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易母心疼长女和长外孙女,也觉得凤舞不管不问确实过分,心里自然对儿媳满是怨气。不过易母向来胆小软弱,又怕凤舞郡主的位份,也只能陪着陈易氏一起大哭,倒真是不敢跑去质问和责骂凤舞。
六月末的时候,燕二太太在疼了半宿之后,平安的生下了嫡子。燕家后继了香火,燕二太太的也终于松下了一直吊着的心,燕磊更是高兴的跑到父母的牌位前,结实响亮的磕了三个头。
只是五月的时候,陈美珠因伤心积郁过度,病卧不起。凤舞又要养胎,又要发愁陈美珠的病情和亲事,心里很是烦躁和焦虑。况且又有“同孕避见”之说,故凤舞也没有去探望燕二太太,只命韦嬷嬷代她送去了贺喜之礼,再替易子轩和她向燕磊夫妻道得子之喜。
就在凤舞愁得恨不能给易子轩修书一封,让他在东疆大营里给陈美珠挑选夫婿之时,安易氏过来探望她,并提了一个让凤舞没有想到的人选——易明汉。
安易氏见凤舞很是吃惊,忙笑道:“这事说来还要问问明汉的意思,总也要他心里愿意才行。嫂子是知道的,珠姐儿的亲事,已然是难议了。在我想来,只要男方人品端正,又有供养妻儿的本事,别的也就强求不得了。明汉来咱家的日子也不短,我冷眼看着确是不错的孩子,样貌、品性都很好,有本事又能干,是能托付终身的。再者,他是孤儿,又是哥哥的养子,算是半个自家人。有哥哥和嫂子在,想来他也不会亏待了珠姐儿。况且,若是珠姐儿嫁给了明汉,自然仍旧是在家里过日子。在咱们眼皮子低下,总比嫁出去受罪强,好不好的,到底能护着孩子。”
听了安易氏的话,凤舞倒真觉得这未尝不是一桩好亲事。对于易明汉,凤舞还是放心的,供养得起妻儿,也不会亏待了珠姐儿。况且,就如安易氏所说,有易子轩和她在,易明汉也不敢亏待了珠姐儿。
只是成不成的,一要问问易子轩的意思,二要问问易明汉是否愿意,三也要探探陈美珠的口风,总不能强成一对怨偶。至于陈易氏是否满意这桩亲事,倒是真不重要。以她糊涂的程度,永远也想不明白怎么才是真正的为子女好。
送走了安易氏,凤舞就急急的修书一封,派人速送往东疆,问问易子轩的意思。信送出去之后,凤舞又与韦嬷嬷商议了一番,见韦嬷嬷也很赞同,便请她去陈院探一探陈美珠的口风。当然,不可能明着说易明汉,只是探探陈美珠想找个什么样的夫婿,再侧面问问陈美珠对易明汉的评价。
要说陈美珠嘛,心里是极明白的,比陈易氏强了不止百倍。套用她自己的话说:闺誉毁到了这般地步,只要有人愿娶她就成了,否则也只能终身伴佛了。好好的姑娘家,自然是不愿意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出家为尼的。
易子轩在东疆也心急陈美珠的亲事,所以收到凤舞的信后,沉思了一夜,第二天就送出了回信。正如凤舞所料的,易子轩也赞同安易氏的话,觉得确是桩好亲事,但也问问易明汉的意思。
陈美珠今年已是十四了,明年就要行及笄礼,亲事是不能再拖下去了。故凤舞也没有耽搁,早上收到易子轩的回信,下晌就唤来易明汉,问了问他的意思。
论起来,虽然陈家是实实在在的寒门,可到底比易明汉连家都没有的强。因此,易明汉娶陈美珠,也算得上是高攀。再者,大秦对男女大妨要求不严,易明汉与陈美珠还是接触过的,自然知道她的品性和样貌。又是凤舞亲自张的口,易子轩也是同意的,易明汉自然没有拒绝。
