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名门纪事作者:天光映云影》-第9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虞大奶奶是萧夫人的侄女,跟萧夫人很是亲密,只听她说道:“姑妈可要赶紧作主意,是把妹子嫁给哪个。太皇太后在,还好说,万一老人家有个头痛脑热,岂不耽误了。”

      “可总得看他们家的意思。我每每一提这事,那个温氏就顾左右言他,打量我不知道她心里盘算什么呢。”萧夫人满脸不满。

      “依我看,崔皓轩恐怕是不行了,你看李夫人那志在必得的样子,现在就剩一个崔皓辉。”虞大奶奶哼了一声。

      “这靖国公府什么了不起,谁家的姑娘都想往这里塞。”萧夫人冷笑:“之前的时候他们家的娘娘指望着泰王,就想把那郑家小姑娘娶回来做大儿媳妇,现在贤妃生了个儿子,就把人家扔到一边去了。”

      虞大奶奶笑道:“别高兴的太早,我听说贤妃怀孕的时候就不大好,这孩子虽是足月生下来的,却瘦的跟着小猫崽子似的,贤妃娘娘也紧张的要命,每天恨不能都把太医叫去探看一番,能不能活还两说呢。”

      萧夫人皱眉道:“那他们家还是很有可能把那郑家小姑娘娶进门了。”

      “谁知道呢,要看这孩子怎么样,还得过了百日,不过我看李家可等不了那么久,他家让二儿子娶郑家小姑娘也是可能的。所以我说姑妈要快点拿主意定下来。”虞大奶奶劝道。

      “皓辉那孩子人品虽然不错,只是从来不在念书上下功夫。若华嫁给他未免委屈了些。”萧夫人叹了一口气:“要我说何必非要嫁到这样的家来,他们家眼高于顶,若华嫁进来也难免受气。可是老爷和太皇太后都一个主意,我也没办法。”

      虞大奶奶往那边一看:“咱们出来够久了。回去吧。”

      萧夫人便和虞大奶奶又回宴席了。

      涵因从树影下出来,一边沿着湖走,一边思索着听来的消息。

      她还真是希望那个小皇子一命呜呼,那样的话还有机会争取一下。毕竟靖国公并非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但现在靖国公就算要争,也不会再需要她这样的儿媳妇。李宁馨、陆寄悠甚至萧若华,不论哪一个都比她更合适,甚至娶她二叔家的女儿都更好些。

      娶她不仅意味着借不上郑家的力量,还因为她哥哥是薛进门下。会被皇帝怀疑靖国公这个山东世家和薛进这个关陇世家要走到一起,这种对于皇帝来说绝对是一个让他警觉的危险信号。

      而这种姻亲关系又太弱了,全牵于他们兄妹一线,当初崔贤妃只有泰王一个指望的时候,这种关系还有可能建立,而如今贤妃有了亲生的小皇子,靖国公完全没必要冒着被皇帝猜忌的风险。把这么重要的关系寄托在他们兄妹身上。因此,她现在完全是一块鸡肋。

      那个小皇子要是死掉该多好,涵因不免恶毒的想,但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曾经她做这种事情非常容易,整个宫廷都掌握在她的手里。然而如今,她虽然宫里有人。却不能够冒这个险。要是巫盅、诅咒有用,她还真想试一试,不过在她看来那种东西只不过是个笑话。她忽的觉得一丝悲凉,她什么时候竟沦落到跟一个刚出生的娃娃计较的地步。算了,何必……这不是她要走的路……

      涵因沿着小径走过去,不知自己走了多久,回过神来的时候,竟然已经到了宴请男宾的地方附近。

      涵因想趁着没人察觉赶紧回去。一转身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挡住了她的去路。

      “大哥哥。”涵因的脸没来由一红。心跳快了几分。

      皓轩的笑容仍然那样温暖和煦,见了她,眼睛笑得眯了起来:“妹妹是来找我的吗?”

      “只是好久没来了,随处逛逛。”说罢转身要走。

      皓轩见她要走,顾不得许多。急忙拉住她的手:“我也很想念妹妹,只是最近家里事多。等一有空我便去瞧你。”

      涵因抽回手,欲言又止。

      皓轩见她神色有异。问道:“妹妹,怎么了?有什么不妥么。”

      涵因摇摇头:“只是我风闻,舅舅舅母想要让大哥哥娶李家姐姐,有没有这回事?”

