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戾渊鹰眸盯了于吉半晌,终是收回视线,起身,离开,没有片刻停留。于吉看着戾渊的背影,叹息:“早就决定了吗……看来倒是我多嘴了。”。
天上飘起小雨,转眼间,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凌昊靠在窗边,手中的书卷被雨点打湿,漫无目的地看了眼大街,然后关窗的刹那,余光捕捉到街上一抹熟悉的身影。“戾渊……”,凌昊睁大了眼,原来他并不是要离开。凌昊放下书,快速取了伞。
因为大雨的关系,大街上并没有几个人,所以当凌昊在他面前出现,然后一把伞举在自己头顶,戾渊愣了几秒,但随即默默地与凌昊走回驿馆。望着凌昊微微被雨水打湿的左肩,戾渊眼神闪了下。
回到屋里,凌昊并没有问戾渊去了哪,只是将干净的衣服递给他,“冲洗一下,免得受寒,我先出去了。”,凌昊说完便退出房门。戾渊看着手中的衣服,半晌无言。
——持续——
执子之手·玄天乱世(二)(NP+穿越时空) BY: 连城墨玄
第81章 舌战群儒
次日,鲁肃如约而至。诸葛亮见到鲁肃的神色,知道已经过了第一关,接下来就是要会会东吴的辩士了。鲁肃拱手:“先生切记不能说曹操的势力之大啊!”,诸葛亮无奈:“子敬兄,你已经说第二遍了。”,“额,这个……总之先生记住就是了。”,诸葛亮点头:“我按计划行事,不会有误的。”,然后示意凌昊和戾渊一起前去。凌昊自然求之不得。
鲁肃将诸葛亮几人引到东吴幕下,凌昊见着大堂内一班文武,二十多个人坐在两侧,神色不定地盯着诸葛亮。诸葛亮一一拜见,询问完姓名,施礼完毕,才落座。凌昊站在诸葛亮身后,疑惑二十多个人,诸葛亮仅仅只是问了一遍姓名就能全记住吗?而戾渊只是静静站在凌昊身边,连看也没看东吴这些人。
江东有名的谋士当属张昭、顾雍,以二人为首的辩士见诸葛亮丰神飘洒,神情自若,料定此人必定是来游说。
“呵呵,昭乃江东微末之人,久闻先生高居隆重,自比于管仲乐意,这话可真?”,诸葛亮抬眸看着张昭,嘴角露出一抹笑:“这只是亮平生可比之人罢了。”,张昭皱皱眉,又道:“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想要席卷荆襄。而今却被曹操追杀,这是什么道理?”,凌昊听到这几乎是刁难的话,不由看向诸葛亮,张昭乃孙策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东吴抗曹?
诸葛亮面色如常,“主公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然而主公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现在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一番话说完,凌昊仿佛闻到了堂上的硝烟味,诸葛亮这一番话,是直接把东吴谋士归到“等闲”一辈去了。张昭闻言,冷笑:“如果这样,那先生的言行可是一点都不符啊,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攻下齐七十余城:这二人,是济世之才。先生在草庐之中,只笑傲风月,抱膝危坐。现在既跟从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而且刘豫州未得先生帮助之前,尚且寰宇,割据城池;现在得了先生,人皆仰望。即便是孩童,也说如虎生翼,可以看见汉室复兴,曹氏即覆灭。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先生可以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可是为什么先生自从辅助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在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在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竟然抛弃新野,逃走樊城,直奔夏口,以至于没有容身之地,在下是不是可以说豫州得了先生之后,反倒是不如当初了。那管仲、乐毅,也是这样吗?我只是口快直言,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张昭一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戾渊挑挑眉,凌昊却暗下吸了一口冷气,这张昭,字字皆中要害,其间讽刺意味不言而喻,若是他人,早就被打击地哑口无言了。凌昊担忧地看向诸葛亮,却见诸葛亮嘴角露出苦笑,“鹏飞万里,他的志向群鸟怎么能知晓呢?就像人染了重病,应当先用糜粥饮之,然后和药服下;等到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调补,用猛药来根治,这样病根尽去,人得以全生。若不等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想要求得安保,实在太难。我主刘豫州,往日军败汝南,投靠刘表,兵不满千人,将领只有关、张、赵云而已,这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新野偏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我主不过暂借以容身,难道还真坐守于此?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曹军屯地,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心惊胆裂:在下认为管仲、乐毅用兵,未必能超过。至于刘琮降操,我主实是不知;而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基业,这才是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本是常事。想当年高皇多次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这难道就不是韩信的良谋吗?而韩信在高皇麾下,也不能累胜。所以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靠的是主谋,而不是夸辩之徒,用虚誉欺人:坐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可到了临机应变,却百无一能。这才是天下的笑料吧?”。
诸葛亮反唇相讥,面色却又偏偏又很诚恳,令张昭等人无言可答。凌昊看着谈笑自如的诸葛亮,眼中溢满了钦佩,他何必为诸葛亮担心呢?诸葛亮这番话完全驳倒了张昭的话,而且把他们说成了夸辩之人,不切实用,东吴众人脸色略有菜色。真是好应答!凌昊心里很是畅快。
堂众久久无言,座上忽一人问道:“现在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敢问先生以为如何?”,诸葛亮看了眼那人,是虞翻。“曹操收袁绍残军,蚁聚于夏口,区区乌合之众,不足惧。”,“哼!”,虞翻听了诸葛亮的回答,就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被曹操一路追到江夏,现在就剩下求救于人,你怎么却说‘不足惧’呢?真是好笑!”,凌昊意识到这已经不仅仅是对战势的讨论了,他的一番话,摆明了是在贬损诸葛亮,饶是凌昊如此好脾气也不由怒了,“你——”,“子玄,不可多言。”,诸葛亮看了眼凌昊,眼中示意不要冲动,凌昊只得忍下怒火。戾渊少见凌昊生气,看来凌昊是真的不高兴了。
第82章 语惊四座
虞翻挑衅地看着诸葛亮,诸葛亮不怒反笑:“我主以数千仁义之师,怎么能敌过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是静待时机。现在江东兵精粮足,占有长江之险,却仍然想让自己的主公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从这一点看来,我主才是真不惧怕曹操的人吧!”,虞翻语塞,一时涨红了脸。诸葛亮的笑颜在他们看来,甚有反讽之意。凌昊在心里暗赞,说得好!
