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余莘启也顾不上他们,连声叫道:“备轿!本官要去面圣,快!”
一阵鸡飞狗跳后,兵部衙门终于又恢复了平静,上至侍郎,下至普通的主事,众人全都惶惶不安。凌云已经太平了几十年了,难道又要再兴刀戈了吗?几个兵部的老人想起当年力抗外敌的惨烈情景,不禁都出了一身冷汗,千万不要是那些煞星又来了才好。
“孽障!”皇帝恨恨地将书信掷在地上,勉强迸出两个字,便再也支撑不住自己劳累的身子,颓然倒在了龙椅上,眼神也变得浑浊不堪。
余莘启大恐,看皇帝的样子,气得实在是不轻,万一龙体有个什么闪失,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他连忙叩头禀道:“皇上,西北距京城千里之遥,只怕段大人那边已经稳定了局势。再说五殿下可能是一时糊涂,断不至于做出同室操戈的事来,还请皇上放宽心些,保重龙体为是。”
“他们都已经闹腾成这样子了,朕还怎么保重身子?”皇帝低语道,“段致远确是能员,不过西北大营可是兵多将广,无昭在甘肃、陕西、四川几地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势力,粮饷方面也没有问题。若是他真的有心叛乱,恐怕一时半会也平定不下,中原又要再起烽烟了。”
余莘启心中一颤,皇帝描述的情景实在太过可怖,谁也不会想到当初将风无昭放到西北会有如此后果,恐怕皇帝也在暗自后悔吧。不过这些事他可不敢暗自揣测,眼下只能先安慰一下这位至尊,然后计较出一条可行之路。
“皇上,五殿下此次行事会不会和您对贺家的处置有关?”余莘启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语句,唯恐牵动了皇帝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哼,只怕贺莫斐之死也与那个孽障有关,你还指望着安抚了贺家他就会安分?不过是一条白眼狼而已,贺甫荣此时恐怕是要气得大病一场了。朕真是看走了眼,当初朝臣们还动过立他为太子的念头,幸好朕没有循着子以母贵的惯例,否则这江山不定被他糟蹋成什么样!”皇帝冷冷地扔出了一大串诛心的话语,“明日的早朝,朕倒要看看,那些曾经叫嚣着立嫡子为储君乃是国之幸事的人还能说些什么辩解的话!朕一向放纵了他们,现在也该整治一下了。”
余莘启不禁伏低了身子,这些话以他的位分,实在是不该听。当年那些主张立五皇子的人个个都是朝廷要员,如今更是根系满天下,这件事一个不慎,朝纲恐怕就要不稳,凌云的社稷更是堪忧。他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敢说什么,要不是皇帝并未遣他离去,他老早就想溜了。
“你退下吧。”皇帝无力地挥挥手,“在明天的朝议之前,朕不希望听到任何闲言碎语,你知道了么?”皇帝的目光突然又变得有些犀利,“你是老臣了,应该知道朕的秉性。”
“微臣遵旨。”余莘启自忖长了几个脑袋,敢出去胡言乱语,慌忙叩头应承了下来,这才战战兢兢地退出了勤政殿。
自从得了贺莫斐被刺的消息,贺甫荣就犹如丢了魂似的,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已,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年。他虽然膝下有四个儿子,但争气的只有这么一个,本是一心想栽培他继承家业,谁料想居然弄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贺甫荣始终在后悔不该贸然让儿子挟款外逃,倘若不是自己让他带了那么多银两,又怎会招惹上山贼,又怎会轻易被皇家密探拿住?
