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的一钱银子一副,半个月就是一两半,孬的八钱就够了。”
赵锦儿心想那只够抓孬的了,毕竟大娘一共就给了一两银子。
不料刘美玉犹豫片刻,居然道,“那麻烦大夫给我抓好的吧。”
说着,小心翼翼从腰兜里摸出一个红色小布袋,比赵锦儿裹得还紧,一层层打开,拣出几粒碎银子,抠抠巴巴放到柜台上。
赵锦儿目瞪狗呆,老实巴交的大嫂也有私房钱?
看来奶说的是真没错,女人啊,手里得有银子!
刘美玉见赵锦儿盯着她小布袋看,尴尬一笑,“妙妙满月周岁的时候收了点百岁钱,娘没拿,我就自己收着了。”
大夫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将碎银随手摞进抽屉,笑呵呵道,“用好药是对的,小娘子这么年轻,肯定还盼着再生几个,好药能滋养你的身体,孬药治标不治本不说,有时候还会伤及根本。”
赵锦儿不免觉得这大夫有点沽名钓誉。
天底下的草药那么多,有贵的和便宜的之分,哪有什么好药孬药之分?
用错了,好药变毒药,用对了,孬药变灵药。
若良心行医,只消根据病家的病情用最实惠最适合的药就好,何苦搞出两个价位让病人选择?
这不是行医,是做买卖了。
不过看着刘美玉很相信他的样子,赵锦儿也就没多说什么。
这边厢配药的功夫,赵锦儿道,“嫂,阿修让我给他捎纸笔回去,隔壁正好一个百货铺子,我看看去。”
“哎,你去吧。”
从没买过笔墨纸砚的赵锦儿没想到,这些东西竟然这么贵。
一方半斤的墨要七百文,一支笔是一百文,一沓宣纸四百五十文,还都是糙的,精制的更贵。
赵锦儿只带了一两银子,再就是那张五十两的银票了。
银票面额太大,她不想动,准备回去交给秦老太处置。
第67章
第67章
便跟老板讨价还价,“可以便宜些吗?”
“姑娘,咱家已经是整条街最低价了,再便宜就要赔本了!”老板不同意。
赵锦儿无奈,又问,“那能把这墨掰一半卖给我吗?”
“墨都是整块卖的,哪有卖半块的,我掰一半给你,剩下的半块肯定要碎掉,再卖给谁呢?”
赵锦儿抠着手指头迟疑不决,难道真要把那五十两拆了?
就在这时,一旁一个少年道,“这位姑娘,咱俩合伙买一块怎么样?我自己用,碎了不要紧。”
赵锦儿抬眸一看,只见少年约莫十六七岁,衣服上补丁累补丁,倒是洗得干干净净,面貌很清隽,眉眼十分有神,一看就是池中龙凤。
想来也是个寒门学子。
“好啊!”赵锦儿高兴的答应了。
包好笔墨纸,付掉九百文,赵锦儿回到药铺。
刘美玉也打包好药等着她了。
两人没作逗留,赶着回家,因着都花超支了,谁也没提坐牛车,愣是又走回小岗村。
刚到家门口,就听到堂屋里人声淘淘,似是来了客人。
一进院子,就见王凤英便黑着脸走出来。
“娘,来客了?”刘美玉问道。
“可不,亲家来了。”
刘美玉一惊,“俺爹娘来了?”
不料王凤英却冷哼一声,把眼睛溜到赵锦儿身上,“是老赵家来人了!”
赵锦儿也是一愣,叔婶家来人了?
看王凤英这反应,来者不善啊!
赶紧走进堂屋,果见她婶子蒋翠兰带着堂弟柱子大喇喇坐在板凳上,秦老太正在招呼。
桌上摆了一碟糕点,之前准备回门时买的,蒋翠兰和柱子俩都吃得满嘴屑屑,馋得一旁的妙妙直滴口水。
见她进来,蒋翠兰立即咋呼道,“锦丫,你回来啦?你如今越发能干,都能独自上街了,买了啥好东西啊?”
说着,就把头探过来想往她篮子里看。
赵锦儿连忙往旁一让,怯生生道,“啥也没买,我陪大嫂去看病。”
“哈?大侄女啥毛病?”蒋翠兰一脸八卦相,忙打听道。
蒋翠兰那张嘴,赵锦儿哪能不知道,告诉她就是告诉全天下,便道,“也就是个头疼脑热。”
刘美玉感激的看了赵锦儿一眼。
“老秦家真是财大气粗,头疼脑热都舍得去镇上正儿八经瞧大夫,哪里像俺们,啥病不是在家喝几口凉水硬扛着?锦丫还记得你叔摔断腿那时候不?你叔愣生生在床上躺了俩月啊!俺们都没舍得请个大夫瞧一瞧。”
赵锦儿没接话,叔叔摔断腿,蒋翠兰一直怪到她头上,说是她扫把星才给家里带来灾祸。
但事实是当时下了大雨,蒋翠兰因着家里漏雨,非催叔叔上房顶垫茅草,结果叔叔脚滑摔下来。
蒋翠兰怕会治个人财两空,硬拖着没请大夫。
赵锦儿当时偷偷替叔叔看了,骨头虽然断了,只要好好接,起码能恢复个八成,奈何她小孩子没那个接骨的手劲儿,也没有包扎伤口用的草药,才把叔叔拖成了个没用的瘸腿。
这也是后来为啥叔叔待蒋翠兰总是拳打脚踢的缘故,他心里也恨得很。
前尘往事不提,赵锦儿只是疑惑,蒋翠兰今儿来干嘛的?
