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玛丽]穿成农门娇美小福包作者:肤白如雪》-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氏提着苏三郎的打算,笑中带泪的点头:“好,听你的。”

        她看不看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给两个儿子看看,不过这话没必要说出来,苏三郎关爱她,她又怎么能拂了他的关爱。

        两人相视一笑,赵氏心里暖洋洋的,苏三郎心里又何尝不是呢。

        他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为他们遮风挡雨,可他所有的温暖和归属也是他们给的,支持他懂他的妻子,听话乖巧的孩子,都是妻子赵氏给予他的。

        苏三郎抱起苏小鹿,逗着她玩儿。

        苏小鹿微笑着,对这个家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孩儿娘,这段时间家里就要辛苦你了,等明儿我进山走远一点,我会带着崇哥儿和华哥儿一起,十月后地里的基本上就没活儿了,不过其他人也要砍柴翻地,等到十一月,大家空下来,也会想着进山抓些东西,我得趁着这个月多做些陷阱。”

        苏三郎看向赵氏说道,他得趁着这个功夫多挣钱,这样才有银子给两娃子看病。

        赵氏心里也清楚,她点头:“你放心吧,家里一切交给我就好。”

        苏三郎算了算日子说道:“母鸡抱窝也有二十一二天了吧,这几天小鸡也要出窝了,得辛苦你了。”

        赵氏笑了笑:“这算什么辛苦,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做的好。”

        赵氏很清楚,进入十月,农忙的日子也几乎结束了,家家户户以砍柴翻地居多。

        而苏三郎在这一个多月里把这些都准备充足了,所以其他人砍柴翻地,他就能带着两个儿子进山做陷阱抓野物。

        苏三郎做这一切,也是为了她和孩子,赵氏怎么能拖他后退,所以她让苏三郎尽管放心去。

        就算是这半天,苏三郎也没有闲着,提水浇地锄草。

        赵氏让苏三妹三兄妹照顾着苏小鹿,她则是去烧温水揉面,在面里面加上一些磨碎的金玉棒子粉,然后用来蒸馒头,这样一个个大的粗馒头就出来了,这是她给苏三郎带着孩子进山准备的。

        第二天一早,苏三郎就叫醒两个儿子起床出门了。

        赵氏带着苏三妹和苏小鹿在家,把家里收拾的仅仅有条,每天给地里浇水,确保土地湿润。

        ,中午的时候,苏三妹在捉虫子喂鸡的时候的听到了小鸡的叫声,她小心翼翼的走进鸡圈去看,有一个毛茸茸的脑袋从母鸡翅膀钻了出来。

        苏三妹惊呼一声:“哇。”

        赵氏在屋内给苏小鹿喂奶,听到声音问:“三妹,怎么了。”

        苏三妹惊喜的回答说道:“娘,我们的小鸡孵出来了。”

        看着母鸡翅膀接二连三的冒出小鸡脑袋,发出细微叫声,苏三妹欢喜不已的说:“好可爱啊,和四妹一样可爱。”

        屋内的赵氏听到苏三妹说小鸡孵出来了,也露出了笑意,一边系上扣子一边对苏小鹿说道:“四妹走,娘带你看看小鸡去,我估摸着也是这两天要出窝了。”

        赵氏抱着苏小鹿出来,就把苏小鹿交给了苏三妹抱着,她则是把母鸡给提开了。

        十六个鸡蛋,已经出壳了八个,其他八个,也都有啄壳的迹象,赵氏心中欣慰的叹道:“要是能出十六只小鸡就好了。”

        “娘,小鸡好可爱啊,它们这么小,可以吃虫子吗?”

