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军事·历史]盛世中华作者:汉风雄烈》-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因材料、铸造法等方面的原因,清朝自制造出的火炮炮壁厚而炮膛小,常常上万斤吨位重的大炮只能发射十几二十斤重量的炮弹,比例远逊于欧洲的150:1(非包括臼炮,且铜炮的比例会更大)。所以已别看是几千斤上万斤的超重重量,真正威力反倒是不如欧洲几百斤重的行军炮,无论是在射程上还是在威力上。)

      旁边的陈虎、张世龙等人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但听到柳严辰的话也是高兴非常,好歹他们还是听得懂的,大炮不就是打得越远越好么。

      梁纲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这门炮能造成眼下的这个水平,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毕竟这还是柳严辰在山上造出的第一门炮,是他看着陈广亮的那个小本本一人摸索铸造出的第一门炮。

      想必在日后,熟练了,有经验了,柳严辰还可以造出更好的火炮来。或是把铸炮用的铸铁换成青铜、黄铜,这无疑也会上大炮的性能有上那么一些提高。

      “大当家的,是三百五十丈……”一番测量后,姬延良跑到梁纲跟前汇报到。

      “三百五十丈,也就是超二里了。”这柳严辰估算的可真准,梁纲展颜一笑,扭头望向柳严辰,“打这么远,那有效射程还是多少?”

      三百五十丈算是这门炮的最大射程,那最大射程之下还有一个有效射程不是。相比较最大的射程,这个有效射程在战场上更有用。

      “可及一百五十丈。”柳严辰这些日子来和梁纲的接触,也懂得了他口中的一些名词含义,就比如眼下的这个有效射程。若是换做才上山时,梁纲非待再给他好生解释一番不可。

      “一百五十丈……”梁纲清吁了一口气,才一里地啊,虽然知道这个年代的水平就是这样,可心底里还是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股轻视感。

      “今后柳师傅还要多多麻烦,铸炮和研究,咱这山里可就只靠柳师傅一人了……”梁纲一边需着话,一边轻轻地拍打着火炮冰冷的炮身,这冬天冷却的就是快。“这种炮,山里再铸上两门就不再造了,柳师傅抽空要多多研究一下那个臼炮…………”

      这样的小炮性能虽然已经达到了国内的顶尖水准,可自己要在群山峻岭间活动,它还是太重了。毕竟是有六百多斤呢!

      如果能减轻到一二百斤,倒还可以接受,但以现在的条件而言,这明显不可能。所以这种加农炮梁纲就不打算多造了。况且山里面的铁料也不多,除去王氏父子负责的火枪组所需外,拨给火炮组的最多也就是四五千斤,留下一些造点轻便的臼炮不是更好?

      虽然它的射程更短,可口径大不是?威力也大,只要射程能超过五十丈,那就足够了。

      “这个好说,臼炮本身并不复杂,倒是弹药需要更下功夫。”柳严辰拱手道。他就是吃这碗饭的,得到了那个小本本自然是如获珍宝。虽然初上山时内心中一直是胆颤心惊的,可那个小本本上的东西他却是早已经熟记于心。对于那结构简易的臼炮,就是闭上眼他也能造的出来。而且“用大当家提点出的铁模铸造法来造,不需多久,开春之前全可尽数交付……”

      话说的真好听——大当家提点出的铁模铸造法,纯粹是狗屁,事实上梁纲只是在柳严辰制作炮坯泥模的时候多说了那么一句话:为什么不用铸铁做模具?

      后世的金属模具十分普遍,充斥着各行各业。所以可以说明的是,这铸铁什么的也是可以用来做模具的。那为什么还要一直用泥模呢?

