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军事·历史]旌旗作者:骠骑》-第9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学武的理由可以说是说服了基洛夫,科什金对于热河方面的解释也只能说中国人实在太草率了,拿一张图纸就敢设计上马生产作战?这是极度的不负责任,在战场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见科什金一副激动的模样,基洛夫好笑之余道:“中国人没有工业基础,他们的包头能生产什么我们了如指掌,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能够将这种东拼西凑的坦克组装起来并且打退日本人已经是一个奇迹中的奇迹了!”

      基洛夫望着科什金道:“你认为这铁骑坦克的数据对我们确实有帮助吗?如果按照铁骑中型坦克的数据去研发列装的话,我想知道我们的坦克对德国人的额诸如豺式、豹式坦克是否具有优势?”

      科什金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基洛夫同志,我可以负责的告诉您,恐怕在三到五年之内我们无法制造出在技术上绝对优势的坦克,毕竟德国人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他们并非停止不前,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设计思路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德国方面,德国人将我们视为了假想敌,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设计提供给张学武,否则我不认为张学武的包头坦克装甲设计院能够具备独立设计的资格。”

      基洛夫微微皱了皱眉头道:“科什金同志,你现在是直接对斯大林同志负责,什么叫做三到五年之内无法超过德国人的水平?无法占据绝对的技术优势?这就是你要对我们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所说的话吗?你这才是不负责,明白吗?”

      基洛夫随即压低了声音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斯大林同志震怒,我亲爱的科什金同志,你和你的全家就可能要到西伯利亚去度假了!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科什金用微微颤抖的手掏出手帕擦了擦汗,紧张道:“我亲爱的基洛夫同志,我绝对不是那个意思,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我的意思是德国人的设计和思路以及工业制造水平确实是世界一流的,即便我对伟大的斯大林同志说我们超越了德国人,占据的世界先进,斯大林同志会相信吗?制造出一辆可以超越德国人的坦克是可能的,但是不能够计算所付出的成本,即便是列装,普通车辆的性能也无法达到样车的水平,如果被斯大林同志得知,就会连累您我亲爱的基洛夫同志,但是德国人的制造水平确实很高,但是我们的设计也不差,最为主要的是我们的坦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坦克,这只能用奇迹来说明,如果我们与德国人开战,我们的损失可以迅速的弥补,而德国精工制造的坦克却无法弥补,当质量与数量达到一比六的时候,德国人的质量将被我们的数量所淹没!”

      基洛夫惊喜的望着科什金道:“那么你的意思就是说张学武提供的这份图纸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科什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不!我亲爱的基洛夫,我并不关心这份图纸,我所关心的是他们后续还有什么令我极度期待的东西!”

      基洛夫也兴奋的破例倒了两杯酒,递给了科什金一杯道:“祝我们伟大的领袖亲爱的斯大林同志健康!”

      在基洛夫与科什金反复分析的时候,张学武也在审视着一套图纸,张学武也不否认t34坦克是苏联在二战中的主战坦克,在历史数据上看其的性能与在实战中的性能优越起了一定作用,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t34坦克操作十分的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作战?这无疑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相比那些需要训练二到三年的德国装甲兵,战时的优势自然不言而喻。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城市内的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努力的制造t34坦克,每当德军开来时,坦克修理厂的工人就驾驶t34坦克与德军进行作战,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的决战,苏联损失各种装甲车辆就达六千余辆,导致其损失之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坦克乘员战前训练严重不足。如此简单的坦克,快速的生产可以迅速补充作战损失但坦克手却需要时间,但这种简单易造的坦克仍受到各国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低下的小国,非常关键性的问题是德国的坦克虽然设计精密但产量不足,所以在大量战斗中德军在坦克数量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并闻名于世,成为一个传奇。

      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资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前苏联资料的公开,使得人们发现这次坦克大战的规模要比原先认为的小得多,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六百辆,其中德军不到二百辆,苏军约四百余辆,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的八十八毫米炮与四号坦克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优势明显,而苏军t34坦克的七十六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苏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击毁,苏军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战报,报告所属坦克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残余二十余辆坦克编入步兵部队。

      不过,张学武也知道仅仅凭借着t34的设计是无法震撼苏联人的,所以他【创建和谐家园】了一份历史上德国人著名的末日战车设计,非常的合符苏联人的性格,斯大林好大喜功,对于超重级的陆地巡洋舰一定会情有独钟!