短暂的沉默过后,座间又有一人问道:“先生想要仿效仪、秦之舌,来游说东吴吗?”,诸葛亮从容应对:“步子山知道苏秦张仪为辩士,却不知苏秦、张仪也是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这是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比不上的。你们听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也敢笑苏秦、张仪吗?”,步骘默然无语。
东吴座下薛综转而又问:“敢问先生,曹操是何许人也?”,“曹操乃汉贼,又何必问”,薛综却道:“此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命数已尽。而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刘豫州不识天时,想要硬争,正如以卵击石,怎么能不败?”。
凌昊好笑,这人莫不是被逼急了,这么一问不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诸葛亮闻言神情一变,厉声道:“薛敬文怎么能说出如此无父无君之言!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你既为汉臣,见有不臣之人,当与天下人共戮,这是为臣之道也。现在曹操祖宗上下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共愤;你竟然归到天数上,依在下看,当诛之人你也在其中吧。在下不愿与无父无君之人说话!还请不要多说了!”。薛综满脸羞愧,讪讪退下。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还是相国曹参的后代。刘豫州虽是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下只是山间野夫,怎么能与曹操抗衡!”孔明看向说话的人,是陆绩。
诸葛亮沉声:“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那么应该世代为汉臣;现在他专权肆横,欺凌君父,不仅目中无君,而且蔑祖,不仅是汉室乱臣,也是曹氏贼子。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怎么说无可稽考?高祖尚且起身亭长,终有天下;山间野夫,又何足为辱?你这小儿之见,不要与高士共语了!”,陆绩语塞。
“先生所言,都是强词夺理,不是正论,不必再说。我请问先生主什么经典?”,诸葛亮道:“寻章摘句,这是腐儒干的事,怎么能兴邦立事?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都有匡扶宇宙之才,也没人问他们生平治何经典。怎么能仿效书生,拘泥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严峻低头丧气不能对。
众人见诸葛亮对答如流,都失色无语。正当张温、骆统二人,又想问难,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道:“孔明乃当世奇才,你们以唇舌相难,这是敬客之礼吗?曹操大军临境,不想退敌之策,还有时间在这斗嘴!”大伙看着来人,戾渊扫了眼,他认得此人,零陵人,黄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
黄盖恭敬地朝着诸葛亮行礼:“还请先生见谅!”,诸葛亮起身回礼,“无碍,各位不知世事,在下自然该应答。”,众人看着诸葛亮,敢怒不敢言。“实不相瞒,今日主公才刚从外归来,这件事是众谋士自己商议,主公对此事并不知情,现在主公回来,听说刘将军的使者到来,命我速速接见,若有得罪之处,我黄公覆替他们谢罪!”,诸葛亮扶起黄盖,“黄公不必多礼。”,“那就请几位随我去见主公吧!”。
第83章 久别相逢
黄盖将三人引进堂上。“主公,刘豫州的使者到了。”,“请进来吧。”,凌昊听声音,是孙策的声音没错。黄盖退下,凌昊跟在诸葛亮身后走进堂中。堂中央端坐着的正是孙策,一旁那抹白色却是久而不见的周瑜。
“子玄?!”,孙策看到诸葛亮身后的凌昊顿时起身,语气中带着惊喜,一旁的周瑜也站起身,目露诧异。“伯——将军。”,凌昊才刚开口便发现场合不对,便改了口。诸葛亮知道凌昊与二人有交情,却不想交情这么深。
“叫什么将军!伯符、伯符!”,孙策喜出望外,几步迈到凌昊面前,一把将凌昊抱了个满怀。堂中几人神色各异。戾渊眸色一暗,盯着孙策。“子玄,没想到今天可以见到你。”,周瑜上前拍了拍凌昊的肩膀,凌昊推了推孙策,推不开……“公瑾。”,听见凌昊叫他,又看见凌昊明显尴尬的神色,周瑜不由莞尔。“好了,伯符,还是来说正事吧。”,孙策这才放开凌昊。
“坐吧。”,众人入座。“想必这位就是诸葛先生了吧?”,孙策道,“刚才之事请先生见谅。”,诸葛亮不甚在意,“无事,故人相逢,在所难免。况且这事子玄和我说过,孙将军不用在意。”,“先生此行,我和伯符已经略知一二,先生可是想要借我东吴兵力,共同抗曹?”。
