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异界·架空]凌云志异作者:府天》-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臂上的伤口【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疼痛,但风无痕还不敢叫出来,自己在福建面对若兰的痴情时确实太过绝情和功利了,丝毫没有考虑到一个少女的感受。“对不起,若兰。”他呐呐道,“我当初的话实在太过分了,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全是我不好。”他轻轻地将身边佳人搂在怀中,“以后绝对不会了,若兰,你现在可是我的人了呢!”

        谁料不说这句话还好,此话一出口,海若兰便似被什么触动似的跳了起来。只见她满脸紧张地问道:“我还没问你呢,今晚你怎么不在姐姐那里过夜?”

        “她把我赶出来了,说是习惯一人独寝。”风无痕一脸的无可奈何,“谁都知道那只是个借口,若欣一向就是这幅样子。”

        “那我也学学。”海若兰突然大力地将风无痕推了起来,“现在你给我到越姐姐那里去,长夜漫漫,人家还在等着你呢!”

        风无痕目瞪口呆地又被赶了出来,直到此时,他方才感到诸多妻妾不是件好事,无奈这些全都是自己招惹的女人,竟是连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乎,他冲进了今晚的第三处新房。与喜娘的诧异相比,越起烟则表现得很自然,种种繁杂的程序丝毫不乱,连最后风无痕揭开她的红盖头时,这位世家之女还是一副沉静的表情。

        面对越起烟这么一个捉摸不透的女子,风无痕无论如何都强势不起来,她那咄咄逼人的模样,恐怕这一生都无法让他忘记。“你知道我会来?”风无痕有些尴尬地问道。

        “海家两位小姐都是好人,不是么?”越起烟答非所问道,自己拔下了束发金簪,“时候不早了,殿下还看着干什么?难道殿下打算天亮了让下人们发现您在我这儿?待会不管怎么都应该到红姐姐那里转转,然后回王妃那里去吧?”

        风无痕苦笑一声,重重倒在床上,看来自己的这些妻子,完全不准备让他过一个温馨的新婚之夜呢!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三章 策动

        陈令诚和师京奇看到风无痕青白相间的脸色,心中不禁暗自好笑,看来昨天的新婚夜不好过啊。不过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辈,自然不会宣之于口,而是知机地议起了福建之事,气氛也逐渐凝重起来。虽然风无痕曾经和母舅萧云朝达成了共识,但毕竟福建的人选要皇帝亲自点头,万一有个闪失,他就再也没有可以缓冲之地,因此不得不谨慎到十分。

        “宋峻闲走了几天了?”风无痕突然开口问道。

        “应该有十余日了。”师京奇答道,“希望我这位同乡能将一切安排妥当。”他还是忘不了宋峻闲初至福建时处处掣肘的情景,万一那些商贾再来些什么花招,这位新任总督可不一定接招得住。

        “死马当活马医吧!”风无痕也颇感无奈,“宋峻闲是吃过亏的人,断不至于再犯这类错误,更何况如今的商贾豪族绝不可能像当初那么嚣张。郭卢二人虽然可用且也算是能员,但忠心可虑,此次皇上锁拿他俩进京,本王只能再次出面转圜,至少得保住他们的性命,否则将来还有何人敢投靠本王?”尽管不齿两人的官品,但论起为官之术,郭汉谨和卢思芒确实有一套,毕竟是十余年宦海沉浮的老手了。若是轻易放弃,还真是可惜了两个争权夺利的人才。

        “殿下如今虽得皇上宠爱,但毕竟此事关系太大,还有群臣的疑忌也不可小视。倘若要真设法保住两人性命前程,恐怕还得有外力相助才行。”陈令诚突然开口道,脸色陡然间变得冷酷无比,“如果能让西北那边动起来,恐怕皇上就顾不得这头了。”

        “什么?”风无痕和师京奇同时失声惊呼道,两人的心中都涌起一种荒谬之感。陈令诚往往能在危急关头来一个惊人之举,不过这次也太离谱了吧。“陈老,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要迫使五哥自乱阵脚?”风无痕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皇后和贺家都失了势,他现在若是胡来,岂不是逼父皇下狠手?”