见易明汉点了头,凤舞便派人给安易氏送了信,让她去跟易母和陈易氏商议此事。易母是最没有主意的,别人怎么说好,她就觉得怎么好。虽然她如今对凤舞不满意,可这亲事是安易氏先提的,易子轩又点了头,她也就觉得很好。
陈易氏自然作闹着不愿意,可奈何陈美珠已点了头。再者,到了这般地步,陈美珠的亲事,已然不是陈易氏能左右的了。况且,凤舞也懒得理会她,只让易母和安易氏劝她。
张家公子病逝后,两家就走流程,解除了亲事。如今把陈美珠许给易明汉,凤舞既是婆家人也是娘家人,便不管易母和陈易氏的想法,直接让韦嬷嬷去请了官媒,赶着把定亲的程序走完了。
陈美珠的终身定下了,易家诸人也就松下口气。虽然说低嫁有些委屈了陈美珠,可在凤舞看来,比起面上好看,不如日子过得舒坦。
高嫁说得响亮,可哪有不在婆家受委屈的媳妇?连玉安公主都过得不顺心,更别说寒门小户的平民女了。
好在陈美珠很知足,对与易明汉的亲事,还是满意的。易明汉对陈美珠想来也是满意的,自陈美珠点了头,定亲的程序还没有走完,他就开始尽自己的能力张罗娶亲之事了。
易子轩还派人送了一万两的银票回来,说是用作小俩口结亲的。凤舞自然不把这一万两当回事,况且又是嫁姑娘、又是娶媳妇,亲上加亲的大喜事,自然要办得体体面面的。故她直接把一万两银票给了韦嬷嬷,令她全权料理小俩口的嫁娶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把陈美珠和易明汉凑成一对,说实话真是天外之笔,未央已然回想不起来那天是怎么想到这里的。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创建和谐家园】!
¡¡¡¡¡î¡¢µÚÁùÊ®ÁùÕ ϲÓDzΰë
且说陈张两家解了亲事,张家下的聘礼,陈家自然该完整的还回去。只是陈易氏早已花用了一些,又不舍得折变了私房去添补,最后还是哭求着易母掏了私房,帮着她遮补过去的。
不过眼睁睁看着到手的丰厚聘礼又还回去了,陈易氏心里疼得厉害。本想着再给女儿议门好亲事,加倍把聘礼赚回来,却没想竟得了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易明汉为女婿。
她心里不怨安易氏,也不怨易子轩,只认定是凤舞看不得她好,才这般糟蹋她女儿。只是事以至此,连易母和陈美珠都点了头,她也没有别的法子,总不能真逼着女儿自缢或出家。
可是陈易氏心里还是不舒服,这好容易养大的女儿,却低嫁给了易明汉,真是大大的赔了本。所以当她得知易子轩送回来一万两银票,说是用来料理易明汉和陈美珠的亲事,她便打起了这一万银钱的主意。
只是这一万银钱在凤舞和韦嬷嬷手里,她还真是不敢张嘴去硬要,便绕了个弯子,把易明汉召进了陈院,开口就要五千两银子的聘礼。指着嫁女儿去高攀,已然是没戏的了,好歹她也得把银钱捞到手才行。
而易明汉自从进了易府,后来又帮着凤舞料理庄子和采买等事务,也确实攒了一些私房体己。可即使如此,这五千两银子对他来说,也是天大的数呀。他若是有五千两的银子,早就自行作些小本生意了,哪里还用省吃减用的过日子。