“正是,不知孙将军意下如何?”,孙策一笑,“此事正合我心意。”,诸葛亮没料到在谋士处受尽刁难,在孙策这却如此容易。“将军,曹操兵力不下一百五十万。”,孙策闻言沉思了一会儿,“曹操部下战将多少?”,“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不下一两千。”,孙策似乎在思量着什么。周瑜见诸葛亮看向自己,这——是激将法。“先生所言,曹操确实是块难咽的肉,不过,我想依你我两军的实力,再加上天时地利,曹操也不足为惧。”,凌昊略微抬眸,暗道孙策果然和孙权不一样,若是孙权,诸葛亮还要费上不少功夫。
“那么这事就这么说定了,详细的安排还请先生与我军士共议,今日想必先生也累了,我让人备处所供先生居住。”,泛谈了半晌,孙策敲定了计划,诸葛亮也不多言,只是起身拱手。“多谢将军。”,孙策看向凌昊,笑笑:“诸葛先生,不知今晚可不可以让子玄留宿呢?”,诸葛亮一顿,看向面露诧异的凌昊,又看向不明笑意的孙策,“将军与子玄多日不见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在下就不叨扰了。”,凌昊笑容一僵,只好道:“那个……戾渊,你先和师父回去吧。”,戾渊的眸子隐在发丝的阴影下,看不出喜怒,诸葛亮又看了眼凌昊,这才告辞。
“师父?”,周瑜看着凌昊:“诸葛亮是你师傅?”,“嗯。”,凌昊点头。“管他呢,子玄,你可有一段时间住在东吴了吧?”,孙策半个身子越过椅子,哥俩好似的搭上凌昊的肩,周瑜只坐在一旁喝茶,“伯符。”,凌昊被孙策的举动弄得十分不自在,无奈:“堂堂一方之主这样子像什么样,人前可不许这样。”,“那是那是。”,孙策笑道:“子玄也真是,都没有来找我。”,凌昊笑笑,“所以今天不就来找你了吗,怎么,夫人不在?”,孙策闻言变了脸色,而一旁的周瑜则好笑地看着好友的脸色。“咳咳,她在行馆。”。
周瑜看似漫不经心道:“子玄最近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心仪的女子?不若在东吴寻一个?”,凌昊尴尬:“不用了,我现在还不想成家,一个人自由自在挺好。”,“是啊,我也觉的女人真是很麻烦。”,孙策一脸后悔。凌昊刚想说什么,孙策就像是想起了什么:“子玄,你明天随我一起,助你攻曹是件大事,今天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但是估计还会有人反对,不过——”,孙策拉长了声音,看向一旁的周瑜,“不过既然公瑾也回来了,那他们估计会老实点。”,“怎么,你一个人还镇不住他们?”,凌昊笑道。孙策眉眼一挑,“不怕他们反对,怕就怕母亲不同意,不过,母亲知道公瑾一向谨慎,所以必要先问问公瑾。”,凌昊了然,周瑜掌管东吴水军,显然孙策和吴国太对周瑜很器重。
“那子玄还请公瑾多多费心了。”,凌昊起身向周瑜行了礼,周瑜扶起凌昊,“曹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早日挫他的锐气也好,你不用谢我。”,周瑜皱皱眉,凌昊看着他,“有你这个朋友真不错。”,周瑜一愣,眸子闪动了一下。“子玄,你师傅可真是个能士,竟然没有被难住。”,孙策慵懒地靠在椅背上,凌昊也不多说,他只希望日后东吴不要与刘备冲突,虽然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诸葛亮和周瑜。
第84章 无题之夜
“伯符,你今天不回行馆了?”,周瑜看着孙策,孙策闻言,兴致缺缺:“嗯。公瑾,你也该回去了吧,明天我还有事要给你。”,周瑜无语,这么快就赶他走……周瑜迟疑了一下,看了眼凌昊,半晌叹口气,“伯符,怎么说也要先处理好份内的事情。”,孙策看着周瑜,然后移开视线,“我知道。”,周瑜对着凌昊道:“子玄,我先回去了。”,凌昊点头,“慢走。”。
周瑜走后,凌昊却道:“伯符怎么不留公瑾吃饭?”,孙策笑笑:“我就是留他,他现在也吃不下。”,凌昊没听懂,却见孙策不多做解释也就不再问。孙策让人呈上饭菜,备了酒,凌昊是能不喝酒就不喝酒,所以就没碰酒水。
“我想想自从上次元宵节,有多久没见面了。”,“很久了,如今见面也不容易。”,孙策饮着酒,“曹操看来被诸葛亮整的够惨,连番中相同的计,难怪要起兵。”,凌昊动作顿了顿,听孙策这么说,倒像是没有多把曹操放在眼里。“伯符,你这次能出兵援助,真的很谢谢你。”,“说什么呢。”,孙策夹起一筷子肉塞到凌昊嘴里,见凌昊果然愣了,“曹操是敌人,现在不打,以后也要打,他的存在对我来说也是个威胁,如今曹操一路向东,再不迎战岂不是要连整个东吴都拱手送给他?况且此番也能借刘豫州的兵力夹击曹操,不用说谢谢。”,孙策左手支头,右手握着筷子,对凌昊笑笑:“还要不要肉?”,凌昊把嘴里的肉咽下去,“咳咳,我自己来就好。”。
“子玄,你认识于吉?”,“嗯?怎么突然问这个?”,凌昊疑惑,孙策挑挑眉,“我倒是经常碰见他。”,“你是说——于吉在东吴?”,凌昊不知怎么就想起来戾渊那次不辞而别,难不成戾渊是去找于吉了?“嗯,总是看见那张脸,很不顺眼啊。”,凌昊无语,于吉的脸怎么招惹孙策了,第一次就因为看着不顺眼,怎么这回还是这原因……“你没怎么他吧?”,孙策看向凌昊,“他说认识你,我能把他怎么样。”,他好像和于吉没什么交情吧……“我以为你还是像第一次那样直接抓去要杀了呢。”,孙策笑笑突然转了话题。
