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洛阳城门口遥遥就能望见黑压压的一片西凉大军,董卓一脸得意的看了看身后两位已经瑟缩成一团的皇子,下令驻军城外,自己则带着西凉官员们策马进城了。洛阳一夜的大乱已经渐渐平息,老百姓们终于把心渐渐放了下来,皇子找着了,朝廷不会再有什么变故了吧……这下子又可以安居乐业了。
郭嘉看着那些百姓们聚集在城门前,一脸期盼的瞅着两位皇子的神色,心中苦涩,董卓已经进京,这洛阳城再没有值得留恋之处了,这趟重回洛阳,除了能把王老头带回青州,结识战神吕布外,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啊……
董卓在马上环视了一下前来接驾的群臣,那张胖脸渐渐舒展了起来,这京城就是比西凉富庶啊,一想到自己以后可以在洛阳这天子脚下作威作福,董卓心中一热,便道:“众位来的也太迟了吧,京畿重地,居然会遗失皇子,你们对得起先皇隆恩么……”
郭嘉听了董卓的话暗自发笑,这董胖子演戏呐,就灵帝那只知道宠信宦官的昏君,还能给百官什么隆恩?看着董卓一脸郑重,郭嘉忍不住把头别了过去。身边的百官倒是听了董卓的话后不少人都面带惭色,这皇子还是个地方官找着的,这事要是传出去了,丢死人吧……
这时,正在洋洋得意的董卓忽然想起刚寻着皇子时,刘协对自己的那声:“既然你前来勤王救驾,见了皇帝为何不跪?”的呵斥,转念一想,大笑道:“依本官看,先帝驾崩后未立储君,陈留王少有异才,不如就立陈留王为帝,如何?”
董卓这话刚一说完,道路两旁的群臣“嗡”的一下乱成一团,灵帝虽然暴毙,可是已经指明立刘辩为储君,董卓这唱的是哪一出?正当百官议论之时,丁原快步走上前来,叫道:“天子家事,岂是我等能够篡改的?先帝已立储君,你这胖子是何意思?”
董卓原本还以为自己掌兵众多,可以在朝中横行无忌,没想到丁原的当头棒喝,却让董卓打了个寒战,不过输人不输阵,董卓看了一眼眼前威风凛凛的丁原,怒道:“我不知道什么天子家事,先帝已经驾崩了,圣旨我又没听到,陈留王无论学识还是样貌,都比太子强上太多,所以就应该立陈留王为帝!”
两人正怒目而视,董卓身后的那几十骑西凉铁骑已经开始遥遥准备着向丁原冲去了,曹操这时也立刻站了出来,道:“两位且稍安勿躁,先帝已经立了遗嘱,我们就应该遵循,何必在此吵嚷不停呢?”
“你又是何人?”董卓斜眼看了看曹操,正瞅着老曹因为寻找皇子时换上的那套校尉甲胄,笑道:“你小官,不懂朝中之事,不用多言,此事我以决定!”
郭嘉听玩董卓的话,差点笑喷,一个西凉刺史,竟然这么摆谱,现在京畿虽然兵员不多,但是要抵御董卓带来的这几万先头部队还是绰绰有余的,难道董胖子真以为吃定了京中群臣了?这里论品级的话,似乎董胖子没有多少发言权吧。
“你决定了可不作准,奉先听令,若西凉诸军敢轻举妄动,奉先直取敌酋便可……”丁原话音刚落,身后一身披挂的吕布便策马上前,一脸狠色的看向董卓,董卓见了吕布心中一惊,吕布身上若有若无的杀气似乎已经遥遥锁定了自己,嘴边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就在董卓踌躇之际,身边一尖嘴猴腮,小鼻子小眼的文官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董卓听罢连连点头,便道:“两位皇子都已疲乏,今天暂不与汝等争论此事。”说完,狠狠的看了一眼丁原,便退入军中。两位皇子看着这回宫路上的闹剧,心中更是凄苦,在百官们的跪拜下,缓缓走入宫门。
郭嘉的注意力却完全集中在了刚才在董卓耳边小声嘀咕的人身上,心道那便是李儒了吧。这招以退为进用的不错,先是董卓把另立储君这个事情通告百官,然后让百官们自己寻思,洛阳城外便是几万西凉铁骑,那些墙头草今夜估计就要去董卓府上拜会了吧,剩下的那些忠直之士,手上又会有多少兵权?