        “恐怕皇上已经有此心了。”师京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南北的这两件事情中,皇上最担心的还是北边,毕竟殿下已经身在京城,怎么都翻不了天去。而五殿下本就挟着母后尊崇的身份,文武百官中拥立者不在少数,此次若是能得了西北军中的支持,反旗一竖就轻易压制不了。皇上又岂会等闲视之?如果我所料不差,此时京中和五殿下往来甚密的官员早就被人监视了。”

        风无痕望了一眼两人,心中顿感无力。墙倒众人推,真是一点不错啊,皇后一倒,贺家就跟着遭殃,连带着夺嫡呼声最高的风无昭也如同风中的芦苇般易折。“看来本王就算不想这么做,五哥也会自己动手的。”他硬邦邦地抛出一句话,“你们俩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这个意思?”

        “殿下英明。”陈令诚笑道,“成或不成,是五殿下自己拿主意,我们最多只是煽风,点火的差事就要看他自己了。”

        尽管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风无昭心中还是惴惴不安。若不是京城突发如此变故,他又怎会孤注一掷,力图拥兵自保?哼,什么权势地位都取决于父皇的一念之间,母后一夕被废,他的荣华富贵也会化为乌有,此时若是再不发动,自己就真的是待宰羔羊了。“阿其,你确认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他再次问道,脸色已是有些发青。

        “殿下放心,奴才敢以性命担保,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霍叔其恭谨地答道,“那边的三万人马乃是西北大营中的精锐之师,而且所有将士都来自本地,家眷也在附近,因此没有后顾之忧。他们追随殿下只是为了富贵而已。凭着他们的忠心,殿下可以轻易拿下西北大营。只要风大将军拱手让出帅位,何愁大事不成?”

        “就怕本王这位皇叔不识相啊!”驻守西北大营的是当今皇帝的堂弟风寰杰,由于他战功彪炳又从来虚怀若谷,不居功自傲,因此算是皇帝同辈中最得信任之人。不过饶是如此,风无昭也打探到皇帝在此人身边安插了不少亲信,唯恐风寰杰怀有异心。不过,风无昭已经成功收买了这些人,因此对于风寰杰的一举一动,他算是廖若指掌。

        “阿其,吩咐下去,本王十日后设宴,邀请端亲王风寰杰和奋威将军段致远。”风无昭令道,“你就说本王得了皇上密旨,请他俩务必前来。为了防止他们疑心,你再多请一些营中的将领,记住,是你能够控制的人。”

        霍叔其心中一凛,看来主子终于要动手了。他深深地低头应道:“殿下放心,奴才定不负所托,一定让殿下得偿心愿。”

        “五殿下说奉了皇上密旨?”风寰杰看了请柬,又瞥了一眼跪在底下的霍叔其,心中惊疑不定。多年的征战并没有磨灭他身为皇族的直觉,皇帝的心意是最难揣测的,难道自己一直以来的忠心耿耿仍然无法打消他的疑心么?“你回去答复五殿下,就说本王一定前去赴宴。”他情知无法从这个风无昭的心腹口中掏出什么,因此只得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段致远那边的怀疑绝不是一星半点,他和风寰杰不同,本身就和京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己又得皇帝信任。因此一得了皇帝对贺氏一族的处置消息,就早早地掐断了和风无昭的往来,唯恐招了皇帝的疑窦。而正是这位母族失势的五皇子,居然自称奉了皇帝的密诏,他是怎么想怎么蹊跷,所以拿了请柬后并未明确答复。

        “段达,你认为我是去还是不去?”段致远想起了侍立一旁的心腹亲卫段达,不由随口问道。

        “启禀将军,依属下之见,五殿下挟着钦差之名,将军若是不去,至少一个藐视钦差的罪名是逃脱不了的。到时皇上若是怪罪下来,将军的大好前程恐怕……”他知机地闭上了嘴,后面的话还是让上司自己想的好。

        “那万一五殿下心怀叵测,妄图将我等一网打尽,后果恐怕更为严重。”段致远只觉得头疼痛得紧,他毕竟只是武将,想这些钩心斗角的东西实在不擅长,可是军中那几个师爷参谋什么的打仗还能凑合,议起此事就都派不上用场了。再说,这些关系到天家的东西,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如果将军担心五殿下有什么企图,可以事先伏下军士以防不测。”段达脱口而出,但马上他就醒觉到了自己的鲁莽,连忙单膝跪下道,“属下该死,请将军恕罪。”一想到五殿下是名正言顺的钦差,段达就感到一身冷汗。诋毁钦差的罪过可是不轻,谁知道将军一怒之下会如何处置自己。

        段致远却不以为杵,反而赞许地点点头,“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到时就暗自伏下三百军士,由你指挥,若是有什么万一,你就冲进来!”

