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军事·历史]旌旗作者:骠骑》-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蒋介石给张学武的第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带着一脸谦和的笑容,这种笑容让人能够感觉到十分的舒服,认为蒋介石是一个十分容易相处的人,蒋介石轻轻的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手杖放在太师椅旁,用了一个很随意的姿势坐了下去。

      张学武并不认为那硬邦邦的太师椅有多舒服,但是看着蒋介石的一脸轻松,他甚至产生了想去坐一坐的念头?

      立正、敬礼!张学武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让蒋介石也格外的满意,而且在蒋介石的眼中张学武算是一个懂礼数明事理尊卑之人,从进入别墅开始,张学武就保持着严谨的军人作风,这一点则是蒋介石最为欣赏的。

      蒋介石拿起了自己案枱上的一份卷宗又随手放下,很是随意的摆了下手道:“承文你是晚辈,我与汉卿是忘年之交的盟兄盟弟,你算是自家人,就不要那么的客气了!”

      张学武腰杆笔直的座在了沙发上,张学武一直在犹豫到底称呼蒋介石什么才好?称呼蒋主席肯定不行,因为蒋介石已经下野,无疑等于揭伤疤一般,称呼其委员长似乎有些超前?称呼蒋先生跟是有没大没小嫌疑,无奈之下,起立堂而皇之开口道:“今日晚辈蒙校长器重得有机会进入陆军大学深造,作为校长门生晚辈必定恪守我黄埔精神,遵循校长教导,一心一意效忠领袖为国家尽忠。”

      可以说张学武的左一个校长,右一个校长正好搔到了蒋介石的痒处!而且张学武上来就一学生自居这点让蒋介石十分高兴。

      玛丽则在乔治佛采尔耳边小声给乔治佛采尔介绍张学武的来历!作为一名翻译加秘书,尤其是柏林国立高等训练学校毕业的玛丽来说,无疑她是极为称职的。

      (第二更求推举票、收藏!虽然昨天只涨了区区几十收藏,但是小骑还是决定多加一更回报大家,17点还有一更尽请期待!)

      第一卷山河变色 第三十五章 中国的伙伴

      (今日第三更求票票啊!小骑承诺的做到了,大家的支持哪?)

      自从黄埔军校成立以来,甚至包括陆军大学、参谋大学每年新生入学之际,无论蒋介石身在何处,多么繁忙,他都要赶回去参加入学典礼,无论是陆军大学也好,参谋大学也罢,实际上全部秉承的都是黄埔精神,其毕业的学生多称蒋介石为校长,而并非什么主席。

      在中国传承多年的儒家文化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甚至大于血浓于水的亲戚,正可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黄埔军校乃是中国陆军的根据所在,而军官则是军队的灵魂,这也是蒋介石为何喜欢部下称呼其为校长的主要原因。

      而面前的张学武今天的一举一动对他来说都可谓是逞心如意,关于张学武,张群和康泽都进行了相关的汇报,其中康泽对张学武的评价尤其之高,康泽认为南昌行营别动总队江西剿匪现在缺少的就是张学武这样有作战经验的干将。

      蒋介石是习惯了上位之人,所以很少将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即便心中欣赏有加,表面上蒋介石也是淡淡道:“革命军人在学习期间亦要加强精神主义方面的学习,【创建和谐家园】潮流的腐化,什么都是可以变的,唯独军人不可变,兵者国之根本,将者国之重器,你还年轻,但是有这样的见地我是很高兴的,那句效忠领袖就很有思想嘛!”

      蒋介石说完后转过身来对乔治佛采尔微笑道:“我的总顾问先生,你看我的这位学生如何?”

      乔治佛采尔耐心的等待玛丽翻译之后微微点了点头用德语道:“他已经有军人之骨,但是有没有一名军人匹配他所佩戴军衔的内涵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蒋介石一听玛丽翻译,顿时笑道:“看来总顾问先生要考校我的学生了,承文尼可要注意了哦!乔治佛采尔将军可是一位有远见的战略家和出色的战术家。”

      张学武微微一笑,他前世在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的德语似乎终于派上了用场,于是荣辱不惊的向蒋介石与乔治佛采尔点头致意,然后用熟练的德语道:“我非常感谢乔治佛采尔将军能够给予我这次珍贵的机会向您学习。”

      乔治佛采尔与蒋介石同样震惊的望着张学武,只不过蒋介石的震惊只在脸上短暂的停留了一瞬间,而乔治佛采尔则是彻彻底底的目瞪口呆!