      张学武也非常清楚,但凡有点战略眼光的人都会非常清楚,坦克的机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主战坦克的设计问题上,二战之前的所有国家似乎都面临二个艰难的问题,防御和火力,防御是提高战车的战场生存率,而火力输出则是主战坦克绝对硬指标,于是有人提出过重型乃至超重型坦克的发展思路,但是无疑都因为动力、变速箱、运输、造价等等问题而搁浅,就如同世界各国海军争论是发展航母加快海军航空兵建设,还是建造超级战列的争论一样,快速坦克无法用于路上的最后决战,这已经是坦克设计生产的共识。

      超过一百吨的坦克无疑是一座会移动的巨型战斗堡垒?但是堡垒的机动性如何?有多少道路适合其行进?铁路如何运输?桥梁如何通过?显然这些都是致命的问题,但是张学武赌得就是斯大林的好大喜功,苏联人没有像样的海军,因为苏联根本不是一个海权主义国家,苏联的主要利益在欧洲,所以首先必须保证其庞大的陆军,这一点与日本正好相反。

      可以说,张学武为斯大林准备的陆地巡洋舰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超级武器,米亚合金制成的多普德双联技术,这种技术应用在后世的美制ma1主战坦克上,而且坦克的变速箱只是坦克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用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变坦克主动轮上的扭矩和转速,实现坦克倒退行驶和切断动力,与汽车不同的是,坦克的传动系统兼有转向和制动功能。

      可以说,在变速箱上张学武给苏联人挖了一个大坑!

      ……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五十章与狼共舞(五)

      第三百五十章与狼共舞(五)

      绝对合理的设计,但是却因为金属冶炼的关系导致材质不合格,只要苏联人刻意的去追求金属冶炼方面的技术攻关的话,那么在有合格变速箱的前提下,大体积的单机柴油机完全可以达到一千二百马力以上,这样的话,只要解决了变速箱的问题,陆地巡洋舰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在绝对制空权的掩护下,装备了两门一百二十二毫米加农炮和一门二百毫米重型榴弹炮,多炮塔八十五毫米副炮或者一百毫米副炮的陆地巡洋舰无疑就是一座机动炮台,在攻坚战以及坦克大战中将会起到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陆地巡洋舰被包头坦克装甲设计院的工程师们搞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怪物,为此还特意制作了一台假样车,做行进测试等等的胶片张学武都准备好了,只要斯大林确信不疑,那么陆地巡洋舰就是可行的。

      而且,其在政治宣传上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的实战作用,对于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张学武都有些动心,不过他非常清楚,这玩意他是玩不起的,炮不动,走不快,目标大,成本高,全世界恐怕只有苏联人和德国人对此巨型怪物情有独钟,相信如果一旦这份图纸提交给苏联方面,基洛夫与科什金会再度上演一场目瞪口呆秀!

      很多时候,就如同战争一样,战术上不允许打,但是政治上却需要打,这样的战斗明摆着就是在用人命去堆,战略上的问题和国际政治上的问题基层的官兵们很难理解,他们只知道王八蛋当官的拼命,却是拿别人的命去拼。

      武器设计和定型也基本如此,在基本相近性能的两种武器面前,很多时候都是选题者的一念之差决定的,就如同历史上斯大林与希特勒一样喜欢超大型坦克一般,大胡子与小胡子实际上都是【创建和谐家园】、暴君、刽子手、屠夫,唯一的不同是大胡子赢了,而小胡子输掉了战争,所以大胡子是正义,小胡子是邪恶的!

