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执子之手·玄天乱世》-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天微明,冬日难得的阳光洒在江面上,风吹过江岸带来潮湿的空气,背靠枯树的戾渊轻轻活动了下有些酸麻的手臂,尽管已经很小心,但是轻微的动作还是让凌昊睁开了眼睛。

      凌昊显然处在没睡醒的状态下,一阵冷风吹来,下意识蹭了蹭身上被戾渊披上的外衣,戾渊饶有兴味地盯着凌昊,这感觉,有些像猫呢……凌昊皱皱眉,半清醒过来,发现自己仍旧保持原来的姿势,立刻尴尬起来。凌昊起身,僵了一夜的身体有些摇晃,身上的外衣滑落。凌昊愣了愣,自己竟然还霸占了戾渊的外衣?现在可是冬天!

      凌昊将衣服还给戾渊,他昨晚怎么就这么睡着了?还有……戾渊这样子是陪了自己一整晚?“你……”,凌昊摇摇头,抓过戾渊的手,感觉是温热的这才放下心。“谢谢,我现在好多了……”。戾渊微点了下头,起身穿上外衣。

      二人回到营帐,已经日上三竿,还未进帐,便被士兵拦住了。“大人,诸葛先生让您回来后马上去南屏山一趟。”,凌昊动作顿了顿,“嗯,知道了。”,凌昊叹了口气,兀自换好衣服。戾渊静静地立在一旁。“我去师傅那一趟。”,凌昊道。戾渊沉思,似乎……凌昊的反常与诸葛亮有关。

      凌昊骑上备好的马,手起鞭落,马儿嘶鸣了一声便向南屏山奔去。不多时,还未到达终点,就被士兵领到了山下一处暂时修建的行馆内。

      “大人请进。”,士兵将凌昊带至房门前,便退下了。凌昊心情有些杂乱,本来稍稍平复的心似乎又开始乱起来。

      “师父找子玄何事?”,诸葛亮听到门被推开,凌昊见眼前满是雾气,微愣,房中大半竟然是一个石砌的浴池,周瑜为了借来东风,竟然连浴池也设计的如此用心。

      诸葛亮散着发,在水中道:“过来。”,凌昊迟疑了下,还是应声走了过去,只不过在离石池几步远就停了下来。诸葛亮转头,“无碍,你过来。”,凌昊穿过水雾,又走了几步,随后顿了顿,便跪下身,毕竟诸葛亮在池中,比自己低了不少,他身为徒弟站着不合礼数。

      “你昨夜去哪儿了?”,凌昊一怔,诸葛亮怎么知道他一夜未归?“没去哪……”,诸葛亮皱眉,“你昨晚一夜没回营帐不是吗。”,凌昊闻言不语。诸葛亮又道:“怎么突然这样?是不是我那番话——”,“不是。”,凌昊未等诸葛亮说完就吐出两个字,想反驳,但是张张口,又说不下去。诸葛亮看着凌昊,“你有什么心事?”,凌昊默然,诸葛亮等了半晌,丝毫不见凌昊反应,心中莫名有种郁躁的感觉,又看着凌昊自从进来就一直垂着眼,面无喜怒。诸葛亮眉头紧锁,随后伸手拽住凌昊的衣领,一用力,毫无防备的凌昊就这么扑进了池里。

      “哗啦——”,站稳身子,凌昊呛了口水。诸葛亮见凌昊依旧敛着眼,不喜不怒,目光就是不看向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诸葛亮叹了口气,“子玄,你有什么心结告诉我好吗?”,凌昊闻言苦笑,诸葛亮注视凌昊半晌,终于静静地说道:“我从没有怀疑过你。”,凌昊终于看向自己,眼中似乎有着讶然。“是不是我昨天那番话。”,诸葛亮轻轻道,看见凌昊眼中的波动,诸葛亮知道自己猜对了。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吧……凌昊终于还是开了口,“师父,您当初为什么会收我为徒呢?”,诸葛亮看着凌昊,半晌道:“你是个难得的奇才。”……果然,凌昊自嘲笑笑,他到底还是沾了穿越者的光。“不过,若仅仅是因为有才智,我大抵也是看不上眼的,我看中的更多是你这个人,看重的是那份温和有礼、尊重他人的品性。”,凌昊不语,诸葛亮继续道:“天下人千万,有才之人虽不多,但也绝非没有,周瑜算其中,但却不及你的品性,也许像子玄这样的人世间还有,但是我只能说,如今我只遇到了你一人。子玄,即便没有所谓的才智,没有那些谋略,若还是当时,只因你的品质,我依旧会收你为徒,你懂吗?”。

