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夏晓兰不太当回事儿,“您可千万别说给钱,这玩意儿比红薯还便宜,只要3分钱一斤,等我在榨油厂那边混熟了,2分钱一斤估计也能买到。”

        李凤梅想,那不是转手就要赚5分钱?

        她还不知道夏晓兰已经决定要提高黄鳝的销量,就她已知的生意规模来说,一个月也能赚几百块钱。

        不用一年的时间,夏晓兰就可以在村里修几间体面的砖瓦房。

        这哪里是夏家人口不事生产的赔钱货,分明是个会赚钱的金娃娃。要不是刘勇给李凤梅透漏过口风,说他还有一笔钱压在别人的生意里,李凤梅这当舅妈的说不定都要眼红。

        不过转念一想,黄鳝生意到11月就不能做了,李凤梅也没了啥嫉妒心。

        她听说夏晓兰要把油饼运到外村去卖,拍了下大腿,“那不如先卖给咱们村里人,这东西就和盐一样,养猪的人家都缺。”

        李凤梅跑出去喊了一圈,还真有不少人跑来买油饼。

        夏晓兰都给他们算7分钱一斤,比这些人之前买的便宜,哪能不满意呢?

        300斤油饼,在七井村都差点不够卖,还有两户说夏晓兰要再拉货回来,一定要给他们留着。

        买给村里人,300斤油饼是少赚了3块钱,但世上得失并不是仅靠金钱来计算。七井村的人很满意,夏晓兰自己也挺满意,一点本钱都没压,又赚钱又赚了人情。

        “哎呀,忘了给家里留一点。”

        夏晓兰是给忙昏了,李凤梅也不说拒绝了,她刚才帮忙称油饼,双手油腻腻的,洗完手水也舍不得倒,端去泼在了猪的食槽里。

        “过两天你也要带油饼回来,不急一时半会儿的。”

        忙完了生意,夏晓兰打了一盆水,将自行车擦洗的干干净净。装过油渣的箩筐也洗干净晾晒着,然后才是收拾她自己。洗澡时两个小腿都在打颤,可见是用力太过,赚钱哪有那么容易啊,300斤油渣,还从商都市一路骑回七井村。

        上辈子当上高管,人上了年龄,新陈代谢变慢,饭不敢多次,还要抽空健身来保持身材。以她现在的活动量和年纪,真是怎么吃都不会胖,重返青春的好处,就是人又充满斗志和活力了!

        刘芬一直到晚上7点才回来。

      ¡¡¡¡¿´¼ûÏÄÏþÀ¼£¬Ëý»¹Í¦ìþìýµÄ¡£²»ÖªÕ¦µÄ£¬½ñÌìÂô»Æ÷­¸øËýµÄÈËÌØ±ð¶à£¬ËýÊÕÁË80¶à½ïµÄ»Æ÷­¡£

        “你这生意,在四里八乡也算有名了,会不会有人也想跟着倒卖黄鳝?”

        刘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夏晓兰很高兴她妈懂得独立思考了。

        “他们在安庆县卖不掉,只能往商都市送,商都的市场那么大,一两个跟风的还损害不了我的利益。”

        夏晓兰已经不打算走零售路线了,在攻下了市委招待所和黄河饭店的采购后,商都市的其他类似单位的大门也在遥遥冲她招手呢。

        “收再多的黄鳝也不怕,只要每天不超过100斤,我都有信心卖出去。”

        夏晓兰正和她妈吹牛呢,陈庆在外面叫她。

        夏晓兰走出去,“陈庆哥,你今天怎么又回来了?”

      第45章 他真是来送书的

        陈庆是复读生,安庆县离七井村路程不短,夏晓兰以为他怎么也要下个周末才能回来,没想到他今天晚上又来了。

        “你今天没去学校?”

