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三郎笑道:“肯定有福。”
想着未来,苏三郎手里都有劲了,这个家是越来越像一个家了。
“孩儿娘,明天我再进城一趟,把那些野物拿去换成钱。”
想着后屋那一群,苏三郎声音都带着喜悦,积攒了十来天,又得了一百多斤的野物。
赵氏点头:“行。”
院子留了一道门,整个院坝就彻底围好了。
天气已经冷了,天一黑一家人就上床睡觉了。
九月十九,天不亮苏三郎就起来了,赵氏也轻轻的起来帮忙收拾。
苏三郎小声的说:“孩儿娘,卖了这次,以后打到了,咱们家里也留些,我买些盐回来,咱们腌了做成腊肉,明年咱们也买一头小猪喂着。”
赵氏笑着回:“行,都听你的。”
说着,赵氏去拿了钱盒子准备把存着的几百文都给苏三郎,苏三郎只取了两文钱,他笑着说道:“我不用钱,你好好放起来,等多存点儿,我想带崇哥儿和华哥儿去城里看看大夫。”
这句话触了赵氏的泪点,她瞬间落泪。
苏三郎擦去她的眼泪,温和的说道:“孩儿娘,我们会越过越好的,这段日子,我觉着崇哥儿和华哥儿都聪明了很多,或许还有机会呢,所以这钱咱们好好存着,争取尽快的带他们去看看。”
赵氏点头:“嗯。”
苏三郎背着沉重的背篓出门,赵氏含泪相送,等看不到苏三郎背影了,赵氏才进屋。
她把钱盒子好好的藏了起来,这可是她两个儿子的希望啊。
赵氏把家里收拾的紧紧有条,屋后山那四亩地,也长出了小菜苗,每天都要浇水,赵氏还让苏三郎做了个尿桶,收集粪水淋菜苗。
苏三郎进了城,照常的直奔孙府。
小厮一见他,熟络的打起招呼来说道:“这位哥,可算把你盼来了哦,你打的东西可真好啊,我家主子都吃不惯别家的了,孙管家和老福叔都上我这问你好几次了。”
苏三郎可是整整二十天没来了。
苏三郎露出笑意说道:“家里忙,所以我就没进城呢。”
小厮看他背着的背篓沉重,笑着说:“成,你快进府去吧,老福叔都说了,你要是再来,不用通报,直接把东西送厨房那边去给他掌眼就行了。”
苏三郎也高兴,回道:“那成,小哥你先忙着,我先过去了。”
小厮笑着点头,心里美滋滋的,之前孙福和孙管家都打过招呼了,只要看见苏三郎这个人,就迎进屋,主子有奖下来,他也有。
小厮直呼苏三郎为他财神爷,苏三郎那几个钱都不算什么,得主家奖励才好呢,所以小厮决定要和苏三郎打好关系。
苏三郎直接来到厨房院子,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时不时的传出阵阵骂声。
“火大点儿,老子是怎么教你们的,这菜味都要散了,不好吃的东西喂狗狗都不吃!”
“切菜的速度快点儿,这丝不丝块不块的,你还想不想吃饭了,一个个的烂手艺,什么时候能出师?”
孙福脾气火爆,厨房油烟呛人,他索性出去,出来就看着苏三郎了,烦闷的孙福立马笑了起来,朝着苏三郎走去。
“大兄弟,好久没来了啊,可是寻到了其他好处?”
