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太子妃升职记]—千年一梦》-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关于主事人其实并不难选;在所有人中年资最老的当属冯博天,他在朝中的威望也不是盖的,况且工部要在后续修复中承担主要任务,由他来统领其他人再合适不过;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并未站我或齐晟的队伍,持中而立最是令人信服。

        


    作者有话要说:

        事情基本平定下来,各部也都前来掺和分一杯羹啦~~小心哦小倾倾,接下来才是比较难搞的重点呢,毕竟涉及到后续利益分配。不过放心,凭着你和九王的智慧,相信都会完美处理哒!

      第37章 第三十五章——冯博天的赞赏

        敲定了所有安排,在启程回盛都复命的前一天傍晚,我不知为何突然变得文艺而忧郁了起来,竟对这个带给我特殊经历的地方产生了点不舍之情,便说要独自一人去堤坝附近闲逛。

        可谁知吴卓一听就不干了,不仅死活不答应,甚至还拿皇帝爹爹的诏命来压我,非要带着那些皇家暗卫全程陪同;从我被救回来直到现在,吴卓确实做到了寸步不离,连我睡觉时他都彻夜不眠的守在我房门口,简直到了保护过度的地步。我觉得他过于夸张了,很是不服的跟他理论了一会儿;他见辩不过我竟干脆咬牙往我面前一跪,说自己愿承担冒犯之罪,但要等到把我送回盛都后再领死。

        我见他一脸烈士就义的样儿登时就没辙了,只得反过来好言好语的哄着他,甚至“被保证”一定一定听他的安排,无论去哪儿都会乖乖带他和暗卫护驾;见我再三保证,他才缓和了神色,吩咐暗卫替我准备车马。

        我真是怕了他了……到底谁才是老大啊!?

        一路上顺顺当当的到了我当初和杨严探查的区域,远远的就看见一个挺拔的身影,正是冯博天;此时他手里捧着什么东西,一边看一边时不时转头跟身边的人说着什么;随行的人快速的记录,偶尔还向他问询。

        我见他们认真的样子不忍打扰,转身想去看看其他地方;此时他却先看到了我,主动迎上前对我施礼:“给殿下请安。”

        “大人不必多礼。”见他来跟我搭话,我当然很是乐意,便露出平易近人的笑容,随口问道:“大人可是在实地考察?”

        “是。”他看了眼手里的堤坝残块,指着沿岸一带,说:“老臣随后要去那片再看看。”

        “本王明日就要启程回京,今日想再来散散步,不知大人可愿意陪本王随意走走?”我出于礼貌的邀请他。

        “老臣惶恐。殿下开口,老臣自当跟随。”出乎我意料的,他居然答应了,并主动退到我身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们沿着堤坝并肩走着,吴卓见我和官员同行,很自觉的带护卫在距我们十步远的地方亦步亦趋的跟随,既保证自己听不到我们的谈话,又能保证我始终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从而远远的保护我。

        对于他的细心我很是欣慰,不过其实没必要,因为我真的只是单纯来散心的,并不打算说什么不能为外人道的话。

        正当我全神贯注的欣赏岷江景色时,一直安静走在我身边的冯博天开口了,声音里包含着激赏:“对于殿下在武阳一系列措施,老臣已有所耳闻;说起来,武阳能在受灾后短短一月内情况便如此乐观,殿下功不可没啊。”

        我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印象中这位高标准严要求的老臣从不开金口夸人,他又很耿直更不会恭维,而今儿是怎么了,突然赞赏我是几个意思?

        许是见我面露不解,他柔和的笑了笑,继续说:“老臣看过殿下亲笔写的宗卷,其中描述堤坝坍塌和周围情况的记录,对老臣来说至关重要;臣毕竟来的晚了些,残损的堤坝先是经过洪水数日冲刷浸泡,又经历这么些时日的风吹日晒,破损的程度愈发严重,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而殿下观察细致,所提供的信息给了臣很多参考。”

        听了他的话我更是惊讶;我从小就有类似记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想不到为打发时间随手写下的记录竟然真派上了用场。

        “那些只是本王随意写的,记忆不深也很乱,还望大人不要被本王误导了才好。”想到当时记的那样草率,我不禁有些脸红,早知道认真点……

        “殿下言重了,您记录的言简意赅,读起来很是方便舒心。”他不在意的笑了笑,继续说道:“不仅如此,那篇关于灾后重建时田地与居民房位置分布和结构的建议老臣也阅览了,其中许多方面连臣都未曾想到;还有将沿江以南的高地和山间通道作为临时避难区和逃生路径的想法,老臣和殿下的想法不谋而合啊。”