      经过基洛夫向斯大林详尽的报告之后,斯大林在张学武等待了三天之后的一个下午,终于在莫斯科郊外的红星农场接见了张学武,眼下张学武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油然而生,因为热河庞大的机械化部队主要的成品油全部来自苏联方面,玉门油田的产量不但有限,炼油厂的生产进度饿完全跟不上,只有等玉门炼油厂的二期和三期上马投产,张学武才能自给自足供应现有部队的消耗。

      所以,即便斯大林明明就在莫斯科,甚至有时间去钓鱼都没时间见自己,张学武只能忍耐着,现在还不是他张学武指点江山的时候,在斯大林这种红色帝国意志统治者面前,张学武什么都不是,太弱小也太渺小。

      在红星农村三楼的书房内,一身白色军礼服的斯大林十分亲切的会见了张学武,没有什么国际惯例的欢迎礼炮,没有任何的欢迎人群和车队,张学武等人是坐着运输面包的车来的,与一大堆列巴坐在一起,张学武也不知道此刻自己是什么感受了?是耻辱还是悲愤,苏联人脸上无论此刻是什么表情,张学武都能感觉得到对方似乎在嘲弄自己,所谓的保密根本就不是借口和理由。

      斯大林摆了摆手示意张学武坐下,一旁的秘书为其点燃了烟斗,斯大林深深的吸了一口,突出了微微有些蓝色的烟雾道:“我亲爱的中国小朋友,对于你的到来我表示由衷的高兴,苏联人民原因与中国人民一道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对于你的能力和抵抗侵略的决心苏联人民还是给予认可的,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直接交给基洛夫同志,晚上我们一道品尝地道的莫斯科佳肴。”

      张学武没想到斯大林会这么两句话就把自己打发掉?没等他拿出公文包中的资料和文件,斯大林已经起身离开了,基洛夫则斜着一步微微的挡在了张学武的身前道:“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有午休的习惯,是任何人也不能打扰的,如果有什么想要交给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请交给我好了,我会放在斯大林同志的书房。”

      张学武这才意识到,并不是斯大林在刻意羞辱自己,而是自己还不够分量,如果自己是一国之首脑,即便在小的国家,其也会给予礼节上的基本尊重,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自己是一个类似军阀一样极具争议的人物,自己与斯大林并不对等,自己在苏联人眼中不过是个伸手讨饭的,一个乞讨者想获得尊严和尊重?

      想明白了其中环节之后,张学武将三份关键性的文件交给了基洛夫,基洛夫看了一眼文件上的红色蜡封有些意外,但是也没具体说些什么,只吩咐张学武有什么需求就直接提出来,基洛夫的口气也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下属一样,或者一个来自己借钱的穷亲戚一般!

      张学武预料中的那种苏联人求贤若渴高举卢布要求合作的场景注定只能是幻想,不对等的实力就不可能有对等的待遇,张学武发觉之前自己的想法似乎太过天真了!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泡在温泉中的斯大林偶尔看了一眼放在浴缸边的资料,基洛夫可以说还是非常负责的,毕竟整个事件之内他与科什金都有巨大的利益纠缠在其中,所以尽心尽责的通过检查之后,将文件送入了浴室。

      闲极无聊的斯大林随意翻看了一份,《雷达技术的实际应用简析》?作为苏维埃最高统帅的斯大林自然知道雷达这种对于苏联空军来说极度的机密?张学武怎么可能拥有雷达技术?难怪他们的空军打得日本人抱头鼠窜,但是这些技术来源于哪里?那么张学武所应用的雷达技术应该算是德国人的吧?难不成德国人的雷达技术已经运用到实战了?而伟大苏维埃的雷达还在进行理论验证!如果张学武将德国人的技术提供给自己,那么苏联的雷达研制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进程也同时会加快不少。

      斯大林用一旁的毛巾擦了把脸,挥手示意几名女服务员离开,认真的开始翻看资料,雷达的名称对于斯大林来说不陌生,但是斯大林还真不知道雷达的具体用途和结构也不尽相同?只不过基本形式是一致的,主要设备有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处理部分以及显示器,还有电源设备、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辅助设备。

      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在战争中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事实上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诸如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具体数据。

