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绍宋_榴弹怕水》-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臣也附议!”小林学士清醒过来,一面暗暗自责又在出神,一面赶紧抢在官家看他之前在木棚下开了口。

      “如之前一般,拟旨……如之前一般发各路文武重臣。”赵玖平静言道。“让天下文武百官士子都知道这个事情。”

      且说,小林学士心下明白,这次倒不算是昭告天下的诏书,但也算得上是定立数年制度的制书,想他刚刚当上玉堂学士,便连下如此多的大诏大制,也是一边运笔如飞,一边不由心中渐渐得意。

      又是一番辛苦自不必多言。

      “那好,其三……”赵玖干坐许久,等木棚下一众近臣刚刚又辛苦一番结束,只是微微顿了一顿,便继续言道。“既然已经决心抗金,那便应该尽量团结任意可用之人,可用之力,所以即日恢复昔日李相公旧政,凡抗金义军,皆纳官署……黄河南北,河东、河北、京东、京西、淮南、关西十余路,皆可就近自寻官府安置,请求告身;诸如两河义军,河北河东之地,实难联络官府者,许暂时自据军州,处置军政……一句话,国有危难之时,凡事当以抗金为先,但凡是抗金的,朕都认!这一篇,也如之前一般发各路要员!”

      这一次,没有人立即附议,但也没有人明确反对,而是难得认认真真的稍作讨论后,便顺势通过了而已。

      说白了,这是一个老话题……当日靖康时禁军兵马尽丧,便有人公开提出在河北设立藩镇;后来赵老九在河北设立大元帅府,也基本上是靠收集零散部队和民兵才存活下来;再后来,赵老九登基,李纲执政,设置宗泽为东京留守、杜充为大名府留守,设置河东河北置制使,基本上也是对义军进行招募的套路。

      毕竟嘛,国家都没了,河北、河东更是实际沦陷,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过去,这时候把不要钱的空头子名义扔下去,说不得就能拴住真正的军队和人力物力,从实际利益上来说是稳赚不赔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这些政策又被废弃了一大半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个政策有个巨大的阻力源——大宋官家本身!对于之前的大宋官家赵老九而言,他畏惧这些民兵宛如畏惧金人一般,这是一个仓促得到天子位置,生怕坐不稳【创建和谐家园】下位子的封建帝王理所当然的心思。

      而对于这件事,赵玖一开始不明白,之前逃难路上也一直不懂为什么很多臣子对这件事情讳若莫深,但后来赵玖自己想的多了,而且带入这个官家身份带入的久了,掌控的渠道多了些,这才恍然大悟。

      当然了,这些举措本该安顿下来后,放任李纲去做的,但今日金兀术的书信给了赵玖许多想法,却是让他【创建和谐家园】的再难等待和忍受……白天在御帐里床上躺着的时候他就想明白了,眼下金兀术就在对岸,什么赵宋的天下,关他屁事?!将来河北闹出来什么诸侯割据,也关他屁事?!

      八公山-政事堂上,一众大宋要员们议论了一番,通过了这又一条坚定抗金的措施后,又以敕书的名义准备妥当……而辛苦一番后,日头愈发西沉,旁边已经有班直在内侍省大押班蓝珪的示意下上来点燃、更换火盆了,到此为止,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今日可以熬过去了。

      孰料,就在这时,一直端坐不动,自称对官制不熟悉的赵官家又开口了:

      “其四,加银青光禄大夫、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营使兼门下侍郎李纲为平章军国重事,总治三省。”

      众人面面相觑,或是稀里糊涂,或是若有所得。

      毕竟嘛,李纲从左相变成‘公相’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须知道,李纲原本为左相,在赵玖身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余相公根本没法跟他比,实际上是主政者;而现在为公相,理论上是涨了一级,可实际上还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而且还是可以任由官家撤免启用。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此处八公山为前线,稍显凶险,为防万一,先给李纲一个名义,可要这么想,就不免让人有些心忧了……只能说,官家此番在淮河畔守这一遭的决心,或者说是固执,真的是让人无可奈何!