“你觉得我这几年有什么变化吗?”,凌昊闻言看着孙策,“没什么啊。”,“确定?”,凌昊上上下下把孙策看了一遍,答道:“真没有。”,孙策却像是有些疑惑,“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几年了,样子一点都没变,母亲每次见到我都要问我吃什么东西了。”,凌昊一僵,这不正是玲珑丹的作用吗,“才短短两年,再变也变不到哪儿去吧,估计是国太整天看着你,所以即使是变了也看不出吧……再说,这样不很好吗,古代这么多皇帝求丹问药都没这效果呢。”,孙策放下筷子,眼神看着凌昊,然后意味道:“可是子玄变了我却没变感觉很不爽啊。”,凌昊晕了,他能说孙策的思维果然和常人不同吗,一般人求的是容颜永驻、长生不老,偏偏他竟然不想那样……
“好吧,那你看,我变了吗?”,凌昊叹气,孙策盯着凌昊盯了半晌,直盯到凌昊不自在,正想移开视线,孙策却突然伸手,掐了下凌昊的脸,然后缓缓道:“没有。”,凌昊愣了愣,看着孙策,“没变,连手感都没变。”,孙策扬扬手,促狭一笑。凌昊彻底被打败了,孙策喜欢整人的习惯还没改……“那不就是了,我们几年不见都看不出变化,别说国太了,再不然就是你的错觉。”,“好吧,子玄还没找到喜欢的人?”,“这几年一直待在军里,无暇顾及。”,确切地说自从来到古代,女的他就没遇见几个,除了韩泠和季莲。“怎么伯符一见我就问这个问题,难不成和公瑾一样想当媒人了?”,凌昊打趣。孙策却异常反态,没有接凌昊的话,而是自己喝着酒。
凌昊有些捉摸不透孙策的心思,见孙策不答话,也就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二人吃完饭,孙策令人收拾后,见凌昊微有倦意,便带凌昊去了住处,凌昊推开门,回头:“伯符不回去休息?明天可还要商讨战事呢。”,孙策看来了眼凌昊,然后走进屋,笑道:“这是我的房间,我回哪儿去?”,凌昊闻言无语,那这是什么意思?他今晚住哪儿……“站门口干什么,你不是倦了吗?”,凌昊迟疑:“我还是去其他房间吧,这么做恐怕有点不妥。”,孙策却上前拉过凌昊,反手关门,一气呵成。
“不妥什么,几年不见子玄怎么变得这么见外了,再说——”,孙策靠近凌昊,轻笑:“你又不是女人,我们可都是男子,不妥什么?”,凌昊听孙策说的句句在理,这一来倒显得自己……凌昊咳了咳,径自绕过孙策,反正他也困了,睡着了就不尴尬了。
凌昊见孙策毫无顾忌,兀自脱了外衣就要吹蜡烛。凌昊脱了外衣躺在床上,闭了眼。感到身边一沉,随后孙策长臂一伸,揽着凌昊往怀里一带,凌昊瞬间睁开眼,“伯符你——”,“睡觉。”,孙策吐出两个字,“这样很热啊。”,“现在可是冬天。”,凌昊见孙策一脸笑意。“再说不抱着什么睡不着啊。”胡说!不要告诉他孙伯符活了这么大,睡觉都得抱着娃娃!凌昊嘴角微抽,然后抓过被子往孙策怀里一塞,“有东西抱了,睡吧。”。
孙策却扯过被子往二人身上一盖,然后拉过凌昊,“难得见面,腻腻都不可以吗。”,你又不是小孩子……
凌昊闪神间又被孙策重新扯到了怀里。僵着身子,身上是孙策暖人的手臂,凌昊脑海中突然闪现出马超的脸,一时间不由脸色发烫。“子玄,你耳朵怎么红了?”,孙策轻语,温热的呼吸呼在凌昊头顶,凌昊有些慌,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该有的现象,孙策这样无非是因为二人关系好,但自己怎么会这般不正常,他应该感到无所谓才对,果然……还是受马超影响太大了吗。凌昊心神复杂,随即倦道:“睡觉。”,孙策抱着凌昊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将下巴抵在凌昊头上,安然地闭上眼。“总感觉子玄抱起来比女人还舒服啊。”,“闭嘴!”,凌昊咬咬牙,他今天看来就不该留下来……
第85章 东吴议事
孙策第二天就派人去请诸葛亮来议事,凌昊坐着揉头,“怎么,昨天没睡好?”,周瑜扫了眼明显心情很好的孙策,然后迟疑道。“啊……”,凌昊应了声,怎么可能睡的好,反倒是孙策一晚上睡得安稳。周瑜古怪地看着孙策,其实他更想问孙策昨晚有没有动手动脚,不然凌昊怎么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
东吴要员以及诸葛亮很快就到了,大堂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几人,右边程普黄盖等三十几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别立在两旁。诸葛亮此番一人前来,戾渊并没有跟来。凌昊看见诸葛亮,随即走向他,在诸葛亮身后站好。孙策见人一到齐,便摊开案上的地形图。
“我听说曹操最近引军汉上,驰书至此,众位意下如何?”,群官纷纷议论开来。虽说昨日被黄盖搅了场,但听孙策今天这么问,众文官只当孙策还未下决定,纷纷要求请和。孙策不发表意见,只是一一听过众人的意见,随后道:“这有降有战,既然今日公瑾回来,那诸位就先听听他的意思吧。”,孙策看了眼周瑜,文武噤声。
