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骚操作~打架之前先商业互吹一波哈哈哈哈
跟喜欢这个文的小伙伴说下,这个文是不可能也绝不会入V的,我也不是签约作者,所以写这个文纯粹是为爱发电+圆满自己的脑洞。
我而且这个ID早就过了新人作者期,所以这个文也不会有任何榜单,连新人扶贫榜也上不了,所以你们能看到这个文简直是缘分。
你们的每一个留言我都认真看了并且回复的,开文之前知道数据可能不好看,也提醒自己心态佛系,但是到头了其实还是很在意点击+收藏+评论,为爱发电就是看评论+收藏往上涨才能保持更新动力了,希望小伙伴们看完多评论一下,加个收藏,我就很开心了,笔芯!
第14章 丹心寸意之四
天明与少羽微微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半晌,天明才小声问少羽:“这、这温先生和三师公,这、这、是个什么情况?”
少羽一拍天明脑袋:“傻小子,不懂了吧,这叫情趣。”
天明:“对不住,那我还真的不懂......”
两个少年自然没有想到,形势竟然变得这么快。他俩看看张良,又看看温玉,不知道为什么教书先生突然变作了剑术高手,倒是看了好一场精彩的切磋。
这也罢了,这二人切磋就切磋,怎么切磋着就变了味儿,互相拿下对方的束发巾与头饰又是个什么情况?
“子房,温先生,你们二人这是?”
门口传来了一个惊讶的声音,四人转头看去,门口站着颜路。颜路显然是刚到不久,对眼前这个状况颇有些一头雾水。继上次温玉口出惊人之语后,此次这二人又做出了惊人之举,且上次只有他一个人看到也就罢了,这次还有两个【创建和谐家园】在一旁。
他可是清清楚楚看到温玉手中握着张良的束发巾,张良手中握着温玉的发饰。两个人都手里都拿着剑,头发散落,一看就很可疑。
“原来是颜路先生,我与张良先生不过闲来切磋一把。”
温玉反手将墨石剑推回青玉流,束发巾抛给张良。张良亦是凌虚回鞘,将桃花发饰抛给她。一时间二人收剑入鞘,各种握住自己之物,显示出不同一般的默契,这默契的动作又是看的颜路一阵无言。
颜路到来,温玉不仅毫无紧张之意,甚至还十分淡然。她看着张良,从心里赞叹果真是如同神仙中人。散落头发的他散去了不少儒雅之意,平添三分疏狂,更为夺目。
天明与少羽恭恭敬敬行礼:“二师公。”
颜路的目光从子明身上扫过,张良明了,道:“温先生,此间我与师兄先告辞了。”转头对天明道:“子明,你随我来。”
“好,两位先生好走,温玉便不送了。”
目送颜路张良离开,温玉抱起青玉流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她一路沉思,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索性趁着沉思无事,便取出了红泥火炉与茶壶,准备烹茶。
她坐在院中的石凳上,见石桌上落花点点,遂举袖拂去落花,衣袖也不禁沾染了淡淡的香气。而后置好茶壶,缓缓烹茶,手上的扇子慢慢扇动炉火。不多时,小炉上所置的茶壶便传来了水碰壶盖的沸腾之声,一股淡淡的茶香飘了出来。温玉摆出一个杯子,往里注入一股清亮的茶汤。
手中无意识的拿着茶杯晃动,她却并未饮茶,心中反而在沉思自己近日的所作所为。将所有的行为抽丝剥茧分析了一遍,她目光扫过放在桌上的桃花发饰,心中反而更加的迷惑不解。
“难道我竟然......”
