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军事·历史]旌旗作者:骠骑》-第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俞济时决定从已经岌岌可危的防线中的第五十一与第五十七师各自抽调一个团,并且从冯圣法的第五十八师抽调一个旅,直接用于左翼的反击战,将渗透入防线的日军全部歼灭,适机摧毁日军浮桥,阻断日军过河,为部队撤退到二线阵地重新整编投入战斗争取时间。

      …文…炮声连天烽烟四起的南京城在日军的疯狂猛攻之下似乎战况有急转直下的迹象,对此张学武心急如焚,因为今天他收到了二封内容截然不同的电报,第一封是最高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的,其内容与历史上发给唐生智的电报内容基本相同,要求张学武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为了国家与军队的地位与声誉,将南京战役视为转败为胜的契机所在,如果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荣,如能在多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以野战军从外线如期策应,对日军形成反包围,并且积极在徐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阻止日军的华北派遣军与华中派遣军的会师协同。

      …人…面对日军多达九个师团又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围攻,加之日军陆军、海军航空兵的肆虐与其三个野战重炮旅团的炮火支援,原本准备大规模进行反击的热河军团暂编第一机械化师所属的机械化旅也被迫进行隐蔽待机。

      …书…张学武计划中的反击腹死胎中,原因是在失去了制空权的情况下,装甲部队方面的出击简直就是给日本人当靶子,如果在遭到日军重炮的火力覆盖与打击,恐怕机械化旅这支张学武所仪仗的王牌部队会付出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

      …屋…幸好热河方面不断传来好消息,先是热河军团飞行部队全面出击,在凌晨一时袭击了日军锦州、奉天的四个野战机场,关东军飞行师团与久田特别飞行部队,以及从本土奉调前来的第五飞行师团损失巨大,根据热河军团飞行部队的评估,四个野战机场至少有超过六十架日机被击毁在地面,被击伤的日机与次数字基本相等,不过日本关东军方面之称被击毁了三架侦察机,关东军已经习惯的被猛抽大耳光后不喊疼了,所以张学武也并不在乎这点,究竟击毁、击伤多少,日本人心中清楚得很,纠结与数字的舆论战没有半点丝毫意义在其中。

      而日军猛攻朝阳、承德、赤峰、张家口的四路大军均被坚城重炮所阻挡,就连梅津美次郎都惊呼,【创建和谐家园】军的重炮火力太猛烈了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

      热河军团除了一线部队的五个整编师外,另外组建了五个三旅六团的二线部队,用于补充前线部队的伤亡,之前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与前来投奔热河要求抗日的基层军官此刻都早以完成了整训,尤其是东北军各部被张学良刻意留给张学武的大量青年军官成为了这些部队的基干。

      张学武是挖墙角的好手,而他手下的几员干将堪称挖墙角的高手,热河军团的主力部队兵员四成是来自东北军各部,每天喊着打回老家去的官兵们每日可谓秣兵厉马,思乡心切的东北籍官兵们问得最多的就是咱们什么时候反攻

      热河军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抗日青年组成的青年军一部,这支部队拥有军政部给予的正规编制番号,国民**军陆军青年军新编第一师,这个番号是张学武刻意争取来的,不过这支部队张学武一直放在包头,所有的军士长与军士、士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而军官与士兵则全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大学生的比例占到了百分十七还多,其余皆为高中毕业生,全师是按照装甲师的模式进行列装的,二个坦克团分别装备了一百一十辆“豺”式二型轻型坦克,二十八辆“豹”式中型坦克,三十六辆安装在豹式底盘上的“刺蜂”七十五毫米自行野炮,一个装甲步兵团装备一百七十九辆猎犬装甲车与指挥车,师属一个防空营装备四十八辆安装在德国引进的卡尔文斯半履带车上的福特斯二十毫米四管高射炮,以及二十四门以“豺”底盘加装的四十八管一百零五毫米冰雹火箭炮,以及一个油料运输营,一个配备有十二辆战车抢修车的维修营,直属通讯营,装甲侦察营。

      这支秘密部队的组建张学武一直是以包头工业区第六保安总队的名义组建的,唐自强总找张学武闹装备,因为唐自强清楚包头工业区的战车产量和一些新装备的生产情况,他的部队是热河军团唯一的机械化师,但是这些武器装备一出厂就彻底的消失了?这让唐自强很是纳闷,再者就是油料的消耗也让唐自强怀疑是不是热河军团内部还藏有另外一柄利剑?

