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穿成真郡主后我失忆了》-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嗯。”

        “但孤心中仍有期待。”

        “你希望我和你去越国?”

        “是。”

        倒是直接。

        禇容早就料到他们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坦白相见,因为任何的拖泥带水都不可能做到好聚好散。越是含含糊糊,到后来就越是纠缠不清。

        “那你没有想过我和你回越国后,以何等身份立足?”

        “自然是我的太子妃。孤会先禀明你皇舅舅,郑重求娶。婚书聘礼等一应章程,孤都不会落下,必不会让你受世人诟病。”

        他的太子妃。

        禇容心中咀嚼着这几个字,微微一笑。“如果我是你的太子妃,我可不可以问一句,你是谁?人你是太子萧桓,还是安王萧梏?”

        萧桓闻言,骤然色变。

      ◉ 第 59 章

        风依然吹着竹叶, 那“沙沙”声阵比一阵更加猛烈,恰如多前年他在寒山小住时那夜的风声。那夜的风很大,呜咽着咆哮着似催命的符咒。

        处处都是风声, 刀光和剑影。

        他半夜被宫人叫醒,然后被抱着躲进皇兄的房间。

        皇兄比他年长三岁,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皇兄身体不好,常年在寒山静养。他们兄弟感情深厚,他时常闹着去塞山小住。

        别院失守, 他和皇兄被护送着逃离。

        他看到无数人倒下, 如飘落的叶。他们中有越国的侍卫和暗卫,还有那些夜袭的贼人。尸体叠着尸体,血汇成了河, 染红了漆黑的夜。风中全是血腥之气, 闻之让人作呕。刀光剑影所到之处, 飞溅的血花四散,像血红的雨。

        挡在他身前的有侍卫暗卫还有宫人, 以及紧紧将他护在身后的皇兄。那些人慢慢变少, 最后贼人的剑逼近。

        他三岁开始习武,见此情形也管不了许多,冲了上去。那时的他太小,又岂能敌得过成年且身经百战的死士。

        一道剑光闪过, 他感觉有人挡在了自己身前。

        是皇兄。

        皇兄的白衣很快被血染红,像雪地里盛开的红梅。一朵接着一朵, 然后连成了一大朵。鲜血粘湿了自己的手, 那么的多那么的红, 像是永远流不完似的。

        他生下来就身体康健, 不同于皇兄的体弱多病。他们兄弟俩长和很像, 感情也很好。他小时候就发过誓,长大后他要成为皇兄手里的剑,替皇兄守护着越国的安宁。

        他不停地喊着救驾,试图背起皇兄。皇兄制止了他,让他放弃。他抱着皇兄,刀光剑影在他脸上不停掠过。

        侍卫和暗卫与那些死士殊死相搏,最后来袭者全军覆没,他们亦是所剩无几。

        风声停时,皇兄殁了。

        皇兄临终前只有一句遗言,让他好好孝顺父皇母后,好好守护他们的大越的江山。这句话在此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翻来覆去地煎熬着他的心。

        这些年来,他既是太子萧桓,也是安王萧梏。

        太子萧桓才名远扬天下,臧雪先生的名号更是人人皆知。每当听到世人谈及臧雪先生何等风华过人才情无双时,他总感觉皇兄一直都在。

        这是他为自己编织的假相,他在这假相中度过了十几年。

        他是谁?

        他又该以谁的身份继续前路?

        他望着眼前的女子,对方清澈的眸子中倒映中他的模样。有那么一瞬间他似是认不出自己,不知那如水镜像中的人到底是谁。

        “十三年前,你可知孤为何会出现在东原城?”

        “我猜你是来报仇的。”

        这个女人比自己以为的还要聪明。

        没错,十三年前皇兄遇刺身亡,年幼的他几乎是怀着满腹的愤恨偷偷来到凉国。那时他一腔怒火地想要冲进凉国皇宫,杀了凉国的皇帝。

        他蹲守在凉宫前几日,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机缘巧合之下见到了当年的大皇子赵珣和清阳郡主袁不悔。

        再后来,他被父皇派来的人找到,然后悄悄带回了越国。再后来,他在越国皇宫见到了所谓的清阳郡主。

        从那时起,他便有了疑心。

        这么多年来,皇兄的死就是他最大的逆鳞。他要光明正大的报仇,但他的骄傲不允许他滥杀无辜。否则当年在凉国宫外,他就会对赵珣发难。

        哪怕他没有正面回答,禇容已经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真正的萧桓应该已经死了,死在了他说的那场刺杀中。

        眼下两国误会已除,他们或许没有了国仇,但家恨仍在。因为无论自己承认与否,都抹不去是袁家女的事实。真正的萧桓之死,是袁郅所为。面对仇人之女,他的内心想必很是纠结。

        “我挺佩服你的。”

        “佩服孤?”

        “是啊,佩服你。”禇容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发丝。“如果换成其他人,未必会放过那母子几人。”

        她说的母子几人,是袁胜娘袁成业几人。

        “并非孤心善,而是孤与他们确实无仇,他们的罪只在姓袁。若中孤将他们全杀了…”萧桓说到这,目光中浓墨陡然翻涌。如果他杀了那些人,他就没有理由和借口放过眼前的人。

        禇容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说不触动是假的。

        风再吹过,吹散了之前笼罩在两人周身的凝重。

        “那你现在…愿意随孤回越国吗?”