      (中国传统的铸炮工艺,从明开始都用泥模,即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范金倾铸,再层层笋合。泥模是必须烘得干透才行的,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施放时炮筒容易炸裂伤人(清朝时的普遍现象,工匠不用心,官员不操心,最后损害的还是国家利益)

      烘干泥模往往要一个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阴寒天气,则须两三个月才行。而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随即就要丢弃,不能再用。)

      第一卷 短毛反贼 一百二十四章 铁模炮

      柳严辰是什么人,祖祖辈辈都是干铸炮这一行的,他当然清楚泥模铸炮都会有什么缺陷。但是受见闻、知识、意思等方面的限制,想创新他也是没这个能耐的!

      对于铸铁模具,以金属模具来铸炮,在这方面上说实话他是一点念头都没起过。

      梁纲的那一句话,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无稽之谈,因为泥模铸炮的手艺已经是上下传承了好几百年,已经成了铸炮这一行当中的传统。但是这第一个反应过后,他心中又隐隐明悟了点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所以说金属模具即便是在这个年代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柳严辰当然知道这方面的事情。但是就如两千年前的战国一样,这个年代的金属模具也是用来铸造农具、铁锅这类的小型器械的,像是大炮这样的大型金属器,那真是从未有过。

      冬天阴冷时节,泥模做出来了一时半会儿也是干不透的,柳严辰寻思着梁纲也不可能白白让他游手好闲的度过一个冬天,毕竟自己之所以被抓上山原因就在于大炮,所以想过之后就应了这个“难题”,领了拨给他的一小队手下开始着手做起了铸炮铁模。

      就算是现代,用金属模具铸造重数百斤至数千斤的大型铸铁件,困难也是很多,况乎是这个年代,所以无可厚非的柳严辰连连失败了七八次。但是就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之中,一些窍门也被他给慢慢的摸索了出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放在他身上,放在这件事身上,真是太贴了!

      (1)首先按铁炮大小,分4—7节,作出泥炮。

      (2)按泥炮节数分制铁模泥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泥型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注时和铁模铸成一体。

      (3)用泥型翻铸铁模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烘干后,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然后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合的整套铁模。

      (4)用铁模铸造铁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从以后来看,铁模铸炮工艺对梁纲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一工艺的成功简直是支撑起了梁纲火器的半边天。

      而此时的他虽然对铁模铸炮的认知还很不足,但是也从始至终的关注着柳严辰这一工艺的发展,所以待到成功之后,连他也对这一铸造工艺有了相当深的认知。

      怎么说呢,用书面语言来讲,那就是这一技术是在传统金属型(模具)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这其中蕴含着许多传统工艺,就比如铁模各瓣之间和各节之间所采用的定位方法,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陶范和金属型(模具)的榫卯定位工艺措施。又如铁模把手的分铸、采用双层涂料等,也是传统铸造的常规技艺。

      柳严辰在铁模铸炮成功之后,总揽前后两法,给铁模铸炮总结出了的七个优点。其中讲到铁模的特点就是能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用一工之费而收数百工之利”,可以省去无数工匠;而且减少了成炮后的表面清理和镟铣内膛的工作量;还有铸型不含水分,几乎没有气孔,用后还可以收藏,维修起来又十分方便,如果局势紧迫,能很快的就投产以应急需……

      实在是有些欣喜若狂,对于工匠来说,尤其是世代从事铸炮这一行业的工匠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成就更柳严辰他高兴的呢!

      有了这套铁模,随着第一门大炮的出产,几日之后两门崭新的火炮再次立在了梁纲等人面前。黝黑噌亮的外表,黑隆隆的炮口,一眼看去就能给人一种凛凛生威之感,实在是……漂亮!

