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夜已深,但陈家明却被自己的父亲叫到了书房。看着坐在案牍后的一言不发的父亲。陈家明在心里猜想着父亲的究竟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找自己。难道是自己又做错了什么事?没有啊。自己这两天来除了为桃源山庄打点生意就是和孙露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并没做什么越轨的事情啊。
就在陈家明胡思乱想时他的父亲陈文豹开口了:“家明,你这段时间一直在为桃源山庄工作吧。”
“是的,父亲,我这只是帮帮朋友的忙。有什么不妥吗?父亲。”陈家明一听到父亲提起桃源山庄。以为父亲是要反对他给山庄做事。不禁暗暗心急。
“啊,没什么。我只是想问问你对桃源山庄有什么看法。”
父亲什么时候对桃源山庄那么感兴趣了陈家明纳闷着。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山庄对农民的政策,到对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及山庄特有的管理体系陈家明都详细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末了他还加了句:“这才是真正的桃源仙境。”
“哦,是桃源仙境吗?”听了陈家明的论述陈文豹发现自己对桃源山庄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恩,如果那个丫头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大明或许真的能够迎来重生吧。看着窗外的明月陈文豹不禁又想起了白天孙露那坚定的眼神。
此时在杨府,杨开泰也在自己的书房回想着白天的同孙露会面的情景。总的来说孙露的计划还是有可行性的。关于这一点杨开泰也很有信心。就算达不到孙露所说的控制朝廷的规模至少新建立的商会也回是广东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最大的商会。想到这儿杨开泰的心情又开始激动起来。做朝廷的太上皇。真的,能做朝廷的太上皇吗?要是那样的话……杨开泰的眼中闪起了异样的光芒。
第二章 第十一节
崇祯十五年三月,广东商界在经过了桃源山庄连开8家分号的冲击后迎来了又一场更大的风暴。这风暴的始作俑者又是桃源山庄。三月初八,桃源山庄庄主孙露联合新安的乡绅陈文豹和杨开泰发出了建立香江商会的申明。商会的主席由在当地颇有声望的陈文豹担任。而杨开泰和孙露则出任副主席。自此香江商会的势力遍布整个新安县以及周边地区。其影响力更是遍及整个广东地区。
借此孙露在新安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庭并颁布了商法。当然这些只在香江商行的势力范围内执行。其实早在十一世纪,英国市民中就产生了这种商法和法庭,它们被生动地称为“灰脚法庭”。当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以后建立宪法民法做准备。至于农业方面孙露则将她的土改工作进一步的在此范围内推广。由于先期的几个地主在这一政策下得了不少好处。于是这一次的推广行动进行的很顺利。而在商业方面,在成立香江商会后新安县俨然成了一个经济特区。此地商户云集,大有赶上广州的气势。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商业活动都与走私有关。面对如此巨大的黑市交易。孙露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就建立了“黑市海关”来管理市场秩序控制进出口。虽然这“黑市海关”也收税但比朝廷收的要低得多。又有专门的舰队保护商队。再加上新安县的市场秩序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好的又有商法做保证。所以大多数的商人都接受了这个“黑市海关”。当然也有不少的不安分的海商认为香江商会的做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很快就在义勇军舰队进行的“除草行动”下渐渐消失了。
这次的“除草行动”主要是针对广东沿海的各个海盗势力而言的。为了完成这次的行动商会出动了大约80多艘军舰。其中除主力舰“致远号”外其他战舰均为香港船厂自行制造。并且装备有商会自行研制的标准化加农炮。整个行动从三月初开始一直到五月初才算彻底结束。在这场历时两个月的军事行动中击沉大型海盗船50多艘中小型船只200多艘。消灭了海盗3000余人。其中除了中国本地的海盗外。还有不少的倭寇。对于这些倭寇或是打着倭寇旗号的海盗孙露命令不接受他们的投降一律消灭。至此香江商会控制了整个广东沿海地区包括这一地区的海上贸易。并以此为依托开设了到朝鲜和日本的东路航线。彻底打开了整个东亚的市场。