      “其五,朕有一句话在心里许久了,尔等应该也早就有所察觉,今日不妨一同明告天下!”赵玖当然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却是缓缓言道。“寿州这一战,朕还是决意要为了……一句话,除非金人率先退却,否则朕就在八公山不走了!”

      这便和李纲成为公相的旨意隐隐连上了!

      吕好问等人几乎是齐齐在心中哀叹一声,却又一时无人出声……其实,正如赵玖自己所言那般,这位官家的心意早已经透过他的作为泄露无疑,所谓路人皆知。

      但知道归知道,真堂而皇之说出来,还用任命李纲为公相这种方式来表决心,到时候真败了,再逃跑时了,那可就要丢大脸了。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黄昏时分,就在行在文武心下无力之时,火盆光影摇曳之下,赵玖忽然表情生动,却是今日难得失笑。“而若朕真守不住,朕也绝不会逃,更不会投降受二圣那种辱!正甫!”

      “臣在!”杨沂中一个激灵,赶紧就在身侧俯首。

      “你我君臣一场,到时候也不说什么忠心不忠心,但有丝毫情分,便该替我了断。”赵玖宛如说什么闲话一般言道,以至于很多大臣都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至于杨沂中耳聪目明,自然听得清楚,却是目瞪口呆,只觉的自己脑中一片空白,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此时,赵玖瞥过身前呆立着的诸人,面上心下一时皆笑,却是越说越快,终于将自己发动这场战役时的那种自暴自弃外加极度自私的隐藏心态给表露无疑:

      “届时,朕若真死在了这八公山上,便请李相公在扬州扶持皇嗣继位,联许大参、张枢密一起辅佐太后(孟太后)听政;若皇嗣年幼,将来事有不祥,便可请太后再寻南渡宗室继续立嗣主政;若人心实在是不服,那朕只有一句话,宋可亡,天下不可亡!但有豪杰能复河山而救万民者,自当取河山自用,为万民之主!这是朕的真心遗言,也算是一篇罪己诏!如二府议论可许,便明发天下;若二府议论不许,那朕便直接谕令给行在文武、东南诸臣!”

      “臣附议!”

      就在这时,一直在草棚下认真思索官家那番‘其四其五’论调的小林学士,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眼见着无人率先表态,却是忍不住第一个跳了出来。

      ps:晚安

      第46章 帐内(上)

      话说,不管小林学士有没有附议,都不影响吕好问和汪伯彦这两位东西府相公难得硬气一回!

      毕竟,前面那些倒也罢了,包括让李纲万一之时扶皇嗣继位什么的,都不是没有讨论余地,反正就像所有人心知肚明的那般,眼前的状况是事实上亡了国,然后不知道哪天这个小朝廷和半壁江山就要玩完,金人两万多军队就在河对岸是假的吗?

      但是,即便如此,什么亡宋不亡天下,什么取河山自用,这种话要是能从两府通过,当成正经诏书发出去,那吕好问和汪伯彦便是能随赵玖一起从这波金人的攻势下活着走出八公山,也活该被李纲、张悫、许景衡那些士大夫给按着头淹死在淮河里。

      实际上,便是赵玖想以谕令的方式把这些话私人传递给李纲、宗泽等重臣,也几乎不可能,因为除了一个附议的小林学士外,其余所有人都在赵玖这番话后做出了最激烈的反应,连一向和赵玖最配合的激进派,也就是中书舍人胡寅都表达了最直接的反对意见……最崩溃的杨沂中干脆直接下跪涕泣起来!

      不过这么一折腾,到了最后,除了这最后一句话外,其余赵玖赵官家想说想做的所有的事情,基本上全都成了。

      “故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论老幼,皆有守土抗金之责!”

      “念下一个!”金国淮北大营的中军大帐内,金兀术面露不耐。“时参军念重了,这是第一个……”

      “是!”