      犀利的杀伐武器,落在梁纲等人眼中那就是只有这两个字能用来形容——漂亮!绝对是漂亮。

      “大当家的,咱们是不是该发发市利了呀,有了这三好东西,不拿来用用,这心头实在是痒痒啊。”陈虎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也能有大炮助阵,现在他只要想一想炮声隆隆,心头就充满了兴奋。

      “是啊,大当家的,发发市利吧,弟兄们窝缩起来都快一个月了……”

      “就是,出去练几下嘛……”

      “大拉练,拉练,这天气正好锻炼人……”

      陈虎起头,剩下的一众头领跟着纷纷起哄道。

      梁纲听得愕然失笑,这群家伙,之前还说过的话这么快就忘掉了?当初可是还一直在抱怨说每天练得辛苦,拉练不是人干的活等等的,现在真到了大雪封山的时节了,要缩起来猫‘冬’了,见了三门大炮却又纷纷跳脚……

      这地方到底是在湖北,天气比起北方还是要好一些的,冬天里就算是梁纲的老家都要比这儿冷几分。现在山中的情况是,不是寒冷的受不了,而是山路艰难湿滑,着实行走不易,所以在地上的积雪却是满山后梁纲就在没有进行行动。

      现在梁纲手下的人马都已经全配上了棉衣、棉裤、棉被等,防寒上是绝对过得去关的。山里就连至今还在押的八百余绿营兵(余下的都放了),梁纲也没虐待他们,每天一干两稀的活着,还有薄棉衣薄棉被穿盖,又不用干太重的活,这日子‘潇洒’的连山外的老百姓都比不上,说出去绝对会有大批大批的贫民百姓感到羡慕的。

      “行,等咱们的臼炮造好了,弟兄们就去石碑岭发一发市利。敲了那清兵大营,然后在好好地扫荡一下…………”

      第一卷 短毛反贼 一百二十五章 炮声隆隆

      乾隆五十八年,一月十七日夜。

      一支过千人的队伍悄悄地地靠近了江北群山的外沿。

      石碑岭、石门山……

      “过了今晚这儿还是爷的地盘。”梁纲遥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暗自自语道。虽然这个时间很短暂,“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站在他身边的姬延良、姬仲良兄弟兴奋地睁大眼睛望着前方,虽然他们兄弟来也上过几次厮杀,可那才是多大的场面?连杨家集灭刘时的规模都不如,更怎能比得上现今这千人规模的混战?

      姬仲良扯了下领口,冷冽的寒风立刻吹刮进衣领,满身的一寒,燥热立刻降下了两分。这一路奔走,他还真是出了一身的大汗。“大当家的,干嘛要在夜里打啊,石碑岭那破营地咱们任何时候还不都可以轻轻松松的拿下,何必选择夜里,路太难走了。”总兵力才五百人的石碑岭营寨,在姬仲良眼中根本就不是威胁。不过他也知道这话是不能在众人面前当众说起,所以只是在无外人的情况下才可以向梁纲问起。

      梁纲笑了笑,如姬仲良所言的一样,就石碑岭那样的守备力量什么时候打还真都是一个样子,但是在做布置的时候,他自己还是无可避免的受到了前世军事影片的影响,所以才定了这个时间段。

      这个因由自然是不能启口的,但是这样做好歹也能起到了一些隐秘作用,虽然这个作用真的很小。因为在夜间行军时,梁纲所部是必须点燃火把的。

      一溜长龙浩浩荡荡的从西面山间开来,相信等人马赶到石碑岭的时候,清军已经做好准备了!

      过石门山时,陈虎部一个突击就夺回了这个昔日的厮杀场。在石门山驻守的清军,一个把总连同手下的五十人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就被清荡了个干净,五十来人战死了小一半,被俘的将近三十人。几个头目都是战死,就留下了一个外委千总。看着那个肥头大耳浑身上下却又血迹斑斑还犹自叫骂不休的外委千总,梁纲心中很生起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触。四十多年后的第一次【创建和谐家园】战争期间,清军中同样有一批平日中吃空响喝兵血却又一样战死沙场的人……

      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满清的统治真的是稳固了。

      猛的甩甩头,梁纲向下摆了摆手,那外委千总立刻被拉了下去,随即一人挥刀砍下……

      人马继续向前,等到赶到石碑岭下的时候,丑时刚刚结束。如梁纲所料,清军营寨已经是灯火通明,全体戒备了起来。

      “大当家的”,柳严辰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炮队都已经架好,是不是……”山上并没有真正懂得炮战的人,甚至连之前接触过火炮的人也就只有柳严辰一个,所以没办法梁纲就好让他暂时代理炮队队长一职,管一管放炮。而到了确切的行动则全由梁纲自己亲自督领。