“爹,喝些药吧。”贺莫彬看着父亲消瘦的模样,几乎无法相信他就是往常那个气度非凡的老人。身为家中次子,没有承担家业的责任,况且从小就喜欢研究诗文,因此贺莫彬一向是以海从芮为自己的榜样,整天在外面吟诗会文,不时还到海府去讨教一番。虽说以前有一个盐道的差事,但一向借病在家休养,完全是交给了父亲的亲信打理。如今既然革了,依照他的本心,根本就是无所谓。可是,自从家中出事之后,往常跟在他后面奉承不已的文友们都避了个精光,只有海从芮还是一如既往地待之以上宾之礼。这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原来没了父亲的荫庇,他什么都不是。
“莫彬,如今你大哥已死,贺家就要靠你了!”贺甫荣仿佛没看见送到唇边的药勺,“你大哥死得冤啊!”几滴浑浊的泪珠在他的眼眶中打转,显然这位轻易不以真情示人的老者已是痛苦万分。
“爹!”贺莫彬强忍住悲色,“您别说了,先用口药吧!大夫说,您不能老是惦记着那件事情,对身子骨儿不好。”
“什么都没有了,还要身子有什么用?”贺甫荣喃喃自语道,他不比贺莫彬的不涉世事,长子的死一直令他心怀疑窦。如果风无昭能够护着自己的舅舅,莫斐绝对不至于连命都逃不回来。况且刑部的人来通报时,他意外地得知长子身上未见一分一毫的银两。“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真是至理名言,没想到老夫自忖英明,却害得莫斐丢了性命!”
尽管以前和大哥一向是面上淡淡的,但毕竟是骨肉至亲,贺莫彬又想到因为行为不检而被皇帝发配军前的四弟,神色更是惘然。往日的皇亲国戚,却成了今日的门庭冷落,世事无常的道理,他终于懂了。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七章 拜访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朝会上,当皇帝冷冰冰地提起风无昭在西北等同于叛逆的行径时,群臣都惊呆了。这种不计后果的疯狂居然会出现在一位尊贵的皇子身上,谁都不敢相信。在皇帝几近于尖酸刻薄的话语讽刺下,以往支持风无昭的几个大员更是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倒是让以萧云朝为首的另一党看了一场好戏。不过,海观羽等几个老成持重的元老却看到了皇帝眸子中深深的疲惫,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整整吵了一上午,朝臣们却拿不出任何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来,皇帝拂袖而去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悲凉和沧桑。尽管皇帝没有像往日般大发雷霆,但众人都知道,风暴就要来了。
海观羽坐在官轿内,使劲揉了揉太阳穴,苦笑不已。风无昭实在是太鲁莽了,暗中下手刺杀贺莫斐已经份属丧心病狂,却还是不知悔改。倘若他在听到了风声后,能及早以密折谢罪,或是将罪责推脱在下属身上,皇帝碍着朝廷的脸面,最多就是给一个不轻不重的处分,以后在缓缓图谋,未必就没有登龙的希望。如今事情闹腾成这样,激起皇帝的真火,又是一次浩劫。“改道,去勤郡王府!”海观羽骤然吩咐道。
在官轿一旁随侍的海一平微微一愣,连忙让轿夫改道,心中诧异不已。自打两位孙小姐婚后,自家老爷还没有到勤郡王府上去过,为的就是避嫌。今儿个他见一个个大臣脸色铁青地出了宫门,显然是又发生了什么大事。老爷赶在这种关头去见那位七殿下,岂不是遭人诟病?尽管如此,海一平到底是跟了这位老相爷二十年的老人了,他可不敢问东问西的,要是向先前的海宁那般讨了老爷的嫌,被远远的打发到了庄子里,那就是倒大霉了。
“爷爷今次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坐坐。”打发走了外人,风无痕顿时换了一副亲切的脸孔,既然海若欣和海若兰都已经下嫁于他,那么自然对于海观羽就不能像之前那么生分。况且海观羽今天的来意早在他的意料之内,隐隐的风无痕还有些内疚,祸水西引本是和其他人商量好的,但没想到风无昭竟有如此胆量。此事处理地若是不好,就是一场内乱,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
“今天朝上的事你可知道?”海观羽开门见山地问道。
“爷爷开玩笑了,无痕在朝并未有正式职司,如何知道朝议上的事情?”风无痕装作惊讶地问道,“看爷爷的脸色,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
“何止不是好事,简直是天大的麻烦事!”海观羽冷哼一声,“无痕,你老老实实告诉老夫,福建姚慕同的那桩命案,你私下是否派人去查过?”
风无痕心中一紧,自己让宋峻闲绕开刑部前去调查,还私底下嘱咐了越家和罗家的人察访每一点蛛丝马迹,海观羽怎么会知道,莫非这位元老也察觉到了什么?他不由试探性地问道:“爷爷是怀疑东西两边的事情有人暗中捣鬼?”