      斯大林直接穿上了睡衣,因为第二十三局负责雷达项目的巴左夫此刻也在红星农场,被紧急召集的巴左夫显然有些莫名其妙,伟大的斯大林同志一般只过问项目,不过问具体的过程,而雷达的研究显然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实用化的,而且巴左夫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和伟大的斯大林同志解释雷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解释的浅了就是敷衍伟大领袖,解释得深了就是糊弄伟大领袖,所以巴左夫这个年仅六十岁的秃头大胖子,从一进房间就开始大汗淋漓。

      斯大林一见巴左夫一副可笑的模样道:“我亲爱的巴左夫同志,我想只不过想向你证实一下,你们所研究的雷达实际上就是通过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测量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是吗?”

      巴左夫目瞪口呆的望着斯大林,惊讶不已道:“对!太对了!我亲爱的伟大领袖同志,您的形容是万分的简洁准确,就是让我们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总结,恐怕也总结不了您这么好,而且很多术语你的使用到了精确的程度,如果加上实用化和二极管的应用,天啊!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您竟然是一名天才啊!”

      对于巴左夫的极度阿谀奉承,斯大林会意的一笑道:“实际上非常简单,只要用心就可以了!巴左夫同志,我非常期待晚宴上与你喝上一杯,来自中国的同志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德国人雷达的一些秘密资料,稍后你们可以共同研究,明白吗!”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五十一章 史上最大坑

      第三百五十一章史上最大坑

      斯大林没等到晚宴,就在书房又一次召见了张学武,这次斯大林似乎也不在显得那么的高高在上,仿佛赐予一切的造物主了,因为斯大林翻阅了一份关于战略火箭的文件资料,这份战略性打击部队的组成让斯大林感觉自己一直都是井底之蛙!实际上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来说,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的建设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战略威慑,用中国人的老话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对付绝对不予自己相对等的对手的时候,武装部队的战略使命才是打击歼灭敌人。

      就如同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一般,日本帝国海军军校入校的训育就是帝国海军是帝国强大的威慑存在,是制止战争爆发的利器!不过日本人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

      但是,这个战略火箭却让斯大林心动了,几千公里外的帝国化为一片焦土,这种打击的战略政治意义远远要大于实际其本身的战术破坏意义,而且巨大杀伤的压缩高爆分体弹头,可以将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化成一片火海,新式武器是斯大林的最爱,同样也是为大苏联所最急需的,苏联需要建设发展的时间,而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就用拥有强大的威慑力量!

      终于有机会与斯大林坐在一起喝着不算好喝的茶叶的张学武一直面带微笑,实际上无论是陆地巡洋舰还是雷达他都等于给苏联人挖了一个大坑,因为雷达在研制初期有非常多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出现,历史上194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机载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可将运动中的飞机柏摄下来,发明了可同时分辨几十个目标的微波预警雷达,可以说雷达的进步是相当得快,所以张学武才要将苏联人引到一条相对错误的道路上去,因为苏联人已经在秘密的与日本方面做接触了,日本关东军吃了二次伤筋动骨的大败仗之后,未必敢在次试图挑起张鼓峰或者诺门坎之战,但是日本人对远东的贼心不死的主要原因是远东的丰富的石油资源,在日本人看来如果能够与德国人夹击苏联,无疑比南进东南亚火中取栗要合适得多。

      斯大林对于张学武提供的所谓“霹雳计划”非常的感兴趣,但是苏联却缺少相应的火箭工程学的专家,不过图纸上的大体构造和数据似乎都给的很全面,没有人才不要紧,可以去骗去抢,关键性是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是否正确!伟大的苏维埃需要这样的武器!这可比德国人制造的所谓超级大炮的射程远得太多了。

      斯大林哪里知道,张学武给他的资料就是大名鼎鼎的v-2火箭,v-2火箭原本就是德国人的东西,也难怪苏联专家鉴定之后认为应该属于是德国人的技术,这些全苏联最优秀的高级工程师,从设计和原理乃至图纸的工序,都能判读出所需要的情报。