      凌昊心里五味繁杂,他能不能这样解释,他遇上的这些人,并不是因为他所谓的“奇才”,而是因为他本身?“师父……”,凌昊觉得心里那块魔障一下子祛除了,没有什么能比诸葛亮这番话更让他安心。诸葛亮知道自己说中了凌昊的焦虑,也明白了凌昊的反常。看着眼前湿透的凌昊,眼中没有不安,脸上又带上自己熟悉的笑,诸葛亮这才放下心来。

      “师父,抱歉,子玄意气用事了……”,凌昊垂头,睫毛微颤,一滴水珠顺着发丝滑到下巴,然后滴入池中,打出一圈涟漪。诸葛亮此时竟有些微的失神——“师父?”,凌昊的声音让诸葛亮一震,回过神自己的手离凌昊的脸仅剩咫尺……诸葛亮收回手。

      “衣服湿了,去外面差士兵找身衣服换上,免得伤风。”,诸葛亮兀自闭上眼,凌昊顺从应声。

      直到凌昊的动静消失,诸葛亮这才睁开眼,靠在池边,皱眉看向自己的手……他刚才,到底想要干什么……

      终归是个男人,凌昊虽然被风吹了会儿,但总算没生病。看来也只有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凌昊低声说了句,随后释然。

      第97章 诸葛祭风

      南屏山在东南方用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等物环绕四面。

      凌昊不仅咋舌,说实话,隆冬之时,多事东北风,冬季吹东南风本就不符合常识,难道这真是历史的偶然吗?诸葛亮沐浴斋戒完,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颇有仙人风韵,凌昊静静伫立在一旁。“你去军中告诉都督,若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士兵应声退下。

      诸葛亮绕坛走了一周,最后登上高台,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诸葛亮缓步登坛,观瞻方位,炉中升起烟雾,青烟缭绕,诸葛亮仰天暗祝。凌昊只觉这种祈祷很是虔诚,遂也安【创建和谐家园】下。

      周瑜则令程普、鲁肃等一班人在营帐中候命,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遣将。黄盖已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上鱼油,上面铺满了硫黄、焰硝等引火之物,再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而甘宁、阚泽和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人登岸;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水泄不通,也在等帐上号令下来。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周瑜点头,让鲁肃遍告官兵将士各自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只要号令一出,时刻准备出击。若有违误,即按军法处置。”众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但是近夜,天色依旧清明,微风不动,周瑜不由皱眉:“诸葛亮莫非在蒙我?隆冬之时,怎么可能吹东南风?”,鲁肃道:“我想孔明既然已经应允了都督,定然不会食言,再等等吧。”,另一边,诸葛亮却安然,一日三休,令军士更替吃饭,毫不见紧张之色。凌昊不由奇怪,从清晨到傍晚,不要说东南风了,甚至连西北风也没有……“师父,真的有东南风吗?”,诸葛亮再次登坛,气定神闲。“快了,离既定的时间不远了。”,凌昊只得耐心等候。之间诸葛亮缓缓走到高台最前端,微闭上双眼,手中羽扇轻摇,不知过了多久,诸葛亮睁开眼,凝视着天边的云,轻声道:“来了。”。凌昊立刻打起精神,只见旗幡先是开始转动,然后旗脚一致飘向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作,吹得旗帜猎猎作响。凌昊惊讶,直愣愣地盯着旗子,“师父……你、你怎么做到的?”,诸葛亮却只笑不语。