“主公,为今之计洛阳已事不可为,咱们还是速回青州为好……”郭嘉走到老曹身边小声说道。
“可是……”老曹欲言又止,刚才看到董卓在宫门前的自导自演,老曹心中便有警觉,这董胖子不是个省油的灯,现在离京的话,恐怕两位皇子的命运堪舆。思考了一会,老曹便道:“这董卓专权,刚进京城便是如此嚣张,我是担心两位皇子受其挟制……”
“所以更要回到青州,洛阳的事情就先交由丁刺史,此人忠直,必不会为害朝廷,另外也可以同袁家兄弟打声招呼,此二人忙了一夜,什么好处没捞着肯定一肚子气,主公把矛头引到董卓身上便可,我们便先回青州举兵,跟洛阳的那些忠直之士遥遥呼应,这样董卓必不敢轻举妄动了!”郭嘉说完,若有深意的看着老曹,期待着老曹的决定。
“也只好如此了。”老曹看了眼已经因昨夜动乱弄的有些破损了的宫门,无奈的叹了口气,此次进京,变数实在是太大了,皇帝,大将军,还有那些宦官,一夜之间全没了,也不知道这乱局是已经结束了还是才刚刚开始。
“这才是刚刚开始啊……”郭嘉仿佛听到了老曹的心声,幽幽叹道:“主公啊,你下一步怎么走,已经开始影响这天下的局势了,当断不断必为其害,还请主公速决了。”
老曹深深的看了一眼郭嘉,道:“奉孝典韦听令,你二人现回驿馆收拾行装,我先去跟丁刺史谈谈……”
“记得问丁刺史把吕布借来……”走出好远,郭嘉忽然想起今天猛将兄在百官前的威猛表现,回头大声喊道。
“早就想到了……“老曹的声音远远传来,郭嘉听完,会心的笑了,这主公,果然不是吃亏的人。
第四章 重回洛阳 NO.13 洛阳封城
老曹和郭嘉在宫门前分头行事,看着老曹颇为落寞的背影,郭嘉心中也十分不是滋味,老曹如果在治世的话也应该算一能臣,可是适逢乱世,跟着这个腐朽的朝廷混,能混出什么来?何进当权的时候,老曹不也常常直言不讳,最后也只能留下句“庶子不能与之谋”,现下董卓又要当权了,西凉兵马刚进洛阳就唱了这么一出,看样子老曹对董胖子也失去信心了,不做奸雄就只能做狗熊了,话说回来,都是这世道逼的,谁不想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可是现在这朝廷,想安稳下来,恐怕很难……
另外就是吕布的问题,这董胖子说进京就进京了,根本没有给郭嘉留下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吕布的为人,借吕布回洛阳只是权宜之计,把吕布留在洛阳,万一吕布反了丁原跟了董胖,那岂不是让董卓如虎添翼了?即便吕布足够勇武,可是若要到了青州地界,恐怕以吕布匹夫之勇也搞不出什么花样,即便猛将兄脑后有反骨,那又如何?猛将兄总架不住青州那诸多武将吧……
想到这里,郭嘉略微定下心思,这洛阳马上就要姓董了,抓紧时间跑路为妙,等回到青州,若董胖子在洛阳稍有异动,直接提兵而来,轰轰烈烈的把董卓撵回西凉岂不快哉?郭嘉舒展愁眉,在老典耳边小声嘀咕了一阵,便匆匆向驿馆而行了。
原本的大将军府已经成了董卓的府邸,董卓倒是不介意住死了人的房子,直接向二位皇子讨了过来,将军府的书房内,董卓和李儒正密议着刚刚宫门长街外发生的争端。董卓同李儒原以为凭借着城外的那几万西凉铁骑,朝中重臣应该没人敢吱声,没想到还真遇到了硬骨头,丁原在宫门前的仗义执言,让董卓很是郁闷,回府的路上叫嚣了一路,董卓下定决心一定要给丁原点颜色看看。可是一想到那丁原义子身上那若有若无的杀气,董胖子便是一阵心惊。这在西凉呆久了,董卓的眼力劲还是有的,丁原义子在长街上要当街格杀自己那自信的眼神,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岳丈大人是在担心丁原义子吧,此等武将,确实不可多得,不如我们说降于他,如何?”李儒看到董卓心不在焉的样子,揣度片刻道。
“若能说降还好了,疏不间亲啊……”董卓虽然对吕布很有兴趣,可是一想到此人是丁原义子,便浑身不舒服起来。
听完董卓的顾虑,李儒侧隐隐笑道:“岳丈大人莫要忘记,此人是义子,并不是亲子,依儒看我们还是有机会结好于他,若赠其金银,让他在我们与丁原部厮杀时两不相帮也好,到时候丁原倒台,此人定要依附我等,到时候岳丈大人又添一悍将,岂不快哉?”