      张学武则笑而不语,望着斯大林身后几名惊讶不已的所谓最为优秀的科学家在判读图纸的真实性,可以说v-2火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造的全世界最早的弹道导弹,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超声速火箭,v2工程开始于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德国的v2火箭曾给英国人带来巨大灾难和严重的心理恐慌,当时英国人恐惧的称其为飞弹。

      实际上,德国人的v2工程起始于a系列火箭研究,由冯?布劳恩主持,是1936年后在佩内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a系列火箭经过许多新的改进,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这里的v的含义绝对不是英文胜利的开头字母,而是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而已,张学武给斯大林的正是缺陷极大的v1火箭的设计图与v2火箭的混合体,一些致命的问题全部被张学武刻意的掩盖或者数据化了,张学武利用了中文擅于表达的优点,将v-2火箭未来的可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给斯大林形容了一番。

      实际上张学武就等于是一个推销员,来苏联推销自己的产品,而这些所谓的产品基本全部都停留在图纸阶段,所以苏联方面也显得极为谨慎,基洛夫带着科什金,而斯大林则在巴左夫等一大批科研学者的陪同下审视张学武提供的资料,无疑这些资料对于苏联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其,尤其是火箭这类苏联还处于空白的项目,更是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好奇,当张学武解释火箭需要空间工程学、电子学、高反化学、动力工程学、流体工程学、燃料科学等等五十七种学科的专家配合,以及火箭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火箭推进技术、总体设计技术、火箭结构技术、控制和制导技术、计划管理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技术、试验技术等等六十二项技术成果的时候,包括斯大林也震惊了!

      显然,这种我打你而你绝对打不着我的战略性武器引起了斯大林极为浓厚的兴趣?

      张学武提供的v-2火箭的具体数据长十四公尺,发射全重十三吨,能把一吨重的弹头送到三百二十千米以外的距离,v-2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

      张学武翻开的资料对着不断提出各种问题的苏联专家道:“根据我方得到的资料,v-2火箭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二十四千米到二十九千米高度,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四十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大约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四十五千米的高度左右,速度已达每小时五千五百公里,由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九十五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三千五百公里的速度大致沿抛物线自由落体,击中目标范围。”

      一名叫西格特耶夫的应用物理专家犹豫了一下道:“如此的高度,如此的距离,此种武器的精确度怎么用于保障?如果失去了精确度,即便其有几平方公里的杀伤范围,恐怕其的作用也很有限吧?而且此种武器造价不菲,大量生产必将受到制约。”

      西格特耶夫可谓是一击就切中了重点,张学武点了点头道:“新式武器,尤其是战略性武器的概念,可以说诸位手中的是鼻祖,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技术是一步到位?在不需要改进的?勇于创新和拓展才是你们科研人员的使命,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要将其改进,让其拥有新式的指导方式,比如无线电制导,雷达波制导义提高命中精确度,研发威力更大的弹头,使其更具杀伤力和摧毁力,射程更远,达到战略威胁的目的!这才是你们的使命,而不是向一个非专业技术人员发问,明白吗?”

      张学武的话顿时让纷争不已的苏联专家全部都闭上了嘴,因为这群搞科研的人才恍然想起,苏维埃的最高统帅伟大的斯大林同志也在这里。

      斯大林看了看有些惶恐的专家们点了点头道:“我亲爱的张学武同志说得对极了,发展一样新式武器就需要勇于去探索,这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自然有了路!作为科学工作者,你们的思想境界还有待于提高啊!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伟大的苏联人民服务奋斗终生的信念,这样你们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除了翻译不是同步进行翻译的之外,张学武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而且一旁至少有四名长得十分年青貌美的苏军女军官在担任会谈速记的职务,四个对照速记员,张学武自然能够体会得到这场非正式的会谈的重要性。

      可以说张学武是把全部能拿得出手忽悠出去的东西都展现给了苏联人,无疑搞v-2火箭是极为烧钱的,但是这对于综合国力强劲的苏联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以至于问题多多的雷达,坑爹的变速箱连带陆地巡洋舰,这些都是所谓的高精尖技术,而且十分符合苏联人的特性,尤其是对应了斯大林的好大喜功,也符合苏军的总体战略威慑的方针部署。

      斯大林亲切的拉着张学武的手,一边询问其对中国国内各个党派,包括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印象态度等等,另一方面斯大林急于想知道张学武对日本关东军的近期战略准备工作,打不打,何时打,打多大,这些都是斯大林非常之关心的!

