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七五]大宋小吏》-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郑凌开开心心收了。

        这随年钱差不多等于现代的压岁钱了,但是规矩有所不同。现代有的地方是没结婚的都可以收红包,结婚了就该给别人发,还有的是成年了即收不到红包。有的一般成百上千,还有的只给小数额的包。

        汴京呢,都可以收,但是按照对方的年龄来发。比如,对方要是十岁,就发十个铜钱,这也是为什么叫“随年”钱的原因,随着年龄来发。

        也有例外,就是像云雁回这样,不给实岁数,给一百个铜钱,其实是在祝郑凌长命活到一百岁。

        郑凌也是外出拜年回来,经过这里便来坐坐。

        现在拜年的方式其实很多,流行寄“贺卡”,毕竟冬天下雪路滑,一家家走特别麻烦。还可以打发子女,就像郑凌,出去拜年。

        云雁回与他约了过几日他那边不忙了,就来家里住两日。

        郑家对于郑凌和这边交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要在那儿睡,只要不太频繁,也不会多说,但也不干涉,不帮忙准备礼物什么的。

        郑凌还在这里扑了两局,没花钱,也没扑到,然后悻悻走了。

        ……

        郑凌走了后,一下午,果真如云雁回所料,这些鲜花动物都扑完了,于是收拾一下回家去。他先把智生三兄弟送到他们的院子里,然后自己回去。

        双宜正在做菜,她也算是发了狠,知道做好一道菜,方能出去玩儿,于是下午都信誓旦旦要做道大菜,在收拾鱼来着,说是弄道清蒸鱼仔。

        云雁回站在厨房门口,靠着门框看双宜正在看火候,一旁郑苹比划给他看,“都是这么大的鱼。”

        云雁回看了一下,“嚯,还不到巴掌大,你上鱼市捡的吗?”

        双宜一脸痛苦,“实在是收拾不了大鱼……”

        明明弄起刀剑来,就如臂使指,面对那鲤鱼呢,却束手无策,最后只好选择了小一些的鱼,好控制。于是,清蒸鲤鱼也就成了清蒸鱼仔。

        小宝也凑了过后,从后面把下巴放在云雁回肩膀上,“哥,明日一起去一趟师父那里喔。”

      ¡¡¡¡ÔÆÑã»Ø±»íѵûţ¬¡°ÄãϰÍÓеã¼â¡£¡±

        郑苹一听边说:“下巴怎尖了?今晚多吃些肉!”

        小宝把脸偏了一下,用脸颊放着,“哪有,娘,是雁哥怕疼,不过是下巴骨咯着罢了。”

        云雁回翻了个白眼,“好吧好吧,娘,那你明日给我准备一些礼物,我去给禅师拜年。”

        了然既是小宝的师父,又与他如师如父,郑苹再知道不过了,忙点了点头,“早备下了,我还给禅师缂了个经书套。”

        不多时,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上了桌,郑苹先把自己做的菜端出来,然后一起等着双宜的攒底大菜清蒸鱼仔。

        双宜双手端着汤盆上来,放到饭桌正中间,为了保温这汤盆上有盖子。

        傅云沣露出鼓励的笑容,“宜娘做菜,我还是第一次吃,可得多吃一些。”

        其他人都神色古怪,傅云沣认识郑苹之前,双宜就因为做菜太灾难性,被禁止下厨了。当然了,几年过去之后,说不定有所长进呢?

        双宜不好意思地把盖子掀开了,“做得好像不太好。”

        盖子刚刚掀开,就有一阵鱼香味飘了出来,叫众人精神一振,露出了微笑。随即盖子完全掀开,现出了乳白色的鱼汤,以及一只只诡异地漂浮在汤面的鱼仔,有的还是翻着肚皮……

        众人:“???”

        云雁回倒吸了一口冷气。

        小宝难以置信地指着鱼,“姐,它们为什么是浮起来的啊!”

        双宜:“可,可能是汤多了一些?”