        段达心中一松,立刻应了声是。

        五殿下亲自宴客,聚宾楼的老板便憋足了劲想要出这个风头。虽说西北苦寒之地,但若说菜肴也是一等一的丰盛,老板还特意调集了整个城里的著名师傅前来助阵,力图给达官贵人们留下个好印象。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批贵人们的到来,使得日后的聚宾楼无人问津,可怜他的一番苦心,全都付诸东流,若是此时的他知道这番后果,不知会怎样痛哭流涕。

        酒菜如同流水般传到了席上,出乎风寰杰和段致远意料,风无昭还请了诸多西北军营的将领,两人的心也就逐渐平定了下来。两人均已扎根西北多年,对这些人也是熟悉得很,决计不信风无昭敢一下子对这么多人下手,因此挟菜的筷子也勤了些,脸上也带了几分僵硬的笑意,不过酒杯仍然是略略沾唇而已。

        风无昭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他还没有愚蠢到在酒菜中下毒,这种下三滥的招数,身为皇子的他还不屑于做出来。何况到时只要旨意一出,谅风寰杰和段致远也不敢轻易反抗,更能镇住那些桀骜不驯的将校们。

        终于,风无昭趁着酒酣之际向身边的霍叔其使了个眼色,知机的心腹立即悄悄溜了出去,风寰杰和段致远早有防备,因此都留上了心。只是风无昭频频劝酒,两人愣是找不到和手下通气的机会,再加上一个个平日里还算熟悉的将领都上前说着恭维话,他们只能一一应付着,心中却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风无昭见时机已到,突然离席走到大厅中央道:“算起来,本王到西北已经快一年了,和各位相交却只是泛泛,实在是惭愧,今日的酒宴就是本王答谢各位将军。”他满意地看着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话锋突然一转,“可是,本王却接到密报,西北大营中有人心怀不轨!”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众人的酒意不禁都醒了一半,一个个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人。毕竟叛逆之事乃军中大忌,谁都不愿意被无故牵扯进去。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四章 兵变

        风寰杰和段致远对视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凌厉,不约而同地都握紧了袍下的匕首。两人都做了完全的准备,而且选择了靠窗的位置,就是为了事发突然后能够快速逸出。唯一不同的是,风寰杰担心的是皇帝的突然清算,而段致远则是心惊于风无昭敢于矫诏。

        “要说本王的意思,是决计不信诸位中有人怀有异心的,无奈皇上有密诏,本王就不得不问一个清楚,事关朝廷边防大计,容不得半点闪失!”风无昭的脸色异常凝重,“今日本王就趁着诸位将军的虎威宣读皇上密旨,谅叛逆也不敢轻举妄动。”

        众将哄然应是,风寰杰和段致远心中更加紧张,他们虽然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但万一手底下这些人被风无昭手中不知是真是假的密旨骗了去,事情就恐怕真的糟了。风无昭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本黄绫封面的折子,轻轻展了开来,颇有深意地看了诸将一眼,随即高声念道:

        “字谕西北诸将,朕得报西北大将军风寰杰,统兵期间颇多狂妄,不服朝廷节制,往往大发悖语犯上。前有甘肃布政使报其人纵容属下强抢民女,后有监察御史弹劾其贪墨军饷,朕本念兄弟之情,不忍加罪,无奈国法无情,着革去风寰杰大将军职衔,由五皇子风无昭暂代。”