董卓显然被李儒的建议打动,忙道:“汝有几成把握做成此事?”
“在下曾闻军中李肃为此人同乡,在吕布去并州之前,二人甚是相熟,我们先以财物结好于他,若能策反此人那是最好,若其不反,那就让他托病匿于家中不出,我们在城外一战而定丁原部,然后亦可收其入帐下。说到把握,应该有七八分吧,即便是此计不成,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李儒说完,董卓听了连连点头。
“那就依计行事便可。”董卓心中忧虑尽除,大笑起来。
次日此刻,老曹已经赶到了丁原府上,老曹同丁原道明来意,丁原对老曹的想法很是赞同,现下京畿能用武之兵不多,早就听说青州富庶,兵多将广,听了老曹的建议,丁原连连表示支持,并且很痛快的让吕布点兵护送老曹等人回到青州,吕布本人对青州也很是神往,想那典韦口中,青州擅马战之人众多,自己正好借此机会去会会天下英雄。
一切事情都已办妥,老曹便匆忙告别丁原,回驿馆与郭嘉典韦相见,临行之际,老曹一个劲的嘱咐丁原要守住京师,现下满朝文武,能用之人已是不多,西凉董卓一党独大,敢于直言之人又能有多少?只有等撑到青州军至,才能将皇权还与皇子,所以,丁原现在身上可是担子不轻了。
看到老曹和吕布齐至驿馆,郭嘉就知道老曹事成,剩下的事情就是要赶紧马不停蹄的回到青州,驱兵而来了。洛阳已经不是久留之地,所以几人决定趁夜离京,现下丁原兵少,就算加上城内禁军,若真的董卓翻脸作乱,以现在洛阳城防根本守不了多久,能早一日便早一日,几人如是想到。
于是,郭嘉便命五十特战队员留在京师,随时注意西凉军马状况,并且将消息传给丁原,剩下的人彻夜离京,刚刚入夜,曹操等人便出了城门,一路向东而去。
“报告主攻,吕布已不在丁原军中,属下经过打探,吕布今日午时就离开了军营。”李肃去丁原军中转了一圈,没有寻到吕布,心道不好,便匆忙到将军府向董卓报告。
“不在军中?”李儒听了李肃的话心中甚是不解,这京城形势已经如绷紧的弦一般,此时此刻,丁原军中却不见了其头号武将,这样的状况倒很是奇怪了。
“不在也好,正好明日与丁原约战城前,没了吕布,并州那点军马还是我西凉铁骑的对手?”董卓倒是浑不在意道,对西凉军马的战力,董卓还是十分自信的。
“难道丁原的并州军还有存货?没准吕布回并州是为了引并州军马来了……”李儒想了半晌,似乎也只有这样一种可能,并州军马倒不足为患,只是那曹操的青州军,据说战力非凡,想到这里,李儒忙道:“岳丈大人,赶紧封锁城门,不要让那些地方官都跑回驻地!”
