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宁寗]如何怀着未来太子逃跑》-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碧芜欲低身施礼,却被人一把拉起,皱纹微布的手缓缓落在她的脸上,一寸寸细细地抚摸着。

      “芙儿。”

      听见苍老而颤抖的声儿低声唤道,碧芜忍不住喉间一哽。

      芙儿是她母亲清平郡主的闺名。说来,前世正是因为太后,她才开始疑心自己的身世与安国公府有关。

      她母亲孟云芙是太后胞妹的独女,因父母早逝,太后怜其孤苦,便将她养在身边,后被先帝册封为清平郡主。

      太后待她母亲若亲女,对她母亲的早逝一直痛心不已。上一世誉王登基,那时的太后已是太皇太后,晚年的太后因年迈神志不清,常常忘记孟云芙已死的事,在宫中四处寻她。

      才至于在御花园瞥见碧芜侧脸时拉住了她,声声唤着“芙儿”,甚至在看到她脸上疤痕后心疼得垂泪。

      然这一世的太后到底还神思清明,她只恍惚了一瞬,就很快恢复理智,哑声对碧芜道:“你与你母亲生得可真像。”

      她将碧芜上下打量了一番,露出些许笑意,神色欣慰,“若是你母亲在天有灵,看到你回来,定然十分高兴。”

      说起孟云芙,太后的声儿又哽在喉间,碧芜方想劝慰两句,就听太后身侧的女子笑道:“姐姐总算是来了,皇外祖母都念叨你好一会儿了。”

      眼前的女子明眸善睐,笑起来圆润的双颊陷出一对酒窝,甚是可人。

      碧芜并不曾见过此人,但听她称呼太后为“皇外祖母”,大抵猜到了她的身份。

      果不其然,只听太后同她介绍道:“这是绣儿,是你姨母安亭长公主的女儿。”

      碧芜不由得深深看了赵如绣一眼,想到此人前世的结局,眸色有些复杂,但还是压下心头思绪,冲她微微一颔首。

      太后拉着碧芜在一张檀香木八仙纹小榻上坐下,问了些她这些年的经历处境。

      碧芜都按先前告诉萧老夫人那样答了。

      小半个时辰后,六公主喻澄寅才和苏婵一块儿来向太后请安。

      “皇祖母……”

      喻澄寅提裙蹦蹦跳跳入内,匆匆施了个礼,一【创建和谐家园】在榻上坐下,抱住太后的手臂就开始撒起了娇。

      “多大的姑娘了,莽莽撞撞的,没个正形。”太后嘴上苛责,面上却是笑意不减,还同喻澄寅指了指碧芜道,“这是你萧二姐姐,走失了十余年,近日才回来的。”

      “皇祖母不必介绍了。”喻澄寅道,“您不知道,我与萧二姐姐方才已在您宫外见过了,只是我脏了衣裙,回去更了衣这才来迟了。”

      她顿了顿,略有些迫不及待道:“皇祖母今日不让我们抄经了吗?往日这个时候您早该催了。”

      太后闻言略显惊讶,抬手亲昵地在她鼻尖点了点,“从前也不见你多么积极,今日怎还主动提了。难得你萧二姐姐在,今日就免了吧。”

      “为何萧二姐姐在便不必抄了。”喻澄寅嘟起嘴,反不高兴起来,“那就让萧二姐姐同我们一块抄呗。”

      她话音方落,殿中倏然安静了一瞬。

      碧芜只觉众人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神色都颇有些微妙。她纳罕地颦眉,可很快意会过来。

      她自称在乡野地方生活了十数年,乡下贫苦,她自然不像那些高门大户家的姑娘,受过好的教养,难免不识字,既是如此,如何抄经。

      徒让她难堪罢了。

      须臾,坐在一侧圈椅上的赵如绣忍不住开口:“公主殿下,抄经的事,倒也不急于今日。”

      苏婵也道:“是啊,公主殿下还是别为难萧二姑娘了。”

      “为难?我怎么为难了?”喻澄寅一脸理所当然,“抄经又有何难的?依葫芦画瓢,纵然她不识字也能跟着描吧。”

      殿中的气氛原就有些沉,教喻澄寅这么一点破,霎时变得更加尴尬。

      “寅儿!”