“你不是也这么想的么?”海观羽似笑非笑地反问道,“你可别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虽然老夫知道你千辛万苦把福建理顺了,也绝不甘心拱手相让,但公然谋害朝廷命官的事,决计不是你能干得出来的。若是真的不满意姚慕同,寻个由头参他一本就是了,或者暗地逼走他也行,何必行此险棋?皇上心中也似明镜般清楚,只是碍着群臣的议论,才把你闲置了。”
“爷爷不必解释那么多了,无痕心中也很清楚,若说这两件事情没有一点蹊跷也是不可能,倘若真有,背后之人的高明您老也是见识到了,不是普通手段啊!”风无痕轻叹一声,“您还是直说今天的来意吧,朝议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你那糊涂的五哥矫诏夺了端亲王风寰杰的兵权,自代大将军之位,还差点害了奋威将军段致远的性命。段致远在儿子的援救下死里逃生,朝廷这才及时得了消息。唉,这也是劫数,离西北大营最近的陕西,甘肃和四川,通省官员中有不少都和五殿下有瓜葛,如今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投鼠忌器,群臣们各自打着算盘,难啊!”海观羽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方才感到一阵口渴,端起茶杯痛喝了一气,把往日那些居移体养易气的格言全扔在了脑后。
仅仅是听的,就让风无痕感到一阵心悸,那个自负的风无昭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西北大营,而且几乎逼死有悍将之名的段致远,实在是出乎意料。想到自己还曾想借助他那边的蠢蠢欲动而减轻自己的压力,他就禁不住痛骂自己的幼稚。曾经被认为是皇位最佳继承者的风无昭,若是真的如此简单,皇帝又怎会将他列入立储人选?看来自负的是自己才对,福建之行的顺利让自己有些忘乎所以了。
自责地拍拍脑袋,风无痕诚恳地道:“五哥能轻易控制西北大营,所用的无非是名利二字。西北乃苦寒之地,不少将士驻防都已超过十年,五哥以钦差之尊许以重酬,心动之人自然不在少数。然则众将家眷应有不少在中原,难道他们就不怕朝廷株连?”
“这就是五殿下的高明之处了,要真正地牢牢控制西北大营谈何容易?就连端亲王镇守那里数十年,能控制的也只有自己的心腹中军而已,其他的兵权全都分化在各统领佐领参领手中,唯一的异数就是拥有西北最精锐步骑的展破寒。也不知五殿下用了什么法子,竟得了此人的效忠,这才以莫须有的罪名软禁了端亲王,并以矫诏让本就收了他贿赂的众将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徐徐收了他们的兵权。底下的士卒哪知道这些勾当,一个皇子的名头摆在那里,谁会信他竟是叛逆?”海观羽无奈地摇头叹道。
“其实父皇只是下不了狠心而已。”风无痕突兀地冒出一句,他想起父皇当年处置二皇子时的决绝,心中不禁苦笑。
能为帝王者,往往是泯灭亲情,断绝六欲,但同为皇子,却还是有亲疏之分。风无论之母出身微贱,朝中并无多少后援,皇帝向来又不喜此子,自然可以毫无顾忌地下手铲除。而风无昭乃是皇后嫡子,自幼得宠自是不在话下,如今父皇虽然处置了贺家,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支持立嫡子的仍是不在少数,父皇不得不谨慎。否则,凭风无昭一个毫无军功的皇子,就算得了西北大营,只要在士卒中煽风点火,保不定有谁贪功,一场哗变就能取了他的性命。
海观羽若有所思地看了风无痕一眼,已是猜到几分他的意思。“算了,老夫也不去管那些事了,能者多劳,天塌下来也有人顶着,何苦老是费心?无痕,这几天你没欺负老夫的宝贝孙女吧?”
风无痕压根没想到老人会突然转了话题,一个不留神,刚喝下去的茶水竟全喷了出来。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要说几个妻子嘛,相处得还算妥当,可只要他这个当丈夫的一出现,她们就谁都不理谁,对自己也没有个好眼色,连一向体贴的红如也像变了个人似的。更别提本就各有性子的其他三人了,若欣还是像婚前那样若即若离的,起烟则是在他的书房里手不释卷,至于若兰则是天天和红如混在一起,竟似完全忘了他这个丈夫。可是,这些东西怎么好和海观羽这个长辈说?
