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宁寗]如何怀着未来太子逃跑》-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收,就是驳了他的面子。

      可收了……她实在不想再与这人有所牵连。

      周遭投来的目光刺得她脊背发凉,碧芜迟疑许久,终究缓缓伸手接下。

      “谢誉王殿下赏赐。”

      誉王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复又折身出去了。

      碧芜捏着锦囊,硬着头皮坐回去,就见赵如绣贴近她,在她耳畔低低道:“恭喜姐姐得偿所愿。”

      碧芜苦笑了一下,悄悄往前扫了一眼。苏婵面色已是恢复如常,倒是喻澄寅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她唯恐苏婵难过,安慰道:“阿婵姐姐,你别在意,今日就萧二姐姐押了六哥,六哥拿那副棋具谢萧二姐姐也是理所当然的。”

      “臣女怎会介意呢。”苏婵笑意温婉,“誉王殿下说的不错,此番的确是该好好谢谢萧二姑娘。”

      她说罢,又转过头去,“二姑娘也喜欢下棋?”

      倏然被问及的碧芜愣了一下,确实有人教过她,但想到自己流落在外,在乡野之地长大,应是不会这东西的,便答:“从前看过旁人下,自己倒是不大懂,很是想学。”

      “原是如此。”苏婵的面上泛起淡淡的,几不可察的讥讽,“玲珑棋具这般珍品,若是落在不懂棋的人手中,未免有些可惜,二姑娘若是想学棋,我倒是会一些,勉强能教教二姑娘。”

      闻得此言,喻澄寅却是激动起来,“阿婵姐姐可是谦虚了,就你这棋艺,京中的贵女里谁能及你。”

      苏婵抿唇笑了笑,没有否认。

      若说方才没看出来也就罢了,可若现在再看不出这位苏姑娘的意图,碧芜多少有些愚蠢了。

      苏婵表面不在意,心里大抵还是对誉王将棋具赠予她的事气不过,这才变着法子嘲讽她。

      “多谢苏姑娘好意。”碧芜含笑道,“待有机会,毓宁定向苏姑娘请好生请教棋艺。”

      苏婵看着碧芜没有丝毫起伏波动的神色,不仅没有泄愤的【创建和谐家园】,心下的不悦反像添了柴的火一股股往上窜。

      打见到这位萧二姑娘的第一眼,苏婵便觉得她分外碍眼,不但有一副勾引男人的长相,还处处碍她的事。如今看来,这人大抵是与她相克,才会处处与她不对付。

      “二姑娘客气了,我自是乐意地很。”

      说完这话,苏婵幽幽转过头去,唇间笑意顿散,双眸中透出几分阴沉来。

      那厢,喻景炜看着誉王阔步回来,忍不住调侃,“六哥,我原还猜你要将那棋具给谁,没想到居然是萧二姑娘,六哥你果然也是个爱美人的。”

      承王亦直勾勾盯着誉王瞧,眸光冷沉,似笑非笑。

      誉王薄唇微抿,未作什么解释,在原地迟疑片刻,才慢吞吞走到萧鸿泽面前开了口:“本王想厚着脸皮同安国公讨要一物。”

      萧鸿泽面露疑惑,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是值得誉王跟他来讨的。

      他拱手恭敬道:“誉王殿下严重了,您直说便是,若有什么是臣能做的,定当尽力。”

      誉王似是有些说不出口,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本王记得,安国公今日得的几样彩头里,有一支银鎏金的花卉鸾鸟钗,不知安国公可否割爱,将此物转赠于本王,本王愿以府上价值相当的东西与你交换。”

      他声音虽压得低,可周遭站着的几人都听见了,萧鸿泽稍显诧异,不想誉王会为了一支钗子与他有商有量,忙道:“殿下愿将玲珑棋具赠予舍妹,臣感激不尽,不过一支鸾鸟钗罢了,殿下喜欢,尽管拿去便是,何谈交换。”

      喻景炜在誉王和萧鸿泽之间来回看了几眼,蓦地恍然大悟。

      “哦……六哥,你将那棋具送给二姑娘,原是藏了私心,好顺理成章向安国公讨要金钗,博家中美人一笑,是不是?”