        苏三妹问道,她知道刚出生的四妹要喝娘的奶水长大,那刚出生的小鸡吃什么呢,母鸡又没有奶水。

        赵氏笑了笑说道:“娘早就给它们准备好了,刚出生,只能吃点菜叶子或者糠,不过咱们家里没有糠,就给它们吃点金玉棒子磨碎的粉好了,还是小鸡,也吃不了多少,等长大点,就能吃虫子了。”

        吃粮食虽然贵,但等小鸡长的壮实点,就可以吃虫子了。

        家门口的两片荒地里,不知道多少虫,够它们吃了。

        “娘,等小鸡能吃虫子了,我天天给它们捉很多虫子吃,把它们都养的胖胖的。”

        苏三妹高兴的说道,这一刻起,她的目标就是把这一群小鸡喂胖。

        赵氏笑了笑说:“三妹不怕辛苦啊。”

        苏三妹摇摇头,她不怕,而且抓虫子一点也不辛苦,她都是在玩。

        赵氏摸了摸苏三妹的头发,没在说什么。

        她关注着还没出壳的鸡蛋。

        苏小鹿原本也在看,但是看了会儿,就没什么兴趣了。

        就挣扎着把脑袋看向外面,苏三妹一下就懂了:“娘,四妹想到院子里去,我抱她出去玩。”

        赵氏很放心的点头说道:“去吧,小心些。”

      第33章 有变

        第33章有变

        苏三妹笑着抱着苏小鹿出了鸡圈,在院子里走着。

        苏小鹿就朝着屋子里看,挣扎,哼唧两声。

        苏三妹小小的叹了口气:“四妹,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水缸啊,好吧,那我们就去看一会儿哦。”

        苏三妹抱着苏小鹿到水缸边蹲着玩。

        她没注意苏小鹿的手搭着水缸,而有一股小小的水流流入水缸里面去。

        玩了一会,苏三妹再抱着苏小鹿出去,苏小鹿就不哭闹了,打个哈欠想睡觉。

        苏三妹抱着她进里屋放到床上,轻轻的拍着苏小鹿。

        苏小鹿很快睡觉了。

        苏三妹给苏小鹿盖好了被子才悄悄出门,她要去抓虫子,好好的奖励家里的好母鸡,下的鸡蛋又大,还孵出了这么多小鸡。

        路过鸡圈的时候,苏三妹对赵氏说道:“娘,四妹睡着了,我去找点虫子喂鸡吃。”

        赵氏点点头,她说道:“去把,娘把这些鸡蛋壳清理一下。”

        十六只小鸡,全都出壳了,挤满了鸡窝,叽叽喳喳的叫着,急的母鸡也在地上‘咕咕’的叫着。

        赵氏把小鸡一只只用手捧着放到地上,看着一只只小鸡跑到母鸡的羽翼下,赵氏把鸡窝都给端到了下面来,里面的蛋壳都被清理出来了。

        赵氏低低的对着母鸡自言自语:“一定要好好护着你的崽崽们啊。”

        赵氏把蛋壳撒进了菜地里,又去不远处荒地里割草喂家里养着的兔子。

        一家人各司其职,都忙的不亦乐乎。

        最让赵氏高兴的,是苏三郎每次进山,回来都有收获。

        一些在陷阱里受伤死掉的,赵氏都剥皮了腌制起来挂在灶台上熏成腊肉。

        皮毛则是洗干净晒干,到时候给孩子们做鞋子。

        到十一月的时候,靠着山里的野味,家中已经积攒了二十五两银子,夫妻两商量着,等腊月二十就一起进城去给两个孩子看病。

        只是赵氏不知道的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苏三郎一家人日子渐渐好过,不可能瞒过村里人,渐渐的,人们都知道苏三郎进山打猎从不走空了。

        在全村人都在说苏三郎运气好,不知道赚了多少钱的时候。

        王氏因此气病了。

        王氏之所以会病,那也是她经常在院子里咒骂苏三郎的结果,苏三郎没受到影响,她反而因此心中生闷,怒火攻心把自己气病了,长了满口的燎泡,让她饱受折磨。

        因着知道苏三郎一家都过的不错,苏老爷子的脸色也阴沉沉的。

        而因为苏三郎一家搬走,苦活累活多了一半的苏大朗和苏二郎也不好过,李氏和周氏就更不用提了,他们曾经想象把三房一家踢出去后的好日子一点没有,反倒是更苦更累。

        王氏这一躺,李氏和周氏更难过了,王氏虽然躺下了,但她嘴巴依然没有闭上,逮着谁就骂谁,哪怕是看了大夫吃了药,也没什么好转。

        苏老爷子直接不进门去。

        这天李氏才端饭进去伺候王氏,下一秒就听到了王氏的怒骂:“谁让你弄这么烫的粥,是不是想烫死我啊?”

