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人就是这种心理,皇帝也不过因为涵因偶尔的表现,把她当做姐姐的替代品,也并非多喜欢,但是别人得到了,他却不爽的紧。
“查处那些官员家奴不法的事,你办的很好,不要怕得罪人,朕会给你撑腰。我听御史们夸赞你不畏权贵,整治胥吏,秉公执法,深得百姓赞誉。”皇帝还是需要李湛这样的人帮他稳定住京畿的,李湛在半年时间里,就把上上下下的关系理顺,又杀鸡儆猴,让长安的治安为之一新,虽然也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但并没有引起世家豪门的强烈反弹,该做的事都做了,皇帝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是皇上圣明,臣不敢居功。皇上对臣提拔栽培,又封臣妻,此等不世出的隆恩,臣敢不衔环相报。”李湛忙低头答道。其实是因为京城那些斗鸡走狗的纨绔玩的都是当年李湛浪荡之时玩剩下的招数,李湛知道他们的弱点在哪,因此既能给他们教训,又不伤世家间的和气。
“知道朕对李卿家的期许就好,你也算是年轻有为了,不过而立之年就立下大功,现在把京畿治理的也很是安稳,朕心甚慰。”听到李湛提自己的妻子,皇帝吸了一口气忍住泛上来的酸意,看着他一副恭谨的神情,感觉心情又平复了不少,李湛再聪明,也不过是自己的臣下。
又说了些明君贤臣的客套话,皇帝让李湛退下,靠在宽大的御座上,眼光忽明忽暗。(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计
“姑母要把二姑娘交给弟妹?之前不是还说要把彦哥儿接到您身边教养么。”从宫中回来,太夫人便宣布让李令玉回正屋跟着涵因一起住。韦氏之前听太夫人说要敲打敲打涵因,把彦哥儿也接到老太太身边来,怎么这话刚在耳边转悠两天,太夫人这边又变卦了。
太夫人抬眼看了看自己这个侄女:“我看三儿媳妇还是不错的,令玉要嫁人了,也要去见识见识,不能总躲在我身边。我老了,那些宴席、游乐也去不动了。让涵因帮着寻一门好亲事才是正经。”
韦氏听老太太竟然亲亲热热叫起了闺名,心里一阵烦躁,笑道:“老太太不是之前想把令玉嫁给我姐姐的儿子么。这亲上做亲才是好婚事。”韦氏的姐姐,嫁给了弘农杨氏的嫡四房嫡次子,她丈夫是之前在韦建昌一案中受了牵连夺爵赐死的广成侯的亲弟弟,杨武是她的二子,前面还有一个嫡子和三个庶子,另有两个嫡出的姐姐,两个庶出的妹妹。
“武儿那孩子好虽好,可是性子太霸道了,令玉这性子嫁过去难免受欺负,他们杨家人口又多,武儿上面还有四个哥哥,他大伯广成侯又坏了事,还好之前早分了家,要不然他家也得受连累。如今武儿的父亲仕途上不顺遂,武儿的前程也是问题。”太夫人是真心疼李令玉的,前些年,李湛仕途不顺,嫁到同样落魄的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可如今李湛风头正盛,太夫人自然想给李令玉寻门更好的亲事。
韦氏一听这话,立马不高兴了。又不敢太驳太夫人,只好不阴不阳的说道:“武儿是姐姐最疼的小儿子,我姐姐当年的嫁妆就有两万两,她已经说了,那嫁妆一半要给武儿的。”
太夫人知道杨家派人来过几次,想让韦氏促成这门婚事,韦氏在太夫人面前念叨了不止一遍,太夫人也有所意动。但是毕竟李湛是李令玉的父亲,这件事只有他才有决定权,那时孩子还小,李湛又在郑州,毕竟在韦建昌谋反案里面,他家也受了广成侯杨峥的牵连,老太太就想等等再说。
这些日子。李湛迁了京兆尹,杨家走动的就更频繁了。太夫人知道她这两个侄女那点心思,刘氏留给李令玉的嫁妆丰厚,再加上想借机攀上李湛,自然是用心无比。老太太说道:“终归还要看她父亲的意思。诶,对了。她家不是还有个姑娘么,多大年纪了?”
