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代架空]小只与秦大人作者:练习手册》-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人分别后,都没有再回头。

      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了,他们知道只能优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避免产生更多的麻烦。

      他们都想替对方好好守住这片山河。

      秦大人前脚刚走,工部尚书就已经坐不住了。

      为什么会发生水灾,大家心里都能猜个七七八八,若等秦大人回来,大家多多少少都会背上一点关系。

      这一日,几位尚书大人一起喝了酒,当然吏部尚书依旧被排除在外。

      这场酒,最后是不欢而散。

      工部尚书当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次事情祸及三省,就算是他下面的人背着自己贪过了头,可毕竟是他先牵了头,下了口。不论罪最后怎么定下来,自己死罪是跑不脱了,思前想后,他终于还是坐起身,命人将一只用鸟笼单独关起来的白鸽抱了过来。

      这只白鸽是周怀章临走前命人送来的。如果不是因为万不得已,工部尚书自然是希望留着炖汤更好。

      他在烛台下写好信,小心的系在白鸽脚上,然后捧着他的希望放飞与夜空。

      秦大人没走半个月,东北的几个省份一时出现好几支起义部队。

      为什么起义?自然是被逼的!之前朝廷低价从他们那里半抢半买的弄走了不少当地人赖已生存的木材,如今又高价逼着他们强行买回去,多少人因此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后来不知谁牵了个头,说狗皇帝不行啦,周怀章造反准备从关外打回去啦!一时间,多少流民加入了起义大军。

      户部尚书可真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子,难怪户部的窟窿补的悄无声息,不见怨言。

      怨言都被他们推到最底层,压住了。

      但是说来可笑,周怀章在关外领军造反的事情他们反而比在京城内要早知道的多。

      等周怀章的消息与北方起义军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到了小只那里,小只呆坐了半天才冷静下来。

      其中周怀章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任何准确的情报消息传来。

      第53章 第 53 章

      季将军最终没回京城,他提前得知了东北的消息,直接朝着那边赶去,还差人给皇上带了一封信。

      信上季将军与兵部侍郎揣测了周怀章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关外的部落会集结一起可能就是周怀章的主意,李将军的探子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李将军便写信请求支援,不想被周怀章留下的内贼撕去了重要的消息。可能原本他们是打算截粮,没想到皇上当时让兵部侍郎带着季将军的整块兵符前去请人,以示诚意。那皇上手头上能快速集结起来出发的部队就只剩下周怀章以前带的那支队伍了。

      那支队伍带着军饷最后怕是直接叛变了。

      李将军被周怀章的部队与关外集结的部落围困住,支援的军饷也没了,怕是已经凶多吉少。

      季将军与兵部侍郎直接前往了东北的方向,那里也是周怀章从关外回来的必经之路。

      惠妃已经将自己关在房里好多天都没出门了。

      小只是万万不敢给她看到这封信,看完就直接燃点了。

      他坐在椅子上,觉得自己呆在宫里什么都做不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这时,他才又感受到了曾经在地牢时使不上劲的绝望。

      秦大人已经去了三个多月了,一直还没回来。

      为什么这种感觉还会有第二次呢?他能不能现在就跑出去找秦大人,然后一起离开呢?

      小只不知怎地突然想起秦大人说过永远会陪着自己,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事情还没到最后一刻不是吗?他要陪秦大人站到最后一刻,怕什么呢?不过再死一次罢了。

      待人冷静下来,他发现这段时间,其实已经是白得来的了。

      小只这么想着,心胸豁然开阔了许多。他提笔给秦大人写了一封信,让他安心办事,不用担心周怀章及东北的事宜,季将军与兵部尚书已经前去,自己会在宫里等他回来,想了想又多添了几笔嘱咐秦大人不要熬夜,多注意休息后才放下了笔。

      这半年多以来,小只下苦功夫已经识得不少字,还能模仿得了皇上的一手好字。

      命人将信送出后,小只忍不住想秦大人怎么就不送信回来呢?