周瑜向孙策行完礼,“曹操如此做法,是欺我江东无人,难道我们就甘愿受辱吗?”,周瑜一把将请降书扔到大堂中央,“敢问主公,何人劝主公降!”,孙策挑眉:“张子布等人。”,周瑜转身,“愿闻先生主降之意。”,张昭看了眼云淡风轻的诸葛亮,随即拱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又得了荆州,威势愈大,我东吴得以抗曹,依靠的是长江这一天险,而现在曹操拥有战舰何止数千?我们又怎么抵挡?不如暂且降他,日后再作打算。”。
周瑜脸色一沉,“迂腐!曹操乃汉室之贼,且江东已历三世,怎么可以舍弃?”,孙策笑问:“那该以何计抵挡?”,周瑜面对着文武,“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主公神武,仗父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应横行天下,为民造福,为什么要投降曹操,况且曹操此次而来,多犯兵家大忌。”,周瑜说到此,顿了,文武面面相觑。
周瑜转身看着诸葛亮,“诸葛先生,不知在下说的可对?”,诸葛亮知道周瑜在考验自己,“鄙人愚见,若分析失当还望指出。”,诸葛亮从容应答:“其一,曹操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后患,但曹操久于南征,这是第一忌。曹操舍鞍马,依仗舟楫与东吴抗衡,第二忌。此时正直隆冬,兵马少粮,三忌也。曹操驱中国士卒,不远万里,水土不服,多生疾病,四忌也。”,诸葛亮说完看向周瑜,周瑜不露声色:“先生所言极是,曹操犯了这么多忌讳,兵力虽多但是必败无疑,主公擒曹,当下正是大好机会。在下请主公允我数万精兵,某当亲自前往夏口,为主公破曹!”。
孙策拿着随身的佩剑把玩,见周瑜说完,便起身:“诸位可还有什么意见吗?”,孙策此话一出,下面再无声音。“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我决定联刘抗曹,若有再言降者,如同此案!”,孙策挥剑,一剑将桌案砍成两半。诸葛亮露出一抹笑,似乎早就料到了结果。
“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督军校尉,若有文武不听号令者,用这把剑直接斩了,不准留情!”,孙策直接将手中的剑扔给周瑜,然后重新坐下,周瑜接过剑,众人只能无言而散。
“多谢将军相助,在下替主公表示感谢。”,诸葛亮拜了下,孙策却摆摆手:“这话我已经说过了,曹操是共同的敌人,先生不用谢我。”,诸葛亮闻言也就不再多礼。“先生可以早点准备,我想明日公瑾就能奔赴行营。”,诸葛亮见事情已了,也无意再待下去,遂告辞。凌昊跟着行礼,孙策拍拍凌昊的肩,然后突然道:“子玄你一夜都没怎么睡好啊……怎么,难不成是床褥不舒服?”,凌昊闻言嘴角微僵,床褥没问题,只是如果没有孙策在,他想他昨天会睡得很舒服……周瑜见凌昊的脸色有些黑,随即看向孙策,他昨天到底做了什么,“不,床褥没什么问题,但我想我还是回去再睡一下比较好。”,凌昊看着孙策满含笑意的眼,无奈道。
二人离开后,孙策和周瑜重新回到内厅。“你昨天干了什么?”,孙策唤人收拾前堂,听周瑜问他,“也没做什么,就是一起吃了饭。”,“就这些?”,周瑜狐疑,“然后抱着他睡了一晚上。”,“什么?”,周瑜一愣,险些把手中茶盏落地,“子玄没拒你?”,孙策笑:“刚开始是把他吓了一跳,但我说没东西抱睡不着,再说好友几年不见这么见外做什么。”,“然后呢?”,“然后就抱他睡了一夜啊。”,“难怪子玄今早气色不好……你倒是很餍足地睡了整晚吧。”,孙策挑眉,没有接周瑜的话,只是道:“唔,子玄还不是一般的迟钝。不谈这个,先说正事,你觉得怎样?”。
周瑜脸色立即沉了下来,“诸葛亮早就已经看透大局,料你我透如明镜,这个人,日后只怕会成为江东大患。”,“公瑾之意,杀了他?”,周瑜点头。“但他是子玄的师父。”,“我知道。”,周瑜淡淡。孙策笑了下,“据我所知,诸葛瑾是他兄长,不如先派他去说服诸葛亮同事东吴,然后再做定夺。”,周瑜脸色变了,“伯符,你知道这不是件小事,这事关东吴的未来,你身为一方之主,我希望你心中有分寸。”,“分寸这东西,有时候太多了反而会让你寸步难行,公瑾,我想你是最应该懂得这个道理的。”,孙策看着好友,周瑜不由想笑,那种略带悲戚的笑,他是否可以羡慕孙策看得这么开。
在诸葛亮和凌昊回到住处的下午,诸葛瑾便来拜访诸葛亮了。凌昊揉揉眼角,他觉得等会儿还是再补个觉比较好,但为什么见到戾渊,总感觉戾渊比往日更加冷淡了……凌昊说了几句都没有搭理自己。
第86章 心忧则乱
诸葛瑾自然说不动诸葛亮,几个时辰后就拂袖而去。凌昊和戾渊进了屋,诸葛亮见凌昊精神看似不怎么好,“怎么,没睡好?”,凌昊应了声,“确实……”,“呵,孙将军的住处不舒服吗。”,“不是……”,凌昊看似很纠结,不知如何回答。戾渊的脸阴沉沉的,只自顾自盯着一旁。
诸葛亮也不详问,只是道:“子玄所托,恐怕要打折扣了。毕竟我这么对他们一众,东吴有嫌心是一定的。”,凌昊见诸葛亮还记着自己当初希望他不要与周瑜有过多嫌隙的事,有些动容。“无碍,大势在前,还是先顾大局为好,子玄谢过师父!”,诸葛亮看着窗外,“明日他们就点将出兵,你可有什么打算?”,凌昊沉思了半晌,缓缓道:“我想上场助阵。”,诸葛亮闻言脸色微变。