第四章 重回洛阳 NO.14 城门邀战
洛阳城封城了。
洛阳四面的城门被西凉军堵了个水泄不通,城内风声鹤唳,老百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西凉刺史刚一进京,就弄出这么大的场面,百官更是被董卓的这一手搞的心惊胆战,朝堂上议论纷纷,不少官员纷纷指责董卓如此过分行事,皇城说封就封,董卓也太不把皇上跟百官放在眼里了吧。
“本官也是为了稳定京畿治安,不让宵小之辈作乱城中,据我所知,青州牧曹操已经趁乱出城了,此时出城,本官实在不知其意欲何为!”董卓不慌不忙的面对着满朝文武的质问,振振有词道。
“董刺史此言差矣,青州牧大人出城之际,跟在下说过青州有黄巾余党异动,急于回到青州平乱,倒是董大人此次封城,实在是令人寻味……”丁原冷笑一声,继续道:“皇城说封就封,董大人难道就不在意皇上怎么想,众官怎么想,百姓怎么想么?”
丁原此话一出,众多官员纷纷附和,董卓被百官连番质问气得须发皆张,怒声道:“本官就下令封城了,你们又能奈我何?本官率西凉兵将前来勤王,劳苦功高,居然还被你们这些无能之辈如此诽腹,本官倒要看看,你们这些无能之辈还能闹成什么样子!”
董卓话一出口,李儒连忙拽了拽董卓衣袖,这番话董卓说的实在托大,朝中百官啥时候被人指头上骂过“无能之辈”,就连灵帝都没这样说过吧。不过话说回来,董卓在西凉也是土皇帝,并没有看过他人脸色,如此作色倒也难怪了。
“董刺史好大的官威!”王允怒声道,“既然董刺史以为可以用一己之言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的话,那老夫这个司徒之位让与你又何?”说罢便拂袖而去,心道这洛阳果然如奉孝所言,在此当官又有何意?颓然离开朝堂的途中,王允暗道:自己果然是老了,努力了一辈子,也该找个地方养老了,还是择日启程,去青州寻那奉孝和蝉儿吧,自己在世上还能有多少个岁月?索性什么也不管,享受几天天伦之乐吧。
司徒大人愤然辞官而去,朝中众官瞠目结舌,这三公说不做就不做了,王大人可真够洒脱的。可是百官也不仔细想想,导致这一切的一切,完全是当今朝政混乱,司徒大人心力交瘁无力回天,只能回避乱世了。
董卓也被王老头这一手搞的闷闷不乐,王允说的倒是好听,司徒之位让与自己,难道从西凉大老远的跑过来就是为了当个文官?没有兵权,在朝堂上还能挺直腰板说话?董卓正欲叫住王允,李儒却抢先上前道:“司徒大人说要辞官也太过儿戏了吧,众所周知,王大人在朝中兢兢业业,何必为了一时之气,说辞官就辞官呢?”说罢,群臣连连附和,李儒继续道:“朝廷再也经不起这样连连折腾了,两位皇子俱已回朝,还望王大人以大局为重。”
若是郭嘉在此,也要佩服李儒此番激将了,以王老头的性格,必不会留个烂摊子交给群臣,更何况董卓此番刚一进京,根基不稳,朝中根本没有多少党羽,正需要王老头这种能稳住大局的人平抑朝中混乱格局,西凉派系的官员们再趁机收买人心,等到大局已定,朝堂上就该改性董了。
王允听完李儒此言,冷笑一声,道:“若要老夫留在京师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刺史大人将西凉军权交予皇上,由皇上裁定西凉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便可。”说完,若有深意的看向董卓。
“王子师,你别给脸不要脸!”董卓听了王允的话后,怒声道:“西凉诸部,皆是本官所训,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要滚就滚,何必多言!想要削我兵权,没那么容易!”
