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修真·仙侠]封神归真录作者:如是我云》-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次日请族中巫医过来为青娥诊脉卜筮——说也奇怪,那大夫为青娥把脉,触及肌肤,就安然无事——癸很是奇怪,他却不知当日雷云暴雨之中,天后乘瑶姬昏迷之时,在瑶姬身上下了禁法,男子若心中带着情欲触碰瑶姬肌肤,便觉如火炭一般,痛苦难当,巫医年纪已然老迈,对青娥也无男女情意,自然诊脉无碍,他却是碰之不得。

        巫医诊过脉,又拈了蓍草卜祝,站起身来,向癸和青娥一叠连声的道喜,说道夫人果然已有身孕,且脉象洪壮,十九是个男婴,这也罢了,方才起卦,爻辞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从这爻辞来看,这孩子恐有天子之份哩!青娥听了,手按小腹,轻轻抚摩,神思不属,苍白的脸上有了几分血色。癸心中颇有涩意:纵这孩子将来贵为天子,与我又有何干?我喜之何有?心头种种思量,颠来倒去,只是并不说出,教下人取了谢礼送与巫医,那巫医拄杖告辞去了,合府上下闻得消息都是喜气盈盈。

        青娥身子自此一天比一天笨重,又过了七八个月,直到来年三月里,方到临产之期,府中从人婢女都道是君侯骨肉,并无一人疑心,只有癸自己心里明白:我何尝与青娥有过肌肤之亲,这腹中胎儿与我实无半点关联。不过,从青娥来我家之时算起,青娥怀胎已是十二三个月了,看来青娥果真来历非凡,只恐真是天女下降,原与我这凡胎俗体无缘。

        不提癸心中思想,三月一十五日,春光大好,青娥腹中胎动,稳婆婢子上下忙碌,烧汤端水,自不必言,癸站在院中,看着婢子们在青娥房间进进出出,心中又是关切,又觉得甚为苦涩。

        忙碌了一个白日,至当夜子时,月到中天,忽而光芒大盛,炽烈有如正午炎阳一般,癸与众人抬头看天,心下骇异不已,再过得片刻,那日轮中隐隐似发出铮然一响,一道金光如丝如缕,从日中疾射而下,投入青娥房中,三投再起,青娥房中红光透出,紫雾氤氲,形如凤鸟,昂首展翅欲翔,只听房中婢子惊喜叫道:“生了!生了!夫人生了!”癸方在骇然,闻言心中一喜,正欲开声叫问,忽听那婢子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咦,这是何物?”癸急闯入房中看时,只见青娥躺在席上,稳婆手中捧着一个尺许长的一个金色大蛋,左右婢女都立在当场,悄无声息,癸见了也是一愕,下意识上前用手抚摸那大蛋,手指方才触及,忽听得喀喀微响,蛋壳如莲花瓣一般裂为九片,内中现出一个孩儿,如粉妆玉琢一般,哇哇啼哭不止。稳婆婢女又惊又喜:“果真是一位公子,恭喜君侯,恭喜夫人。”癸见那孩儿十分可爱,抛下心头疑惑,上前抱着怀中,轻轻抚拍,那哇哇只是啼哭,并不稍止,又让青娥抱去,拍抚安慰,也是无用,直哭了半个多时辰,众人都没了主张,面面相觑。

        忽听门外从人来报:“君侯,门外有一道者求见。”

        道者?何以夤夜来访?癸口中说道:“请进来!”一语方毕,已有人在内室门外朗声道:“君侯,贫道稽首了。”葵一惊,回转身来,见门外廊檐下立着一名道人,道髻高挽,水合道袍,大袖飘飘,见了亳侯,微微躬身稽首。癸连忙答礼:“不敢。”只听得屋内小儿啼哭,一声高过一声,癸脸上略略有些尴尬,道人听得,微微而笑:“君侯,屋内啼哭的是否令郎?可否抱出来让贫道看看?”癸心中思量:听闻修道人常怀异术,也许他有什么法子能止住孩儿啼哭也未可知。当下亲自进屋将婴儿抱出,递与道人,道人接在怀中,那婴儿大哭不止,道人轻轻以手摩弄婴儿顶门,低声说道:“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汝何为啼哭不止耶?”那婴儿听了,果然不再啼哭,只是睁着乌溜溜的眼珠看那道人,那道人哈哈大笑,又问癸道:“令郎可曾取名?”“小儿方才降生,尚未取名。”“如此,贫道僭越,为令郎取个名字如何?”癸躬身道:“老师肯为小儿取名,那是最好不过。”道人拈须沉吟:“此子当有四海,为天下一人,取名‘天乙’如何?”“老师所取,必是嘉名,在下多谢老师。”道人微微而笑,从怀中取出一枚玄玉凤鸟,佩于婴儿胸前,复将婴儿递还与癸:“君侯,此子非同寻常,贫道别无它物,唯有小小一枚玉凤,赠与小公子辟邪,君侯勿嫌微薄。君侯与夫人好生看顾此儿,贫道去也。”转身便往外走,癸连忙叫道:“多谢老师厚赠,又为小儿取名。老师尊号如何称呼?在何处修行?何不在此盘桓几日?”道人脚步不停,口中答道:“不必了,多谢君侯美意。贫道乃碧游门下多宝道人,就此告辞!”