        他所有的秘密已经坦白,他们之间再无隐瞒。

        禇容看着他,既不点头也没有摇头。

        “你想好自己以后以谁的身份立世吗?”

        “孤…”

        “你应该还没有决定。”

        没有决定,就意味着这男人将来可以是萧桓,也可能是萧梏。如果是萧桓,她做为萧桓的太子妃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若是萧梏呢?

        难道让她顶着萧桓遗孀的身份再嫁小叔子?或者是让她重新换个身份?

        如果没有她,她相信这男人的计划必是寻一个合适的机会让萧桓名正言顺地死去,然后安王被立为储君继承大统。所以这些年来,关于萧桓非长寿之相的流言才会传遍天下。

        “如果这份感情只是事关你我,那么我可以不在意你是谁。如果你我是隐世而居,我也可以不在乎世俗的非议。但是你我的感情牵扯的是两国邦交,你们身处的不仅是泛泛的世俗,而是在世俗的风口浪尖,最为引人注目之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孤说过,孤会护住你。”

        禇容又是失笑,男人的承诺啊。

        她倒是很愿意相信,可是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她不敢将自己的后半生交到别人手上。何况这男人的身份如此复杂,他将来是谁,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身份。这样的不确定如同那风中的落叶,让她不安。

        “一厢情愿的感情,注定会有人受伤。双向奔赴的爱,才是真正的你情我愿。我可以不顾一切地和你去越国,我也有为爱豁出去的决心和勇气。但我希望我的另一半也能为我倾尽所有,你可以吗?”

        她就是一个俗人,如果不是同等的爱,她宁愿不要。

        良久,她没有等到萧桓的回答。

        有时候,沉默就是最终的答案。

        萧桓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男人,而且是生长在最为男尊女卑的皇家。皇家之子生来就高人一等,富贵和美人唾手可得。更何况他还是将来的一国之君,又怎么可能置江山社稷于脑后,为一个女人倾尽所有。

        如果他真是那样的君王,必会被人骂一声昏君。

        她笑了笑,不以为意地道:“能认识你,我觉得很开心。即使我们之间的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我依然觉得很美好。相逢时欢喜,离别时珍惜,虽然只有短短数月的相处时光,但我会一直记得。哪怕日后我们不再见,我都会遥祝你此生顺遂长命百岁。”

        萧桓望向越国的方向,半晌之后道:“孤也会记得。”

        *

        翌日。

        赵琳琅下朝回来,带来了一个并不算意料之外的消息。说是萧桓已经禀明景帝,决定两日后启程回越国。

        听到这个消息时,禇容正在和父亲学写字。

        这些年来,父亲总嫌她字写得不好,逮就空就给她上课。以前父女二人东奔西跑,她总有借口躲过去。眼下日子安定了,不愁吃不愁喝的,她还真找不到理由不学。

        再者她心里确实有点乱,练练字静静心也好。

        听到这个消息后她的动作有一瞬间的停滞,笔下晕出一块黑团。很快她就恢复如常,接着把手上的字写完。

        搁了笔,净了手,她随意地说了一句这样也好。

        “他迟早是要离开的,这时候启程还能赶上陪自己的父皇母后一起过年。”

        “他也是这么说的。”赵琳琅秀眉微颦,萧桓要回越国,朝堂上下都关心另一件事,那就是关于这门亲事的说法。

        最开始虽说是珣儿胡闹,但萧桓却认了。接着又是进宫赴宴,在所有人面前过了明路。现在萧桓要离开,宝儿说了不会跟去,这事必须得有一个合理的说法。

        萧桓说不忍宝儿刚认亲,就和父母分离。还说待回国之后再走聘娶的章程,不会委屈了宝儿。这话旁人听着是那么回事,她却觉得不太好说。

        下朝后,皇兄单独召见了她。

        皇兄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两国结交在即,首当是缔结姻亲。这门亲事已是天下皆知,万没有不作数的道理,若不然对宝儿也不利。

        听她说完这些,禇容和洪杰都沉默了。

        “大什么婚,和什么亲,我看趁人还没走,干脆和离算了。”洪杰道。

        赵琳琅嗔他一眼,就他疼女儿。“你急什么?听听宝儿怎么说。”

        禇容垂眸,“这个说法或许是他为了安抚皇舅舅和那些臣子们才想出来,等他回到越国安定下来,到两国之间商议结亲之事,期间指不定会横生什么枝节。也或者这门亲事他的父皇母后根本就不同意,不用我们做什么他们就会自动取消婚约。”

        “他们凭什么不愿意?”洪杰不乐意了,他还不愿意呢。“我们家是要招婿上门的,他不肯当我们家的上门女婿,且由着他回去吧。”

        禇容笑起来。

        都什么时候了,人都要走了,父亲还惦记着别人当上门女婿。

        “父亲说的是,我可早就打算好了,我才不要嫁人。我有颜有钱还有地位,只要我放出风声说要招赘婿,恐怕排队的人都要从公主府排到城门外了,说不定还能绕东原城一圈。”

        “一圈不能够,至少得三圈。”

        “到时候我们来一个选婿大赛,先初赛筛选合格者,再复赛让他们表演才艺,最后进行决赛,由父亲亲自考校他们的文采和人品。”

        “我看可以,第一看家世是否清白,第二测试个人能力,最后再综合考察。不愧是我女儿,这法子极妙,爹支持你,就这么办!”

        父女二人一唱一和,听得赵琳琅哭笑不得。

        也好。

        宝儿能这么想,看来并没有太多的难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1:48:29