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装言情]龙凤呈祥作者:乔家小桥》-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原来,自经历那场意外,在他们两兄妹身上,发生一件怪诞之事。

        楚箫一旦因晕血症昏厥,楚谣也会跟着一起陷入昏迷。这样的双生感应并不算什么,从前也曾发生过,奇就奇在,楚谣昏过去以后,竟从哥哥的身体里醒来,有时待上一刻钟,有时持续数个时辰,等楚箫恢复自我意识,楚谣才可以回到自己的身体里。

        兄妹俩自知此事难以言说,怕被当做怪物,索性瞒着所有人。

        惶惶不安了好一阵子,书院年末考核那日清晨,楚箫和同窗起了争执,大打出手,导致晕血症发,失去意识。楚谣借用他的身体,于考场惊艳四座,轻松夺了个头名。

        待楚箫醒来,无数赞誉劈头盖脸的砸落,将他脑子都给砸懵了。

        山东楚氏一族,宛如那副被盗的《山河万里图》,是历经几朝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族中出过两位丞相三位尚书,状元探花郎更是多不胜数。偏偏楚箫是个混货,自小对舞文弄墨一窍不通,更是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挨骂受罚家常便饭。

        如今可好,有了妹妹相助,无论夫子亦或父亲面前,待遇皆与从前天差地别,简直美上了天。

        而那些与他有着过节的世家子弟,尤其是袁少谨,嫉妒愤恨却又拿他没辙的眼神,更是令他爽的不行。

        尝到甜头之后,楚箫一发不可收拾,贴身藏起一柄小匕首,从书院到国子监,没事就朝着自己的手腕轻轻一划拉,若是晕不过去,就再划一刀,直到晕过去为止,好将身体交给妹妹,替他去念书考试,去争京城第一才子的名头。

        楚修宁初闻真相时,又怒又惊又恐,然而事已至此,责备已是多余,只能借着给楚谣医治腿疾的名号,请了无数名医为他们诊治身体,可惜的是,诊治不出什么所以然。

        一贯不信鬼神的他,还暗中寻了江湖术士回家驱邪,依然毫无用处。

        不过随着两兄妹年岁渐长,彼此间的感应逐渐衰弱,楚箫晕血的次数越来越少不说,即使陷入晕厥,楚谣也未必感知的到。

        故而三年前楚箫装病错过殿试,并非提前得知了袁首辅的计谋,而是他与楚谣之间的特殊感应,在会试放榜后不久,几乎完全丧失了……

        思及此,楚修宁不禁捏着眉心微微叹气。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儿女终于慢慢回归正常,究竟幸或不幸。

        只确定此时的京城险象环生,接他兄妹回来,无疑是将他们往火坑里推。

        但圣上密旨在身,由不得多想。

        楚修宁沉了沉眼眸,修书一封寄往济宁,命他兄妹即刻进京。

        说起来,他三年不曾见过自己这双胆大妄为的儿女了,气恼归气恼,却也甚是思念。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新气象,开篇名字喜庆的新文。

      先说下与新文相关的内容:

      灵感来源于写《破戒》时的一段剧情,全文架空明朝,文中重要道具《山河万里图》,参照的是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男女主都还没出场,女主前期有点小残疾,后面会治好,至于男主,这是我第一次把男主名字直接写在文案上,足以说明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接着是题外话。

      这篇文不是很长,预计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结,然后去写《神曲》。哦对了,过两天还会贴一个关于《破戒》的较长的免费番外,当做新年福利~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准备了一些红包,先到先得哦~

      ¡¡¡¡¡î¡¢Í¾ÖÐ

        

        十数日后,济宁。

        艳阳高照,运河水面浮光掠金,层荫密布的河岸边,停靠着一艘正欲北上的商船,在此地已经滞留了一个多时辰。

        窗明几净的上等舱里,楚谣安静的坐在窗下,将盖在双腿上的薄绒毯往上提了提。

        “阿谣,腿又疼了?”楚箫围桌翻看札记,被外头传来的嘈杂声吵的心烦,一抬眼瞧见楚谣揉膝盖的动作,眉头立刻皱起来。

        “没,水上湿气重,得多注意些。”楚谣摇了摇头,将脸转向窗外。

        楚箫张口想说话,又咽下。

        一年四季,他最厌恶秋冬,一入寒,妹妹的腿伤就时常复发,可偏偏她是个又古怪又拧巴的倔脾气,一丁点儿也不在人前示弱,即使疼的汗如雨下都不会吭一声。

        从前他们兄妹感应强烈,她腿伤一复发,他旋即便知晓,如今却只能靠猜了。

        楚箫愈发烦躁,朝着舱外的家仆厉声道:“去问问,天清气朗的,为何还不开船?这都延误多久了!”

