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宁寗]如何怀着未来太子逃跑》-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车在宫门外停下,和上回一样,已有慈安宫的小太监在等了。

      他简单问了句萧毓盈不在的缘由,便领着碧芜往御花园而去。

      今日的筵席,本就是太后想将人聚起来热闹热闹才办的,因而并未大张旗鼓,只在御花园临湖的游廊下布置了一番,同众人一道赏花观景。

      碧芜到时,太后正与身侧人言笑晏晏,余光瞥见她,一时笑得更欢了些,“小五来了,快过来哀家这儿坐。”

      她缓步过去,瞥见坐在太后左侧,那螓首蛾眉,雍容矜贵的妇人,不由得多瞧了几眼。

      前世虽未见过,可看赵如绣坐在她身侧,两人关系亲密,碧芜便猜到了她的身份。

      想必应是赵如绣的生母,安亭长公主了。

      名义上虽是长公主,但安亭长公主却并非先帝亲女。

      安亭长公主原姓杨,是宣平侯杨武的幺女,杨武虽是草莽出身,但因跟随先帝多年,战功赫赫,在先帝登基后被封了侯。后西南动荡,杨武自请镇守边关,带着全家人搬到了靖城。

      然三十多年前,骁国蛮夷进犯,杨武誓死守城,城破后还在拼命抵挡,一直撑到援军抵达,可惜的是,杨武最终还是因失血过多而亡,其妻应氏为免受辱亦自行了断,全府上下三十余口被敌军无情残杀,只剩下一个五岁的【创建和谐家园】藏在地窖中躲过一劫。

      先帝得知此事,悲恸万分,怜此女孤苦,将其封为公主,养于皇后膝下,便是如今的安亭长公主了。

      虽是三十有四,可安亭长公主仍是妩媚动人,风韵不减。

      碧芜在太后面前恭敬地福了福,才由太后拉着在另一侧坐下。

      “这便是萧二姑娘吧。”安亭长公主笑意盈盈地看着她,“上回二姑娘在踏青时救了绣儿,本宫还不曾当面谢过二姑娘呢。”

      碧芜看了眼挑着眉头冲她俏皮一笑的赵如绣,恭敬道:“长公主殿下严重了,打头一回见面,赵姑娘便十分照顾臣女,臣女心下感激不尽,那日救她也是理所应当的。”

      提起这事儿,太后忍不住拉住碧芜的手,蹙眉担忧道:“哀家听闻此事可是吓得不轻,幸得没出什么事,不然……”

      太后说着,面上流露出几分愠色,“寅儿那孩子属实是被惯坏了,陛下得知此事也是大发雷霆,如今正让她待在殿中禁足反省呢。包括十三,着实太好玩了些,闹了这样的乱子,这阵子怕是都得待在京郊的演武场出不来了。”

      “都是孩子,好玩些也是正常。”安亭长公主道,“等六公主再大点,嫁了人,性子自然也就收敛起来了。”

      太后无奈地低叹一声,倒也顺利被安亭长公主转移了注意力,她蓦然看向碧芜,笑得意味深长,“那日踏青,也见了不少人,同哀家说说,可有看中意的儿郎?”

      碧芜怔了怔,不想太后会问她这话,思忖半晌,只答:“毓宁才回家不久,还欲在祖母膝下多伺候一段时日,暂且未想过其他。”

      这番言辞显然敷衍不了太后,太后不以为然,“这奉养祖母和嫁人也不冲突,纵然嫁了人也能常回家看望你祖母不是,而且想必你祖母和哀家一样,都惦记着你的终身大事呢。”

      太后不知想到什么,眉眼中都带着几分笑意,她凑近碧芜,低声道:“哀家听闻踏青那日,迟……”

      她话音未落,不远处内侍尖细的声儿响起。

      “太子殿下驾到……”

      --------------------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有一些与剧情相关的重要人物要安排登场,所以前期节奏会稍微慢一点,后面入了v会尽量多更

      第 15 章

      ==================

      碧芜抬眉看去,果见一清俊的男子提步而来,二十□□的模样,儒雅矜贵,颇带着几分书生气。

      她忙与坐在廊下的女眷们一道起身施礼,少顷便听一声“平身吧”,再次看去,那人已行至太后身侧,恭敬道:“孙儿见过皇祖母。”

      “衔儿来啦,倒是好些日子不曾见过你了。”太后笑道,“听闻你政务繁忙,今日怎的有空来御花园看看?”

      “许久不曾去慈安殿同皇祖母请安,是孙儿之过,方才从父皇那儿出来,听闻皇祖母今儿在御花园设宴,便想着来向您请安。”太子答道。

      “哦?”太后闻言挑了挑眉,神色暧昧,“你是来看哀家的,还是来看你绣儿妹妹的?”