凤舞从韦嬷嬷那里得知此事后,唤来了易明汉,叮嘱道:“我知道你也攒了一些私房,只是有我们当父母的在,没有让儿子自掏聘礼的道理。你的那些私房仍旧留着,等往后你们小俩口过日子,自有要花银钱的地方。聘礼和迎娶等等事宜,有韦妈妈去料理,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忙好差事就行了。”
易明汉是有骨气的人,心里不想为自己娶妻的事,让易子轩和凤舞多操心。可五千两银子不是小数,他也确实拿不出来,只得感激的磕头道谢,赶着出去忙差事了。
待易明汉出去了,韦嬷嬷才苦叹道:“要说这桩亲事有何不妥之处,那就属大姑太太了。有这么不着调的岳母,汉爷往后少不了麻烦事,就是大表姑娘也少不了要左右为难的。”
凤舞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笑道:“妈妈总把明汉看作孩子,自然总觉得他长不大。可妈妈细想想,自他帮着我料理五处田庄,又跟着任泉学习那些采买之事,哪桩哪件不是料理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况且自老爷去了东疆,陈院之事就一直由明汉管着,他可是半点都不怕大姑太太的。至于珠姐儿嘛,是个聪明的孩子。比起一心只在意弟弟的母亲,她自然更向着终身依靠的夫君。”
喝了两口茶,凤舞才吩咐道:“劳烦妈妈跑一趟福寿轩,把二位姑太太也请过去,当着老太太的面,转达我的意思。明汉是老爷和我的义子,聘礼自然由老爷和我出,只是不送去陈院。等两个孩子成亲后,我会把聘礼送到珠姐儿手上,给她作私房用。另外,珠姐儿的嫁妆,也由老爷和我来置办。让大姑太太不用操心,也不用出钱,只安生等着送女儿出门子就好。至于老爷送回来的那一万两,拿出五千两为珠姐儿置办嫁妆,另五千两等她过了门,再给她作私房。回头妈妈去公中的账房支一万两,用来料理两个孩子的亲事。这义子娶外甥女儿,银钱用度由公中来出,也算说得过去。”
韦嬷嬷听了这一席话,便明白了凤舞的意思。聘礼可以给,却不能给到陈易氏的手上。五千两给了陈美珠,她心里还会感激凤舞,也会一心一意的跟易明汉过日子。可要是把五千两给了陈易氏,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喂了白眼狼。
¡¡¡¡·Ô¸ÀÇàð°Ëźò·ïÎèÓò¹Ò©£¬ÓÖȥС³ø·¿ÎÊÁËÇÇæÖæÖÍí·¹µÄ²ËÉ«£¬Î¤æÖæÖ²ÅÒ»Ãæ´ò·¢Á½¸öСѾͷȥÇë³ÂÒ×ÊϺͰ²Ò×ÊÏ£¬Ò»Ãæ¸Ï×ÅÍù¸£ÊÙÐùÐÐÈ¥¡£
¡¡¡¡Ò»Â·ÉÏ£¬Î¤æÖæÖÔÚÐÄÀïÅÌËã×ÅÈçºÎÓ¦¸¶³ÂÒ×ÊÏ¡£ÒÔËý¶Ô³ÂÒ×ÊϵÄÁ˽⣬³ÂÒ×ÊÏÊDz»»áÀÏÀÏʵʵµÄ·Å¹ýÎåǧÁ½µÄƸÀñµÄ¡£
陈美珠坐在书房的绣架前,看着已绣成的两根松枝,听完柳儿带回的消息,惊怔了片刻,才追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舅母说给我置办五千两的嫁妆,另给我五千两作私房?”
