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薛舜侨哪会放过这等大好机会,连忙再次小心翼翼地搭话。刚才的言语间,他早就得知范衡文比较耿直,因此自然是以他为突破口,套问起他和章叔铭之间的关系来。范衡文本就是心中愤恨,有人询问怎会放过,苦水一桶桶地就倒了出来。说到动情处,这个堂堂男儿几乎掉下泪来。薛舜侨心中暗自不屑,这个年轻人显然未经历过官场的诡诈,就算外放,恐怕也未必讨得了好去,不过这可不是他关心的重点。
好不容易弄清楚了范李二人和章叔铭的交情深浅,薛舜侨便无心再和这两个书呆子打交道了,随口吩咐了一旁伺候的掌柜和伙计几句,他便匆匆下楼去了。连两个相交甚好的朋友都能够为了前程舍弃,枉论一个女子,章叔铭的野心还真是如同主子所料一般。不过,那位唐学士夫人举止实在是怪异,难道她和主子是一个想法?薛舜侨连忙摇摇头,将那些奇怪的想法打发走,自己只是耳目,这等需要思量的事情自有人管,自己只需把事情详详细细地报上去就好。
范衡文和李均达迷迷糊糊地醒来时,骇然发觉两人已是睡在一间装饰精美的客房中,宿醉后的头隐隐作痛。好半晌,两人才省起之前的事情,不禁自嘲酒量不济。正在左顾右盼的时候,两个伙计推门进来,手中还捧着热水毛巾以及茶水之类,一见他俩已醒,脸上便堆起笑来。
“两位公子,昨儿个薛大老板见你们醉了,因此特意吩咐腾出一间客房来供您俩歇宿。小的早上来过一回,见公子还未睡醒,便不敢打扰。这里是刚沏好的浓茶,解宿醉也许有效。”那伙计说着便递过茶盏来,另一人也忙着拧了热毛巾。
范衡文和李均达的宅中虽也有小厮使唤,但因是临时找的,平日不甚会看眼色,伺候人更是毛手毛脚的。今日见两个伙计如此伶俐,对薛舜侨的观感便又强了几分,当下收拾完了,随手便赏了他们两个银角子。两个伙计平日也见过不少权贵,并不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但老板的吩咐在先,脸上还是摆出一副惊喜的样子,倒也满足了两位穷翰林的一点子心思。
范李二人相视一笑,昨日的宿醉虽然丢人,不过也多亏了那些美酒,他们终于摆脱了心结。京城已经没有几天好呆了,两人同时转过这样一个念头,也许此后就得天各一方挣前程了。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三十七章 血色
仅仅几日,京中的流言蜚语便有愈演愈烈之势,皇帝的性子便再也耐不住了。内务府是几乎用过筛子的方法把宫内大大小小的太监宫女都查了个遍,累了个倒仰,乱七八糟的结果倒有不少,让各宫嫔妃心惊胆战。原本持身正的只不过是看个笑话,那些低等嫔妃就不同了,她们居于深宫多年,皇帝临幸的次数却是极为有限,有些个耐不住寂寞的便有不清不楚的行为,竟是连六宫都太监平日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毕竟谁也不知道她们将来是否会得势。
然而,心中最是不安的却是风绝,这么多年来能一直保住这个位置,就是因为他察言观色的功夫以及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的忠心。无论是身份还是经历,一切都是天衣无缝,所有知情者都死了,自然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唯一的破绽也许就只有那个女人了。不知为什么,一直只是把女人当工具的他竟会对她生出感情,甚至敢冒天大的风险与之私通,以致珠胎暗结,为此甚至还设法让皇帝再次临幸了她,竟成了一段孽缘。
皇帝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他了,风绝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这段时日以来,不管他的差事做得多利落,皇帝的面上总是淡淡的,即便赏赐得再多,他还是心中难安。光他自己参与侦办的朝廷官员案件就有百余件,那些往日深得宠信的,祖辈功勋彪炳的,甚至还有后宫嫔妃母家的,皇帝一句话就将他们打落云霄,又何况自己?
风绝望着明月苦笑一声,自己才三十出头就熬到了一等侍卫的官阶,若是从科举出头是绝不可能这么快走到今天的,但是,自己的荣宠都是皇帝的赐予,一旦那位至尊收回一切,那最好的结局就只可能是玉石俱焚,而最坏的可能就是自己仍然奈何不了他。不过,好像幕后还有一只推动一切的手在操控着,希望自己真能看到那一天。他的心中瞬间又充满了斗志,反正自己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就看自己是否有命搏到最后吧!
