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七五]大宋小吏》-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昨日里云雁回就从包兴那里知道了,最近开封府衙里在闹鼠患,尤其凶狠,吵得大家晚上睡不着觉。只是竟无人有暇去接些狸奴回来,又或是嫌麻烦,这不,导致今早还有人抱怨呢。

        云雁回的工作,就从这里开始。他的聘,不是聘礼的聘,而是聘请的聘。

        “您看看,黄色狸纹,最有捕鼠天资,爹娘也都是好手,前几窝都被接去守仓库了,没有不说好的。”老板还夸起了家世,虽是田园猫,那也是有些来头的。

        “我看不错。”这些小猫也都有六个月大的样子,快接近人类的少年时期了,这个年纪,猫妈妈已经教了一些本事,而且正是好动的时候。

        云雁回掏了钱给老板,将一窝六只小猫连带笼子一起带回去。

        猫是最嗜睡的,云雁回怕它们到了新环境闹,便要了块黑布罩在上面,好叫它们多些安全感。几只猫大人也很给面子,挤在一起睡着了。

        云雁回拎着六只猫走回开封府,去了包拯那儿。

        “这是什么?你三贯钱买来的吗?”包拯问道,还有点急不可耐,十分好奇云雁回第一件事是怎样的动静,照理来说,大家对于第一件差事都会慎而重之,尽量办好。

        一旁的公孙策也不禁探了探脑子,想知道黑布下是什么。

        “三贯钱可没花完呢,这就是热热身。”云雁回把黑布揭开,“帮您聘请了六位捕鼠官——提点开封府衙诸曹粮事,掌察三院内外鼠患。月钱只需剩饭数碗,打赏小毛鱼若干。”

        六只被颠簸醒来的狸花猫睁着朦胧睡眼,冲开封府少尹软绵绵地喊:“喵~~”

        一时间此起彼伏,好生热闹。

        包拯与公孙策目瞪口呆,良久,方捧腹大笑。

        “好,好,”包拯笑得直揩眼泪,“就任第一日,裹盐穿鱼聘捕鼠官,雁哥儿做得不错啊,的确是迫在眉睫。只是,这焕然一新你可没做到?”

        “少尹莫急,我说了只是热热身,三贯钱还剩呢。”云雁回也笑了起来,“剩下的钱,我想雇人与车,把府衙里种的花草都拔了。”

        先前说过,开封府也得管环境绿化。这东京城内的绿化,就做得特别好。主干道旁栽种着桃李杏梨等树并各色杂花,河沟里都有荷花,但凡河岸也都栽种有榆柳,至于都人对时花的热爱就更不必说了。宋人对园林的热爱,让他们把整个东京都变得像一个大型的园林。

        试想一下,有如此风气,开封府衙内的绿化能差吗?

        可是云雁回现在说,要把府衙里的花草全都拔了!

        嘿,这要是全拔了,以府衙内的绿化面积,可不是真是“焕然一新”么?

        包拯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你,你把花草都拔了做什么?”虽说朝廷管不到开封府衙里面种花草,但是要真光秃秃的,绝对会被官家叫去问话吧。

        “拔了,卖给园林花圃,换的钱买菜籽、菜苗,”云雁回还挺有【创建和谐家园】地说,“然后原来种花草的地方,全都种菜!完了一部分自己吃,剩下的卖钱!”

        包拯、公孙策:“…………”

        开封府衙内外绿地多,总有几十亩,想象一下,那一片绿草如茵倘若都变成蔬菜……

        包拯连连摇头:“这怎么使得?”

        “这为什么使不得?”云雁回反问道,“朝廷明令禁止官员在府衙内种菜了吗?”

        包拯:“没有,可是府衙是府衙,农田是农田……”

        云雁回:“草也是绿的,菜也是绿的,凭什么说我们是把地改农田了,明明是用种菜来绿化啊!这不都很赏心悦目吗?”

        包拯:“……”

        云雁回心想,包大大呀,你若是穿越到了晚些时候,就会发现,大宋上下的政府机关里,都是一片片的菜地哦。那时节,通货膨胀严重,官员们不得不自己种菜,自给自足。

        君不见,种得好的,还有富余能卖出去赚些钱来充实公费呢!