        此刻日轮已消,冷月泠然,只见道人出得府门,一道清光往天外去了。癸怔了一怔,方知是名仙家,拿起那枚玄玉细细观瞧,乌沉沉一块甚是沉重,玉质莹润,触手生温,除此以外,却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稀罕之处,料得仙家之物,定有灵效,只是自己看不出罢了。当下也不管它,抱着婴儿,转入室内,有婢女接过婴儿,递与青娥,青娥抱着孩儿,低低哼唱曲儿,脸上十分平安喜乐,自入侯府以来所未曾见。癸见了青娥神情,怅然若失,暗暗叹气。

        昆仑山玉虚宫一处静室之中,元始天尊阖目垂帘,独坐蒲团,霍然睁开双目,目中精光迸射,吞吐不定,半晌,精光渐渐消隐,天尊重又阖上双眼,神游虚空物外去了。

        三日之后,癸又请来巫医,安排仪式,为婴儿洗三,取了个乳名曰汤——这乳名却是青娥的主意,癸自然依从,只是此“汤”字即东君帝鸿所居“汤谷”之“汤”,他却并不知晓了,夫妇俩自此专心养育天乙不提。

        

       

      µÚÊ®¶þÕ ´ÓÀ´ÈËÐÄÎÞ÷Ð×ã

      更新时间2007-9-29 21:00:00 字数:0

       

        话说方今天下,子罕在位,后羿恃仗武力,涤荡中原,慑伏四方,自己做了首相,统带六师,任东夷旧臣招灵、次民、巫立、空桑、寒促等人分掌夏之天地六官,军国庶务悉由东夷族人参决议定,内外大小百僚臣工噤若寒蝉,无敢多言者;又命逢蒙执掌禁军,宿卫宫廷,早晚不离子罕左右,名为侍从,实则形同监视,子罕名虽天子,非但无处分朝政之权,连自由也是难保。子罕心中气闷,又不敢形于颜色,也曾思量要削夺后羿之权,然而后羿势力遍布朝中,他身前并无一个得力之人,终究是无可如何,这也不消去说他。

        岁月如箭,倏忽已有数年,好在后羿虽然专擅,赖有招灵、次民、巫立、空桑等忠贞老臣管理政务,用法宽简,倒也颇有条理,四海很是宁定,百姓多赞后羿之仁德。

        这一日正逢五月初八,子罕王后简贞生辰,嫦娥与内外百官夫人一起进宫为简贞贺寿,至亥时方回,后羿携手接入,见嫦娥面罩寒霜,十分不悦,问道:“今日王后生辰,大家进宫聚宴,娥妹却为何这般不欢喜?”

        嫦娥并不理他,坐下兀自生闷气,良久忽然问道:“君侯以为,如今我们的日子,比在东夷如何?”

        “娥妹为何突然想起问起这话?如今我们大权在握,四海归服,比之昔日在东夷局处一隅,有如天壤之别。”嫦娥嗤声不屑:“以我看来,今时不及昔日多矣!”

      ¡¡¡¡¡°ßÀ£¬¶ðÃÃÕâ»°Ôõô½²£¿¡±ºóô಻½â¡£

        “我们在东夷之时,可用看人眼色,受人指使?”

        “娥妹这话又怎讲?你如今贵为首相夫人,一呼百诺,还有何人能指使于你?又有谁人能给你气受?”

        “怎地没有,大有人在,今日王后生辰,我少不得低声下气,与她斟酒传杯,这还不是受人指使,看人眼色?”

        “我道是何事,原来你为此事不悦。不过简贞乃是王后,又逢生辰,你与她斟几杯酒,也算不得什么。”

        嫦娥哼了一声,又是半晌不语,后羿甚感无趣,正想说些什么别的话题,嫦娥幽幽道:“君侯,你可还记得我们定情那晚所说的言语?”

        “自然记得,我后羿此生,绝不敢有负于娥妹,如违……”

        “不是这话,”嫦娥打断了他,“君侯可还记得?我们后来说道,若有一天君侯得了天下,必立嫦娥为后,母仪天下,为万人之上。”

        “这……”后羿不由沉吟。

        “君侯何故迟疑至今?公子罕何德何能,可久居天子之位?我们当时不过以他为名罢了,如今诸侯已平,君侯仁名也已播于天下,何不叫那子罕退居,禅位于你?”

        “这……禹王骨血,如今只有子罕,禹王待我恩重,我不忍蘧言此事,恐有逼迫之嫌,总要子罕主动让位于我,方是完美。”

        “那子罕若永不提起禅位之事,君侯也就不问么?”

