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名门纪事作者:天光映云影》-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情人节快乐,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正文 第四十五章 翻案

      “姐姐如何认得高公子?”回去之后,皓宁便跟着去了涵因的院子。

      涵因不禁有些头痛,又少不得好好应对:“不认得,只是看到有局棋摆在那里,便过去看看,原来是那位公子摆下的。”

      皓宁脸有些发红,问道:“姐姐觉得那位高公子如何?”

      涵因自然明白她的小心思,故意不顺着她的意思来,说道:“棋艺很是高超。”

      “我是说那高公子是怎样的人。”皓宁绞着帕子,脸红的快要滴出血来。

      涵因笑道:“你这话奇了,我不过跟他偶遇,下了半盘棋,如何知道他人如何呢?”

      皓宁不知说什么好,沉吟半饷,又问道:“那高公子有没有说他何时会再去那寺里。”

      涵因摇摇头。

      皓宁一脸失望,也没心思再和涵因聊天,低着头回去了。

      慕云看皓宁那样子也明白皓宁心里在想什么,悄声对涵因说道:“姑娘,三姑娘不对劲呢。”

      涵因似并不在意,只说:“小孩子的心思,不打紧。”一边从架子上抽出一本书来读。

      “可是若是咱们去寺里,她总跟着,那可怎么办呢?”慕云皱眉道。

      涵因也正头疼这个问题,但在她没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情况下,高煜是最可能让她获知宫里准确消息的人,她可不想就这么放弃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涵因也看不下去书了,干脆把书撂在一边,靠在绛红洒金缎面的抱枕上闭目养神。

      慕云坐在旁边给涵因轻轻【创建和谐家园】头部。涵因长长舒了一口气,嘟囔着说:“慕云、祈月,我要是没有你们两个,可该怎么办。”

      在一旁收拾东西的祈月笑道:“姑娘家眼看就有大喜事了,到时候巴结的还不知会有多少,姑娘挑两个聪明伶俐的,换了我们这两个笨笨的。”

      涵因知道她还为自己训她的事有些闹别扭,笑着说:“奇了,这世上还有比祈月更聪明伶俐的。”

      ¡°¹ÃÄïÓÖȡЦÎÒÃÇ¡£¡±ÆíÔ¾ïÆð×ì¡£

      “聪明伶俐都在其次,最难得的是忠心,那才是缺不了的……”涵因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慕云和祈月相视一笑,明白这是涵因对她们的信任,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没几天,宫里传出消息,新上任的尚宫局司正负责找出了当年伺候韦贵妃的宫女,审出当年韦贵妃买通郑贵妃的宫女,将纸人放入郑贵妃的寝宫。此事还涉及尚宫局的前任司正和宫正,甚至又迹象表明韦贵妃和宫外之人勾结。后来居然又牵扯出当年皇上宠幸的一些宫女流产,也是韦贵妃残害的。

      皇后虽然向来宽仁,听闻此事的奏报也不由怒不可遏,因牵扯外朝,故下令由宫内交至大理寺严审。大理寺在审查中发现此事干系重大,又向皇帝奏请,要求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于是这场宫内的风暴终于开始搅动朝局了。

      涵因听到事情的进展之后,心下冷笑,当年郑伦死时,自己还和韦建昌是合作关系,为了肃清郑伦势力在朝廷和宫内的影响,一方面让郑钊获罪,另一方面则是废掉郑贵妃。郑钊本就是个不成器的二世祖,整日斗鸡走狗,横行霸道,是罪有应得,随便就能抓出错来;而郑贵妃向来行事低调,约束宫人,倒很难抓住她的把柄,因此她才授意韦氏收买她的宫女陷害她。要说这次牵扯进来的尚宫局前任司正、宫正,其实本是她的人。

      她知道,如今朝局逐渐平稳下来,皇帝安抚好了关陇贵族,又将山东高门重新提了上来,已经忍耐不住要开始肃清她和被处死的韦建昌从前的势力了。

      涵因再一次感叹命运的微妙,她上一世的终结,为这一世的人生铺平了道路。只是她从前的那些忠心的属下,不知命运又会如何。而如今她也顾不得那些人了。

      此案交由大理寺审理之后,长安也传遍了。就连埋头准备科考的郑家兄弟也听说了此事。他们忙从学里回转至靖国公处,跟靖国公商议了半日才各自回去。

      朝廷上,各官员乃至地方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来。大抵都是弹劾当年韦建昌如何擅权、如何跋扈、如何欺君罔上的,要求皇上彻查。皇帝皆一概留中。

      如此鸡飞狗跳折腾了一个月,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向皇上奏明了会审结果,又列出韦建昌、韦贵妃之大罪十二条,其中牵涉官员两百多人。