她沉思了进去,却对这个念头感到非常的新奇,并且不排斥。这是从前从未发生过之事,她亦无法猜测到结局会是如何。
如果不是这样的念头,她不会在切磋时一时兴起取了张良的束发巾,也不会任由张良挑落她的发饰。要是换做别人,在挑落她发饰之前就被她击败了。
“我何时起了这等心思。”温玉喃喃出声,有些困惑不解。
若要认真计较起来,只怕还是第一次见面时候埋下的种子。他当时站在重重花树下,青衫磊落,宛如仙人。
温玉想了许久,反倒坦然了起来。不管这心思从何处来,李白曾教导她,想要得到什么尽力去得到,既然确定了,那就要将此事做到底。她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然这个问题可以慢慢的试探,并不用那么急。
温玉悄悄抿唇,脸颊上的笑意却清亮如皎月。她无意识晃了晃茶杯,再饮了一口茶,茶香沁透心肺,与浮动在空气中的花香盈满整个院子,而微风拂动枝叶簌簌作响,不由觉得人间四月,果真是个绝好的季节。
温玉饮完一盏茶,拿起桃花发饰绾好头发。眼角余光扫到支撑藤萝的架子下,却发现有一只小小的黑色的蜘蛛,背上有红色的奇诡的花纹,花纹和之前死在她手里的那三个罗网刺客的颈间刺青一模一样。
那只蜘蛛仿佛感觉到温玉看到了它,它停顿了一下,随即极快的速度向院子外爬去。温玉目光一凛,抬手折下一枝花,灌注内力直直甩了出去。花枝响起破空之声,已是将那只来不及逃走的蜘蛛钉在了地上。
温玉站起身,心中涌起恼怒。罗网果然技高一筹,除非武功真是高她一个台阶,否则派人来暗中监视绝对会被她发现。而这只小小的蜘蛛,如影随形,只要每天潜伏在角落里不出现,她就没法发现。只怕是今天这只蜘蛛要带着自己得到的信息回去复命,才露出了马脚被她发现。
温玉眼中的杀意一寸一寸涨起,难道罗网是为了死去的那三个刺客?确实这三个刺客是消失在小圣贤庄地界,让小圣贤庄背上了不明嫌疑。然而当时情况不是刺客死,就是她亡,她自然会选择送刺客上西天。
“温先生,门口有贵客相迎。”
温玉还在分析前因后果,知客童子出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温玉抬头,见是知客童子,颔首应允了一声。心中不免有些惊讶,她来此地所认识的人尽皆乃是小圣贤庄之人,倒不知是何方贵客。
思索归思索,温玉还是随着知客童子来到正门,然而眼前的情形令她瞳孔一缩。来人竟然是李斯,且跟随他到来的还有一队秦兵。秦兵列队两旁,不动如山,气势森然。
温玉微笑拱手见礼:“李大人,不知这是?”
李斯亦是笑了起来:“自从那日闻过温先生的琴声,亦是十分想念。扶苏公子听闻,心中也是十分向往。今日不请自来邀请先生,先生倒不要怪罪。”
温玉看着李斯脸上的笑意,目光不动声色从秦兵身上扫过,心中明了只怕这个约,是赴也得赴,不赴也得赴。
她心中冷笑一声,李斯果然好算计。是不是扶苏邀请她另当别论,只要今天她敢说个“不”字,只怕儒家立刻就要被扣上一个不尊帝国的帽子。且前几日李斯才旁敲侧击的警告过伏念,若是今日不去,阳奉阴违这罪名是少不了。
这般突然而至,立刻命令知客童子来寻她,怕也不想让齐鲁三杰与荀子反应过来。看来这个邀请,恐怕是李斯的私心居多。
温玉微笑越发无懈可击:“李大人,不如请稍等片刻,待我取琴便来。”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道:“温先生何必如此麻烦?虽将军府上的琴比不上先生的那把绝世名琴,但也值得一弹。先生这便随我去吧,令公子久等也是不好。”
“既然李大人如此说了,我也不便推辞,那就随李大人赴约。”
温玉心中越是恼怒,脸上的笑意越发温文儒雅,不动声色。她回头看了一眼知客童子,道:“我这便随李大人赴约,稍后你将我烹好的茶送一杯给张先生。给张先生带个话,就说酉时再请先生喝茶。”
“是,温先生。”知客童子恭恭敬敬一低头,送别温玉。
“李大人不要见怪,方才我请了张先生来饮茶。只是茶汤烹好之际张先生还未至,李大人却来了。不得已匆匆离开,只好令【创建和谐家园】送给张先生一杯,也不算是爽约了。”温玉吩咐完毕笑着向李斯解释。