      不过这支青年军部队张学武可不是用来实战的,如此众多的装甲部队他装备得起,但是却用不起,在热河内部他可以通过密集的铁路网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将自己的部队输送到任何地方,装甲部队如果离开的铁路仅仅依靠自行运动的话,以国内的道路情况恐怕不出一千公里就要进行一次大修和频繁的保养与维护,这个工作量对于随军的维系营来说是难以完成的一个任务。

      另外一点就是成品油料限制了张学武的机动部队的运用,张学武利用周莹的关系依然能够从德国进口大量的航空发动机与柴油机,另外从瑞典也可以高价购买一部分,惟利是图的美国人更是有什么卖什么,加上苏联人慷慨的援助,张学武的包头军工厂已经能够自行生产少量的柴油机了。

      张学武拥有一套完整的原油提炼设备和化学制剂工厂,但是却苦于没有稳定的原油供应,苏联人原油提供开采设备等等,甚至愿意提供成品油和原油,不过苏联人提供的量并不是特别的慷慨,张学武能够感觉得到苏联人也在卡自己的脖子,就比如苏联人代为生产的合金装甲板,其供货的数量和速度就不快,苏联人甚至愿意提供他们最新研制的中型坦克,却不愿意提供技术与储备材料让热河方面自行生产?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玉门油田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玉门油田

      张学武对苏联人的初衷与举动可谓十分费解?实际上只要联系上二战之中各国对于中国的各种利用就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他们需要的是中国战区拖住日军陆军的主力,用中国士兵的鲜血去换取维持战局所需要的那么一点可怜到了极点的援助。

      历史上直到战争结束,美国政府根据《租借法案》援华的各种物资军火,按当时物价总共价值八亿多美元,这些物资包括中国驻印军六万多人,驻扎在印度的车辆、弹药、武器装备以及衣食住行费用。

      以及驻扎在中国的美国飞虎队和战略轰炸机部队物资消耗,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运送的军火、石油、粮食以及航程上的汽车、飞机燃油等等消耗的花费,可以说美国人在援华方面是扮演了一个斤斤计较的角色。

      而在二战期间,英国和苏联分别接受了美国价值三百亿美元与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战略物资,中国得到的援助还没英国与苏联的一个零头多,由于运往中国的物资需要先运到印度或缅甸,所以在英国人的监管运输下,其中价值接近二亿美元的战略物资成为了英国人口中的“损耗”?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卑鄙【创建和谐家园】的英国人依然还趴在中国的动脉上吸血,他们窃取的每一美元的物资,中国军人都在要战场上付出一加仑的鲜血作为代价。

      历史上中国在正面战场频频吃紧之际,将最为精锐的军队抽出用于滇缅作战,而国内战场的精锐如第七十四军同期一个月每个士兵不过补充六发子弹其余杂牌部队就更不用说了,空有热血难抵日本人的钢铁。

      张学武记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与日本帝国宣战,美国人一直就在为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而烦恼,因为从综合国力军力上来看,美国打败日本问题并不大,但是问题在于美国打败日本要花多大的代价?美国毕竟是个民主多政党的国家,不能象日本那样的**军政府国家无度的要求人民为了领袖与所谓的国家无限制地奉献生命财产。如果在对日作战中美国人牺牲太多的话,美国国内的孤独主义与反战情绪就会抬头,当界政府就不得不被迫顺应民意与日本中途进行停战。

      其实上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也是把赌注放在美国经得起物的消耗,却经不起人的消耗这个弱点上日本军部认为如果日军能够给美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美国政府就有可能患得患失,中途与日本达成停战协议,默认东亚和东南亚为日本帝国所属的势力范围。