六宫都太监石六顺慢吞吞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帮神色各异的大小太监。自从搜宫的那一天起,处置的各色宫女不下几十人,若是家中没什么背景的,多半是大棍子打死了往外面抬。至于行为不检的低等嫔妃也抓出不少,罪行轻的则是黜落到浣衣房为奴,重的则是一条白绫或是一杯鸩酒了断一切。他这个六宫都太监是忙活得不可开交,还要抽出时间来应付后宫几位有头有脸的娘娘,几乎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不过,收获也着实不小,光那些女人孝敬的金玉首饰就价值上千两,他真切地体会到了权势的好处。若不是先前的整肃,他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小心翼翼,唯恐落人把柄。
“石总管,前面就是仪心宫了。”一个太监凑上前来,轻声提醒道。
“小兔崽子,我在宫里熬了这么多年,还会不知道仪心宫?里头住的不是皇上曾经宠幸过的萍贵人?”按照规制,宫里的各色贵妇只有获得了妃的封号才能称为娘娘,因此许多一辈子才挣了一个贵人或是嫔的女人只能一辈子住在荒僻的地方,老死只能看到头顶那片狭小的天空。仪心宫在整个内宫也算得上是不错的地方,要不是萍贵人曾有一段时间深得圣眷,仅凭她的位分决计不可能住到这里来。
不过,今日的萍贵人却没了往日的风光,脸色惨白自是不用说,连一向视若珍宝的指甲也被掐断了,白皙的手掌上尽是血痕。“石公公,这真是皇上的旨意么?难道他真不顾惜往日的恩情?”她哀哀求道,“臣妾要见皇上,那些流言都是有人污蔑的,还请公公代奏!”
石六顺冷冰冰地瞥了地上的女人一眼,神色中却并没有同情之色。后宫中承恩泽的嫔妃并不算很多,萍贵人的容貌出身都还过得去,封号却始终没往前挪挪,为的就是她的不识抬举。偶尔使使小性自然是无伤大雅,但在后宫这个百花争艳的地方还玩弄这一套无疑是自取其辱,也许皇帝是真的厌烦了她的贪婪,这才借此机会一了百了。
“萍贵人,奴才只是奉旨行事,皇上交待赐您白绫和鸩酒,奴才只有办完差事去缴旨的分,哪敢胡乱代奏?万一皇上怪罪下来,奴才微末之身可是担当不起。”石六顺硬邦邦地回绝道,脸上却是恭谨而谦卑的神色。
萍贵人恨不得一把将这个阉奴掐死,往日皇帝临幸频繁的时候,石六顺巴结得分外殷勤,此时却撇得一干二净,简直是最最卑劣的小人。她左思右想也无法弄清楚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那件事情如此隐秘,照理不可能有人知道,想起之前宫里的流言,她终于悲哀地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网中的一条小鱼罢了。
看看身前的白绫和鸩酒,萍贵人惨然一笑,举起那杯剧毒无比的鸩酒,一连道了三个“好”字,然后一饮而尽。片刻之间,一缕鲜血自她嘴旁缓缓渗出,她的神色也变得狰狞而怨毒,一双业已突出的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的几人,仿佛要将他们吞下一般,几个胆小的太监不禁吓得后退了几步。
“人都已经死了,你们害怕什么?她是自找的,若是安享富贵尊荣,哪来的今日这一劫,还得累及家中父母,可惜啊!”石六顺的公鸭嗓子在几人身后传来,“好好收拾一下,皇上那里还等着回话呢!”
几个太监面面相觑,见石六顺缓步离去,方才省起此言的真意,面上不禁大喜。萍贵人怎么说都是得过宠幸的嫔妃,此次获罪自然应当抄没一切物品,那些御赐的物件理应缴回内库,但一些普通的金银珠宝还是不少,石六顺既已发话,无疑是默认了他们可以随意处置这些东西。一帮原本还存着一丝犹豫的太监立即开始翻检起来,不一会儿,个个的怀中便揣满了各色财物,脸上都洋溢着贪欲的光芒。
石六顺懒得理会属下的那点心思,反正最后少不了他的那一份,也就用不着自己再去插手。他一直琢磨着皇帝的意思,那些流言蜚语怎么想怎么古怪,若不是熟悉宫闱的人,断传不出这等东西来。可是,宫里的奴才哪有这等胆量,况且这些隐秘事替主子藏着掖着还来不及,就算无意间撞见也是被灭口的份,除了位分极高又别有所图者,没有人会干这等蠢事。
他无意中想起那【创建和谐家园】帝去过坤宁宫后的反应,额头顿时渗出了冷汗。尽管一再告诉自己那不可能,但他还是禁不住想起皇后以往的举止。这种先造舆论再举大棒的方式不是她经常使用的吗?这些年来,后宫里不知有多少有罪或是无辜的嫔妃莫名其妙地被赐死,皇帝只是间或插手一下,平日都是不闻不问,这次突然如此大张旗鼓,难道还是已经失势的皇后在作怪?