      乔治佛采尔来到中国许久没有听到如此纯正的柏林味道,尤其还是从一个中国人口中说出。

      乔治佛采尔微微一笑道:“我想请问一下张上校,你对民国政府未来的对外军事合作有什么看法?”

      玛丽翻译之后,张学武顿时微微一愣,乔治佛采尔这个问题似乎太大了一些,这哪里是一言半语所能讲述得清了?在看看蒋介石的反应,张学武微微的吸了口气用德语说了一句抱歉!

      随即,张学武用汉语缓缓道:“我个人认为在谈及对外军事合作领域之前,民国政府应该统一全国的武装力量,对数百万的国军进行精简整编,将军政大权集于南京国民政府,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苏俄是一只贪婪的北极熊,并不是一个好邻居,而日本又是一头恶狼,辉煌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但是还是死抱着曾经的辉煌不肯松手!美国人强大却麻木唯利是图,他们的眼中只有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吓坏了美国大男孩!英国人圆滑胆怯,古板守旧,在英国人眼中我们是不值一提,而法国人缺乏责任心,过于浪漫,会是一个好情人,但是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官!”

      乔治佛采尔一边听着玛丽的翻译,一边不断的微微点头,则蒋介石在关注着张学武,似乎又在思考着其他什么?

      张学武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认为在未来国际形势政治外交未有大变局之前,国民政府的唯一合作选择就是复兴中的德意志!”

      乔治佛采尔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言道:“我冒昧的打断一下张上校,我想请问你为什么德国是中国政府唯一的选择?”

      张学武点头致意后朗朗道:“日耳曼民族谨慎并且严格,遵守纪律民族主义凝聚力极强,虽然此刻的德国还在复兴,德国在欧洲的主要战略敌人只有西线法国和东线的俄国,德国的人口在悄悄的快速增长,我可以预言在未来十年或不到十年之内,每年将有大批德国青年达到服军役的年龄,其人数必定比法国的多一倍。”

      张学武留意了一下乔治佛采尔的表情继续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曾经几乎是以一国之力与几乎整个世界对抗,而且几乎征服了世界,最后虽败犹荣!熟知战史的人都非常清楚,有好几次,大战的胜负安危在千钧一发之间,只是由于一些偶然事件和机会才使大局转危为安。然则,将来万一欧洲再现风波,强大的协约国集团是不是还会再度派遣几百万大军到法国战场或东线来呢?俄国人此刻正忙着他们的五年计划和内部的肃正运动,整个国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与德国一样流行【创建和谐家园】蒂主义的意大利会不会站在德国一方?英国和美国与欧洲可谓远隔重洋或大海。我十分好奇在未来究竟到底在什么样的形势之下,才能使参加维米山战役的表现勇猛的加拿大军、参加维莱布雷顿诺战役光荣的澳洲军、参加遍地弹坑的帕森达勒作战无畏的新西兰军、以及曾于1914年严冬坚守阿尔芒蒂埃尔战线的钢铁一般的印度军团,会再度开到法国和佛兰德来呢?爱好和平却麻痹放松警惕的英国,什么时候会再度派遣三百万大军在阿图瓦和皮卡迪的平原上驰骋呢?什么时候美国会再度武装起二百万子弟不惜一切代价远渡重洋?也许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的模式和形态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谁落后了科技与时代,谁就要挨打!”

      张学武的话让乔治佛采尔与他的翻译玛丽都有些极为震惊,蒋介石也在若有所思的望着张学武,今天似乎张学武带给蒋介石的太多的是震撼,对于张学武来说他仅仅有这么一次机会,他务必要在蒋介石面前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他张学武堂弟的身份能用多久?他要让蒋介石注意到的是自己的才干而不是所谓不值一提的身份。

      不过张学武的德国崛起说与欧洲战争预测让乔治佛采尔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显然这个看似文静内敛的中国军人实际上是一个狂热的好战派?对于张学武的分析蒋介石需要时间进行一番思考。

      吃过简单的午饭,乔治佛采尔首先告辞,张学武则被秘书处通知在北书房等候,这次蒋介石并没有带着一脸的微笑,而是有些严肃的招呼张学武坐下,等蒋介石看过一份卷宗摘下眼镜之后。

      张学武忽然发现,蒋介石竟然皱着眉头左手彷佛在不所控制的微微颤抖?

