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缔婚》-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今岁冬天奇寒,这才刚入冬没多久,便一场场的北风扫荡般地席卷而来,河湖早早地结了冰,如今三五岁的小儿已经能冰上小跑了。

        项宜和谭建让人把城外大道边的亭子,用密实的席子围了起来,烧了炭火煮了滚烫的茶水,也才能勉强御寒。

        过路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多,偶有经过的,项宜都让人送杯热茶上去,或请到亭中来暖和一时。

        路人无不道谢连连。

        只是一晃半晌过去了,谭廷的车马还没到。

        到了下晌,天阴了起来。厚厚的云层密密压了下来,风也越发大了,亭子里冷的坐不住人。

        赵氏在这时派了人过来唤谭建回去。

        “二爷大婚在即,若是此时着了风寒可不得了,老夫人唤二爷速速回家去呢!”

        谭建一走,冷飕飕的亭子里就只剩下项宜了。

        他有些犹豫,只留下嫂子一人在这寒风里等着,似乎不太好。

        项宜见他不肯走,便道。

        “二爷快回去吧,回家之后差人再送些挡风的席子来就是。”

        “好,”谭建立时应了,在赵氏的人的不断催促下,只好道。

        “大嫂再忍忍,我回去便遣人送席子来。”

        项宜笑着点头。

        赵氏的人催得紧,来人也传了话,让项宜也不必等太久,天黑回去即可。

        风越发大了,头顶的乌云越压越低,过了一个时辰,天就几乎黑透了,北风从裹着竹席,卷着明灭不定的炭火。

        而乌云密布的天撑不住压,鹅毛大的雪花落了下来。

        项宜站了起来,亲自去了路边。

        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四合的夜幕中也没有一点光亮。

        有个守在外面看路的小厮突然晕倒了。

        众人将他抬进亭子里烤了一刻钟的火,人才转醒。

        乔荇替项宜裹着披风,“夫人回去吧。雪下起来,大爷今日应是赶不到了。夫人要是不放心,就留两个人在此便是。”

        风吹得人立不住。

        项宜看了看晕倒的小厮,又看了看毫无人影的路的尽头,还是没有即将归家的人的影子。

        项宜收回了目光。

        “不必等了,都回去吧。”

        很快亭子里空荡了下来,只有竹席未取下,留给过路人避风。

        然而,项宜一行前脚刚刚离开,寂静无人的道路上,一队车马踏雪而至。

        小厮正吉眼神好,远远地就看见了竹席围起来的路边凉亭。

        “大爷,前面的亭子围了,是不是咱们家的人在此等大爷?”

        他说着,看向当头黑骏马上的男人。

        男人穿了一身灰鼠领墨蓝色暗纹长袍,黑色披风被风裹得呼呼作响。

        他闻言神色一缓,“过去看看。”

        从前他外出归家,凡是家信中提及回程日子,家中定然有人在此等待。

        那会还是母亲赵氏掌家,眼下虽然换了掌家人,想来不会有错。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到了亭子前。

        可是小厮正吉跑上前去,撩开帘子一看却傻了眼——

        严严实实围着竹席的凉亭里,一个等候在此的人都没有。

        黑骏马上的男人一怔。

        车队里一个幕僚打扮的人打马上前,飞快地看了男人一眼,低声嘀咕。

        “项氏夫人竟没在此等大爷?也没留人等着?她不知道大爷离家三年,今日要回来了吗?”

        凉亭里除了风从竹席边缘掠进去,什么都没有。

        风雪吹在人身上,压着人周身发寒。

        黑骏马上的男人并未多言,缓和的神色沉了下来,收回了目光。

        “好了,回家吧。”

      第3章

        谭廷一行之所以晚到,乃因为事临时停在了隔壁维平府。

        两个时辰前。

        天上飘起了鹅毛飞雪,一众人站在潮云河的大堤上探看,眼见着大雪纷飞起来,当头官员模样的人有意离开。

        “大堤开裂不是我等在此讨论几句便能稳固下来的,谭大人,邱老爷,二位不若随本官回府衙商议?”