        李氏憋了一肚子气,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胆子,就发火了:“我知道娘嫌弃我煮的不好吃,毕竟娘这十多年都是三弟妹伺候过来的,我这半路上任的,哪能知道您的喜好啊。”

        这一下可是戳了王氏的心窝了,当下就拿起枕头边的木棍打了李氏:“你个死烂货,烂嘴巴你吐的什么屎……”

        李氏可不是王氏,当下就往外跑了。

        李氏打又打不着,气的面目狰狞无比,用木棍敲打着床沿:“那杀千刀,就是生来克我苏家的,那没良心的东西啊……”

        李氏跑出来,就直接对苏老爷子说道:“爹,娘这病都是三弟和三弟妹一家害的,反正现在三弟一家也不吃闲饭了,要不还是让他们回来吧,这瞅着天冷的就要下雪了,冷着崇哥儿和华哥儿可就不好了。”

        这罪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也就三弟妹能受得了。

        何况现在赵氏月子也坐完了,又能干活了,她以后又不能生,回来也不是个坏事。

        有她在,王氏所有的怒火都在她身上。

        李氏看了一眼周氏说道:“二弟妹,说来三弟家的四妹出生,你还没看过一眼吧,你应该也想看看小侄女吧。”

        周氏瞬间领会李氏的意思,立马也笑着对苏老爷子说道:“爹,大嫂说的没错哩,咱们怎么说也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三弟出去这一回,尝到苦头就足够了,还是让他们归家来吧,崇哥儿和华哥儿虽然脑子不灵光,但到底是苏家的子孙,可不能到外面呢。”

        周氏一番话也说的漂亮,她和李氏一样,想赵氏回来都是为了她们自己好。

        而苏老爷子,这段日子听着村里人说的那些话,心里何尝不动容呢。

        以前他们都没擦觉,少了三房一家失去了多少劳动力,这个秋收,忙的天昏地暗,一下子就知道少了三房是亏而不是赚。

        有李氏和周氏的动容,苏老爷子阴沉的脸色也缓和了一些,看向苏大朗和苏二郎问道:“老大老二你们怎么想的,让老三回来,你们也愿意吗?”

        苏大朗和苏二郎立马点点头。

        苏大朗说:“爹,到底我手足兄弟,崇哥儿和华哥儿也是我们侄儿,天也冷了,还是让他们回来吧。”

        苏二郎也说:“是啊爹,我们都是一家人,到底还是血浓于水,还是让他们都回来吧。”

        苏三郎的勤快和劳力就不说了,就是崇哥儿和华哥儿,劳动力也比他们儿子强,崇哥儿和华哥儿脑子傻,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他们自己的儿子就不一样了。

        累了会发脾气不干活,会顶嘴会不听话,干活能力还没崇哥儿华哥儿强呢,这家里,没有三房还真不行,没了三房大家都快累死了,还是让他们回来吧。

        苏老爷子也淡淡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那这样吧,李氏和周氏去说一趟,就说让三郎回来低个头,我就准他们进家门了,一家人过日子,一切照旧。”

        “行,那爹,我这就和二弟妹去一趟。”

        李氏立马答应下来,然后就拉了周氏一起出门去。

      第34章 回不回

        第34章回不回

        王氏还在屋子里咒骂,听的让一屋子人都皱眉,男人们不想挨着边上去,男孩子们早就跑出去玩了。

        周氏出门的时候,还把三年女儿苏玉芳拉去了,她可不想女儿在家里被王氏打。

        家里没有女人,所以无论王氏怎么骂,都没人理她。

        周氏和李氏一起出了门,周氏就不由的说道:“大嫂,你说三弟妹能回来吗?”

        周氏想着就有点愁,少了三房一家,她们日子难过,相反的,三房一家脱离了他们,说不定觉得更好过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