风无痕略有些尴尬地答道:“爷爷哪里话,不信您到内院去看看,我哪敢欺负她们?怕是捧在手心里都怕伤着了,您老就放一百个心好了。”
“是么?”海观羽捋着胡子笑道,“老夫幸亏没有孙子,否则还不得操碎了心,好了,今天就不扰你了。不过,刚才说的事别往外传,另外仔细想个条陈,皇上这两天气性不好,恐怕会发作你。早些准备也好应对得流畅些,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风无痕一直将这位宰相送到门外才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世事难料啊,这么大的乱子,还真是难以收场,只希望福建那边能太平点就好了。才刚踱了几步,他就瞅见绵英急匆匆地从门外奔进来,脸上尽是喜色,嘴都有些合不拢了。
“什么事如此高兴?”风无痕不禁打趣道,“老见你绷着一张脸,今日倒是奇了,要是给德喜他们几个见了,恐怕会认不出来了。”
“殿下!”绵英这才瞧见主子笑吟吟地站在跟前,连忙跪下行礼,“奴才刚刚得了福建来的信儿,正要向您禀报。”
“什么好信?”风无痕大喜,随即脸色又阴沉了,难道宋峻闲查出了点什么?不过他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若是如此容易,在西北的风无昭哪会甘心背这个黑锅,早就撂出一切了,还用得着费尽心思为了自保而想要图谋不轨?
半信半疑地接过绵英递过来的信,风无痕匆匆展开一看,先是讶异,然后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绵英。“绵英,看来本王真的小看了你啊!”他颇有深意地说道。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八章 应对
这封信是由越明钟和罗允谦联名写的,尽管寥寥数语,内容却相当有趣。不出他所料,郭汉谨和卢思芒对皇帝的旨意都表示得分外委屈,但与宋峻闲同行的还有以严正闻名于朝的监察御史连玉常,对于这么一个铁面御史,他们谁都不敢二话。可怜两个被降了四级的封疆大吏,现在只能享受一下披枷带锁进京的待遇了。然而,让所有人都大为惊讶的是,就这两个在福建刮过地皮的贪官,临行前竟有足足几千人送行,福州的富商甚至还送了好大的一顶万民伞。
尽管不得亲眼相见,但风无痕仍然可以想象那时的情形,不禁笑出声来。郭汉谨和卢思芒就算脸皮再厚,只怕也要尴尬一阵子了,那些场面原就是绵英的主意,不过附和的百姓如此之多,却是一件奇事。郭汉谨和卢思芒虽是一向官声不佳,但自风无痕的福建之行后不仅收敛了很多,而且倒也踏踏实实做了几件实事。百姓们都是务实的人,见惯了贪官污吏,因此对他们的这种行为竟是称道不已。此次商贾们一提出为郭卢二人送行,参与的百姓就让京城来的连玉常大吃一惊,也让他对两人的态度缓和了许多。
真正让风无痕欣喜的是从倭国传来的好消息,越罗两家都是大手笔,悄悄的资助了成田大名大笔银两,得来的好处却更为丰厚。那个目光短浅的大名不仅把几个简陋港口全部转赠给了越罗两家,而且还许下了一处矿产。那可是上好的精铜矿,可惜倭国连年战乱,连开采的人都寻不出几个,真正的壮丁全都打仗去了,那成田大名也就乐得送给越罗两家作人情,反正人家还答应给他一成的利。越罗两家趁机买下了大批战俘加以开采,源源不断的倭铜也就进入了福建。不过此事必须得立刻上报皇帝,与其任中原的几个铜矿闹不太平,还不如拿倭铜充数,这个差事异常重要,如能设法向父皇讨了来,自己的立身之处又能多了几分。
“绵英,你呆在府中作下人是有些屈才了。”风无痕沉吟半晌,方才开口道,“上次本王和你说的事情,你认为怎样?做官或是为商,两条路最后也是殊途同归,你究竟选哪一条?如今趁着本王还有些可以帮忙的人,你若是想为官,本王就将你荐出去,只需在吏部存个档,七品的县令是稳稳当当的。”