        呃……我高中时期的地理老师长得特别帅,我因此也对地理很感兴趣,就多了解了下关于灾难后最合理重建的知识;当日也只是突发奇想,根据回忆随便思考了下而已,至于对不对我自己都不确定,怎么又让他给看到了……

        “大人实在过奖,本王惭愧。”我感觉自己脸上又升了温,急忙插嘴进来:“本王拙见,怎敢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大人看看就好,可千万别当真……”

        “并非老臣过奖,而是殿下过谦了。”他收起笑容,神情恢复了严肃,摇摇头对我说:“殿下自幼天资卓绝,心性又平和洒脱,置身于险境也从容淡定,朝中有目共睹;可臣实在是不懂先皇的心思,太子殿下他……”

        “冯大人慎言!”我眼见着话题越说越危险,立刻出言截住他的话头;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周围,确认隔墙无耳后,我语气平淡意有所指的说:“皇爷爷的圣意岂是我等能随意揣测的?三哥既是皇爷爷亲自挑的储君,自是有他的好处。”

        “谢殿下提醒,是老臣失言了。”他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议论了不该议论的,略带感激的对我笑笑,就立刻停住了话题。

        我们很是默契,装作刚刚那段对话完全不存在,重新把话题引到赞美江景和后续修复上,慢悠悠的走一路聊一路;和学识渊博的水部郎中交流让我获益匪浅,我甚至想,如果他是我地理老师该有多好。

        我们绕了一圈回到起点,我经过十多日连轴转的统筹工作,一直没能好好养伤,此时方觉背上隐隐有些刺痛,让我心生倦意;他不知我有伤在身,但也看到我面上的倦色,主动提出让我回去早些安歇,甚至还亲自扶我坐上车驾。

        帘子落下的前一刻,他突然轻声开口,语气非常恳切:“老臣很期待日后与殿下更多的交谈;若殿下在朝中遇到任何困难,老臣定会施以援手。”

        我心中一动,随即有种豁然舒心的感觉。以冯博天的性情不会站任何队,但他今天能跟我说这样的话,就表明即便不参与党争,他的心也已经偏向我了;而他在朝中名声清白威望颇高,皇帝爹爹对他还很倚重,毫不夸张的说,他的态度可以影响整个工部的风向。

        所以说,我已经算是得到冯博天和工部的支持了?

        这个意外成果让我很受鼓舞;这次赈灾我做好了分内工作,使得武阳百姓对我赞不绝口,还顺便拔除了一堆毒瘤,至少在数年之内遏制住不正之风,还百姓以清静太平。如此种种足以让九王的口碑政绩再添一笔,已经是大获全胜了;而冯博天对我的认可,算是附赠奖励么?

        齐翰曾与我探讨过,说对于这类老臣,不能以“利”来收买拉拢,只能以“心”待之尊着敬着,距离要保持亲而不近,远而不疏;我起初只觉得这其中的度太难掌握而不抱希望,如今我却似乎领悟到了他那段话的意思,对于该怎样做也隐约摸到了些门道。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有些激动,但碍于周围这么多人,我面上不敢表露出来,只是对他点点头温声道:“这是自然,本王先谢过大人。”

        他跟我客气的屈身,我的车驾便出发回驿馆。吴卓再去确认一遍明日归京的琐事,我换了药早早上床休息,一夜无梦。

        


    作者有话要说:

        和蔼慈祥的老前辈——冯博天正式登场~~他的心已经偏向九王了,可真是个好消息啊。接下来准备回宫,武阳赈灾大事件即将落下帷幕~~

      第38章 第三十六章——回朝

        翌日晌午,我吃过午膳,便在诸位官员和当地一众百姓的送别下启程出了城门;和来时一样,禁军亲卫护送随行,我和吴卓坐在车驾里,一路上行速很快,不过几个时辰便出了武阳地界。

        原本还打算沿途随意瞧瞧风景,再去别处逛逛,可无奈皇帝想早日见到我的心情太急切,几乎是催着赶着要我尽快回朝;而我颠簸数日得不到充分休息,伤情恢复的太缓慢,做什么都不太方便,弄得我也没了观光的心情,只盼赶紧回广陵宫睡上个三天三夜的,把觉都补回来。

        吴卓看出我归心似箭,只道我是想家了;但他不善言辞,不会讲些有趣的事来和我打发枯燥的旅途;其他人碍于我的身份,完全不敢在我面前随意讲话,我就更指望不上他们能陪我聊天了。

        唉……我有点想念杨严那熊孩子了……有他在多好玩啊!

