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自身:所有的小队各有副职在,分队长在自身掌控的小队中也要受到副小队长一定的制衡,即便是他再往上一层当了中队的副中队长也是一样。所以他自己要是想造反,内有本小队的副小队长,外有两个小队和上级的压力,困难度之大也可显而易见的。
向上:中队级力量是梁纲现今掌控的最主要的作战单位,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中队下辖三分队一小队。作为一名分队长,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住中队长,尤其是身兼副中队长的那位。
所以说,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选择至关重要的分队长才是梁纲真正入眼的人物。
分队长之上的中队长,人选都已经固定,就是张世虎、黄三、李九、齐七、刘大、麻子以及詹世爵和新投来的一股绺子的头领王五,陈虎的二当家的陈二侉子,共九人。
身为中队长,他们手中的‘势力’比之以前来说是只强不弱,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自身的实力也随之增强了。
恰恰相反,做了中队长后,他们每个人的实力都是大幅度被削弱,即便是原先最弱的麻子也是如此。
一个中队中,直接归属他们麾下的只有一个小队,而这个小队也是有正副小队长的。除此外,三个分队长中还有一人【创建和谐家园】副手,在中队中权柄重的简直是和他们有的一比,在某些‘关键时刻’是完全可以威胁到他们自身的。比如说想把队伍再次拉出去的时候之类的。
这那里有他们之前过的逍遥自在舒服?那时不管手下是有多少人,都是完完全全的一言堂,大爷说啥就是啥!做啥谁也不敢拦也拦不住。
而现在,就是做得再好,也只是把手下的三分队拿捏在手中罢了。而且这还是要在时刻保持着与上面一致的情况下。要是上面指东,自己往西走,一切都要堪忧!
大队长的职务与中队长是一个样子的,只不过是手下的直属人马从一个小队变成了一个加强分队,自身兵力也扩张了三倍。但其内的真实情况和受遏制的程度,是没有丁点改变的。
话说一开始的时候,梁纲是打算在大队编制上重复分队的模式的,只是再加上一个副大队长衔而已,依旧选一中队长兼任,并不另设大队长和加强分队。但是仔细的想了想,他感觉这样一来反倒是加强了大队长的实力,因为副大队长的影响力被无形中大幅度削弱了。
你想想看,一个大队中,三大头目,一正一副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排在最后的中队长当然是要以正大队长马首是瞻了,难道还会舍正取副不成?副大队长在大队中的影响力就要远逊色于副中队长在中队中的影响力。
所以,考虑了一下,这大队编制上就转分队模式变成了中队模式,一正一副两下。只是为了突出大队长的重要性,梁纲把这个分队扩充成了五十人的加强分队,并撇去了加强分队的分队长职务,全权交由大队长直辖。
大队长的人选现在就是陈虎和张世龙两个了,陈虎为第一大队,下辖陈二侉子、王五、刘大三个中队,以刘大为副大队长;张世龙为第二大队,下辖张世虎、黄三、李九三个中队,以黄三为副大队长。
而余下的麻子、齐七两个则是为独立中队,而詹世爵虽然也是中队长衔,可带领的仅是梁纲的三十骑兵亲卫。几人中数他的资格最轻,非是梁纲高抬了他一下,詹世爵最多只是个分队长。
而经过此次的整编,梁纲手下亲卫队已经超过了三百人(含二百人预备队),规模达到了一个大队,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后,亲卫队(准确的说是预备队)的人数还会大幅增多,这个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补给队了。梁纲没有设领军中队长,队中只有十个分队长分别统辖。对于自己身边的卫队,没有绝对可靠的人手时,梁纲是绝不会交出去的。
在两个大队的下属中队上,梁纲选择的这六名中队长也都是小有用心的。
比如说这第一大队的陈二侉子,他和陈虎是堂兄弟关系,绝对的亲信。有他在第一大队,陈虎的声势无疑就会高涨许多。