绵英心中早有准备,但主子这么直截了当地又提了出来,他还是有几分踌躇。风无痕毕竟比不上那几个强势的皇子,如果做官,升迁上恐怕要下不少的功夫;而倘若经商,不说朝廷向来就有重农抑商的论调,就只是巴结官员就太费事,要成就大富也是艰难。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原来的东主,风无痕既然已得了两个商贾豪门的支持,自己又何苦再走老路?“回殿下的话,奴才愿意为官,只盼着将来能为殿下分忧,实实在在地成为您的臂助。”
凭着风无痕对这个青年的了解,这个答案早就不是秘密,即便如此,他还是颇感欣喜。自己在官场的底子太过薄弱。原本还有郭卢二人撑撑场面,现在就只剩一个宋峻闲唱独角戏了,舅舅新近派到福建的到底不是自己人,可靠也只是有限,因此要为将来着想,还得自己栽培人才。
“很好,绵英,虽然本王很想让你到其他几省打开局面,不过如今福建那边最需要人,又是你熟悉之地,本王这就让他们为你挑一个好缺。待你三年考评之后,本王再设法将你的位置挪动一下。总而言之,本王府中的那几个伶俐的小厮,有机会一定得都派出去,一来你们有了前程,二来也能有一个班底。绵英,你可不要让本王失望。”
绵英跪下连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感激地抬起头来。“奴才本就是越家的下人,能有今天全是殿下的看重,一定尽心竭力,绝不辜负厚望。”
西北这边,风无昭正踌躇满志地站在营帐中,那幅巨大无比的地图让他想起此时的身份,哼,大将军之职向来就是皇族的最高荣誉,自己身为皇后嫡子,把这个抢过来也不过分。这些天他忙着安抚人心,就是为了真正将大军收归己用后给朝廷来一封奏折,逼着皇帝承认这个既成事实。逃了一个段致远虽然让他恼怒,不过有展破寒在,谅一个小小的奋威将军也翻不了天去。
“殿下!”霍叔其匆匆掀帘进了营帐,尽管风无昭也颇有几个亲信,但是不经通报求见主子的只有他一个,有时连礼节往往也免了。不过今日风无昭已是挟着代理大将军的威风,霍叔其不敢造次,依足礼数跪地禀道,“奴才刚才协同其他人清点了一下库房,军饷尚可够两个月开支,粮草清水也均已齐备,如果其他三省能顺利支援的话,殿下可以不必担心。”突然,他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奴才刚才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还发现了,发现了……”
“有话快说,如此吞吞吐吐干什么?”风无昭不耐烦道,“阿其,难道你想和本王打马虎眼么?”
霍叔其吓了一跳,他早已发现自从夺权成功后,风无昭的性子越来越难伺候。“奴才只是不知如何启齿,在搜查军营时,奴才在一个秘密的营帐中发现了两名绝色美女。依照律例,军营中绝不允许私藏女子,纵有军妓,也不是在这种地方。盘问之下,方才得知这两名女子是端亲王私自携出京城的歌伎,当初是扮作亲兵混进了军营,在这里已经呆了两年了。
“皇叔居然如此大胆?”风无昭双眉一扬,显然对此很有兴趣,“虽然他身为亲王之尊,不过做出这等丑事来,大将军之位早该丢了。阿其,你在那几个师爷里挑挑,看有哪个值得信任,文笔又上佳的,让他给本王草拟一份花团锦簇的文章出来,歌颂一下本王的恩德,顺便把这事也写在里头,连夜送交京城,本王倒想看看父皇如何决断!”他的脸上现出一股杀气,面目也有些狰狞。
霍叔其已经感到一阵深深的战栗,如果说从前他还因为主子的恩赏而置疑过自己的决定,那么此刻他就下了真正的决心。眼前的男人实在不是一个能够托付终生的主人,他太张扬,太疯狂,丝毫不懂得收敛与退后,跟着他太过危险了。那么就听母亲的吧,霍叔其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只有母亲的话才是最可信的。
“奴才记下了,不过,营中有些士卒已经在议论端亲王被免职一事,是否要下禁口令?”霍叔其小心翼翼地道,他可不希望因为一个错失而成为出气筒。
“敢妄议此事者,即为触犯军规,一律杀无赦!”风无昭杀气腾腾地道,“另外,那些将领的效忠文书写好了没有?哼,一群贪财的废物,要不是看着他们还有些价值,本王真想屠尽了这些人!比起展破寒来,这些人也配称为大将?”