        “呃……”后羿一时语塞,“此事来日方长,也不急在一时。”

        “来日方长,”嫦娥冷笑,“你对禹王骨血倒是情意深重,当日将太康诸人腰斩弃市,如何又那般忍心?”

      ¡¡¡¡ºóôàâöÈ»²»Ô㺡°ÏÄÆôÄËß±¸¸Äæ×Ó£¬ËûµÄ×ÓËï±ãÊÇÄõÖÖ£¬Æñ¿ÉÓë×Óº±ÏàÌá²¢ÂÛ£¿¡±

        嫦娥心道:你这话说的倒漂亮。却也不再纠缠此事,续道:“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大丈夫遇事须当早决,不然终贻其害。君侯便等得,那子罕名为天子,大权尽在君侯手中,心中岂无怨气,怎知他无异谋?他一日在位,我们便如与虎同眠,何时方能安心?”

        后羿不以为然:“娥妹多心了。朝廷事务、宫中动静在我之掌中,那子罕不过膏粱子弟,能有什么作为,焉能为害?”

        “君侯……”嫦娥还待再言,后羿摆手道:“娥妹不必再说,天时已晚,此事容后再议。”

        夫妻二人躺下,嫦娥心中恚怒,使出小性儿,当夜碰都不让后羿碰一下,后羿心中懊悔,说了许多赔情的话,嫦娥全不理睬,后羿无奈,只得翻身自己睡去。

        一夜无话,捱到天明,两人起来梳洗了,用过早膳,后羿上朝视事,嫦娥坐在正厅,想了一会,唤府中下人:“与我请逢蒙将军过府议事。”下人领命而去,约有顿饭工夫,逢蒙随下人来到相府,朝上躬身道:“夫人在上,唤小将过府,有何吩咐?”两眼时时瞄向嫦娥身上。

        嫦娥心中厌恶,屏退左右,笑道:“将军,我有一事拜托,不知将军可愿承当?”“夫人只管吩咐,小将无有不从。”

        “将军,你上前来。”逢蒙连忙上前,此时离得近了,嫦娥身上幽香透入鼻端,越发意马心猿。

        只见嫦娥从身上掏出一个小小绿色绣囊,递与逢蒙,逢蒙心脏怦怦乱跳:“夫人,这是……”

        “此中有我木雕的乌雀数只,白鹿一头,将军慎密收藏,如此如此……”逢蒙听了大感失望,继之紧张道:“夫人,事关重大,可曾与君侯商议?”

        嫦娥嫣然一笑:“不曾,莫非定要君侯吩咐,将军方肯为我做事么?将军放心,此事虽然干系重大,但我担保将军必无性命之忧,只是君侯有所责罚,却须将军担当一二。”

        逢蒙见嫦娥美目流转,巧笑倩兮,魂儿都飞到九天之外去了,连忙道:“夫人说哪里话来,夫人吩咐,不消说小小责罚,就是要小将赴汤蹈火,小将也是在所不辞。”

        嫦娥又是一笑,微微向逢蒙福了一福:“如此,偏劳将军了,此事你知我知,将军万不可对第三人提起,就是君侯……”

        “夫人放心,这是何等大事,小将岂是多口之人,纵然君侯问起,小将也决计不说。”

        “那么,我就不多留将军了,日后恐有人疑心。”

        “小将省得。”逢蒙告辞而去,嫦娥立在厅上,看着他离去背影,微微冷笑。

        数日之后,天气晴和,子罕出游狩猎,逢蒙、柏皇率侍卫相随——子罕亦是禹王之子,颇有勇力,一身武艺虽比不得后羿等人,却也远在常人之上,朝廷之事容不得他这个天子插手,也唯有外出游猎之时,方觉得有几分畅快,故此子罕最是喜爱狩猎,逢佳日十九要出外游猎,朝臣也不以为意。

        君臣一行百余人出了阳城西门,转到嵩山脚下,只见得前方草丛里窜出几只野兔,子罕张弓搭箭,箭箭中的,左右侍从齐声喝彩,子罕兴致越发高涨,一骑当先奔在前面,将众人甩出许远。

        逢蒙见状,暗想:“是时候了。”假意贪玩景色,落后数步,将嫦娥所与绣囊从箭袖中悄悄取出,打开口来,诵了一遍嫦娥所教咒语,只见袋口中一道白气,几缕黑雾涌出,被山风吹去,飘散不见。逢蒙心思:也不知有无效用,左右也疑不到我身上,我且以计做来。将绣囊收入衣袖,复打马赶上,却越过柏皇马前去了。