      美国从参展开始就在考虑开辟第二战场,让第三国参战来分担美军的人员伤亡消耗。历史上在美国的牵头下,二十六个国家结成了反【创建和谐家园】同盟,宣誓共同对德意日轴心国集团作战。但是这些国家大多是弱小国或者是流亡政府,美国政府对他们并不抱多大指望,当时美国政府考虑到能够有效帮助美国共同对日作战,分担美军人员伤亡的国家只有三个,那就是英国、中国和苏联,不过英国人是以自私自利出名,而且面对德国人的巨大优势,英国人能守住就已经不错了,而苏联方面美国人估计日苏中立条约的存在,担心苏联人趁机狮子大开口,所以美国人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中国了。

      一来中国已经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军发动反攻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二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弹药方面。所以美国政府方面设想了一个“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命”的方案,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由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区开辟第二战场,联手打击日军。

      不过美国人此时此刻却依然是日本最大的支持者,从美援贷款到航空发动机、橡胶、原油、废钢铁,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支持远远大于中国,这非常符合美国精神的具体体现,那就是利益大于一切,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在张学武看来无论是苏联人的援助还是美国人的援助,都是非常不靠谱的,热河必须依靠自己,坐等战争胜利,恐怕历史又将恢复到了原有的轨迹上了,那就是中国的巨大牺牲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所以张学武发觉此刻热河虽然面临日军的全面围攻,看似危局,实际上却并不危险,因为展阳的第五整编师与唐自强的机械化师,加上他秘密隐藏在包头的青年军新编第一师,他还掌握着三支机动部队,加上五个担任地方守备的二线整理师,热河的防御几乎是固若金汤,张天鹏所属炮兵集群的五个机动炮群中的四个分别配属于承德、朝阳、赤峰、张家口,面对掌握了制空权的热河飞行部队,再加上大量的重型火炮与火箭炮被源源不断的从定远营与包头后送前线。

      中国守军的火力日益增强,面对囤积了超过三万大军的坚固要塞堡垒城市,日军不敢轻易分兵越过,因为察哈尔广阔的草原是热河军团战车部队与战斗机的天下。

      李新开在指挥上虽然不如李松涛,但是其的中规中矩以及其的忠诚度让张学武十分满意,张学武越来越发现自己也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喜欢中规中矩守成有加的指挥官,如同李松涛、叶云飞、唐自强这样冒险精神极强的指挥官总会有些顾忌,而如同展阳这样优秀的指挥官又太少,患得患失之间张学武发觉自己的军阀意识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对于热河方面的战况张学武根本不担心,四座他经营了近四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按照战争模式下修建的要塞城市就是为了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又有充足的机动部队可以对任何一方面突入的日军实施歼灭性打击,有李新开这样的参谋长坐镇指挥,李新开自然会把握什么时候加以出击,所以热河方面的战事他很放心。

      不过热河方面的一份来自地质勘察院的报告通过密电的形式发到了战火纷飞的南京?张学武好奇之余看了一眼这份不适时宜的密电,一名叫孙健初的地质学者联名给热河政府方面上书,称在甘肃的玉门可能存在油田,要求提供经费并且派遣人员保护他们进行有效的勘察。

      玉门油田?张学武突然想起了一个似乎被他遗忘了很久的事情,那就是后世内蒙古的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勘探出一个储量约为一点四亿吨的大型油田,且油质较高,平均钻探深度为九百五十公尺到一千二百公尺,油层情况为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

      张学武回忆后世的《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日本人感叹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因为如果当时能够发现大庆油田的话,可能将直接影响日本的南进政策,转而变成与德国夹击苏联,日本人为没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

      不过张学武知道这不过是日本人在扯淡的抱憾而已,日本人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完全是因为战前日本的石油钻探深度只达到大约七百公尺到最深的八百二十公尺,以当时的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即便到了1940年,世界上只有苏联人拥有的戈特洛夫深井台能够钻到一千公尺而已。

      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的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一千三百五十公尺到一千三百八十公尺之间的石蜡油层才出油的,所以现在的大庆即便掌握在张学武的手中,张学武也一样无法开采,因为钻探技术根本达不到要求。

      孙健初所说的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省玉门县境内,其地理南依祁连山,北靠戈壁滩,东邻边陲锁钥嘉峪关,西通敦煌,是西进的必经之路。

