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重生]名门纪事作者:天光映云影》-第10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宁馨也是个襟怀坦荡之人,今天能如此坦诚相待,不枉涵因跟你朋友一场。”虽然李宁馨客观上破坏了她的婚事,但涵因却无法讨厌她。

      李宁馨听她这么说,脸上一红,扬起一抹笑容,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她:“与你为友也是宁馨的幸事。”

      涵因看得出来李宁馨是真心待自己的。这话从卢昭嘴里说了一遍,此时又从她嘴里说出来,涵因不禁觉得这两人倒蛮般配的,于是调侃道:“那你母亲定给你觅了一门好婚事。”

      李宁馨却耷拉下脸来:“其实,我的亲事已经定下了。”

      “哦?是哪家。”涵因饶有兴趣的问道。

      李宁馨红了脸。笑道:“卢昭卢公子,我们两家是世交。他母亲打过了招呼,我母亲见跟皓轩哥哥这件事不成。也就顺势同意了,过些日子他们家就请官媒上门了。”

      “果然进了一家门……”涵因喃喃自语。

      “啊?你说什么?”李宁馨没听清楚。

      “我在说,恭喜恭喜,卢昭哥哥品性高洁,宁馨也是这般好性情,你们两个定会举案齐眉,琴瑟和谐的。”涵因吁了一口气,有些庆幸,还好那天直接拒绝了卢昭,看这样子卢家没有娶皓宁,就转而计划娶李宁馨了,自己若是真答应了,之后又要闹出多少【创建和谐家园】了,再这样下去,自己就要成为长安世家中自不量力的笑话了。

      李宁馨却不见喜色,干笑了一下:“我跟昭哥哥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胡闹,熟得不能再熟了,如今要把他当成夫君,真是别扭。”

      “哪一对夫妻不是要相对几十年,我看这样彼此性情人品都知根知底倒好。”涵因笑道。

      “嫁到他家就跟去串门一样……不过,也罢了,反正不是皓轩哥哥,谁都一个样子吧。”李宁馨爬在桌上,一脸无聊。

      涵因失笑:“瞧你这话说的,高兴点吧,毕竟要当新娘子了。再过一阵,你就出不来了,得关在家里绣嫁妆。”

      李宁馨翻了翻白眼:“我母亲让我现在就绣呢,今天出来还是求了半天才许的。”

      “原来是跑来偷懒的,往后我可不敢让你上这来了。耽误你绣嫁妆,姑母就该来骂我了。”涵因捂着嘴笑话她。

      李宁馨啐道:“别看你现在笑话我,有你绣的时候。”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其实我母亲很是喜欢你的。之前的时候还想让我哥哥娶你呢。我哥哥也是愿意的。”

      涵因啐了一口:“再胡说,瞧我不撕你的嘴。”猛的记起李谦看着她时的目光。

      “可惜母亲还是决定让我哥哥娶你的表妹……”李宁馨叹息道。

      “我二叔家的铃妹妹啊……”涵因心想果然,自己现在的家世,完全不可能成为这些世家大族的首选,泰王归了无宠的李昭容抚养。任谁都要掂量掂量。

      只听李宁馨又说道:“咱们几个的婚事都除了波折,其实,本来卢昭哥哥家里一直在考虑让他娶皓宁,不知怎么回事,卢昭哥哥忽然坚决反对,他在家说话向来分量重,世伯、伯母并不强求他,这事便作罢了。后来。令舅母还想把皓宁嫁给我哥哥,不过那日跟卢伯母过来不知聊了些什么,我母亲本就觉得皓宁太活泼了些,卢伯母来过之后,就忙着给哥哥定下了玲姐姐。这事你千万别告诉你舅舅、舅母。”

      涵因一听,这是怎样乱的一个鸳鸯谱呀。靖国公恐怕也并不像刚刚当上尚书右仆射那样怕皇帝打压了,随着他的相位渐渐稳固。他已经开始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了,李宁馨的父亲是吏部郎中,很有些实权,现在娶不了李家闺女,恰巧卢家又不要皓宁,自然就想把自家女儿嫁到他家去。可惜皓宁那样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只会给他添麻烦。

      她略愣了愣,马上说道:“放心,我是那种嚼舌根的人么。”

      李宁馨嘻嘻一笑:“我自然信得过你。”

