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争夺这个几无用处的通海城,损伤我这样多子弟,有没有意义?”他暗自想,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城上已经没有活着的敌人了,舒纳与他的同伴们也解除了狂化状态,跌坐在城头喘息,身上多达数十数的伤口,如果说对他们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狂化状态中他们没有痛苦的感觉,但狂化解除后,这种痛苦就加倍袭来。
身体上的痛苦还好忍受,最难他们痛苦的,还是失去了战友,十几个狂化的羌人,如今仍然能站起的不到一半,有三分之一已经永远离去,他们巨大的身体此时平静地躺在城头,象熟睡的婴儿,而不再是嗜血的战士。
“母神会收留他们,在战场中为了战友而牺牲的勇士。”舒纳喃喃自语,四个常人士兵吃力地将他抬起,送下了城。
这一轮攻击对于双方来说都损失惨重,和平军的弓箭手几乎消耗殆尽,阵亡超过了五百人,几乎人人带伤,自从和平军建成以来,还未有过如此大的损失。
而童家则留下了一千五百具尸体,加上先前的损失,已经有三分之一阵亡,其中又以士卒损失最大,铁甲步兵还未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战场中的优势,仍掌握在童家这一方。
童昌冷静地分析了之后,决意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一开始就以铁甲步兵为前锋,士卒布在铁甲布兵之后,这一次如若再不能攻下通海港,那就只有修整待援了。
当铁甲步兵排着方阵向通海城发起新的冲击时,城上的守军只能再次振作着迎敌。苏晌匆匆从士兵中间穿过,命令迅速将伤兵都送下城去治疗,但相当数量的伤兵都拒绝下去。
“如果城守得住,我们再下去治也不迟,如果城守不住,还不如在战场上光荣的战死,战神才会伸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灵魂!”一个中年的佣兵微笑着道,虽然他那满脸血污的脸上笑容显得可怖,但苏晌极觉得心中一阵温暖。
注意到他身上的服饰并非和平军的,苏晌劝道:“老兄,你还是下去吧。”
“我当了二十年佣兵,成百上千的战友都倒在我身边,我一直奇怪自己怎么还活着。”大敌当前,这个中年佣兵却不紧不慢地回忆起往事,“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想轮到我自己时,会是个什么死法。现在知道,自己会光荣地死去。我再没什么遗憾了,能同你们同事过……”他一指在地上的和平军遗体,又道:“这才是真正的佣兵!有这样的战士,和平军定然会获胜!我只希望,战后埋葬我时,将我同他们葬在一起。”
周围的佣兵们都沉默着听他说的话,铁甲步兵的进攻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普通的弓箭是很难穿透铁甲步兵的重装甲的,他们能做的,只不过是等待他们上来肉搏。
“兄弟,你呢,下去吧?”苏晌又转向另一个和平军的小战士,那个小战士脸上还有着几分稚气,身上已经包扎了好几处,一只左脚不见了,听到苏晌问他,他羞涩地笑了一下,将一枝匕首握在手中,比划了一下,道:“铁甲步兵上来了,我就这样给他来一下!”
苏晌忽然觉得眼泪要夺眶而出,身为将官,有这样的战士还有什么可求的?无论此战是胜是负,无论通海城是否守得住,无论李均回来时看到的将是什么,苏晌都觉得不重要了,奋斗过、拼搏过、流血过,这样就足够。
正是知道守城士兵已经没有了滚木擂石,弓箭手也损失殆尽,只有普通的弓箭对铁甲步兵造不成什么巨大伤害,童昌才以铁甲步兵为这一轮攻击的前锋的。正当铁甲步兵们迈着沉重地步伐,开始攀登城墙时,城上忽然响起了激动地呼声。
紧接着,一排排箭雨流星群般从城上射出,跟在铁甲步兵身后的弓箭手成了这每一轮攻击的牺牲品,然后,又是第二轮箭雨,数十枝箭同时射向一个铁甲步兵,他们为盔甲所不能遮挡的部位,如颜面、关节都成了攻击目标。这些弓箭手奇准无比,仿佛是专门训练过的弓箭部队,而且所用强弓长箭穿透力极大,一般弓箭无法穿透的重甲,在他们的弓箭之下也变得脆弱起来。
俞升请来的五百夷人弓箭手到了!