这样做一方面是安抚了陈虎,而另一方面也是【创建和谐家园】了刘大,且听西天大乘教传来的消息看,刘大和王五之前就小有点交情,在这第一大队中,刘大拘于陈虎的‘威胁’必然会和王五绞到一起。都是土匪出身,山头主义肯定是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不想让外人插手,而这样一来第一大队内两边也就均衡了。
而第二大队,张世龙、张世虎两兄弟梁纲还是信得过的,他们与黄三、李九二人的关系也相当不错,所以第二大队的气氛会比第一大队来得好。但同第一大队的问题一样,张世龙、张世虎一体,黄三、李九也会隐隐连成一体。
后两者毕竟是“同一期”的么,他们俩与麻子的关系现在就处的相当好,明显比陈虎、齐七、刘大来的密切。
因为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会不自觉中分类划群的。这是天性,改不了的。
“勾心斗角,‘算计’这东西可真不轻松啊!”送走了满心欢喜的陈虎一众,梁纲伸了个懒腰。从心底来讲他不喜欢这样过活,可没办法,谁让他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今天总算是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意了。”
第一卷 短毛反贼 一百零六章 整装待发
时间流水一般飞逝……
就在彭之年如愿以偿之时,梁纲于石门山的千多部众也顺利的完成了整编。
山寨也在同时间建好,以木石结构为主体,两丈高的围墙趁应着山势显得颇似雄壮。虽然比原先的计划缩减了一些,可作为一个桥头堡,这样的规模已经足够了。
聚集起来的百姓自然也都已经散去,虽然这期间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惊吓,可是他们依旧抗拒不了钱粮的诱惑,在被‘劫持’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照样干活。甚至还有些人为多吃了晚早两顿饱饭而暗声叫好!
有了这些人的帮忙,大批的粮草物资都已经转移到了石门山后的一个山谷里。这山谷距离石门山,直线距离也就是四十来里路,可是实际上翻山越岭却是要多走出快一倍的路程。
即便周边的百姓走惯了山路,一天也走不成一个来回。晚上多是要山野宿营的。梁纲陪他们配的当然有粮食,可是这些人在晚上、清早最多是喝一碗稀粥,为的就是多剩下些粮食带回家。
不是有了这小两千百姓帮活,那么多的物质怕是梁纲不去整编部众都来不及搬运晚。而除了百姓之外,一千三百人的俘虏同样是一支劳苦功高的车马队,在刀枪的押送下,他们或是开山凿石修筑山寨,或是往返山里搬运物资,真是一刻都没闲着的时候。
(一千三百人——第一战二百多俘虏,彭之年一战二百多+六百余,谷城之行又带回一百多)
一千三百人的俘虏,加上一千多人的部众还有小两千人的百姓,四千多人前前后后这些天来消耗的粮食确是不少,原本五千石的储备,一转眼就少了五分之一。
看着那些百姓和俘虏,啃着咸菜大口大口的吃食,四两重的馒头一个接一个下肚,梁纲就不得不心生感慨,这没有油水肉食做菜,单是粮食,消耗实在是一个‘大’字。
清朝的‘斤’是十六两制的,梁纲不清楚这时的一两到底是多少克,反正是感觉没有五十克重,但是十六两的一斤总重量是绝对要超过后世的五百克的。这些百姓和俘虏一天的消耗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那些俘虏,因为干的全是重活,梁纲在吃食上也不虐待他们,一个个馒头下肚,一碗碗稀饭喝下,每人每天的消耗怕是都要超过两斤了。
如此再算上给百姓的的钱粮,银钱还是毛毛雨,粮食却又是少了一大块。这些粮食全都是用大米白面付的,以至于到前天曲终人散去,王子元的账面上,米面的存量竟只剩下千石不到。要知道,之前的存货可是大米一千零三十,白面一千七百六的。
不过大米白面的大量消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梁纲从谷城回来,叫过王子元来查账,那时他发现粮食中大部分的杂粮已经被运到了后面的山谷中,而白面大米的量却是很少。当即心中就有了怒气,是玉米红薯吃了好啊,还是大米白面吃了好?这道理怎么都不懂?