        诸将早在风无昭取出密旨之时就伏跪于地,谁想到皇帝密旨中发落的居然是西北大营的主将,一时都愣住了。风寰杰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吃了一惊,额头青筋毕露,眼看就要暴跳如雷。可是,那旨意上的罪名并不是子虚乌有,他的心腹爱将确实强行纳了郊外一户民家的女儿为妾,而贪墨军饷更是西北大营的积弊,向来如此,从未有人以此对堂堂大将军加以弹劾,这分明是皇帝想要剥夺他的兵权。想想自己鞍马劳顿多年却得来这么一个下场,风寰杰不禁恶向胆边生,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来个拥兵自立好了。

        这位大将军长身而立,仰天大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王镇守西北多年,皇上居然以此等小事加罪,难道就不怕寒了边关将士的心么?”他冷冷地瞧了风无昭一眼,“五殿下从未上阵带过兵,莫非认为就凭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天潢贵胄,这些在血肉堆里摸爬滚打挣命的将士们会死心服你么?哼,天方夜谭!”

        风无昭被这位皇叔刺人的目光灼得有些心慌,但后面那几句话却让他勃然大怒。自他来到西北起,风寰杰就对他淡淡的,丝毫没有这位皇子就是准皇太子的意识。碍着他的兵权,一向自负的风无昭只能忍着,可是如今既然下定决心,就绝不能对这位皇叔示弱。

        “端亲王莫非想抗旨?”风无昭回敬以一个阴森的笑容,“如果皇叔认为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朝廷,那就不妨试试!”

        段致远心叫不妙,对于风寰杰这位大将军的性格,他了解得一清二楚。虽然说不是完全没有城府,但绝经不起激将。现在风无昭摆明了是要他撩出狠话,若是风寰杰一上当,在场的其他将校就全是铁证,一个目无君王的罪名就难逃脱了,得赶紧把这位王爷的注意力集中到密旨的真假上来才行。

        “大将军息怒!”段致远乘势起身劝道,“您战功彪炳,皇上一向多加褒奖,从未有片言斥责,还望将军深思。”他转过头来盯着风无昭道,“五殿下,如果末将所料不差,您这密旨恐怕就是这两天到的吧?”

        风无昭心中一紧,段致远本就是武将中出名的老狐狸,莫非他看出了点什么?可是若不理睬他的话,到时这些已经投靠自己的将校也会心生疑虑。风无昭勉强镇定一下心神,“段将军此话何意,若是本王早接到了皇上密旨,又岂会拖到此时宣布?”

        “那五殿下是否同样听说了最近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废后之事?如果末将没有记错的话,似乎连殿下母家也一起牵连了。”段致远轻描淡写地点了一句。

        风寰杰立刻现出了疑惑之色,皇后失势?倘若真是如此,那这所谓的密旨就大有问题了,难道风无昭竟然敢大胆矫诏?“五殿下,皇上既然让你代传密旨,你能否借给本王一观?兄弟多年,皇上的字迹本王自信还不会认错!”

        风无昭心道不妙,段致远竟似乎看到了破绽,虽然手中的密旨乃高手伪造,旁人很难看出破绽,但对于精明人来说就不同了,无论是用玺还是书法格式,恐怕都能看出点微妙之处来。一定要速战速决,他目视霍叔其,轻轻给了一个眼色,随即肃然道:“段将军,你竟敢置疑圣旨的真伪?本王乃皇上钦口御封的亲王,此次西北之行本就担着钦差的身份,既然你如此大胆,那本王就只好宣皇上的另一道密旨了。”他装出一副惋惜之色,厉声喝道,“奋威将军段致远接旨!”

        段致远不情愿地跪了下来,刚才趁一刹那间的慌乱,他脱手将一个纸团掷出窗外。偷眼看见作普通百姓打扮的段达接过了东西,他的心这才放下,且听听所谓的圣旨又给自己编排了些什么罪名吧。

        “奋威将军段致远,勾结外族,欺君罔上,罪在不赦,着令其自尽,钦此!”这道简短得不能再短的旨意顿时激起了所有人的议论,皇帝居然以一个含糊不清的罪名要赐死段致远?不少人都在怀疑是不是风无昭宣错了旨意,亦或是他们听错了,然而,风无昭斩钉截铁的声音宣布了一切的真实,“段致远,若非是你苦苦相逼,本王原来还想上书为你求情,如今可是你自找的!”

