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赵锦儿秦慕修作者:一朵尘烟》-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至于他的秘密,就烂在肚子里,将来同他一起,与赵锦儿合葬在墓穴中,成为永远尘封的墓志铭好了。

        可现在玉丢了,一切都将成为不确定!

         第89章

        第89章

        *

        泉州郡,安乐侯府。

        阴森湿冷的房间里。

        一个满脸沧桑、鬓角苍白的中年男人,坐在一张装有木轮的活动木椅上,腿上搭着一块缎面棉毯。

        不仔细看,看不出他的右腿裤管空空如也。

        他手里摩挲着一块温润的盘龙玉佩,面色的波澜不惊掩盖了眼底的惊涛骇浪,向跪在面前的黑衣人问道,“斑九,你在哪找到这块玉佩的?”

        斑九拱起双手,“回侯爷,属下是在县衙门口的街边捡到的。”

        中年男人握紧玉佩,微微仰起头,才把眼底泪花忍了回去。

        “十九年过去了,本侯还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没想到,没想到啊......”

        斑九喉结微滚,“侯爷,您也别抱太大希望,毕竟咱们找了十九年,一直杳无音讯。这块玉佩,不一定就是从少主手里遗失的,也许十九年前就已经易主......”

        中年男人闭上眼睛,眼角两滴浊泪滚下,“不论如何,总算有希望了。斑九,你给本侯好好查,一定要查到这块玉是从哪里流出的,顺藤摸瓜,不能让这个线索断了。”

        斑九道,“侯爷放心,不管少主是生是死,斑九一定竭尽全力查。”

        “对了,京中传来密信,三皇子失踪两个多月了,你可知此事?”

        斑九摇头,“属下一直在追查少主下落,并不知京中的消息。”

        中年男人冷笑一声,“当今皇上共生三子,大皇子愚钝优柔,二皇子德不配位,都不是继承大统的料。唯有三皇子自幼机敏稳重,皇上更是夸他小小年纪便有帝王之相,对他疼爱有加,正因如此,三皇子成了众矢之的。如今三皇子的母妃阮贵妃薨逝,他在宫中可谓步步惊心朝不保夕,不得已之下逃出来也是情理之中。”

        斑九立即明了,“侯爷认为,三皇子会去边关找他舅舅阮将军寻求庇护?”

        “不错。”

        “而去边关必须经过泉州郡。”

        “不错。”

        斑九点头,“明白了,属下会立即部署,在三皇子被京城那些人找到之前截下他,若能将他扣在手中,可是一个重磅筹码。”

        *

        时光飞逝,转眼秦鹏已经卧床休息月余。

        乡下的冬天尤其寒冷。

        刚入冬月,便下了一场大雪。

        十里八乡的饥荒也在这场大雪后进入白热化。

        树上的叶、地上的草,乃至附近的山头都被百姓们薅光了,已经有人扛不住,开始刮树皮吃。

        老秦家因着收割及时,抢下一些粮食,又在秦慕修的提醒下,赶在粮食价格暴涨之前,屯足了过冬的米面,是以过得不算艰难,时不时地还能吃上点肉。

        只是炖肉的时候得门窗紧闭,生怕冒出一丝丝肉香,把乡民吸引来。

        这一天傍晚,家里正在煮粥,隔壁的丁氏带着媳妇李桂枝来敲门。

        王凤英因着前番李桂枝撺掇赵锦儿的婶子来找茬,对这婆媳俩很不待见,只开一丝门缝儿,“你俩啥事儿?”

        丁氏手里拿着个半旧的小木盆,见缝就要往里挤,“凤英妹子,让我进去说话。”

         第90章

        第90章

        开玩笑,怎么可能让她进来!

        灶房煮着浓浓一锅粥,桌子上还摆着秦老太早前积的辣白菜。

        虽说不是什么稀罕吃食,但在这个家家都吃糠咽草的特殊时期,这一餐比龙肉也差不哪儿去了。

        以丁氏婆媳那红眼病的性子,只消看见了,还不嚷得全村都知道?

        到时候家家都拿个木盆上门,把地窖搬空也不够接济人的!

        “有话就站在门口讲,左右隔壁的,我家啥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老三肺痨拖了十几年,这冬犯得狠哩,天天咯血,我们都不敢靠近他那屋,你别进来染了病回去,到时候找我我可不认。”

        王凤英此言一出,丁氏和李桂枝果然往后退了两步。

        饿虽然可怕,染上病更可怕啊!

        丁氏赔着笑,“也没啥事,就是想跟老妹借点粮。”

        王凤英立即竖起眉毛,“啥?我没听错吧!今冬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啊,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你咋想起来到我家借粮?我家米缸底比我这脸还干净,哪有粮借你?我还准备去你家借呢!”

        “凤英老妹,你糊弄得了旁人,可糊弄不了我!你家没粮谁家有粮?你家的烟囱,天天都烧得突突的,米香都飘我家院子里。上个月,你家那一驴车装得满满的回来的,我可是亲眼看见的。”

        一提这事儿,王凤英就暗自后悔没听秦老太的嘱咐。

        但,还是那句话,能从她王凤英薅到羊毛的人,还没出生!

        “我是拉了一驴车回来,你要吗,要我借点儿给你。”

        “要!当然要!”

        丁氏正暗自欣喜,哪知王凤英从墙角捡了两轮牛屎粑粑就往她盆里扔。

        “干什么啊!这是俺装粮食的盆,你咋把牛屎往里扔!”