然而怒气才一发出,他就不得不收回,还自己搞了一个大红脸。却是因为大米白面都是不能放长久的,虽然冬天要不多长时间就要到了,可即便是在冬天,米面也是不能长放的。而红薯片和玉米等杂粮确实可以。
听了王子元怯怯中夹杂着一丝惊讶和好笑意味的解释,梁纲脸上当即是一阵发烧。这时他才想起,老家的人囤的也都是麦子而不是面粉,还有他虽然不清楚大米和稻谷有什么不同,可他也知道大米放长了是要生虫子的。
还是后世的潜意识作祟啊!那时候家里那有什么大麦、稻谷,缺了都是在街上随买随卖的,自己一时没往深处里想,竟敢搞出了这么一个丢脸的事来。
虽然当时是颇为尴尬,可梁纲脸红发烧也是一瞬间而已,他紧接着想到的就是自己原先的计划落空了。大米白面不能放,那么可作依持的也就是两千二百石的杂粮,但这些粮食似乎还不足以让所有部众撑过一个冬天,而且人也不可能连续几个月天天吃红薯片和玉米。(他自己认为的)
骤然的恶讯实在让梁纲有些措手不及,打发走了王子元后他在屋内团团转了起来,最终想到的法子却是不外是继续‘打家劫舍、敲诈勒索’,而同时也需要求的西天大乘教的帮助,好在必要时刻不掉链子,断了粮草。
石门山的工事已经修完,梁纲准备今天就调了第二大队和麻子的独立中队押解着所有的俘虏前往山谷处,在那里他要修建起进山的第一个补给站,然后好继续往大山深处里转移。
“大当家的,麻中队的人已经全部回齐了,陈大队的还缺七个,里面有一个是小队长。”詹世爵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梁纲闻言点了点头,眼睛瞄了一下窗外,太阳都已经偏西了,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回来想必是不会回来了。“从预备队里挑六个给二大队补上,再从亲卫队里选一个补小队长缺,让他们准备好一切马上上路。”这个时候开动明天就可以达到山谷,天黑前也就有时间来安排好一切。
“是,大当家的。”
……………………
土匪也是人,也是有家室的,虽然很有一部分是孤身寡人一个,可有家有口的不在少数。
梁纲昨天见山寨已经修好,部众也已经整编完毕,百姓也都散去,外面的清兵还继续缩在光化县城中,无忧无患,就‘仁心’一动,下令所有离家近的,有人家在的部众都可以休假一天时间回去探亲,随便也可以把手中的银两送回家。
这是一条很能收买人心的命令,传到之后部众中当即就响起了阵阵欢呼,与梁纲之前宣布‘抚恤银子、烧埋钱’时的欢呼声简直是有的一比。
土匪中那有什么抚恤银子、烧埋钱,不管是谁,死了之后都是一个样,分文没有,就算是原先的东西也会被之前的同伴一抢而空。运气不好了甚至连个囫囵尸首都没。可现在梁纲宣布了抚恤银子和烧埋钱,这就是在无形中给那些有家人在的部众卸下了一个枷锁,自己就算是死了,也能给家人做一把贡献。
出来当土匪的,人人都有一把辛酸泪,天生恶性的人可没几个。这些天夜里,梁纲组织的“诉苦大会”开的可以说是圆满成功,那就是因为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同命相怜,受过相同的苦,遭过相同的罪。
像兄弟姐妹被卖了还债抵债的,什么地主逼死了父母家人或是拉去姐妹当奴做仆的,那一条都有上百甚至是更多人伤心落泪……
不能不说红朝发动劳苦大众的厉害,梁纲就凭这一条‘诉苦’策略已然极大地增强了手下一千多人的凝聚力和对满清官府的仇恨心。每天晚上石门山上都是哭声不断,甚至连很多的俘虏和来帮忙的宿在山上的百姓听了也都流泪不止,人心这一票是大大的赚了一笔,同时他自己的声望也有了一个极大地提高。
如果说,之前的土匪仅仅是奔着梁纲过往勇猛的名声和声势浩大这两条来投奔的,那么现在他们对梁纲就有了相当的尊敬。
出手大方,能打仗知兵,个人武艺绝伦,还有抚恤银子、烧埋钱以及诉苦大会,一条条的经历下来,这声望无声无息中就积累了起来。
现在再加上休假这一条,怕是在部众中连陈虎这些老头领的声望也远赶不上他了。
而事实上,陈虎他们几个对梁纲认出抚恤金的事也是很感意外,反应过来之后同样很是感激。
梁纲之前不是还有些搞不懂么,为什么陈虎他们放着自己的一方豪强身份不干,而愿意跑到自己手下当小弟。事实上在江北四县混活并不容易,别看梁纲轻轻松松的就搞到了几万两银子,大批的物资粮草也是轻而易举的就能得到,可是换作陈虎他们却是艰难了许多。
别说是击败一千五百绿营兵,就算是周祥那样的四百多人的进剿也能赶得他们鸡飞狗跳抱头鼠窜。如那傅家寨一般的富裕村寨他们都啃不下,像杨溇那样的地方更是不敢去招惹,平日里能够劫掠的也只有一些人口偏少的小村或是穷村。而在那样的地方,即便是能得手也刮不出多少油水来。