        幸而这种无聊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又过了几日,我们终于抵达了盛都城郊。

        彼时已经是傍晚,借着暮色,我看到有巡防营的士兵列队出城相迎;但九王和我心性都属于不喜张扬热闹的那种,想必皇帝也知道,再加上天色渐晚,迎接的排场并不是很大;我与巡防营统领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入了宫城直奔寝宫而去。

        按律我应该在回盛都的当天就去给皇帝皇后请安,但我风尘仆仆的不便面圣,想着先回广陵宫拾掇下再去;刚一踏入宫门,却见李茂带着太医院院判陈光直在外室恭候,他们看见我走进,登时迎上来给我问安。

        “恭迎殿下回朝。”

        “二位请起。”我有些意外的看了眼他们,转向李茂:“李总管……?”

        他看出我的疑惑,带着和善的笑意解释道:“圣上和娘娘知道您今儿回来,吩咐奴才传太医给您瞧瞧,还特意叮嘱了,殿下今晚不必去复命,有什么话等殿下休息够了再说。”

        我心里松了口气;这下子好了,暂时不用折腾了;我让李茂代我转达感激之情:“谢父皇母后关怀。”

        “那奴才先告退,不打扰殿下休息。”李茂对我躬了躬身,然后又对院判补充一句:“陈大人,拜托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容易啊不容易,好一番折腾,先好好休息休息,准备开始下一番折腾吧23333

      第39章 第三十七章——比亲爹还亲的爹

        李茂走后,陈光直和宫人立刻围上来伺候我看病;我起初想打发了院判,但架不住他们再三恳求,最终不情不愿的脱了上衣让陈光直查看结痂的伤口;而我则全程用床幔手动捂脸,努力不去脑补“黄花大闺女在中年大叔面前脱衣服”这种事。

        折腾半个多时辰,陈院判又给我把了把脉,还开了方子一通嘱咐;我困的紧只想睡觉,对于他的话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全靠程姑姑听的认真并悉心记下。

        躺在熟悉的床铺上,周身十分温暖,我感到铺天盖地的倦意包围着我。没过几分钟,我便沉沉睡去。

        这一觉格外舒服,难得没有杂七杂八的梦境;我再苏醒时发觉天已大亮,慢慢坐起身,觉得自己像是睡了好久;看着窗柩流泻进来的阳光,我长呼口气,顿觉神清气爽,数日来积攒的疲惫也一扫而光。

        在宫人的服侍下,我按照惯例起来穿戴用早膳,准备去觐见皇帝,跟他详禀整件事情。程姑姑在为我带上发冠时,在我耳边低声提了一句:“太子殿下今日会跟您同时请见皇上,您可要做好准备。”

      ¡¡¡¡¡°ÚÀ£¿Èý¸ç²»ÊÇÒª±ÈÎÒÍíÁ½ÈÕ»ØÀ´Âð£¿ÄѲ»³ÉËûµÄ³µ¼ÝÌáǰÁËÒ»ÈÕ£¿¡±ÎÒÓÐЩÒɻ󣻰´ÕÕÏûÏ¢£¬ÆëêÉÓ¦¸ÃÃ÷Ì쵽ʢ¶¼²Å¶Ô¡£

        “殿下怕是不知……”程姑姑神秘兮兮的笑了笑,说:“殿下自前天晚上回宫后,可能是舟车劳顿,睡了整整一天两夜,现在正是‘两日后’呢。”

        “前天……!?!”

        我顿时惊呆。天哪,我居然睡了两日?怪不得我总觉得这一觉醒来后清醒非常精神百倍,睡了那么久能不精神吗!!!

        那这么说,我岂不是违反了第一时间向皇帝复命的规矩……

        老天保佑,皇帝可千万别追究我懈怠惫懒的过失!想着我愈发着急,急忙把袖口一抬想要站起来。

        “殿下莫急。”程姑姑似是看透我心中所想,她只是微笑着摁住我的手背:“昨日皇上和娘娘来看过了,见殿下睡的甜只道您是累坏了,不仅没舍得叫,还特意吩咐不许任何人打扰您安睡。”

        “额……”

        我一时语塞,想不到九王的父母还真挺关心他的,居然亲自来看还任由我睡到自然醒;只是不知我睡相如何,没有类似于打呼噜蹬被子的奇怪举动吧?