韦氏的笑容僵了僵,心想这不就是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来了么,如果她家姑娘合适,她早就动心思了,但通过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杨家的姑娘多,姐姐又发话说要把嫁妆留一半给武儿。她那两个姐姐的嫁妆加上杨家出的三千两,撑死了也就八千两,自己还得倒赔聘礼。更何况,他家不能给桓哥任何助力,还是拖累。她哪能做这门亲事。
太夫人见她不说话,也知道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也有些微微不悦了。她倒不是真想让李令桓娶杨家闺女,但好歹李令玉也是韦氏的侄女。她对外甥倒比对侄女还亲。
韦氏也知道太夫人不高兴了,忙止住话头,闲扯了些别的,说了几句,就以要处置家事为借口匆匆走了。太夫人也知道她犯了左性,倒不如随她去了。
二夫人这些日子却时常在涵因这里转悠,现在因为泰王得宠,李昭容升成了李德妃,她愈发对涵因恭敬了,她现在最后悔的是自己利用涵因跟大夫人斗法的事,就怕涵因迁怒于她。
涵因知道她想探探自己的底,看看自己有没有忌恨她,她便保持着那种不近不远的态度,随便她猜。
“妹妹,这是老家那边族人过来带的新冬茶,我听闻妹妹最好茶道,拿过来借花献佛了。”顾氏笑吟吟从丫头手里接过一个精美的雕漆填金流云纹小盒,递给涵因。
涵因接过来打开一看,又闻了闻:“径山茶,二嫂嫂是余杭人?听闻这径山茶的千亩茶园都在吴郡顾氏手里,这等品质的,我看除了上供,外人是很难得到,听说,齐王在江南时,为了求一两最好径山春芽,竟开了千金高价,还都求之不得,后来是太皇太妃特特求了太皇太后,让上供的茶园每年拨几两给齐王,此事才作罢。”
“妹妹果然是个懂茶之人,我这份礼也没有白送,我送妹妹的,虽比不得贡品,却不差在哪。妹妹若喝着好,等到春茶下了,我再送妹妹些。”顾氏听涵因这样懂行的人夸赞家乡之物,心里也有些得意。
涵因也不客气:“如此,妹妹就多谢嫂嫂了。”
“别客气,也不知怎地,妹妹一来,我就觉得跟你脾气相投。这样的好东西,自然是要给妹妹这样懂茶的细品,方不负这茶的妙处。”顾氏果然就势套起了近乎。
涵因把漆盒交给慕云,笑看着顾氏,知道她有下文。
果然顾氏看着慕云行事稳重大方,夸道:“妹妹这般聪明通透,连丫头都【创建和谐家园】的这么好,三弟真是娶了门贤妻。要我说,这国公府就该妹妹打理。”
顾氏见涵因不接茬,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干笑一声,接着说道:“不知道妹妹可否知道,大嫂想要把各房的帐从新归拢在一起。”家事虽然已经交到韦氏手里,但顾氏管理国公府多年,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既然敢直说出来,一定是得了准信儿。
涵因看着她笑问:“这又是什么意思?”