柳儿笑嘻嘻的点头道:“是真的,奴婢亲耳听见韦嬷嬷对老太太和咱们太太、姨太太说的。奴婢也等不得送点心进去,只把点心交给了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大姐姐,就急着赶回来给姑娘报喜了。”
陈美珠知道柳儿是不会说谎的,已阴郁了多日的心,总算是放了晴,高兴得流下泪来。自从与易明汉定下了亲事,陈易氏在她面前没完没了的抱怨,话里话外嫌她没有嫁进高门,成了实打实的赔钱货。
要说这世上最知道陈易氏的,就是她这个当女儿的了。瞧着陈易氏的架势,想来是不会给她置办像样的嫁妆了。她手上的私房又少得可怜,就是添置也添置不了什么。如今凤舞放了话,可真是解救她于困难之中。
柳儿奉上倒好的温茶,笑道:“这下可好了。有了舅太太为姑娘作主,姑娘再不必愁了。等姑娘与汉爷成了亲,就是舅老爷和舅太太的儿媳妇了。到时候,有舅老爷和舅太太护着姑娘,再不敢有人让姑娘受委屈的。”
陈美珠闻言,冷笑了两声,才接过茶来喝了几口。柳儿话里的意思,她心里明白。有了易子轩和凤舞护着,又有易明汉让她依靠,她也算是熬出头了。其实满府里看一看,除了她亲娘,也再没人敢让她受委屈了。
长长的苦叹了一声,陈美珠才把手中的茶放了下来,并吩咐柳儿道:“康哥儿和浩哥儿跟着李先生上了一下晌的课,想来这会儿也都该饿了。我早上做的点心还有一些,你去装上三盘子,给李先生和康哥儿、浩哥儿送去。”
娘家的母亲已然是指望不上了,她也就只能盼着娘家弟弟有出息,往后能给她撑腰和作主。至于易明浩,那是易明汉嫡亲的弟弟,照顾好了他,对她只有利而没有害。
柳儿明白陈美珠的心思,忙笑着应了一声,就快步往厨房而去。若等陈易氏回来了,别说是她,就是陈美珠,也别想从陈院带出去一针一线。自从陈家分院单过后,在陈易氏的掌家下,陈院里说得上是结结实实的有进无出。
一月里一百两银的花用,陈易氏恨不得攒下五十两的私房。这花用的银钱少了,吃穿用度之物也就可丁可卯了。哪怕少一缕绣线,陈易氏都能骂上两三天。闹得陈院一众下仆都暗骂命苦:被挑进陈家干活,真是倒了大霉了。
八月下旬的炎热夏季,凤舞在整整疼了一夜之后,生下了双生龙凤胎。有凌以墨奉太后旨意陪护在旁,生产的经过可说是有惊无险,母子三人均平平安安。
也不知是不是龙凤双生的喜气太旺,小凌氏紧跟着凤舞,疼了大半天之后,于下晌生下了嫡长子。
¡¡¡¡Õû×ùÒ׸®¿É˵ÊÇÈýϲÁÙÃÅ£¬Ï²ÉϼÓϲ¡£ÑàÀںͻª½ÜÃüÈËÔÚÒ׸®ÕýÃźÍÎÀÔº¶ÔÍâµÄ´óÃÅ´¦£¬Á¬Ðø²»¶ÏµÄ·ÅÁËÎå´ó¹Ò±ÞÅÚ¡£Î¤æÖæÖ¸üÊÇ·î·ïÎèÖ®Ãü£¬ÉÍãØ¸®ÏÂÆÍÃǸ÷Èý¸öÔµÄÔÂÇ®¡£
远在东疆的易子轩和卫东收到喜信后,在东疆大营内摆了三天的大席,将军府里更是设宴款待东疆一众文武官员。
随着易子轩和卫东的家书,一同抵达京华的,还有整整十大车的礼物和滋补之品,足可见他们兄弟对妻对子的思念和疼爱。
在家书里,易子轩和卫东为三个孩子起好了名字:易家嫡次子易明泽、易家嫡长女易明婷和卫家嫡长子卫策。