      涵因知道以卢昭的品行,他肯定不会把那日的见闻说出去,但一定会暗示些什么来说服自己的父母。卢家忽然拒绝了皓宁,转而求娶宁馨,李夫人不可能不好奇这其中的缘由。前一阵子崔家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下人之间也会传些小道消息,卢夫人李夫人素来亲厚,两个贵妇人之间说了什么,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她并没有因为皓宁自食其果高兴多少,同龄的男孩子女孩子们该嫁的嫁该娶的娶。自己现在则是高不成低不就,嫁不成世家嫡子。嫁给旁支庶出自己又不甘心,想不到上上世那种环境自己都不愁嫁不出去,到了古代反而成了剩女……

      涵因看着在一旁无精打采的李宁馨,笑道:“在虞侍郎家第一次见你好像还是没多久之前的事。这么快宁馨就要嫁作他人妇了。”

      听见涵因老气横秋的感慨,宁馨撅撅嘴:“你跟我差不多大,怎么说话的口气跟我母亲一模一样。”

      时已开春,西北的战事终于出现了好的转机。突厥的却罗可汗在一天宴会上,狂饮三坛美酒,暴毙而亡。

      王通不辱使命,说服却罗可汗的二子也力特勤与其兄争夺王位,突厥退兵。高丽一见突厥退了兵,也上表求和了。

      王通回到朝中,因立此大功被升为给事中,威望日隆。给事中是正五品上,为门下省要职,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或者驳还诏敕,权利很大。王家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总算是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皇帝多日阴云密布的脸色终于好了许多。王淑妃本已失宠,皇帝因这件事对她的脸色又好了几分,她最擅长曲意逢迎,又买通刘公公婉转在皇帝面前辩解自己谋害六皇子的嫌疑,终于让皇帝的心意渐渐回转了过来。

      她严查了寿王身边的几个人,让寿王注意到双皮奶这件事实在说不清楚是有心还是无意,但她已经起了疑心,只是这几个人是王家送来的,之前也一直没有问题,她也不好一下子都处置了,只好让身边最信任的妈妈留心观察。

      王徵成了宫里的一枝独秀,最受宠爱,但是她的肚子一直没有消息,这让她心烦不已,自从听了涵因的暗示,她总不由自主的疑心,自己总怀不了孕,是王淑妃动了手脚。

      皇帝心情放松了下来,又开始想怎么把涵因弄到宫里的问题。涵因已经满了十五,正是当嫁的年龄。干脆不管那么多,直接下诏把她召进宫来,可是还有五个月长公主的孝期才过,而要不要让皇后暗示郑氏一族,把涵因送进宫来,皇帝想想皇后喘息的样子,又放下了这个念头。他忽而想到太皇太后很是看重涵因,还让她在身边伺候过,不如去求太皇太后,让她以陪伴太皇太后的名义进宫,等孝期满了,再给她个名分,岂不顺理成章了。

      他打定主意,问刘公公:“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今天在什么地方呢。”

      刘公公躬身答道:“太皇太后娘娘现在正在和太皇太妃娘娘在御花园赏花呢。齐王、齐王妃和世子也进宫了。”

      皇帝点点头:“摆驾吧,朕也去看看。”(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牵强

      求推荐求粉红~

      御花园中,樱花盛放,满树烂漫,灿若云霞,在短暂的花期中尽情展现着娇媚动人的风情。

      太皇太后生性喜欢热闹,见樱花开的好,便在亭上摆了宴席,又叫教坊司的女孩子们在樱花间起舞,请太皇太妃、齐王、齐王妃一同观看。

      太皇太后笑呵呵的对齐王说道:“你就在宫里多住几日,反正也无事,陪陪我们两个老婆子。”

      齐王扬起迷死人的笑容:“母后吩咐,儿子怎敢不从。”

      “哦,还有给焘儿选世子妃的事情怎么样了,从去年就一直说,到底选了哪家的闺秀了。”太皇太后问道。

      “娘娘,您忘了,是将作少监顾怀安的女儿。”太皇太妃笑道。吴郡顾氏是江左大族,入隋之后便名声不显了,顾怀安颇有江左才俊的风采,书画一绝,文采风流,算是名噪一时了。

      “哦,是了,你上次跟我说过,瞧我这记性,人老了就爱忘事。”太皇太后拍了拍脑袋。

      “您是贵人多忘。”太皇太妃笑呵呵的陪着太皇太后闲聊着,一边看着舞姬们精心编排的舞蹈。

      “顾怀安是个有才学的,他家的女儿也定是才女。” 太皇太后想了想顾怀安这个人:“下次就叫进宫来,让我看看。”