尽管霍叔其早就感觉到了展破寒有些不妥,但对于已经视其为心腹的风无昭来说,他还是谨慎地对此不作置评。“殿下说得是,那些人的效忠文书都已收藏妥当,想必他们今后一定不敢背叛您。”
“嗯,阿其,只要你对本王仍是一如既往的忠心耿耿,本王将来绝对不会亏待你!”风无昭瞥了一眼跪在底下的霍叔其,一字一句地念道,“但是,倘若连你也敢背叛,那你就好好尝一下刻骨铭心的痛苦吧!”尽管一向对心腹的忠诚并无怀疑,但风无昭还是撂下了这句狠话,却不料成为了霍叔其将来背叛最直接的原因。
“奴才不敢,奴才对殿下的忠心绝不会改变。”霍叔其信誓旦旦地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满意地看着主子脸上露出的笑容。背叛只有在最终的时刻才是致命一击,自己又怎会轻易流露出这种情态?
“老五实在是沉不住气。”风无候听着属下的汇报,却依然自得地享受着怀中美女的温存,虽然云南向来被中原斥为蛮荒之地,但众多出色的美人却让他流连不已。若不是顾忌着自己还有钦差的身份,他恨不得将这些绝色统统搜罗起来送回京城慢慢享用。“他居然挑明了和父皇对着干,到时跌一个头破血流恐怕还不明底细。当年如果没有皇后和贺家撑腰,他哪来的亲王爵位?”
周严有些担心地看了风无候怀中美人一眼,不过,那个外族女子显然并不明白两人说的话,仍然如水蛇般地纠缠在风无候身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快乐。“那殿下对此有何打算,皇上上次专门派人来瞧您的伤,听说朝中还有说法是诸位殿下串通好了来蒙骗皇上。如今五殿下闹了这么一出,皇上会不会……”
“不妨,谁都知道本王贪恋风流,父皇那里的考语也是如此。不过,碍着母妃的身份,将来一个辅政的名分总会留给本王。父皇此时顾着西北还来不及,又何苦派人来招惹这里?”风无候漫不经心地道,却没留意身上美女一瞬间的僵硬和周严眼中一闪而过的精芒。
ÎÞºÛÆª µÚËľí ÂÒ¾Ö µÚ¾ÅÕ ¹¬ãÇ
“儿臣向母妃请安。”风无痕恭谨地跪下行礼道,身后的四位妃子同时下拜为礼,看得瑜贵妃一阵欣喜。儿子新婚夜闹下的笑话早有人传到了她的耳中,不过此时见了四个各具美态的儿媳,她哪会不明白这些女孩现在的心意,只不过将来怎样就不清楚了。
“好了,快起来吧,只要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用不着拒于礼节。”瑜贵妃露出一丝笑意,径直站了起来,“无痕,说起来上次去你的府邸,来去匆匆,本宫还没有见过那两个小家伙,今次带来了吗?”
“母妃吩咐过的事,儿臣怎敢忘记?”风无痕起身后,仍不忘轻轻扶了红如一把,“两个乳母都在外头候着,没有母妃的懿旨,她们不敢擅入。”言罢对小方子使了个眼色,后者随即出门叫唤,两个人高马大的乳母略有些慌张地抱着两个粉妆玉琢的孩子行了进来,略一蹲身算是行礼。
瑜贵妃仔细打量着襁褓中的两个儿子,眼中现出少有的母性关怀,竟看得风无痕为之一愣。不管是幼时的记忆还是之后的经历,母亲给他的印象不是冷漠就是功利,亦或是一点点望子成龙的嘉许,从未见过这样的目光。短短一瞬间,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嫉妒的情绪,几乎是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两个小家伙。
瑜贵妃捏捏两个孩子【创建和谐家园】的双颊,竟直接从乳母手中将那个女孩抢了过来。“本宫当年也想要个女儿,可惜没那福分,如今连个承欢膝下的人儿都没有,实在是可恼。无痕如今是要大用的人了,自然不可能时时进宫;无惜则是太小,几个师傅那里轮番转一圈,一天时间也就差不多了。红如,还是你争气地给无痕添了一对儿女,倒让本宫也能享受一阵含饴弄孙之乐。”
红如没想到瑜贵妃会当着其他三女的面这样说,脸上的红晕便有些盖不住了,连声音都变得分外低沉:“母妃说笑了,那,那只是……”她嗫嚅了好一阵子,却依旧不知该说什么好。
海若欣是一向不安分的人,听了瑜贵妃的话便调笑道:“母妃说得是,倘若我们几个都有红如的福分,那您可要多上好多孙儿孙女了,岂不更加热闹?”一句话逗得众人皆是大笑,瑜贵妃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几乎忘了礼制。
“娘娘,十一殿下来了。”柔萍附耳报道。
“哦,让无惜进来吧,他和无痕好久没见了,顺便也让他见见几位嫂子。”瑜贵妃吩咐道。
无痕对于这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印象确实不深,但还记得当年他对自己的不屑和蔑视,此时想起不禁露出微微冷笑。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自信地走了进来,神色间仍然如以前一样的骄傲自负,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几个太监,一脸卑躬屈膝的讨好模样。
“儿臣给母妃请安。”风无惜仿佛没有看见身边的哥哥,径直到了瑜贵妃跟前,“今天母妃的精神格外好,是不是有什么喜事?”他有些期望地抬起头,希图母亲能像往常一样地将自己揽在怀中宠爱。
瑜贵妃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见了自己的哥哥也不上前打个招呼,目空一切也得有个度吧。“无惜,你还没和七哥打个招呼,怎么这么没规矩,平时那些师傅是怎么教你的?”