在这期间,义勇军的舰队还差点与郑芝龙的福建水师发生冲突。原来义勇军为了追击一支流窜与广东与福建之间的海盗无意间进入了台湾海峡。当时的台湾海峡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海上的船只没有郑氏的令旗,不能往来台湾海峡。更何况是象义勇军那样的大型舰队呢?双方对峙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最后,以义勇军的退出告终。义勇军之所以会选择退出与香江商会对周围的势力态度有关。在孙露看来现在还不是与郑芝龙闹僵的时候。只要对方不做出过激的表现那么己方也会尊重对方的势力划分。大概是了解了香江商会的态度,郑芝龙也默认了香江商会在广东沿海的权利。
其实义勇军的舰队比起某些海盗来并不占多大的优势。之所以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拥有这么丰硕的成果。这都是得益于孙露他们所进行的海军改革。这项改革包括:1、研制和装备大战船。如香港船厂仿造“致远号”建造的长约50米,排水量达20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的“新安号”和“郑和号”;2、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加农炮等。再加上火炮技术的提高以及《炮兵规范守则》和《火炮保养手册》的普及使用。大大加强了火炮的命中率和火力;3、采用旗语,特别是规定用火炮、旗语、灯光构成完整的联络信号,表达航向、位置、停船、下锚、召【创建和谐家园】议等命令。例如舰船发生漏水等故障,鸣炮二响、升后帆,及时通知主帅和友邻。这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4、明确了战列线战术的地位。命令舰队:“一旦进入了全面进攻时,各分舰队应该立即尽可能地运用最有利的优势与临近敌人作战。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分队长保持一线队列前进。”充分的发挥了舰队在火炮上的优势。由于严格的训练使义勇军舰队的队型就象是骑兵般的整齐。再加上舰队灵活的战术。于是义勇军海军舰队就有了“海上轻骑兵”的外号;5、建立职业海军。将海军与商队彻底的分开来提高战斗力。
通过这次的行动海上战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义勇军得出了海上封锁和拦截的战术。并且孙露还与托马斯等人结合先前的改革和这次的经验。编写了《海军指挥条令》以及《海上作息条例》。
当然这次的行动海军也有一定的损失。海军这次总共损失了两艘战舰。但在孙露看来这与得到的利益比起来算不了什么。牺牲的海军将士都得到丰厚的抚恤金以及商会的嘉奖。孙露也知道无论再多的金钱都补偿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她也知道以后的战斗将会更加的残酷。面对这些将士的牺牲孙露知道唯一能补偿他们的办法就是战胜敌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将士。
就在海上的“除草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孙露却得到了张家玉要去进京赶考的消息。说实在的孙露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惊讶。其实早在过完年之后张家玉就该进京了。之所以现在还留在广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识了孙露他们。在张家玉眼里欣欣向荣的桃源山庄更接近于他的理想。而做为一个儒生考取功名又是他的一直所追求的。这些日子以来张家玉也为此矛盾不已。不过从小就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张家玉最后还是决定选择考取功名这条路。当然孙露是绝对不希望张家玉在这个时候去京城的。按照孙露所知的史实李自成在后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将会攻入北京。孙露可不想为此而失去张家玉这个人才。而且孙露也觉得张家玉只有在这里才能发挥他的才能。有什么理由能让张家玉留下来呢。孙露想了好久都找到能说服张家玉的理由。就在孙露为此烦恼不已时。老天爷给了孙露一个留下张家玉的充分理由。
崇祯十五年四月,新宁滨海地方因受内乱外侮的摧残,田地多荒芜,农民多失业。地主阶级乘机投资,雇用失业农民开垦荒地。以后生产发展,地主不肯改善生活,照样以奴仆看待,压迫剥削日重。于是,为数众多的雇农纷纷起来【创建和谐家园】结社,向地主进行斗争。地主阶级认为他们“以奴胁主”,污蔑起义雇农为“社贼”“仆贼”。一瞬间新宁县的雇农立社起义,遍及县北的潮境、东南的六村、福场和西南的海宴、汶村等地。大有向广东全境蔓延的趋势。其中又以王兴领导的恩平农民起义军最为强悍。