      太后面色微沉,怒瞪了喻澄寅一眼,唯恐碧芜心下难过,忙拉着她道:“寅儿向来心直口快,都是教哀家和陛下宠坏了。她说的话,莫放在心上。”

      “太后娘娘严重了。”虽不知缘由,但碧芜知道公主今日是铁了心的要抄经,索性道,“公主殿下说的没错,抄经祈福是好事,若只是抄经,应当没甚问题,臣女曾在村上的私塾帮着干过一阵子的活,倒也因此识得几个字,只恐抄得不好……”

      “好不好的又有何妨。”太后安慰道,“就只是抄一抄,心到了就好,不打紧。”

      碧芜轻轻点了点头。

      倒也不怪他们这么想,前世这时候她的确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她的字都是在生下孩子后,才开始一点点认起来的。

      真说起来,那人还算是她的先生呢。

      第 6 章

      =================

      太后礼佛,当今陛下便命人在慈安宫西面专门建了座小佛堂,方便她日日在此焚香念经。

      见碧芜答应了抄经的事儿,太后嘱咐了几句,便让李嬷嬷领几个姑娘往正殿后的小佛堂去了。

      方才迈出了殿门,萧毓盈就悄步行至碧芜身侧,没好气道:“不识字便说不识字,逞什么强,一会儿真要你抄经,可有你好受的。”

      碧芜侧首笑了笑,“大姐姐不必替我担忧,太后大度,纵然我抄得不好,她也不会怪罪于我。”

      “谁,谁替你担忧了。”萧毓盈闻言秀眉蹙起,“我是怕你丢了安国公府,丢了哥哥的脸。舊shígG獨伽”

      说罢,快步往前走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又一人上前来,一双眼眸灿若繁星,笑起来尤为好看。

      正是方才在殿中帮她说话的赵如绣。

      “待会儿姐姐慢些抄便是,也不是什么比赛,非要较个高低的。”

      赵如绣是安亭长公主与翰林院掌院学士之女,生来尊贵,虽前世并未接触过,可碧芜觉得她性子温润,丝毫不摆架子,应当是个极易相处的。

      不然也不会对初次见面之人说这番善意的话。

      碧芜心下顿生几分好感,微微颔首,对她道了声谢。

      一路入了小佛堂,碧芜便见堂中摆着四张朴素的花梨木长桌,桌下是明黄色的蒲团,若不是香案前立着一尊肃穆的佛像,乍一看去,不像是佛堂,倒像是学堂了。

      李嬷嬷对宫人吩咐了一声,很快便有内侍抬着张一模一样的长桌,摆在了后头,又取了笔墨纸砚,熟练地在各个桌上布置好。

      待一切准备妥帖,众人各自入座,碧芜被安排在了右排的最前头,与她并列的正是六公主喻澄寅。碧芜大抵能猜出太后的用意,这个位置她既看不清后头人,后头人也瞧不见她,倒是能让她免于尴尬。

      四下很快响起沙沙的纸页翻动声,碧芜一时却是没动,盯着那净白的纸面看了一小会儿,玉腕微转,方才提笔沾了墨,缓缓而落。

      几炷香烟自香案的双耳紫金炉中袅袅而上,幽淡的香气在堂中弥漫,宫中用的是上品沉香,既不熏人,又有安神静心之效。

      碧芜抄写虽慢,可随着笔尖游走,净白光滑的纸面之上也开出了散发着墨香的字花。

      她唇角微扬,蓦然想起当年旭儿学字的场景。

      那时的旭儿才满两岁,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坐在男人膝上,由男人抓着手一点点在纸上描画,男人教得仔细,也不管这个年纪的孩子尚且抓不住笔,每描一字便告诉他这念什么,低沉醇厚的声儿没入昏昏欲睡的小娃娃耳中,却尽数被侍立在一旁的碧芜听了去。