        子罕驱马持弓,呼啸向前,忽听得空中鸟唳,众人抬头观看,只见好几头大黑雕在天上盘旋,子罕一见大喜,勒住缰绳,翻身向天,“嗖”的一箭高高射去,只听得天上数声哀鸣,两只大雕从高空直落下来,正正是一箭双雕。左右彩声如雷,子罕意气飞扬,高举角弓,回身向众人挥舞示意,随即纵马急驰往雕儿落下之处,要亲自拾取了挂在马后,以显今日射雕手段。

        奔出里许,看看将到其地,见那两只雕儿落在草丛之中,露出羽毛,正欲上前,忽见前方矮树林里刷刷声响,走出一头大鹿,立在那儿看他。子罕勒马看时,见那大鹿全身皮毛雪白,修颈长腿,端的是好生漂亮。世上都说白鹿乃天子祥瑞之兆,子罕见了,心中更是大喜,掌中弓箭随心而动,白羽箭出,直奔白鹿,那白鹿惊鸣一声,急欲躲时,哪里来得及,臀后早中了一箭,那白鹿痛鸣声中,四蹄一蹬,往前直窜,一眨眼转过山崖去了。子罕哪里肯放?长声呼哨,拍马急追,只听身后柏皇与众人连声呼喊:“大王!大王!慢着点儿,山道峻峭,留神足下!”子罕一心要猎取此鹿,全神前驱,哪里听得见,转过山崖,见那鹿倒在前方不远处一片茫茫白雾之中,挣扎哀啼。子罕马鞭重重击下,座下马儿后腿力蹬,横空一跃数丈,落向白鹿所在。

        逢蒙与众人一道在后呼喊,纵马飞奔,有意无意,总是挡在柏皇马前,胯下青鬃马忽地希律律一声长鸣,前蹄人立而起,将逢蒙甩下马背,柏皇在后猝不及防,急急勒马,未勒得住,胯下紫骝马直撞在逢蒙青鬃马上,直翻出去,柏皇到底是久经战阵,喝了一声,纵身一跃,跳在一旁,忙去扶起逢蒙:“逢将军,你没事吧?”

        逢蒙挣扎站起,摆手道:“擦伤了一点,并无大碍,我们速速跟上主上要紧!”两人换过马匹,重又来追子罕,刚刚奔出数步,忽听得前方马嘶凄厉,有人长声惨叫,叫声未毕,倏然而止,四面山谷兀自回音不已。

        柏皇骇得魂飞魄散,高叫:“大王——”急驰马奔去,转过山崖,马儿惊嘶一声,险险乎冲下山谷,柏皇急忙勒住缰绳看时,直叫得一声苦,不知高低——只见崖下一片乱石嶙峋,犹如刀剑一般,一人连人带马,摔在六七丈外,被乱石刺穿,血肉模糊。

        马蹄响处,逢蒙与众人也已赶到,一看之下,众人也吓得呆了,立在当地,做声不得。柏皇老泪纵横,滚鞍【创建和谐家园】,高声呼喊子罕名字,一步步挣下山崖。

        众人回过神来,纷纷下马跟随,到近前,柏皇将子罕扶起,仔细观看,只见子罕双目圆睁,气息早无,浑身皮肉绽开,筋骨尽已断折,柏皇将子罕尸身抱在怀中,哀哀痛哭,众人哭成一团。

        逢蒙与众同声大哭,心中不由战栗:“原来是这番作用,不想嫦娥如此美貌,心思恁地狠毒!她却又从何处学得术法?”心下思索,想起嫦娥容貌,不由得又意乱神迷起来,一边假意啼哭,一边与众人收拾子罕尸骸,用马驮了,一行人愁云惨雾,往阳城转回。

        后羿此刻正在自己府中与嫦娥饮酒作乐,消息传来,后羿手中金杯当啷落地,茫然坐在席上,身躯微微发颤:禹王骨血,至此断绝,我本该悲痛才是,怎地我似乎并无哀苦之意,反而心底隐隐有一种欢喜之情?

        许久不动,嫦娥纤指轻推:“君侯,大王仙逝,朝中必然大乱,君侯何不作速上朝处分,怎地兀自呆坐?”

        “哦。”后羿被嫦娥一推,醒过神来,转头见嫦娥眼中似有盈盈笑意,心中一动,低声问道:“娥妹,你与我说实话,大王之事,与你有无关联。”“哎呀,君侯你说哪里话来,我平常只在这府中,刚刚才接得消息,哪里能有什么关联?君侯快上朝处理大事,我在家等你。”嫦娥娇嗔,纤指连推,将后羿推起身来。后羿心中虽仍疑惑,不过他哪里打算真的追究,只索罢了,起身换了衣服,急急入朝。

        朝堂之上乱作一团,王后简贞伏在子罕棺木之上,已是哭昏了好几回。后羿迈步上殿,群臣正是群龙无首,见后羿入殿,纷纷簇拥上来,后羿排开人群,大步上前,拜倒在地,群臣随后一起拜伏。