      又一次侥幸从金国四太子怒火下得生的参军时文彬赶紧放下这个文告,复从案上取了另一个过来,而且这一次他先看了几眼,确定不是重复的方才继续念了起来。““朕绍膺骏命……”

      “直接说意思好了,这话听了许多遍了!”这次倒不是金兀术不耐,而是万夫长讹鲁补拍案呵斥。“虽说天下万族都懂汉话,可这种绕弯弯的话一遍又一遍又有啥意思?”

      “是、是!”

      “这个旨意其实是在宣麻拜相,给在扬州养兵的李纲李相公提了一级,变成了总领三省的平章军国重事……”时文彬赶紧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说与讹鲁补以及帐中所有女真、契丹、奚、汉将领听。

      “李纲不本来就是宋人第一个大相公吗?”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如今又涨,岂不是空衔?”

      “不一样的。”

      且说,帐中宋朝降人虽多,但多不敢轻易开口,到底还是时文彬赶紧解释了一下。“这个旨意连着之前赵宋官家绝不再退的那个旨意,便有了托孤之意……万一这边四太子得胜,赵官家崩了,那边李纲便可轻易在扬州与孟太后一起拥立新君!”

      “这便对了。”金兀术恍然颔首,却又微微蹙眉。“不过时参军,什么叫俺万一得胜?”

      时文彬惊得身上寒毛都起来了,却是直接扑通一声跪下。

      “起来。”而不等对方请罪,金兀术便不耐挥手。“之前两次带回那种回信俺都没杀你,今日如何为这个杀你……便是真要杀你,也须你把这一堆抢来的宋国文书给念完!”

      “若还有文书就赶紧念!”另一位阿里将军也渐渐不耐。“不要误事!”

      时文彬匆匆谢恩,狼狈再起,然后在岸上翻腾了半天,却还真又找到一封未读过的文书,可大略一看,却又忍不住泪流满面。

      “如何又哭了?”金兀术无语至极。

      “回禀四太子,”时文彬勉力收泪而对,却又怎么都止不住眼泪往下流。“这是一封针对靖康以来到刚刚年节时所有降人的一封文书……说的是,年节之前,因为金军……因为我大金军力强盛,不可强人所难,故有大宋文武手无寸兵者、力战穷途者,为金人所迫,一时曲身金人府中、军中者,皆可赦免,皆许反正归宋……唯三者不赦!”

      “哪三者?”金兀术瞅了瞅自己案前泪流不止的时文彬,又看了眼帐中那数量颇多,然后一时骚动的一堆沿途宋国降人,却是冷冷相询。

      “一曰有违节度、谎报军情、不战而逃之授节太尉,如刘光世者;二曰为虎作伥,有攻杀、镇压大宋军州士民实迹,如知济南府刘豫者;三曰……三曰有受金人军职,出谋划策,位属敌国如知沂水县时文彬者……”勉力读罢,时文彬努力控制情绪,却还是忍不住眼泪哗啦啦的流下来。

      而金兀术也在稍作思索后忽然捻须大笑,笑完之后方才摇头不止:“老时,俺算是听出来了……这其实就是谁都赦,但你们三个实在是太跳脱,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赦!不然天下虽大,对岸的赵宋官家却如何听过哪里有如你们三个的什么者?”

      时文彬闻言愈发落泪不止。

      金兀术看的好笑,却又连连催促对方继续读那些旨意……而等时文彬上气不接下气读完之后,这位四太子方才挥手将闲杂人等斥下,并与阿里、讹鲁补两位将军,还有十七八个女真、契丹、奚人猛安(千夫长)一起,甚至还留下了皇宋官方认证的宋奸、参军时文彬,算是召开了一场扩大型的军事会议。

      “不管如何,这些文书只能说明俺的计策成功了!”金兀术昂首挺胸,丝毫没有前一晚见到那张绢帛后亲手抽了时文彬十几鞭子时的那种失态。“宋国的新官家被俺激到,乱发旨意且不提,最要紧的是,他现在根本不跑了!而后日,咱们便可以尝试搭浮桥渡淮了!”