      皇帝下旨为郑贵妃【创建和谐家园】,复其贵妃封号,谥思,陪葬昭陵;贬韦贵妃为庶人,迁出昭陵,韦建昌已服罪,皇帝为昭天恩并未加罪,但那100多个大小官员贬的贬、罢的罢、下狱的下狱,整个朝堂乃至各个衙门都人手不足了。

      长安城几乎每天都会看到昨天还耀武扬威的几品大员,今天便成了垂头丧气的阶下之囚的情景。有人伤心,自然也有人欢喜,朝廷中一下子空出那么多缺,也由不得人不去打它的主意。

      于是,长安【创建和谐家园】显贵家的门口,便挤满了钻营跑官的人们。靖国公府也不例外。但靖国公崔濯此时却又闭门谢客了。

      在一片喧嚣之中,涵因还是每日做做女红、看看书、摆摆棋谱,有时候带着皓宁玩,有时候去看看后山的皓华。并不因为这事而喜形于色。当她的两个哥哥兴冲冲的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她只用了两句话就浇熄了他们的兴头。

      “若是皇上真的有意让咱们家复爵,就会给大哥【创建和谐家园】,可是此事牵连如此之广,宫里传来的消息可有提大哥的事?皇上只认为姐姐是冤枉的,可是咱们家被夺爵是因为大哥的原因。”

      听了这一番话,郑家兄弟立时傻了,拍着脑袋说:“的确啊,虽是一家人的事,其中也有关联,但到底还是两个罪。我们高兴的太早了。”

      涵因接着说:“就算皇上肯给大哥翻案,也未必会把爵位发还,哥哥算算我朝自开国以来,获罪夺爵又【创建和谐家园】的,能复爵的又有几家呢,怕是用一只手都数的出来。如果没有爵位,就算【创建和谐家园】了,两位哥哥也算是庶支,如今我们这种大家族,就连失了依凭的嫡支都未必抢得上那几个门荫名额,更何况二位哥哥?未若好好准备科考,若真能考中,到时候借舅舅的力谋上一官半职才是正经。”

      一席话说得哥俩心下暗伏,郑钧说:“枉我年纪最长,还不如妹妹想得通透。为兄惭愧。”

      涵因一笑:“哥哥们一直在为家门前程殚精竭虑,骤闻此事心里自然高兴,小妹愚见,让二位哥哥见笑了。”

      郑钧看着面容还带着稚气,言辞却显得比他俩还成熟的妹妹,心里觉得歉然,说道:“我们这就各自回去了,此次科考,定不让妹妹失望的。”

      郑钦也附和道:“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涵因点点头,目送他们离开。

      刘锦八月中就从江南回到了长安,将江南贪腐案写了密折呈给了皇帝。皇帝把他夸赞了一番就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只是这一歇就到了九月中,皇帝再也没有召见过他。这时,郑贵妃案又骤然被翻了出来,让他一阵头痛,虽然这件事表面上是韦贵妃主导的,但审案的时候长公主却以内庭事体为由并没有交到大理寺,而是交给内卫负责处置。郑贵妃宫人的口供是他取得的,因此他也脱不了关系。

      如今皇上给郑贵妃翻了案,那么就是否定了之前他审出的供词,皇帝随时可以借这件事拿他开刀。但皇帝迟迟没有动他,而把所有的罪都归结于韦贵妃身上,这是因为如果追究到长公主身上,会引起太多人的不安。现在朝中寒门的重臣几乎都是长公主一手提拔的,而大部分二等门阀为了对抗顶级门阀的势力也几乎都明里暗里支持过长公主。即便是长公主和韦建昌斗得最凶的时候,关陇门阀也并非都站在韦建昌那边。

      因此,皇帝是怕拔起了萝卜带起泥,所以只把打击范围局限到韦建昌及党羽身上,而这次提拔杜胤,也是为了给关陇贵族们吃一颗定心丸。

      “皇上还没把你怎么样,你就要先把自己吓死了。”一个娇柔的女声从刘锦的身后传来。刘锦转过身把那个女子揽入怀中。那女子一袭轻纱白衣,身上并无其他装饰,乌黑的长发只松松的挽了个髻,斜插着一支通体纯净的和田白玉簪,在白得近于透明面庞上,嵌着一对黑白分明的眸子,又配上一抹嫣红的唇,极度清纯之中又带着极度的妩媚艳丽,仿佛一朵随时变换的云,让人难以捉摸。

      刘锦忍不住去吻那张唇,不知是自己不自信,还是这个女人太难以把握,即便拥她在怀,也仿佛她随时会变成一阵轻烟飘然而去似的。那女子此时却用白皙的柔荑挡住了他的嘴:“你忘了,我发誓要为主人守制三年的。”