“这次作战多在船上,况且曹军此次倾力而来,并非原先的兵力,若是去战,生死尚在一线之间,子玄,你身为北人,不知水性,这是犯了大忌。”,凌昊不语,戾渊此时将视线放在凌昊身上,脸色更沉。“师父,你不相信子玄吗?”,诸葛亮皱眉:“这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只是此事攸关生死,我不能——”,诸葛亮说到这顿了,他不能怎么样?凌昊身为武将,正值大战,虽犯,但关乎大局,任何人都不能退缩,他不想让凌昊上战场,是惋惜如果失去一个称心的徒弟,还是忧心失去一个知己,亦或是其他……
诸葛亮没有说下去,他的确没有权利阻止凌昊参战,因为他的本分就是上场杀敌。
“师父,子玄还没有这么羸弱,您也说过,这次优势我军占尽,子玄身为主公部下,如果知难而退,有名而无实,何以来报答主公,若是惧怕生死,又何来日后的河山?子玄仅想尽力而已。”,诸葛亮望着凌昊坚定的眸子,叹气:“我不想失去一个好徒弟。”,凌昊起身,向着诸葛亮单膝跪下,双手抱拳行礼:“师父放心,子玄还有这么多心愿未能实现,怎会轻易死去,子玄发誓,此战必定安然归来!”,诸葛亮静静地看着凌昊,然后上前扶起凌昊,“既然如此,为师希望你不要食言。”,“子玄谨守!”。
淡淡的阴影从眼睫上投下,戾渊面无表情地垂眸,“若是无事,你先回去吧,我再想想明日的战事。”,凌昊点头,“子玄告辞。”,凌昊退出房门。诸葛亮将视线投向房门,皱眉抚额。
凌昊走在廊中,身后是戾渊,凌昊没开口,二人一路无言。终于,走到自己房门前,凌昊停了,而戾渊却继续往前走。凌昊一把拽住了无视他,想走的戾渊。戾渊转身,冷冷地看着凌昊。凌昊松手,“戾渊,我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戾渊没有任何回应,凌昊还从未见到戾渊如此,不由顿了下,而后无奈道:“如果我做错了什么,那么我道歉,只是,你突然这样令人很不安……”。
戾渊定定地看着凌昊,随后一把抓住凌昊的胳膊,推开房门,将凌昊大力扯进了房内,接着,“嘭——”一声甩上门。凌昊静静看着戾渊,戾渊此时心里烦躁,凌昊隐约从戾渊眼中读出了一丝焦躁与不悦,“戾渊……你在担心上战场这事吗?”,戾渊敛目,虽然刚开始恼的是孙家那个家伙一直缠着凌昊,但今日听闻凌昊的决定,满心的不悦立马转为了焦躁。凌昊顿了半晌,原来戾渊是因为这件事……
凌昊缓缓伸手覆上了仍抓着自己胳膊的手,感到戾渊一僵。凌昊才道:“戾渊,身为人臣,即便没有十分把握,但为主公浴血是理所应当的事。况且——”,凌昊叹了口气,随后安慰地笑道:“不用担心,这场战争,我们会胜的。”,戾渊深深看着凌昊,即便会胜,但是战场上谁能确保生死?
戾渊松了手,指了指自己然后看向凌昊。凌昊一怔,“你要和我一起?”,戾渊不再多言,只是将凌昊带到床边,用眼神催他睡觉,然后转身就走。“等等!”,凌昊伸手反拉住戾渊的胳膊,“你决定了?”,凌昊深知戾渊与他并不是真的主仆,这么做实在不用。“如你所知,你没必要这么做。”,戾渊瞳孔微缩,继而看着凌昊,他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凌昊一直把他当成外人吗?“你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担任侍卫也是因巧合,这么做实在没必要。”,戾渊眼神深沉,他知道凌昊一直没把自己当成侍卫,这么说也在意料之中。戾渊只摇了下头,凌昊见戾渊的反应,他是不是能理解戾渊和他的距离似乎不那么遥远了……
“你还有事吗?”,凌昊突然冒出一句,戾渊一愣,随后微微摇了下头,“那陪我睡觉吧,反正你也没什么事。”,戾渊身子僵了,见凌昊笑得一脸坦然。“戾渊,你不把外衣脱了吗?”,凌昊哭笑不得,难得见戾渊似乎有些僵硬的样子,他似乎明白昨晚孙策为什么这么乐了,估计就是被自己的反应逗笑了。(孙策:大误……)
戾渊表情怪怪的,动作迟缓地脱了外衣。凌昊喃喃:“其实我很庆幸自己能遇上你……”,自己孑然一身,想来相处最长的就是戾渊了,凌昊笑笑,随后安然地闭上眼,“睡了。”。
冬日难得的日光透过窗射进屋内,戾渊睁着眼看着床顶,许久都没有动作。微凉的被子在两人体温下,渐渐暖起来。凌昊没有心思很快入睡,均匀的呼吸声传来。戾渊闭眸,然后转身,再次睁开眼,眼前是凌昊近在咫尺的睡颜。“……”,戾渊眸中有些无奈,手抚过凌昊的眉眼,然后轻轻环抱住凌昊,将他揽入怀中。
再入孙府,却是兵将俱全,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动身前往夏口与刘备会和。孙策身为主将,自然还有许多事务要亲自处理,所以不能一同前去。“你们先去,等我处理完事情,随后就到。”,众将抱拳。孙策走到诸葛亮面前:“还请先生多加帮助。”,诸葛亮还礼:“将军不必担心,在下自当尽力。”,孙策点头,看向周瑜:“公瑾,此行你身担重任,望你以大局为重。”,周瑜深深看了眼孙策,终是点头。“既然这样,即刻出发!”。
第87章 处处提防
周瑜辞别了孙策,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不知先生可愿同船?”,周瑜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笑:“既然都督亲请,何以不去?”,诸葛亮欣然应允。几人一同登船,架起帆船,迤逦望夏口而进。