        要么怎么说种花家的人民是有种菜天赋的,到哪都能种菜。

        包拯头都大了,虽说没有明令禁止,但是此事一听就觉不妥啊。

        也不怪他,晚期北宋政府种菜蔚然成风时,当时的皇帝也觉得不妥,认为有失威严。但是由于实在禁止不住,所以最后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种菜可以,但只能自己吃,不许卖了。

        公孙策听了,却是灵光一闪,说道:“学生以为此法不错,乃是开源节流的好方法。在府内种菜,一则日后蔬果可以自给自足,二则,如今府内非但冗员严重,且诸曹忙碌程度相差极大,刑、户事务繁多,士曹之官,唯批书尔,无事可做。”

        批书,就是按照各种格式批写文书、证明之类。

        这府院六曹之中,主要职能是功曹负责考核官员、祭祀、礼乐、学校、医院等事务,仓曹主要是修整一下府衙、管管仓库分发物资什么的,户曹负责户籍、婚姻、田宅、赋税等,兵曹掌管军防、仪仗等,法曹掌议法、断刑等,士曹相比之下,的确最为清闲。

        公孙策也赞同云雁回的主意,因为这样一来,在朝廷没有调整诸曹职能之前,即便你拿他们没办法,好歹能发挥一些作用啊。

        云雁回又补充了一句:“即便是繁忙的官吏,在办公之余,难道就不想挖挖土、浇浇水活动一下筋骨吗?我觉得,这还有锻炼的功能呢。地空在那里养些花草,耗费人力去浇水施肥,什么收益也没有,若是种菜,就实惠多了,咱们府衙的地还那么大,那么多……”

        云雁回叭叭说了一大通话,包拯听着听着,竟然觉得自己要被说服了!仿佛以前他们所做的都是在浪费,都是对不起汴京的寸土寸金!

        “此事缓缓……容我想想,”包拯背着手来回踱步,想了半天,最后说道,“虽未明令禁止,还是不能先斩后奏啊,我今日便入宫,问问官家!”

        云雁回叉手说:“那您记得态度要可怜一点,多提提荒废的地有多可怜哈!”

        包拯很想说,什么荒废!府衙之地用来办公,不种菜怎么就是荒废了!

        云雁回暗想,当今官家日后谥号是仁宗,何谓“仁”?就是心软啊!传说他可是能够因为在外出时发现下人没带水,怕自己要水喝害他们受责罚,就忍着口渴一路,回到宫里才猛灌水的。

      ¡¡¡¡Òª»»Ò»¸ö»ÊµÛ£¬ÔÆÑã»ØÒ²ÒªµàÁ¿Ò»Ï³ö²»³öÕâ¸öÖ÷ÒâÁË¡£

        ……

        午后,包拯果然换了衣服入宫求见官家,提及希望能以果蔬来做府衙内的绿化,委婉地表示,既能让官员们在处理公务之余解乏,也能开源节流,为国家省钱。

        仁宗果然和别的皇帝不一样,深受感动,“御街旁种的不也是桃李果树,开源节流,为国分忧有何错,爱卿何须如此小意,还特特来问,尽管换了吧。”

        包拯汗了一下,没想到这还成了为国分忧,实在不好意思,红着个黑脸叩谢君恩回去了。

        ……

        “……如此如此,官家便同意了。”包拯说道。

        云雁回闻听消息,比平日都少了几分稳重,多了一些活泼气息,自high道:“那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奉旨种菜啦!”

        包拯:“………………”

        公孙策不禁擦擦汗,“雁哥儿,官家只是同意咱们果蔬换花草……自称奉旨种菜,会不会略显厚颜了?”

        云雁回严肃地道:“先生,你就让我爽一下,可不可以?”

        “……”公孙策无语道,“好吧……”

        

      第58章 升级吧,食堂!

        六只几乎一模一样的黄色狸花猫蹲在一起, 脖子上被挨个系了不同颜色的丝线,以区分身份。

        日前,六只小猫已经被命名为大毛、二毛、三毛、四毛、五毛和六毛,并正式册封为开封府捕鼠官,提点开封府衙诸曹粮事, 掌察三院内外鼠患, 位同开封府学钱粮官。

        而且就这一到六毛的名字, 居然是包拯亲自起的,让云雁回简直无处吐槽。

        虽说包拯可能是随口起的,但是一想日后展昭会来开封府,还受封御猫, 云雁回就忍不住想:你这不是逼得人家只能做“七毛”了吗?!