        段致远脸色丝毫不变,依足了礼数谢恩完毕后方才立起身来。风无昭的宣读了皇帝旨意后,两个彪形大汉便一左一右将他夹在了当中。段致远似乎没感觉到身旁两人的杀意,犹自带了几分讥诮开口道:“五殿下确实算无遗策,依照常理,末将是不是应该立即仰药自尽,以报皇恩?哈哈哈哈,只不过凭着一道矫诏就想取我性命,夺大将军兵权,殿下实在是太自负了!”话音刚落,他手中寒光一闪,袖中的匕首直中左边那人脖颈,右拳直取右边大汉的小腹。两声痛苦的闷哼后,段致远朗声道:“五殿下的那些伎俩,末将领教了,恕不奉陪!”

        只见段致远略略用手一撑桌子,轻盈地从窗口跳下,竟无一人反应过来。“好个段致远,居然敢抗旨!”风无昭一拍桌子喝道,“来人,吩咐下去,拿住段致远者,赏银千两,官升一级!”他怒的不仅仅是段致远的反抗,更是那种骨子里的轻视,然而,他还没有发现,立在他跟前的风寰杰,目光已经变得锐利而冰寒。

        楼下顿时响起震天杀声,风无昭事先在聚宾楼周围伏下了不少人,就是怕事情有变,谁料想段致远也不是省油的灯,足足三百精锐亲卫的反击岂是等闲?若不是风无昭事先已得到了统领三万精锐的破击营统领展破寒的襄助,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刀剑相击间,原本份属袍泽的军士们一个个身染鲜血,犹如九幽厉鬼般毫不在乎地取人性命。风无昭的赏格早有人高声喊出,这些人哪个不想独占鳌头?

        段致远脸色铁青,千算万算却没有料到一向立场不偏不倚的展破寒居然会投靠了风无昭,只这一步棋走错,今天就不见得能平安脱逃。“段达,你们带了【创建和谐家园】吗?”他厉声喝道,“如此纠缠下去,弟兄们的伤亡恐怕更大!”

        “回将军,您想在这里用驽箭?”段达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朝廷可有明令……”

        “都什么时候了,保命要紧!”段致远掀开外袍,露出了贴身穿着的一袭软甲,“风无昭显然是矫诏发难,只要能逃得出去,便是大功一件,管他什么朝廷律令!”

        “属下遵命!”段达立时心领神会,随即吩咐了下去。他们这次前来,除了人马还带了不少披挂刀剑,弩弓也准备了五十具。倘若不是城门领乃是他的同乡,免去了检查那道关口,这些东西决计带不进城来。

        用上了驽箭,战况顿时发生了转变。城中的激斗原本就是短兵相接的场面,段达一声呼哨,训练有素的亲卫们顿时都极有次序地退了回来,后头早有准备的其他人就是一阵驽箭压了上去,无敌军的军士躲闪不及,十余人立时中箭倒地,其余的也四散避开,谁也不愿意成为靶子。

        虽然聚宾楼被保护得严严实实,但风无昭见下头战况胶着,心中焦急不已。谁料风寰杰也在此时发难,“只凭着一道矫诏就想夺本王兵权,五殿下,你可否为本王解释一下这是何意?”毕竟在大将军任上多年,风寰杰也察觉到了身边诸将校的尴尬神情,不少人在对着他的目光时甚至有畏缩之意,不禁让他大起疑心。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五章 僵持

        “难道皇叔也会相信一个叛逆的话么?”风无昭忍住心头的惊涛骇浪,装作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父皇只是暂时褫夺了皇叔的兵权,而段致远则是一个叛逆,赐其自尽已是父皇的格外隆恩。谁想此獠居然丧心病狂地指责本王矫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话虽说得冠冕堂皇,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风寰杰的脸色,唯恐这位亲王也跟着发难。