      张学武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可能在1938年底左右,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学者在玉门的老君庙旁正式进行的勘探与地质确认开发。

      约半年之后位于老君庙北十几公尺处的一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一号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后续通过苏联援助的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二年之后的井采四号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至关重要的L层,玉门油田至此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二十五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极为重要贡献,说抗战期间中国完全无油纯属杜撰自我标榜的无稽之谈。

      张学武立即通过密电回复,要求李新开派遣相当的装甲分队与特种部队护卫孙健初等学者抵进老君庙进行勘探,并沿途考察勘测绘制军用地图,为准备西进保障开采做前期工作。

      对于勘测队要提供每日三批次空中护卫做到全面保护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京保卫战之血战城垣(一)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京保卫战之血战城垣(一)

      对于张学武的命令,李新开感到十分的费解,热河缺少原油和成品油料是事实,建立起的炼油厂只能每天开工几个小时,因为苏联人提供的原油十分有限,而大量的钻井勘探设备只能闲置在库房中,李新开虽然不是地质专家,但是他也知道勘探着玩意不过是有一锤子没一榔头的事情,哪里能有准确的把握?

      就连孙健初那些人都只是说可能存在油层,没想到军团长竟然下了如此大的决心?不但出动一支装甲分队和特种部队,还要提供空中掩护?每天三次临空就意味着他至少要抽调二十四架到三十二架最新式的加大了航程的BF-109G多用途战斗机来执行这项任务。

      要知道热河飞行部队现有的作战飞机不过三百七十余架,等于是要抽调近十分之一的作战力量,从南京返回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很多都在等待新战机下线,可以说热河飞行部队第一次出现飞行员等飞机的局面。

      热河军团上上下下对于张学武的命令的执行从来是不打折扣的,张学武也意识到了玉门油田的开发对于热河机械化部队的绝对重要性,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料作为储备和支持的话,再多的机械化部队也只能是摆设,苏联人在原油与成品油料方面卡热河脖子的这一点让张学武很不舒服,虽然玉门油田的产量不大,但是维持热河军团机械化部队作战之用还是绰绰有余。

      有了充足的油料,张学武就敢策划大规模的战役,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显得底气十足,面对日军的四路猛攻,张学武给李新开的指示就是固守反击,因为有唐自强的机械化师与展阳的第五整编师与五个装备完毕训练有素的预备师,任何一路日军都不敢放弃当面要塞堡垒城市中的几万精锐热河军孤军深入,而且日本人对于唐自强的机械化师有着很深的顾忌,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南京暂编第一师的机械化旅给日军第六师团步兵第十一旅团的歼灭性打击,让日军意识到了机械化装甲部队强大的突击力与攻击性,加之其的机动性,让日本人对于唐自强所指挥的机械化师这头盘踞在热河腹地的猛虎十分顾忌。

      张学武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并不是热河遭到日军的围攻,而是南京此时此刻的危局,日军亦是四路大军大举全面进攻,将军山要塞与栖霞山要塞全部陷入日军的围攻之中,叶云飞与桂永清都在咬着牙硬挺。

      南京保卫战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最为紧要的城垣之战,围绕着南京城的十三座城门,汉西门、兴中门、得胜门、中山门展开连场激战,其中激战最为激烈的是、太平门所在,太平门可扼要塞钟山,控制北郊,自六朝古都定都以来,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日军在此布置了野战重炮第十一旅团一部,抵进用火力支援进攻。

      而在西水门之外,日军架设云梯攀爬城墙遭到了守军的集束手榴弹的反击,因为西水门正对城外三山,故又称三山门,乃是南京西出之要道所在,所以日军在此部署了重兵轮番进攻,除了以火力压制城头的中国守军所部之外,日军击中火力反复轰击瓮城,企图打开一道突破口。

      同样彻夜整日激战的还有第八十八师所部固守的聚宝山沿线阵地,因为它正对聚宝山雨花台而得名,其就是张学武最为关注的中华门所在,因为在历史上日军就是在突破了中华门之后,长驱直入南京城内,并且抵进下关渡口码头。