      齐王妃忙称是。

      太皇太后看着齐王妃,赞许道:“你很会选儿媳。”心里却回旋良久,顾怀安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他妻子陆氏是陆宪的堂姐,这里面又有什么门道呢。不过萧、陆都是江左大族,在入隋以后声势一落千丈。根本不敌山东和关陇的世家,她心里总有种亲近感,太皇太妃独孤氏在当年也是和她一起对付韦氏、窦氏和杜氏,齐王本来有机会在显宗死后即位,却没有来争,就凭这一点,太皇太后就宽容很多。

      “谢太皇太后夸奖,这是臣妾的本分。” 齐王妃房氏扯出一抹笑容。心里却很不是滋味,齐王世子杨焘是齐王唯一的儿子,却是侧妃袁氏所生。袁氏母凭子贵在齐王府中说话很有分量,前一阵子力主给齐王纳了杜胤的女儿为侍妾,因为杜夫人袁氏算是她的堂姑。杜胤倒台,这件事给齐王带来了一些麻烦,她借机教训了袁氏一顿。没想到。这刚转过年来,给世子选妃的事情她又横插一杠子,说服齐王选了顾家女儿做儿媳,齐王竟也同意了。她只能把郁闷憋在心里。

      太皇太后点头笑道:“好好,这些孩子们一个个也都长大成家了,希望顾氏能早些生下世孙。这样也是为皇室开枝散叶了。”

      “可不是。”太皇太妃看着齐王妃,脸色却并没有多少喜悦:“齐王这些年就这一个儿子,让我总是放心不下。去年纳的侍妾又生的是个女儿。”

      齐王妃脸僵了一僵,知道太皇太妃是在怪她一无所出,齐王是出了名的风流,齐王府美人如云,都有了六个女孩,偏偏就这一个男孩。她已经很大度贤惠了,虽然自己一无所出,但是从来不允许府里出现残骸子嗣的事情,只要怀孕的,都能平平安安生下孩子来。还能怎样呢。

      太皇太后笑着打圆场:“我看他们都还年轻,倒不用着急。”

      “依我说。该给齐王正正经经纳个侧妃,现在齐王只有侧妃袁氏一人。”太皇太妃笑道。

      太皇太后听她这话音。便知道有些缘故,笑道:“也是,齐王妃向来身体不好,该是拣择一个良家闺秀替齐王妃分担些。你可有什么人选么?”

      齐王妃勉强保持着笑容,垂下眼帘,掩住眼中的幽怨。

      太皇太妃笑道:“别的人我也不放心,想来想去倒是有一个人很合适。”

      “说来听听。”

      “前些时候,太皇太后身边有位郑姑娘,我看她倒是个妥当人,太皇太后又亲手【创建和谐家园】过,更是错不了。如果是她,一进府就封为正五品孺人,岂不正好。”太皇太妃笑道。

      太皇太后心下冷笑,当年荥阳郡公权势冲天,如今斯人已去,家门败落,太皇太妃才敢把侧妃的主意打到她头上,若是从前,别说是侧妃,就算是正妃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把闺女给一个皇室宗室呢。她很是喜欢涵因,不愿意应下,但是太皇太妃打这个主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舍下面子来求她,她也不好拒绝,正想怎么回应,忽的一个男声传了进来:“郑家那个丫头不是郑贵妃的妹妹吗?要是给了皇叔,这辈分可怎么算呢。”

      齐王和齐王妃听见这声音,忙站起来行礼:“参见皇上。”

      皇帝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妃行了礼,坐了下来,笑呵呵的看着齐王:“齐王在太皇太后身边选一个去,太皇太后还能不给你吗。”

      听到皇帝这么说,太皇太后动了心思,想了想笑道:“我看我身边的秀儿倒也是出身名门长孙氏之后,当年其祖父获罪,没入掖庭,后来也沉冤昭雪了,可是秀儿从小长在我身边,伺候我惯了不愿意离开,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纪,我也想替她觅门好亲事,既然宇儿要个侧妃,秀儿岂不是正好。”

