到。他从十四岁起便在海上讨生活了。对于这次的逃亡行动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就在此时不远处一个胖胖的男孩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对他们说道:“福仔,不好了港口里来军舰了。”

        “什么?是荷兰人的军舰到了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2: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