风无惜略有些迷惑地看着母亲阴沉的脸色,方才省起这些天心腹太监的话。看来母亲真的对那个窝囊的哥哥改变态度了,他实在搞不懂,风无痕有什么好,不仅父皇对他夸奖有加,一向只疼爱自己的母妃现在也变得那样温情,连纳妃也可以打破皇子的惯例,还能让父皇母妃同时驾临王府。
他不甘地转身走到风无痕跟前,长揖一礼,然后叫道:“见过七哥,我还没来得及向七哥道喜呢。一下子迎了三位如花美眷,京城的豪门公子可是既羡又妒啊!不知道以后七哥还会迎几个嫂子进门?小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任是几女再懵懂,也能听出话里浓浓的酸意,更何况本来就是心如明镜般的风无痕和瑜贵妃。由于碍着母亲的脸面,风无痕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无惜,你早晚也有大婚的那一天,让父皇多为你挑几个名门淑媛就是了,何必羡慕我?我这个作哥子的能娶她们几个已是天大的福分,另娶之事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风无惜不禁大怒,自打儿时起,没有谁敢用这种带讽刺的语气对他说话,母亲更是一向把他捧在手心里。他冷笑一声,正想开口顶撞,却见瑜贵妃霍地站了起来,脸沉如水。
“无惜,你太不象话了!”她厉声呵斥道,“都是本宫平时娇惯坏了你,一点规矩都没有!要是让你父皇看见了,又要惹得他雷霆大怒,上次的教训还不够么?”
风无惜在母亲的怒火前畏缩地低下了头,眼睛中却闪过一缕愤怒的光芒。他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在风无痕面前戳痛他的伤疤,不就是对十二皇子风无浩的缺乏教养露出了几分不屑的神色,背地里嘀咕了几句让父皇听见了。结果父皇的雷霆他至今无法忘怀,甚至每一次午夜醒转都会冷汗淋漓。那一瞬间爆发的杀机几乎让他以为自己将永远失去父皇的宠爱,幸亏有母亲的转圜,父皇之后对他的态度仍然是一如往昔的爱怜,但他仍旧担心那不知何时会发作出来的【创建和谐家园】。
“母妃,无惜还小,您用不着这么在意。”风无痕连忙劝道,敏锐如他早察觉了母亲话中的玄机,一向对风无惜宠爱有加的父皇居然会发怒,看来自己得打听打听那是什么事才行,说不定能得到些有用的东西。自古伴君如伴虎,只有真正体会皇帝的忌讳和喜好,才能顺利地活下去。
瑜贵妃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无惜,别老是对你的兄弟们说三道四的,你才几岁,连礼敬兄长的心都没有,将来如何……”似乎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她连忙调转了话头,“你现在给我回听风阁好好反省!”