面对如火如荼农【创建和谐家园】动广东的官府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朝的兵制。明军主要的来源是所谓的“垛集军”。就是把一部分特定人群划为军籍,世代相传。实行分权管理:军队的军籍属于五军都督府管,各省有自己的都指挥使作为长官,负责平时训练组织。中央政府的兵部负责人事、参谋和调遣,一有兵事,则由兵部派出总兵官去指挥都指挥使和卫所兵作战,作战完毕则交出军权。这样,都指挥使。都督府和总兵,都无法全面控制,有指挥权的平时不和军队在一起也无固定下属,军权牢牢控制在国家机器手里。所谓“将不专兵,兵不私将”。在后期又出现了属兵。明军有代表性的专属兵起源,应该是在戚继光阶段,戚继光在卫所军已经失去实战能力的情况下,放弃了传统的征兵制,转而采取募兵制。一些著名的边防将领,他们所统率的军队都是以征兵制和雇兵制相结合,而这些雇兵有很大一部分不在正规军的编制之内,称为私兵。还有一种就是“民团”,即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也极善战。比如广西狼兵、秦良玉的白杆兵、少林寺的僧兵等,遇有战争,常被召出征,战事结束仍回原址驻扎。
当然这时广东的卫所军是指望不上了。纪律涣散,缺乏训练,且空额多多。又时值河南,四川等地“流寇”肆虐。朝廷根本无暇来管地处偏僻的广东。幸好岭南民间自古就有尚武之风,民风强悍。因此各地都有不少的民团组织。例如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起兵围攻广州,同时分兵攻进佛山,一路势如破竹。佛山乡绅梁广等22人,仅以一天的时间,匆匆组织乡勇抗敌。在“无甲兵之援、险塞之限”的情况下,坚守半月,杀敌数千人,直至黄萧养兵败。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在这场战事中,佛山乡民中能征善战、勇略过人者不在少数。因此这次广东官府决定还召集各地的民团来镇压起义雇农。
于是在五月初,孙露迎来了她到明朝后所遇到的最高级的官员——广东布政使汤来贺。汤来贺,江西南丰人,原名汤来肇,字佐平,号惕庵,别号主一山人,世皆称其为南斗先生。汤绍中长子,明万历35年(1607年)生于科甲世家。明崇祯13年(1640年)汤来贺进京参加会试中进士,授扬州府推官,主管本府司法事务,其在政以廉洁著称。后因功迁刑科主事,旋任礼部主事。时逢国家用人之际,边廷缺力臣则出汤来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他在政期间断案公正无冤狱,民誉其为“包龙图”,其政绩上闻,迁升广东布政使。汤来贺品行兼优,深得史可法敬重,奏荐朝廷誉其为“立品以千秋自命,立志以圣贤为法,天下治行第一也”。
此时这个被百姓誉为“包龙图”的汤大人正骑马穿行于稻田之中。时值夏至,看着稻田里忙碌着的农民。自从进如新安县以来汤来贺发现这里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各地都粮食歉收。可新安县的粮价却很稳定,甚至比起其他地区来要低得多。这一切都让汤来贺有了天下已经太平的错觉。
“卢大人啊,贵县百姓富庶,民风淳朴。卢大人治理有功啊。”看着新安县欣欣向荣的景象汤来贺不禁夸赞起了身边的新安县令卢建邦。
“大人,过讲了。下官只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要说新安能有现在的规模。那还多亏了本地的桃源山庄和香江商会的大力支持。”卢县令谦虚道。和其他人不同。身为新安县令的卢建邦当然知道桃源山庄和香江商会暗地里做的那些事情都是不合法的。甚至有些事情都是杀头的罪名。但他对此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对于拥有香江商会股份的卢建邦来言。自己已经被牢牢的绑在了香江商会这艘大船上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了。而现在这位汤大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商会出兵剿匪。按照孙露的指示卢建邦需要尽力拉拢这位汤布政使。让这位汤大人对商会有个好印象是绝对必要的。
“哦,就是那个有仁义山庄之称的桃源山庄?听说他们用300兵丁就剿灭了牛头寨的顽匪?”汤来贺明知故问道。其实他来之前也对新安的情况做了翻了解。更何况桃源山庄的名声又那么大。
“正是。不过大人。桃源山庄现在已经和本地的其他几家商行合作成为了香江商会。”
“就是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海上剿匪的香江商会?他们的实力好象很强啊。”对于香江商会所做的那些事汤来贺也是略有耳闻的。不过现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他也没这个精力来管这些海商们的勾当了。
像是听出了汤来贺话里有话。卢建邦觉得自己的头皮一麻勉强解释道:“其实,剿匪的不光是香江商会还有不少红毛夷的商队参加。”
汤来贺并没有理会卢建邦的解释而是问了一句:“卢大人,这里离桃源山庄还有多远?”