九月末,易府内开席一百桌,为三个孩子同庆满月之喜。不仅京华的爵位权贵官宦之家前来贺喜,就连宫中的太后也在太子妃和玉安公主的陪同下,低调的前来凑热闹、讨喜酒。
秦明帝和皇后的赏赐,源源不断的送进易府。天浩然身为东宫太子,也备下了丰厚的喜礼,随着赴宴的太子妃,一同被抬进了易府。后宫的诸位嫔妃,凡是有手腕能送出东西的,也纷纷派人送来了喜礼。
一时间,易府深受皇室天家的宠信之说,传遍了大秦上下,易子轩更是成为了寒门子弟纷纷敬仰的表率人物。
且说过了十月末,进了十一月初,各府各家便开始张罗准备过年之事。正在大秦上下都忙着置办年货之时,秦明帝连下了三道旨意:一是镇南大将军年事已高,特准其告老还乡。二是晋升燕磊至从三品,接任镇南大将军之职,于二月初二日之前抵达南疆。三是晋升华杰为正四品参领,随燕磊同往南疆驻守。
此三道圣旨,又一次震惊大秦朝野上下。要知道,原镇南大将军尚不足五十之龄,实不属年事已高,全不需告老辞官。可秦明帝却下旨准其告老还乡,体恤功臣之情,足见异常。
正当朝野上下纷纷猜测原镇南大将军所犯何事,还有秦明帝此举究竟为何之时,秦明帝又于十一月末连下四旨:一是镇西大将军重伤多年,特准其告老,还乡安养。二是晋升东方晨至正三品,接任镇西大将军之职,于二月初二日之前抵达西疆。三是晋升镇东大将军易子轩至正二品副都统,调回京华接掌京华大营,于十二月二十日之前抵达京华。四是晋升卫东至从三品,接任镇东大将军之职。
先不说镇南镇西两位大将军相继告老,单说秦明帝如此重用寒门子弟,就令大秦一众官员摸不着头脑。而先南疆,后西疆和东疆,秦明帝圣旨的深远之意,越发让文武官员琢磨不透,更是吓得一众官员个个颤兢自危。
燕磊和华杰接下旨意后,心中也琢磨不清,又怕秦明帝有更深一层之意,便让燕二太太和华三太太去找凤舞打听。他们倒是不敢窥测圣意,只是想知道此去南疆,是否需要注意何人何事,又或者如此受秦明帝重用,到底是安是危、是悲是喜、有福是祸。
别说燕磊和华杰心里没有底,就是凤舞心里也不踏实,当即修书一封,命韦嬷嬷趁给东阳公府送年礼之时,把信带给东方烨。这会儿易子轩四兄弟和东方晨都颇受瞩目,她可不想在如此敏感的时刻跑回娘家,给某些有心之人提供了构陷的话柄。
次日,东阳公府给易府送来了整整五大车的年礼,随着一同送来的,还有东方烨给凤舞的回信。信封虽然严密的封印着,可里面只有一张纸,且纸上只有八个字:安心效忠、为民卫国。
要说这世上有人能看透秦明帝和天浩然,那就非东方烨莫属了。故这八个字虽然简短,却让担忧了一夜的凤舞,彻底的安下心来,一心一意盼着易子轩回京华团圆。
而有了凤舞转述的这八个字,燕磊夫妻、华杰夫妻和小凌氏也都松下口气。不怕是受到秦明帝的重用,也不是担不起重位要职,怕只怕是先捧后杀,莫名获罪罢了。
只是如今卫东接任镇东大将军之职,小凌氏重返东疆之事是没戏了。燕磊和华杰又要奉旨驻守南疆,燕二太太自然不能同行,只有华三太太可随行同往。好在易子轩即将奉旨返回京华,否则易府里外又要靠着女眷们支撑了。
作者有话要说:男主即将归来,夫妻终要团聚。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创建和谐家园】!