石六顺惊疑不定地回勤政殿缴旨,皇帝却没有吩咐其他的事情,只是令他退下。身为六宫都太监,要管的事情着实不少,然而此时的石大总管一点都提不起精神,皇帝的奇怪态度让他有几分慌张,本来处置嫔妃时的一丝得意全都无影无踪。什么品级,什么头一份的荣耀,没了皇帝的恩宠,他和普通奴才有什么两样,因此就算拼了老底也得保住位子才行,这是历来六宫都太监的经验。
“娘娘,宫里闹腾得实在太厉害了,您真的不打算插手?”柔萍轻轻地揉捏着瑜贵妃的玉颈,不解地问道,“这些日子各宫嫔妃老是在您这里转悠,显然是想让您向皇上讨个情。宫里那么多人,哪会没点错处,这么下去可了不得。”
“柔萍,这些事情今后少掺和。”瑜贵妃冷冷地答道,“本宫知道你一向和她们宫里的几个人交好,不过你需得记着,本宫的决断不会有错。如今皇上是借机整肃宫闱,谁要是撞上了活该倒霉。本宫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两个儿子着想,何苦趟这浑水?天威难测,更何况是谁挑起这风波尚且没个准,本宫可不想让人抓了错处。”
柔萍讪讪地应了一声,也就绝了心底的那些想头,跟着萧氏那么多年,她哪会不知道主子是说一不二的角色,等闲不能违逆的。刚才那番话已是逾越了本分,幸好她一向得宠,换了旁人早就发落了。
主仆两人一坐一立,许久没有出声。突然,瑜贵妃深深叹息了一声:“柔萍,本宫一直将你留在身边,其实也是耽误了你的终身。你的容貌品性都是上上之选,若是有中意的人,本宫可以替你去求皇上恩旨,等闲京官谅也不敢怠慢了你。”
“娘娘!”柔萍停下了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不要奴婢伺候了?”
萧氏无奈地摇了摇头,“如今宫里风波迭起,皇后身边的雾衣曾经何等风光,到头来却连个好下场都没有,本宫不想寒了身边人的心。你若是真有意嫁人,本宫怎能强留你?”
“奴婢甘愿一辈子服侍娘娘!”柔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泪已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即便嫁人,万一有个什么变故,奴婢也不见得有什么好下场,还不如守着娘娘来得干净!”
萧氏看着身前的心腹侍女,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真正的笑容。“看来本宫有一点比皇后更强,你比雾衣聪明多了!”她欣然赞道,“柔萍,你好生记着,如果有那一天,本宫绝不会亏待你的。”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三十八章 立场
曾经门庭若市的贺府已经有几分衰败的景象,这些日子来,光贺甫荣下令遣散的下人就占了在册奴仆的三成。除了本来的家生奴才和一些老人,外头荐来和当初见贺府势大而【创建和谐家园】投靠的几乎都被筛了个干净。用贺甫荣的话说,只能共富贵的下人都是靠不住的,只有能度过如今的患难才是真理。整肃一番后,如今的贺府倒是严谨了许多。
贺甫荣身披一件宽大的外袍站在院子里,眼神正对着身前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心中却想到了贺家的将来。如今爵位是保住了,但所有可以倚靠的官职却几乎都丢了个干净。有爵无职的贵胄在京城中一抓就是一大把,除了一丁点尊荣可以说是毫不起眼,想不到自己也会沦落到这一步。贺家这个三等承恩公的爵位还是靠皇后挣来的,一旦皇后真的被废,家族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爹,外头门上的几个人我都打发了。不过如今人手一下子少了,刚才贺贵来禀报说有些差事都派不下去。”贺莫彬轻声打破了父亲的沉思,忧心忡忡的模样看得贺甫荣一阵心痛。虽说次子一向不热衷宦途,只是钟情于典籍的书生,但毕竟比起其他两个儿子要得用的多,如今一众俗务压在他身上,贺莫彬一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顿时憔悴了许多。
“彬儿,有些事情你须得强硬一些,不必听贺贵那个奴才胡说八道。”贺甫荣转过身来,脸上是深深的疲惫,“贺家早年不过就是三四十个下人,家务照样料理得井井有条,何曾出过差错?倒是后来家大业大之后,那些人都懒散了下来,成天只想着搂钱,其他苦差事就一个个推三阻四的。我是一直没空管这些,只得随他们折腾,贺贵也乐得逍遥,他这些年来收受的好处恐怕也不少了。如今不同往昔,你待会拿出少爷的身板,好好训斥他一番,若是再这么搪塞,他这个总管趁早走路。其他不想接差事的一律遣散,贺家不养闲人!”