        虽说云雁回的逻辑有点歪,但目前,这六个毛一到来,可是受到了开封府上下的一致欢迎。

        云雁回给他们缝了垫子, 暂且放在自己房间, 有待熟悉环境。

        而六个毛还没熟悉好环境呢, 一拨一拨的人就上门来了,要求让捕鼠官常驻他们那儿。尤其是士曹和仓曹,更是强烈要求。士曹的文书多,仓曹的物资多,都是饱受鼠患侵扰的地方。

        云雁回只能一一打发他们,现在,给六个毛喂了饭之后,云雁回又站起来,往外一看,嗯,开封府的改造正在轰轰烈烈展开中。

        原来种的花草都被拔了,卖出去,换上了各种果蔬。虽然暂时看着光秃秃的,但是很快菜长起来之后,就会生机勃勃啦。

        而且,目前为止,云雁回就从包拯那里领了三贯钱,花完了不但不用再要,还能往回找补……

        开封府之前种了挺多菊花,单这就卖了不少钱,划去买果蔬菜籽的钱,还富余一些。种菜都是开封府衙内的人,不用人工费,拨一点钱买水果零食发给大家就是。

        现在都是谁有空,就得上外边儿劳动。因为包拯极有威严,此事还得到了仁宗的赞许,连云雁回那句“奉旨种菜”都传开了,众官吏自然不敢不从。

        而以开封府人之多,即便偶有府政繁忙,也不存在荒废菜地的问题。退一步说,开封府下面还有二级行政机构,各个厢坊还大有人在,大不了借人来种菜……

        如今即便是包拯,处理公文之余,也是在菜地里劳作以做休息。

        再说云雁回,他向来是一个能花钱也能赚钱的人,早年就敢借钱高价买熊猫,毕竟对自己赚钱的本事有自信。

        现在也是如此,菜种下去了,大家伙的汗水流下去了,云雁回也琢磨着如何改善生活了。

        云雁回认为,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收获之前,把大家对于种菜的怨念给压下去,做事总是要有张有弛的。

        云雁回向包拯建议,改善公厨——也就是机关食堂——伙食。

        包拯听了之后,松了口气,“这一旬来,我一直在想你何时会提出对伙食进行改进……”

        云雁回:“……”

        面对包拯这句话,云雁回也只能说上一句:“官人知我颇深。”他还是有那么一些私心的,开封府的食堂,实在不好吃啊!这些日子全靠带来的酱菜顶着了。

        按照此前的规划,菜地的进益完全可以抵扣掉食堂增加的成本,更何况云雁回还对包拯说,他并不会让食堂的成本增加得过多,做菜这件事,手艺比原料更重要啊。

        公孙策在一旁听了,却是机敏地道:“这可是第三件事?”

        “应该是吧,”包拯说罢,又道,“便是第三件事,又如何?”

        “观雁哥儿行事风格便知,有来必有回,有出必有进,即便是公厨改食单,谁知道内里有没有玄机呢?”公孙策极为机禁,脑子一转,便道,“不过,办得再好,难道还能去参加美食节不成?”

        云雁回羞涩地笑了笑,“公孙先生也很了解我啊,我这还只是一个念头,不一定能成,所以就没同二位说呢。”

        包拯无语,“还真有盘算啊……”

        云雁回说道:“我打听过了呀,各个衙门的公厨都不甚可口,也没办法,都是大锅饭菜,不是个个地方都如太学一样的。”

        公厨的菜何止是不甚可口,这属于比较委婉的说法了。现代网络上评价食堂菜属于中华第九大菜系,这时代背景换到北宋也是一样的。

        至于太学的肉馒头一级棒,这是汴京有名的啦,官家都夸赞过,导致极受民间追捧,太学生回家都不忘了带些馒头回去给亲友尝尝。

        不过,太学也就一个馒头出名了,人也不能顿顿吃馒头吧?

        云雁回想把开封府的食堂搞起来,虽不能对外开放,却可以在满足本府官吏生活品质的同时,吸引一下其他衙门的官吏……这也不失为一个创收的好方法啊!

        待到蔬果都长起来了,供应跟上了,那说不定都不用运到市场上去销售,直接公厨消化掉了。

        包拯:“这也行吗?”

        “试试看呗……”云雁回无所谓地道,“咱们就靠着皇城,多好的地理条件啊。”

        内外诸司都在禁中,那么多官员呢,都是潜在客户群啊。

        包拯又纠结,“虽然是好主意,但真会有人来吗……”

        公孙策盯着屋外在开垦的菜地,突然汗了一下,“那个,您最好用雁哥儿的思维来想这件事。”

        云雁回发现公孙策已经明白自己的套路了,于是笑嘻嘻地道:“咱们可是奉旨种菜,待到菜长出来了,您难道不要请官家吃菜吗?”

        包拯:“………………”

        【创建和谐家园】啊……如果说太学馒头是因官家无意识的行为而成名,云雁回这就是有意在设计了。

        在这个方面,包拯不得不服云雁回了,也感觉这人招募得性价比实在高,遂同意了此事,交由他主理此事。

        云雁回得了首肯,便去做了个问卷调查,一个个地问大家的口味。

        但是实际上呢,他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口味,府衙里哪有什么美食家啊,他只不过是借机宣扬一下,好振奋人心罢了,也是要引导一下舆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6: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