        “我拉回来的就是牛屎啊,你不是要借么?记得还我,这玩意烧锅还真不赖。”

        丁氏气不打一出来,“王凤英,你别欺人太甚了!我来借粮,你拿牛屎粑粑打发我?”

        王凤英两手掐腰,“你来借我就有的给吗?我家老.二还没媳妇呢,能把你媳妇借给我使使吗?”

        “你、你!”丁氏气得直喘。

        李桂枝也红着脸生着眼,“王大娘,您怎么说话呢?”

        王凤英冷笑,“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着猪圈的猪都能跟它唠嗑两句,你想听吗?”

        这是在骂她们婆媳是猪啊!

        丁氏脚一跺,“好你个王凤英,邻里邻居的这么多年,眼瞅着我家揭不开锅,不但不帮补一下,还羞辱我们,你不仁,别怪我不义!我这就告诉全村人,你家藏了一地窖米面粮油还有肉,一家子每天吃饱喝足,却不肯帮帮快饿死的邻居!”

        说着,就带李桂枝走了。

        王凤英没来及骂回去,一口气堵胸口里,吃晚饭时还骂骂咧咧。

         第91章

        第91章

        “这个丁氏简直太不要脸了!她家就五口人,老两口带小两口,上头一个卧床不起的老婆子,能吃多少?这就开始借粮了,往后天儿越来越冷,地里能找到的野菜越来越少,她还不得上街讨饭?”

        秦大平白她一眼,“你借她几把米不就得了,好歹也是邻里一场。”

        王凤英更气了,“就你会做好人!那丁氏是沾得的吗?她家两个男子汉,一个比一个懒,就算没下冰雹,也不会有啥好收成,如今多少劳力都去镇上找活儿干了,他家爷俩天天坐门口叼烟袋,婆媳俩只顾描眉画眼的,也不知道出去挖野菜,不饿她家饿谁家?”

        秦大平被怼得张不开嘴,干脆不说话了,低头老实喝粥。

        秦老太点头表示赞成,“这事凤英做得对,咱家的粮也就将将够吃,只要开了借粮的头,人家不知当咱们多大的家业,都跑来借,到时候是借还是不借?”

        王凤英得了婆婆撑腰,又瞪秦大平一眼,秦大平只当没看见,继续喝粥。

        “好了好了,往后再碰着谁来借粮,一口咬定没有就是,不必多费口舌。都吃饭!”

        秦老太头疼不已,一把年纪,还得时不时给儿子媳妇浇火,她心累啊!

        赵锦儿突然低低开口,“奶,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家人都朝她看来,毕竟她平日比刘美玉还闷,除了干活基本不说话。

        秦老太慈爱的笑笑,“都是自家人,有话就说,哪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

        秦慕修从郡上回来后,就不让赵锦儿给他往屋里端饭了,每天都和大家一起吃。

        此刻也静静看着自家小媳妇,比旁人更好奇她要说甚。

        赵锦儿对上他鼓励的眼神,当即挺直腰,大着胆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丁大娘和桂枝嫂子都不识善茬,她们借粮不成,还碰了一鼻子灰,肯定对咱家怀恨在心,指定又要使什么阴招。咱得准备准备,防患于未然。”

        王凤英愣了愣,旋即炸毛,“反了她还!借不成就要害人,那是借吗?那是抢!说破天也没这个理,我不怕她!”

        赵锦儿却道,“要是寻常年份,确实不用怕她,可今年这个光景,家家户户都绝了粮,她若真出去嚷嚷咱家藏着粮,只怕到时候大家饿极了,会来咱家找茬。”

        一屋人一听,顿时想到秦老太说的那个饿极了连人肉都吃的恐怖故事。

        “那可咋办?”

        王凤英只是脾气火爆,脑子还是有的,赵锦儿这么一提醒,她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眼下大家还能靠野草挨一挨,再冷下去,啥吃的也没,家里不会被抢吧?

        秦慕修没想到自己的小媳妇能有这样的远见,笑着对她点点头,表示赞许。

        得到相公的肯定,赵锦儿更不怯场了。

        “首先,咱们得把粮食转移走,藏在地窖里,实在太不安全,就算村民们不打主意,谁知到时候有没有流民来打主意?”

        赵锦儿的话勾起秦老太的回忆。

        “对,锦儿说得对!我小时经历的那次饥荒,到后来可是乱成一团,到处都是流窜的难民,见着谁家有粮食都抢,抢完就跑,比山上的土匪还凶!偏他们也是普通百姓,打不得杀不得。”

         第92章

        第92章

        “再者,往后咱们白日最好不要烧锅了,每天夜里偷偷烧一顿,把一天的吃食都煮好,省得旁人看到咱家烟囱总冒烟。”

        这话也打进王凤英心坎里。

        丁氏那老婆娘就说是看到秦家烟囱整日烧得突突的,才断定他们家肯定有粮。

        赵锦儿接着道,“最后,哪怕家里粮食够吃,我们也不能像往年一样在家里猫冬,家里女人得跟着大家伙一同出去挖野菜,男人最好也能去镇上找个活儿干,否则人家当咱家多大的家业呢!”

        王凤英郁闷不已,藏富她能理解,可大冬天下地干活,她实在不乐意。

        毕竟也是四十来岁的妇人,这些年为一大家子操劳,落下不少病根,一年到头就指着冬月和腊月在家歇歇。

        现在还得冒着大雪出去挖野菜,夭寿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