        维平府的知府廖秋说着,着意看了谭廷一眼。

        这位谭家大爷虽然官位不及自己,但却是谭氏一族的宗子。

        如今朝野,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力量雄厚,似谭家这般出过阁老的大宗族的宗子,怎么也不是区区知府能比得了的。

        所以,到底如何,是继续商讨潮云河的大堤加固一事,还是各自散去改日再议,他们都要看临时路过此地的谭廷的意思。

        他说着,示意了一下一旁的邱老爷。

        邱老爷是维平府世族平泽邱氏的掌家人,邱氏在当地也算得大族,但是比起清崡谭氏的显赫,只能退避三舍。

        邱老爷捋了把胡子,不急着作答,看向谭廷。

        “谭大人的意思……?”

        谭廷默了一默。

        这维平府的大堤,本与他并不相干。

        但维平府原本是项直渊做过知府的地方,后来项直渊被朝廷以【创建和谐家园】定罪,其中就有一项是私吞修河款。

        眼下项直渊虽然死了,但他私吞了修河款的潮云河却出了问题。

        最不巧的是,项直渊是他那位正妻的父亲,是他岳丈。

        大堤眼下没出事,知府廖秋亦没什么由头向朝廷申报修河款,从府衙出钱又舍不得,就想找本地大族邱氏出些钱固堤。

        邱氏当然也不想出钱,可又考虑自家数十亩良田就在开裂的大堤不远,思来想去,在路上等了他几天,将他临时请到了此处。

        谭廷负手立在河堤旁边。

        翻涌的潮云河此时也已结了冰,雪落在冰面上,不肖几息便融进了冰中。

        脸上冰刻般的线条透着冷峻的神色,一双如墨眼眸静默地看着冻裂的大堤。

        廖知府和邱老爷问了那话半晌,他才缓缓收回目光,目光从廖知府和邱老爷身上淡淡掠过。

        “谭某改日另去府衙拜访。”

        廖知府一听,眼睛亮了,谭家大爷这是应下此事了。

        他不由道,“谭氏果然是诗书礼仪大族,是世家之表率。”

        他这么说,邱老爷与他和着道正是。

        “诗书礼仪传家的世家大族,自然与寒门庶族不一样。寒门出身人纵然读了书做了官也守不住,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成了贪官污吏,出了事最后还得谭家这样的世家来扛。”

        他言下之意不能更明确了。

        廖知府更着意修河款有了着落的事,当下还要继续捧上谭廷两句,却见那位谭家宗子已有了离开的意思。

        廖知府不敢耽误,好言送他离开了。

        谭廷一行继续赶路。

        小厮正吉追在谭廷身后不敢说话,倒是幕僚秦焦嘀嘀咕咕地开了口。

        “那位项大人也太贪了些,要不是早早被发现革职,以后的官途还不知要贪墨多少民生银粮。”

        他这口气叹的悠长。

        此人并不是谭家的幕僚,而是出自林阁老府上。

        因着是走了谭廷姑母谭氏的门路进的林府,来往上与谭家更为亲近,此番也是替谭氏回乡清点嫁妆田产的。

        当然,谭氏可不只吩咐了他这一件事。

        当下秦焦小声叹了一句。

        “这事可千万别闹大了,牵连了大爷的仕途不是玩笑的。说到底……项家的女儿还占着谭氏宗妇、大爷正妻的位置。”

        说完偷偷看了谭廷一眼。

        只见大爷薄唇抿了抿,扯成一道深压的线。

        秦焦暗暗扬了扬嘴角。

        他敢这么直说,一来是知晓谭廷与发妻项氏几无感情。

        当年,是那项氏拿着婚约上门“逼婚”的。

        这样嫁进来的女子,大爷怎么可能喜欢?

        再者,谭氏吩咐的另一桩事,便是让他留意谭廷的正妻项氏。

        谭氏并未多言,但秦焦心里知道。

        谭大爷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日后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可项氏的出身却不尽如人意。

        骄傲的林大夫人谭氏,怎么会甘心侄儿被这样的女子拖累?

        只不过秦焦的想法,谭廷并无意深究。

        他最后看了一眼开裂的大堤,沉着脸回了清崡县,不想到了清崡县门前,又是一番冷寂光景。

        他们只能赶在城门关闭前,快马加鞭进了城。

        城中,谭家。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7: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