        郑苹喃喃道:“我自五岁学习下厨,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情形。”

      ¡¡¡¡È»ºó´ó¼Ò²»Ô¼¶øÍ¬µØ¿´ÏòÁ˸µÔÆãã¡£

        傅云沣:“……”

        他刚刚还说要多吃点,这会儿非常想死,挽尊道:“闻起来还是很香的,说不定味道不错,我们尝尝看吧……”

        谁要和你我们啊。

        小宝连忙说:“这可不能乱吃,谁知道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傅叔小心二十年功力毁于一旦。”

        傅云沣:“……”

        云雁回啧啧称奇,“说真的,这道菜很值得起个新名字,清蒸鱼仔完全不足以描述它啊。我觉得它应该叫‘汴河浮尸’,你们看这些鱼,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啊。”

        熟了的鱼,浮在汤面上,也太可怕了。这名字形象得令大家不由自主地点头。

        双宜沮丧地抱着头,“我就说我不会了,都不知道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这样一碗鱼汤,就算冒着香气,也没人敢吃。最后郑苹只好安慰双宜,还是学习白案吧,做面食糕点应该好点儿。

        ——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三,云雁回和小宝带着年礼去找了然拜年。

        了然这里年味儿没那么浓,他正闭门谢客抄经呢。

        见是爱徒们来了,了然叫他们坐下,点了茶吃。

        云雁回其实觉得有点奇怪,因为他给了然拜早年时就透露过晚点来拜年的意思了,小宝现在一直跟着了然实习,却往回传了叫他今日就来的消息。他当时在郑苹面前没说什么,但心里其实是有疑惑的。

        了然与他们寒暄几句,也就进入正题了,摸着茶杯沉吟片刻说道:“初一时,方丈与众位长老长谈,话中意思是……他想要退院了。”

        云雁回眉毛一挑,“方丈有退意了?”

        方丈这个职务当然不是终生制的,也有卸任的一天,但是不叫退休,而是退院。卸任后可称为退院和尚,仍然是受到阖寺上下尊重,并且待遇还是很高的。

        这样一想,方丈年事也高了,的确近年就透露过杂务太多,他都有点想静【创建和谐家园】禅了,现在真的提出退院,倒也不突兀。

        了然点了点头,又道:“方丈属意我来接位。”

        “这不奇怪,咱们才是同一系的。”即便是方丈和了然以前关系没那么好,这几年云雁回做的事,也把他们绑在一起了。方丈信任云雁回,云雁回帮他创收,同时云雁回等于了然半个【创建和谐家园】。而了然本身人品也过硬,选了他,阖寺定然没有人不满的。

        了然却有些怅然,“我本欲念经修禅,然而又想起,若欲改变现状,也许做了方丈才有机会……”

        云雁回默然,如今和尚世俗化,了然想要提高和尚们的道德修养品质,哪是那么容易的。不过,有理想总是好的。

        半晌,云雁回说:“您问我支持不支持,我肯定是支持的。不想当方丈的和尚不是好和尚……”他说到一半看到了然的表情不大对,咳嗽了一声,忙改口道,“如今寺里看来看去,也只有您能担此重任了。”

        “阿弥陀佛。”了然念了句佛。

        云雁回听来,这大约就是同意了,估计出了节之后,大家达成共识,方丈也会正式公布。

        ……

        出了了然的禅院之后,云雁回忽然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雪地里。

        小宝惊愕地看着他,“哥,你怎么了?”

        云雁回抓抓头,“快醒醒,你真以为你师父来问我意见呢?怕是上位后要整顿寺里的风气,提前敲打我不许告密也不许帮和尚们了!”

        

      第48章 元宵同游

        元宵也是宋人重视的大节, 到了元宵前后,处处张灯结彩,人人观灯,大多聚集在大相国寺。

        街市上空都拉着彩色的绳索,以悬挂“过街灯”, 护城河上也有着“灯桥”, 更有高达数十丈的“灯竿”。这些花灯的类型是千奇百怪, 什么材质、造型都有,发挥尽了时人的智慧。

        欧阳修有首诗很出名,第一句便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时的灯火多到什么地步呢?都把夜晚的汴京变得像白昼一样了。

        还有放烟火也是很重要的娱乐,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种烟花了,大者可燃放上天空,青白色的赛月明,紫色如葡萄, 五光十色, 在汴京上空绽放。小者可以教孩童拿在手中, 放起来有梨花、杏花、菊花等各种形状,更是为汴京的夜晚增添了光芒。