“啊,回大人。快到了。翻过前面的山就是了。”
“哦。” 汤来贺哼了一声就再也没说话。
于是就这样俩人各怀心事的向桃源山庄走去。
在此声明历史上真正的新安农民起义发生在1644年。柳丁为了情节需要才将这次的起义提前了。各位大大原谅柳丁篡改历史吧。反正也是YY呀。至于历史上真正新安农民起义柳丁会在作品相关资料里做具体介绍的。还有柳丁想放慢一下速度了。越是查资料就越发现这段历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柳丁的想象。因此柳丁想整理一下思绪。虽然不一定能一天发一节但柳丁仍然会坚持更新的。给位大大的支持就是柳丁更新的力量啊!
第二章 第十二节
整个上午,孙露他们都在等汤来贺的到来。根据孙露所掌握的情报这位汤布政使并不是容易糊弄过去的角色。自己既要利用这次机会将商会的势力扩展到真个广东地区并得到官府的支持。也不能让官府自此就对商会报有戒心。这一点其他人也明白。这些天商会的智囊团们也一直在商量着对策。特别是陈邦彦。他对这次广东布政使的到来极为重视。现在山庄迎接布政使的一切事宜都是陈邦彦亲自布置的。
直到中午时分,大家才终于等来了汤来贺汤大人。如果新安县给汤来贺的感觉是满意的话。那一进山庄汤来贺感觉就是惊讶了。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么一个偏远的山庄比得上广州的繁华。不大的港口里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不时的工人将整箱整箱的货物抬下来。而这里的百姓则给汤来贺一股异样的感觉。怎么说呢。汤来贺觉得这里的百姓和别处的百姓不同。并不是说这里的百姓特别有钱而是指他们的精神面貌。这里的百姓身上都带着股不下于人的气势。很快汤来贺就被带到了山庄的议事厅。根据卢县令的介绍这里是桃源山庄庄主的住处也是庄主与山庄骨干议事的地方。在汤来贺的印象中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在这些商贾布置起来应该是金碧辉煌的。可是眼前的这间院子看上去却庄重得很。甚至还有些寒酸。就汤来贺所知以桃源山庄的实力建造比这个院子奢侈上几十倍的院子都是没问题的。不过这匾额上的“议事厅”三个子却让汤来贺大加赞赏。这块匾额可是陈邦彦的杰作啊。陈邦彦的诗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相当高度,与著名诗人黎遂球、邝露并称为“岭南三家”。他还工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孙露知道了之后当然不会放过这天大的资源啦。于是死缠烂打的让陈邦彦给议事厅题了字。就在汤来贺欣赏着陈邦彦的书法时。从厅里出来了一群人。为首的一位少女向汤来贺行礼道:“民女,孙露参见布政使大人。”
“哦,孙庄主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吧。”虽然知道桃源山庄的庄主是位少女。汤来贺仍为眼前这女庄主的年轻大大称奇。眼前的女子只能说是个眉清目绣的大家闺秀甚至看上去还显得有些单薄。但是那双明亮的眸子却散发着军人特有的冷静和睿智。这让汤来贺看到了孙露身上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在介绍完山庄的几个主要骨干之后孙露将汤来贺引进了后堂。在侍从奉上香茗之后。汤来贺对孙露他们讲起了现在朝廷的难处。以及新宁县现在雇农暴动的情况。言下之意就要桃源山庄有钱的出钱有力出力。孙露当然知道他的来意。于是保证道:“大人放心,民女虽为商贾。但也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桃源山庄的义勇军随时愿意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汤来贺没想到孙露会如此爽快的答应自己要求。并没象其他地方的乡绅那样同自己讨价还价。真是的,那些所谓的乡绅还不如眼前的这位女子识大体。于是感激的说道:“孙庄主能这么为国家着想。真是让本官感动不已。庄主放心待这次剿灭那些仆贼之后。本官一定上奏朝廷好好的嘉奖庄主的忠义。”