贺莫彬钦佩地看了一眼沉着的父亲,心中暗自赞叹,尽管丢官去职,但父亲余威尚在,如果有起复的那一天,自家就又有希望了。“爹教诲的是,孩儿记下了。”他弯腰施了一礼,正待离去,却被贺甫荣再次叫住了。
“上次你说的流言,宫中可有定论?”贺甫荣不安地问道。京中的流言蜚语愈演愈烈,成了困扰他的一大心病,空穴来风必有因,他可不信普通宫人能传出来这等消息。
“没有,只是孩儿隐约听说皇上似乎在整肃宫闱,似乎处置了不少人。”贺莫彬思量半晌,方才小心翼翼地答道。对于这种事,他向来留心不多,因此只是知道个大概,不少消息倒是从府中下人那里听来的。
“嗯,此事不可等闲视之,你吩咐下去,严禁府里的人谈论这些事情。若有犯者,莫要怪家法无情!”贺甫荣的神色异常严肃,“绝不能让人从这上头抓了贺家的把柄!”
贺莫彬先是一愣,随即躬身应是。尽管有几分不解,但对于父亲的意思,他哪敢违背,立刻转身传令去了。在他的心中,还是那种闲云野鹤的日子最为逍遥,可惜,如今的势头由不得他作选择,除非他真能放任家族毁灭。
贺甫荣长叹一声,他不是不知道那些留下的人在想些什么,但是否有起复的那一天,他心中根本没底。天威难测啊,那位至尊的心中在想些什么,恐怕就是他身边最亲近的瑜贵妃都未必能猜度到,枉论他们这些臣下?每日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便如此,还是动辄见罪,万劫不复,帝王心术,又岂是等闲?
正在长吁短叹之际,他突然又看到一个人影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定睛一看,正式刚刚离开的贺莫彬,只见他神色间早没了一贯的镇定,嘴巴开合了好几次才勉强开了口,声音竟有几分颤抖,这种反常的举动不禁将贺甫荣本就不平静的心吊了起来。
“爹,皇上,皇上微服驾到!”
贺甫荣不由大惊失色,皇帝在这等时刻驾临贺府,是祸是福只在他的一念之间,究竟是什么大事?“快,快带我去见驾!”他刚一催促儿子,就想到了自己身上的穿戴,若是这幅打扮去见皇帝,一个不好就是失仪之罪。但若是先去换了衣服,一来一去又是不少时间,总不能将皇帝撇在外间吧,慢君之罪可是罪过更大。
正在彷徨之际,眼尖的贺莫彬已是望到皇帝的人影在院子另一头出现,急忙拉扯了父亲几下,自己先行跪倒在地。贺甫荣一见更衣是肯定来不及了,只得无奈地整整衣冠,伏跪迎接,心中却是忐忑不安。只听头顶的脚步声愈来愈近,两人已是可以瞟见皇帝的足尖,额头细密的汗珠顿时渗了出来。
“和林,这院子倒是颇为清雅,真正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啊!”皇帝感慨地环视四周的景致,“平身吧,你年纪也大了,不必如此拘礼。”
贺甫荣哪敢造次,若是从前倒也罢了,如今还是规行矩步的好。“罪臣谢皇上恩典,只是一来尚未老迈至此,而来罪臣又为待罪之身,无官无职,万万不敢废了礼仪,还是跪着回话才是规矩。”贺莫彬却是难得面君,压根连偷看都不敢,身子伏得极低,额头的汗珠滴在青石地上,顿时激起一阵微小的声响。
皇帝洒然一笑,“没想到你还是老样子,也罢,朕不勉强你。这个年轻人是你的次子贺莫彬么?朕倒是没见过几次,印象不深,听说和海从芮一样是个书痴?”