      “为何这么仓促?”阿里忍不住蹙眉提出了质疑。“宋国皇帝的那些旨意我是不懂得,但四太子的计策成功了好像却似乎也是真的,而那宋国皇帝既然都明发了旨意说就守在八公山一步不退,又让他们的丞相带着皇嗣在后面以防万一了……如何还要如此着急渡淮?不能慎重一点,等物资更齐备稳妥一些吗?”

      “有三个缘故。”金兀术昂然答道,一副智珠在握之色。

      ps:感谢新盟主君忆星,不用说了,这也是老书友了……但是汉故征西将军为啥想当团练?

      第47章 帐内(下)

      “三个缘故。”金兀术昂然答道。“一则春日已至,说不得什么时候便会气温转暖,届时淮河各处支流小河便要化冰,可能便会有一股春汛……到时候反而渡淮困难。”

      °¢ÀïºÍ¶ï³²¹£¬»¹ÓÐÒ»ÖÚŮտÃͰ²·×·×ÐÑÎòò¥Êס£

      “二则,”金兀术继续随意言道。“那赵氏小儿的旨意你们也都听了,什么守土抗金,什么不许议和,根本无谓,唯独一件事需要注意,便是那招募义军民兵,收为国用的旨意……这种事情,俺倒不是说会怕两淮的盗匪、民兵听了讯息,来寿州支援,但来一波总得打一波,总是费时费力的,倒不如趁早了断了此事。”

      讹鲁补等人微微皱眉,俨然是想到了河北那按了葫芦起了瓢的义军,还有在京东干脆充当了抗金主力的盗匪,却是也反驳不得。

      “三则,阿里将军不懂他们赵家人的狡猾。”金兀术继续在主位中睥睨言道。“如对岸那赵宋皇帝,此番中了俺的激将法,被俺激到了、失了控,固然是实情,但却未必是要真死守……”

      “何意?”阿里蹙额追问。

      “阿里将军想过没?”金兀术昂然答道。“有没有可能对面那小官家是真心怕了俺,表面上如此坚定激烈,又是对俺吐痰,又是号召守土抗战,又是托付皇嗣给宰相的,但实际上却是存了哄骗所有人,然后趁机逃亡的心思?!这万一要是如你所言慎重起来,等船只物资备齐了再渡,宋国皇帝早跑过长江了又如何?”

      阿里本能想要反驳,但转念想到昔日东京城的那什么二圣的作为,却居然无言以对。

      “就是这般了。”金兀术见驳倒了阿里,也是浑身舒坦,便干脆摊手言道。“事情俺已经安排的万全了,后日便开始建浮桥渡河!此事你们可还有言语?”

      阿里和讹鲁补对视一眼,又各自思索一番,加上之前的反对意见已经在那次抹灰军议中给抹掉了,也都无话可说,便各自颔首。

      而两位将军和主帅都已经一致,下面的人自然无话可说。

      不过……

      “不过渡河之外,有件事须得提防。”散场之时,第一个起身的讹鲁补忽然随意出言。

      “此事无所谓,讹鲁补将军觉得要做便去做吧!”金兀术微微一怔,便也反应过来,却是一脸的无所谓。

      ¶ï³²¹Á¬Á¬ò¥Ê×£¬ÂÊÏȳöÕʶøÈ¥£¬¾üÒéËæ¼´Ò²³¹µ×É¢µô¡£

      不过,就在刚刚控制好情绪的时文彬跟在最后,也准备告辞离去之时,金兀术却又忽然开口喊住了此人:“时参军今晚不必去后营那边了,就在俺帐中这前面随便寻个地方睡下……这是俺给你的恩典!”