象被镰刀扫过的稻草,逼近城脚的铁甲步兵倒下一片,他们的重甲让他们不会被一箭毙命,但这也使得整个战场中痛呼【创建和谐家园】声几乎要盖过喊杀声,伤者十倍于死者,更能让身旁的战友变了脸色,原本就在持继了半天的激战中士气低落的童家铁甲步兵,开始散乱起来。
眼见敌人城墙之上忽然出了五百弓箭手,童昌心中大惊,知道己方锐气已竭,如果强迫士兵继续攻击,不过是让他们逃得更快罢了,不如乘败势未扩散先鸣金收兵,等待援军抵达后再战,或者就干脆退兵。
这一点守城方也是明白的,俞升请来的五百夷人弓箭手,只不过是占了出其不意的空子,而且是以逸战疲,所以才会将童家士兵吓得暂时后退。对于通海城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一支力量,而对于在余州居三大势力之一的童家来说,他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补充。如果不能迅速打开这局面,通海城的破城,也是时间问题。
“怎么办?”俞升虽然明知苏晌与周杰已经劳累不堪,却仍不得不与他们商量如何退敌。
“只有想办法让敌人主动退兵了。”苏晌叹息了声,“现在童昌已经知道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无法攻破通海的,所以他心中也有些迟疑,如果我们让他觉得攻击通海,可能会遭受更大损失,那他们就会退了。”
“除非给他们更大的打击,让他们以为我们还有余力。”周杰听了后思忖一下,道:“如果能绕自敌后俞袭他们就好了。”
“这倒不难。”夷人长老派来的负责指挥弓箭手的吕源道,“我开始注意了下,童家军的营寨据海岸不远,他们来得匆忙没有水军,我们乘夜用小舟可将士兵运到敌后去,必然神不知鬼不觉。”
“好!我再请贾同他们发动家里保镖家丁,冒充和平军在城上摇旗呐喊,以迷惑敌军。”俞升兴奋地道,众人眼中都亮了起来。
攻城半日受挫的童昌,这时除了向后方求援外,并没有太多的计谋可想。
他自己心中也知道,此时童家刚刚经历两场大战,无论是攻打雷鸣城还是抗击戎人,童家都受了不小打击,甚至可以说元气大伤,急切间是无法再给他更大的援助,但就此退兵,毕竟心中有所不甘。
吃了午饭之后,哨兵忽然来报道:“城头上人影与旗帜增多了许多,似乎城中已来了援军!”
童昌吃了一惊,亲自来到营帐外,果然见城头多了数十展旗帜,迎着风飞舞,而旗帜下的人影,也明显多于早晨。
心中疑惑不解,这通海城应是孤立无援的,为何会增了这样多士兵?据说和平军的统领李均去除蛟精去了,莫非他除蛟精是假,而实际上是求哪个地方借兵了?不可能,如果是从外借兵,我已将这城包围,他们是怎么样进得城的?这个人用兵诡诈,不可不防啊。
“全军小心戒备,防止敌军开城突袭!”想到和平军往昔战绩中往往乘敌不备突袭得手,童昌便有些冷汗直冒,如果李均与孟远并没有去除蛟,而是隐在城中准备给他突然来一下,他真没把握自己的部下能保护好自己。
也正是因此,他全然没有注意自己的后方。这一夜辛时,全部戒备都在城中敌军身上的童家军队,被一群部队从后方冲入营中,暗夜中的一场混战之后,敌军便安然撤走,在被烈火吞噬的营寨中,留下的全是童家士兵的尸体。而童家士兵不得不连夜退出十里,从新扎营。
第二日晨再次清点兵数,一万二千士兵,已经只剩余六千了,仅一日一夜,便损失过半,退走的念头再次在童昌心中浮起,而这时,哨兵来报,通海城中给他送出了一封信。
第二章 新城之誓
第一节
“通海城中的来信?”