      小只盼秦大人的信没盼到,兵部尚书盼周怀章的信倒是没半个月就收到回信。

      兵部尚书一遍拆信一边想着周怀章果然京城附近还留有内线,那个内线会是谁呢?待看到信里内容他又忍不住对周怀章破口大骂,话说的委婉,意思却很明确,周怀章让他先拿出一点诚意。

      兵部尚书咬着牙送出了一批自己私藏的兵器军械,信上写明了位置与暗号。

      没多久,东北起义军的消息就传来京城了。

      兵部尚书猜到怕是与自己有关,现在不论如何自己是脱不了关系了。

      待想到现在在天牢蹲着的户部尚书及一众人,他又一点都不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

      他也不指望周怀章篡位以后自己会升官发财,但求能平平淡淡的告老还乡就行了。

      小只给秦大人送信后的一个月内,吏部尚书是天天往皇宫里跑。

      小只被他叨念怕了,吏部尚书却见不得他还能保持平静的模样。

      最后,他觉得皇上可能是真的没心没肺,来的越来越少,小只觉得算是松了口气。

      春天就这样,在一片兵荒马乱里悄无声息的消逝了,没有任何人留意到。

      天气越来越热,秦大人却没有任何只言片语传回,小只又开始每日坐立难安的担心起秦大人的安危。

      待小只听到夏日第一声蝉鸣的夜晚,一直被众人遗忘的珍妃肚子里的孩子早产了。

      只是珍妃经过撕心裂肺的疼痛后,她敏锐的从产婆与众位宫女震惊恐慌的眼中发现了不对劲,她们谁都不愿意从产婆手中接过珍妃的孩子。

      她其实一点力气都没了,她努力勾着脑袋向那孩子看去,脸瞬间从苍白变得惨白一片,血色残渣都不剩,全身冰凉。

      产婆见孩子亲妈看了过来,终于回过神,她习惯性的在婴儿【创建和谐家园】上拍了一巴掌,又像是被烫到手一样,塞到了珍妃的怀里,然后同宫女一起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

      婴儿的啼哭声弱不可闻,却还是似针扎般的的刺进珍妃的耳朵里。

      珍妃望着自己手里的怪胎,眼泪从眼角落豆子似的洒落下来,嘴角却咧开笑容。

      周怀章,你真是下得一步好棋啊,当初那□□怕是早把她也算计进去了吧?也对,他那么一个见不得别人野心的人,怎么会容忍她亲生的孩子当皇帝呢?怕是早就准备好了另外的傀儡吧?

      珍妃抿紧唇,她盯着怀中的婴儿看了半晌,终还是哆哆嗦嗦的用双手掐住他细嫩的脖颈,眼泪漫得更加厉害道:“你还是早点去了吧,重新投个胎,省的还得睁眼看这个人吃人的世间,记住,下辈子投个好胎,不然活着真没什么意思。”

      待外面有大胆的宫女进来时,发现珍妃正怀抱着她的孩子睡觉。

      珍妃一边轻拍着怀里的畸形儿,一边流着泪自言自语哼哼着:“什么下辈子呢?你这辈子就该是人上人,万人之上的人上人,怎么就要等那虚无缥缈的下辈子呢?”

      那个胆大的宫女发觉珍妃不对劲,怀里的孩子也一动不动。她刚想凑近瞧个仔细,珍妃却是疯了一般对着她尖叫道:“你不要过来!不要抢我的孩子!”

      她现在是确定了,珍妃真疯了。

      她转过身准备去多喊些人,却发现小雨躲在门前不敢进去。她瞥了小雨一眼,冷哼一声。

      µÈËýѰÀ´°ïÊÖ´ÓÕäåúÊÖÀïÇÀ¹ýÄǸöº¢×Óʱ£¬²Å·¢ÏÖÄǸöССһÛ磬ȫÉí¡õ¡õµÄ¿ÉÁ¯¶ùÔç¶ÏÁËÆø£¬²±×ÓÉÏһȦÐÑÄ¿µÄðöºÛ¡£