        “逢蒙、柏皇,汝二人随扈主上,今日主上猝亡,汝二人都有大过,着夺职闲居,随行众人,各罚去三年俸禄,我这等处分,汝等可心服?”后羿拜毕起身,沉声宣布,柏皇流涕伏罪,逢蒙也一同跪下,诸人神情各异,寒促与数名东夷族人对视一眼,忽地大声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今主上已逝,请君侯暂摄王位,庶几可使内外安心。”

        “吾何德何能,敢摄天子之位。”后羿眉头一展,口上辞让,目视寒促,心道:此人平时不露头角,唯唯诺诺,紧要时刻却甚是知机,以后倒要多多留意了。

        寒促见后羿目视自己,心神领会,“锵”的一声,将宝剑拉出半截,寒光森森,耀人眼目。寒促按剑大呼:“如无君侯,夏氏江山早已不存,君侯有再造乾坤之大功,怎地做不得这王位?除去君侯,臣等再不服第二人!请君侯即刻上座,有异议者,臣请立斩之!”东夷众人同声高呼,招灵等老臣暗叹无言,柏皇欲待说话,怎奈今日之事,自己正是罪人,欲待张口,总是底气不足,王后简贞见左右并无一人为己主张,知大势已去,哀哀向后羿拜倒:“请君侯摄位,妾之薄命,尽托君侯。”群臣齐齐拜倒:“请君侯摄位!”余胤、柏皇、德武等夏氏旧臣见事已至此,也只得一同拜伏。

        “既是如此,孤就暂摄大位,以待贤者。”后羿转身走到殿中王座之前,慢慢坐下,看着殿下俯伏的群臣,后羿双手微微发抖,不得不紧紧按住扶手,高声道:“众卿平身,六官大臣,速速下去筹备,布告天下,为先王罕发丧。”百官领命而散,后羿也起身回府见嫦娥报知消息,殿上只剩下王后一人,凄凄惶惶,与宫中侍女为子罕守灵。

        次日,先王哀诏与后羿摄位之令同时公于天下,四方诸侯全无异动,百姓亦不惊异。自禹王身死,后羿据守东夷,历六年三王,终于做了夏后天子,所谓暂摄,只是当时虚词而已,世风不古,人非尧舜,这天下一人的至尊之位,一旦坐上了,焉有拱手相让之理?

        

       

      µÚÊ®ÈýÕ èî²»Íö¹úÎÚºõ´ý

      更新时间2007-9-30 14:55:00 字数:0

       

        子罕丧事发付完毕,六月初一日,后羿召集万国诸侯,大会于禹宫王殿——自五帝以来,新王即位,须经九州诸侯大会共推无异议,方算得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此刻招灵已代后羿为首相,捧了诸侯名册,在后羿座前一一唱名,天下方百里以上之侯伯:大隗氏、饶氏、剎氏、鬼騩氏、豗氏、傀氏、浑沌氏、屯吉氏、仓史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黄氏、大庭氏、栗陆氏、厘氏、骊氏、赫氏、赫胥氏、葛氏、权氏、尊氏、尊卢氏、祝融氏、祝宗氏、祝和氏、昊氏、巢氏、朱襄氏、阴氏、零氏、怀氏、无怀氏、潞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留吁氏、狄氏、落氏、落皋氏、戎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乌护氏、纥骨氏、壹利吐氏、异其斤氏、回纥九姓。回纥氏、仆固氏、浑氏、拔曳固氏、拔野古氏、同罗氏、思结氏、栔苾氏、阿思布氏、骨仑氏、乞伏利氏、咤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伏氏、达卢干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乞表氏、布收沛氏、俟斤氏、俟汾氏、沦汾氏、嗣汾氏、俟畿氏、宇文氏、宇氏、普氏、俟豆氏、库莫奚氏、费也头氏、阿会氏、莫贺弗氏等等众多诸侯,往年后羿征伐中原之时,就已畏服,此时闻后羿即位,莫敢不至,亳侯癸等封地不足百里的小侯,向来无人在意,朝中根本未发征召之令,这些小侯却也乐得不来。

        后羿著了天子衮冕,捧玉圭正襟高坐,六百诸侯、内外百官,环佩叮当,黑压压一片同时俯伏拜舞,山呼万岁,朝堂震响,后羿此刻真正遂了平生之愿,不觉得志得意满,将手中玉圭举了一举,朗声道:“众卿平身!”诸侯朝贺已毕,各自散去,整顿行装回国不提。空荡荡的大殿之上,后羿一人兀自独坐,过了一会,忽地站起身来,仰头哈哈大笑,笑声在殿内回荡不已。

        九重天上,化乐宫中,帝俊俯首观看,不由笑道:“此人好生轻狂,我为万天之主,尚且无一日不惴惴小心,此人不过暂作人主,无人时却就露出这般嘴脸。”天后亦笑道:“正要他这般轻狂,我们且再等数年,看他如何。”长袖一拂,云雾涌处,座前镜象已然合上。