      “歆儿……”刘锦望着她说道:“我辞了官,你结束缀锦阁的生意,我们两个去乡下隐居吧。”

      叫歆儿的女子从他怀里挣脱出来,说道:“你还不明白吗,你我根本就没有退路。我们一旦失去力量,那些人就会毫不犹豫的向我们下手。”

      刘锦也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过是异想天开而已,闭上眼睛“呵”了一声,“不论如何,也只有等死而已。”

      歆儿用轻罗小扇掩嘴一笑,“锦,你只是身在局中糊涂了。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能救你,也只有这一个人能救你……”

      刘锦忽的睁开眼睛,抓住她的手问:“谁?!”

      ^^^^^^^^^^^^^^^^^^^^^^^^^^^^^^^^^^^^^^^^^^^^^^^^^^^^^^^

      情人节加更,求票求收藏!

      ÕýÎÄ µÚËÄÊ®ÁùÕ êî¼û

      秋天的衣裳已经送来了,但大太太又叫了裁缝,给她特地另外裁制了两套。

      老太太则亲自告诉她太皇太后近期会宣她入宫的事情,又嘱咐了她许多进宫要注意的事情。对这些涵因早就了若指掌,但也少不得耐心的听着。

      果然,过了几天,宫里就传下来旨意,太皇太后宣涵因进宫见驾。

      太皇太后身边的黄公公亲自来引路,涵因便知道太后很重视此事,向黄公公轻轻颔首,并不多说什么,跟着他向宫内走去。黄公公也在悄悄打量这位跟宫内这场风波关系密切的女孩子,见她身着妃红色深红木槿花缎面短儒,湖蓝色府绸齐胸儒裙,玄色底绣金丝牡丹半臂,庄重典雅,又不失俏丽,衬得皎白的肤色更加柔嫩光泽,走路落落大方,对他这个仁寿宫的老人态度不亢不卑,不由啧啧称奇。

      能获太皇太后、皇后接见的,哪一个不是出身高贵的世家女子,哪一个在第一次觐见都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可这个女孩面色平静,既不亢奋也不紧张,仿佛只是去拜访自家的亲戚似的。

      太皇太后住在仁寿宫,她已经住在哪里20多年了。自从显宗皇帝即位,她便以太后的身份住在了那里。显宗去世之后,她升为太皇太后,也始终未搬离那里。

      这么多年来,宫里只有太皇太后,而显宗的皇后,即当今太后,却似乎被人遗忘了。

      当年显宗皇帝无嗣,皇位的继承便引起了朝野的巨大争议,大臣们分为几派支持显宗的几个弟弟即位,在朝堂上吵得翻天覆地。

      因太后萧氏不愿意庶子即位,而显宗皇后窦氏想到若由诸王即位,和自己乃叔嫂关系,自己地位难保,便支持郑伦为首的这一派则推举15岁的诚郡王过继为显宗之子即位,理由便是他是嫡支。

      这便是当今皇帝,后世庙号为昭宗。昭宗即位后,这两位便顺理成章的升为太皇太后和太后。太后垂帘听政,郑伦则为辅政大臣位居宰相。郑伦和宫内的两位联手先后以谋反罪,除掉了显宗的两个弟弟礼王杨宽和信王杨宗,以及和他们密谋的显宗女寿阳公主杨嫣。杨嫣的母亲太妃韦氏受不了打击自尽了。

      本来太后是要把昭宗和他的亲姐姐杨熙隔开的,但因为昭宗的强烈要求,以及郑伦的力挺,只好准许其进宫,但封号一直为县主。直到杨熙在量宗谋反案中立了功,才不得已同意册封她为郡主。太后挟关陇世族窦氏的势力,在朝中大肆培植党羽,权势日益隆盛,和郑伦的矛盾日益激化。

      杨熙一方面对皇太后曲意逢迎,另一方面巴结太皇太后,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在宫内培植人手,在朝堂上和郑伦一起合作共同对付窦家。

      昭宗即位后第3年,杨熙安插在尚宫局的司正斗垮了当时的宫正,掌握尚宫局之后,她凭着蛛丝马迹查出太后竟和一个侍卫有染,还怀了孽种,赶在他们打胎之前设计抓了个正着,侍卫自尽,太后的心腹御医以及所有伺候太后的宫人被杖毙,而太后则以出家侍奉先帝为名幽禁。窦家的势力被郑伦扫平,只剩下跟皇后家有亲戚关系的一个旁支,在朝中任个闲职。