      誉王闻言愣了一瞬,旋即掩唇低咳了一声,面露尴尬。

      一旁的承王面色却是缓了缓,也跟着笑道:“六哥这法子未免太拐弯抹角了些,鸿泽也不是什么小气之人,你若直接说,他也不会不给。”

      誉王流露出些许无奈,“鸿泽什么性子你我都知晓,我若直接说,倒显得用身份压他了。但若提用棋具与他交换,他定会觉得占了我的便宜,怕是不肯,不如用这法子,都能谋得所求。”

      他说着,看向萧鸿泽,萧鸿泽眨了眨眼,露出些许窘意,应证了誉王的话。

      几人一时都笑起来,桃林中的气氛复又回归轻松中去。

      玩了一日,天色已然不早,喻澄寅怕回宫太迟被淑贵妃责骂,不得已先坐马车回去了,她一走,众人也陆续告辞离开。

      碧芜与赵如绣辞别后,便回到马车旁等萧鸿泽。

      此时,萧鸿泽正捧着那支花卉鸾凤钗给誉王送去,碧芜远远地瞧着,却见誉王倏然抬起头,往这个方向看来。

      碧芜被打了个猝不及防,但不好躲避,只能冲他微微颔首,福了福身。

      虽表面有礼,但碧芜心里想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将来再也不想与这人有交集了,这一世她要与她的旭儿两人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那厢,看着远处舊shígG獨伽那个对他格外冷淡的女子,誉王双眸眯了眯。

      他接过那个装着鸾凤钗的檀木长匣,谦和地同萧鸿泽道了声谢。

      直到目送安国公府的马车远去,他才折身上了自己的马车,随手将长匣丢在了角落。

      马车晃晃悠悠驶出马场,却没有往京城的方向去,而是驶向一个寂静的幽谷,停了下来。

      不消半柱香的工夫,车厢几不可察的往下沉了沉,靠着车壁闭眼小憩的誉王眼也不抬,“查得如何了?”

      那声音低沉冷冽,一如声音的主人,此时的他仿佛撕去了那张清隽温润的假面,露出里头冰冷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内在来。

      马车里不知何时跪了一人,那人恭敬地将手中物呈上,“王爷命属下查的事,都在里头了。”

      誉王这才懒懒睁开眼,接过那封薄薄的信笺展开。

      只略略扫了几行,他剑眉微蹙,眸光愈发晦暗起来。

      另一头,疲惫了一日的碧芜忍不住在马车上打起了盹,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

      萧鸿泽偶一掀帘,发现她已睡熟,命车夫将车驶得慢些,因而比往常晚了小半个时辰才回到安国公府。

      碧芜在临到府门前才幽幽醒转,望了望沉沉向晚的天色,猛地一激灵,蓦然生出几分慌乱来。

      疲惫、嗜睡……

      前世的她在发现自己有孕前便是这般症状。

      她咬了咬唇,心神不宁地由银钩扶着下车去,连答萧鸿泽的话都有些心不在焉。

      在一个拐角处与萧鸿泽分别后,碧芜往酌翠轩行去,半途却瞧见几个家仆手中捧着凌乱的杂物步履匆匆,里头似乎还夹杂着一些香烛纸钱。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她忍不住问道。

      银铃答:“回姑娘,再过一阵儿便是清明了,二夫人奉老夫人的命,差人做准备呢。因老爷、老太爷他们都葬在应州,不便扫墓,每年都是这样祭拜的。”

      这个萧老夫人倒是同她说起过,萧家的老家在应州,祖坟亦在那处,萧家人讲究落叶归根,因而前几任安国公及夫人离世后,都会由子孙扶柩回乡,葬于祖茔。

      清平郡主临去前,为了死后与丈夫同穴,便留了遗言,想要在应州下葬,因而她那父母亲如今都身葬于应州老家。

      应州……

      碧芜脑中灵光一闪,垂下眼眸,若有所思起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安全生崽计划(酝酿中)

      第 12 章

      ==================

      因昨日回来得迟,碧芜唯恐萧老夫人已经歇下便没有去请安。本想第二日早早起来,不曾想醒来都快过辰时了,忙起身收拾了一番匆匆往老夫人的栖梧苑而去。

      方才踏进垂花门,过了弯弯曲曲的长廊,就听萧老夫人的笑声自屋内传来。

      碧芜疑惑地眨了眨眼,踏进主屋,便见屋内热闹得很,二夫人周氏正坐在一侧,萧老夫人身旁还坐了个瘦瘦小小的孩子。

      “小五来了,快过来。”

      萧老夫人同她招了招手,旋即垂下头神色柔和地对那个孩子道:“这便是你阿宁姐姐。”

      孩子乖乖巧巧地自榻上下来,有些羞怯地唤了声“阿宁姐姐”。

      “你是笙儿吧。”碧芜低下身同他说话,“你的身子如何了,好些了吗?”