      长孙秀家在天禧三年获罪而罚没入宫的,那一年太后窦氏因淫*乱宫闱而被迫出家,作为跟窦氏关系密切的长孙秀家也受到了牵连,栽在一桩不算大的【创建和谐家园】案上。当时长孙秀五岁,太皇太后怜惜她,便一直留她在身边。长公主曾经为了笼络这些由鲜卑血统的代北贵戚,而为长孙家平了反,但她宁可留在太皇太后身边做一辈子宫人,也不愿意回到族人身边,现年十九岁了,算是宫女里的老资格,小宫女叫她秀姑姑。

      这个女孩子很是安静沉稳,不像涵因那种会讨好的女孩子那样讨太皇太后的喜欢,但太皇太后对她很不错。

      皇帝看了看太皇太妃:“太皇太妃娘娘觉得秀姑姑可配得上齐王侧妃?”

      太皇太妃笑得有些尴尬,她在想皇帝这番话意在敲打齐王别得陇望蜀,还是对齐王有戒心,怕他跟山东世族搭上关系,她和齐王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底浮上的一丝阴沉,还有一丝惶恐,忙笑道:“秀姑娘最是沉稳可心,太皇太后【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的人儿哪有不好的。”

      齐王站了起来脸上扬起笑容,悠悠然深施一礼:“多谢母后心疼儿子。”

      齐王妃也跟着起来谢恩,满是笑容的脸上却无一丝笑意。

      太皇太后高兴的点点头,对赵妈妈吩咐道:“叫秀儿过来吧。”

      长孙秀人如其名,端庄秀美,从小在太皇太后身边长大,进退有度,举止得体,太皇太后跟她说把她赐给了齐王为贵妾,她便跪下谢恩,之后又参拜齐王和齐王妃,她害羞的垂着眼帘,脸上微微泛红,以十九岁大龄出嫁,还得到齐王这样的男子做夫君,作为一个女孩子很难不有所遐思。

      “之前我就一直在夸秀姑娘人品出众,怨不得您一直舍不得给人。” 太皇太妃上下打量了一番长孙秀,啧啧赞叹了一番,又对齐王说:“太皇太后最是疼你,连身边最得力的秀姑姑都给了你,往后要好好给太皇太后尽孝。”

      “不疼他疼谁,大行敬宗皇帝只剩这一个儿子在世,皇室枝叶不丰,每每想起来我都忧心忡忡的。”太皇太后说着,语气中流露出一丝伤感。

      太皇太妃忙劝道:“皇上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而且孩子们都还年轻,还是会开枝散叶,您老人家就别担心了。”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是啊,儿孙有儿孙福,我只想这辈子无愧于祖宗就是了。”

      齐王无心观赏这个新赐下的贵妾,心里在琢磨着皇帝的意思,皇家娶妇向来不论辈分,就算差两三辈,照样可以娶,王淑妃和王美人是姑侄,还不是照样都进了宫。因此,拿辈分做理由阻止他纳涵因为侧妃是个很牵强的理由,说不定就是皇帝听到这话临时起意想出来的理由,但也足见皇帝对自己的警惕,他不由心里暗自恼火,自己这些年一直住在江南,所谓就国应该是倒自己的封地,然而皇帝为了以示恩宠把他的封地改到了富庶的江南,但他的头衔还是齐王,河北才是应该是他应当应分的封地,他当了这么些年名不正言不顺的“齐王”,现在想纳个侧妃都要受到猜忌。

      其实,他们都没有猜对,皇帝只是听说他想纳涵因,一时情急才想出这么个理由推搪的。皇帝只想着不能让涵因被齐王抢走,没想到却引出一众人这么多猜想。

      不过他也迫切的认识到,涵因已经到了当嫁的年纪,如果自己不赶紧下手,说不定就要定下亲事,到时候再想把她弄进宫来,又不知道会费多少工夫。

      在一旁伺候花草的文妈妈也惊出一身冷汗,她真怕涵因的命运就被这些上位者的一句话给定了,听到皇帝出言阻止,她不仅没有松一口气,反倒是更紧张了。皇帝是不会允许涵因嫁人的,这件事一出反而提醒了皇帝要尽快下手。