      周瑜和鲁肃正在谈论诸葛亮,一霎时狂风大作。“这是——东南风?!”,周瑜惊异,心中浮起了莫名的威胁感。诸葛亮竟然有如此大的能耐,这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是留着此人,定为东吴大患!伯符,请恕我以大局为重,若是不杀了诸葛亮,你我迟早会被刘备吞并。

      周瑜立即命令徐盛带一百刀斧手,前往南屏山,只要抓到诸葛亮,立即斩首。周瑜心悸未定,又不放心地让丁奉从水路包抄,这才稍微安下心。

      第98章 暂回夏口

      “子玄,你即刻骑马回营,然后去滩口。”,凌昊不疑有他,立马与诸葛亮下山,若他记得没错,周瑜已经派人来捉拿诸葛亮。凌昊回营喊戾渊,诸葛亮先赶往滩口等候。

      赵云早已经等在那儿了,远远见了诸葛亮便令人举旗示意。“军师辛苦了。”,赵云抱拳,诸葛亮点点头,“再等等,子玄回营马上就来。”,赵云应了,见诸葛亮披散着头发,便道:“为何军师要我今日在此等候?”,诸葛亮兀自束好了发。

      “周瑜发兵欲用火攻,然隆冬之时缺少东南风,我应他借三天三夜大风,但怕只怕借来了风,周瑜倒反而要杀我以绝后患,所以预先一步要你在这等候。”,赵云敛目:“军师果真神算。”。

      二人又等了一会儿,便见凌昊与戾渊骑马而来,待人都上了船,赵云立刻让人开船。

      “子玄,你怎么样?”,赵云道。凌昊见接应的竟是赵云,不由有些讶然。“没事,我很好,子龙,好久不见了。”,“我已经把韩姑娘安全送回了韩家,你大哥叮嘱你要注意身体。”,凌昊闻言笑笑:“那我就放心了,对了,子龙,你说要确认的事情确认好了吗?”,赵云嘴角勾起一抹笑,但也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凌昊见状虽然好奇,倒也不多问。一旁的戾渊脸色略有些阴沉地看着二人,而诸葛亮只当二人久别重逢,倒也不甚在意。

      开船没有多久——

      “回将军,后方出现不明船只追随!”,赵云面色一凝,走到船尾,果然看见有几艘船在靠近。“加快速度。”,赵云下令。诸葛亮皱皱眉,“看来是周瑜的人追来了。”,“军师不用担心。”,赵云示意无碍,令士兵拿来了弓箭,然后站在船尾,脚踩船栏,看向追兵。

      “诸葛军师请等等,都督有请!”,徐盛在船头大声喊道。诸葛亮看着徐盛,笑笑:“还请回复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他日再见。”,徐盛一听急了:“军师且住,我有要事传达!”,诸葛亮挑眉:“哦?将军所说的要事恐怕是要拿我回去吧?我早料到都督不能容我,一定会派人来杀我,所以预先让赵子龙来接应,徐将军您还是请回吧。”,徐盛却拉起满帆,抢风而行,离诸葛亮的船又近了点。“军师您最好跟我回去一趟,请不要让我们这些做属下的为难!”。

      赵云见状,在船尾拉满了弓,箭尖直指徐盛,道:“我奉命接应军师,也请徐将军不要为难。”,徐盛哪里听,依旧令人加速,赵云有些不悦,直接满弦射出一箭,射断了徐盛船上的蓬索,那蓬坠下水,徐盛的船瞬间失了方向,赵云放下弓,“军师回归本是天经地义,况且此行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徐将军为何却紧追不放?本打算一箭结果了你,但显得两家失了和气,你回去吧,再追下去,你的下场就如这船帆蓬一样。”。

      赵云让人拉起满帆,顺风而行,徐盛此时即使是想追也追不上了。正巧这时丁奉从旱路赶来,招呼徐盛上岸。“真该死!”,徐盛猛地砸了一下船身,丁奉叹气:“诸葛亮果然神机妙算,竟把我们的计策弄得一清二楚,非常人可及,再加上他那边还有赵云,算了,我们还是尽快回去禀报都督吧。”。