离江口五六十里,船只依次停驻,凌昊见周瑜指挥手下在中部扎寨,岸上依靠西山结营,周边屯驻,一派有条不紊,分毫不乱,心下暗叹。长时间的水路行走并没让凌昊有丝毫不适,诸葛亮见状也放了心。周瑜将诸葛亮三人安排在岸上营帐内。分拨已定。周瑜便让人请诸葛亮入帐议事。
凌昊出了营帐,面前便是滔滔的江水,凌昊不由有些出神。从怀里掏出玲珑袋,凌昊摇摇头,他都快忘记这东西的存在了,又重新收回怀里。戾渊自入帐便独自睡觉去了,凌昊索性在江边坐下,将记忆来回翻了几遍,此次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只是在华容道被关羽放走,凌昊知道关羽重情义,若这次说服,也始终会让关羽心怀歉疚,日后说不定更加不利,不若就顺其自然,让他还了这份人情,以后也好了无牵挂。历史的发展总有他的合理性,既然曹操大败,也能暂时让他收敛一下——而且自己决计不能心急,每当他有这个念头时,心里总会莫名的发冷,也许这是这个世界的平衡在给他警告,万事不能太绝,一切只能循序渐进。
中军帐里,周瑜和诸葛亮也不拐弯抹角,周瑜右指扣着桌案,看着诸葛亮,众武将寂静无声。“昔日曹操兵少,袁绍军多,然而曹操却能反胜袁绍,这是为何?”,诸葛亮不语,席间程普答道:“曹操依照许攸的谋策,断了袁绍的军粮,所以才能大败袁绍。”,周瑜笑,“正是,如今情况我军兵力五六万,而曹操拥有的兵力有八十三万,如何能挡,也要先断了他的粮草,然后才能破他。”,“都督意思是先攻打曹操的兵粮?”,蒋钦道。“正是。”,周瑜将视线投向诸葛亮,“我已经得知曹操的粮草囤积于聚铁山。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敢烦先生与关、张、赵等人,我愿助兵千人,星夜前往聚铁山,断了曹操的粮道。我们各为人主之事,望先生不要推辞。”,周瑜此话一出,席间众将骇然,议论开来。
诸葛亮看向周瑜,表情丝毫不动:“都督多虑了,在下自当前往。”,周瑜一笑:“辛苦先生。”,众人见诸葛亮竟然应允,面面相觑。人人皆知诸葛亮乃是一军师,怎么能夺敌兵粮?周瑜随后布置了军事安排,这才下令解散。诸葛亮行完礼,兀自离去,众将亦散。周瑜眸色一沉,鲁肃并未离去,而是留到了最后,等人走完,这才对周瑜道:“都督让孔明劫粮草,这是什么道理?”,要知道一个有经验的武将尚且不能全身而退,何谈一个儒将?
周瑜语气不甚在意:“他对于东吴来说是个隐患,不除掉他,日后恐怕很麻烦,只是此时孙刘联军,不宜杀他,只好借曹操之手,以绝后患。”,鲁肃闻言,嘴张了张,终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告辞离开。周瑜一个人坐在帐里,诸葛亮给他的压迫是前所未有的,不除掉这个人,始终心神难安,只是如孙策所说,他毕竟还是凌昊的师父,但是大局在此,他必须为了东吴的未来。
凌昊见诸葛亮回来,立马上前:“师父,周瑜可有为难你?”,诸葛亮望着凌昊,用淡淡的语气道:“为难已经不用了,他如今只想借曹操之手杀了我而已。”,凌昊闻言愣住了,顿时无言,诸葛亮拍拍凌昊的肩,“周瑜派我去劫曹操的粮草,今夜起身,若不成,则为曹操所杀,若成,则周瑜对我的恨怕是又加上几分。”,“师父……”,凌昊半晌只吐出这两个字,“今夜子玄陪你去!”,诸葛亮皱眉,刚要说什么,却见这时一个人进来,是鲁肃。诸葛亮见状一笑:“若是不错,今天可以借鲁肃解决这件事。”,凌昊见诸葛亮胸有成竹,便静静地立在诸葛亮身后。
鲁肃见诸葛亮面无难色,又想起周瑜的话,有些不忍,“先生此去可否成功?”,诸葛亮笑笑,“我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不成?”,凌昊闻言,这番话若是他人说出,必定是口出狂言,但诸葛亮说出,却让人信服不已。鲁肃皱眉:“此话怎讲?”,诸葛亮道:“我听江东有儿歌:‘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子敬兄善陆战,而都督善水战,却不善陆战。”,鲁肃面露惊异,诸葛亮道:“子敬前来又为何事?”,鲁肃见没话可说,只好告辞回去。凌昊见鲁肃走远,“师父可是猜着他要回去禀告周瑜?”,诸葛亮点头,“不出所料,片刻就会有回音,我们先进账吧。”,诸葛亮说完,转身进了帐。凌昊只好跟了进去。
正如诸葛亮所料,鲁肃这一来一回,彻底中了诸葛亮的激将法,再加上此时为用人之时,周瑜不得不取消了对诸葛亮下的命令。
第88章 刘孙会面
应了那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诸葛亮已经引起了周瑜的戒心,凌昊只能希望诸葛亮不要介意,毕竟周瑜和他不像孙策那么熟悉,凡事为了东吴,要除掉诸葛亮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出乎凌昊意料的却是糜竺竟然一个人前往驻地,想必是受了刘备的命令。凌昊见周瑜无意让他与诸葛亮知情,倒也不多问,刘备在江夏附近,要来也是早晚的事。这件事周瑜一直没有告知诸葛亮,诸葛亮也就并不知情。凌昊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没给诸葛亮说。