“原先我们因为家里几房有在太原的,有在长安的,所以老太太那时做主,把几房的帐分开下发,只按照定例把钱算出来发下去,各房自己的采买、人事、宴情、送礼回礼都算在内,超出的由各房自己弥补,多了也不要回。其余一概不管。而外院管事、仆役、房舍打理这些府里共同的支出等等都报到总账开销。”顾氏解释道。
涵因心思一转就知道,二房老爷李泯在长安任职,没有跟着老太太一起回太原,那时候三房刘氏身体不好,管家的一直是二夫人顾氏,因维护修缮府邸的各项开销都报到总账上,管总账的大夫人又在太原没法核实,因此二夫人该是借着这一项虚报多报赚了不少。加上她节俭二房开支。给二房的定例还能让她省出来不少。
如今韦氏重新接手国公府,自然是认为花掉的这些钱都是她儿子的,除了五房还在太原,其他四房又都住在了一起,人事上就有了重叠,比如当初去太原的时候,厨房的人分成了两拨。就显得人手不足,于是进了几个人到厨房,现在住在一起了,厨房的人手又多了,诸如此类。之前,考虑到各房要分别应酬交际。这部分的定例就放宽了些,现在国公府在一起,这方面又合在一起,不需要各房单出,给各房姑娘公子的各项支出都是按人头算的,二房庶子、庶女一大堆,韦氏却只有一个李令桓,因此她就嫌给各房的定例太多。却又不好说削减,于是便相出了合并这四房的帐这个主意。
这样,二夫人又哪里肯干,他家二老爷俸禄本来就少,还没有其他收入。人虽不错,偏就有个好色的毛病。家里几房妾室也挡不住他去外头花天酒地,家里庶子庶女又有不少。一大家子人这些年就靠着府里多出来的定例加上虚报各项开支贴补,还能攒下些家私,如今管家的事情被大夫人拿了去,二夫人就只能克扣那些小妾、庶子庶女的开销了。
若是连这一项都把不住,应酬的定例又要削减,那二老爷的花费就得靠二夫人自己往里填银子了。她自然是坐不住了。于是向撺掇涵因出头。
涵因瞥了一眼顾氏,笑道:“其实大嫂嫂这么想也有道理,毕竟事关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我们的底子毕竟不比他们陇西本家。”她不缺钱,李湛的钱、自己的钱,就算没有国公府的定例也够用了。她还没有孩子呢,挣过来最后还不是几个庶子庶女的,她还真没心情搀和这点事。
顾氏当然不能放弃说服涵因,笑道:“妹妹,你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不是我说大嫂,她实在是俭省太过了,那些买办弄来的胭脂水粉,一半多是不能用的,还得扔了重买,反而更浪费了。叫厨房添个菜,还要另外单出钱。咱们再差,也是堂堂的国公府邸,还是要再着满长安的世家面前存着体面的。”
“二嫂嫂说的虽有理,但是若大嫂真这样提议,妹妹我还真想不出什么理由反对。”涵因眉头皱着,做一副思考状,显得很为难的样子,之后说道:“大嫂也有理,二嫂也有理,要不我看这样吧,二嫂,要不这样吧,我们主动削减两成定例,裁剪些人员,给大嫂个交代。这样钱省下了,大嫂也就没话说了。您看呢?”