      第一卷山河变色 第三十六章 被人惦记

      在返回顾问官邸的途中,乔治佛采尔闭着眼镜一言不发,国内盛行的【创建和谐家园】蒂主义显然还没有到张学武所言危言耸听的地步,但是也让乔治佛采尔产生了一丝警惕,不过很快这一丝遥远不着边际的警惕就被乔治佛采尔丢到了九霄云外,毕竟他是一名军人不是政客。

      在下车的时候,乔治佛采尔微微的皱了皱眉头道:“玛丽小姐,我希望明天会在我的办公桌上看见一份关于张学武这个年轻军官的详细资料,我甚至要知道他喜欢喝什么牌子的酒,在哪里学的德语,他对德国的真实态度等等。”

      玛丽有点为难道:“您是知道的,张学武并不是中央军系统内的人,而且我们的情报网在东方很难卓有成效的展开,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乔治佛采尔微微一笑道:“其实不必将简单的问题过于复杂化了,你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单身小姐,而他则是一位单身的先生,一次偶遇算不了什么不是吗?”

      玛丽脸微微一红道:“我明白了先生,但是我也不得不提醒您,东方人往往结婚都很早的。”

      玛丽的话让乔治佛采尔微微一愣,随即望着玛丽离开的身影乔治佛采尔无奈的笑了笑。

      而在北书房内的张学武此刻正倍受煎熬,原因非常简单,那就两个胆大包天挪用购买军需物资的款项放贷的家伙,原本这事应该呈报给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军法署,但是涉案的两人皆有不浅的背景,其中一个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黄埔三期骑兵科的黄忠毅上校,而另外一个是保定步校毕业从桂系进入军政部后勤调配署的李国帆中校,两人勾搭连环挪用款项达二十余万大洋。

      于是,军政部长何应钦就自作主张将案卷送来蒋介石处,一是请示,二则表示尊重。

      张学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撞上赫赫有名的“黄李大案”!一时间走也不是,留更不是,张学武只听说过此案,但是并不清楚该案件的结果,不过照张学武的分析,那个李国帆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而黄忠毅是黄埔出身或许能够留有一线生机也未尝不可。

      很快,怒不可遏的蒋介石写下了批示,由于其以卸任国民政府主席,所以用的乃是中正的私章印玺,而信封的正面这书写着敬之亲启字样,一旁的黄副主任将信件微微浏览一遍,快速的封好。

      蒋介石这才缓过神来发现张学武还在一旁恭候,于是无奈的长叹一声道:“硕鼠、酷吏现在都成了民国政府的代名词,地方的县一级,军队的团一级有多少是中央政府和军政部委任的?娘希匹!中央权力不出江浙这还叫什么中央?他们在下面上下其手刮得昏天暗地,到头来挨骂的还是民国政府啊!军政大权不统一如何得了啊?”

      蒋介石发泄了一番之后彷佛有点疲惫,于是对张学武招了招手道:“听说汉卿给了你一个旅,部队驻扎在天津?我看你就不要在带兵了嘛,今天承文你所言我仔细的反复衡量,你是一个人才,在下面带兵实在太可惜了,而且你那个旅又是个混成旅,国民革命军自民国十八年之后就取消了混成旅的编制,我看这次学习之后不如去参谋部吧!少将高参我虚席以待可好?”

      蒋介石的安排让张学武惊出一身冷汗,难不成是自己之前的什么话触动的蒋介石的哪根神经?不带兵去当什么高参?回想起自己那个身处南京破城之后恐怖的梦,张学武深深的吸了口气大胆道:“校长明鉴,我这混成旅驻扎在天津静海战略要冲,部队乃是原第七旅之全部精兵,而军官都是沈阳事变之后提拔起来的,这样一支部队如果加以严格训练的话,必然是一支精兵,我中央政府军在华北亦无部队驻扎,我旅亦有七千九百余众,只要南京方面给我增派一个副旅长,政训官、政治处主任在补充一批黄埔毕业之尉官,此部队必能担负重任。”

      “哦?”蒋介石惊异的用不可思意的目光望着张学武,张学武所言实在太匪夷所思了,蒋介石试探道:“承文这是你的主意还是汉卿的主意?”

      张学武啪的一个立正道:“家兄有言,军队乃是国家之武装,当听命于政府,况且东北军二十余万大军日耗甚多,再者迟早也要进行统一整编,不如我部当为先例。”

      蒋介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既然汉卿答应就好,如此这般安排是最好不过了,置于你部的番号先不要急,容我思量一番,承文你忠党爱国之举堪称典范,我很看好你的!”