李儒心中暗道王允厉害,居然釜底抽薪,这样一来,西凉军的所作所为可是路人皆知了,既然如此,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的把王允留在洛阳,若王允归去青州,各地官员必因王允声誉纷纷勤王,以西凉一旅之师倒是有些相形见绌了。
李儒忙上前小声在董卓耳边嘀咕一阵,董卓听罢连连色变,看着王允离开朝堂的背影,董卓心中狠道,定要把这老头软禁于京师,这次封城,虽然跑了个曹操,但是大部分的地方官员仍在,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然而王允开了个辞官的先河,众地方官员们也想通了此时京师不是久留之地,纷纷向董卓请辞,并要求董卓取消城禁,董卓听罢冷笑道:“京畿众地,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你们也太不把本官放在眼中了吧。自今日起,京城封城一月,众位有何异议?”说完董卓便拂袖而去。
“董刺史,你西凉军可还未进京,禁军也不由你统驭,你有什么资格说此大话?”丁原看董卓想要离去,终于爆发,怒道:“自今日起,我并州军马若遇你西凉军兵,杀无赦!”
“哼,本官在西凉杀人的时候,你还在并州吃奶呢!本官还怕你不成?择日不如撞日,明日城前一战,谁不去谁是孙子!”董卓连连冷笑,并州军马就来了那点兵马,正好拿丁原的向上人头来威慑群臣。
百官可没想到今日朝堂之上会闹到如此地步,连连劝阻,可是丁原和董卓都不为所动,两人分别离去,回到府中布置来日城前之战。朝上消息很快传到百姓耳中,京中又要起战事了,可是洛阳四门尽封,这日子还叫不叫人过了。
“丁原小儿,明日定要让你吃点苦头!”看着渐渐阴沉下来的月色,董卓冷声道:“你那义子去了青州,还有何人能阻我西凉上将?!”
抱歉抱歉,这段时间过少……主要是假期将至要回家,日常琐事比较多的缘故,希望大家理解……
第四章 重回洛阳 NO.15 张辽扬威
一日疾行,老曹等人已过濮阳,遥遥可以望见兖州城门。老曹坐于马上一脸的忧虑,抬头看向身边平静的吕布,奇怪道:“奉先难道不担心丁刺史么?这次走的仓促也是怪我,若奉先还在洛阳,董贼必不敢异动。”
吕布听到老曹如此抬爱自己,咧嘴一笑,道:“主公何必多虑,依在下看,西凉铁骑虽是悍勇,也不一定能破的了高顺的陷阵营,更何况在下观西凉军中,武艺稳胜文远者亦不会有几人,再加上义父运筹帷幄,西凉军绝对讨不到好!”
曹操本以为吕布是在安慰自己,料想并州兵少,即便和西凉铁骑有一战之力,那也必是败多胜少,可是吕布如此自信满满,却让曹操很是疑惑,并州军马难道战力会是如此之强?西凉铁骑可是闻名天下的军队,即便自己从青州引兵而战,也不敢保证一击而胜。想到这里,老曹把困惑的目光投向了郭嘉,问询了起来。
“回禀主公,若是战场厮杀,在下倒是同意奉先的说法,并州也是人才辈出之地,想奉先如此推崇此二人,这两员武将必是不差,并州军马倒是有自傲的资本,只是属下有些担心李儒多智,战阵之上,将士用命虽然重要,但是若是对手奇谋百出,这仗便是不好打了。”郭嘉说完,苦笑了起来,不过对于张辽高顺,郭嘉还是很看好此二人能拖上西凉军一些时日,一个是后来的五子良将之首,一个是闻名后世的八百陷阵的统领,即便面对西凉铁骑,也不是没有胜算。
“但愿如奉孝所言吧……”老曹暗叹一声,快马加鞭疾驰而去。身后吕布典韦急急跟上,郭嘉无奈,只得催马而上,这一日颠簸,浑身都要散架了,自己是个文官,却还要如此遭罪……
洛阳城前,一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西凉铁骑,董卓天色未明就来到西凉营帐中与诸将议事,这并州军马此时冒头,定要一战而就,只有几千兵马的并州刺史就作为血洗洛阳的开胃菜吧,这次灭了并州军,再入朝廷,还有谁敢忤逆自己?董卓自信满满的看了看身后杀气腾腾的骑兵,冷笑了起来。
并州军前却是静悄悄的,高顺令陷阵枪营分于骑兵两侧,保护队伍侧面不受冲击,丁原张辽居于阵前,看着对面一眼望不到边的敌人,丁原原本忐忑的心情反倒平静了下来,军中武将们也纷纷请战,兵马不多的情形下,上将于阵前擒杀敌将,必是鼓舞士气的重要因素,没等丁原说话,张辽抢先道:“大人,我愿出阵一战!”