        天色黑了,陈庆的脸红不脸红也不明显。他提着一大包东西,交给夏晓兰:“我不是说给你借书吗?这是我同学的,他今年考上大学了,高的书也用不上,我就给借来了。”

        陈庆说的轻松。

        他其实忙了一整天才把书借到。要借一套普通的旧教材对陈庆来说不难,但是教材的原主人考上了大学的话,就意味着其用过的旧教材有很多人抢,因为上面有大学生的笔记啊,看了教材上的笔记,说不定一些弄不懂的知识点就开窍了,考试成绩能提高点分数,那就是改变命运呢。

        这套教材其实是陈庆为自己借的。

        同学已经去外地上学了,教材陈庆今天才从同学家里拿到。但他想了想,却选择将这套有大学生笔记的教材借给夏晓兰。夏晓兰想考大学,陈庆不知道她【创建和谐家园】究竟有多差,没念过高,总是比他更需要这套有大学生笔记的教材的。

        陈庆一点都没觉得夏晓兰在异想天开,最初的惊讶过后,他倒是很佩服夏晓兰的上进。

        夏晓兰不知道一套教材里还有如此多的弯弯绕绕,但陈庆能这么快把教材送来,是把她的事儿放在了心上。陈庆和她也没啥多深的交情,以前夏晓兰来七井村也不见得能碰到,还是这半个月才算真正认识。

        人家心里惦记着她,夏晓兰挺感动:

        “陈庆哥,你让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陈庆是背着光的,李家的灯光翻越院墙,却正好照亮了夏晓兰莹白的脸庞。

        陈庆觉得自己整个脸都快被点燃了,赶紧稳了稳心神继续说正事:

        “我今天替你问过了,县一不是不能接收插班生,但你只有初学历,要经过学校的考试——不管你是要读科还是理科,都要过去年的‘大专’分数线,县一才同意你插班。”

      ¡¡¡¡³ÂÇìµÍ×ÅÍ·£¬ÓïÆøìþìý¶ø´ì°Ü¡£

        他是着急呢,觉得自己没有办好这件事。

        现在的高生参加高考,能考得就是四个档次:重点大学,普通大学,专科,大专。

        县一为了保证升学率,对非本校的复读生都有分数限制。可考过过去年的‘大专’分数线又谈何容易,陈庆的成绩在班里能排前15名,他去年也算稳定发挥,却在估分时失误,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以他班级排名前15的成绩,总分也不到本科线……夏晓兰初毕业,入学测试能考到去年的大专吗?

        陈庆自己还是个学生,他有啥人脉办这件事,只能按照学校的规矩来。

        夏晓兰久久未语,陈庆着急了:

        “你别担心,我回家和我爷说下,他可能在县城找到人。就算读不了县一,县二肯定能进去。”

        县二的教学质量又比县一差点。

        但没有选择的话,县二也可以去念啊。

        夏晓兰回过神来,赶紧解释道:

        “你误会了陈庆哥,这件事我不不想麻烦陈爷爷,我不是见外,我是觉得如果连大专线都达不到,我插班参加明年的高考也没啥意思……对了,今年咱们省的理科大专录取线是多少?”

        是自己的错觉吗?

        还是无知者无畏啊。

        总觉得夏晓兰说要考过大专分数线,和去县城卖鸡蛋一样简单。这可不是卖鸡蛋啊,做生意行,并不代表念书行。

        “今年的理科大专是350分,总分则是690分。晓兰,我建议你还是学科,需要背诵的科目多,不像理科还要学物理、化学……”

        一般的女生学理科,遇到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脑袋就像被糊了一层猪油。

        其实连陈庆自己面对那些题都是脑袋发蒙。

        他是好心劝夏晓兰,夏晓兰却没听进去。

        “入学考试的时间有规定吗?”

        “下周一。”

        “那我先把这些书看看,下周一就去考试。”

        还有七天,你个初生,要去参加县一种的插班入学考试吗?