      离开别墅张学武有点郁闷纠结,一个现役的上校旅长去一个尚无任何官职在身的下野主席家中请示,并且得到了相应的整编允诺?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望着出入蒋介石别墅的小轿车,张学武可想而知蒋介石所谓的下野之后的清闲日子该有多么的清闲?

      恐怕此刻在台面之下,蒋汪早已暗中秘密联系,最终抛开孙科、逼走胡汉民、李宗仁,促成了双向联合,各取所需,蒋介石能够在通电下野月余后就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甩开之前一切不利的舆论压力,不可谓老谋深算啊!

      与蒋介石合作的汪精卫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行政院长,两人之间的配合搭档亦会形成蒋主军、汪主政的格局。

      离开蒋介石处,张学武回到旅馆取出自己的行李前往位于南京小营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可以说这位始建于1928的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蒋介石出于在1927年四.一二事件之后的考虑和顾虑,为了更好的掌握这所军官的摇篮所建。

      作为六朝古都金粉传奇的南京,张学武并没有看到秦淮河那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月,也没看到大上海车水马龙的繁华,可以说六朝古都的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沾满血泪的战争史,这是一座在废墟中重新屹立而起的都市,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甚至还能发现湘军破城时的痕迹,金陵伏尸百万之巨。

      小营位于南京的西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屹立在二棵参天的古树旁,张学武站在正门前抬眼观望,正门乃是水泥混砖砌成的高门,门外两边各有一个红砖砌成的岗亭,两旁各有两名武装士兵在执勤。

      沿大门向两边延伸着铁栅栏后就是枣红颜色的护墙,护墙的顶端却是刷得白灰,正对大门办公大楼的主楼是一座中规中矩典型东方特色的三层方形楼,两侧延伸出的二层楼为教员办公室,显然在大门外是看不到里面的教学楼,但是却能够看见宽阔的大操场。

      张学武深深的吸了口气,在大门前掏出自己的报道书和军官证交给一名哨兵,哨兵检查过证件核准登记本上报道书的登记号码后,啪的敬了一个干净利落的持**礼!

      这里就是南京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的传承之地?张学武还记得后世他曾经看过的一份资料,1937年元月统计国民政府有正规军事院校毕业之军官(少尉至上校)十二万七千五百余人,与日寇血战至1939年2月,经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幸存者仅为不足四千余人!此时此刻那面不知浸透了多少鲜血的英烈墙还未建成!

      可以说张学武今天是怀着一颗颇为压抑沉重的心,带着一份崇敬之情迈入这里的!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也会变成英烈墙上的一个名字,但是他坚信自己将无怨无悔!

      第一卷山河变色 第三十七章 玛丽的机会

      在校接受三年教育训练的乃是第八、第九两期学员,而张学武所报道的陆军大学高级特别进修班则是由教育长张治中直接管理,作为陆军大学第二期高级特别进修班的学员,二十三岁身为上校军衔实任旅长的张学武已然显得十分鹤立鸡群。

      让张学武鹤立鸡群的并不是他的相貌还是个头,而是他的年龄!所谓的陆军大学实际上就是蒋介石应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乔治佛采尔的建议,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之内设立的专门为了培养选拔高级军事指挥员的部门,与正在筹备的军事参谋大学皆为国民政府的高等军事学校。

      不过前来进修的却大多是黄埔系之骨干,眼下黄埔八期、九期还在校内学习,而黄埔四期毕业的军官大多数尚为正营职,个别身居军政部、军法署、南昌行营的参谋学员亦有中校者少之甚少,即便是蒋介石平日另眼看待有佳的日后抗日猛将张灵甫,此时也不过是第一军第一师独立旅第二团三营的少校营长而已。

      陆大高级特别进修班的门槛是上校,所以注定了张学武根本不可能碰到后世威震敌胆的抗日猛将。

      张学武这种东北边防军出身又有张学良为堂哥的皇亲国戚自然旁人是比不得也嫉妒不得的,虽然此刻张副司令已然降格成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而校长蒋中正也下野待闲,但是明眼人都清楚,蒋中正的复出与孙科的垮台已经成为了必然!