      眼前这个不是旁人,正是周氏与萧铎所生的幼子萧鸿笙。

      萧鸿笙的面色有些苍白,甚至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瘦小很多,他低低咳嗽了一声,但还是乖乖巧巧地答:“多谢阿宁姐姐关心,笙儿好多了。”

      或是生下来月份不足,萧鸿笙身子一直不好,前阵子染了风寒,在榻上躺了好一阵儿都不见痊愈,萧老夫人便与周氏商量,将他送去京郊的温泉别院休养,故而自碧芜回来便没有见过他。

      见萧鸿笙身子还是虚弱,萧老夫人皱了皱眉,问周氏:“泽儿寻来的那个大夫都开了什么方子,怎的都不见有疗效?”

      “都是些补身的方子。”周氏说着低叹了口气,“母亲也知道,笙儿的病是打胎里带来的,只能慢慢养着,怕是没那么快见效。”

      萧老夫人闻言也跟着叹气, “要我说,不若就按泽儿说的,给笙儿寻个师父,好生习武,身体底子好了,病自然也就痊愈了。”

      周氏一听却是慌了,“母亲,可使不得,您也晓得,笙儿这身子,三天两头病痛,在外头吹个凉风就容易发高热,可禁不住折腾。”

      因是中年得的孩子,又生得艰难,周氏对这个孩子宝贝得紧,不舍得他吃一点苦,萧老夫人虽心头不满,可看萧鸿笙那副孱弱的样子,只得作罢,不再多说什么。

      碧芜摸了摸萧鸿笙的头,笑着问他:“笙儿想习武吗?往后是想当文官还是武官?”

      萧鸿笙偷偷瞄了周氏一眼,低声道:“笙儿想像大哥哥和祖父一样,上阵杀敌。”

      “说什么胡话。”周氏闻言眉头一皱,将萧鸿笙一把拉了过来,“娘也不指望你往后跟你哥哥一样出息,只求你平安长大,若想为国效力,像你大伯那样,考取功名,做个文官,不也挺好的嘛。”

      周氏说着,抬眸看了碧芜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怨气,仿佛碧芜想怂恿萧鸿笙,让他去送死一样。

      碧芜勾唇淡淡地笑了笑,她倒没这个意思。

      只是看周氏如此护萧鸿笙,突然想起了前世。

      周氏大概想不到,眼前这个的病弱的孩子在萧鸿泽战死,萧家败落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承袭了祖父兄长的遗志。

      他十五岁远赴边关,上阵杀敌,并在二十岁那年因战功卓著,破例封为定远侯,在京城风头一时无两,使落魄的萧家复归往日荣光。

      今生再见萧鸿笙,碧芜觉得万分亲切,前世誉王挑选太子伴读,放弃了一众才华出众的世家公子,最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年仅九岁,体弱多病且家道败落的萧鸿笙。

      萧鸿笙进出东宫六年,与旭儿伴在一块儿,情同兄弟,是碧芜看着长大的,当时的她并没想到,眼前这个孩子会是自己的亲人。

      心下酸涩与暖意交融,错综复杂,碧芜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在一侧坐下。

      坐了一个时辰,萧老夫人便留人用午膳,碧芜本想同萧老夫人说事儿,可碍着周氏和萧鸿笙都在,到底不方便。听闻萧老夫人明日要去城郊隆恩寺祈福,便提出一道去,想着到时找个机会再与老夫人说道。

      用完午膳,又用了一盏茶,碧芜才离开栖梧苑,往酌翠轩而去。

      行到后院花园的小池旁,就听萧毓盈的声儿传来,她背对着碧芜,碧芜只能瞧见她微颤的双肩,似是在哭,身侧有几个家仆抬着两三个看起来沉甸甸的箱子。

      碧芜愣了一瞬,下意识拉着银铃银钩藏到了一侧的桂花树后。

      少顷,就听萧毓盈抽噎着道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狠狠跺了跺脚,跑走了,她的贴身婢女一声声唤着在后头追。

      待人跑远了,碧芜才敢走出来。

      银铃银钩对视了一眼,都对方才一幕有些疑惑,但没敢多说。

      碧芜无意管这事儿,只当没有瞧见,也嘱咐银铃银钩莫要多嘴,她行在那几个家仆身后,跟了一会儿,便察觉到不对劲,这几个家仆分明是往酌翠轩去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2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