      由于是非正式官方会谈,张学武也不可能知无不言,实际上所谓的晚宴都是按严格的级别阶层区别开的,让张学武意外的是斯大林的晚宴除了大多是科研技术人员之外,苏军的主要将领没有一个出席!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五十二章 历史导向(上)

      第三百五十二章历史导向(上)

      (小骑临时外出,逼不得已将4000字一章一分为二,请大家谅解,后天抵达补偿更新哦!)

      张学武在苏联似乎并未感受到任何一样的气息,不过他也清楚,每晚变换着来陪自己年轻苏军女军官应该都是来自内务部的特务,不过张学武享受的是过程,也不会担心泄露什么机密,甚至还可以利用自己疏忽等等的借口,向苏联人透漏自己的所谓要求底线和秘密资料等等信息,玩谍报,张学武不是专家却也绝对不是个笨蛋。

      而且,张学武发现了一个极为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所有的苏联人看似参加酒会,但是基本都是在各自吃各自的,很少有交流和交谈?与之前技术、学术交流的激烈程度不同?所以显得酒会的气氛十分怪异?

      端着一杯伏特加游走在专家之中的张学武非常好奇的对科什金说了一句怎么看不到军方的代表?等翻译之后,科什金以及附近的几个人顿时面色苍白的纷纷找借口离开了?张学武郁闷了看了一眼身后充当俄语翻译的女中尉,张学武很难想象这位翻译昨晚在床上的娇媚异常的姿态,一想起来张学武就有点腰痛。

      怀着恶作剧的心态张学武又来到了西格特耶夫等人身旁道:“我亲爱的同志们,你们在聊些什么秘密啊?”

      结果西格特耶夫等人如同鸟兽四惊而散?张学武这才恍然大悟,现在可是苏联大清洗肃反的大**啊!所以人人自危不已,想到这里张学武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历史上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已基本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的权力也趋向于高度集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正在成为苏联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

      这种情况引起了苏共党内部分领导干部的忧虑,同时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方针等具体问题上,苏共党的领导层也一直存在分歧。虽然通过几轮政治斗争,斯大林已经清除了曾经对他的权力和路线构成威胁的老布尔什维克中的反对派,提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较年轻的干部进人领导层,但他的地位还没有最后稳固,他的政策主张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中央委员会乃至政治局成员的反对或【创建和谐家园】,为了把新反对派扼杀在萌芽状态,斯大林需要展开一场全面的政治大清洗运动,而“基洛夫事件”与大清洗运动的开始。

      张学武记得历史上有一个苏联肃反时期著名笑话,那就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烟斗丢了,内务部长贝利亚第二天就抓到了十个小偷,他们全都招供了,而斯大林则在自己的沙发下找到了那个烟斗?

      契卡在苏联此刻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一个恐怖名词,其恐怖的程度早以超过了魔鬼,实际上苏共内部就曾经强烈批评契卡工作人员的异化?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和常人不同,契卡成员冰冷无情,他们好像只对一件事有乐趣,就是欣赏他人被折磨的痛苦,在这些野兽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一点布尔什维克的痕迹。

      张学武非常清楚,每晚更换不同的女军官实际上就是契卡安插在其身旁的特工,他的文件被翻动,密码锁被打开都是这些女人干的,自己的这个翻译很可能就是指挥针对自己行动的负责人,对于一个还是二个甚至三个五契卡女特工同床,张学武已经变得极为冷静了,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要表现出一种极度好色甚至变态的心理发泄,人必须要有弱点,这样才会被自己的敌人所轻视。