“两成?”二夫人的眼角抽了抽,语调忍不住上扬。
“嗯,那最少也得一成吧,要不然也说不过去呀。”涵因颇为无奈的摊摊手,看着她,似乎是知道她的极限似的。
“好吧,就这样办吧。”二夫人咬咬牙,知道如果真让大夫人的打算成了,自己一分钱都捞不到了,现在还可以通过裁剪人员,再克扣克扣那些姨娘和庶子庶女们把损失弥补回来。
“回头二嫂就去这么跟太夫人说,太夫人一准儿高兴。”涵因很大方的把功劳让给二夫人。
二夫人本想让涵因挑头,可转念一想,自己吃了这么大亏,还不在太夫人面前落好,那就更亏了,于是点头,勉强挤了个笑容出来:“好吧,我去跟老太太说。”
出了门之后,二夫人有些愤愤的回头又看了一眼涵因所在的正房:“还以为是个有气性的,就会和稀泥,我要是有太皇太后撑腰早打上门去了,不受那个寡妇的气,哼。”念念叨叨的回了自己屋子,越看越觉得那几个花枝招展的妾不顺眼,恨不能立时把她们发卖了换钱。
涵因见顾氏走了,转过头对沁雪夸奖道:“不错嘛,刚到府里几天,消息就跟二夫人一样快了。”
沁雪得了夸奖,有些小得意,笑道:“姑娘,你上回说我办得好,去温泉就带着我,这话可要算数哦。”
祈月从外头走了进来,捏了捏沁雪的脸蛋,啐道:“这丫头又开始卖乖,夫人才让你干了多大点子事,就敢来邀功了。”
沁雪吐了吐舌头,涵因笑道:“有功是该赏,等老爷这次轮上休沐,咱们都去。”
打发走了沁雪,祈月伏在涵因耳边悄声说道:“宁若姑娘传消息过来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务
没过几日,大夫人在太夫人跟前就吐起了苦水,说起现在家里各房仆役职责交叉,厨房现在要负责四房的饮食,每房都有自己的菜单,采买上费时费钱等等。
她刚抱怨完,还没等说下文,二夫人便开口说道:“大嫂说的有理,我这些日子看着,家里的确该重新调整一下。这些日子,我算了算自己这里的开支,若是除去冗员,缩减一下开支,我觉得我们这房的定例最少可以减掉一成。”
韦氏没想到顾氏会这么说,被生生打乱了思路,下面想说的话也一下子噎住了,笑了笑:“难为妹妹这么为家里着想。其实我也不是想故意克扣大家,毕竟这么多人口,家里也在添丁,我们还要为将来着想。”
太夫人笑道:“你们都能为家里着想,这再好不过了,三儿媳妇,你那里呢?”
“二嫂嫂已经找我合计过了,我这些日子也算了算,削减一成没什么问题。”涵因答道。
太夫人见涵因没有阻挠的意思,叹了口气说道:“虽说要勤俭持家,但咱们国公府邸,该有的体统不能少,不能在长安世家面前丢了脸面。况且,咱们家的状况也没艰难到那个地步。其他人家,那个姑娘、公子身边不跟着三四个婆子,十一二个丫头,咱们家已经是让孩子们委屈了。要省也要从我老婆子省起。”
大夫人知道太夫人这一通牢骚是冲着自己来的,事先没跟她商量,就来了这么一出,还被二夫人占了主动,忙笑道:“母亲快别这么说。哪里就到了那个地步,弟妹们都这么识大体,这是咱们家的福气。要说省,我看也要从我这个长房长媳省起,我自己的定例就减二成吧。”
“行了,你们孤儿寡母能废多少钱,何况桓儿也要有自己的交际应酬,在外人面前可不能失了唐国公世子的体面。让别人家笑话了去。”太夫人听韦氏如此说,脸绷得更紧了。
涵因见她们姑侄俩一唱一和的,忙笑道:“也未必硬是要省这么多下来,主要是分辨出哪些开支是必要的,哪些是重叠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嫂和二嫂也是为了长远打算。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看孩子们也能理解长辈们的一片苦心。”