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可远不是想象中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如果是陈虎他们,能有梁纲这样干一票就收获上万两甚至是几万两银子的活,说不定他们早就解散部众,带着金银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当即自己的富家翁起来了,哪里还会待在这儿。
这一点从他们前来投奔时带来的家底就可以看得出,便是势力最庞大的陈虎,全副家当也不过才一两千两银子,相对于二百多人的部众,实在是太少了。
土匪这行当,普通喽啰身死即名灭,当家的也是一般,就像麻子那一绺子,原先的大当家二当家熊家兄弟,不也是一个样,自己死了连家人也跟着遭殃。那熊四死后,紧跟着的熊家妇孺就被余下的土匪给抛弃了,走运的是她们没有被官府抓到。而要是不走运,或是前任头领不得人心,那么不等官府抓捕,可能就被继任的首领给瓜分了,反正是挺悲的。
而现在梁纲的抚恤金政策一出(既有抚恤金,自然要保住他们的家人),简直立刻就是人心所向。有家有口的发自内心的感激他,没家没口光杆子一个的也认为他对兄弟仁义,跟着这样的大当家的卖命值了。
第一卷 短毛反贼 一百零七章 二次围剿
“肯定回来不全。”这一点梁纲是早有心理准备。
此次下山的部众接近三百人,完全覆盖了山上所有编制,就连人数最少的两个独立大队也有十几人下山。
而到现在为止,第二大队还差七个,第一大队差十个,亲卫队出去的几人倒是全回来了,麻子的人手也回来全了,齐七的则还少四个,人数未归最多的无出意外的是预备队,他们是下去的人最多回来的人最少,直接短了三十多个。
因为一场‘善政’自己竟凭空损失了半个多中队,梁纲心里有点小郁火,但他心里更清楚,这点损失还动摇不得自己的根基,反倒是进一步纯化了部队,从长远来看——是有益无害的。不过从近期上看……
第二大队和麻子的独立中队陆续开出,被他们押解的一千三百来个俘虏,十人一组的被绳子连绑在一起,那是想逃都难。
目送他们离去,梁纲立刻下令清点预备队人数,他要每时每刻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手中的力量是多少!少了五六十人,怕是现在的人数还比不上刚整编完的那时候。
这两天虽然还有人陆续上山来投,可比起之前已经减慢了许多,成绺子来投奔的情况更是不见了,可能是看自己这边事情闹得太大了吧。反正没人是傻子,都知道清兵过不几天就会再次前来围剿……
一百七十九人,如此算上一百人的亲卫队,梁纲直属的部众就是二百七十九人,比起整编完毕时还少了近四十人,算上昨个今天再来相投的二十人,跟跑了的五六十人正好对上数。
“大当家的,我们也该下山了。”陈虎的第一大队这时也已经完成了准备,他和齐七的独立中队一样也都是有任务的。第二大队和麻子独立中队往山里开,他们就要往山外开,虽然四百五十人威胁不到光化的根基,可也能震慑一下当地的乡绅,尤其重要的是打乱一下彭之年的部署。
这几天中梁纲与西天大乘教的联系从没有断落,从西天大乘教那里他已经了解到了清军的动向。一千清兵再次从襄阳方向开出,彭之年是下了死心要剿灭自己,为此樊城城守营、南浔、宜城、枣阳三个把总汛的人马几乎被他抽调一空。而且知府施南林也从各县衙门及知府衙门抽调了三百衙役随行,同时下令光化、均县二地的乡勇一律集结助阵彭之年部剿匪。而同时,驻武昌的湖广提督梁朝桂也刚刚抵进襄阳,并已下令郧阳镇总兵文图出兵助襄阳协剿匪。
西来的一千三百人,加上城内原有的五百人以及彭之年从郧阳购来的一千六百多人,还有光化、均县两地的乡勇,以及郧阳镇的偏师……这股力量若是【创建和谐家园】在一块,绝不是梁纲现在的本钱可以抗拒的。所以,必须先出手搅和搅和。
……………………
“竹林桥遭匪……”
“仙人渡遭匪……”
“酂阳镇遭匪……”
“孟楼乡遭匪……”
“哗啦……”彭之年怒气生胸,大愤下一把将书案上的笔墨、文书全部扫落在地。“短毛,欺人太甚。”
一天之内光化县七八处村镇遇寇,虽然各地的死伤不多,损失也不大,却搅得整个光化县人心惶惶,骚动不安。并且各地的乡勇也全部不敢到城中集结待命,唯恐自己出来了家里就遭了秧。而偏偏县城附近的乡勇已然被周祥一战糟蹋个干净。
彭之年被气得两眼直冒火星,自己大军已然将到,你短毛不思躲藏深山苟且活命反倒还敢到地面上生事,这完全是把自己藐视了啊!