      那胆大的宫女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珍妃真能下得了狠手。

      待珍妃那儿的消息传到皇上这来时,小只这才记起了珍妃这个人。

      这个消息他消化了半天,这种似乎是老天对皇上和珍妃的惩罚,他既不感到开心,又没感到难过,反而是替那个无辜的小生命感到惋惜。

      珍妃那么美,那孩子长大应该也会很好看吧?而且还是长皇子。

      可这哪里是老天施加的惩罚呢?无非是珍妃自作孽罢了。

      第54章 第 54 章

      南北再乱,京城里依旧还是一派热闹繁荣的盛景。

      小只内心的不安从一开始的越来越拥挤到如今反而已经所剩无几。

      惠妃的封后大典已经准备好,小只还命人特意算了一个好日子,就在三日后。

      小只去了惠妃宫里,惠妃却还是闭不见人。

      小只无奈的站在门外,耐心劝道:“我不知还能当几日皇帝,答应你的话一定要算数的。”

      屋里依旧悄无声息。

      “做皇后不是你的愿望吗?你不想让李将军瞧一瞧你凤冠霞帔的模样吗?”小只终于鼓起勇气在惠妃面前提起了李将军。

      “谁的愿望是那个了?皇上又不喜欢我,当皇后有什么意思!哥哥……呜呜哥哥”惠妃总算哭哭啼啼的给了回复。

      “那你愿望是什么?说出来我想一想办法。”小只不知怎地才能将她哄好,胡乱的夸下海口。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半,惠妃站在门后蓬头垢面,冷着一张脸,红红的眼眶死死盯着小只:“你现在是自身难保,还是多想想自己吧!”

      “可册封大典东西都准备好了,你不去多浪费。”小只还在努力游说惠妃。

      他是真心觉得惠妃不去浪费了,他看了做好的凤冠霞帔真的都是极美的。

      可是送到惠妃这里,她都没瞧一眼就让人送走了。

      惠妃伸手将皇上推远了些,不耐烦道:“那此时你就别来烦我,三日后再来。”

      三日后,天还微亮,小只已经身着盛装等在惠妃门前。

      待屋里的宫女将门从两面推开,被人扶着走出的惠妃一身璀璨夺目的耀眼光芒,火凤灿金。

      可没想到皇后的册封大典才刚开始,就被一封急报匆忙的打断。

      小只准备得还是晚了些,一支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一日连破三城,此时已经攻到京城门外。

      什么样的骑兵能如过无人之境已要踏进这京城的大门呢?是这骑兵太神勇?还是这京城的兵防实在太不堪一击?

      吏部尚书握紧拳头,狠狠地瞪着一旁的中郎将。

      中郎将低着头,全身开始瑟瑟发抖。

      “皇上不如我们先避一避,待等到季将军与秦大人的消息再做计议?”吏部尚书对着皇上说完,便用力的推了一把身旁的中郎将:“还不快去把能调动的兵力都聚集起来?”

      其实,吏部尚书的心中早就算好了会有这么一天,他压在皇上身上的赌注极小,也就那么两到三分的信任。

      所以,此时的吏部尚书除了痛恨自已的小弟未听自己的劝告,算不上有多慌乱。

      可其他官员就不一样了,大家早就如坐针毡,特别是工部尚书,人影都已瞧不见了。

      或许是工部尚书开了一个好头,不少官员陆陆续续的不见人影,只剩吏部尚书还等着皇上的回答。

      “要走的都走吧,朕要留在这儿。”小只声音不带一丝慌张,气息平稳有力。

      吏部尚书没想到皇上自傲之下还有如此气魄,暗自感叹。

      可是留得青山在才是明智之举啊!

      “待会中郎将回来了,你们把皇后带走。”小只望着一旁的惠妃,心中因为李将军的事总是觉得有一份亏欠。

      可惠妃睁大眼盯着大门,厉声道:“要走你走,皇上这个烂摊子本就与你无关。周怀章那个狗东西,我等会非得亲自取他狗命。”

      吏部尚书听着他们云里雾里的对话,有点摸不着头脑。

      高台下其余的人在皇上发话以后早就跑的不见人影。

      只有当初护送秦大人回乡被升职为御前侍卫的队长带了一批人,还守在门外。

      秦大人去陵洲前,特意嘱咐过他不论如何,要护好皇上,以往他因一副义胆常常受人夸赞,所以他也不愿辜负了自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1: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