好好一次觐见被风无惜搅得很是无趣,风无痕等人也就顺势告辞了出来,海若欣还在嘀咕着那个十一皇子的失礼,海若兰则是一言不发地走在一旁,红如忙着看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只有越起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颇有所得。
风无昭的奏折很快抵达了京城,出乎群臣的意料,这位五皇子居然将弹劾端亲王风寰杰的奏折以明折拜发,上面还大言不惭地叫嚣自己奉皇帝密旨将其革职暂代,长达几页的文书中详尽地列明了风寰杰在军中的种种劣迹,甚至连弹劾段致远的折子也附带上了。一时之间,此事传遍天下,皇帝得知此消息后在御书房怒火冲天地大发脾气,甚至寻了几个小过错杖毙了三个小太监,后宫中顿时人人胆寒,谁都不敢再胡言乱语。
身处坤宁宫的皇后贺氏隐隐听说了这些传言,尽管她对自己的处境早已绝望,但远在西北的儿子仍然让她牵挂不已。然而,传言彻底粉碎了她的企盼,风无昭的行为无疑是对于皇帝的最大挑战,那个不容许别人冒犯的男人绝对不可能放过她,绝对不可能!雾衣,你为什么要这么早就离开我,贺氏喃喃念道,为什么不等我一起,现在就连下黄泉都无人相伴,这个名义上至高尊贵的皇后还有什么意思。
“参见皇上。”门口突然响起几个宫女诚惶诚恐的声音,贺氏却没有挪动身子。自从那天之后,皇帝还是第一次来坤宁宫吧,可惜,此次又是兴师问罪来的,她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难道她还指望风无昭会为了自己这个母后而屈服?
“你们全都退下。”皇帝撂下一句冷冰冰的话,“朕要和皇后单独谈谈。”
诺大的坤宁宫瞬间变得无比宁静,帝后两人一坐一立,气氛显得僵硬而紧张。“你应该知道朕今天为什么到这里来。”皇帝率先打破了沉寂,“那个逆子居然敢反客为主,逼朕承认他的大将军职衔,如此无君无父的举动,实在是胆大妄为至极!”
“皇上如果想好了怎么处置无昭,便用不着和臣妾来商量。”皇后头也不回地道,“现在的坤宁宫和冷宫有什么两样,皇上难道不觉得在这里谈什么军国大事是笑话么?无昭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臣妾管不住他,也不想去管,要杀要剐,全凭皇上作主。”
“你这是什么意思?”皇帝顿时勃然大怒,“你以为朕不敢废了你么?若不是看在贺家以往对朝廷有功的份上,就凭你的那些罪孽,赐死都是轻的!没想到如今就连无昭也不安分,真是‘慈母’出败儿啊!”
皇后一动不动地领受着皇帝尖酸刻薄的话语,心却痛得无法自已。曾几何时,他不再满足于自己这个元配,左一个贵妃,右一个贵人地迎进宫来,而自己却是色衰而爱弛,常常独守空房,寂寞地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到头来,他却为了那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儿子,残忍地剥夺了自己最后的希望。
“皇上请回吧,臣妾如今是待罪之身,只希望皇上能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不要苛待了无昭。他性子狂暴刚烈,皇上若是逼急了他,不知会做出什么惊人的事情来。言尽于此,皇上自己珍重。”皇后转过头来深深看了丈夫一眼,随后又闭上了眼睛。如果他真的连儿子都不放过,那自己就只能用那个了,皇后贺氏心中下了决心。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十章 托心
西北的事情最终以皇帝的妥协而告终,朝廷在六月初正式发文,革去风寰杰大将军之职,召其回京述职,同时向甘肃、陕西和四川派去了钦差。至于风无昭则只是在诏书中蜻蜓点水似的提了一下,由其暂代大将军,朝廷将在之后委任新人。然而,知情者都知道,底下的暗流却更加汹涌。朝议时部分大臣的沉默就证明了这一点,以往闹哄哄的朝堂之上只有几个人如跳梁小丑般耸动着,皇帝一反常态的缄默很快让所有人都醒悟到他无言的愤怒。几个睿智的老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告病在家,其中就包括宰相海观羽。
风无痕却顾不上西北那头,几天前,他在舅舅萧云朝的帮助下重新编造了绵英的履历,直接将他送去了福建。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大变,但福建的状况还是逐渐转好,新上任的巡抚和藩臬二司官员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局势,全都唯宋峻闲马首是瞻,也让这个一向抱怨掣肘过多的总督大人有些得意。不过,越罗两家明里暗里也出了不少力,一切正在朝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