      八门小型臼炮,由于重量轻,每一门还不足二百斤重,所以它们完全可以随军在山间行动,这较之六百多斤的大炮可是轻便的太多了。

      梁纲闻言精神一振,立刻开口命令道:“陈虎督第一大队主攻西侧,麻子、齐七两中队攻南北,放开东面,由张世龙的第二大队在三里外设伏,要全部都给我留下。亲卫队留下戒备。”

      “是……”

      随着梁纲的一声令下,一股股人流从山中涌下,一百人的亲卫队更是早已列阵在前炮队周边。

      现在的梁纲所部,燧发枪还没有进行配置,只有在梁纲的亲卫队中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但是下面的各大队中队却已经配置了不少的手雷,投弹兵这一兵种算是正式进入梁纲部的编制了。

      那日的突围一战,手雷在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五百号懒懒散散的绿营兵在同样哈欠声不断的大小军官的带领下戒备在寨头。虽然知道是有大股匪寇来袭,可是该发困的还是要发困。他们自持有营寨可做依靠,石碑岭大营内的清军上上下下几百人都没有产生过一丝的担忧。

      一根根火把插在营寨寨头,上面的一个个人影清晰可望。

      “放——”看着二百米外的清兵营寨,梁纲口中轻轻的吐出了这个字。

      臼炮本身射程就是短,这种小型的臼炮射程就是更短了。最远的距离也也就是百十丈左右,而能够行之有效的间距最大也就是二百米。

      一声令下,霎时间,八门臼炮齐响,轰鸣的炮声立刻响彻了石碑岭内外。

      炮口处,一道道火色亮焰在黑夜中显眼至极,炮弹擦破漆黑的夜空,零散的掉落到了营寨内外……

      “各炮位自行调动,要集中了打,集中了打,对准营门,对准营门开炮……”柳严辰大声的叫喝着,虽然他也只是一个工匠,但是对于大炮他好歹还是了解一些,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炮火的威力,而同时在眼下的情况下,也只有炸开营门才是炮队最应该做的。

      “轰轰轰…………”五轮开花弹的洗礼过后西侧原本还算坚固的营防已经变得破烂不堪,营门寨头上更是没几个人在了。四十颗开花弹落下,杀伤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纵然其中很有一部分成了哑弹。

      毫不留情,紧接着又是五轮炮击……待到一切停下之后,西侧的营门已经轰然倒塌一半。

      摆了摆手,得到梁纲示意的传令兵立刻雷响了身前的战鼓。天色还没有一丝发亮,这个时候摇旗是没用的,只能用鼓声来通知。

      “杀啊……”,阵阵高昂的呼声瞬间从西、南、北三面响起,震耳欲聋响亮了整个天空。

      这一战梁纲丝毫不担心,因为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而且自己还做了这么多的事前准备。就像这之前的炮轰,以炮队的真是水平是打不出如此漂亮的落点的,这所以落点如此精确,就是因为这些天里梁纲为了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特意安排的一项训练――打固定距离。

      从三百米开始(最大射程),到二百五十米,二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大量的火药消耗,这才换来了今天的成果。

      而且炮队阵地设置的地点,也是之前西天大乘教【创建和谐家园】特意测量过的距离……

      “仔细搜一搜,把没爆炸的哑弹全部都给我收回来……”梁纲大声的吆喝道。

      大山里是什么都缺,没铁也没硝、硫,制造火药的三样东西,除了碳不缺外,其余的全都是靠西天大乘教的帮忙。而炮队这些天的炮击练习下来,火药储量消耗已经接近了四分之一,又有一半被制作成了开花弹……到现在,这方面是真的需要大量补充了。而在获得补充之前,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就是必须得。