        后羿笑了一会,将玉圭插在腰间,大步走入后宫——简贞与侍女早已被迫搬出宫去了,嫦娥接入,口称“大王”,后羿春风满面,用手搀扶:“王后请起,王后请起!”嫦娥掩嘴而笑:“看大王今日心情十分舒畅!”“怪不得人人想做天子,我今日方知天子之贵也!”后羿说着,忍不住又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十分喜欢,教侍女摆上酒来,后羿将冕旒脱下,箕坐拍鼓,嫦娥起舞清歌:“道和气兮袭氤氲,宣皇规兮彰圣神。服遐裔兮敷质文,格苗扈兮息烟尘。”左右从人俱发声相和,后羿更是喜动颜色。嫦娥衣袂飘摇,裙裾翻飞,往来舞了几遍,歌声渐转悲怆,珠泪如线落下。后羿诧异,放下手中羯鼓,问道:“娥妹何故落泪?”嫦娥忙举袖眼泪:“只是喜欢过甚,不禁落泪,大王幸勿介意。”“我如何会怪罪娥妹!”后羿不疑有它,将嫦娥拉入怀中,端一杯酒亲自喂于嫦娥口中,嫦娥喝了,又起身对后羿道:“今日大喜,妾身再歌一曲,为大王助兴!”满满斟了一杯,送至后羿面前,口中歌曰:“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好!好!好!千秋万岁之乐,我与娥妹共之。”后羿手拍大腿,开怀大笑,接过酒来,一饮而尽,复揽嫦娥入怀,嫦娥心中自思:说什么千秋万岁,不知将来魂魄可有归着?罢了,人生乐少烦多,想这些作甚,左右过得一日,便是一日快乐。放宽心思,与后羿调笑取乐。宫娥侍女一遍遍献舞祝酒,殿内管弦之声不绝,从来欢娱时短,不觉东方已白,一夜已过。

        且说那后羿虽然英勇莫京,骨子里本是个好酒贪色之人,当年瑶池宴上,已可见他性情:恁般大事临头,尚自喝得烂醉,若非天后另有筹谋,他已不知死了多少回,焉有今日?这时节平生大愿已遂,自以为诸侯顺服,四海清宁,哪里有心思打理朝政、管治万方生民,甩手将朝廷内外一应事宜都付与东夷大臣,自己或安居深宫,朝欢夜宴;或呼鹰喝犬,驰骋田猎,必尽兴方休,过得好不快活。

        这也罢了,后羿虽然性喜逸乐,也有节制,不过是宫中多费些酒肉钱帛,终归有限,且他有样好处,放手便是放手,从不胡乱干预,招灵、次民等人乃老成谋国之臣,忠贞勤谨,举措平允,天下无事。

        不过人生易老,人寿有尽,过了七八年,招灵、次民、巫立、空桑等十余名东夷老臣一个个老病凋零,寒促因为当年推举之功,后羿很是中意,因此做了首相,逢蒙早已复职,多年升迁,此时已掌了六军,与寒促两人朋比为奸,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堂上下,尽是宵小当道,后羿全然不问。

        说来那寒促虽有几分小聪明,其实并无治国之能,唯善谀词,又能鉴貌辨色,处处迎合后羿,更千方百计,想出种种奇巧主意,讨后羿欢心,后羿初时也怕扰民,不敢穷奢极侈,寒促奏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方今万方太平,大王富有四海,若还不能尽情欢乐,何以显得王家的尊荣体面?”后羿大笑:“丞相之言甚是有理!”自此再无顾忌,变本加厉,骄奢淫欲,不知其极,寒促、逢蒙所出主意,后羿一一听从:因禹王旧宫简陋,起造琼宫瑶台,楼台七层,周围十余里,通体全以蓝田美玉筑成,靡费人工不知数计;嫦娥喜欢听裂帛之声,便命人将内库绢帛取出,数百人听内侍号令,一齐在殿前将绢帛撕裂,两人听声喜笑颜开,内库帛尽,求之民间,民间帛尽,索之诸侯,百姓苦不堪言;又作糟丘酒海,命人开凿十里大池,纯用美酒灌满,酒池之中,用酒糟筑起山丘,挂满各色禽兽肉脯,称为肉林,行舟其上,奏响丝竹,随时取酒肉食用,十余日不上岸也是常事;又命诸侯进贡男女美色数千人,赤身裸体,作对儿拥抱着坐在酒池之中,以击鼓为号,鼓声一响,一齐低头牛饮;又嫦娥每日必以处女之血混合鹿乳沐浴,据言可以永葆青春美貌,后羿为此日杀处女五六人,供嫦娥洗浴。凡此种种,一时也难尽述。

        如此数年,真正是【创建和谐家园】人怨,民不聊生,九州诸侯渐次离心,时有反叛,寒促、逢蒙一边派兵镇压,一边日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百姓暗中都不称后羿为羿王,而是呼为夏桀——桀者,暴也;夏者,因后羿自称承继禹王,奉夏氏正朔不变,又作歌传唱四方:“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后羿一些不知,只是醉生梦死。