“温先生不必告罪,这就请吧。”李斯眼神暗沉一下,随即又若无其事的笑开了,挥手请温玉上马车。
待得两人皆上了马车以后,秦兵方列队围住马车前行。知客童子目送马车消失,摇摇头,进门去准备端茶给张良。
温玉端坐在马车中,目光透过帘子紧紧的盯住李斯所乘坐的那辆马车。不知李斯今日此举是何意,只能见招拆招应对。一念及此,温玉脸上闪过一丝冷笑。李斯今日如此逼迫于她,她可是牢记在心。
马车不过行走半个时辰,便到了桑海街头。温玉在车上索性闭目养神,不多时马车穿过几条主要街道,停在了将军府之前。
将军府守卫森严,不独在府中巡逻的众士兵,空中更是有人穿戴了机关翅做飞鸟状滑翔巡逻,从空中到地面,皆严密防备,称得上是铁壁铜墙,固若金汤。
温玉目不斜视,泰然自若随李斯进入府中,倒让李斯高看一眼。不多时,前面便有侍女前来请安带路。穿过数重回廊拱门,已是进入将军府极深了。侍女在一处院落门前止步,打开门道:“请李大人温先生先行进入,稍后公子便到。”
李斯作出一个邀请的手势:“温先生请进,稍后片刻,公子便到。”
“李大人客气了。”
温玉似笑非笑看了李斯一眼,施施然走了进去。她虽面上不显露什么,心里却早早戒备了起来。
如此突然其来、大费周章请她过来,目的只怕不像是抚琴这般单纯。只希望知客童子能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张良,若她因为个中有陷阱没有及时回去,张良便是她最后的退路。她虽能以武力离开,但暂时还不想与帝国起冲突,将儒家整个陷于危机之中。
“温先生请看,这一把‘绕梁’比之你那具绝世名琴如何?”李斯笑着一指琴案上的一把古琴。
温玉凝神看向琴案上摆着的古琴,不觉笑道:“李大人说笑了,这把‘绕梁’乃是令楚庄王都沉迷的好琴,我的青玉流与之相比便又算不得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清茶这个东西,秦是没有的,到了唐的时候,都还很流行往茶里面加入什么乱七八糟的香料煎来吃。但是天九里面已经出现了清茶,秦小四里也有清茶,我们就默认这里有清茶。
这一块没写出来的剧情是他们三个人要合伙去骗可爱的荀夫子了哈哈哈。
解释一下咕咕性格,前面也说了她是被当做继承人养大,那性格肯定A爆。李白这么做大家都知道嘛,他是文学艺术上的谪仙,但是他在政治上是非常不合格的,以至于屡屡碰壁被流出长安。他反思自己在政治上的作为的时候,正好这时候咕咕被塞给他当徒弟,他就思考着培养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出来,看一看她能走到什么地步,于是我们咕咕成长路线直接歪掉。虽然歪掉了,但是她很会反思啊!然后发现自己咦有点喜欢......接下来会有一系列骚操作
第15章 丹心寸意之五
知客童子拜别李斯温玉,急匆匆去了温玉的住所。
推门而入,只见院中的石桌上放着的红泥火炉上,火苗微微还在摇动,茶壶汨汨作响,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茶香。知客童子左右看并无空杯,只有一杯剩下半盏的清亮茶汤。而茶壶中的茶汤,却近乎快被熬干了,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够倒出完整一盏茶的模样,他犯了难。
他想了半天,猜不透温先生的意思,索性将茶壶与杯子一起拿起去回禀张良。
这知客童子忙不迭拿着茶壶与茶杯找到了张良,彼时张良正在看棋谱。见得是客童子到来,手中拿着茶壶茶杯,不免有些讶异。
“三师公,温先生命【创建和谐家园】给你送茶。然而【创建和谐家园】在温先生的住所并未看到别的茶杯,是以将茶壶茶杯一起送了过来。”知客童子恭敬奉上二物。
张良接过茶杯,目光扫过茶壶,茶壶中香气隐隐,茶杯中半盏茶汤透亮,只是没了热气。请他喝茶,却并未给他准备茶杯,还令知客童子给他送过来,此事透露着不同寻常。这半盏残茶,倒像是主人来不及饮完匆匆离开所留。
况且,不说别的,温玉从头至尾就没有请过他喝茶。
张良无意识摩挲茶杯,道:“哦?竟有此事?”