“大人不必生怒,短毛这样做全然是不知死活,得志便猖狂。已然是将死之人,大人又何必同一要死之人挟气?”陈之壮忙安抚说道。
彭之年现在对梁纲已经是起了执念,想杀他想胜他想的入魔了,之前大败的那一场他真的是不甘心!
哪里丢的面子就要在哪里找回来,所以………“今晚兵马一到,让众军休整一夜,明日大早立刻进兵。”
当晚夜里,一千清兵三百衙役和寥寥百十名乡勇聚到了光化城中。而这边陈虎的第一大队以及齐七的独立中队也撤返回了石门山休息。
两边都是忙活了一天了,人马大吃大喝一顿后都是全体休息。
梁纲并不怕清兵过来偷袭,他有西天大乘教做眼线,彭之年的一举一动无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比之担忧事后遭报复的光化乡绅们的‘用心程度’,西天大乘教对梁纲可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而更搞笑的是,随军而行的三百衙役头领就是齐林他本身。有这样级别的一个内奸在,彭之年还有什么动作能够瞒得过西天大乘教的?
瞒不过西天大乘教,那也就是瞒不过梁纲,所以今夜他可以放心大胆的睡。
第二天清早,全城整兵,早饭过后彭之年举兵出城,襄阳协的重要人物在此一战中是悉数出场,彭之年以下,都司韦绍光、守备洪成义、守备陈之壮、均州千总庞志远、谷城千总刘振英等等全都是一身戎装。
三千多人分作前后两队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光化县城。里面那一千六百多新兵虽然连队列都排不好,可人多即势众,这胆一肥,心中就少了份忐忑,多了份激昂,气势无疑就升上了起来。说不上衣甲鲜明,可却气势浑雄,三千多人直捣石门山而去。
都司韦绍光统领头一队兵马先行,人数是整整一千,就是二次从襄阳开过来的一千绿营。他们算是大队人马的开路先锋,也是整支讨伐部队的精锐所在。
闻报彭之年率军杀来,韦绍光千人做先头,梁纲面色平静心中却也是骤然一紧,这次人数上的差距可比第一战还要大的。当下招来陈虎等人,手指着地图上红色标出的一条实线,郑重其色说道:“一切按我昨天说的计划进行,每人都要各司其责,谁要是在关键时刻熊了包,回头我饶不了他。”说罢就用着前所未有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在座的所有众人。
第一卷 短毛反贼 一百零八章 石门山下烽烟起
官场、军队中,那个当官的没有自己的小班底?韦绍光当然也不例外,虽然襄阳协中彭之年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动摇。
在光化城外吊着的那一溜尸身中,就有两个是他的心腹手下,其中一个千总更是他的同乡故旧。
此般情形下,对于梁纲他的恨意也是极其强烈。是以兵马一出光化西门,就一路直冲石碑岭去,那里作为清兵进山的入口,先头部队是必须先在那里扎下一座接应营寨的。
轻装前进的韦绍光部刚及午时就已经赶到了石碑岭,而等他们吃午饭且砍树伐木把营寨立好,到了未时彭之年的后续人马、随军民壮才赶到地方。虽然绿营军备已经相当的烂,可是比起老百姓来,至少在行军上还是要胜过一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