        

       

      第十四章 惊虹惊变一日来

      更新时间2007-9-30 14:56:00 字数:0

       

        且不言后羿荒暴,万民怨望如地底熔岩日日积聚,一日甚于一日,离阳城数千里外的亳邑,青娥之子汤已渐渐长成,汤自小聪明伶俐,又兼宽厚仁德,长到十一岁上,亳侯癸已将封邑大小事务尽数付与汤打理,自己逍遥游猎,汤也不负父望,凡百事情,尽皆做得有分有寸,井井有条,且自汤诞生以来,亳邑四时风调,八节雨顺,任他邻邑水旱交加,亳邑一毫无事。因此数年之间,周边小侯归附者甚众,四洲俊才勇士闻汤贤名,亦多有来投奔的,近数年来朝廷贪暴,四方依附者更多,一时间小小亳邑竟是人才济济,亦有邻近大国诸侯看了眼热,前来攻打,无不败归,再无人敢轻举妄动。亳侯封地数百年来被周边诸侯屡屡侵夺,所剩本来已不足三十里,到汤十六岁上,广狭已达七百里,较之一般诸侯领地已大了许多,差不多已恢复初封旧观。亳侯府也早已整饬一新,规模比前大了数倍,封邑诸般事务比癸当年更是繁剧了十倍不止。

        这一日黄昏时分,天色渐暗,暮云渐起,忽有一道长虹,瑰丽绚烂,自西南而向东北,缓缓划过亳邑上空,亳邑百姓一日劳作方毕,荷锄持乂都要归家,见天现异景,都仰头观看,啧啧称奇不已。

        虹光之内,东君俯首四望,只见下方炊烟连绵,平畴数百里,如棋盘一般整整齐齐,东君不禁感慨系之:“吾儿果然出息,不过这数年光景,就整治得偌大一片家业,虽然我与父皇、母后常年照应看顾,也是我儿自己有德有才,方有今日局面,我帝鸿的儿子果然不同寻常。”想到这里,不禁洋洋自得起来,看看将到亳侯府,东君敛起虹光,直投入府。

        亳侯府内,癸出猎尚未归来,汤在正厅视事未完,青娥独个儿坐在窗前,看那天边火红落日,忽见天上长虹直划而来,心念方动,室内红光大盛,急转身看时,只见红光一腾复消,东君金冠绛袍,笑吟吟立在房中。

        青娥全身一震,看着东君,脸上瞬间转过千百种神情,是喜?是悲?是怒?是恨?一时说不出话来。“瑶姬,我来了。”东君微笑着上前一步,便欲来拥抱青娥。青娥忽地醒过神来,连退数步,冷冷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东君殿下,殿下今日来此有何贵干?”东君一怔,放下手臂:“瑶姬,我是帝鸿啊,一别多年,怎地你见了我如此生份?”“东君殿下是何人?我又是何人?怎敢与殿下攀扯交情?”“瑶姬,原来你是在怪我。”东君恍然大悟,忙道,“瑶姬,你相信我,我帝鸿对你此心从无有片刻改变!”“是么?当日我在殿外足足站了四个时辰,呼你喊你,那时节东君殿下却在何处?”“瑶姬,我……,那都是母后……”东君急急将当日天后的筹划说了一遍,最后道,“母后威严,我不敢违拗,这些年来,我与父皇、母后一直在暗中看顾你和汤儿。”青娥身躯颤抖,木立当地,过了片刻,忽然仰天狂笑,泪珠滚滚而落:“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天后娘娘好深的用心,东君殿下又是好狠的心肠。”东君脸有惭色,嗫嚅道:“瑶姬,这些年来确实苦了你了,待汤儿过来,父子相认,分说明白,我便接你回天,自此千年万载,永不分离。”说罢又欲上前来拉青娥双手,青娥脸色一冷:“谁要跟你回天,我夫我子,俱在此地,东君殿下,请你放尊重些。”东君一愣,讪讪松手:“瑶姬……”还待分说,只听得廊下脚步声响,有人在门口道:“母亲,谁在你屋里么?”一边说着,一边已是走进屋来,见到东君,不禁一怔,待见得青娥满面泪痕,又是一惊:“母亲,这位先生是?母亲却又为何这般,可有什么不顺心之事么?”——原是汤听说有虹光入于母亲室内,恐母亲有什么疏虞,忙将府中事情放下,前来探望。