      也是在那时,碧芜开始偷偷学字。

      起初,她只是在心下默默地认,后来就等男人走后,趁着无人,做贼般将他写的纸张收进袖中,回屋一笔一笔描画。

      日子一长,她收起的纸越来越厚,能识能写的字也越来越多。

      再后来入了东宫,宫务繁杂,她纵然有心,也匀不出太多时间来练字。

      她始终觉得可惜,却没想过有一日她也会像旭儿当年学字一般,被男人按在怀里,分明身子软得厉害,呼吸也凌乱,却还得任由他强硬地握着手艰难地提笔在纸上游走。

      羞人的一幕幕在脑中闪过,碧芜乱了心绪,手中的笔一斜,纸上霎时晕开一大片墨渍。

      碧芜抬首望了眼面前的佛像,双颊一阵阵发烫,心下暗斥自己不害臊,怎可在如此庄重之地想这等污糟事。

      手底下抄写了大半的纸到底是废了,碧芜大力地将纸揉成团,仿佛欲将方才脑海中思忖的事一道揉进去,丢在一旁。

      窸窸窣窣的揉纸声在静谧的佛堂中显得分外清晰,四下目光纷纷投来,她这般举止落在旁人眼中多少有些意味深长。

      香炉中的香燃尽又换过一波,李嬷嬷才从正殿领了太后娘娘的命过来,示意众人可停笔了。

      喻澄寅早已坐不住,闻言忙站起来舒展身子,余光瞥见碧芜抄的经,正欲上前细看,已被内侍快一步收了起来。她扁扁嘴,倒也不大在意,只像完成任务了一般,急切地往正殿去了。

      她走得快,待碧芜等人赶到的时候,就听太后爽朗的笑声传来。

      “你这丫头,哀家就知道你主动要抄经,定没揣着什么好心思。”

      喻澄寅倚着太后撒娇,“皇祖母可不能食言,您先前可说了,若寅儿能连着来您这儿抄经十五日,您便答应寅儿一个要求,寅儿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皇祖母将那对海蓝宝珠钏赐给寅儿就好。”

      “你倒滑头,用这种法子打哀家最宝贝的那对珠钏的主意。”太后嘴上嗔怪,但还是抬手唤来了李嬷嬷。

      一开始让喻澄寅抄经,就是想磨磨她浮躁的性子,既然她真的做到了,自不能出尔反尔。

      李嬷嬷领命应声退下,不一会儿,取来一个黄梨木喜鹊登梅纹的妆奁。

      太后守诺将六公主讨要的那对海蓝宝珠钏予了她,为了不失偏颇,又从妆奁里取了好几样饰物,一一赐给了殿内几位姑娘。

      因碧芜算是头次进宫,得了一支鎏金刻花莲叶纹银簪和一副纹样相似的耳铛,比其他人多了一样。

      赏赐完,太后便以时候不早为由让众人回去了。

      殿内复又清净下来,李嬷嬷见太后面露倦色,命宫人点了乌沉香,扶着太后入了内殿,在隔窗边的贵妃榻上躺下。

      她低身为太后锤腿,迟疑半晌道:“太后娘娘,今日抄的【创建和谐家园】该如何处置?”

      往日公主和各家姑娘们抄的【创建和谐家园】,都由宫人们整理好了,由包经布包住供奉在小佛堂中或送到宫外的隆恩寺去。

      可今日,李嬷嬷有些不敢做主。

      太后双眸微眯,明白李嬷嬷为难所在,懒声道:“拿来给哀家瞧瞧。”

      “是。”李嬷嬷起身出去,回来时手上拿着厚厚一叠抄好的【创建和谐家园】,“六公主和其他几位姑娘都抄了十余张,只萧二姑娘,老奴瞧着似乎只有寥寥几张。”

      太后支起身子,伸手接过,草草翻了翻,忽而动作一滞,从其中抽出张来,细看之下,双眉蹙起。

      “这是小五那丫头的?”

      李嬷嬷凑近去看,不由得面色微变。

      当时怕那位萧二姑娘下不来台,让内侍收【创建和谐家园】时,先收那萧二姑娘的,因而她抄的那些都压在了最底下。

      可太后这张纸不就是从最底下抽出来的嘛,更何况六公主和其余几个姑娘的字太后都是见过的,那这张只有可能是……

      李嬷嬷点头答:“奴婢瞧着应当是了。”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又往纸上深深看了一眼。

      其他几个姑娘包括六公主的字,温润的有,隽秀的有,灵动的也有,但无一不是端庄婉约,可这纸上的笔迹却是迥然不同,既有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之势,又不缺女子柔情,柔中带刚。

      属实是好字,且这样的字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那丫头倒是与哀家想象的不一样,也不知这些年在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太后低叹了一声,眸中流露出一丝心疼。她将这赏心悦目的好字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少顷,眉头忽又皱了起来。

      她怎觉得这字这般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

      那厢,碧芜等人离开慈安宫,往宫门的方向而去。

      苏婵也到了出宫的时候,喻澄寅舍不得,便想着送送她,两人行在最前头,说说笑笑,霎是热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3: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