      相比中华门的担忧,通济门所在防御张学武就相对比较放心,因为通济门设有瓮城,其城墙堪称建筑宏伟,城墙宽处可并行三辆汽车,其面向南京城区大道,外有九龙桥,旁为东水关,此地为秦淮河与明城濠合流处,是历来进攻南京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光华门乃是南京城南面唯一还掌握在中国守军手中的正门,其与明皇城洪武门、承天门、奉天门等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扼守南京城的险要之地,防御自然要选择有力一部,否则极为容易因小失大。

      整个南京城可以说陷入了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中,日军不惜一切代价的猛攻让张学武有些应接不暇,南京城内的中国守军可以扼守的要点是极为有数的,很多要点都直接暴露在了日军的地空火力之下,在明治三十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野战榴弹炮的巨大威力之下,一切的土木工事都是徒劳。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南京城垣的惨烈争夺已经超出了张学武的预计,张学武却是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南京古城曾不止一次的遭受兵祸之灾,但亦却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这也归功其独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过面对现代化全新的战争模式,南京的水陆发达的优势成为了其最大的弱点死穴所在。

      不过即便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时期,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作为休养生息的基地,立志北伐,恢复泱泱华夏。

      历史上有大明王朝与民国政府的二次北伐的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都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压力和群臣的义愤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南京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但是现在南京古城亦成为了孤城所在。

      历史上的昏君庸臣都未尝胆敢弃守南京这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地,也难怪蒋介石坚持要极力固守,南京会在自己手中丢掉?张学武不知不觉间竟然打了一个冷战。

      这绝对不可能,即便日军在猛攻城垣所在,张学武此刻还有比较充足的机动兵力可供调配,不过面对日军占据绝对优势的地空火力,增援部队自身的伤亡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张学武最为担忧的是南京城垣之战就等于是日军在逐步的压缩守军的机动空间,虽然不时有空军与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战机抵达南京上空,但是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日军已经逐步的掌握了南京上空的制空权。

      实际上这种情况张学武早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准备和预料,毕竟空军拼得是综合国力,靠着进口武器与人家血拼,即便仗着战机的优势能够逞威一时,最终由于欧美的大规模军事禁运与封锁,损失一架就是一架,损坏一个零件就无法替补更换,中国空军的处境极为不利。

      张学武曾经想过在抽调部分热河空军支援南京战场,但是面对堪称庞大的日本帝国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抽调多少战机能够与日军在南京上空形成势均力敌格局与形式?张学武心里也没有个数,况且现在热河亦受到日军的猛攻,也正处在风头浪尖之上。

      要说张学武此刻最恨的莫过于是美国人了,就在日军重兵围攻南京之际,美国政府竟然又一次批准了二点五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让日本用于购买美国的机床等工业制品,以【创建和谐家园】美国的经济复苏,张学武知道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人很可能会再度多次提供超过五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都是用于让日本购买美国的工业产品。

      美国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中国人却在流血牺牲国际政治就是如此的残酷,弱小的中国没有朋友,孤独的中国注定只能孤独的抵抗。

      日军第十八师团中岛贞雄所部与第一一四师团末松茂治所部,在第六师团谷寿夫所部与第一零一师团伊东政喜所部的协同进攻下,以野战重炮第七旅团河木童下所部的二十四门三八式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弹炮为火力支援,配属独立第五战车联队,正面进攻城南正面秦淮河沿线中国守军阵地。

      沿线守军第一五四师与第一五六师官兵皆死战不退,抱定有一屋守一屋,有一街守一街的决心,以残部固守待援,由于日军的炮火封锁,张灵甫所指挥的暂编独立第一旅与第二旅根本无法实施增援。

      张灵甫是张学武点名从俞济时哪里用榴弹炮换来的,张灵甫自己都非常奇怪为何堂堂的热河军团的军团长会点名用十二门一零五毫米重炮换自己?自己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小小上校团长罢了,竟然值得张学武这个高高在上的南京卫戍司令如此的上心?张灵甫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随即让张灵甫吃惊的是,张学武竟然将五个独立旅的预备队都交给了他指挥,上校指挥同级的上校或者少将?张灵甫很是吃惊,因为他毕竟不是张学武的热河班底,能将对战局起到决定性至关重要的预备队托付给自己,张灵甫也是多多少少暗自骄傲激动了一把。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四十九 南京保卫战之城垣之战(二)