        怀着期待又紧张的心情,我乘坐轿辇赶到龙仪殿;一进门,守在外殿的李茂当即迎上来,然后带着我往内殿走去。

        “父皇心情如何?”我一边走一边向他打探。

        “陛下看上去很开心啊。”李茂不解我为何突然打听皇帝的心绪,但还是如实回答我。

        说话间我已经到了内殿门口,两侧的侍卫对我行了礼,随即弯着腰拉开门。

        皇帝身穿玄色常服立在殿阁中央,手里正翻着一本折子,听到动静他转过身,看到我之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对我招了招手。

        我随手理了下鬓角的碎发,快步走到大殿中央,撩起衣袍双膝跪地,手背抵在额头上,欲对他行叩首大礼。

        “儿臣归来,叩见……”

        “快起来吧。”

        还没来得及躬下腰,余光瞥见他疾步走来托住我的双臂,生生的止住了我的动作;我有些诧异的抬头,正对上他充满关切的目光。

        “你还在养伤,这些虚礼能免就免。昨日陈光直来回朕,说你恢复的很好,如此一来,朕也能彻底放心了。”

        说着,他把一只手递到我面前。

        那一瞬间,我只觉心间充盈淡淡的温暖和莫名的激动,甚至夹杂了些许对九王的嫉妒,嫉妒他有一位真心疼爱他的爸爸。

        我指尖微颤,搭上皇帝的手掌,和他十指相握;他没察觉到我的紧张,只是手臂一抬,我便借着他的力从地上站起来。

        他的手比九王的稍微大一点,掌心并不粗糙,有层薄薄的老茧,可能是早年习武留下的;只是那样轻轻的握着,就让我感到了不知起于何处的心安。

        在我的记忆里,叶琛从未向我伸出手,对我和哥哥更是没有半分关心;我从不知道拥有父亲是什么感受,更不奢望有朝一日能够拥有。

        而现在……

        我慢慢收回手,有些怔愣的望着皇帝,不经意的泛起些许失落——

        原来,拥有一位慈爱的父亲,是这样珍贵而美好的感觉;如果您真的是我爸爸,那该有多好。

        “小九?”

        许是我心事重重的样子摆在脸上让他捕捉到了,他颇为关切的唤了我一声;我回过神,压下复杂的心绪,急忙对他摇了摇头表示没什么。

        他倒也没在意,只是走回上首的主位坐下,对我晃了晃手里的折子:“你的奏报朕都阅览过了,事情的大概经过朕也心里有数,只是有些细节想跟你再求证一番。”

        “儿臣定知无不言。”我微微低下头。

        他很满意的“嗯”了声,然后就开始发问;我努力回想当初的经历,并一五一十的给他答复解释,其中并无隐瞒和虚言;反正我又没什么过错,当然要实话实说喽。

        就这样不急不缓的聊了近半小时,皇帝放下手里的东西,向后靠在龙椅的靠背上,叹了口气:“以上这些朕都明了了;你的确做得很好,也难为你受这么大委屈……”

        说到这里,他话锋突然一转:“朕的皇子,岂是他们能染指的。郭、裴二人如此卑劣行径,蔑视并伤害皇族,实乃大不敬,就算诛了九族也不为过。”

        他的话语中带了些威压,像是顷刻间就有的;我顿时觉得周身空气也跟着猛地下坠。

        天子一怒,伏尸万里……我暗自捏了把汗,真不愧是九五之尊的气场,跟皇帝老爹一比,齐晟昔日的威风简直是弱爆了。

        “父皇答应过儿臣,要网开一面的……”生怕皇帝会大开杀戒,我硬着头皮进言。

        先前说过,我对株连不感兴趣,也不希望无辜之人因我而受到伤害;是以,我早在第一封呈报给皇帝的信中就特意为郭彦裴德的家眷亲族求了情,表示自己大人大量不愿计较,希望皇帝看在我的面子上,能免了这两家的株连之刑。

        而皇帝在回给我的亲笔诏书中,也表示既然我如此要求,他就成全我的善念和宽容,只要我别委屈了自己就成。

        “天子一言九鼎,朕不会食言,放心吧。”他安抚了我几句,随后冷不防地突然说道:“不过朕很奇怪,郭彦等人本来就死罪难免,你为何急于灭他们的口?”

        “……!”

        我一惊,刚有所松懈的心顿时又吊起来了。果然无论是我抑或是他,我们的这点儿小伎俩都瞒不过皇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6: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