        风寰杰已是后悔为什么没有多带些心腹随行,下面激斗的双方他都很熟悉,段致远竟把自己压箱底的一千亲卫中调了几百人过来,而另一方则是在西北赫赫有名的无敌军,而且人数上占了绝对上风。风无昭究竟要干什么?原本还以为是皇帝忌惮自己的功劳,但经段致远那番话,他已是了然风无昭有了不臣之心,至于缘由恐怕就是京城的宫变了。尽管风无昭犹自强撑着不承认,但风寰杰知道,又一次的夺嫡之争已经正式开始了,甚至,比当初的那次更血腥,更残酷。自己还是不要掺和进去好了,横竖那份所谓旨意只革去了大将军职衔而已,只要还有端亲王这个爵位和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在,风无昭就不敢再动自己。

        风无昭见风寰杰面色如常地坐了下来,才真正放下了心。毕竟在座的将领很多都是他的部属,若是来一个临阵倒戈,就是他再拿出个十道八道圣旨都不管用。他焦躁地看着下面的战场,见霍叔其匆匆进来,立即问道:“怎么回事?城门那边是作什么吃的,居然放进了这么多携带兵器的人?看段致远的样子,似乎早有准备,各位,现在你们还相信他不是叛逆么?”冷冷的目光扫过众人,这些拿了风无昭颇多钱财的将领们连忙点头哈腰地表示唯殿下之命是从。

        尽管稍稍扭转了局势,然而无敌军的人数远远超乎段致远的想象,此时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多带人马来。在事先的算计中,谁也不会料到展破寒会倒向了风无昭这边。此人手下的三万军队是西北大营中最为精锐的一支,向来冲杀在前,不过由于其他将领与他不和,兼之风寰杰也颇为轻视他的出身,因此并在营中饱受冷眼,连赏赐军饷也比别人的少。不过展破寒的破击营能够号称无敌,善战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士卒对主将的盲目崇拜和忠诚,因此即使有人想拔掉展破寒这颗钉子,也从来不敢轻易动手。

        段致远望着近在咫尺的城门,心中却有一种荒谬和诡异的感觉。即使能够出城,恐怕城门口早已伏有大军,凭自己的这点人马,绝对抵挡不了一次骑兵冲击,难道自己真的要死在这里么?他几乎是绝望地向身旁的敌人狠狠劈去,颇有一种同归于尽的意味。

        “将军,城门打开了!”段达高声叫道,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身边的士卒也都精神大振,毕竟生路就在眼前,更是人人拼命,转眼间便杀出一条血路来。段致远夹在人群中,身不由己地向城门冲去,他万分希望这段距离能顺利一些,只要能逃出生天,那风无昭的阴谋绝对不可能得逞。

        然而,愈是迫近城门,段致远的心就愈发阴沉。作为身经百战的将领,那股无言的杀气让他浑身汗毛直竖,持刀的右手也有些僵硬。外面的是无敌军,绝不会错,没有别的军队能有这样的杀意和寒气,跟随他的百多名士卒也仿佛感受到了压力,一个个的脸上都挂满了严霜。但是,这些都是段致远从军中千挑万选才拣出来的精锐,心志无比坚毅,领头的看了一眼主帅和上司的脸色,高呼一声便冲了出去。

        待到所有人全都出了城,方才见到破击营统领展破寒冷冷地坐在马上,身后的血色旗帜高高飘扬,弥漫着一种难言的杀气。“段将军,末将劝您还是弃械投降的好,这些士卒虽勇,不过是血肉之躯,绝难抵挡末将部下一击之威!”原本令人难堪的劝降之语自展破寒口中吐出,平添了几分残酷,段致远甚至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个杀神嘴边露出的阴寒笑意。

        “哈哈哈哈!”段致远突然出列,仰天长笑道,“展将军不妨试试!只要我这些人能支持得了半个时辰,援兵就会到来,到时胜负尚未可知。倒是展将军蒙受皇恩,居然敢领兵投靠五殿下,难道你就不怕圣上诛你的九族么?”

        “成王败寇,我从不考虑将来的事情,何况我也没有九族可诛。”展破寒回敬道,“我只知道五殿下乃是奉圣旨行事,我身为臣子,自当遵从。皇上为何要加罪于我?反倒是段大人先是抗旨不遵,而后竟是意图叛逆,罪在不赦!”他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长枪,牢牢指定身前的那百多个人,大喝一声,“杀!”