      第一卷 短毛反贼 一百二十六章 无可阻挡

      襄阳城,道台衙门。

      新任襄阳道胡齐仑、驻军参将彭之年以及知府施南林三人正在轻声交谈着,忽就见府上的一个门子轻步走进了大堂,向胡齐仑拱手禀报道:“大人,光化县衙来了公差,说是有万分火急之事禀报。”

      胡齐仑微微的一愣,“这大冬天,天寒地冻的,能有什么万分火急之事?”是压根就没想过梁纲会在冬日出兵。

      胡齐仑心思一转,想到的却是自己到任后给光化县知县胡煦所下达的一条命令。

      之前未上任时胡齐仑就曾听说过,说江北之地大山内外私通严重,短毛逆匪外有白莲教教匪襄助……

      自己到任后曾严令光化知县胡煦查明此事,还说“若是属实,一经查处一律严惩不贷,绝对要予之杜绝”,莫非是为了这事?想到这胡齐仑微皱眉头,摆手向那门子道:“速传那公差上来。”

      解释一番,彭之年、施南林才提上的心倒是放了下来,现在的他们二人对于‘光化’两字已经是敏感到了极点,只要一听人提起,第一个反应就是又出事了,梁纲又闹幺蛾子了!

      通过之前的一系列接战,彭之年对梁纲部人马的战斗力是大感惊讶,心中充满了戒惧。如果说,之前有七八百绿营他就敢进山围剿的话,那么现在没有两千人在握,彭之年是绝对不会去开打的。

      从被释放回的四百多名乡勇、衙役等人的口中,以及他们投进山中‘做匪’的细作传回的来消息,彭之年他们对梁纲部的情况已经是有了部分的了解,比如说具体的地点在哪里,比如说战力的多寡,比如说刀枪器械是否齐全,再或是山里的物资储备是否充裕……甚至就连山里在研制火器这一事,彭之年他们都清楚的很……

      对于这些,想要杜绝完全是没可能的事情,这个年代又不同于后世,身份证、户籍存档什么的都有,现在是什么都没有,梁纲要招收人马,要补充和扩大手下军力,却根本就没办法完全区别来人。里面混掺上一些奸细,是无可避免的。

      片刻,一个中年公差被门子领了进来。

      一脸的灰土,衣服污渍不堪,大冬天的还满头的大汗,一滴滴汗水随着脑门流下将满面的灰尘冲出一道道痕迹,离得老远胡齐仑三人就能闻到他身上的那股酸臭气。

      这人在上堂途中就已经被那门子吩咐过了,不敢靠得太近,走上了几步就在大堂中间当下跪倒在地,“小的光化县捕头章辰光见过道台大人,将军、府台大人安好。”

      胡齐仑是个官场老手,如何不知道下面府县衙门里捕快的油滑,这章辰光狼狈如此这般,当即就肯定是出了大事,当下立刻问气道:“起身说话,到底是出了何事?”

      章辰光站起身来,脸色青白不定,颤巍巍的说起道:“大人,天大的祸事啊,半个光化都翻天了,逆匪打破了石碑岭大营,然后在半日之内扫荡了六个村镇…………”

      梁纲拿下了石碑岭清军营寨后,就把这座清军的营寨当起了自己的营垒,一千来部众,留下二百人看押俘虏和守卫营地,余下的八百多人分成了四股,抬着臼炮浩浩荡荡的扫向周边村落……

      威吓以及小规模的清算,一番血雨腥风又在周边各村镇上演,倒霉的全是地方乡绅,得利的自然是梁纲以及广大的‘穷苦百姓’,打土豪的事情再次出现。

      天色才大亮,土匪下山以及石碑岭清兵大败的消息就传到了光化县城,驻军新任襄阳营都司钟振宇和光化知县胡煦急的就跟个兔子似的,一边急忙召集各乡镇乡兵和分散在山区周边的绿营回城,一边又连忙派心腹到襄阳报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3: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