      但是契卡的主要手段并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因为已摸索出一套向犯人要口供的经验,毒打虽是种最简单原始的手段,但要人痛苦得生不如死,离目标就不远了,对犯人精力、精神的无情践踏和摧毁,令犯人自尊、信心丧失殆尽,便可如愿!比如在大清洗期间乌克兰中央委员会书记柯秀尔很能扛打,无论如何的毒打都不能使其招供,于是契卡当面【创建和谐家园】他十六岁的女儿,他就老实的招供了。

      可以说斯大林的大清洗将苏共一半的党员约一百二十万人给予逮捕,几乎将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消灭干净。

      而且,大清洗在苏共塑造了一种恐怖文化,党的高级干部不敢多人共乘一辆汽车,因为容易被怀疑为阴谋聚会,他们不敢也不会有真正的私人友谊,除了斯大林,他们不敢邀请同事到自己家吃饭,到斯大林家吃饭也令人胆战心惊,虽然谁都渴望那份所谓的荣誉,但是饭后你永远不知道从那座位离开后你会去哪里,是回家还是监狱,甚至一个微小的举动引起的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不快。

      不过斯大林的大清洗也并非全部针对党内人士,摧毁东正教曾是列宁遗愿,斯大林利用大清洗彻底完成了对东正教的系统摧毁破坏,但仍有宗教势力暗中活动,大清洗期间,有十七万名神父因传教被逮捕,其中的超过十万人被直接枪决。

      在苏联红军内部的大清洗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难怪张学武没有见到一名苏军的将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联红军公认最天才的将领,也是红军真正的灵魂所在,他和另外一些将领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理论,曾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同行,但是这些人全数被枪决。

      大清洗几乎整个消灭了苏联红军的中高级军官阶层,红军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有超过四万余人被清洗,其中一万五千余人被立即枪决。大清洗枪决了五名元帅中的三人,四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三人,十二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六十七名军长中的六十人,一百九十九名师长中的一百三十六人,三百九十七名旅长中的二百二十一人。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它的高级指挥干部在任何一次战争中都没有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的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可以说大清洗已经让苏联大伤了元气,张学武现在也有些犹豫,他的做【创建和谐家园】不会让苏联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如果二战之中德日真的夹击苏联,导致苏联战败,那么二战的结局将会走向哪里?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五十三章 历史导向(下)

      第三百五十三章历史导向(下)

      望着一脸笑容的斯大林,张学武感到了一阵的恶寒!因为在历史上被大清洗严重伤害元气的苏军很快就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丢尽脸面,百万万苏联红军花了四个月时间,才迫使三百万人口的芬兰屈服停战,红军伤亡超过五十万人,苏芬战争的结果直接【创建和谐家园】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冒险,也使得日本人轻视苏联到了极点,以至于主动挑起诺门坎事件!

      如果真的导致苏联战败,那么德日联手也会将横扫中东,世界格局顿时会发生大变化,以至于美国是否还会急不可耐的参战?张学武这一刻也有些犹豫了,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苏联虚弱到一定程度,然后穷兵黩武的自己在从身后给日本人致命的一击!让苏联被迫让步归还中国领土,对于土地一直有执着癖好的北极熊如果不是极度虚弱,相信也不会让出已经吃到嘴里嚼烂了的东西,所以张学武才给了苏联人陆地巡洋舰以及战略导弹的相关计划,让苏联庞大的国力消耗在缺乏实际应用的地方。

      苏联人的大清洗已经让苏联红军元气大伤,历史上在接下来的卫国战争中,苏联人几乎流尽了鲜血,战前,苏军兵员和火炮数量都多于德军七倍,作战飞机则是其五倍,坦克是其四倍,但是在开战的一年半的时间里,苏军就损失了一千一百万部队,战争中,苏联损失了七分之一的人口和五分之二的国土。

      而且即使作为大清洗工具的契卡机构,内务人民委员部自身也无法幸免,其成员被不断更新,以维持对领袖的忠诚或被当做替罪羊,大清洗前期领导内务部的亚哥达因不能满足斯大林的要求而于1936年9月被更加心狠手辣的叶若夫取代,不久被捕并于1938年被处决。叶若夫在按斯大林旨意把大清洗推向最**

      也遭到同样下场,1938年7月被贝利亚取代,其也在1940年4月1日被以毫无根据地镇压苏联人民的罪名给予枪决。

      张学武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名红军大将与一名中将走进了宴会大厅,除了基洛夫以外,这两人似乎是今晚唯一的苏军将领了!