        上千铁骑瞬时冲了过来,照这个势头,段致远区区一百多士卒几息之间便会被践踏成肉泥,然而,在最危急的时刻,后方响起了一阵熟悉的号角声。是自己麾下的人马,段致远脸上既喜又忧,喜得是援兵来到,忧得是万一展破寒不计后果地进攻,这边肯定坚持不了,只有全军覆没的结局。而展破寒最多是损兵折将而已,至不济也能退守城内。

        尽管只有几息的功夫,但展破寒立刻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长枪斜举,身后的骑兵立即转向,不偏不倚地在离段致远等人几步之遥处掠过,惊起阵阵呛人的烟尘。那群骑兵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次回旋,这才严阵以待,丝毫不顾忌两边有敌的窘境。

        援兵行到近处,段致远才真正松了口气,那些都是自己军中真正的精锐骑兵,虽然看上去只有不到千人,但断不会输于展破寒的那些骑兵。只见一员年轻的将领突于众人之前,长剑已经出鞘,肃杀之气显露无疑。

        “竟是宣儿!“段致远失声惊呼道,他万万没有想到竟是爱子率军来援,心中暗自庆幸将麾下精锐的左营交给了他统领。看来当初力排众议选中儿子还是有道理的,毕竟父子连心,否则今天这条老命就得交待在这里了。

        尽管很想迎上去,但段致远不想冒这个险,军旅生涯多年早就让他谨慎无比。早在展破寒在发现援军后列阵相迎时,他就命段达等人沿着城门退开,和破击营形成了一左一右的局面。他最怕的就是展破寒趁己方急于上前和援军汇合之际来一个突击,因此一直保持着相当的退势。

        “父亲!”段宣虽然年轻,但毕竟也在军中浸淫多年,远远地就停下了人马,“孩儿来迟了!”他恨恨地盯着展破寒那群人,大喝道,“我父所犯何罪,展将军为何率破击营截杀于他,难道天下就没有王法了么?”

        段致远心中焦急,却见儿子身后冲出近百人马,有些骏马上空无一人,急急地向己方驰来,顿时悟到儿子准备的相当周到,刚才的言语不过是在拖延时间,难道他还有后着?想到这边的百多人个个负伤,他的脸色顿时黯淡了下来,毕竟都是些同生共死多年的袍泽,如今竟然死在自己人手中,他如何能不心痛?

        展破寒皱着眉头目视着段致远等人骑上马背,出乎意料地没有下任何攻击命令。眼前这些士卒军容严整,刚救回去的人全部安置到了后军,而且观远处烟尘阵阵的模样,似乎还有别的援兵。自己的破击营只三万人,绝不能轻易牺牲,否则那个五殿下接管了风寰杰的兵将之后,也会如同别人一样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只有让双方僵持着,自己才可能有机会。多年来的沙场血战,不就是等着能一展抱负么?

        段宣也不在乎展破寒对自己的问题置若罔闻,见到父亲安然归来,他总算是放下了心。猛地叱喝一声,后军数百人立刻护着段致远等人急速退走,留下的几百人则是缓缓纵马后退,队形丝毫不乱。见展破寒没有追击之意后,段宣方才拱手道:“展将军,今日之情,必有后报!”竟是直接下令己方回马飞奔而去。

        “眼光不错,可惜注定为敌。”展破寒望着段宣等人离去的身影道,“进城,向五殿下报讯!”身旁众将一向对他视若神明,虽见他放跑段致远等人,却无一人敢出口询问,只是随众兵丁哄然应是。

        “什么,段致远跑了?”风无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精密的筹划,万无一失的布置,竟然还是跑了一个段致远。他暴跳如雷道:“展将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不是率人马早就在城外候着了吗?”