      第二百四十九 南京保卫战之城垣之战(二)

      现在自己所指挥的二个暂编独立旅竟然增援不上去?张灵甫着急的同时并没有鲁莽行事,因为从他接到命令增援秦淮河沿线第一五四师与第一五六师所部的命令到现在已经快两个小时了,前线的战况很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日军用重炮进行火力封锁,其目的很可能就是阻止己方增援。

      再向张学武请示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张灵甫决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将两个旅的部队沿着城垣外的二线阵地结合民居展开,准备在此阻击突破秦淮河沿线的日军部队,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中华门一线城垣阵地。

      张灵甫的判断是极为正确的,因为此刻日军第六师团一部正在二十几辆战车的配合下气势汹汹的杀向中华门如果张灵甫没有选择防御而是强行通过日军火炮封锁区域的话,很可能此刻已经被日军击溃,要知道中国士兵的野战能力尚且远远不敌日军士兵,打防御勉强能够胜任,如果是野战面对训练有素的日军是很难取胜的。

      如果张灵甫的增援部队被击溃的话,那么血战雨花台的第八十八师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地步,所以张灵甫一面组织部队依托民居街道与城垣工事节节抵抗,不断发起局部的小规模反冲击,以人命换时间,拖延到增援部队抵达。

      张学武接到了张灵甫的求援信后,立即来到了沙盘之前,他之前选择让机械化旅从乌龙山、紫金山方向进行一次突击,给予固守栖霞山要塞的桂永清以支援,现在看来这次出击恐怕很难实施了。

      张学武最终决定,取消此番出击,将机械化旅全部能够投入战斗的四十九辆豺式轻型坦克与六十七辆猎犬式装甲车分为五个突击集群,分别配属南京各个方向,用于对日军突破部队实施反突击。

      并将江北的重炮旅化整为零,以冷炮战术,打了快跑的方式对日军进行炮击,城防外线各部队除了栖霞山桂永清所部的第一零三师的两个旅和将军山要塞上的一个旅又二个团的部队以及牛首山坑道内的第五旅无法撤退以外,其余各部皆开始协同退守城垣阵地,准备做最后的一搏。

      死守城垣半步不退的张灵甫指挥的两个旅凭借着二十支反坦克步枪,先后击毁了九辆日军九五式轻型战车,被击毁的日军战车甚至燃起了熊熊大火,面对中国军所装备的反战车步枪,日军可谓是束手无策,唯一的办法就是呼叫支援炮火,对中国军固守的民房和街堡实施抵进炮击加以摧毁。

      张灵甫所部的暂编独立第一旅与暂编独立第二旅两支部队分别是以川军先遣纵队和广西部队组建而成,虽然给其补充了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但是其的战斗力与中央军的嫡系部队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广西桂系的部队军纪军容尚且良好,而川军则有些吊儿郎当,这让在御林军出身的张灵甫很是看不惯,可以说能够入张灵甫法眼的整个南京除了热河军团所部就是教导总队了。

      不过今日的城垣大血战,让张灵甫对川军可谓是刮目相看,那些看似羸弱的士兵依旧穿着破烂不堪的军服,外面罩了一件崭新的棉马甲,抱着炸药包或者举着热河生产的爆破筒,如同赴死的死士一般义无反顾的扑向日军的战车和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一些浑身绑着手榴弹的川军士兵径直从路旁的楼上跳入日军人群之中,引爆身上的手榴弹,在闷哑的爆炸声中,狭窄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甚至有肠子挂在了九五式战车炙热的炮管上,发出了滋啦的烧烤声。

      川军官兵的慷慨赴死让日军第六师团所部可谓是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到处都如同草木皆兵,战车转动着炮塔疯狂的向路边的民宅射击,以防有瘦弱的中国士兵突然冲出。

      “老子的枪炮不如龟儿子,但是命一个人却只有一条一命换一命也值得了”川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忠实的履行了他们出川抗战的誓言。

      川军将士的热血喷张让张灵甫也激动不已,但是他很快就发觉到了川军各部之间似乎缺乏有效的协同和联系?似乎这支部队是不久之前拼凑起来的一般?虽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但是却极少有协同配合的战术。