太夫人的面色缓了下来:“那就这么办吧,你们回去跟你们大嫂商量个章程出来。”
涵因又说道:“四弟一直打理家务,他们院子人口本就少,五弟在外地。开销也不小,我看这次就我们前三房实行,四弟五弟就算了。”
自始至终,也没有人问过四夫人的意见,四老爷本就是庶出,又没有官位,在这个家里无足轻重,所谓的打理家业。不过就是挂个名字,并没有实际的好处,四夫人又是个清高性子,不能得宠于婆婆,本人又最不耐烦牵扯这些琐事。自己没有孩子,这些事情。向来都插不上话,也不想插话。四夫人本以为自家本来就不多的钱又要少了。如今听到涵因如此帮自己,也不由感激的看了她一眼。
人人都知道四夫人的情形,也知道没必要和她较劲,自然也都说好。
商议这半日,太夫人面上露出乏色,几个儿媳妇知机的退了出去。
一时间,府中人人自危,就怕主人找个什么由头把自己撵了出去,面上不说,心里把这事算在大夫人头上,都怨她多事,有些人嘴里的话就不好听起来“把男人克死了,现在却来折腾我们”、“儿子那样她不管,倒来找我们的麻烦”,涵因也听沁雪说了这些风言风语,只警告自己院子里的婆子、丫鬟们管住自己的嘴,否则一概撵出去。
涵因毫不犹豫的趁着这个机会,把几个刘氏留下来的丫头、婆子清了出去,其中还包括没开脸的琼蕊,让她家领回去配人,她家里人给她选了门亲事,涵因便出了二十两嫁妆,配给了庄子上的小子。琼蕊自然是不乐意,最后还是哭哭啼啼的走了。
瑶华也怕涵因借机把她撵走,这些日子伺候的更殷勤了,也不敢有意无意的往李湛身边凑合。涵因知道她毕竟是太夫人的人,刚把贺兰氏撵到庄子上没几日,再把两个全撵走,那就太伤太夫人的面子了,琼蕊毕竟没被李湛碰过,老爷不喜欢,也没有耽搁人家的道理,这还说得通。
不过,瑶华就敏感多了,涵因见她老实,干脆把她抬成姨娘,一来给太夫人一个交代,二来当时国公有名分的妾定员为六人,无品秩,但要在礼部备案,除非确有罪状,不得轻易发卖,用这种出身低贱的女人多占一个名额, 往后被塞进贵妾的可能性就越小。
李湛也知道涵因的小算盘,点了点她的额头,摇摇头叹了一句:“都随你。”也没在说什么。
倒是涵因正正式式的摆了个酒,请了请李湛的几个朋友,以彰显自己的“贤惠大度”。
第二天,涵因却向太夫人告了假,没去请安,说自己病了。
韦氏又冷嘲热讽的说:“妹妹哪里都好,就是身子太娇弱了些,不过是个抬姨娘的酒席,倒弄得身上不爽利,心里不舒坦的,何必为了贤良大度的虚名死撑着。”
太夫人知道涵因故意拿乔,毕竟这世上没有一个女人心甘情愿的抬举小妾,但涵因毕竟还是把自己给的人抬了姨娘,也不好再说什么,嗔了韦氏一眼,嫌她多事,又岔开话题聊别的。
李湛从衙门一回来,就听说涵因身上不好,正在屋里歪着,忙进屋去看。
撩开幔帐,一阵香软的暖风扑面而来,李湛坐在床边,见涵因面色苍白的裹在被子里面,忙探了探她的额头,发现额头上都是冷汗。
涵因不耐烦的挥开他的手。转了个身,朝里躺着不理他。
李湛唬了一跳,本以为她故意使性子,没想到却是真病了,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真病了啊。太医来瞧过没有?”
涵因转头看了看他,又转了回去,有气无力的答道:“没什么事。不用瞧。”
“都这样了,还不用瞧……我这就让他们请太医过来……”李湛说着就冲外面问道:“谁在外头伺候呢?”