“正是犬子莫彬,他的功名是自己考的,只不过后来不愿出仕,领了一个翰林院的闲差事四处乱逛,哪比得上海大公子的博学多才?书痴二字却是谬赞他了。”贺甫荣打点着语句,唯恐中间有什么差错。
贺莫彬心中有几分不服,书痴二字是他最希望的评价,父亲居然把这夸奖往外推,实在是让他不忿。然而至尊在前,父亲自然只能谦逊,况且他对海从芮确实心中佩服,因此只是撇撇嘴,所幸脸朝地下无人看见,否则又是一场风波。
“好了,你就不用如此诚惶诚恐了,再这么下去,和金殿奏对又有什么不同?”皇帝似有些不耐地挥了挥手,“朕今日微服出游,只是想单独和你说说话,仅此而已。”
贺甫荣敏锐地感觉到了皇帝的弦外之音,连忙轻轻触碰了一下犹自发呆的儿子。贺莫彬也是心思灵动的人,随即叩头告退。转眼间,院子里除了皇帝的两名贴身侍卫,再也看不见任何外人。
“贺甫荣,你知道朕今日来此的用意何在么?”皇帝的声音突然转冷,“探望一个新近获罪的朝臣,若是传扬出去会有什么结果你应该清楚。“
“启禀皇上,罪臣一定会约束家中大小不得将此事外泻。”尽管知道这种事情决计瞒不了多久,贺甫荣还是硬着头皮答道,“罪臣知道如今贺家能一息尚存,全赖皇上恩典。皇上来意,罪臣不敢擅自揣测,只盼能为皇上分忧。”
“按理说来,你犯下了如此重罪,朕完全可以将贺家从京城世家中抹去,但最终还是保下了你,为的只是你还有一点是朕看重的,那就是你的忠心。”皇帝缓缓行到贺甫荣身前,居高临下地道,“你应该很清楚,朕的皇后和五皇子都干了些什么!虽然你也有为虎作伥的时候,但毕竟还曾经是股肱之臣,朕还有用你之处,否则,如今你还能如此逍遥?”
贺甫荣顿感冷汗淋漓,背心都似乎湿透了,家族的荣辱,众多族人的性命前程,的确都取决于皇帝的心情和决断而已。都是那个偏执疯狂的女人害了他们,还有就是那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若非他的贪婪无义,莫斐又怎会命丧千里之外?
“一旦朕处置了风无昭,皇后便绝不会善罢甘休,如今的流言多半出自她的手笔,朕不想再这么放任她下去了。贺甫荣,朕现在要问你的就是,贺家究竟准备如何自处?”皇帝狠狠地甩出一句话。
皇帝的话里大有转机之意,贺甫荣的心不争气地快速搏动起来。“罪臣乃是皇上的臣子,自然以忠君为己任,断不可能为了家中不肖子弟而愈陷愈深,还请皇上明鉴!”
“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皇帝似乎对贺甫荣的态度还算满意,不过,这等誓言并没有什么约束力,要真正解决皇后那边的势力,办法只有一个。“不过,倘若朕执意废后,你真有把握约束贺家这一阵营中的人?”
这句话说得却是重了,贺甫荣权衡再三,终于咬咬牙道:“皇后已失仁德,其贤不能服众,自然不应再执掌六宫,罪臣并无意见。只是那些往日拥立五殿下的人未必如此想,万一他们一意孤行,罪臣并无十分把握能劝服他们。”
“朕并没有真正废后的打算,毕竟史书中轻言废后的大多是昏君庸主,朕可不想千秋万代后担此骂名。”皇帝的神色轻松了些,若是贺甫荣轻易答应,事情反倒不正常。
贺甫荣奇怪地抬起头来,却瞥见皇帝的眉头微微上扬,似乎已是下定了决心。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三十九章 弃子
“贺甫荣,朕知道你在担忧些什么,不就是立何人为储君么?如今朕还算得上是春秋鼎盛,谈论身后之事为时尚早。”皇帝冷哼一声,面上带出了无穷的寒意,“你也无须担心没了后宫的支持贺家就会在朝争中处于下风,皇后实在是过于糊涂了,朕思量你们贺家不会没有另一个晓事的女儿了吧?”