      周瑜听闻徐盛和丁奉的回报,心中郁积的烦闷愈多。“这人如此多谋,我的一举一动竟然全被看破……”,鲁肃在一旁好言道:“都督勿怒,还是等先破了曹操再来对付诸葛亮吧。”,周瑜闷声应了,又召集了诸将,安排了出战计划,而孙策此时也在路上,令孙权持兵符,为先锋直达靳地。

      第99章 心念旧恩

      刘备专门在夏口等候诸葛亮等人,忽见一队船由远及近,以为是赵云他们,等到靠近才发现是刘琦。

      “叔父在这儿做什么呢?”,刘琦下船,刘备请刘琦上了楼,“东风风起,子龙去接孔明,现在还没到,我心里有些担心。”,言毕,一士兵指着樊口港的方向:“主公,有一舟靠岸,一定是军师来了!”,吕布和刘琦还没刚上楼又赶忙下楼去接。

      不一会儿,船到,诸葛亮、赵云等人登岸,刘备面露喜色。“怎么样?”,诸葛亮应了声:“现在没时间告诉其他的事,先前所让置办的军马战船都准备好了吗?”,刘备点点头,“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军师来调度了。”,诸葛亮应声,遂朝营帐走去。刘备、刘琦紧随其后,凌昊虽说已经看过很多次这种情形了,但还是感慨诸葛亮的架子够大,这要是放外人看来,倒像是二人的身份反了一般。

      “倒也只有军师一人可以这样了。”,赵云无奈道。“那是主公的脾气好,若是子龙,相信主公也不会怪罪。”,赵云笑笑,见前面人已经走远,“我们还是快些跟上吧。”。

      诸葛亮和刘备等人在帐中坐定,帐内各将已聚齐,赵云和凌昊进来后,关张二人向他们打了招呼。

      “子龙。”,“在!”,赵云出列,诸葛亮点着地图,“你带三千人马,渡江直取乌林小路,在树林浓密处埋伏。今夜四更后,曹将必定会从那条路逃走,你等他一过,半路放火,不要赶尽杀绝,杀一半就好。”,赵云抱拳:“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南郡,一条通荆州,不知该取哪条路?”,诸葛亮道:“南郡势急,曹操不敢去,你在荆州那条路埋伏就好。”,赵云领命。“翼德领三千军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彝陵南,定走北彝陵。等到第二日雨过,一定令生火做饭,你只要看见有烟,立刻放火,只是不要捉曹操。”,张飞也领命。诸葛亮又命令糜竺、糜芳、刘封三个人驾船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

      完后起身,向刘琦行了一礼:“武昌一带,最为紧要,公子请回去布好人马,列兵士于岸口,曹操一败必然逃来,此时就地而擒,但是注意,万万不可离开城郭。”。“谨记军师之言,吾现在就回武昌。”,刘琦又向刘备行了礼,便辞别而去。

      诸葛亮转身对刘备道:“主公屯兵樊口,凭高而望,只要看周瑜成功就好。”,刘备点头。半晌,诸葛亮看向凌昊:“子玄率三千精兵,亲往与孙策会和,从正面助周瑜攻曹。”,话音刚落,赵云便道:“军师,这三千军从正面进攻未免有些太草率了,还请军师撤回命令。”,凌昊见众将面露惊讶,但还是上前领命:“子玄定不辱使命!”,赵云见状仍想说什么,却被凌昊止住了。

      “为何点完众将,却偏偏不用我,这是什么意思?”,关羽不悦,“子玄还年轻,请军师让我一同前去。”,诸葛亮却道:“云长且慢,正面有子玄足矣,我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隘口,但是对于云长来说却有些违碍,我正在思考中。”,关羽问:“有何违碍?”。

      诸葛亮看着关羽,“昔日曹操待云长甚厚,云长又是义气之人,如今曹操兵败必取华容道,如果我让你去那,你一定会放他过去,所以不敢让你去。”,关羽却皱眉:“军师多心了,当日曹操有恩于我,但我已斩颜良、文丑,解了白马之围,算是报答过他了,今日撞见,哪有放过之理?”,诸葛亮面色不动,只是看着关羽问:“若是放了,当以何处置?”。关羽抱拳:“愿以军法处置!”,诸葛亮听了却无甚大反应,“如此,那就立刻下文书,你于华容道高山之处,堆草烧烟,引曹操来。”。