不知道到时候你的那个朝廷还在不在。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孙露还是兴奋的答谢:“多谢大人厚爱。其实那都是民女该做的。但是大人想必也知道。百姓之所以会作乱也为生计所迫。这样吧。如果大人不嫌弃的话。民女愿出1000担粮食来救济新平的灾民。”
听到孙露不但答应出兵。还要出粮来救济灾民。再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当下站起身来对孙露行礼道:“庄主仁义无双。不愧为孙大善人的称号。来贺在此代表新宁百姓谢过庄主大恩大得了。”
“大人这是干嘛。这是折杀民女了。”孙露没想到这么一位朝廷官员会向自己这个女子行如此大礼。看来这个汤大人真的象传说的那样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这样吧,大人旅途劳累今天就在鄙庄歇息吧。待到明日民女再向大人介绍庄里的义勇军。”
“这?多谢庄主美意。可是本官还有公务在身呢。”汤来贺推辞道。
“汤大人想必是要与新安别处的乡绅见面。商讨剿匪大计吧。不瞒大人,现在新安的商贾乡绅都加入了香江商会。明天就是商会的股东大会。介时,新安的名流都会参加。大人也就不用那么麻烦的一家家的找了。”其实这个股东大会就是为了汤来贺特别召开的。
“哦,有这等盛事。那本官到要见识见识啦。”今天的收获对于汤来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对于孙露的建议他也欣然采纳了。
在与汤来贺会晤完之后孙露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杨府同杨开泰他们讲了自己与汤来贺见面的情况。并商讨下一步的计划。这一谈就谈到了日头西坠。在杨伯母的盛情邀请下孙露只好留在杨府吃晚饭了。其实自从上次来杨府之后,孙露也经常的来杨府。当然主要是与杨开泰商讨商会的公事。但很少留下来吃饭主要是孙露不能面对杨伯母和杨绍清。在孙露的心里对他们一直有着深深的负罪感。这段时间孙露也很少与杨绍清来往。不过今天大家又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象往常一样杨伯母不停的给孙露夹菜。在她看来这丫头的身体太单薄了要多吃些才行。而杨绍清也为孙露今天能留下来吃饭大为高兴。就在大家兴致勃勃的用餐时。杨开泰突然开口说道:“侄女啊,你父母以前有没有给你定过亲啊?”
“没有啊,杨伯伯。侄女那时年纪还小父母并未给侄女定过亲。”
“哦,连娃娃亲都没有?”
“这个嘛,侄女从小生活在海外。那里不兴这个的。”孙露回答道。心想,他问这个干什么。孙露心中泛起了一股不详的预感。
杨开泰抚着胡须对着杨伯母相视一笑道:“那侄女觉得小儿绍清怎样?”
“杨大哥,老实稳重。却是个不错的青年才俊。”此时孙露已经明白了杨开泰的意思了。其实这也是早晚的事。
“既然侄女对小儿映象也不错。不如就让你杨伯母做个媒。你们呢,就把事情办了吧。”杨开泰趁热打铁的说道。其实杨开泰很早以前就有了这个想法。特别是见识了孙露的手段之后,他觉得只要有孙露辅助儿子杨绍清。那么杨家家业就会更兴旺。更不用说这样一来桃源山庄也成了杨家的囊中之物了。
可是孙露现在却没有象杨开泰那样想那么多。此时的孙露正在陷入自我矛盾之中。难道,就要这样背叛自己的心吗?这么做除了违背的自己的心愿更是欺骗了绍清的感情。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就在杨家人期盼着孙露的回复。而孙露则陷入自我矛盾时。杨绍清突然开口说道:“我不同意这桩婚事。”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杨绍清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投入的石子。房间里一下子沸腾了起来。特别是杨开泰现在已经是怒不可遏了。
“我,我是说现在还不是谈这个的时候。”看着盛怒的父亲杨绍清将头别了过去。
此时,杨母已经痛哭流涕了她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回答。他不是很喜欢孙露的吗。而杨绯儿的表现就更为激动了。她对着杨绍清大声斥责道:“哥,你怎么能这样!孙姐姐那一点不好了。你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不是很喜欢孙姐姐的吗?”