      面对一群四十多岁,大腹便便开口女人闭口职位票子的“军混”,张学武已然倒了胃口,加之其年轻资历尚浅,又显得桀骜不驯,自然的成了孤家寡人!对于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张学武反而是一身轻松,除了开学典礼当天见过了教育长张治中之后,由于一.二八上海事变的爆发,教育长张治中披挂上阵率领德制装备的第五军奔赴上海驰援第十九路军。

      由于,全部德械以及按德国军事顾问团施训大纲训练出的第五军赴沪参战,学校内的德国教官少了很大一半,所以一些课程就改为了自修对于那些身着德国国防军军服顶着日军炮火在淞沪前沿奔走的德国军事顾问,张学武打心底敬佩他们这些尽职尽责的军人,而不是后世那些被称为国际友人之类的家伙,只想着利用中国军人鲜血去染红自己的顶子,熟不知在自己国家之内能力均受到质疑无缘指挥部队的人?何以有能力去指挥关系错综复杂的偌大中国军队?

      张学武前世便是优秀的高级专业军事参谋出身,在加上通晓德语与德国教官很容易打成一片,德国人在工作上是非常严谨务实的,在生活上却并不那么刻板,啤酒、舞会也是德国人的最爱,张学武经常被麦特林等几位教官邀请前往参加舞会,这一学员中的特殊待遇也是羡煞旁人。

      不过张学武前去参加舞会的主要原因,则是变相的打听第五军的战况,因为在舞会上德国教官、教员们谈论最多的亦是如此。

      上海的战事并未出乎张学武的意料之外,可以说是日本人为了牵制国际势力对东北局势的干涉,吸引视线而诱发的,上海自开埠以来就逐渐代替了广州的贸易金融地位,已然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之都!

      日本人在上海与第十九路军打开出手,表面上打得异常激烈,实际上日本方面投入的兵力十分有限,而国军的战法亦老旧难当,即便是装备精良的第五军以只能无可奈何的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寇的舰炮与航弹。

      这天傍晚,一身笔挺西服的麦特林上尉找到了张学武,应乔治佛采尔将军翻译秘书玛丽小姐的邀请,前往百乐门舞厅参加舞会晚餐。

      张学武自从抵达陆大之后给德国教官和教员的印象就是认真学习,在全班三十七名学员中张学武无论功课还是操评全部都是甲等优秀,甚至有教员向乔治佛采尔建议应该让张学武赴德国勃兰登堡高级参谋军事指挥学院进行系统的进修,实际上更多时候,张学武是在一种双方对等的条件下在讨论未来战争模式的转变与新式武器的运用,以及军事指挥参谋应对战争形态转变的思维模式等等。

      对于这些热心帮助中国建设国防武装力量的德国人来说,从个人的角度张学武非常喜欢他们的刻板、耿直、严格、谨慎的态度,但是政治就是政治,更何况是这个时代纷乱的国际政治?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开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起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

      张学武望了一眼操场上收操的第九期学员队,无疑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已经成为了中国国防力量军官孕育的摇篮,望着这些心怀国家热血报国的青年,他们之中有几人能够亲眼见证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些牺牲者要是知道胜利的代价和最终苦涩的结果,会不会抱憾九泉之下?

      今天是张学武抵达南京之后第一次外出,作为陆军大学高级特别进修的学员,张学武也享受到了海军与空军相同的待遇,每天三块六角钱大洋的生活费,虽然听着不多,但是要知道这南京繁华热闹的秦淮河畔上一座花船找几个姑娘放纵一夜也不过五块现洋。

      有牛奶、有面包、有供应的香烟、红酒,还有德国军事顾问团驻地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在南京没什么熟人的张学武也就没有离开学校的欲望了,张学武哪里知道他不出来,可苦坏了身负使命的玛丽,最开始玛丽以为是学习紧张没有时间罢了,毕竟张学武是军校学员!

      后来玛丽发现高级特别进修班的学员们几乎每晚都更换便衣出入三教九流的烟花之所,唯有张学武每日往返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图书馆,玛丽随后得知张学武偶尔会出现在校内的德国军事顾问的专场舞会上,于是每逢舞会她就成了必到之人,结果让玛丽大吃一惊的是张学武竟然不会跳舞?他来舞会的主要目的是与麦特林几个人讨论什么立体协调战术的?

      每次望着张学武身旁的一大群人,玛丽几乎抓狂的无奈感慨,到底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有机会与张学武单独相处?

      玛丽还不知道,她并不是最为凄惨的,最凄惨的要数被借调入驻华“花机关”,针对张学武实施工作的小泽理惠,怀着巨大怨念加之被土肥原机关长叱责自己令大日本帝国特工蒙羞,小泽理惠指挥的特工组在南京盘横许久,几乎每天都要以各种装扮出现在小营附近,就是未见张学武的踪影?