      关羽一愣,随后疑惑道:“有烟,曹操定然不敢走来,这怎么引?”,诸葛亮笑:“兵法有虚实之论,所谓兵不厌诈,曹操见烟必定认为是虚张声势,一定会走华容道。”,关羽暗自佩服,与周仓和关平领着五百刀斧手去了。

      刘备不免有些忧心:“我这二弟义气深重,只怕多半会放曹操过去。”,诸葛亮淡淡:“我昨夜观看星相,曹操此时身不该亡,这人情就顺便让云长做了,也好彻底了断他的心事。”,众人一听皆惊奇不已,而凌昊已经吐不出任何槽了,他只能说若是诸葛亮到了现代,一定是个未卜先知的活神仙……

      第100章 赤壁前夕

      凌昊与赵云出帐。赵云本应该去做准备,但还是放心不下凌昊。“子玄,此番前去是为水战,你定要小心。”,凌昊点头,赵云又看向一直静立在凌昊身后的戾渊,“让戾渊一同前去,多个帮手总是好的。”,凌昊回头看了眼戾渊,“嗯,知道了,子龙你还是快去做准备吧,我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放心。”,赵云抬眸,正好对上戾渊的视线,“子玄的安危就交给你了。”,赵云言讫,戾渊深深看了眼赵云随后敛目。

      “那我先去了。”,凌昊向赵云行完礼,便领军上了船,船队顺序排开,士兵取了战甲给两人换上。凌昊戴好银盔,拿着长枪,而戾渊一身黑铁甲,手中是惯用的长戟。

      “这倒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吕奉先也是使长戟的吧?”,戾渊看着身上的盔甲,眼中露出一丝自嘲。

      船队行至吴营不远,便见又有几队船队迎来。凌昊率先上了岸。

      “禀都督!刘备部下凌昊领军前来助战。”,正在为战事而忙的周瑜闻言,眼中流露出一抹复杂。“主公可到?”,“主公已经靠岸!”,“迎他们进来吧。”,“是!”。

      “禀都督,孙将军——”,“不用通报了,我已经来了。”,“仲谋?你这么快就来了,伯符呢?”,掀帘而入的是一个高大的男人,周瑜见到来人,愣了下,“兄长有事,要等会才能来,刚刚在帐外听闻刘备派人来助战了?”,周瑜微微点了下头,还未说话,便见帘门再次被掀开。周瑜如今不知怎么面对凌昊,半晌无言。

      凌昊和戾渊进帐,见到孙权倒是意料之外,凌昊看着与孙策有些相像的男人,“想必这位就是孙权将军了吧,在下凌昊,从属于刘豫州,此番前来助战,希望能和将军共战以挫曹军。”。

      孙权本就是孙策的弟弟,所以经常听自家兄长提到凌昊,孙权打量着凌昊,一双碧眸快速闪过些什么。“经常听家兄提起凌将军,今日一见,将军果然气度不凡。”,凌昊笑笑,并不多言,深知孙权心思谨慎,他此时也并不想多惹是非,毕竟他和自己分属两个势力。

      “不知都督对阵势有何安排,子玄愿自领三千军先锋。”,周瑜见凌昊不提先前诸葛亮之事,顿了顿,“你由伯符来安排,这件事我没有权利。”,孙权皱皱眉,“此次水上作战,军事大权全在你手中,为何……”,周瑜看着凌昊,“伯符交代过,你的事情等他亲自安排,毕竟,你于他是个特例。”,凌昊不去深究周瑜口中的话,“既然如此,那就等伯符来了再说吧。”。