孙福一边打招呼,一边打量苏三郎。
第31章 问医
第31章问医
苏三郎连忙摆摆手:“福师傅误会了,我没有卖给别家,是家里太忙了,所以抓到了一直养在家中,今天才来镇上。”
孙福一看那大背篓满当当的,哪里还不清楚,笑着说:“没事没事,就是打趣你一下,让我看看,这次你都带来了什么好货。”
苏三郎把背篓放下,把麻袋解开,他说道:“还和之前一样,是野兔和野鸡还有斑鸠。”
苏三郎背来的猎物还和上次的一样好,只只都有精神,一看就是养的很好。
孙福随便提起一只说道:“好货。”
有的人就是手好,上回的猎物,才养一天,就不怎么吃也不怎么喝,为了避免养死,只能一口气全杀了。
“大兄弟,你养的可真好啊,上回我才养一天,都不吃不喝,你这怎么养的啊。”
孙福问出心中疑问。
苏三郎也不懂,但他如实的说:“是家里的孩子扯草抓虫子喂养的。”
这是真的,只是那草和虫可能有些特别,但这个特别原因,苏三郎不会说,这点心思他还是有的,而且他也没撒谎。
孙福也没多问,只当是人和人的各有不同,毕竟有的人就是天生招小牲畜喜欢,养什么都养的好。
而有的人则是养什么什么死的快。
孙福招呼了两个徒弟,很快去称重了,足足有二百一十斤,孙福爽快的给苏三郎算了钱。
二百一十斤,每斤二十五文,一共是五千二百五十文,换成了五两银子和二百五十文钱给了苏三郎。
这次算了钱,孙福没有让苏三郎立马离开,而是让徒弟给他倒了碗水拿了两个馒头来。
孙福说道:“大兄弟,我是这个孙福的厨师,叫孙福,你叫什么名儿,家住哪儿啊。”
“我看你应该走了长路,喝口水吃两个馒头垫垫肚子吧。”
孙福笑容和气,大白馒头又香又软,被孙福徒弟塞手里,苏三郎根本不舍得吃,他的三个孩子和妻子,还从没吃过这么好的馒头呢。
孙福看他这样子,一眼就看明了,笑着说:“大兄弟你只管吃,一会你回去,再带五个回家给娃儿吃,你别推辞,这在孙府,这不值钱,都是我们下人吃的口粮。”
苏三郎看着孙府这么坦荡,也不在扭捏,吃了馒头喝了水,对孙福说道:“我叫苏三郎,住在南山村里。”
“那你有几个娃呢?”
孙福细问。
苏三郎笑了笑说:“四个,大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一岁一个今年腊月就十岁,,小的两个女儿,三闺女六岁了,前不久小闺女刚出生。”
“你打猎手艺这么好,咋不做大点儿的陷阱,抓个野猪啊,野羊啥的啊,这冬天了,吃羊肉暖和呢,要是抓着了,你直接送孙府来,价格比这些小东西还高二十文呢。”
孙福笑着说,他觉得苏三郎应该是个高手,打倒的猎物都活蹦乱跳的,现杀现做,味道都提升好几个级别。
苏三郎惭愧的摆摆手说道:“我做不了,我都不是猎户,就是碰碰运气。”
孙福不以为然,笑着说:“那你也可以试试,说不定真就给你碰到了呢,这抓个一两头,你儿子以后娶媳妇不就不用发愁了。”
想起两个儿子,苏三郎神色暗了暗,孙福没有错过,他问,“苏兄弟,你可是有什么难处?”
苏三郎本不想说,但想着孙福住在镇上,对镇子的情况肯定比他了解,苏三郎就看着孙福开口,道:“福师傅,不瞒你说,我两个小儿都心智不全,大儿小时候曾经磕头过,两岁才会走路,心智停留在四岁左右,我也不知他是天生就傻还是磕头后才傻,二儿源于四岁高热发烧,侥幸活下来后也傻了,这些日子积攒了些银钱,我想带他们看看大夫,敢问这镇子可有好的大夫?”