      时文彬茫然不解,却哪里有拒绝余地,只能连连俯首,口称谢过四太子恩典,而金兀术也不多做解释便转入后面享乐去了。

      且说,时文彬既留在在中军大帐中,也无被褥,也无处梳洗,又不敢去睡人家四太子主座上的皮毛,又不敢用座中酒水来取暖,只能缩在角落苦捱……冻累之际,帐外还有马蹄奔腾声不止,振甲白刃之音不停,而后帐也有歌舞传来,并隐隐有女子哀求之声。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这时参军却又想起晚间念得那些旨意,想起留在沂水的家人,想到这几日担惊受怕、四处受气,想到自己再无别的出路,便又偷偷哭了半夜,方才勉强入眠。

      “是正甫吗?”因为改成木制而宽阔了许多的八公山御帐中,赵玖半夜翻身坐起,却是朝着帐门方向灯火畔的一个熟悉身影随口而问。

      “官家!”坐在帐门内一把椅子上假寐的杨沂中赶紧起身应答。“官家如何醒了,可有什么事?”

      “没有,只是忧虑战局……金人摆明了是要先扔下下蔡城尝试渡河,按韩世忠之前的安排和说法,这本该是好事,可我却还是觉得难捱!”坐在床上的赵玖坦诚以对。“你须知道,我哪里亲身上过战场,见过正经战事?”

      杨沂中明显欲言又止。

      “何意啊?”赵玖借着灯火看得清楚,却直接追问。“你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其实官家上过战场。”杨沂中勉强笑道。“官家落井前,咱们从河北往南京(商丘)去,路上为贼人所阻,臣在前面作战,满身是血,官家以为我受了伤,便召唤到跟前询问,然后赐酒赏赐……臣就是那时被官家看中,然后从张太尉那里要来的。”

      ÕÔ¾Á²»ÓɸÉЦÁËÒ»Éù¡£

      而杨沂中也赶紧解释:“不过与金人作战自然不同……金人强横而耐苦战,与他们作战,除非对方主动退却,否则只有斩杀敌军主将,乃至于杀光杀尽,才能称胜。更遑论靖康以后,金人尽取我军甲胄,实力似乎比往日更胜一筹。”

      “我就是忧虑这个啊!”赵玖愈发摇头感叹。“虽然前日喊得激烈,可实际上,此时此刻,此情此势,金军强盛而我军无力却是不可能轻易扭转的现实,我心虚的厉害。”

      “此战若能守住,待敌自退,气势便能渐渐扭转了。”杨沂中赶紧再安慰。

      “且不提这些,”赵玖赶紧摇头。“我有自知之明,这一战我能做的便是坐在这八公山北峦龙纛下壮壮士气,仗还得韩世忠、张俊、王德三个人来打……不过正甫!”

      “臣在!”

      “前晚上那番言语只顾着自己痛快,却是给你添麻烦了。”

      “臣不敢当!”

      “但我是真心话……你听我讲。”赵玖忽然又言。“我知道你们事后都是怎么想的,无外乎是觉得我在以退为进,说出那种大言来,本意还是要逼行在文臣认可朕死守淮水的底线……但是,那真的是我肺腑之言。”

      “官家!”杨沂中无奈到了极点。

      “正甫你想想……你随我这几个月早该看清楚了,我是真的怕死,真不敢自己了断!”旁边几名内侍从后门探了下头,却又缩回,而赵玖却不管不顾,继续坦诚言道。“而什么重昏侯之类的羞辱,难道是一个人可以接受的吗?所以这一波真败了,我是真心求你替我来了断!这不是君对臣的要求,是私下里我对你杨正甫的恳求!你没必要答应留口实,只要看在国仇家恨四个字的份上,心里记着就行!”

      杨沂中沉默不语。

      “从今日起,不要来御帐熬夜了。”言至此处,赵玖勉力再道。“因为战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开始,而金人的强大摆在那里,事不得已的时候,人人都要上战场,你这种大将之才,没必要空置……须的提早养精蓄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