对此,童昌是颇为不解的,一战之后,双方都筋疲力竭,但从一开始,和平军便没有投降的念头,如今派人送信,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童昌打开了信,只见信上写到:“兹和平军主簿(注1)俞升奉命致书于余州州牧(注2)童氏大帅童昌将军足下:大名久闻,向者于雷鸣城前未得一见,今于通海城下得睹尊颜。今日之战,实为无奈,童氏外有雷鸣城、朱家、戎人之患,内有百姓穷困愤怨之忧,将军身为元帅,却穷兵黩武,驱疲惫之师攻无谓之城,有何益哉?今再战则两败俱伤,退军则得保元气,为将军计,迟退不如早退,待双方休养生息,再择日而战,亦是一快事。”
看完信童昌长叹一声,和平军这一击直接攻在他这主帅的心头,连自己都无战心,何况部下将士,先是攻打雷鸣城,接着抵御戎人,现在又被驱来通海,只怕军中早已怨声载道了。
“传令全军,再战无益,退军修整。再将这封信交给来人送回城中,希望华宣与李均,得此通海城便心满意足了。”提笔写下一封信后,童昌将信交给了哨兵。嘴中虽然如此说,他心里却知道,和平军的愿望,决对不会仅仅拘于一个通海城,那个年轻的佣兵统领,眼中所看的地方只怕要更大。但现在也只能如此,再打下去,最多也不过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战又何益呢?
在通海城中忙于善后的俞升得知童昌已经退兵后,拍着头如释重负:“总算好了,只要撑到李统领回来,咱们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苏晌与周杰都笑了起来,俞升意识到自己未免过于迷信李均了,也微微一笑,打开童昌的回信,一看上面写的是“致和平军统领李均将军案前”,便又合了起来,笑道:“这信是给咱们统领的,经过这一战,童家只怕不敢再轻易攻打我们了。”不自觉中,俞升也用“咱们统领”来称呼李均了。
在短短的两个月多的时间中,余州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连几场大战,将原本在余州势力最为强大的雷鸣城华家、银虎城童家、余江城朱家都折腾得元气大伤。原本最为强大的童家先是在雷鸣城之战中折损了近两万人马,在与戎人的战斗中又损失了两万人,最后还在通海城之战中丢掉了七千人,五万的重大损失,让他们的实力不及战前三分之一;朱家在雷鸣城战中死伤加俘便超过了五万,家主朱茂与二公子主帅朱文渊都战死,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至于雷鸣城方面,在保卫战中半数兵力成为历史,紧接着华风病死三兄弟火并,使得全城可用之兵不过两万人,更是难以振作。于是,原本在这三大势力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几个小势力就分外重要起来。
这狂澜般的形势变化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和平军夺取了通海城。一方面,李均借华宣之名夺下这城,令余州百姓不会对他这外来的外国人产生太大反感,另一方面,华宣本人懦弱,极易被李均所控制,而且对于自己的处境,华宣相当满意,他自己根本不愿意当一个肩负重大责任的领导人之职。虽然在保卫通海的战役中和平军也受到了近一半兵力从此丧失战斗力的挫折,但对于本来就是以一千人起家的和李均来说,剩余一千多战士,已经足够了。