涵因“腾”的一下转过身来,说道:“不用请太医,真没事。”
慕云在外间探进脑袋来看了看,“扑哧”偷笑了一声,又走了,搞的李湛一头雾水。
涵因小声解释道:“那个来了……肚子痛……”
李湛愣了半饷才明白过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很疼么?”怨不得她换了这种比较浓郁的香气,就是为了遮盖住血腥味。
涵因把脑袋埋进被子里,“哼”了一声,“你还管【创建和谐家园】什么,自有佳人相陪。”
李湛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姨娘是她力主抬的。现在撒娇泼醋还是她,昨天晚上好歹是个仪式,不管怎样,他也要歇在瑶华那里,摇摇头,笑道:“佳人不就在这呢么。”
见涵因不理他,干脆把外衣一脱,也挤上床来。
涵因还是埋头不理她。身子却往里头挪了挪,嗔道:“那么多好地方,非跟我挤干什么。”
“涵儿这里才是好地方。”李湛忙哄着,他比涵因大上许多,凡事都习惯迁就她三分。
把瑶华抬成姨娘。让他看到涵因的心机手段,而现在她如此这般做派。倒让他觉得涵因是个鲜鲜活活,会为他动情吃醋的小女子。
涵因也知道卖乖使性儿要有个限度。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才转过身来,把头埋进李湛的胸口,娇声道:“你就知道哄我。”
李湛听她声音娇软,心中一荡,语气更是多了十分的宠溺:“真真是只小狐狸,你这么聪明,谁敢哄你,这都是真心话。”一边摸了摸涵因的身子,发现她身上唔的热腾腾的,肚子上却还是冰凉一片,便用自己的手帮她捂着:“这里怎么这么凉……”
涵因感受着那双大手传来的热度,觉得疼痛也缓解了不少:“小时候贪玩儿,在雪地里冻了好久,正好赶上第一次这个日子,后来每到这会儿就疼。”
“那也应该找个好郎中,认认真真吃上几服药。每个月都这样可怎么好,你难受,我看着也要心疼死了。”李湛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涵因枕得更舒服。
“这些年为这个不知请了多少大夫看,吃了不知多少苦药汤子,银子倒白花了不少,却一点不见效。”涵因叹道:“不过好在,每次就这头一天,之后就好了。”
涵因伏在李湛胸口好一会,又仰起头问道,语气带着些试探和小心翼翼:“子玄,如果受了寒凉,难有子嗣可怎么办?”
李湛捏了捏她的小脸蛋,笑道:“你有想得太多,跟你一般的女人那么多,难道都是子嗣艰难的?”
“可是这个月你……几乎天天宿在我这里,我也没……”涵因撅起嘴。
“哪有那么快的,你还小呢,有多少人结婚多年才有了子嗣,儿女缘分是上天给的,我们尽人事就行了……嗯……看来咱俩努力还是不够,主要是上个月衙门太忙了,这回等你好了,咱俩再加把劲……”李湛的手轻轻抚在她的肚子上。
涵因佯怒,瞪了他一眼,李湛却觉得这乍起的秋波有一种销魂的妩媚,只觉得下面又硬了起来,也知道现在不行,强忍着站了起来,自己倒了口水喝,深吸一口气说道:“还有十天就轮到休沐了,庄子上的温泉最是养人的,到时候咱们俩好好泡泡……”
等了半天没有回应,回头一看,涵因的俏脸已经涨成了茄子色,李湛也猛地回想起婚礼那夜浴桶中的缠绵缱绻,干咳一声,转身去了净房……(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三章 温泉
骊山离长安并不远,从秦代开始,这里的温泉就非常出名了,本朝高祖把北周在这里营建的皇堂石井加以扩建,改叫“临汤”后来这里几经扩建,现在叫“汤泉宫”。
皇帝常常临幸此地,有时候一呆就是几个月,也时常给朝中的显贵们赐浴。于是各个世家大族、达官显贵则纷纷在汤泉宫的附近兴建庄园,方便伴驾,也享受这里的温泉。这里的温泉最是颐养,对多种病都有效,每年冬天,达官显贵们都要来这里休憩一番。
李湛这个庄子还是在荥阳郡公当政之时,从坏了事的窦询手里弄来的,窦询是太后的哥哥,当年太后出了家,他也被下狱了,当时李湛紧跟郑伦,自然落了不少好处,要不然这个地方他们还真插不进来。这处是李湛的私产,是用李湛的私房钱买下的,是当年他的金屋藏娇之所,那些女人都是用重金从各地采买来的,用来交际应酬,这个庄子建的的颇为风雅别致,为了避嫌,也并不归入府中。来往的人士多是文人雅士,常有佳辞名句传出,一度成为长安名流会聚之所,是一等的风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