      斯大林亲切的拉这张学武的手给其介绍道:“这位是弗拉索夫大将,这位是朱可夫中将,都是我们伟大苏维埃的保卫者!而你我亲爱的朋友,你是东方古老国度的守护者,对抗着邪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弗拉索夫?张学武惊讶的望着了一眼这位面容枯瘦焦黄的苏军大将?可以说弗拉索夫是苏军打肃反之后仅存的大将!如果说弗拉索夫做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打死张学武也不会相信。

      不过弗拉索夫一直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此人1930年即为苏共中央委员,曾作为军事顾问帮中国国民政府训练军队,卫国战争中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他因莫斯科保卫战中的巨大功勋,而深得斯大林器重,但是1942年6月25日,弗拉索夫被俘,他很快提出与德国合作,希望能从战俘营中组建一支俄罗斯【创建和谐家园】,与德国并肩消灭苏维埃政权,最终建立对德友好的自由俄罗斯。

      弗拉索夫叛国时,苏联正处于最艰难时刻,有经验的红军部队已经消耗光,新兵成批送上前线,成批地被屠杀死亡或者进了德国的战俘营,而后方每根能用的几乎稻草都已被送上前线,弗拉索夫对部下曾经解释说,难道流更多的血不是犯罪吗?难道俄罗斯民族的主要敌人不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斯大林吗?难道奋起反对斯大林及其同伙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首要的神圣义务吗?

      事实上,如果苏联没有广阔的国土纵深,没有高达四千万可服役后备兵源保障,没有盟国的巨大物质援助,很难想象苏联能拖垮纳粹德国的闪击战,当然,也许胜利最重要的因素是苏维埃体制本身,只有这种体制,一个国家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一切资源投入到战争中,才能承受难以忍受的伤亡,才能承受难以想象的苦难。苏联对德国的胜利,是妇女儿童只有一个土豆果腹时,却能在冰天雪地的旷野中修筑工事、建设工厂的体制,对应日耳曼妇女应当专门在家生产教育优秀后代体制的最终胜利。

      希特勒曾经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侵苏战争时宣称,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因为希特勒相信,被大清洗大伤元气的苏军不堪一击,他相信,经历过大清洗的苏联早已人心涣散。希特勒的判断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二战中,在不存在伪政权情形下,本国公民大规模加入敌方作战的,惟有苏联一方出现,被俘高级将领主动要求从战俘中组织军队帮助侵略者的,也惟有苏联!一个行政上高度统一的【创建和谐家园】国家发生这样的事,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德军高峰时拥有近二百个俄罗斯人组成的独立营级作战单位,另有专门围剿游击队的一百四十个团级战斗单位,苏军叛变者和平民以志愿者方式为德军服务的人数最高时曾经一度高达二百万人。

      但是,纳粹德国对俄罗斯人采取歧视政策,非俄罗斯裔的作战部队才被允许组成规模更大的作战单位,譬如卡尔梅克人组成独立的骑兵军,乌克兰人组建的伪军除维持治安和看守集中营外,还参与对苏军的袭击作战。苏军与朱可夫齐名的杰出将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即因乌克兰伪军袭击而牺牲。

      日本人也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肆无忌惮的准备在诺门坎生事,但是日本人的的野心也其的能力不成正比,日本人吞并东三省太过容易了,所以总想着自己能够兵不血刃的如何如何?是典型的贼惦记吃肉却不想挨打的经典例子。

      所以,在诺门坎犹犹豫豫的日本人遭到了苏联人的迎头痛击,可以说在某一阶段上,苏联人确实比日本人更害怕战争的降落!因为苏联人不希望德国这头恶狼发现他虚弱的软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09: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