      孙策安置好军队与船只,这才到达帅帐。依旧是火一般的一袭红衣,战袍宣天。孙策看了眼在场的人,扫到凌昊和戾渊时,顿了顿,而后走到帅位上坐下,摘下战盔。“公瑾,人员安排的如何?”,“回主公,阵营已经差不多安置好了,船只以及器具也已备好,随时可以出战。只是……”,周瑜看了眼凌昊,“凌将军还未做安排。”,凌昊上前,“将军,凌某不才,恳请将军任我先锋军一职,望将军成全!”,语毕,凌昊向着孙策双手抱拳,直直跪下。

      孙策不语,看着凌昊,沉默了许久。孙权面色不定,他知道孙策做事一向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况且此时战势紧急,为何偏偏对这人的安排却要如此犹豫呢……孙权看向凌昊,他隐隐感觉,自家大哥和这个叫凌昊的人关系并不简单。

      “既然如此,那好,命你为先锋军领军,领三千刘军与三千吴军先行。”,本以为孙策会另做安排,却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周瑜不动声色。“多谢将军!”,凌昊起身。孙策看着座下众人,“如今虽是孙刘联合,但曹军百万,战后,我不希望听到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牺牲的消息,有一丝机会也要活着给我回来。”,凌昊看着此时的孙策,面上不带一点平日里的样子,面目严肃,“战前我就不多说了,仲谋,你和子玄可以去准备了,公瑾先留下,把战况和战船分布的情况通报一下。”。

      “是!”,“是!”,凌昊抱拳,和孙权退下。周瑜看着座上的男人,“你真要这样安排?”,孙策挑眉,“既然这是他的选择,我若强制去干涉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可是——”,周瑜止言,孙策明白好友想要说什么,“公瑾,你我都知道,子玄是个固执的人,此时此刻,我只能把他看作是一个将领,而不能自私地去护着他,尽管……”,孙策敛目,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尽管战场生死难测?”,周瑜替孙策说出了这句话,而后叹了口气:“伯符,我从没见你对一个人如此上心,既然你选择了凌昊,那么我只会支持你,但是……你或许应该早些让他知道,趁凌昊还没有中意的女子之前。”,“你说的是呢……只是这场战争……不定因素太多,探子来报,曹军的主力已经全部调到了江东战场,子玄那我会告诉他的,只不过要等这场仗结束。”。

      孙策闭上眼,“但愿告诉了他以后,凌昊不要把我当成瘟疫来躲着就好。”,周瑜这时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小声问了一句,“要是他接受不了,你们关系反而破裂了怎么办?”,孙策愣了一秒,而后右手支头,半眯着凤眸,笑着看向周瑜:“若真是那样,你提的建议你负全部责任。”。“!”,周瑜无语,他就知道孙策从来就没有正经超过半个时辰……

      玄天篇中部?纷芜

      第101章 奇谋难测

      无论是刘备这边还是孙策,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时机成熟,诸葛借来的东风呼啸,令人恍若身处春末。

      孙策这边是正面攻曹,等水战后,刘备会负责追捕残兵败将和曹操,所以只要两方配合,曹操该是必败无疑才对。

      虽然是这么说,但由于历史已经不是凌昊所熟悉的历史书上的历史了,所以,为防止任何意外出现,他此番极力争取正面先锋这个军位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先锋军可以从正面战场的开始一直到追捕败将,整个过程都可以亲眼“监控”。

      黄盖向孙策传达过曹军的动向后便匆忙原路返回了,凌昊和戾渊登上同一艘战船,身后那艘金龙船载的是孙权和程普等人。此时正顺风势,战船急速向曹军水寨靠拢。

      长江东风大作,波涛汹涌。曹操在中军遥望,月光洒在江面上,如万条银蛇。“禀告丞相!黄盖的先锋队回来了!”,曹操闻言,凭高望去。“黄盖此番回来,一定带来了重要的情报。”,程邑却忧道:“主公就这么相信黄公覆?依小人之见,但凡载粮,船必稳重,可是此番黄盖之船,既轻且浮,丞相还是小心为妙啊。”。