      太子愣了一下,旋即面露尴尬,他微微侧眸看了眼赵如绣,见赵如绣似是羞涩般低下脑袋,便转而对安亭长公主道:“姑姑也在?”

      安亭长公主莞尔一笑,“是啊,今日是寒食,正好同绣儿一块儿进宫陪陪你皇祖母。”

      “衔儿啊,你与绣儿的事也该早些提上日程了,毕竟这正妃的位置不能一直空缺着不是?”见太子并不正面回应此事,太后索性也不与他再兜圈子,直截了当道。

      太子闻言强笑了一下,“皇祖母,倒也不是孙儿不愿让绣儿入东宫,只是太子妃故去还不到两年,这么快便……未免不大妥当。”

      “有何不妥当的!”太后面色微微一沉,语气顿时厉了几分,“是两年,也不是两个月,你还想拖着绣儿到什么时候!早些将事情定下来才是要紧!”

      太子沉默了一瞬,拱手低声道:“是,皇祖母,孙儿知道了。”

      见他黯然神伤,太后的语气不免软下来,“哀家知道你觉得亏欠太子妃,可天家不比寻常百姓家,你又是太子,是储君,需得为江山社稷考虑才是。”

      “祖母教训得是。”

      见气氛顿时僵下来舊shígG獨伽,安亭长公主忙道:“太子殿下还未见过萧二姑娘吧?今日萧二姑娘可也来了。”

      冷不丁地被提及,让碧芜猝不及防,她正盯着太子忖事儿,没想到却正与看过来的太子目光相撞。

      心底蓦然泛起几分心虚,幸得太子没看出她的不自在,只柔和一笑道:“二姑娘生得果然与你母亲很像,若你母亲在天有灵知道你回来,定然十分高兴。你母亲生前便很疼孤,看见你就像是看见你母亲了。”

      碧芜微微垂下眸子没有说话,也不知该如何回应,还是太后制止道:“好了,好了,今日宴席高兴,莫再提伤心事。太子既然来了,便一道用些青团和乌稔饭吧。”

      太子毕恭毕敬地应声,在周遭寻了个位置坐下。

      李嬷嬷奉了太后的命下去吩咐,很快就有宫人端着点心呈上来。

      青团是豆沙和芝麻馅的,宫中御厨手艺虽然好,但因碧芜不喜甜,吃在嘴中着实有些腻的慌。

      她浅浅咬了几口,余光瞥见太子,又看看神色黯淡的赵如绣,不由得神游天外起来。

      前太子妃孙氏在两年前因难产而亡,一尸两命,如今陛下和太后属意的太子妃人选正是赵如绣。

      表面看来,太子迟迟不娶赵如绣的缘由或是因为与孙氏情谊深重,难以忘怀,但只有碧芜知道,也许根本不是因为如此。

      前世太子谋反被擒后,其中一条罪名便是秽乱后宫,虽未言明太子秽乱的对象是谁,但碧芜猜测大抵是永安帝的后妃。

      当年誉王登基,她跟随旭儿入宫后,听闻过不少轶事,其中一件便是太子谋反案后几日,住在偏远宫殿的肖贵人突然被赐白绫自尽。

      碧芜又忍不住看了赵如绣一眼,想到她前世的结局,心中的难过之感如潮水般一阵阵涌上来。

      前世她不过是伺候在太子身侧的一个奴婢而已,并无机会与赵如绣结识,可这世既成了知己好友,便再难做到冷眼旁观。

      如此想着,碧芜放下青团,一点胃口都没了。

      离宫时,赵如绣来特意送她,临到马车前,碧芜终是忍不住将她拉到一侧,迟疑半晌道:“绣儿,你需记得,这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旁人再重要都没有你自己重要。”

      赵如绣不明所以地眨了眨眼,不知碧芜为何突然说出这话,“姐姐这是何意?绣儿不明白。”

      “没什么意思。”碧芜到底不能将前世所知告诉她,只拉住她的手认真道,“明日,姐姐便要前往应州祭拜父母亲,许是……要好一阵儿才能回来,心下有些担心你罢了。”

      “姐姐不必担忧。”赵如绣笑道,“绣儿自会好好的,明日绣儿不能去送,望姐姐应州一行路途平安。”

      “嗯……”

      碧芜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好一会儿,才缓步由银铃扶着上了马车。

      钻进车厢前,她忍不住回首望了一眼,便见赵如绣一袭莲红对襟长衫,天真烂漫,见她看过来,赵如绣冲她招了招手,两颊酒窝深陷,笑意更深,甚是可人,碧芜强忍下心中苦涩,勾唇回以一笑。