战后的重建是极为繁杂的,苏晌与周杰他们回到营中已经倒头便睡去了,而俞升则必需为善后之事继续奔波。先是在贾同的陪伴下再次拜访了一遍城中的富商们,对他们在战中的支持表示感谢。富商们也为胜利而振奋不已,这一战的最后阶段,他们也将自家的家丁保镖派上了城,虽然只是起个疑兵的作用,但战后俞升专门为此向他们致谢,这仍让他们感到温暖。在商人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神洲,象和平军这般重视商人,是绝无仅有的,许多商人当场主动提出,要出资褒奖此战中立功的将士。
对于商人们的热忱,俞升在反复致谢之时还是有着冷静的心的。在整个和平军的将领官员中,他的年龄最大,也是目前为止常识最为丰富者。李均之所以定下要笼络商人的策略,并不是为了在这个时侯让他们出些小利,而是为了在更关键的时侯让他们发挥大作用。因此,他婉拒了商人们的好意,道:“城中大战刚过,百废待新,而且李统领除蛟之后,贸易将拓展。诸位老板的钱,还有更需要用的地方,因此不要为奖励将士之事再多破费了。”
紧接着,他又督促华宣乘马上街游玩,以安百姓之心。本来百姓作为这一战的旁观者,目睹战况的惨烈与和平军的损失,心中对于和平军的未来是有些担忧的,在这种情况下,名誉上的通海城城主华宣若无其事的出游,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安住了民心,使得绝大多数人不会因未来的不可知而迁居他处。
这一切忙完了,天已经黑了下来。俞升又前往军队营帐,探望伤员,哀悼死者。李均在时便令和平军不得进入民房,只能在营帐中安歇,而俞升为了便于公务,同华宣一起住进了通海城主府邸。次日大早,他又备礼物前往夷人长老处,对夷人的对援示以谢意。如果是李均在此,恐怕还不能如他一般面面具到,正是长于吏事且成熟稳重的俞升,才能心细如发,将善后做得完满。
回到城主府邸时,守门的士兵来报说,有三个人前来求见李均统领,其中有一个自称是李统领的朋友,因此将他们招待进了客厅之中。谈到这几个奇怪的客人,守门士兵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笑意。
来到客厅之中,俞升明白士兵为何要笑了。这三个客人中有一个质朴粗犷的高大的年轻男子,一个美丽且有高贵气质的少女,最奇特的是有个越人少女。
这越人少女自然是墨蓉了,越人并不喜爱旅游,而且在神洲所有种族中可以说是最保守的,如无特殊理由,象她这样的是极为少见。但俞升早就从李过均那得知了墨蓉的事情,见了面不敢失礼,深深一揖,道:“这位姑娘可是墨蓉姑娘?”
“你认识我呀?”墨蓉诧异地起身回了一礼,瞪大了双眼,在雷魂身边时,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她有些拘束,但在别人面前,她还是落落大方的。
“哦,李统领早就向在下提过姑娘大名,他不只一次赞姑娘是越人第一巧匠,而且,他那龙首头盔便是姑娘亲手打制的吧。”
提到李均的龙首头盔,墨蓉脸微微红了一下。并不是为自己手艺而羞愧,而是因为她想起为李均找制头盔时,同她合作完成的还有雷魂。“是吗,你说的李统领是李均吧,那个冷冰冰的小弟弟当了统领了?他真的称赞过我是越人第一巧匠吗?”她一问起来,象连珠炮一样,也不管别人能否立刻回答。
俞升几乎失笑起来。因为李均指挥和平军战无不胜,本人又是万人难敌的勇将,所以谁都不敢轻视于他,即便是在雷鸣城中有些佣兵统领对他不服气,但也只限于对于他的名气不服罢了。全和平军上下几乎都忘了他还只不过是个不过二十周岁的少年。但这个越人少女却说他是冷冰冰的小弟弟,这不由不让俞升笑了起来。
他当然不知道,李均初遇墨蓉时却实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少年。现在的李均,是在陆翔身边耳渲目染三年之后的李均,与那时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别。