        陈庆无话可说。

        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夏晓兰太有自信了,陈庆害怕周一的入学考试会让夏晓兰受挫。

        夏晓兰提着书进屋,家里三个人都眼巴巴看着她。

        天都黑了,陈庆来找夏晓兰,两个人在墙根外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话。夏晓兰回屋里还提着一大包东西,家里人想不误会都难。

        刘芬欲言又止。

        她觉得夏晓兰不太适合和陈庆处对象。

        倒不是她觉得夏晓兰配不上陈庆,就是母女俩在七井村还没站稳脚跟,夏晓兰和陈庆在一起,村里人肯定要说夏晓兰高攀。刘芬不想那些流言又缠上夏晓兰,她们好不容易才离开大河村,在这里有了落脚处。

        陈村长他家是啥人家啊。

        陈庆又是一定要考大学的,要是和晓兰处对象耽误学习了,就算达叔也不会喜欢晓兰的,更别提陈家其他人会咋想。

        刘芬急得团团转,又不知咋开口才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刘勇示意妹妹别急,自己开口问道:

        “是达叔家的陈庆吧?我今天看见那小子去上学了,咋又回村子,还给你带了啥东西?”

        夏晓兰把一大包书放在桌上,“陈庆哥可是个大好人,他给我带了复习的教材,既然你们都看见了,我也不瞒着——我想参加明年的高考,就问问陈庆哥能不能去县一插班。”

        “啥?!”

        “高考?”

        “咳咳咳!”

        李凤梅正喝水呢,一下子把自己给呛了。

        她憋得脸都红了,刘勇狠狠瞪老婆一下,尽量对外甥女和颜悦色询问:

        “咋想起来参加高考了?”

        夏晓兰肚子里有几两墨水,外人不知道,他这个亲舅舅还不知道吗?别的地方不说,单说念书这一项,夏晓兰是真的不擅长。夏家出了一个夏子毓,好像把方圆几十里的气都占光了,那是刘勇见过最会念书的女孩子。

        夏晓兰不知道发了哪门子热,或许觉得自己做生意挺顺手,又要挑战下高考?

        夏晓兰理所当然道:“还是得有个城镇户口,以后买房啥的挺方便,不是考上大学才有户口吗?”

        我的大闺女,大学有那么好考吗?

        听你口气是,就像去买包盐那么简单。真要是简单,陈村长家的大孙子,不也落榜了吗?数数周围,哪有什么大学生,要不夏子毓那个大学生咋就那么金贵呢!

        别人上了三年高,还考不复读呢。

        复读也是个持久战,二战也不一定有好结果,你才是个初毕业生……刘勇觉得自己牙疼。

      第46章 都支持去试一试

        刘勇牙疼。

        刘芬就算觉得她女儿千好万好,也不敢信这个啊。

        啥升学率他们也不懂,但农村人也有自己的判断方法,只看周围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恢复高考后,夏子毓是大河村唯一考上的,王建华可不是大河村的,他只是暂时下放在大河村的知青。就说七井村吧,陈庆从小就家教严格,村里人看着也聪明伶俐的,家里条件在农村也是拔尖的,就这样一门心思念书的人,今年高考也落榜了……夏晓兰说要参加明年的高考,三个长辈都被震住。

        大舅妈有点疑心夏晓兰是对陈庆有点意思,没见陈庆看见夏晓兰就脸红吗?

        夏晓兰被夏子毓撬了墙角,许是觉得脸上挂不住,还想找个大学生当对象。现成的没有,就找了陈庆这个有潜力的?但也不至于要跟着陈庆去考大学吧!

        陈庆当然是个好对象,村里人看着这后生长大知根知底,陈村长家教特别严,陈庆人也懂礼貌,没有人瞧不见泥腿子的表现。晓兰要真找了陈庆,也算是嫁得好了,李凤梅心一动,马上给夏晓兰打圆场:

        “晓兰想考大学不是好事儿吗?也让老夏家看看,他们眼睛有多瞎!”

        考得上考不上先不说,青年男女之间要拉近距离,就得有共同话题,得多接触。

        陈庆将来是要当城里人的,哪能在乡下相看媳妇?现在城里年轻人都兴啥自由恋爱,相亲也得男女条件匹配呢。接触时间长了,不就是自由恋爱啦,陈庆可不是那娶不到老婆的二流子,李凤梅有自己的精明。

        刘勇不知道老婆的心思,但他也觉得自己应该鼓励下,立刻转了口风:

        “那就去试试,考上了真是大好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