贺甫荣将皇帝的每一句话都掰碎了细细品味,竟得出了一个极为意外的结论,难道这位至尊的意思竟然是要让贺家再出一位嫔妃?他顾不上失仪,径直抬起了头,只见皇帝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显然已料准了他的反应。
“你为官多年,虽说政绩一般,不过也算是安分守己,小心谨慎。”皇帝看着贺甫荣尴尬的样子,自顾自地说道,“不过上次的事情实在太过冒失,朕倒是没听说过身为堂堂极品大员,把自家的东西落在那种人手中的。朕倒是派人去查探过那两人的底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如果朕没弄错的话,你恐怕不是为了杀人这种区区小事找上他们俩的吧?”
贺甫荣顿感眼前一片漆黑,那件事情没有成功便告夭折,他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尽管皇帝拿到了那枚扇坠,但毕竟和那件事比起来还算轻的。如今皇帝笑眯眯地开口问出来,究竟是何打算?
他正准备开口,却被皇帝挥手止住。“朕只不过好奇得很,为什么身为臣子,却有那么多人想要打听君王的隐私?苏常本是前程似锦,朕也向来器重于他,偏偏他蓄养死士倒也罢了,居然还勾结那个人。你想知道的是不是这些隐秘事?”皇帝的面上充满了讥诮,“这个名字在朝中一直相当于禁忌,你真的有把握能全身而退?”
“罪臣万死!”贺甫荣终于醒悟到自己举止的可笑,连连碰头谢罪道,“罪臣只是一时鬼迷心窍,以致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伏乞皇上开恩!”对于皇帝的处置,他没有丝毫的把握,但想及适才皇帝提到的另一件事,他的心中又涌出了一点希望。
“朕若是真的追究此事,就不仅仅是将你革职而已。”皇帝随手折下旁边小树的一根枝条,一边揉捏着,一边漫不经心地道,“此事到此为止,但若是你再犯,后果如何就不用朕再提醒你了吧?”他满意地看着贺甫荣惊惶的神色,“忠君乃是本分,若是你今后不存私心,辅臣之名自然是少不了你的,用得着那么胆战心惊走独木桥么?如今看来,还是无痕聪明,万事只有舍才能得,他的那点小心思可惜没几人学得会,你也是一样。”
贺甫荣反复琢磨着皇帝话中真意,骇然发现皇帝对风无痕的恩宠仿佛不在往日几个夺嫡有望的皇子之下,心中不免懊悔不已。他是把这位七皇子得罪得狠了,若是不下大功夫,恐怕是难留一个好印象。不过如今最紧要的是再着力探探皇帝的口气,希望他开始那句话不是玩笑才好。
“皇上隆恩,罪臣感激不尽。罪臣膝下只有一女雪茗,深通《女训》《女则》,容貌也算过得去,至今尚未婚配。罪臣本想借着贺家家名将她许配名门,可这丫头却以家门逢难为由执意不允。如若皇上不弃,愿将此女送入宫中侍奉洒扫,以赎罪孽,恳请皇上允准。”
不愧是号称不倒翁的贺甫荣,皇帝心中暗赞,面上却仍是淡淡的。他早已过了醉心于女色的年纪,即便纳了贺甫荣之女,不过是为了重新笼络贺家的势力,顺带将不知好歹的皇后和风无昭孤立起来。不过,贺雪茗的美貌在京中名门淑媛中也是顶尖,纳进宫中总是赏心悦目,算起来自己也已经好几年未曾在世家中选妃了。想起当初见到瑜贵妃萧氏时的惊艳迷恋,皇帝暗自长叹,自己毕竟是老了。
“既然你有心让她入宫,朕自然会有恩赏,不过如今你尚未起复,封号上也许便要委屈些。”皇帝思量半晌,徐徐说道,“既然她曾读过《女训》和《女则》,朕便还要叮嘱一句,皇后的教训在前,若是她自恃母家威势,朕也不会容情。”