      她知道涵因是不愿意进宫的,世家女子又有哪个愿意进宫,涵因兑现了承诺,让郑钧以嫡子身份入族谱,她对涵因的好感又上升一层,因此,她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理,虽然涵因进宫对郑钧的好处看起来更明显。

      但是她也实在想不出来涵因会有什么办法阻止皇帝,只知道必须要通知涵因,让她有所准备。(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采选

      太皇太妃、齐王和齐王妃走了,太皇太后对着皇帝抱怨道:“做了太皇太妃怎地还是这样没分寸,涵因就算家里落魄了,好歹也是荥阳郑氏,若是这样连问人家的意思都不问直接下旨,恐怕天下世家都会恼怒。”又看了看皇帝的脸色,笑道:“再说,上一次礼聘王美人进宫,很多人就很是不满了,皇帝的后宫现在全是山东世家的女儿,现在齐王也这样,岂不叫人心寒。皇上,代北的世族虽然有鲜卑血统,这些年是不如从前了,但是跟咱们皇室关系最密切的,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

      皇帝尴尬一笑,把自己想让涵因入宫的事情又咽了回去。陪笑了一会儿便走了。

      赵妈妈笑道:“您疼郑姑娘这是全宫里都看的见的,想必太皇太妃就打的这个心思。”

      “他们一个个都好算计,我偏就不让他们如这个意。”太皇太后竟有些老小孩的赌气。

      “老祖宗若是喜欢郑姑娘,不如多示恩宠,就算是旁支谁又敢小瞧了去。”文妈妈在一旁趁机进言。皇帝这次表现的太过迫切,她知道太皇太后八成也看出来皇帝的心思,但萧德妃刚刚上位,好容易压下王淑妃和崔贤妃,岂能让山东高门再添一个助力。

      太皇太后果然点头笑道:“这倒也是。涵因也不小了,若是郑伦还在,她早就风光大嫁了,我虽然不能贸然给她安排婚事,但给她添点助力还是可以的。”

      “老祖宗,花圃里面新培植出一丛春兰,郑姑娘还说想看看来的,可惜没看到就出宫去了。不如太皇太后把这个赏给她。”文妈妈瞧着太皇太后心情不错,又接着给涵因讨赏赐。

      太皇太后瞧了她一眼,笑道:“我知道你俩打了赌,赌这新培植出来的兰花开的花是不是与众不同,现在真让你种出来了,你巴不得赶紧向她炫耀,把赌注赢过来,是不是啊。”

      文妈妈一笑:“老祖宗什么都知道。上次您看过这花之后。赐名凝脂,奴婢的确想让涵因姑娘看看。”

      “你们赌了什么?”太皇太后饶有兴趣。

      “她新想出来的糕饼方子,连店里都没卖过呢。”文妈妈笑嘻嘻的回答。

      太监给涵因带来这盆兰花的时候,涵因便意识到文妈妈是要给她传信息。让祈月招呼太监喝茶,说自己去抄糕饼的方子,端着这盆花进了屋子。

      又叫慕云拿了一个花盆,小心翼翼的把土和植株都移了进去。果然在盆底放着一张纸。

      文妈妈在里面言简意赅的说了齐王求娶涵因为侧妃被皇帝所阻的事情。涵因很清楚皇帝对自己的心思,巨大的不安袭上心头。自己并未按照之前的计划定下亲事,那么皇帝受这件事【创建和谐家园】,很有可能不顾影响,把她召进宫里。他若执意如此,恐怕是不会在乎朝野的议论的。

      事情比预想的来的还快。怎么办呢,涵因真是犯了愁。难道真要自己随便挑一个旁支庶子嫁了,但如果皇帝对这个家无所顾忌,就算嫁了,强迫自己和离或者作出更出格的事情都是可能的,如果自己所嫁的夫君被皇帝出手整治却毫无还手之力,那自己重生还有什么意义,必须想一个让皇帝无计可施的法子。

      宫里面各方应不会有人希望她入宫。只有王徵,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她抄了一张糕饼方子,把配料中的胡椒略加改变字体。相信文妈妈看得懂是“胡搅”的意思。把消息传出去,把后宫搅乱她才有可能脱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3 16: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