“李统领正是李均,”俞升可不敢将李均称为“冷冰冰的小弟弟”,“姑娘与李统领是共患难的旧友,就不是和平军的外人,还请姑娘介绍一下这两位客人。”
意识到自己失礼了,墨蓉吐了吐舌头,拉过紫玉道:“这位是陈影妹妹,那位是宋云弟弟,他们两是我在路上遇着的朋友。”
看到墨蓉拉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半头的“陈影”叫妹妹,俞升又禁不住微微一笑,这两天一直在处理比较沉重甚至可以说比较悲恨的事情,墨蓉的到来,多少缓解了一下他的情绪。想起李均从街上骗来的财务官姜堂,俞升不由暗暗惊叹:“与统领一起屠龙的朋友,似乎都是……都不是‘平常’的人呀。”
当然,礼节上他是不会有亏的。向陈影与宋云深施了一礼,俞升道:“二位光临通海城,实在是欢迎之至。”
宋云只是胡乱回了一礼,而陈影则非常优雅地一屈膝,行了一个只有宫庭或世家中女子才习惯的礼,这看在俞升眼中又是一怔,宋云的行为证明他是个山野之人,而陈影的举动证明他来自于教养森严的家庭,这两人走在一起,倒是有非常大的反差呢。
心中立刻判断,这两人可能是大家族的女子同家人暗通款曲后私奔,俞升暗暗摇头。在神洲,女子如此行为是极为不德的,甚至会被人冠以“【创建和谐家园】”的名声,虽然俞升加入了和平军,但这个观念之影响却不是一时半会能摆脱。
“在下俞升,现在李统领帐下听命,李统领这几天有事去了,临行前再三叮嘱要好好招待墨姑娘,墨姑娘有何要求就请吩咐。”
墨蓉失望地叹了声:“啊,李均不在呀,那糖浆呢?”
先是呆了一下,马上就意识到墨蓉指的是和平军的财务官姜堂,俞升再次笑了:“姜堂也随李统领去办事了,大概这几天便会回来。”
墨蓉微微嘟了下嘴,又道:“李均写信叫我来帮他的忙,你知道让我帮他什么忙吗?”
虽然知道越人大都是巧匠,但对于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实在是不怎么放得下心,俞升当然不敢立刻对她说是请她来为和平军设计军械督筑城池,便道:“这个就不是在下所知的了。”
“贵军是否刚刚与人大战了一场?”化名陈影的紫玉问道。
“三位来的路上大概也听说了,我们和平军与童家刚刚大战一场,童家之围昨日才解。”俞升知道这事情是无法瞒们的,便直说了。
“你们常人,就是爱杀来杀去。”墨蓉撇撇嘴道,“难道不能好好做自己生计么?”
“我们和平军正是为了让所保护的人们好好做自己生计才与人战的。”俞升有些恼怒了,和平军战士在守城战中的英勇,在这个越人少女嘴中却成了不值一谈的东西,这让他极为不快。
“李均是你们的统领吗,我见了他,要好好劝他少杀些人。”墨蓉没有听出俞升的不快,忽然笑了起来,“这个通海城太小了,建得又不好,一定是常人工匠设计的,护城河太窄,根本不足以拦住敌人,城墙太薄,厚不足三尺,不禁冲车撞击,城垣也低,只有六丈高,如果我是攻击方,定然在城外造些高十丈的楼车,居高临下向城【创建和谐家园】箭的话,城头根本没有士兵可守。”
这些问题,都是在保卫通海城时俞升他们亲身体会到的。但这越人少女只不过在进城的途中看了一眼便将城池的薄弱处一一看透,甚至已经找到了攻击城的办法。俞升开始明白为何李均说她是越人第一巧匠了。
“依墨姑娘看,如果要加强通海城防,壮大通海经济,应当如何筑城呢?”俞升问道。
“只要有足够的人力资金,要筑一座城并不难,但你的要求太笼统了,要是再具体些就好。”墨蓉眼睛闪了几下光,谈到建筑设计,这可是她最有兴趣的事情。
“这个城原本是华家的,后来被童家占去了,难怪童家又想把它打下来。”一直没有作声的陈影这时插嘴道,“不知童家调派了多少兵马前来攻城,而贵方又是如何防守的呢?”
对于这个陌生的女子问起这个问题,俞升心中立刻警觉起来,这两人莫非是童家派来的细作,探听此城的虚实的?