看丁原点头,张辽一马当先冲出阵中,冷然扫过对面众多西凉骑兵,朗声道:“西凉军中,谁敢出阵一战?”
张辽的话如当头棒喝般让董卓有些摸不着头脑,并州军马就这么点人,居然敢主动寻衅,更何况自己有上将华雄镇守中军,要说那吕布邀战,没准自己还要寻思寻思,一并州小卒居然敢阵前叫嚣,难道当西凉无人?
“此人自信满满,必是马上功夫不差,岳丈大人应遣华将军首战此阵,若事有不济,再令铁骑直接冲杀敌阵。”李儒看了一眼阵中张辽威风凛凛,忙道。
“大人何必长他人志气,在下愿意出战,一举擒下敌将!”话音刚落,一七尺大汉走上前来,董卓见了来人,笑道:“此阵就交于李傕将军了,定要将敌将斩于马前!”
“何不遣上将华雄亲战?岳丈大人不可轻敌!”李儒看着阵中张辽泰然自若,心下惴惴道。
“李儒大人何必小觑于吾?难道大人就如此惧一小卒?本将愿立军令,定斩此人于阵前!”说完,李催提枪上马,头也不回的向阵中策马冲去。
“来将通名,我李催枪下不杀无名之鬼。”李催来到阵前,一声大吼,颇有一番威势。
“张辽,张文远。”张辽二话不说,挺枪策马而至,张辽马快,没等李催喊个暂停什么的,人马已经来到李催身前,一声大吼,连人带盔削掉一半,西凉军见此阵势,据是一愣,战场中还是那二将立于阵中,只是一将已没了脑袋。半晌,李催那无头之躯才从马上缓缓落下……
“岳丈大人,快冲阵!冲击并州军两翼!”李儒也没有想到李催竟然如此不济,就这水准,还敢立军令状?这军中士气,已经让李催这手给弄的急转直下了,若再拖上一阵,西凉铁骑恐怕再无人敢阵前与那敌将邀战了。
董卓也是反应了过来,连忙喊道:“冲阵,冲阵!”一声令下,万马齐奔,蹄声隆隆,洛阳城前的地面都震动了起来。
张辽见已不可强攻,忙策马回于阵中,对高顺微微一笑,高顺便道:“陷阵营的二郎们,别让那些西凉犊子小觑于我们!”高顺话音刚落,就听到两翼陷阵战士高吼,“陷阵无敌……”
两翼的陷阵营战士一字排开,明晃晃的枪尖冲向奔袭而来的骑兵,冲在阵前的那些西凉骑兵俱是一愣,便连哭爹喊娘的机会都没有了,万马奔腾岂是可以说停就停?不少西凉将士纷纷撞在了陷阵营士兵的枪尖之上,死不瞑目。
看着战场上惨烈的厮杀,董卓万万没有想到,本想一战而就的战局居然到了如此惨烈的地步,看着自己的骑兵精锐,纷纷惨死于对手的长枪之下,惨声道:“不想并州兵马,居然悍勇如斯。”
“岳丈大人还请先退,我们来日再做打算吧……”李儒看着渐渐进入胶着的战局,无奈道:“不想西凉铁骑的神话却被几个无名之人所败,此役一过,我军的士气啊……”
“都是那该死的李催,本官回去抄他满门!”董卓狠声说完,忙苦涩叫道:“收兵!收兵!”
第四章 重回洛阳 NO.16 吕布之变
洛阳城前激战,并州军大胜,西凉铁骑倒退十里,距城二十里扎寨……
这个结果是京中官员们谁都没料想的到的,刺史董卓也因为损兵折将,彻底与丁原撕破了脸,拒不还朝,还扬言有朝一日,必将并州军马从这朝中除名。
丁原并没有因晌午的大胜而开怀多少,并州军马不多,这样的消耗战根本是打不起的,刚才一战,也是董卓轻敌冒进,小觑了并州将领导致的结果。若西凉铁骑择日再来,洛阳城定是凶多吉少,可是现下孟德却未行多远,再加上调集军队的时间,青州兵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倘若洛阳有失,先前的努力就都白做了……丁原看着身边打了胜仗,喜气洋洋的将领们,苦涩的笑了起来,也许下次西凉铁骑再来,自己还能看到这么多的笑脸么?