      难不成这个张学武不食人间烟火了?以至于土肥原贤二亲自参与制订的几套针对张学武本人的方案无一能够得以实施。

      第一卷山河变色 第三十八章 百乐门舞厅

      站在百乐门舞厅大门之前,张学武还是微微的犹豫了一下,张学武有些后悔今天为何要穿一身军装出来,山河破碎,人民涂炭,身为军人不思复土一战,用鲜血洗刷耻辱,反而出入这等奢华**的场所消磨斗志?

      望着肆无忌惮出入其中的高级军官们,张学武差点转身愤而离开,一旁的麦特林则一把拉住了张学武,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费力道:“张你千万的不能走,否则玛丽小姐就会生气,她生气,不会在介绍漂亮女孩子给我们,明白吗?”

      张学武对几名将自己团团围住的教官无奈一耸肩膀用德语道:“好吧!我亲爱的朋友们,但是请你们记住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我的国家正陷于敌寇的侵略,这种场合我身为军人还是少来甚至不来为好!”

      在场的几名德国军事顾问听到张学武所言也纷纷点头,这是张学武与德国顾问之间的一个协定,那就是德国顾问一定要对张学武讲汉语,而张学武则讲德语,对于双方都是一个极好的练习过程,可以说通过与德国军事顾问之间的接触,张学武的德语水平提高很快,尤其在涉及专业技术和军事用语方面,张学武的德语听写能力几乎是飞跃性的提高。

      张学武脱下上身的军装,摘下军帽折了几下后抱在怀里,一同进入了百乐门舞厅,张学武完全没有注意到,在他的身后有一个提着花篮的卖花女孩在不远处翘足观望!

      李晗见到了一个非常熟悉让她难以忘记的侧影,她甚至能够完全肯定那就是救了她们母女的恩人,事后她多方托人打听,才知道恩人叫张学武,是少帅张学良的堂弟!恩人临走之前给她们母女留了一大笔钱,并告诉她们北平不安生,再说也得罪了王半城,于是母女两个来到了南京买下了一个小院子,母女皆不是做吃山空的人,商量之下李芸芳平日给别人洗洗补补,李晗则在百乐门和大都会门前卖花贴补家用。

      李晗没想到竟然会在南京见到恩人,但是百乐门大舞厅的霓虹灯却让小丫头止步兴叹了!显然这里并不是身着带补丁花布衣服的小丫头能够出入的,出入其中的小姐太太和交际花们都是烫着卷发穿着洋装或者旗袍,露着白腿穿着高跟鞋。

      李晗咬着贝齿在门口张望了好一会,结果被门童赶到了一旁,正准备离去,突然听到一旁一个十分温和懒散的声音道:“照例一支红玫瑰!”

      ÀîêÏһתÉí¶Ùʱһ㶵À£º¡°ÏÈÉúÊÇÄã°¡£¡¡±

      于是急忙从花篮中选了好一会,才有些抱歉道:“先生就这支吧!上海打仗花船都在三江口卸货,今天耽搁了所以花没昨天鲜!”

      身着白色西服的青年男子微微一笑道:“小妹妹,你可是人比花还娇啊!呵呵!”

      李晗脸一红道:“先生莫轻薄我这苦命的小女子了,否则你的红颜们的雌威可都要对着我来了,小女子还要在这里卖花糊口那!”

      青年男子看了看身旁的两个女孩很随意的一笑道:“她们不敢,南京这地方虽然是卧虎藏龙,但是一般人还是要给我沈晧鹏三分颜面的!”

      沈晧鹏?李晗歪了歪脑袋显然没听说过这样一个人物,沈晧鹏身旁的一位小姐不屑道:“真是乡下来的土包子,这是沈家的二公子,万国银行的少东家,上海最大的开埠以来最大的银行,总部在美利坚国,如果不是打仗你能见到都是你的福分。”

      李晗虽然没享受过真真格格的奢侈与尊贵,但是总听人说起,住在附近的孩子们不论大小也都愿意尊她叫格格,李晗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于是淡淡道:“那是小女子有眼不识泰山了,就不打扰各位的雅兴了!”

      说完李晗转身就要离开,沈晧鹏当即鼻子十分不悦的冷哼一声道:“本少爷说话哪里有你们插嘴的地方?”

      沈晧鹏快走两步拦住李晗微微一笑道:“看你的样子是想进去找什么人吧?要不要我帮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2: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