“畜生,畜生。你到底在想什么!”杨开泰忍不住抽了杨绍清一巴掌。
杨绍清摸了摸发烫的脸颊起身对着大家说了句:“对不起。”然后就匆匆的走出了饭厅。
当失魂落魄的孙露走出杨家大门时,她发现杨绍清正在门口等着自己。两人沉默了一会,孙露刚想说些什么。杨绍清却抢先开口了:“我,我知道你喜欢的不是我。”
“呃?”孙露猛的抬头看着杨绍清。
杨绍清却避开了孙露的双眼幽幽的说道:“应该是那个叫峰的男子吧。”
“……对不起,绍清。”
“其实,你也不用道歉的。”
“可是……”
杨绍清阻止了孙露的坦白。接着问道:“那你能不能实话告诉我你有没有嫁人?有没有订婚?”
“没有。”孙露轻声说道。
“那就好,既然你还没订婚嫁人。那我杨绍清还有机会是吧!”
借着月光孙露发现杨绍清爽朗的对自己一笑道:“孙露,刚才我只是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并没有说退出哦。我杨绍清发誓,总有一天会让你爱上我的。”说完对孙露挥了挥手转身进了大门。
看着杨绍清的背影孙露在心中默默的说道:“谢谢你,绍清。”
*******************************************************************************
第二天,上午孙露准时主持了香江商会的股东大会。虽然,昨天发生了那么多事,但现在孙露的状态却好得很。孙露发现经过昨天那晚自己的心平静了许多。至少她现在可以坦然的面对杨绍清了。当然杨开泰也一直观察着孙露的反应。当看见孙露没有因为昨天事而与自己产生隔阂时杨开泰舒心了不少。看来那件事还有挽回的机会。
这次的股东大会就是为汤来贺专门召开。于是在孙露装模做样的报了几份财务报表后。话题很快的就转到了汤来贺身上。由于事先都做过工作。在汤布政使讲明他的来意后,下面的乡绅们当然踊跃的表示要为国家出钱出力。最后,在孙露的“调节”下大家决定以香江商会的名义出兵剿匪。并捐献出十万两白银用来赈灾。在大会结束后,孙露又带着已经激动不已的汤来贺检阅了义勇军的一营。
看着烈日下,站得笔挺的义勇军战士。以及刚才那段整齐划一的操练。汤来贺对孙露由衷的赞叹道:“能训练出如此虎贲之师。孙庄主真是治军有方啊。”
“那里,大人过讲了。”孙露谦逊的回答道。这次还是由孙露出任义勇军的最高指挥官负责这次的剿匪行动。对于这件事一开始确实有些人对于让孙露这样一个女子领兵打仗颇有异议。但后来在杨开泰和陈文豹的坚持下还是排除了这些异议。但陈文豹和杨开泰的想法却是略有不同的。陈文豹是认为既然义勇军本来就是孙露的嫡系部队,再加上孙露对于行军打仗也颇为在行当然该由孙露指挥部队。而杨开泰的理由则要更复杂些。在他看来孙露和杨家的关系颇深由孙露掌管兵权多多少少总会对自己有利些。
现在汤来贺所看见的并不是义勇军的全部实力。孙露事先已经让部队用军刀和长矛代替了41式步枪。6磅以上的火炮也都被收了起来。更不用说那些手榴弹了。但就是如此装备的义勇军仍让汤来贺惊讶的不得了。在他看来这些兵丁完全赶得上朝廷的边军了。
就在汤来贺赞叹不已时,校场上忽然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一队骑兵出现在了校场的东面。只见为首的骑兵队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唰的拔出了马刀叫嚣着向校场中央的靶子攻去。随着片片刀光闪过人型靶子的头颅纷纷飞了出去。紧接着战士们又换上了“孙氏弩”向着另一处靶子发起了进攻。虽然是在急速奔跑的马背上但战士们的弩箭仍准确无误的射在了靶心上。这样的表演惹来了校场四周一片欢呼喝彩声。可是骑兵们并没被此影响而是在队长的指挥下又迅速的恢复了原来的队型。然后对着主席台整齐的敬了军礼。此时的汤来贺早已惊得目瞪口呆了。但见战士们给他敬礼,他又不解的问到:“孙庄主,这是什么意思啊?”