第六十七章 夫妻团聚
有了上次易子轩回朝的经验,凤舞这次淡定了许多,照旧睡到自然醒,然后不急不慢的沐浴、洗漱、梳妆、更衣。
待凤舞用罢了早饭,便带着橙玉去东跨院看望小明洛和小明泽、小明婷。自生龙凤胎之前,她就考虑到正厢两侧的偏厢挤住不下,故命韦嬷嬷带着丫头们把东跨院收拾了出来,将三个孩子和孩子们的奶娘丫鬟都迁了进去。
小明洛如今已三岁多了,正是淘气的时候。只要奶娘把他抱出了北正厢,他就在东跨院的空地上跑来跑去,或是扑到院里栽种的花丛里,摘他觉得好看的花。有时间淘得起劲了,他不觉得累,却能把奶娘和丫鬟们累得头晕眼花。
因此,当凤舞走进东跨院,见奶娘又追着小明洛满院子跑时,无奈的轻叹一声,暗道:不愧是武将的儿子,精力真是旺盛呀。
抱住扑过来的小明洛,凤舞蹲□,边温柔的用帕子给儿子擦汗,边柔声哄道:“洛儿乖,不要淘气了。今日你父亲回家,你可得干干净净的,别又淘成了一只泥猴子。”
易子轩奉旨驻守东疆之时,小明洛还小得很,又有近三年未见过父亲,自然对易子轩没有太大的概念。此时听了母亲之言,小明洛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眨了好几下,才乖巧的点了点头,眼神却有些怯怯的。
凤舞见状,又是无奈又是心疼,在孩子【创建和谐家园】的脸颊两边各亲了一下,才牵着他的手,笑道:“走,跟母亲去看看弟弟和妹妹。”
一听说要去看弟弟和妹妹,小明洛又来了精神,一双小短腿使劲的捣腾,拉着凤舞往东厢去。
东跨院里,小明洛住在北正厢,小明婷住在东厢,小明泽住在南倒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小明洛对小明泽的兴趣并不大,却特别喜欢小明婷。
只要小明洛玩累了,就会跑到东厢去,往小明婷的身边一坐,静静的看着妹妹,顺便用些香茶、果点或是甜汤。
有时候,小明洛若是坐着坐着就困了,便会直接往小明婷的床榻上一趟,陪着妹妹一起睡,都不用奶娘和丫鬟哄着。
等凤舞看过三个孩子,回了正厢坐下,才吩咐青鸢去唤易明汉。让他拿着太后给她的宫禁令牌,去宫里找守门的小将,打听宫中的午宴何时开席,以便计算易子轩归府的时间。
谁知易明汉尚未出府,东方烨就派了随从来送消息。说是宫中午宴散后,秦明帝要召易子轩到御书房议事,最早也要申末酉初才能回到易府。
凤舞不悦的皱了皱眉,才吩咐绿柳和紫霞道:“跑一趟福寿轩和寒雪轩,告诉老太太和二姑太太一声,别让她们等急了。”
绿柳和紫霞笑嘻嘻的应了一声,说说笑笑的相伴着去传话。
知道易子轩要晚上才能回来,凤舞也就收了坐等的心思,走进书房去列明晚的菜单。今晚上府里摆洗尘宴,众人定然是要聚在一处庆贺的。等明晚上,她亲自下厨,做一桌好菜犒劳犒劳易子轩。
青鸢边在旁磨墨,边笑道:“看太太这么高兴,奴婢心里也开心。只希望老爷这次回来了,能在家里多呆上几年,也好多陪陪太太和小主子们。”
凤舞闻言,苦涩的轻叹一声,又无奈的笑了笑。她又何尝不想易子轩能在家里多呆几年,只是易子轩说得不算,她说得也不算。
待列好了菜单,凤舞将它交给了青鸢,吩咐道:“送去小厨房给乔妈妈,让她按菜单准备好食材,明晚上我要用的。”
青鸢接过菜单来,轻脆的笑应一声,快步出了正厢,往小厨房去传话。
蓝星则倒了热茶,奉给凤舞,笑道:“太太喝杯热茶,暖一暖手吧。昨天的大雪下了一夜,今天加了许多的炭火,可还是觉得这书房有些凉。”
凤舞接过茶,喝了两口,才笑道:“那是因为书房里没有炕榻,少了那么大的供热体,自然比不得两个暖阁里暖和。”
正说着,就见橙玉黑着脸走进来,气哼哼的抱怨道:“原还看她挺可怜的,往日里很是照应她,却没想到也是不安分的。”
蓝星闻言一怔,好笑的问道:“这是抱怨谁呢?难不成有人给我们橙玉姑娘气受了?妹妹说出来,姐姐定替你出头。大不了太太怪罪下来,妹妹陪着姐姐一同受罚就是了。”
橙玉撇了撇嘴,才皱眉道:“还能抱怨谁?自然是华院正受宠的月姨娘。太太不知道,那月姨娘如今行事越发不省心了。老爷今日回府,这么喜庆的日子,她偏要触霉头,越发不知道规矩。”
蓝星听了这话,甚觉诧异,追问道:“月姨娘惹你了?不会吧,她可是向来知礼的。往日里又乖巧又本分,看着怪可人怜、可人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