        展破寒俯身答道:“段致远之子率援兵数千赶到,末将唯恐力拼之下,其他人全都被困城内,耽误了殿下控制西北大营的时机,因此擅作主张未与敌交战,还请殿下降罪。”他深深低下了头,唯恐别人看见了他眉目间的异色。

        风无昭深呼一口气,他不断告诫自己冷静,再冷静。理智告诉他展破寒说得没错,自己现在能控制的也只有破击营那三万人而已,虽然名义上西北大营现在已归自己,但风寰杰余威尚在,能否成功还要看展破寒的力量,因此只能暂时忍气吞声。

        “展将军,本王已派人去西北大营宣旨,你现在再陪本王走一遭。另外,派你的人截住所有要道,务必不让半点消息传出去。另外,一定要切断段致远和这边大营中的所有联系,一定要将他是叛逆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本王就不信还有人会听他的。”

        “殿下放心,末将一定不负所托!”展破寒朗声答道,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前程。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六章 传讯

        段致远虽然名义上隶属于西北大营,但他麾下的八万大军却只听他一人之命,若非皇帝知他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将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交于他手中,更枉论一反军中常例,将其子段宣调于他的属下。对于驻守西北的大将军风寰杰,皇帝一向是恩赏极重,防备之心却始终没有消停过,因此段致远这个奋威将军的责任就是钳制住风寰杰,不让他有丝毫异动。却不料想风寰杰倒是未露反意,此时要对付的却是另一位更棘手的人物。

        段宣心焦不已地看着军医为受伤的段致远敷药,幸好父亲的武艺没有落下,否则今天就支撑不到自己来援的那一时了,当时的情景让他现在都感到后怕不已。

        “统领大人,段将军只是受了些皮肉伤,不过失血太多,要好好调养才行。”王军医小心翼翼地包扎完所有伤口,这才松了口气。刚才见了如此之多的伤员,他的心中疑窦重重,但段致远铁青的脸色他是看在了眼里,因此知机地没有多问,又施一礼就匆匆离开。

        “宣儿,为父刚才已修书一封,你现在立刻派出信使,赶紧通知京城,五殿下矫诏强夺大将军兵权!”段致远见王军医离开,随即吩咐道,“一定要快,迟恐生变,看今天的情形,西北大营至少有一半的将领已经投了五殿下,大将军恐怕也不会像我这么决绝地反抗。他们一旦掌握了西北大营,我们这里就危险了!”

        “什么?”饶是段宣一向镇静,此时也乱了方寸,他起先只是以为展破寒意图报复,谁知道背后竟有天大的隐情,“末将立刻去办,请将军放心!”他恭谨地行了一个军礼,立刻掀帘出营帐安排去了。

        段致远欣慰地点了点头,仅从适才的儿子反应中,就知道他瞬间把自己的身份定在了下属上,此等危急时刻,军情远比私情重要的多,怪不得左营的将士对他如此钦服呢。此时稍稍安定了些,段致远才感觉到几道伤口火烧火燎的疼痛,刚才奋力拼杀的后果也显露了出来,身上的每一处都酸麻不已,看来不服老不行,他苦笑着想道,看来这次事毕后可以把更多的担子交给儿子了。突然,他想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儿子是怎么知道自己遇险的?

        刚才一直没来得及问这个问题,此时想起却实在是蹊跷,以段宣行事谨慎的性子,绝不会轻易出动,那究竟是谁通风报信的?段致远揉着自己隐隐作痛的太阳穴,苦恼不已,看样子背后的勾当不少啊,一想起展破寒投到了敌方,他就感到坐立不安,没有人会想与他为敌,唉,天意弄人啊!

        尽管风无昭派人截杀了数批信使,但仍然有人拼死逃出了重围抵达京城。饶是如此,也已经是兵变后的第八日了。兵部尚书余莘启从满身鲜血的信使手中接过书信时,那个疲劳过度的亲兵立刻昏死了过去,厮杀以及鞍马劳顿的疲惫交杂在一起,终于在任务完成后爆发了出来。“来人,将他扶下去,请京城最好的大夫来!”余莘启一边大声吩咐一边拆开了信,不看则已,只是草草扫了一样,余莘启已是面色惨白,几乎瘫倒在地。

        “大人!”旁边的几个主事急忙上来搀扶,余莘启强自镇定心神,这才省起此事乃绝顶机密,因此厉声喝道:“今日之事,谁都不许外传,否则本官必定奏报皇上,杀无赦!”

        众人见一向温和的上司先是大为失态,过后又是严词恐吓,心知不妙,连忙躬身答道:“请大人放心,属下等绝不敢外传!”

        余莘启也顾不上他们,连声叫道:“备轿!本官要去面圣,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4: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