上回在街上她可是被自己和秦老太吓得半死,现在不怕老秦家有痨病传染她儿子啦?
第68章
第68章
见赵锦儿不接话,蒋翠兰又吧嗒吧嗒道,
“锦丫头啊,看来当初给你说这门亲是说对了,你看你到了老秦家,吃香喝辣!听说侄女婿的病也好了大半,都能出门子跑了。”
“可怜你叔婶给你千挑万选找了个好女婿,我们自己却在家忍饥挨饿,日子跟你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啊!”
听她这话越说越不对劲,不等赵锦儿开口,秦老太便道,
“亲家真会说笑,都是庄户人家,哪有什么天上地下的,不都是在地里刨食?”
“说起来,俺还羡慕亲家呢,你家人口少,随便扒拉两下也够吃了,瞅瞅我们这一大家子,十来张嘴!今冬又是这个情况,俺都愁得睡不着哩!”
蒋翠兰撇撇嘴,“都是自家人,老婶儿跟我还打马虎眼哩!你家还愁吃喝?”
“瞧瞧这糕点,我家柱子从来也没尝过啊!再瞧瞧你家院子里那头大公驴,多神气!”
“你家隔壁媳妇子桂枝,赶巧儿也是我们鹿儿村的闺女,昨儿回娘家,特地跑我家告诉我们说:你家侄女不得了啦,婆家发闷财了!上街买了一车好东西,雄赳赳气昂昂的拉回家!”
“这不,我今儿就带柱子来了,也不图旁的,就想来开开眼,看看他姐婆家咋个气派。”
赵锦儿总算是听明白了,又是李桂枝。
刚嫁过来的时候,李桂枝就去跟秦珍珠说自己是扫把星,昨儿跟她婆婆丁氏看到老秦家往家里拉驴车,又巴巴跑回鹿儿村报信,撺掇蒋翠兰来打秋风。
秦老太也打心眼里厌着李桂枝,这女人,咋恁见不得人好哩?
直到这时候,王凤英才明白婆婆的良苦用心:说起来,蒋翠兰是她招来的啊!
幸亏昨天没大摇大摆掀开驴车,否则这会儿犯红眼病的恐怕就不止隔壁那婆媳俩了。
哼,想打老秦家的秋风?
有她王凤英在,有这本事的人还没出生!
“亲家想开眼?行啊!”
秦老太以为王凤英居然还想显摆,连忙给她打眼色:没看出蒋翠兰都快滴哈喇子了吗?把粮食给她瞧见了还得了!
赵锦儿也急急看向王凤英:大娘啊,现在可不是充大头的时候,蒋翠兰可是个难缠货!
蒋翠兰却是高兴不已,拽过王凤英的胳膊亲热道,“我就看着亲家大娘是个热贴人,快带我这穷亲戚长长眼!”
王凤英噗嗤一声笑,指着院子一角道,“亲家婶儿再没见识,不至于连柴火和牛屎粑粑都没见过吧?”
蒋翠兰一愣,“亲家大娘啥意思?”
王凤英努努嘴,“亲家婶儿不是要看我们一驴车拉回来的啥吗?都堆那儿呢。”
蒋翠兰望着那两堆,气得脸都白了,“亲家大娘跟我开玩笑呢?”
王凤英一脸认真,“咋是开玩笑?我跟她大伯拉回来的就是这啊!”
蒋翠兰这时候才意识到,这一大家子,枪口一致对外,她是不可能讨到好的。
好气!
气炸了!
见她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王凤英都快憋不住笑了。
秦老太没料到媳妇这么给力,也笑而不语。
蒋翠兰看到这婆媳俩的表情,恨不得当场发飙,奈何还想捞点好处再走,捋了捋胸口,把气压下去才瓮声瓮气道,“驴车拉牛粪,亲家可真是大材小用。”
“这畜生啊,和人一样,生在富贵人家就是享福的命,生在贫苦人家,就得脚踏实地干活,不能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越干越有,越想越没,亲家婶儿你说是不是?”
第69章
第69章
蒋翠兰噌的一下站起来,这老娘们啥意思!
拿她跟畜生比呢?
她想骂回去啊!
可是饭还没吃,骂回去岂不是得饿着肚子回家?秋风也没打到,空手而归可不是她蒋翠兰的行事风格。
算了,忍忍。
蒋翠兰又缓缓坐下去,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亲家大娘可真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