知客童子也猜不透张良在想什么,老实回道:“温先生被相国大人请去了将军府,嘱咐【创建和谐家园】给三师公带话,酉时再请三师公喝茶。”
张良握住茶杯的手猛地一紧,只听细小的咔擦碎裂声蔓延开,凉透的茶水从他的指缝间流了出来。他张开手指,抖落掉掌心的茶杯碎片,抬起头,神色如常道:“你且把前因后果说一说。”
“是,三师公。”
知客童子于是将李斯如何突然出现在小圣贤庄外,让他必须马上去请温玉,且嘱咐万不要惊动其他人的原委一一道来。说来若不是温玉临时嘱咐,他的确不会这么快回来回禀三位当家的任何一位。
如此一番说完前因后果,张良神色一丝变动也无,道:“好,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知客童子行礼出去,张良的目光却变得幽深。他已然明白了温玉的意思,若她酉时还未归来,请他相助。张良心念电转之间,已经有了计议。他将棋谱放下,转身出门。
将军府。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故楚庄王有琴名曰绕梁,弹之令人沉醉,余音绕梁者三日而不绝也。”温玉先是赞叹了一句,转而疑惑道,“传闻楚庄王因沉醉琴乐不理朝事,樊姬劝之,庄王忍痛用铁如意将绕梁砸碎,从此成为绝响,然而李大人这一把绕梁却是?”
“温先生果然博闻强识,楚庄王确实砸碎了那把绕梁。这一把却是楚庄王砸碎以后,甚为后悔,命工匠仿作的。只是远远达不到被砸碎的绕梁的的余音三日不绝的效果罢了,但也还值得一弹。”
“原来如此,多谢李大人解惑。”
“温先生不妨试试此琴音色如何。”李斯笑着转身,冷不迭惊讶道:“公子怎么到了,也未让侍女通传一声,臣倒是失礼了。”
温玉转头,门口果然立了一个人。身着白衣,隐隐露出高贵的气质。此人站在门口正看着李斯与她交谈,此时见李斯行礼,方道:“李大人不必自责,方才我听到你与温先生交谈,便让侍女不要打扰你二人。”
温玉从容不迫拱手见礼:“拜见扶苏公子。”
“免礼。”
二人见礼完毕,扶苏不紧不慢走了进来。
他看着温玉,心中惊讶不已,未曾想到那日在桑海街头遇到的女子竟是儒家之人。她脸上是一个礼貌中带着疏离的微笑,行动之间有章有法。身上的气质与那日在桑海街头遇到的时候天翻地覆,怯懦不见,只余下深深的君子儒雅。
这样的气质出现在一个女子身上,混合成了一种奇异的魅力,令人心折。当日的她美则美矣,却因为怯懦没了灵魂,空有一副美人皮相。而今日再见,她身上那股君子如风的气质迸发,整个人瞬间夺目了起来,让人不禁忽略了她的美貌性别。
倒是生出一种惊艳之感。
扶苏走到上座坐下,李斯敬陪下坐,温玉则端坐在绕梁之前。
李斯笑道:“公子,温先生抚琴可算得上是一绝,那日在拜访小圣贤庄之时闻得先生弹奏《阳关三叠》,久久不曾忘怀。”
扶苏果然起了兴趣,问道:“何为《阳关三叠》?”
“据温先生所说是送别友人所弹奏的曲子,因作者是在阳关此处送别友人,再三吟咏叠唱送别之曲,故名《阳关三叠》。”
温玉手指按在琴弦上,低垂眼睫,掩住了眸中的情绪,被李斯如此夸赞,可不是什么好事。她已经对李斯半强迫邀请她来的目的有了个大概模糊的想法,若最后能确定,那这位相国大人可真是打的一手好算计。
扶苏点头示意,“既然李大人如此推崇,那便请温先生再弹奏一曲《阳关三叠》吧。”
“温玉才疏浅陋,学艺不精,若是弹得不好,请公子与大人切莫见笑。”
话语既落,温玉拨动琴弦。绕梁音色清亮婉转,余音绵绵不绝。由温玉弹来,不过几息,扶苏只觉得一副送别画卷在自己面前徐徐展开:古旧的驿站边上,有人折了雨后新柳,再三高唱阳关曲送别友人。
原本李斯请温玉,他也是无可无不可。只是李斯一再称赞温玉琴艺已是天下一等,未曾耳闻实在可惜,又言谈可借此试探儒家到底有无不尊王命之心,他才允了李斯去请温玉。李斯所言果然不差,他在门外远远就听到了温玉与李斯谈论绕梁。对经典出口成章,娴熟至极,一一说出绕梁的来历,确实不负李斯对她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