      涵因走在宫墙之间的长长甬道之中,不知不觉回忆起前尘往事,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太皇太后是否还一如既往的安详呢,即便后来不敌郑伦,再后来又不敌自己,用自己退居幕后换取了萧氏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她也从未因自己的处境流露出半丝不满和怨恨。

      皇后是否还是如宫中的摆设一般,华贵而木然呢,在世家和皇权的交锋中屏住呼吸,连自己的儿子死了,也只能无声的哭泣。她此时倒很想再见见这些故人。

      在一旁的黄公公诧异的看了她一眼,随即又低下了头,

      涵因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忘情,对黄公公一笑,点了点头。

      黄公公有些恍惚,并不记得在哪里见过这个女孩,但此时的感觉却如此熟悉,仿佛他曾经带着谁走过这条狭长的甬道,通向宫内那个繁华奢靡而又残酷冰冷的世界,只是那个女孩虽然刻意掩饰,他却仍然感觉得到那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之情;而这一位却有一种了然于胸的淡然,他在宫里阅人无数,竟然参不透那双深潭一般的双眸,流露出的是怎样的情绪。

      她跟那个女孩一样又不一样,她仿佛天生就属于这宫廷,又仿佛和这宫廷格格不入,不,应该说和这个世界都格格不入,黄公公不想再深想,他已经老了,他这辈子积攒的经验已经足够他走完余生了,对于这个超出他几十年经验以外的女孩子,他不愿去多加探究……也许是不敢探究……

      再长的甬道也有尽头,穿过一道道宫门,最后涵因被送到了仁寿宫的配殿。时间刚刚好,太皇太后刚刚用毕早膳,来请安的妃子们也陆陆续续的来了,恭恭敬敬的候在殿门口。不久,皇后也到了,率领着众妃进去请安。

      又不知过了多久,众妃子方散去。

      之后,涵因才被宣进去。皇后和崔贤妃被留了下来,陪着太皇太后说话。

      太皇太后笑意融融的看着涵因行大礼,说了声:“平身,来,抬起头,让我看看。”

      涵因抬起头,趁机打量了一下太皇太后,顺带着用余光扫了一眼皇后,旋即又半低下头。“叫銮儿是吗?”太皇太后问道:

      “是,小女名叫郑銮,小字涵因,家里人都叫小女涵因。”

      “说起来我们也是一家人,就叫涵因吧。”太皇太后发话。涵因低头称“是。”

      “果然是郑家的女孩儿,这样貌、气度都和一般家里的女孩子不同。”太皇太后看着涵因点点头,又对着崔贤妃说:“和你表姐还真是有几分像呢。”

      贤妃也说:“之前她来见我,我就是这话呢。前些年小,还看不大出来,这些年长大了,跟我那表姐就越发像了。果然是同胞姐妹。”

      皇后笑着说:“倒真是想起当年郑妹妹的风采了。”

      涵因只低头不语,暗自冷眼瞧着这些人,她们那热情真诚的假笑竟然丝毫未变,她明明只有鼻子和嘴型长得略像郑贵妃,从他们嘴里言之凿凿的说出来,不知道的真以为她俩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呢。当年郑贵妃被废掉的时候,她们连提一提这个名字都不肯,现在又熟稔的好似自己的亲姐妹一样。

      “娘娘,郑家姑娘打今天一早儿进来就没有坐过呢……”黄公公悄声在太皇太后耳边提醒。

      “是了,我疏忽了,怎么能叫人一直站着。快,赐座。”

      涵因连道不敢。

      皇后说:“这是老祖宗的恩典,不用推辞了,要说起来,你也是我们的妹妹,不必这么拘束。”

      涵因方谢了恩,坐下了。

      之后就是问一些家常话,年纪、读什么书,女工啦等等。

      太皇太后点点头,似乎非常满意。

      正说着,太监奏报:“泰王殿下求见。”

      “快请他进来。”太皇太后吩咐道。

      涵因心想这就来了,忙从座位站起。

      泰王身着团花宝蓝色亲王常服,个头似乎比前几个月高了一点点,走到殿中给三位娘娘行礼,涵因也向泰王下跪行礼。

      太皇太后笑呵呵的说:“都起来吧,泰王可认得她是谁?”

      泰王回身看了看涵因,吃了一惊,郑贵妃死的时候他才四岁,怎么可能有记忆,显然不是因为想起自己的生母。而是因为他记得上一次挨寿王暴打的时候,正是这个女子护住了自己。

      “果然是一家人,这情分就是和外人不同。”皇后娘娘看到泰王的表情,笑容变得有些耐人寻味,那外人两个字似乎格外清晰。

      崔贤妃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仍然笑着站起来,扶着泰王的肩,走到涵因面前说道:“泰王应该叫她小姨母。”

      泰王向涵因点了点头,算是见过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