      皓轩吃了一惊,旋即摇头,说道:“我已经向父亲表明了要娶妹妹的意思。父亲虽然没有当即答应,但也在考虑,妹妹某要听别人的风言风语。”

      涵因听了这话,心里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她有些无法自控,双手紧握在一起,仿佛这样就可以止住颤抖,问道:“如果舅父、舅母反对,哥哥也会为我违背父母之命吗?”

      皓轩郑重的点了一下头:“我一定争取到底。”

      涵因心中百感交集,不由滴下眼泪:“有大哥哥这句话,也不枉……”剩下的话哽在喉中,再说不出来了。

      远远的,听到皓轩的大丫头红绸在喊皓轩的名字,皓轩不舍的看着涵因。

      涵因忙拭了泪水,强笑道:“快去吧,想必是舅舅要你去作诗呢。”

      皓轩点点头,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妹妹保重。过些日子,我去找你……”

      涵因望着那背影,只觉得欣慰愉悦之情溢满肺腑。

      她不由想起上一世的那一天,她亲自下厨,做了满桌的好菜等着夫君回来。裴邈回来,看着她的眼神却充满了忧伤,她问他怎么了,他却不答,只让她倒酒,吃着她做的菜。吃到一半,他忽然猛喝了两大盅酒,之后跪倒在她的面前,哭着说:“熙儿,我对不起你……我只能同你和离……”

      她手中的酒杯应声落地,她仿佛还记得那碎片飞溅的样子,她不肯相信,扑在他的身上,哀求他不要抛下她。

      ÅáåãÈ´Ò§ÑÀêþ¿ªÁËËýµÄÊÖ£¬ËµµÀ£º¡°ÎªÁ˼Ò×壬ÎÒÖ»ÄܶԲ»ÆðÄã¡£¡±ËµÍ꣬תÉí×ßÁË£¬Áô¸øËýÒ»¸ö±ùÀäµÄ±³Ó°¡£

      “这算什么,山盟海誓么。”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涵因骤然转过身,竟然是高煜。一袭石青色八团花圆领长衫将他的面貌衬得越发有一种动心心弦的美感。

      涵因不答,行了个礼,转身要走。

      高煜拦在她的身前,冷哼道:“怎么,思嫁了?”

      涵因冷笑:“你还是操心你自己的婚事吧,我听说你的好日子也近了。”

      高煜无谓的勾起一个笑容:“你何必偏要嫁给他呢,天涯何处无芳草。就算你做了世子夫人,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家熬出头来。”

      “不劳高公子费心。”涵因冷哼一声。

      “崔皓轩的话能有多少分量,我看你还是不要太天真了。”

      涵因瞪了他一眼:“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说着推开他,沿着小路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高煜在她身后有些气恼的说道:“你是当局者迷。(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祭祖

      高煜的声音如同魔咒,涵因快步走着,仿佛这样便能甩开这咒语。

      涵因如何不知道,理智上,她想的再清楚不过了,但感情上,她却不由自主的拒绝接受,也许呢……可能呢……,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

      她现在一点也不想分析局势,更不想权衡利弊,她甚至祈求拿走了她上一辈子的权势的老天,求它大发慈悲,赐给她这辈子一份完整的爱情。她曾经信誓旦旦决不再命运面前低头,然而,再一次面对命运的时候,她却发现自己依旧那么的卑微。

      天气一天天凉下来,日头越发短了,涵因却觉得时间越来越难熬。皓轩自那日见到之后,就再没来过。六皇子的满月宴,宫里照例没有给涵因的旨意,仿佛太皇太后已经把她遗忘了。也没人提过崔皓轩的婚事,去过李府一次,李宁馨还是像往常一般待涵因热情而亲昵,只是掩不住的心事重重。

      倒是稻香村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许多达官贵人也愿意派人来从稻香村采购些糕点。李谛便建议涵因在东市再开一家分店,档次更高,做的更精细,专门供给东市周围的贵人家。只是涵因人手不足,自己又碍于有了嫂嫂,行动便不如之前那般方便,有些顾虑。

      不过杜筱听说这件事之后,毛遂自荐帮忙。涵因见她积极,况且大事上也无需她做主,便同意了。李谛专心于开分号的事,总号的琐事便被杜筱揽了过去。这个丫头做决断不成,但处置小事,倒很是有一手,李谛暗暗观察了几日。看她处事尚可,量她一个姑娘家也抢不了他的权,也便不那么提防她了,倒时常教她些做人处事的心得。