待刘备亲自前来,已经是一日之后的事情了。周瑜虽然有杀刘备的意思,但无奈碍于关羽,终究没有下手。二人敲定了日程,凌昊自刘备入帐,便拉着诸葛亮来到江边的小船里。诸葛亮不明所以,凌昊看了眼岸边。
“师父,主公今日来了。”,“什么?”,诸葛亮一惊,随后便要出船,“周瑜一直想要除掉我,如今主公前来,怕是有危险了。”,凌昊一把拉住诸葛亮的袖子,“师父你先别急,我看见关将军了,主公不会有事的。”,诸葛亮闻言顿了下,终于还是坐了下来。“主公什么时候来的?”,“一个时辰前,子玄昨日看到了糜芳大人。”,诸葛亮皱眉,凌昊见此,看来早应该告诉他的。诸葛亮在船里等了一会儿,便见几个人进了船,为首的正是刘备。
“孔明?”,刘备见了诸葛亮,一愣,随后大喜。诸葛亮行了一礼,望见刘备身后的关羽,叹了口气,而后对刘备道:“主公可知今日有多危险?”,刘备不解,“怎么说?”,“若是没有关将军,您今日恐怕就要被东吴给害了。”,刘备一僵,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莽撞。
“你和我一起回樊口吧,这东吴实在是太危险了。”,诸葛亮摇头,“我虽然身居虎口,犹能安如泰山,今天主公收拾船只,以十一月二十甲子午后为期,令人驾船来此南岸等待,一定不要有误。”,凌昊抬眸,见刘备一副迷茫的乖乖宝的表情,不由有些想笑。刘备刚想问为什么,诸葛亮摆摆手,直接扔下话:“那日只要看见东南风起,我一定返回,主公还请速速离开此地,以免再生枝节。”,刘备点头,诸葛亮行礼,径自离开。凌昊朝刘备伏了下身,“子玄也要小心啊。”,刘备拍拍凌昊的肩膀,凌昊垂首:“是,子玄明白。”。
凌昊追上诸葛亮,见诸葛亮并没有其他表情,忍不住还是说了出来:“师父,子玄见您刚才与主公对话,是不是有些……”,诸葛亮看向凌昊,“有些失礼?”,“嗯。”,“我自幼深居山野,对待人事上确实有些失准,不过,若主公是那种在乎等级关系的人,我也不会答应他出山了。”,凌昊笑笑:“师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卧龙’之称,主公求贤若渴,对您也是礼遇有加,我想主公刚刚是完全没有意识到您的说话方式,或许,这也是主公能使这么多良将谋臣愿意跟随的原因之一吧。”,诸葛亮点头,“子玄,你是何时跟随主公的?”,“大概在主公还在徐州之时。”,诸葛亮看着凌昊,“那倒是比子龙还要长上一段时间,那你又是什么时候。遇见你的侍卫呢?”,凌昊一愣,怎么会突然谈起戾渊……“在子龙投靠主公之前没多久。”。
诸葛亮停下脚步,眼前是他们的营帐。诸葛亮转身,看着凌昊:“在哪里遇到的?”,子玄顿了下,道:“东吴。”,诸葛亮闻言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想事情。半晌,“那个侍卫不是简单的人,虽然我不想承认,但子玄你还是小心为好,毕竟不是谁都会有那么一双眼睛。”,凌昊半晌无言。
诸葛亮静静站着,凌昊抬头看着诸葛亮。“子玄选择戾渊成为护卫,自然是信得过他。自从我和他相遇,一直到现在,子玄几次危在旦夕,都是戾渊搭救,如果没有戾渊,我想也就没有师父眼前的凌昊了。子玄相信自己的判断,戾渊虽然身份神秘,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况且戾渊从未做出不利之事,我不会因此而猜忌戾渊。我想,朋友之间,信任是最重要的。”,诸葛亮微微叹了口气,“罢了,就当我唠叨吧。”,说完便走进了营帐。
凌昊掀开帘门,“戾渊?”凌昊一眼看见坐在毡毯上面无表情的戾渊。戾渊抬眸扫了他一眼,凌昊走到桌案前,刚才自己的那番话不会被他听见了吧……
第89章 蒋干之行
几天下来,吴军和曹军打了几场,倒也不是什么大战,东吴的水军步步紧逼曹营。
周瑜在营中议事,“都督,岸边有人靠岸,说是都督认识,叫蒋干。”,周瑜闻言,笑笑:“看来是说客来了。”,随后望向诸位将领:“各位,我有一个计策,若是成功,则可以除掉我们的大患蔡瑁和张允。”。
诸葛亮虽为谋士,但总归不是东吴的人,除非有重大计划,这些小事是不会传到他这里的。傍晚,士兵设宴,诸葛亮才知是蒋干来访。“群英会?恐怕是‘群鹰会’吧。”,凌昊奇了,“师父知道周瑜的计划?”,诸葛亮应了声,“蒋干是周瑜的故人,却又属于曹营,今日前来,无非是劝降。而周瑜一直对蔡瑁和张允顾忌颇深,这一来恐怕是想借蒋干让曹军内部出乱子罢了。”,凌昊张了张口,他现在已经不止一次怀疑诸葛亮是不是开了天眼了……
无论如何,吴军上下一排和谐。蒋干看不出任何破绽。是夜,周瑜留宿,正和蒋干之意。二人看似相谈甚欢,直至后半夜才醉酒睡去。
蒋干半夜起身,见周瑜睡得正沉,轻手轻脚开始翻周瑜案上的文令,“这是?!”,蒋干忙捂住嘴,急急看向信封,这是一封密函——“蔡瑁张允谨封”。蒋干拆开信封,快速读了一遍,大惊:“这二人竟然暗中勾结吴军!”,蒋干将信函揣进怀里,再想查看其他,却听周瑜有动静,额上冷汗瞬间冒了出来,急忙回到床榻,心惊胆战熬到四更天,越发觉得呆不下去,想到周瑜第二天如果不见了信函,定会加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