“啊,回大人。这是战士在给大人敬礼。那是对大人表示尊重。”孙露解释道。
“哦,这样的行礼方式本官还是第一次看到呢。有趣,有趣。”汤来贺抚着胡须点头说道。
这时,指挥刚才操练的几个军官都来到了主席台上。
“义勇军一营营长李老疤参见大人。”
“义勇军炮兵连连长李大福参见大人。”
“义勇军骑兵连连长张家玉参见大人。”原来刚才指挥骑兵操练的正是张家玉。由于这次新宁的农民暴动。张家玉义不容辞的决定留下来帮助孙露剿灭匪患。不使自己的家乡受到波及。
“咦?这不是玄子(张家玉字玄子)吗?你怎么还没进京赶考啊!”汤来贺一见刚才的骑兵队长竟是张家玉不禁吃惊起来。张家玉22岁时便已经乡试中举人了。说起来与汤来贺还颇有渊源呢。
“学生张家玉参见大人。不瞒大人学生此次原本就要上京。怎奈暴民四起惊扰乡里。家玉怎能就此抛弃乡里不管呢。”说完张家玉的声音甚至有了些梗塞。
听了张家玉的肺腑之言汤来贺沉吟了一下叹到:“若是多些象你们这样的忠义之士。那朝廷可就有救了。”说完他又低头思索了一下,好象下了决心似的对孙露说道:“孙庄主,本官原本打算再到佛山去招募民团的。但现在本官觉得庄主的义勇军更甚一筹。这样吧,庄主现在临时就是朝廷的五虎游击了。待这次事成之后朝廷会下正式文书的。”说着汤来贺将一份临时任命的文书交给了孙露。
孙露接过文书时感到自己的心一阵激动。她知道从这时起自己的军事生涯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关于杨绍清的设定请各位大大们不要以常理来看待。既然孙露是个特殊的女人,那么她的王子应该也很特殊不是吗。呵呵,柳丁是不会那么快就让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的。
第二章 第十三节
崇祯十五年五月,就在新宁各地的农民在王兴等人的领导下与当地的地主们展开轰轰烈烈的斗争时。他们并不知道此时一支1000多人的军队已经从新安悄悄的进入了新宁地区。此时在义勇军设在新宁冲柴的临时指挥所孙露正和自己的幕僚们讨论着现在新宁的局势。这次和孙露一起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有参谋长萧云、一营营长李老疤、工兵连连长田大勇、特种排排长李虎以及二营代理营长张家玉。还有就是随军一同前来的汤来贺。而陈邦彦他们则留守桃源山庄。这里不得不提到张家玉的代理营长头衔的由来。本来孙露就是打算让张家玉担任二营营长的。但张家玉就是不肯。直到在兄弟们的再三劝说下才答应的担任二营营长的。不过营长前面一定要加个“代”字。孙露对此并不太在意。在她看来只要你上了我的船就不怕留不下你的人。
这次根据萧云的报告显示王兴在占领台山南部地区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文村了。前些天还传来了王兴原本打算于文村的雇农里应外合攻打文村的消息。不过这一事件已经被文村的大地主陈王道给镇压了。但这次王兴又率领本部5000余人,会合海宴都各村社农民上万人打算围攻文村城。此时的文村城由文村地主陈王道把守大概还有500兵丁。当听到有如此多的流寇围攻文村时汤来贺的额头上不禁渗出了斗大的汗珠。5000千流寇再加上上万的暴民围攻象文村这样的小城镇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况且守城的只有500兵丁。就算是这次从新安调来的义勇军也不过才1000多人。面对如此多的流寇和暴民那该如何是好啊。想到这儿汤来贺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孙露。出乎他的意料孙露并没有什么反应。这倒让这位汤布政使感到有些尴尬。既然孙露这样的女子都能处变不惊,更何况自己这个堂堂的朝廷命官呢。于是汤来贺整了整官服偷偷的擦了擦汗装做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继续听着报告。