        家仆应了声“是”,刚迈开脚,被楚谣叫住:“不必,是我吩咐杨叔去寻船主核查船上行人的身份来历,才会耽搁的。”

        楚箫微怔了下,压低声音问:“你担心有人要害我们?”

        楚谣道:“出门在外,谨慎些总是好的。”

        能不能用“害”这个字暂不确定,但处境的确有些不妙。

        昨日收到父亲寄来的书信,楚谣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装,清点随行家仆,打算今日一早走水路北上。莫说楚家下人的口风一向严实,就算出门逢人便说,济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总共一天的时间,他们兄妹要回京的消息,竟传的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一些准备出行之人,盘算着与尚书府的公子小姐攀上点儿交情,或将陆路改为水路,或将船票换成与他们同期。

        可想而知,此船人满为患。乱糟糟的情况下,船主一方难免会出纰漏,使得一些身份不明者混入其中。

        再有,原本楚谣是打算乘坐官船的,官驿那边却回话说前几日船只接连被借,无船可用,更加证实了有一股势力盯上了他们兄妹。

        准确来说是盯上了楚箫,试图阻碍他进京。

        楚箫意识不到这些,楚谣也没必要和他细说,惹他担心——这位活祖宗担心也是白担心,不添乱就算是帮了大忙了。

        “小姐。”门外传来一个恭敬的声音。

        “进来吧。”

        楚府管家杨承安推门入内,径自走到楚谣身边,弯下腰,附耳道:“小姐,查过了,除了咱们府上十六人,船主的十二人,其余船客共计六十七人,其中五十八人没有问题。”

        楚谣轻蹙着眉:“也就是说,船上有九人不妥?”

        杨总管点点头:“这九人手中虽持有路引,但口音和路引上的祖籍地对不上,我观他们虎口处皆有厚茧,怕是常年习武之人……”

        楚谣静静听着,脸色不由凝重起来,看来对方不是设法阻碍她哥哥进京,是打算痛下杀手。

        认为她哥哥一死,世间再无人能在短短时限内临摹出《山河万里图》,圣上若在国宴上颜面尽失,太子之位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将会换人。

        按照圣上一贯的逻辑,“让你保管一副《山河万里图》你都能丢失,朕还敢将万里江山交给你?”

        在这种可能性下,袁首辅是最有嫌疑的。但依照父亲的推测,是袁首辅举荐的她哥哥,定然希望他能平安无事的入京,才好借“欺君之罪”来搬倒她父亲。

        那在朝中,还有哪一路强盛势力图谋废去太子,知晓圣上密诏,又不属于袁党?

        有一人值得怀疑:锦衣卫指挥使寇凛。

        立国以来,锦衣卫一直是能止小儿夜哭的酷戾存在,但自从落在这位爱抄家不爱杀人、要金银不要脸皮的寇大人手中,朝野再提起锦衣卫,总归是有些变了味儿。

        朝中七品以上官员,没给寇凛送过礼的可谓凤毛麟角,当然,其中有一多半是遭受了他的敲诈勒索。

        每次朝会,弹劾他的奏折几乎将太和殿给埋了,圣上却置若罔闻。

        六年前,寇凛被抓了个大错,圣上终于压不住众怒,将他撤职查办。岂料不出半年,宫中便出了一桩大案,上至妃子下至婢女,接连暴毙十数人。

        圣上夜不能寐,怒斥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是个饭桶,排除众议,重新启用寇凛。

        寇凛此人虽贪财无度,却也有着真本事,堪堪十几日便侦破此案。

        百官心知肚明,一时间是动不了他了。

        直到去年,锦衣卫在地方上的一个百户惹出事端,牵连到寇凛,朝中再一次空前团结,【创建和谐家园】,圣上也只好再一次将他撤职,遣回原籍思过。

        楚谣认真回想,寇凛被罢官是去年九月间的事,距离今年七月的东宫失窃案,尚不足一年。父亲的信中说,圣上在案发后第一时间便复了寇凛的职,宣他入京。

        就目前来看,此案最大的受益人便是寇凛——圣上从今往后怕是会将他当做门神,他一卸任,皇宫就尽出些妖魔鬼怪。

        可他已然达到目的,没必要再痛下杀手了吧?