“皇上教诲,罪臣谨记在心,之后定会教导小女一番。”贺甫荣听得皇帝答应,心中不禁大喜,当年要不是皇后醋意太甚,而且贺雪茗的容貌无法和瑜贵妃萧氏匹敌,再者其人年纪尚幼,因此也就绝了送她入宫的念头,没想到今日贺家还能再出一位娘娘。“皇上待贺家有天高地厚之恩,罪臣定当尽心竭力报效皇上,绝不辜负圣恩。”
该说的都已经交待,该做的也已经达到了预先准备的效果,无论是皇帝还是贺甫荣,都对于这次会面极其满意。对于皇帝来说,没了贺家的辅助,皇后便犹如唱独角戏一般翻不出大风浪来,风无昭也就没了后援。而对于贺甫荣来说,贺家的再次崛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只要皇帝一道恩旨,一切便迎刃而解。
送走了皇帝,贺甫荣这才感觉到整个人如同打斗过一番,浑身浸透了汗水。一直跪着的双腿早就失去了知觉,腰更是根本直不起来,还是靠着贺莫彬的搀扶才能回到自己的房间。尽管身心俱疲,但他还是难掩眉宇间的神采,今天的收获实在太大了。他打发儿子去下封口令,这才躺倒在床上开始沉思。
看来御座上的至尊对于萧氏那边太过强盛的势力已经开始提防了,贺甫荣暗自打起了算盘,即便皇后失势,自己的女儿也能填补后宫的位置,若能怀上龙种那是最好,如若运气不佳,不妨动动其他皇子的脑筋,比如说那个皇族中最年幼的十二皇子。长久未曾全力开动的思想再次全力开动了,此时的贺甫荣,已经完全恢复了他在朝堂中自信从容的模样。
回到勤政殿的皇帝望着桌上那堆积得足有一尺高的奏折,深深叹了口气。然而,他很快瞥见了大殿一角的熟悉身影。“石六顺,朕让你办的事情都怎么样了?”皇帝突兀地问道。
石六顺狼狈地现出了身子,要不是因为皇帝突然回宫,他根本来不及接驾,也不会弄得这样躲躲藏藏,想不到一眼便被揪了出来。“奴才未能及时接驾,皇上恕罪……”他抬头偷偷瞟了一眼,见皇帝似有几分不耐烦,连忙将话题转了回去,“皇上吩咐的事情,奴才已经办妥了,只不过涉及宫人实在太多,无法一一道来。”
“嗯,你的差事办得不错。”皇帝点头道,“宁可错杀,绝不能放过那些伤风败俗之辈。况且杀一儆百,也好让那些胆大的收敛一些。”
皇帝蕴涵着杀气的语调让石六顺不禁缩了缩脖子,心中暗暗叫苦。自古伴君如伴虎,曾经深得宠幸的萍贵人一旦失宠,也只不过是一杯鸩酒了断,更何况自己这个太监。他在萍贵人面前装得人模狗样,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罢了,毕竟她人都要死了,奈何自己不得。在其他嫔妃面前,石六顺却始终是谦卑的模样,奉承话一堆堆地打叠逢迎着,因此好处一直少不了。
“奴才只是奉旨行事,差事办好了只是分内之事。这些天处置的人多了,宫里头有时候会有些闲言碎语,奴才也只当他们是胡说八道……”他正要接着往下说,却发现上头气氛不对,背上承受的目光似乎突然锐利了许多,皇帝动怒了,石六顺的心中转过这样一个念头。
“石六顺,那些敢嚼舌根的全部交由慎刑司处置,实在是胆大妄为!”皇帝突然咆哮道,“朕还没有追究是谁私自传言宫闱之事,他们居然还敢有怨望之心,看来朕先前还是宽纵了他们!换作是先帝,他们就该一个个全都杖毙,留着也是祸根!”
石六顺的身子又伏低了些,先帝爷的传说他怎会不知道,在当年的老人口中,至今仍流传着当年整肃宫廷时的惨景。足足几百个小太监全都被活活打死,为的就是一条微不足道的流言。然而,在朝臣眼中,那位至尊维护了宫闱的体面,至于残暴两个字则是压根没提过。他们这些太监阉奴,根本就连人都算不上,士大夫们又怎会为他们的冤死而鸣不平?
“奴才谨遵皇上旨意。”石六顺叩头答道,这次他拿到了更大的权限,伴随着的也是更深的战栗,下一次是否也会轮到自己呢?