      但愿,她能将她的话听进去才好……

      回到安国公府后,去应州的事宜已悉数准备妥当了,好几个大箱笼堆在廊下,着实让碧芜吃了一惊。

      问起来才知道,多是些夏秋的衣衫和日常用具,萧老夫人怕她沿途吃苦,事无巨细都替她备好了。

      碧芜掀开其中一个箱子瞧了眼,发现竟连铜镜都有,既觉得好笑,心口又有一阵阵酸涩泛上来。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酌翠轩的下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碧芜贪睡,一直到卯时末辰时初才起了身。

      萧老夫人和周氏来送她倒在碧芜的意料之中,但看见萧毓盈,碧芜却是有些意外。

      她颔首唤了声“大姐姐”,萧毓盈别扭地撇开眼睛,点了点头。

      应州离京师路途遥远,萧老夫人担忧碧芜,红着眼睛殷殷同她嘱咐了好些话。

      “你哥哥今日有要事,无法送你,但他挑选的这些人,都是军中好手,保护你应当无虞。”萧老夫人哑着声儿道,“在应州住个三五日也就差不多了,记得早些回来,莫让祖母担心,知道吗?”

      碧芜如鲠在喉,实在吐不出那个“好”字,此行她就是为了寻个远离京城的地方,将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如此她根本做不到早些回来。

      但看着萧老夫人殷切的眼神,她还是违心地重重一颔首。

      待上了马车,放下车帘,碧芜到底忍不住以帕掩面,掉起了眼泪。

      若她重生的日子能早上三五日,或许就能无忧无虑地侍候在祖母膝下,不必想这法子来欺骗她老人家。

      可世事没有如果,既做不到完满,如今她就只能先护着腹中这一个,不让她的旭儿再重蹈前世覆辙。

      马车行了小半个时辰,碧芜却突然唤了一声,银铃掀开车帘问道:“姑娘有何吩咐?”

      “叫车夫在前头叫杏林馆的医馆停一停。”

      听得“医馆”二字,银钩心一提,“姑娘可是身子不适?”

      碧芜笑着摇了摇头,“我很好,只是去看望一个故人罢了。”

      很快马车稳稳在医馆前落停,银铃钻入车厢,替碧芜戴上幕篱,才将她小心翼翼地扶下来。

      柜台前的伙计见几人穿着不俗,忙放下账册,热情地迎上前,只听为首的女子道:“敢问小哥,张大夫可在?”

      “我家掌柜的在屋内看诊呢,想必很快就……”

      伙计话音未落,就见东面的帘子一掀,张大夫恰好送客人出来。

      待客人走后,伙计上前正欲说什么,碧芜已撩开帷幔一角,冲张大夫笑了笑,轻轻唤了声“张叔”。

      张大夫愣了一会儿,方才认出来人,不由得满目惊诧,“碧芜?你这是……”

      “我今日有事来寻张叔您。”碧芜警惕地环顾四下,低声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见她郑重其事的模样,张大夫点了点头,“进屋说罢。”

      碧芜吩咐银铃银钩守在外头,跟着张大夫进了东屋落座。

      见碧芜这副打扮,张大夫满腹疑惑,可不待他问,碧芜先开口道:“张叔,我已不是誉王府的奴婢了,我寻到了家人,现在是安国公府的二姑娘……”

      来不及细说,碧芜粗粗同他讲了几句,解释了来龙去脉。

      张大夫恍然大悟,他思忖片刻,试探着问:“碧芜,那你今日来找我,可是想让我替你保密,不向旁人泄露你在誉王府当过差的事儿?”

      “是,也不是,这倒不是最要紧的……”碧芜咬了咬唇,露出犹疑的神色,少顷,似下了决心般道,“我今日来,是知道张叔您医术高超,想问您讨一样东西。”

      一炷香后,银铃和银钩才见碧芜从东屋出来。

      见自家姑娘似将什么东西小心翼翼地叠好收进袖中,银铃与银钩对视了一眼,虽心生好奇,但到底什么都没有问。

      碧芜垂眸颇有些心事重重,出了杏林馆,正欲上车去,车道尽头蓦然响起一阵马蹄声,她下意识转头看去,却是一愣。

      五六人骑马而来,为首之人手持缰绳,一身利落的烟墨交领长衫,墨发高束,英姿飒爽。

      碧芜顿生出几分慌乱,忙不迭收回视线。

      真是倒了大霉,在这医馆门口遇着谁不好,偏生遇到了他。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