其实,这些情报孙露早就知晓了。就算要惊讶那她也在房间里一个人惊讶够了。此时的孙露并不担心那据说有上万的农民。说穿了这些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但围攻有所失利马上就会作鸟兽散。其实比较有战斗力的当属王兴的那5000人马。而且这些人也有较高的士气和战斗意识。不过王兴的兵力虽多,但在装备上是不能与义勇军相提并论的。这次的剿匪行动孙露除了炮兵连之外她几乎将自己的家当全盘带出了。况且现在的他们的行军路线已经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若是这5000人马绕着整个新宁跟孙露他们捉迷藏的话孙露或许会很头疼。但现在他们是以装备冷兵器的5000士兵攻城。孙露相信全歼这只部队是没问题的。但孙露有自己的计划。全歼王兴部并不能达成孙露所想的计划。
就在孙露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计划时,萧云的报告也做完了。孙露扫了一眼下面的部下说到:“情况就象萧参谋所说的那样。各位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吧。”
“我认为部队还是赶到文村城趁着流寇攻城时从背后直接攻击流寇。这样一来还可以和文村城形成犄角之势。”第一个发言的是一营营长李老疤。先前李老疤的一营一直都在香港的基地驻扎。但这次孙露考虑了许久还是将一营给调回来参加这次的行动。在听了李老疤的建议后汤来贺不禁皱了一下眉头。真是徒有匹夫之勇,现在的义勇军才1000多人怎么和上万的流寇暴民斗。
孙露也不同意这个计划,当然在她看来这么做也能解除文村之围。但平民的伤亡就会大大的增加。孙露打心底里不想与那些农民发生冲突。想到这儿孙露不禁看了一眼张家玉。只见他正专心的观察着地图。于是孙露问道:“张家玉说说你的想法吧!”
被孙露突然点到名的张家玉猛的一抬头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于是便从嘴里冒了一句:“不如就打这儿吧。”说着将手指向了图上的一个小黑点上。
大家伙凑近一看竟然是恩平。于是指挥所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不过孙露的眼中却渐渐的有了笑意。
*******************************************************************************
就在孙露忙着为新宁县的农民起义横兵厉秣时。恩平的王兴也在为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做打算。王兴,广东番禺人,少时为农,短小精捍,智计过人。乡里都称呼其为“绣花针”。时值天下大乱,乡里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灾。于是王兴散尽家财,到处网络义士。终于在恩平杀鸡歃血,誓同生死,立社起义。
此时的王兴正想着前几天文村的甄兆璧就曾联络自己的事。可是没想到没等部队到达就传来了甄兆璧东窗事发被六村大地主陈式捉住处死的消息。而一直潜伏在文村准备起事的17位兄弟也由于何嘉亨那叛徒的出卖落入了地主陈王道的手中。只有三个弟兄逃了回来。其他人则被陈王道给推落水中溺死了。里应外合攻打文村的计划就此失败了。一想到陈王道王兴不禁纂起了自己的拳头。陈王道是文村当权派的地主。这次发生大饥荒。由油麻岭的义军首领游沛龙出头,作出了核定市场粮价,抬价出卖及私运出外的粮食一律没收。可是陈王道却出来干涉,横加指责。这次还弄死了自己这么多的兄弟。对于王兴来说这口气是决不能咽下的。于是王兴带着本部5000余人直奔文村城。虽然的王兴能够清楚的看见寨子对面的文村城。但就是这么一座小城池却让义军和乡民们苦战了五日。那个老狐狸陈王道这些日子以来一直紧闭城门拒不出战。
“哼,我倒要看看陈王道你这老匹夫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王兴的拳头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
“哟,什么事让我们的王大首领发那么大的火啊。”此时一个身穿红色戎装的少女出现在了王兴的面前。只见她头带粉色头巾,脚蹬一双黑色的小牛皮靴,腰间夸着把短剑显得英姿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