      然而,这个冬天并不太平,十一月的冷风夹着冰雪呼啸而来,和它一起来的,还有突厥人。突厥今夏草原大旱。牛马在夏天就长的不好,入冬以后又遭到雪灾,牲畜死伤惨重,早忘了之前俯首称臣的奏表,又打起劫掠进犯的主意,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突厥联合起高丽一起大举犯境,一时间。边关战乱四起。高丽本在杨广时,被打了个国力凋敝,却奇迹般的没有被杨广征下来。杨广死了,他原本的第三次征高丽的计划也戛然而止。

      后来,大隋虽在辽东一带陈兵,毕竟没有再打过。这也给了高丽喘息的时机。这两年。大隋境内灾害连年,高句丽趁机收服了周围的一些部落,扩张了地盘,便开始有了更大的野心,时不时在边境劫掠百姓,一直只是小动作不断,未敢有大的举动。这一次高句丽王则是不知听了谁劝谏,跟突厥人联合。想要趁火打劫。

      边关形势吃紧,皇帝整天眉头紧皱,关注着战事。长安的贵人们也都失了宴饮作乐的兴头。连高煜的婚事都推迟到了明年开春。之前激烈的内斗暂时告了一个段落,大家虽然都小动作不断,借着战事安插自己的人手。但毕竟没有再闹到台面上来。

      这一年的年关,所有人都知道不好过了。

      郑钧虽然在军中。左卫的职责却是护卫京畿,因此还并不紧张。郑钦的翰林院编修也是个清闲职务。因此。到了腊月中,他们还是请到了假期,准备回乡祭祖。只是因年初刚刚请了回乡假,这一次就没办法有太长时间的假期了,时间甚是紧迫。郑钧、郑钦、涵因以及嫂子薛凌华一行急匆匆的赶路,争取在年关前赶到荥阳,在年末大祭的时候,入祠堂祭祖。

      盼晴没有与涵因同行,她早在几日前出发,把她父亲的棺椁从坟地迁出,移往荥阳郑伦墓地附近,那里已经选出一块墓地,让她父亲陪葬在郑仁旁边。

      走在官道上,常有驿马来回奔走。应该是边关传来的八百里加急战报。驿站的驿长跟郑钧、郑钦兄弟攀谈起来也多是眉头紧锁。战事一起,少不得要从民间征壮丁,来年的春耕又要怎么办呢。说起这些,每个人脸上都不免和天气一般愁云惨淡。

      到了荥阳,本来还想住在客栈中,但族长一听郑钧一行人到了,马上派人来接到府中安顿。很是客气。

      郑钧便带着自己的家眷一一拜访族中亲戚。郑氏族人众多,连续几日应酬,忙的晕头转向,记了名字却记不得人,好在礼数不差,没闹出笑话。郑氏一族人,对涵因三兄妹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原本郑钧兄弟打算趁此机会去管城拜访李湛。不想李湛早得到了他们的消息,亲自来荥阳拜访。

      此时郑钧兄弟都住在族长家中。同为“五姓”顶级豪门,李湛这个刺史显然比上两任刺史更受族长的欢迎,况且崔李两家总有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见李湛亲自过来,便在内宅设宴款待,叫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以及郑钧兄弟两个相陪,显然跟李湛很是相熟了。席间众人相谈甚欢,

      李湛笑问郑钧:“怎么没见你们那位小兄弟。”

      郑钧有些尴尬的笑笑:“什么兄弟,不过是舍妹胡闹,子玄兄见谅。”

      “哦,想不到令妹之心胸见识不让须眉啊。”李湛赞道,对族长说道:“之前流民涌入荥阳时提醒在下有人会伺机闹事,叫我提防,后来果然出了这样的事。幸得了提醒,在下有所准备,未出大事,说起来,在下还要好好的谢谢令妹。”

      正说着,下人通传族长夫人带着一众女眷来了,不多时伴着嘻嘻哈哈的声音,女眷们进了宴席。

      族长瞪了夫人一眼,小声道:“你们怎么过来了。”

      夫人瞥了瞥李湛,也不直接回答族长,朗声笑道:“我们这是家宴,李刺史和我们都是走的极近的亲戚,我家每次去长安,都要拜访他家太夫人。因此也不妨事。”又笑着对李湛说道:“说句托大的话,你母亲也算是我的世侄女。”

      李湛躬身道:“是,母亲常念及您和祖母的情分,让我常来拜见,莫断了两家世交之宜。太夫人莫要称呼在下官职,请直呼名字即可,否则家母知道了,又要怪在下不知礼数了。”

      族长夫人笑着对族长道:“可见人家并不是得了势便拿大的人。”又对郑钧笑道:“何况。李刺史算是你表哥,论理的也该叫你媳妇出来见见你位兄长。”

      郑钧方笑道:“的确是这个礼。”