      张灵甫不清楚,这个川军先遣队的四千余名官兵是从整个川军之中募集出来的敢死队,临行前放了三天假,当兵的五十块大洋,当官的一百块大洋的安家费都已经发放完毕,刘湘的意思就是让这支川军先遣队打出川军的威名,这样一支抽调老兵组成的部队自然谈不上什么战术协同了。

      张灵甫很快从一命被击毙的日军大尉军官身上的证件得知,疯狂向中华门方向进攻的日军部队是第六师团步兵第十一旅团的步兵第四十七联队。

      让张灵甫非常奇怪的是,日军的第六师团下属的步兵第十一旅团的两个步兵联队不是早就被张学武的暂编第一机械化师的机械化旅给干掉了吗?小日本还真他娘的不要脸,前脚被打了个全歼,这回又都补充上来了?

      不大一会,几名巷战中被俘的日军士兵被送到了张灵甫,这些日本人的行为举止与普通的日军士兵有些不同,而且还竟然经常叫喊一些好像不是日语,莫名其妙的话?

      张灵甫立即派人进行了甄别,才搞清楚,原来这批日军竟然是其驻朝鲜军的平壤守备部队抽调出来的,半个月前海运到上海,用于重新组建由朝鲜皇民整编而成的第四十七步兵联队,当得知这些俘虏是所谓的朝鲜皇民之后,张灵甫一挥手道:“按照张司令长官之前的吩咐处理掉,看这些没骨头、没祖先、没人格的玩意就恶心”

      日本人自从淞沪大战开始,所过之境基本就是血流成河,日军屠城灭镇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南京打得如此惨烈,当俘虏落到日军手中恐怕死得要无比凄惨,前天就有个被日军掠去的士兵被日军在阵地前用汽油活活烧死,所中国守军的各级官兵亦是如此,对日本人就是斩尽杀绝。

      实际上不留俘虏的命令是张学武下达的,因为此刻的日军官兵都是经过武士道精神从小腐蚀渗透培养起来的神经病,运输管理这种俘虏的难度到底有多大,恐怕没人知道,想将这些俘虏变成免费的人力资源加以运用?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战争在延续三、五年,大量俘虏日军之后,张学武才会考虑对大批的日军俘虏的人力资源加以利用,因为那时的日军官兵的整体素质以及开始大幅度的下滑了,在1937年根本没有日军士兵主动投降的个例,就连俘虏都很难抓获,而到了1942年的中国战场,投降和被俘以及习以为常了,甚至还有日军士兵主动帮助瓦解日军做宣传工作。

      张灵甫的死守让新任的步兵第四十七联队联队长喜田浩一中佐万分恼火,步兵第四十七联队现在是背负着巨大的耻辱,对于自己晋升成为这样一支部队的部队长,喜田浩一自然万分不满。

      步兵第四十七联队是一支将联队旗都奉烧了的部队,如果是单纯的进攻中全体牺牲那算是无尚的武勋,而被对方打得全军覆没奉烧军旗,就另当别论了。

      在【创建和谐家园】陛下尚未重新颁给其联队旗之前,步兵第四十七联队在建制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无论是谁担任这样一支部队的联队长,都不可能高兴得起来。

      一个大队的战车被击毁了近一半,狭窄的街道一旦战车被击毁,就会堵塞街道,而中国士兵就会利用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从两侧渗透进来,到处都是可怕的子弹在横飞,一不留神可能就有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出现在你脚下。

      而且喜田浩一对新组建起来的步兵第四十七联队的战斗力非常不满,因为抽调来的士官与军官大多是许久未经过训练的后备役人员,而士兵则是从朝鲜军中抽调出来的朝鲜士兵,这些朝鲜皇民虽然身穿帝国军服与普通的帝国军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其的战斗素质和意志远远不如帝国军人。

      穿插受阻的步兵第四十七联队只能一点一点的与中国军反复争夺每一栋房屋或者街道,每每望着自己那些笨拙的部下被中国军的机枪一片片的撂倒,喜田浩一就有一种要抓狂的感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2: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