        “小姐?”杨总管等了一会儿,才开口打断楚谣的思绪,“咱们要不要下船?”

        “杨叔认为呢?”楚谣抬头看向他。

        杨总管提议:“咱们此行太过仓促,不若先回去,写信给舅老爷,让他派兵来接?”

        他本想说水路风险较高,改走陆路更稳妥一些,但低头瞧一眼小姐盖着毯子的腿,又咽下了。

        车马颠簸,小姐受不了的。

        楚谣思虑着否定:“这一来一回时间不短,哥哥奉密诏进京,圣上心急如焚,耽搁不起的。换个角度想,咱们此行仓促,对手一样仓促,走陆路过于颠簸,咱们在船上且注意着吃食,走一步看一步吧。”

        对方虽有九个人,她挑选的随行家仆也都是练家子,而非泛泛之辈。

        杨总管没有异议。

        ……

        核查过后,商船终于驶出码头,沿着运河一路北上。

        十几日过去,途中停泊了几个港口,有人上船也有人下船。来来往往间,那伙人虽一直在,但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状。

        楚谣越来越不确定他们的真实意图,莫非是自己多心了不成?

        还是想等他们松懈防备?

        楚谣猜不透,忧心忡忡着让杨管家讨来了一份南北运河的地图,仔细研究一番,发现船过沧州之后不久,有一段山势险要之地。

        她开始怀疑船上这九人不过是内应,前行兴许设有埋伏。

        无论是不是多心,楚谣决定在沧州附近下船,改走陆路前往京城。沧州距离京城已经不远,颠簸个几日,她尚能撑得住。

        商船即将入港时,楚谣为让那伙人注意到,故意提前离开了房间,前去甲板上候着。

        其实根本就是多余,楚谣一直闷在舱里,楚箫是闲不住的,他时常在船上走动,寻常百姓哪里见过这般好看的男子,远山眉芙蓉面,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仙人,走到哪里都让人挪不开眼。

        后上船的人,听闻他还有个孪生妹妹,心里已经描画了许久。可当楚谣真从船舱里走出来时,多少男人的眼睛都看直了,纷纷觉得心中那些描画,实在侮辱了美人——只可惜,是个瘸子。

        楚箫黑沉着脸将妹妹帷帽上的轻纱放下,快走一步,挡在她身前。

        楚箫并不迂腐,他怕的是妹妹将那些男人眼睛里的惋惜,和那些女人脸上的幸灾乐祸给看了去,白白惹来伤心。

        多少年了,楚谣早已百毒不侵,却也不会拂哥哥的好意,默默戴好了帷帽。

        杨总管在背后跟着,无声叹了口气。自家小姐瞧着是根柔弱不堪的柳枝,却有着堪比磐石的心性,这般的好姑娘,若非当年那场意外,早已是东宫太子妃了。

        若有小姐伴在身侧,太子怎会举步维艰?

        都说是小姐没有福分,在他看来,真正福薄的是太子才对。

        楚谣被侍女扶着下了船,注意力尽在那一伙人身上,低声询问杨总管:“他们下船了么?”

        杨总管也低声回道:“下船了。”

        果然不是多心。楚谣不动声色,在侍女的搀扶下艰难走到码头供以歇脚的凉亭,等待家仆去市集采买马车。

        而那伙人竟然不走,堂而皇之的坐在另一侧的凉亭里。

        楚谣故作镇定,假装不知,闭着眼睛小憩。

        一刻钟过罢,听见楚箫很没见识的惊叹声:“阿谣,你瞧那艘船!”

        楚谣睁眼,朝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也是微微一愕。那艘缓慢驶来的船,庞大不说,船身金灿灿,艳阳下,刺的人眼疼。

        楚箫惊叹过后,顺口接了一个嘲笑:“这品位也是绝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