      李湛抬眼看去,一众女子之中,他只注意到印象中还是清爽男孩妆扮的涵因,此时身着靛青底绣折枝梅绉缎上襦,配了六幅紫红罗地蹙金绣云纹罗裙,举止端庄。顾盼间流露出几分少女的娇媚,与上次见的机敏的假小子形象完全不同,一时间倒怔住了。

      Ö£¾û´ø×ÅѦÁ軪ÉÏǰ¼ûÀñ£¬Ëû²Åæ°ÑÄ¿¹â´ÓËýÉíÉÏÒÆ¿ª£¬ÄÔº£ÀﻹÅÌØ¨×ÅÄÇÒ»¾äÈáÈáÅ´Å´£º¡°±í¸ç¸ç´ó°²¡£¡±

      “久闻薛将军家的女儿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得见。李某三生有幸。”李湛打起精神应酬起来,笑着对郑钧说道:“贤弟文武双全,弟妹又是这等才貌人品,真是天设地造,慕煞旁人啊。”

      族长夫人笑呵呵的插话:“子玄,你媳妇已经去了也有一年了,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再娶一位贤妻……”

      “你又来了。”族长说道:“怎么每次都念叨这点事。我们还要谈正事呢。”

      族长夫人哼了一声:“就许你们有正事,难道婚姻大事不是正事。”

      李湛尴尬的笑笑。

      见夫人这样,族长也没什么办法,好在夫人只是白了他几眼,便回去坐下了。

      族长不管夫人。说道:“来,咱们说咱们的。”

      郑钧说道:“长安形势倒还算平稳。只是眼下突厥大兵压境,高句丽人竟和他们遥相呼应。前方战事不利,皇上竟然还不派薛帅出战,难道真要等到突厥大军打到长安来么。”

      族长也一阵叹气,族中还有不少生意是通向塞外的,如此一来必定受到影响。

      “皇上好容易把薛帅调回长安,必定是不肯轻易放回的。”李湛摇摇头。

      郑钦说道:“听说子玄兄在军旅之中颇有建树,不如请柳相举荐子玄打那突厥人。”

      “我虽然有此意,但皇上知道我曾在薛帅麾下,恐怕也会有所顾虑。”

      涵因虽然跟女孩子们坐在一边,却并没有跟她们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而是竖起耳朵听他们谈论朝局。

      李湛见她虽端庄的坐着,时不时瞟过来一眼的样子,不禁一笑:“不知此番涵妹妹有什么见解。”

      涵因听他骤然说到自己,想是看破了自己的心思在男人们谈论的局势上,脸有些热辣辣的,笑道:“我一个小女子能有什么见解,不过是我二哥也算是从军之人,怕哥哥被派出去打仗,心里担忧罢了。”

      李湛笑道:“这倒不怕,右卫身负保卫京畿重任,不到危急时刻应该不会被派出去。”

      “如此便好。”涵因似是放心的点点头,又冷笑道:“这突厥人也太不堪了些,宜和公主本来是与也力特勤和亲的,谁知道竟然被他弟弟处罗可汗看中直接抢了过去,朝廷认为这是他们内部的事默许了,这也罢了,可也力特勤居然就忍下了。他们阿史那家的男人也不过如此。”

      李湛一挑眉,忽然想到了什么,笑道:“也力特勤虽然服从处罗可汗,但是两人之间一直有嫌隙,也里特勤比处罗可汗大一岁,却因为母贱没有继承大汗位,去年宜和公主下嫁又被处罗可汗抢走,心中难免积怨,只要略加挑唆,加上朝廷的支持,突厥就能起内乱,大军犯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郑钧一拍腿:“子玄兄好计策,不若让柳相提出来以解朝廷危难。”

      族长感慨道:“子玄有相才,窝在地方上不能到朝中大展宏图,真是屈才了。”

      “不过是涵妹妹之言忽然想到的,若论屈才,涵妹妹若是男人,必定是国之栋梁。”李湛含着涵因露出激赏的笑容。

      涵因忙自谦:“小女子只是从女儿的身份胡乱感慨,觉得那宜和公主太过可怜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 长房

      求推荐求粉红~~

      郑钧、郑钦自宴席之后变对李湛赞不绝口,一会儿说他安置流民有方,一会儿又他对当前的战局有着很独到的看法,之后又说他虽在荥阳,却对长安中的形势了若指掌,欣赏钦佩之意溢于言表。

      涵因眉头微皱:“哥哥怎么把咱们家的情况还有舅舅家的情况都跟李湛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6 07: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