        东君抬头看时,见进来的这一位少年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生得丹唇皓齿,修眉凤目,长身玉立,精神奕奕,不由得暗暗喝一声彩,心道:这就是我的儿子了,果然处处似我,细微处却又是瑶姬的模样。正想开口说话,门外脚步又响:“青娥,我回来了。”癸一身猎装,一阵风走进屋来,见屋内有外人在场,也是一怔,待得看清东君相貌,心中更是咯噔一下:这是何人?为何与汤儿样貌这般相似?只听青娥开口说道:“君侯,汤儿,你们来得正好,这不知哪里走来的一个野人,闯进女眷内室纠缠,你们替我将他赶出府外便是了。”癸心中疑惑,却也不能明说,闻言拱手道:“这一位先生,不知高姓大名,仙乡何处,此处内室不便叙话,还请到前厅奉茶。”汤见父亲如此说了,也在旁拱手延请。

        东君置之不理,回身去看青娥,见她泪痕未干,面沉如水,不由得心中怒发,连道:“好!好!好!”说了三个“好”字,复转过身来,大踏步走到癸面前,上下打量,冷笑不已,汤见此人好生无理,不由皱眉抢上一步,便要说话,只听东君说道:“你这厮就是那亳侯癸么?瑶姬就是为了你不肯跟我回去么?”“先生所言,在下一些也不明白。”“嘿嘿,恐怕你没机会明白了。”东君冷笑声中,忽地探出手臂,掌心火气一闪,“啪”的一声轻响,拍在癸顶门之上,可怜癸一介俗体凡夫,哪里经得起东君太阳真火,哼也未曾哼出一声,身子萎靡下去,青影疾闪,青娥将癸抱在怀中,低头看时,只见癸面目焦黄,形容枯槁,眼见是不活了——不想东君下手如此狠辣,癸转眼之间性命已失,自己救援不及,又悔又痛。

        “妖人将什么妖法伤我父亲,不要走,纳命来。”汤怒喝声中,擎出腰间宝剑,一剑急向东君刺去,东君更不躲闪,汤一剑刺出,如入水波,三尺青锋从东君前胸插入,后背穿出,全无阻滞,汤不由愕了一愕,抬头看时,见东君神色古怪,手指伸将过来,汤侧首欲避,却完全无法动弹,东君用手抚摸汤的头发脸颊,喃喃道:“果是我儿,骨骼面相,与为父一些不差。”又转头对青娥道:“瑶姬,你还是不肯跟我回去么?”“我夫与你有何仇怨?你竟下此毒手?”瑶姬轻轻将癸尸身放在地上,站起身来,“你去罢,从此世上再无瑶姬,只有青娥。”“他是你的丈夫?好!好!好!”东君又是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不想你我久别重逢,竟是如此情形!”体内长剑忽地光芒炽盛,化作金水滴入青石地面,嗤嗤有声,须臾汤手中只剩一个剑把,东君悲啸一声,流光一道,穿窗而出。

        青娥目视窗外,怔怔立了片刻,回过身来,衣袖轻挥,清风飒然,汤浑身一颤,禁制已去,抢身扑在癸身上,泣不成声,青娥关上门,又施了个隔音之法在门前,立在一边,并不言语。汤哭了半晌,抬头问道:“母亲,那妖人是何来历?为何下此毒手杀害我父?请母亲告知,便是天涯海角,孩儿也要寻得他所在,为父亲报仇。”——汤本是聪明之人,从方才母亲与东君的对答之中,已知他们似是旧识,是以如此发问。

        青娥不答,汤又问一遍,青娥仍是伫立无语,良久方道:“孩儿,那不是妖人,那是你的生身父亲。”“母亲,你说什么?什么生身父亲?那等妖人怎会是我的生父?”“再不许提妖人二字,他是你的生父!”青娥陡然声色俱厉,汤最是孝顺母亲,被母亲一喝,一时呐呐的不敢言语。“千错万错,都在为娘一身,我儿原不知情。”青娥语气忽缓,叹了一口气。“只可怜你父亲……”青娥矮身将癸尸身抱入怀中,面颊相贴,泪水流下,浸入癸枯焦的皮肤,“可怜你父与为娘未曾有一日情爱,到头来却因我丧命,为娘实是对不起你父。”“母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儿,你将灯点上,为娘慢慢说与你听。”汤闻言方才惊觉室内早已昏黑一片,起身将铜灯点上。“君侯、少君、夫人,用晚膳了。”门外侍女脆声呼唤,汤呆了呆,青娥朗声道:“知道了。”灯火昏黄,照在青娥脸上,她本是上界女仙,十六年来容颜并无半分改变,此刻却不知怎地颇显沧桑之态,仿佛突然老了十多岁。又呆了半晌,青娥慢慢开口,将当年如何与东君相识相知,又是如何下界,如何被癸救回府中,如何生下汤等等往事一一道来。

        “孩儿,大略就是如此,帝鸿虽然害死你父,但他终究是你的生身父亲,我儿切不可因此记恨于他。”青娥幽幽叹息。

        汤听青娥讲到此处,脑中一片混沌,如酒醉一般,如痴如呆,青娥叹了口气:不管我儿在外多么受人拥戴,终究是个孩子,难为他了。将汤抱入怀中,轻拍后背,汤紧紧抱住母亲,一语不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8: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