“姑娘对于余州局势挺了解的。”俞升小小地试探了一句。
¡¡¡¡³ÂӰ΢΢һЦ£¬µÀ£º¡°ÄÇÊÇ×ÔÈ»£¬ÎÒÊÇÂåÛ«³ÇÈËÊ¿¡£¡±
“原来如此,”俞升心中的疑窦更加强烈了,“童氏调动一万三千兵马来攻打我城,我们先设计于外伏击童氏的轻骑兵以挫其锐气,再凭借城池坚守耗他兵力,最后偷袭敌营促其退军。”
因为心中有所怀疑,所以俞升只是将战况简略地说了一下,对于敌我双方的损失情况更是严格保密。
“可惜,可惜!”一直憨笑没有作声地宋云突然道。
“有什么可惜的?”陈影白了他一眼,嗔道。
“可惜我们没有早些来,否则的话我便可以加入这场大战了,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宋云双眸尽是渴望之色,“我下山以来还没有打过这么大的仗,一万三千人,可以给我杀多久啊?”
俞升心中对二人的怀疑立刻消失了,这个宋云无论如何都不象是可以作细作的人,作细作的人必需要养光蹈晦,而他却是个好战之辈,如果说他是一员勇将,倒更可能些,看他的身材与行动,确实给人以格斗高手的映象。如果是这样,李均请来的墨蓉,很有可能在半路上为和平军“捡”到了一员大将呢。
“你算了吧,提到打仗你就这个样子。”陈影再次白了他一眼,正这时,哨兵喜冲冲地进来,大声道:“统领回来了!统领回来了!”
隆隆隆隆隆霉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隆霉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隆霉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隆霉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拢聽隆霉
注1:神洲军队中掌管文书的文职官员称为主簿,和平军中没有设主簿之职,但为了作书方便,俞升这里自封了一个主簿。
注2:陈国为结余州豪强之心,对余州的几个主要势力都滥加封赏,他们之间不相辖统,以便他们各自混战。因此余州即有总管、都督,又有州牧之职。
第二节
对于大战之后,争需振作并安抚的百姓来说,和平军统领李均除蛟回来,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蛟精在通海港外海中侵扰,并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早就华家以前统治通海之时,便时常有出海的商船渔船被它袭击,到了童家统治的数十年,更是频繁出没,甚至于近十多年没有一艘海船能平安经过。虽然出于某种原因,蛟精不敢上岸,但通海的百姓,仍是恨之入骨。
华家与童家也曾悬赏招募勇士能人除蛟,但结果都成了蛟精的点心,以后就再也无人敢提除蛟二字,现在李均不但去除了蛟,而且还把蛟精的一截尸体带来作证,通海城百姓都兴奋不已,不少夷人念及从此可以自由出海,甚至载歌载舞起来。一时间,万户空巷,人们纷纷涌向城主府前的广场,要亲眼目睹这蛟精。
“早知这样,我们就该把蛟精活捉起来,然后拉到神洲各地去展览,这笔买卖一定能收上不少门票钱。”看到这人头涌动的景象,姜堂颇有些后悔地道。
除了李均外,众人不由得都菀尔。只有李均每念起与蛟精的殊死搏斗,念起在搏斗中为了救自己而重伤的孟远,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
“好大一条蛇啊,我们在地下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蛇!”墨蓉的注意力也完全被蛟精吸引,由于太长,李均只带来了蛟精尸体的一截,现在用粗绳穿着挂在城主府邸前。
陈影则对这个觉得恶心。“这有什么好看的,恶心死了,我们还是走吧?”
“不知道好吃不?”宋云上上下下打量着这半截蛟尸,眼巴巴地道,“我在山里煮蛇羹,那个味道可真香……”
这一句话又将众人逗乐了,墨蓉注意到李均仍没有笑,碰了他一下,道:“冷冰冰的小弟弟,你还是这个样子啊?”
俞升没料到她当面也敢如此称呼李均,心中也颇觉好奇,不知李均对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李均只是抽动了一下嘴角,摇了摇头,道:“我高兴不起来。”
“是因为你那个朋友吗?放心吧,没有事的,连仙长都说他不会有事,只要多多休养便成了,你不高兴,他好得就不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