西凉营帐内,董卓一脸颓然的坐在帅位,李儒沉吟半响,侧隐隐道:“岳丈大人,何必在意此次兵败?李催将军一意孤行,才导致了此次事败,并州军马不广,象今日这等战阵,他们又能消耗的起几场?”
“本官当然知道,只是看到丁原那张嚣张的老脸,本官实是开心不起来……”董卓听完李儒的话,眉头稍解道,“传令众军,明日一战而定,汝等以为如何?”
“这仗当然是打的越早越好,我们长途奔袭至此,余粮已经不多,上回进京劫掠的那些粮草现在也用的差不多了,只是骑兵攻城,依在下看是有些浪费,不过我们倒也不必攻城,若丁原再敢如今日这样出城一次,定要让他尸骨无存!”李儒说完走到董卓身边,上前附耳道:“丁原此人少智,若我们如此,如此……”
济南城已然遥遥在望,这连日奔袭,郭嘉感觉是天旋地转,可是看了看身边吕布典韦等人都跟没事人一样,郭嘉只能一脸的无奈的苦笑,不一会就会见到仲德子义了把,郭嘉暗道,终于可以歇歇了,以程昱之智加上太史慈之勇,济南城的先头部队早日进京,那京中权柄俱归老曹,何乐不为?自己嘛,坐享其成好了,还有,早日把王允接回家,给小蝉蝉一个惊喜……
正当郭嘉还在意淫之时,一彪军马奔袭而至,来将正是太史子义,没等老曹寒暄,子义翻身下马快步上前道:“主公别来无恙,吾等早已准备停当,随时听候主公调遣!”
太史慈的反应让老曹吓了一跳,难道京中之事已经人尽皆知了?看着老曹一脸疑惑,太史慈便道:“文若曾言,主公此去京师未带兵马,京中形势多变,济南城乃是青州距洛阳最近之地,便令吾等早做准备,另虎豹骑,近卫营的那些人马也随时听候主公调遣。”
“文若真乃吾之子房!”老曹由衷感慨道:“诸军听令,今日早些准备停当,来日无名去援助并州军马!”说完便带着众将向城中走去。
“青州战力果然了得,就那员马上武将,便不是泛泛之辈……”郭嘉听到吕布嘀咕,笑道:“奉先兄,若你在青州,主公也定然委你此等兵马,要不回去俺跟丁大人说说,让他把你留在青州得了。”
“只是我怕义父撑不到我们回去,文远高顺虽勇,可是西凉铁骑岂是好相与之辈?临行之时,义父对我说过要好好辅佐于曹公,现在来想,是义父不想让我死于乱军之中吧。”说完吕布一脸颓色,缓缓道,“起初我还一直愤恨义父不予我兵权,可是这战事一起,我才知道义父对我恩重如山啊。”
转性了?郭嘉听了吕布由衷之言,心中感慨,开解道:“奉先何必耿耿于怀?你曾言张辽高顺俱是并州军中有数高手,陷阵儿郎无坚不摧,现在却何故去做儿女之态?放心吧,丁大人必然无事,区区董卓,不足为惧……”说着说着,郭嘉也渐渐底气不足起来,丁原真能撑到老曹班师么?若是洛阳有变,王老头,公达等人又会怎样,郭嘉心中暗道:董胖子若是伤害了这些人,那跟自己可真是不共戴天了……
“奉孝也不用开解于我了,我心中有数,若主公给我一旅之师,我定驱董贼于西凉……”吕布狠声道。
“奉先何故忧虑,我现在就委你兵权,五营五百骑兵供你驱策,若隔日回京,战场上你有所表现,再做提升!”老曹笑着走上前来说道,“汝乃我好友之子,我必不薄待与你,再过两日,在战场上展现你的勇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