      一旁的文聘点头,“我水上颇熟,让我去看看就知。”,曹操思索了一下,还是点头同意,得到了曹操的应允,文聘跳上小船,带上十余只附船去迎黄盖。

      “主公传令,但见前方黄公覆奇袭成功,先锋军立刻纵火船相击!”,哨兵传令下达,凌昊即刻登上船头,前方已经看不到黄盖的船队了。

      这边,文聘立于船头,望着渐渐靠近的黄盖的船只,大声叫道:“丞相钧旨:南行之船暂且休要靠近营寨,在江心抛住锚!”,一时众军齐喝:“快下了篷!”。

      糟糕,恐怕曹操已经起了疑心,黄盖不敢多耽搁,命令船手做最后的准备,“弓箭手准备,只有见到曹军就给我射!”。

      文聘刚喊完,就见船队已经到了眼前,还未来得及反应,瞬间破空声传来,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一个不稳倒在船中。“将军小心!”,文聘船上立刻混乱起来,在箭雨之下各自奔走。

      黄盖的船距曹操水寨只隔二三里时,黄盖用刀一招,前行的船只一齐点火。火借东风,风助火势,船上火箭齐发,前船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之间全部被点燃;又因被铁环锁住,一艘串联一艘,根本无处逃避。

      隔江传信的炮一响,四下火船齐到,只见瞬间,三江面上,火逐风飞,漫天遍地一片通红,烧红的船身在水中嗞嗞生烟,而后浸入水中沉没。

      “太好了!黄公的火计成功了,传令下去,所有先锋军随我出战!让孙权和程普将军速为后援。”,凌昊远远望见前方一片火光,船手立刻拉满船帆,先锋船如疾箭一般冲向曹营。近了,凌昊震撼于眼前的景象,黄盖的首船已经直直插入了曹军船阵,浑身冒火,江面火光四起,烧着的旗帜纷纷跌入水中,喊叫声嘈杂震耳。

      匆匆扫视了着火的船,心知曹操的主船应该被包在里面,凌昊提起长枪,踏上甲板,就这么径直从船上一跃,冒火跳到曹军连锁战船之上,“……”,戾渊被凌昊的举动弄得冒出了冷汗,随后也跟着凌昊跳到敌船上。

      “敌人上船了!”、“快攻击!”,混乱之下,火光之中,几乎难以辨别敌我。凌昊横枪扫倒一个刀兵,六千先锋随凌昊蜂拥而入。刀剑相碰的声音震破长空,不想恋战,凌昊只欲快速寻到黄盖和曹操。

      “戾渊!”,凌昊大声喊了声,戾渊反身将身后的敌兵一戟打入江里,然后迅速来到凌昊身边,“向中心突破,一定要赶在曹操上岸之前赶到!”,戾渊点头,而后横戟兀自抢到凌昊前面。几乎完全是蛮横地横冲直撞,曹军哪里敌得过戾渊,毫无花俏的招式,戾渊抬手挥戟之间只见血光纷飞,一个曹兵被戾渊一戟拍的眼睛出血,而后软绵绵地跌进江里。凌昊微微皱皱眉,他已经尽量在用枪身,如果可以的话,他并不想……

      自己上一次痛痛快快上战场杀人是什么时候呢,戾渊身体内隐隐兴奋起来,眼睛里不再是古井无波,在火光之下,泛着血红的光芒。手中握着的铁戟似乎变成了先前自己的武器,心底蛰伏的猛兽有了觉醒的念头,戾渊握紧了长戟克制住体内的冲动……

      尽管如此,凌昊余光瞥见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狠戾场面。手中长戟一招前刺,戾渊挑过刀兵,直接一招怪力竟生生将敌人连头带盔砸了个粉碎,那手法狠辣如狼,迅捷如风。

      曹军哪见过如此场面,不由胆寒,趁着火光混乱也不敢拼杀,见了戾渊和凌昊便纷纷后退闪避,“……”,凌昊终是没说什么,托戾渊的威慑,二人在战船上几乎无人敢挡。

      第102章 一路追击

      “回丞相!敌军有两员大将已经斩了近百人,如今无人能敌,正直奔主船而来!”,“什么?!”,曹操拍案而起,“敌人几人?”,“回丞相,先锋约五六千,但是领军的先锋将却是只身而来。”,“怎么可能!想我大军百万,怎么可能连区区两个人都挡不住?”,“丞相,这人之武可比先前虎牢的吕奉先啊!且如今尽皆是火,丞相还是先行避避较好。”。