        云雁回早答应了,若是双宜学好菜了,元宵节带她观灯。

        双宜学白案倒是吃不死人,到十五那天,终于能蒸无馅馒头了,而且因为手劲大,面和得好,还特别筋道。郑苹看到希望,也肯放她出去了。

        元宵灯节历时五日,十六晚,妇女们出去走百病。结伴游街,走到城门,去摸门上的钉,寓意就是消除百病。同时,打扮漂亮的妇女们一起逛街,也是展现风姿的时候。

        所以正月十六晚,云雁回家是分头行动的,郑苹去走百病,傅云沣要带小宝去看百戏,云雁回则带双宜看花灯去。

        元宵这五日的灯,有首诗一一形容过,说头一日,十三那晚的灯是“新放华灯连九陌”,十四夜为“灯火渐比夜来饶”,十五夜为“九衢灯烛上熏天”,十六夜为“次第看灯俗旧传”,十七夜最后一日,灯都该烧毁了,便是“试看烧灯如白日”。

        即是说,今日除了有旧俗走百病,其实是最后一日观灯的好时候了。

        云雁回带着双宜去灯市,只看处处灯火通亮,为双宜选了盏莲花灯提在手中。这是竹劈开又以麻绳系稍,弯成莲瓣的形状,糊上纸,点好灯,旁边还插了蒲棒草、节节花等作为装饰。

        双宜也就这些时候有少女心了,看今年研究出来的新灯,笑逐颜开。

        云雁回虽然年纪比她小,但气质要成熟多了,两人走在一起,不知道内情的人倒会以为是一对般配的小情侣,投来艳羡的目光。

        而相识的人,便知道了,是姐弟俩同游。

        ……

        今日大相国寺九子母殿并东西塔院,都点满了灯烛,更有许多乐棚。

        实际上,最大的棚子是皇家的,每年元宵,皇族宗室百官群臣会亲临大相国寺观灯,与民同乐。今日已经是十六,官家来过一日,今晚不会来了,但是棚子肯定还是在,其他宗室贵人会用。

        云雁回正在想呢,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赵允初会不会来。这些年多数时候他家都是避让的,毕竟王爷“有病”,王妃来过一两次,若是来了便会带上赵允初。

        这么一想,赵允初还真就出现了。

        元宵人多,云雁回听到有人喊自己,蓦然回首,便看到人群中赵允初的笑脸。两人一对上视线,云雁回对他招招手。

        赵允初费了些劲才从人群中钻过来,身后还跟着个小厮。这时方能看到,他手里还提了盏羊皮灯,想来刚才费劲是要护着灯。

        这薄薄的羊皮镂刻了三国人物戏,里面的光柔柔映出来,使得图案分明,是很费工夫的灯。

        双宜一看赵允初,却是打趣道:“你来还我们雁哥儿的围脖?”

        大年初一时云雁回把围脖和伞借给了赵允初,但是他一直没时间到云雁回家还,所以双宜有此一说。

        那围脖现在正在赵允初脖子上挂着,他摸了摸说道:“是吧,伞就忘带了。”

        “算了吧,一把伞而已。”云雁回摆了摆手,“你前两日来了吗?王妃呢?”

        “我娘没来,前两日我也都没来,今年我家还是不观灯,我是自己出来的。”赵允初说道,“没想到一来就看到雁哥儿了,真是有缘。”

        云雁回轻松地道:“那就同游吧。”

        双宜含笑不语,有缘个啥啊,元宵大相国寺全是人,偏你一下能从人群里认出雁哥儿来,真是强行有缘。

        小厮在前面开路,三人并排走着赏灯。

        赵允初问:“雁哥儿,怎不见你手中提灯呢?”

        就连双宜手里,也是最普通的莲花灯而已。

        “没看到什么喜欢的。”云雁回在现代时,小时候也是喜欢玩一玩的,那时候很多都是塑料电子灯了,其实远不如现在的灯有意思,只是他已经过了年纪了。

        “还是买一盏吧,来灯市看灯,怎么能不买一盏呢。”赵允初道,“你喜欢哪一盏,我送你呀。”

        前方灯火辉煌处有耍百戏的,伎艺人顺着竹竿爬到顶,把灯挂在上面,赢得阵阵喝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0: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