苏三郎说完,希翼的看着孙福。
孙福没想到他有这么坎坷的家,一时间有些感伤,他叹气说道:“那你受苦累了。”
苏三郎苦笑着摇头:“多少苦累我都不怕。”
孙福说道:“要说镇子的大夫,医术只能说一般,你可以去镇子杂医堂试试,就算结果不好,你也不用灰心,赚多了钱,还可以去芙蓉洲看看。”
苏三郎记下了,他给孙福作揖道谢:“福师傅,谢谢你告知与我。”
孙福侧身摆摆手:“小事情,你运气好,我就祝你好运吧。”
说着,孙福转身对徒弟吩咐:“去包十个馒头,把那卤肉切半斤一起包上。”
苏三郎一听连忙拒绝:“福师傅使不得,白面馒头已经够了,我怎么能再要肉。”
孙福拿起苏三郎的背篓递给他,笑着说:“不打紧,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等徒弟把油纸包好的食物拿出来,孙福就势放进了苏三郎的背篓里。
然后送苏三郎出府。
孙福热情相送,苏三郎无法拒绝,只好连声感谢后离开。
因为有孙福相送,苏三郎也不好再给小厮二十文钱表示感谢。
看着苏三郎走后,孙福对着看门小厮说道:“贵子啊,这是个苦命人,有四个娃儿,两个儿子都傻了,只有两个贵女,这日子不好过啊,他能自作主为娃儿寻医,上头怕是也没有爹娘护着了,可怜哟,以后他的谢礼还是别收了。”
孙贵听了都感叹:“那他命可真苦,老福叔你放心吧,我们日子比他好过多了,他那点儿,我不要就是了。”
他们虽是奴,可他们是家奴,主家极其富裕,下人们日子过的都不错,比起平常百姓家不知道好过了多少。
孙福拍了拍孙贵的肩膀,笑着说:“改天我在你安叔面前多说你几句好话。”
孙贵立马眼睛一亮,笑着说:“那真是谢谢您了。”
……
苏三郎用那二百五十文买了两斤半的盐就回家了。
一到家,他就迫不及待的把大白馒头拿出来给赵氏和孩子们吃,然后一边说道:“孩儿娘,我们运气真好,孙府可真是好啊,这大白馒头就是孙府的厨师送的,还有一块卤肉呢,这卤肉,听说只有酒楼里面才有呢。”
第32章 小鸡出壳
第32章小鸡出壳
赵氏看着白面馒头,心里也一阵感激:“他们心真好。”
看着三个孩子一人拿着一个,舍不得吃,赵氏和苏三郎想哭又想笑。
最后是赵氏温柔的说:“吃吧。”
“娘,你和爹也吃啊。”
苏三妹舍不得咬,苏崇和苏华在赵氏发话之后,就咬了一大口,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赵氏温和的摸摸苏三妹的头发,笑着说:“娘会吃的,你吃吧,这儿还有呢。”
如此,苏三妹才开始吃起了馒头。
苏三郎给赵氏拿了一个说道:“孩儿娘,你也吃一个,这剩下的,一会我们晚上当晚饭吃,这卤肉晚上切了煮干菜吃。”
赵氏看向苏三郎说:“孩儿爹,那我分你一半。”
时刻被惦记着,苏三郎心里很温暖,他笑着说:“孩儿娘,我在孙府已经吃了两个大馒头了,都是福师傅让我吃的,还给我喝了水呢,我没骗你,真的。”
赵氏看着苏三郎,见他眼神不闪不避,带着笑意和真诚,赵氏才相信了,她笑着说:“好,那我吃了。”
苏三妹带着两个哥哥出去吃了。
苏三郎把五两银子拿了出来交给赵氏说道:“孩儿娘,你把这银子收好了,我跟福师傅打听过了,羊角镇有个杂医堂,再过两个月,咱们再存点儿银子后,过年咱们一家人进城一趟,带崇哥儿和华哥儿去看看大夫,也顺便让大夫给你看看身体恢复的好不好。”
赵氏吃完了吴老头开的药,气色和身体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不过有机会,他还是想让城里的大夫给赵氏再看看。
赵氏提着苏三郎的打算,笑中带泪的点头:“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