      曹操在主船上回观岸上营寨,也都是烟火漫天。他万万没有料到冬日竟然会刮东南风,如今只求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曹操快速思索了一下,随后道:“弃水寨!”。

      而此时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追杀曹操。曹操前有狼后有虎,心下暗道不妙,见情势危急,刚想直接跳上岸,忽见张辽驾着一个小脚船,“主公快上船!”,张辽大呼。

      曹操刚下主船,下一秒大船已经自己着了。凌昊和戾渊恰好赶上,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直接飞奔岸口。凌昊望见穿绛红衣服的人被护拥着下船,那人就是曹操了吗?正好黄盖催船前进,手提着利刃在船上高声大叫:“曹操哪里走!黄盖在此!”。

      “戾渊,我们下去!”,凌昊见黄盖船队渐近,看准了黄盖后面的一艘船,随后拉着戾渊踩上船栏,直接从几米高的连锁船上跳下。船只一震,凌昊稳住身体,正好跳到了船上。“戾渊,你弓术怎么样?”,戾渊接过凌昊递过来的弓箭,微微点了下头。

      曹操还未开战就被火计打地狼狈不堪,一边催促着船只疾行,张辽一边拈弓搭箭,眼看着黄盖越来越近,“咻——”一箭射过去。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根本就听不见弓弦声响,箭矢飞过,正中肩窝,黄盖一个措手不及,翻身落水。张辽刚想松口气,几乎是同时,一支飞箭破空而来,直指自己面门。张辽一惊,颇有些狼狈地往旁边趔趄了几步,箭矢擦过肩甲,刮落一片铁鳞,张辽兀自心惊,这力道……若是自己没有闪躲开,必定当场毙命啊!

      已经尽量先发箭了,但还是没能赶在张辽之前,黄盖一落水,凌昊前方的船就乱了,而曹操的战船趁机又拉开了距离。戾渊再次张弓,凌昊却按下他,“一箭就好了,现在要紧的是把我们和曹操的距离拉近。”,戾渊依言放下弓箭,凌昊看着前面的船,果断下令后面的船绕开前船。“前船寻到黄公方可返回,其余船只向岸边靠拢,另外通知孙权和孙策两位将军,派人火速赶往岸口,曹操已经放弃水寨,再在江上纠缠已经没有意义了。”。

      曹操在张辽等人的护卫下上了岸,凌昊紧紧跟着,此时满江火焰翻滚,呼喊声震地。还没来及奔回旱寨,左边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了过来;而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由于凌昊的传话,正中赶来的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皆从江上撤下来,在岸口围堵曹操。

      曹军已经被大火烧了不少,此时周瑜又命令全体放箭,一时之间着枪中箭、火焚水溺,不计其数。

      甘宁早就事先借蔡中深入了曹寨深处,一把火点着了曹军粮草。吕蒙为内应,见粮仓着火,立刻也四处放火来接应甘宁。依照计划潘璋、董袭分头放火呐喊,四下里鼓声大震。

      曹操与张辽带着百余骑兵,在火林内奔走,欲寻出路却只见漫天的大火。张辽勒着缰绳,赶到曹操身边:“丞相,如今只有乌林地面了,那里空阔,敌军放不起火。”。曹操点头,急令全部取道乌林。

      紧赶慢赶,总算是暂时控制了曹操的走向,孙策、刘备早已事先在各处埋伏了军马,担心曹操不走岸口的这点焦虑此时也终于可以放下了,凌昊取了坐骑,只要曹操取道乌林,那么最后必然会与关羽相遇,他先锋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现在他只要赶回刘备那,一路观战就可以了。

      孙策和周瑜分别在岸口派了吕蒙、甘宁和凌统,合肥路口派了太史慈。接着就是刘备的部署了。暗哨的情报显示,江中无大将,曹操的悍将皆在岸上,张辽、徐晃、许褚、张合等人也必定会全力保护曹操逃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7: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