看来这次雷厉风行是对的,皇帝不悦地看着面前的奏折,心中却想着之前的事情。只有血腥的震慑,才能让那些已经惯于放松日子的人重新拾起恭敬之心。似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展现一下帝王的手段了,皇帝冷笑一声,随手拿起一本奏折,提起朱笔狠狠地批了下去,耀眼的红字仿佛彰显着奏折主人可怜的将来。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四十章 交底
对于西北诸将的弹劾,皇帝很快作出了明确的批复,革去风无昭署理大将军之职,另委安郡王风无方为新任大将军,即日赴任。尽管风无方的爵位没变,但谁都知道,只要西北建功,这位炙手可热的王爷晋封亲王是指日可待的事。待交接完毕后,着风无昭立刻回京述职。朝臣们心中都很清楚,所谓的述职无疑是借口,可以想见,风无昭这次回京之后,要再出京城恐怕就难了。宗人府随意找一个借口就可以将其软禁,不出意料的话,这位身份最为尊贵的皇子在夺嫡之争中【创建和谐家园】已是铁板钉钉的事。
然而,坤宁宫中的皇后仍然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她并不知道贺府发生的变故。自从那【创建和谐家园】帝来过之后,看守坤宁宫的禁军全部撤换了一批,不仅如此,她的身边现在时时跟着两个皇帝派来的心腹太监,竟是形同监视。往日稍有不如意便会大发脾气的皇后对这种情形却未置一词,完全是一副安之若素的模样,让深知她秉性的皇帝心中极为不安。
皇后贺氏斜倚在一把宽大的靠椅上,神情舒缓,似乎并不在意身后炯炯的目光。该布置的早已吩咐下去了,现在自己能做的,只不过是等待而已。她端起手中的茶盏,轻轻品了一口,眉头立刻紧蹙了起来,“这茶是谁沏的?好好的茶都被糟蹋了!连火候都不会掌握,以后别的分寸哪能拿捏的好?”
一个年轻宫女慌慌张张地跪在地上,神色中尽是不安,她早就知道皇后是个难伺候的主子,却没料到一杯茶就能让她发作,今后的日子还真是没法过了。
“起来吧,本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贺氏正眼也不瞧那宫女一眼,自顾自地说道,“如今是什么时候本宫清楚,怪不得你不上心,下去吧!”
那宫女也不懂座上的主儿话中真意,如蒙大赦地叩头退出。皇帝派来的两名心腹太监对视一眼,心中疑惑不已。皇后最近的举动实在是太过反常了,想起皇帝的吩咐,两人都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只要一天没有下诏废后,皇后就是六宫之主,万一她抓着个由头整治自己一番,皇帝是绝对不会为他们说情的。
与贺家交情密切的几个朝臣都接到了贺甫荣的密信,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短短几天中接到的第二封要函了。不过,看了信之后,几乎每个人的脸色都相当难看,有些谨慎的人立刻省出要变风向了。于是乎,大动作变成了小动作,小动作变成了没动作。既然明确了皇帝的态度,他们可不像那些不怕死的言官敢犯颜直谏,连贺家都能丢卒保车,他们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
皇后好不容易收拢的一干人便这么改变了阵营,少有几个有义气的还想着写一道奏折虚应故事,但立刻被别人劝了回来,写迄的本章也只得立刻毁弃。如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贺家既然能出一位新娘娘,性情不好的皇后自然便不值得为之竭尽忠诚,况且风无昭也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儿。贺甫荣密信中隐晦提到的事情让贺氏这一阵营的朝臣全都感到寒心,因此分头碰了碰之后,这些人全都进入了蛰伏和观望状态。
京城暗潮汹涌,西北大营也同样不得安生。尽管安郡王尚未抵达,但信使加急送来了朝廷的公文,诸将已是心中惶然。展破寒又同时得了皇帝密谕,知晓的远比其余诸将更多,然而,他却更为不安。皇帝没有照先前的旨意任命他为大将军倒也罢了,毕竟朝廷的惯例摆在那里,没有一个庶民出身的人能居此高位的道理,但将他调回京城却不同,那相当于剥夺了他的兵权。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十余年才训练出破击营的这些将卒,他无论如何都不想轻言放弃。
可是,凭自己的这三万人马,如果西北无主,尚可以有一番作为,但安郡王风无方可不是普通人,单是当初在福建剿倭时的狠辣,就可见他并不甘于像风寰杰那样一味韬光养晦。他一旦到了西北,诸将对自己的背后中伤决计少不了,那时就算没有皇帝密旨,自己也休想在大营再呆下去。难道真的要冒险起事?
展破寒无奈地摇了摇头,尽管无数次思量过这个诱人的想法,但理智告诉他绝不可行。莫说无粮无饷,就是亲信一旦得闻自己反叛,恐怕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跟随,枉论军中其他虎视眈眈的将领。自己能收到皇帝密旨,难保其他人就没有,如今已是骑虎难下,只能接受了。“真正好手段啊!”展破寒仰天叹道,“倘若我生于权贵之家,又怎会如此令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